CN204403106U - 旋紧变形锁固螺栓 - Google Patents

旋紧变形锁固螺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03106U
CN204403106U CN201520005790.2U CN201520005790U CN204403106U CN 204403106 U CN204403106 U CN 204403106U CN 201520005790 U CN201520005790 U CN 201520005790U CN 204403106 U CN204403106 U CN 204403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rod
nut
acorn nut
special shaped
shaped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057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兴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057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03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03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0310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旋紧变形锁固螺栓,由异形螺栓、盖形螺母、长方形套件、垫片组成,异形螺栓一端为头部,另一端为固定杆,中间为有外螺纹的螺杆,盖形螺母上有螺母、盖体、固定孔,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之间有垫片相隔;盖形螺母上的盖体与螺母连接为一体,盖体的内顶面处有固定孔,盖形螺母内部高度大于固定杆的长度,当固定杆穿过螺母至盖体内顶面的固定孔内时,异形螺栓上的螺杆与盖形螺母上的螺母实现结合,通过旋转达到锁紧的效果;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的形状能够机械实现加工、制造,所以,生产成本会相对的较低,且可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旋紧变形锁固螺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紧变形锁固螺栓。
背景技术
市场上防松螺栓的种类有很多,最常用的是通过弹垫来起到防松效果的,但效果一般。还有用厌氧胶涂抹于螺杆上的,效果很好,但是不耐高温,且有一定的保质期。现在出现了在螺母结合有一个尼龙圈,在使用中实现对螺杆进行锁紧的目的。也有通过机械破坏的方法,敲弯螺栓的螺杆实现来防松的,但会有很难取下的问题存在。还有一些是通过齿轮的结构角度的设计来实现防松的,也有同凹槽等开口实现防松的。最新出现的有对螺母或垫片增加一圈齿轮,达到挤压变形,从而实现螺栓和螺母的防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其作为防松螺栓来使用,能够做到螺栓与螺母的正常锁紧,自身具有防松功能,根据需要通过工具将螺栓拧下来的一种新型的螺栓、螺母套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旋紧变形锁固螺栓,由异形螺栓、盖形螺母、长方形套件、垫片组成,异形螺栓一端为头部,另一端为固定杆,中间为有外螺纹的螺杆,盖形螺母上有螺母、盖体、固定孔,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之间有垫片相隔;盖形螺母上的盖体与螺母连接为一体,盖体的内顶面处有固定孔,盖形螺母内部高度大于固定杆的长度,当固定杆穿过螺母至盖体内顶面的固定孔内时,异形螺栓上的螺杆与盖形螺母上的螺母实现结合,通过旋转达到锁紧的效果。
进一步的,固定杆的端头为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固定孔为多边形凹孔、椭圆形凹孔,固定杆与固定孔互相连接并固定,并保证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相互接触到,通过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旋紧,固定杆的杆身在盖体空间内扭转、变形、收缩,当异形螺栓与异形螺母旋钮到位,固定杆通过扭转变形实现将螺母紧固的目的。
进一步的,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和盖形螺母的固定孔结构,根据需要二者是能够互换的,当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端头为中空的柱体,柱体中空位置为多边形凹孔、椭圆形凹孔时,对应的盖形螺母上的固定孔位置为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
