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99420U - 一种下连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连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99420U
CN204399420U CN201420849870.1U CN201420849870U CN204399420U CN 204399420 U CN204399420 U CN 204399420U CN 201420849870 U CN201420849870 U CN 201420849870U CN 204399420 U CN204399420 U CN 204399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interface
lower plate
plate structure
substrate
rubber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498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学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liang County Bao K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liang County Bao K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liang County Bao K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liang County Bao K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498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99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99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994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连板结构,一种下连板结构,包括基件,所述基件的中部设有贯穿基件上下端面的第一连接接口,基件的两端固连有上下两端均开口且设有径向开口的第二连接接口,两第二连接接口的内壁均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与其大小配套的橡胶垫,橡胶垫的工作面为凹凸设置,两第二连接接口的外壁上端均设有上螺纹段,上螺纹段上通过螺纹配合套设有一端开口小另一端开口大的锥形套筒。本实用新型不仅可提高其与前减震器外筒连接的稳固性,还便于减震器的装拆,具有锁紧效果佳、操作简单、质量轻便及结构紧凑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下连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下连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摩托车的前减震器外筒多是通过下连板与方向柱立管固连以实现方向把手安全、灵敏的方向控制。据此,下连板连接的稳固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由于设置有弹簧件的减震器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为使摩托车保持良好的减震性能,则需定期更换减震器。如此,下连板还需满足拆卸方便的要求。而现有下连板则无法兼顾两者,既不便于拆卸减震器外筒,也不能达到连接稳固的要求;另外,还存在质量过大,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不仅降低了方向控制的灵敏性,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下连板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质量轻便、结构紧凑的方向柱连接件,既可提高其与前减震器外筒连接的稳固性,又可便于减震器的装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下连板结构,包括基件,所述基件的中部设有贯穿基件上下端面的第一连接接口,基件的两端固连有上下两端均开口且设有径向开口的第二连接接口,两第二连接接口的内壁均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与其大小配套的橡胶垫,橡胶垫的工作面为凹凸设置,两第二连接接口的外壁上端均设有上螺纹段,上螺纹段上通过螺纹配合套设有一端开口小另一端开口大的锥形套筒。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连接接口和第二连接接口的设置则可实现减震器与方向柱立管的固连配合;其中,第一连接接口用于套设固连方向柱立管;第二连接接口用于套设固连前减震器外筒。通过径向开口的设置,可使第二连接接口在套设固连减震器外筒时有足够的活动位置以满足减震器外筒的直径大小,同时亦可提供足够的变形位置以达到锁紧减震器外筒位置的目的。通过锥形套筒与上螺纹段的螺纹配合可调节第二连接接口上下两端开口的大小,以锁紧或者松开减震器从而实现减震器的装卸。通过凹槽和橡胶垫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锁紧的稳固性;其中,凹槽用于放置橡胶垫;橡胶垫的凹凸设置用于增大减震器外筒与第二连接接口内壁接触的摩擦力,避免减震器外筒于第二连接接口内发生轴向滑动或者周向转动。
为提高两第二连接接口的锁紧功能,进一步地,两所述第二连接接口的外壁下端均设有下螺纹段,下螺纹段上通过螺纹配合套设有所述锥形套筒。因径向开口的设置,当第二连接接口上端被锁紧时,其下端由于未有限制件易出现张开现象,通过下螺纹段与锥形套筒的配合,则可进一步锁紧减震器套筒,防止其松动。
为进行少钢处理,减轻重量,以节约成本,同时提高方向控制的灵敏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接口位于两所述第二连接接口的前端,且两第二连接接口轴心的连接线并未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接口,所述基件的后端面设置为向前凸的圆弧面。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接口与两第二连接接口位置的错开处理,不仅可使结构更加合理,还可提供足够的位置实现下端面的前凸圆弧面设置;向前凸的圆弧面设置相比较现有下连板的平面设置,可实现不影响装配与强度的基础上达到少钢处理。
为限制方向把手的旋转角度,进一步地,所述基件的上端设有两根限向柱,两限向柱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中,位于方向柱立管左右两侧的限向柱通过与套设于立管外的车架的配合,可限制方向把手向左或者向右的最大转动角度。如此,可避免方向把手旋转角度过大而影响行驶的安全性能。
为提高第二连接接口套设固定前减震器外筒的稳固性,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垫的工作面上设有多个凸点。本实用新型中,橡胶垫的工作面是指作用于减震器外筒的端面,在其工作面上设置有多个凸点可增大前减震器外筒与第二连接接口内壁间接触的