进一步的,盖形螺母上的盖体转变为长方形套件时,套件高度及宽度大于螺母直径,一端有供固定杆固定的多边形、椭圆形孔洞,另一端上有供螺杆及固定杆通过的孔洞,在其边缘位置根据需要设置挡片为螺母提供固定,中间为两片平行的连接片、套筒连接,连接方式为盖形螺母旋钮转动向下,带动有供固定使用的多边形、椭圆形孔洞的一端向下进入、套入固定杆中,进入后停止转动但随盖形螺母继续向下运动。
进一步的,当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为中空的,柱体中空位置为多边形凹孔、椭圆形凹孔的柱体,对应的长方形套件的一端为可插入的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
进一步的,将盖体转变为长方形套件后,螺栓中的固定杆,盖形螺母上的螺母、固定孔件可作为单独的部件组合使用。
进一步的,此结构中,异形螺栓的固定杆为一根完整尺寸大小的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
进一步的,异形螺栓是将固定杆套入盖形螺母的固定孔中,再通过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的旋钮实现锁固的,固定杆插入固定孔后,固定杆端头与固定孔顶面之间依然留有一定的距离,保证固定杆端头未到达固定孔顶面时异形螺栓的螺杆和盖形螺母的螺母能相互接触到。
进一步的,盖形螺母上的固定孔分为沉降式和凸起式,沉降式是在盖形螺母内顶面有一个向下凹的多边形凹孔、椭圆形凹孔,凸起式是在盖形螺母内顶面有一个中空柱体,柱体中空部分为多边形凹孔、椭圆形凹孔,凸起式的另一形态是两片凸起且平行的多边形柱体。
进一步的,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的在旋钮过程中实现固定杆套入固定孔时,异形螺母的固定杆和盖形螺母的固定孔结构通过互换,改变为异形螺母中的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通过旋钮向下运动,进入、套入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端头。
进一步的,固定杆端头为中空的柱体,柱体中空位置为多边形凹孔、椭圆形凹孔。 
进一步的,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由端头和杆身组成,端头的直径大于杆身的直径,端头为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杆身为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圆柱体;多边形柱体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六边形柱体,杆身中还有鱼骨形柱体。
进一步的,在保证高强度防松动、变形时,端头与杆身的直径为一致。
进一步的,固定杆与盖形螺母之间的长度是相对固定的,具体使用中根据型号、用途因素,调节固定杆与盖形螺母的长度。
进一步的,盖形螺母根据长度不同对异形螺栓进行锁紧距离也不同,锁紧位置在异形螺杆的固定杆和螺杆接触位置的一端的前部。
进一步的,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插进盖形螺母的固定孔中,通过多边形结构,保证固定杆的端头在异形螺栓转动的时候处于一个不转动的状态,而固定杆的杆身跟着旋转变形、发生扭曲,随着盖形螺母向下转动至完全固定,固定杆的杆身被挤压收缩在盖体内。
进一步的,异形螺栓一端的头部通常指的是六角头或六角法兰面。
进一步的,固定杆的端头与固定孔之间固定后是不发生转动的。
进一步的,固定杆插入固定孔后,因为是多边形的柱体,所以结合部位不会转动。 
进一步的,固定杆的杆身在盖形螺母的旋钮过程中,被拉拢、挤压,同时做螺旋形状的转动、变形。
进一步的,固定杆产生形变后,被挤压收缩,变形后的杆身在盖体内膨胀、压缩、固定。
进一步的,异形螺栓中的固定杆的杆身部分,具有自适应长度变化的功能。
进一步的,异形螺栓中固定杆的杆身能适应长度的变化,所以,其具有实用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进一步的,盖形螺母中盖体的空间是能够满足固定杆的杆身变形后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的,螺栓受震动产生松动的力小于固定杆被扭转产生的力,并且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和盖形螺母上的固定孔连接完好,所以能达到防松的目的。
进一步的,当使用工具,如:扳手、钳子等,扭力大于固定杆被扭转所需要的力时,盖形螺母被逆时针旋转扭动,扭动出一定距离后,盖形螺母上的固定孔与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相脱离,再继续扭动盖形螺母,就可将螺母完全扭下。
进一步的,当需要的时候,通过工具可以将盖形螺母拧下来,但是拧紧后的螺栓不会因震动等外因而导致松动。
进一步的,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为金属制品,且具有很好的扭曲变形能力。
进一步的,在螺栓和螺母的表面可进行镀锌处理,达到防锈的要求。
进一步的,螺栓与螺母所用的钢材或其他金属、合金材料的韧性相对是好的,能经受扭曲、变形而不断裂。
进一步的,长方形套件是依据盖形螺母的原理,将全封闭的结构更改为敞开式的结构。
进一步的,在长方形套件结构中,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和盖形螺母的固定孔结构,根据需要二者是能够互换的。
进一步的,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为一组套件的形式存在并使用,也可通过多个零散部件组合使用。
进一步的,盖形螺母上的结构为有盖体的全封闭式结构,也可为敞口的长方形套件形式存在。
进一步的,盖形螺母和长方形套件的结构原理为一致的,达到的效果也是一致的,只是开口方式和连接的具体方式有一定的区别。
进一步的,长方形套件可以是整体的结构,也可以是金属片冲压后弯曲折叠而来的。
进一步的,盖体被演化为长方形套件后,异形螺栓中的固定杆,盖形螺母上的螺母、固定孔件可作为单独的部件组合使用,其中,固定孔的结构被一个独立的零件取代。
进一步的,固定孔件为单独的零件时,其为一个中空柱体结构,中空部分为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柱体部分为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
进一步的,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端头直径通常大于杆身直径,但是为了取得一个更好的锁固效果,端头与杆身的直径可以一致,看上去就是一根完整的柱体。
进一步的,长方形套件中的异形螺栓的固定杆为一根完整的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这包括了端头和杆身的尺寸、规格达到一致。
进一步的,长方形套件中,中间是两片平行的连接片为第一种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长方形套件中,中间是套筒连接为第二种连接方式,套筒的内径宽余螺杆的直径。
进一步的,固定杆插入固定孔后,在固定杆顶端没有到达盖形螺母内顶面时,要保证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相互接触到。
进一步的,当为旋钮过程中实现固定杆套入固定孔,则无上一条的要求。
进一步的,当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和盖形螺母的固定孔互换时,固定孔套入固定杆后同样,在固定杆顶端没有到达盖形螺母内顶面时,要保证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相互接触到。
进一步的,异形螺栓在旋转向下的过程中,实现固定杆套入盖形螺母的固定孔中,做到形螺栓和盖形螺母旋钮时锁固的目的。
进一步的,固定孔套于固定杆上,二者内径与外径趋于一致,通过多边形柱体结构,在旋钮时供固定的作用,能防止松动的发生。
进一步的,盖形螺母的盖体长度是可调节的,通常穿过固定杆后连接至异形螺栓中螺杆的三分之一处附近。
进一步的,在通用件的使用中,盖形螺母的盖体内部长度覆盖整个螺杆的长度。
进一步的,盖形螺母的内部长度为螺母高度和盖体内部高度的总和。
进一步的,盖形螺母上的固定孔为沉降式,能更加便于铸造,且锁固效果良好。
进一步的,盖形螺母上的固定孔为凸起式,相对沉降式固定孔,其适应固定杆的长度能更加的广泛。
进一步的,盖形螺母上的固定孔为凸起式,通过对凸起的固定孔的加长,在盖形螺母长度不变的情况下,能适应多种长度的固定杆,从而有更好的适应性。
进一步的,盖形螺母中凸起式的特殊形态是凸起的平行的两片多边形柱体,当两个长方形柱体面对面平行排列的时候,其能起到一个固定孔的作用,固定杆通过插入平行的两片多边形柱体,实现转动、锁固的功能。
进一步的,同理,通过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部件的互换,在异形螺栓的固定杆凸起的平行的两片多边形柱体结构。
进一步的,平行的两片柱体结构,为面对面,类似电源插头的排列方式和形态。
进一步的,长方形套件中的固定杆为一根独立的多边形柱体或椭圆形柱体,其中,多边形柱体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六边形等柱体。
进一步的,端头和杆身的柱体结构形式中,二者可以相互的搭配,特别是杆身,可以使用圆柱体,鱼骨形柱体等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良好效果为:旋紧变形锁固螺栓通过结构改进,螺栓与螺母结合后,拧紧固定,能达到防松螺栓的目的。同时,通过工具能将盖形螺母拧下来,而震动等外界因素无法将螺栓和螺母松开。关键的是,其解决的了现有的涂胶、尼龙防松螺栓不耐高温、时间久后老化等问题。因为是通过金属物理形变产生的锁固,所以,在锁固后耐高温且持续有效。通过金属材料的选择和进行镀锌等工艺的加工,保证固定杆的杆身在变形后能保证金属材料的不生锈,不断裂。盖形螺母能防止潮湿、化学品等外界因素对锁紧效果部位性能上的影响,因为盖体能够对固定杆实现一个保护罩的功能。所以,防松性能又得到了多一层的保障。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的形状能够机械实现加工、制造,所以,生产成本会相对的较低,且可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异形螺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盖形螺母凸起式固定孔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盖形螺母凸起式沉降式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盖形螺母仰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凸起式)结合前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凸起式)的螺母与螺杆结合时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凸起式)结合后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沉降式)结合前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沉降式)的螺母与螺杆结合时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沉降式)结合后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和盖形螺母的固定孔互换后结合前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和盖形螺母的固定孔互换后结合时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和盖形螺母的固定孔互换后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异形螺栓中端头为六边形柱体、杆身为长方体固定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异形螺栓中端头为正方体柱体、杆身为圆柱体固定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盖形螺母(凸起式)的半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盖形螺母(沉降式)的半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长方形套件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长方形套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长方形套件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长方形套件无螺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长方形套件有螺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长方形套件有套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异形螺栓
11头部
12螺杆
13固定杆
131端头
132杆身
2盖形螺母
21螺母
22盖体
221内顶面
23固定孔
231沉降式
232凸起式
2321柱体
3长方形套件
31多边形、椭圆形孔洞
32供螺杆及固定杆通过的孔洞
33 两片平行的连接片
331套筒
34挡片
4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4所示,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包括由异形螺栓1、盖形螺母2、长方形套件3、垫片4组成,异形螺栓1一端为头部11,另一端为固定杆13,中间为有外螺纹的螺杆12,盖形螺母2上有螺母21、盖体22、固定孔23,异形螺栓1和盖形螺母2之间有垫片4相隔;盖形螺母2上的盖体22与螺母21连接为一体,盖体22的内顶面221处有固定孔23,盖形螺母2内部高度大于固定杆13的长度,当固定杆13穿过螺母21至盖体22内顶面221的固定孔23内时,异形螺栓1上的螺杆12与盖形螺母2上的螺母21实现结合,通过旋转达到锁紧的效果。
当盖形螺母2旋钮到指定的位置,异形螺栓1与盖形螺母2实现了锁紧功能。此后,在使用的过程中,盖形螺母2受到各种各样的震动,但却因为固定杆13与固定孔23的结合(固定孔23分为沉降式231和凸起式232),使其无法松动。原理是,震动导致螺母21松动的力小于固定杆13被扭转时变形的力,加之异形螺栓1和盖形螺母2将固定杆13和固定孔23互相连接。所以,震动的力不能让固定杆13发生变形,所以,震动不会使盖形螺母2松动。当人们需要检修或更换零件的时候,使用工具,反方向扭动盖形螺母2,扭力大于固定杆13被扭转时变形的力,这让盖形螺母2反向运动,转动一定圈数和距离后,固定杆13向外运动脱离固定孔23的绑定,从而将异形螺栓1松开。
因为固定杆13仅是给盖形螺母2提供一个固定、锁止的功能,其不承担连接时紧固物体的作用。所以,对固定杆13施加的变形的力仅需大于震动对盖形螺母2松动的力,就能很好的达到防松的效果。盖形螺母2与异形螺栓1间的连接、固定,能很好的实现螺栓的功能。当遇到强震动的状态或工作环境,可以对固定杆13的端头131和杆身132进行加粗处理,已达到加强防松效果的目的。
盖形螺母2上的盖体22转变为长方形套件3时,将螺母21套在或固定在长方形套件3中有供螺杆及固定杆通过的孔洞32的另一端,使用挡片34进行稳固。随后将长方形套件3放入螺杆12中,随之螺母21穿过异形螺栓1的固定杆13后到达螺杆12位置。螺母21带动长方形套件3一同向下旋转。此时,有供固定使用的多边形、椭圆形孔洞31的一端到达异形螺栓1的固定杆13的端头131位置,通过旋钮向下的变形运动,进入、套入固定杆13中。待螺母21与异形螺栓1完全的接触锁紧后就完成了整个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长方形套件3中有供固定使用的多边形、椭圆形孔洞31是在套入固定杆13后,在螺母21下降过程中完成下降和旋钮、收缩的全过程。其中,有供固定使用的多边形、椭圆形孔洞31的一端的面作为固定面不发生转动,只会随着盖形螺母2向下运动。旋钮、收缩的部分为中间的两片平行的连接片33或套筒331连接部分。此结构中,异形螺栓1的固定杆13为一根完整的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这包括了端头131和杆身132尺寸及规格的一致性。

Claims (8)

1.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其特征是:由异形螺栓、盖形螺母、长方形套件、垫片组成,异形螺栓一端为头部,另一端为固定杆,中间为有外螺纹的螺杆,盖形螺母上有螺母、盖体、固定孔,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之间有垫片相隔;盖形螺母上的盖体与螺母连接为一体,盖体的内顶面处有固定孔,盖形螺母内部高度大于固定杆的长度,当固定杆穿过螺母至盖体内顶面的固定孔内时,异形螺栓上的螺杆与盖形螺母上的螺母实现结合,通过旋转达到锁紧的效果;
固定杆的端头为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固定孔为多边形凹孔、椭圆形凹孔,固定杆与固定孔互相连接并固定,并保证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相互接触到,通过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旋紧,固定杆的杆身在盖体空间内扭转、变形、收缩,当异形螺栓与异形螺母旋钮到位,固定杆通过扭转变形实现将螺母紧固的目的;
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和盖形螺母的固定孔结构,根据需要二者是能够互换的,当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端头为中空的柱体,柱体中空位置为多边形凹孔、椭圆形凹孔时,对应的盖形螺母上的固定孔位置为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其特征是:盖形螺母上的盖体转变为长方形套件时,套件高度及宽度大于螺母直径,一端有供固定杆固定的多边形、椭圆形孔洞,另一端上有供螺杆及固定杆通过的孔洞,在其边缘位置根据需要设置挡片为螺母提供固定,中间为两片平行的连接片、套筒连接,连接方式为盖形螺母旋钮转动向下,带动有供固定使用的多边形、椭圆形孔洞的一端向下进入、套入固定杆中,进入后停止转动但随盖形螺母继续向下运动;
当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为中空的,柱体中空位置为多边形凹孔、椭圆形凹孔的柱体,对应的长方形套件的一端为可插入的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将盖体转变为长方形套件后,螺栓中的固定杆,盖形螺母上的螺母、固定孔件可作为单独的部件组合使用;此结构中,异形螺栓的固定杆为一根完整尺寸大小的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其特征是:异形螺栓是将固定杆套入盖形螺母的固定孔中,再通过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的旋钮实现锁固的,固定杆插入固定孔后,固定杆端头与固定孔顶面之间依然留有一定的距离,保证固定杆端头未到达固定孔顶面时异形螺栓的螺杆和盖形螺母的螺母能相互接触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其特征是:盖形螺母上的固定孔分为沉降式和凸起式,沉降式是在盖形螺母内顶面有一个向下凹的多边形凹孔、椭圆形凹孔,凸起式是在盖形螺母内顶面有一个中空柱体,柱体中空部分为多边形凹孔、椭圆形凹孔,凸起式的另一形态是两片凸起且平行的多边形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其特征是:异形螺栓和盖形螺母的在旋钮过程中实现固定杆套入固定孔时,异形螺母的固定杆和盖形螺母的固定孔结构通过互换,改变为异形螺母中的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通过旋钮向下运动,进入、套入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端头;固定杆端头为中空的柱体,柱体中空位置为多边形凹孔、椭圆形凹孔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其特征是: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由端头和杆身组成,端头的直径大于杆身的直径,端头为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杆身为多边形柱体、椭圆形柱体、圆柱体;多边形柱体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六边形柱体,杆身中还有鱼骨形柱体;在保证高强度防松动、变形时,端头与杆身的直径为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其特征是:固定杆与盖形螺母之间的长度是相对固定的,具体使用中根据型号、用途因素,调节固定杆与盖形螺母的长度;盖形螺母根据长度不同对异形螺栓进行锁紧距离也不同,锁紧位置在异形螺杆的固定杆和螺杆接触位置的一端的前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紧变形锁固螺栓,其特征是:异形螺栓上的固定杆插进盖形螺母的固定孔中,通过多边形结构,保证固定杆的端头在异形螺栓转动的时候处于一个不转动的状态,而固定杆的杆身跟着旋转变形、发生扭曲,随着盖形螺母向下转动至完全固定,固定杆的杆身被挤压收缩在盖体内。
CN201520005790.2U 2015-01-06 2015-01-06 旋紧变形锁固螺栓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03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05790.2U CN204403106U (zh) 2015-01-06 2015-01-06 旋紧变形锁固螺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05790.2U CN204403106U (zh) 2015-01-06 2015-01-06 旋紧变形锁固螺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03106U true CN204403106U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26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05790.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03106U (zh) 2015-01-06 2015-01-06 旋紧变形锁固螺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031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3926A (zh) * 2015-01-06 2015-04-22 刘兴丹 旋紧变形锁固螺栓
CN106320339A (zh) * 2015-06-30 2017-01-11 青云大学校仁川校区产学协力团 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3926A (zh) * 2015-01-06 2015-04-22 刘兴丹 旋紧变形锁固螺栓
CN106320339A (zh) * 2015-06-30 2017-01-11 青云大学校仁川校区产学协力团 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3926A (zh) 旋紧变形锁固螺栓
CN204403106U (zh) 旋紧变形锁固螺栓
CN202883661U (zh) 防转防松紧固连接结构
CN206860613U (zh) 一种桌子的连接装置紧固结构及桌子
CN205989171U (zh) 一种螺柱安装装置
CN201041183Y (zh) 扭簧式防松螺栓
CN210177704U (zh) 一种柱的连接装置
CN206918027U (zh) 一种防拆卸螺丝
CN207104752U (zh) 一种可组合式套筒六角扳手
CN210633602U (zh) 一种组合式拆装工具
CN212527524U (zh) 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电力检修工具
CN201363352Y (zh) 一种快速锁紧机构
CN211414945U (zh) 扳手
CN210509913U (zh) 一种防拆螺栓结构
CN207212900U (zh) 一种双头螺柱
CN203822807U (zh) 一种螺钉
CN208619505U (zh) 一种不同螺距紧固的螺纹组件
CN2187522Y (zh) 改进结构的扳手的套筒接头
CN106151214A (zh) 一种带有六边形凹槽螺纹端头的螺栓
CN220761614U (zh) 一种双头螺栓的拆装工具
CN217255908U (zh) 一种可控行程的套筒扳手
CN217072188U (zh) 一种z字形套筒扳手
CN204729442U (zh) 防盗螺母
RU2410575C2 (ru) Метиз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деталей
CN213451283U (zh) 一种内三角防盗pc螺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1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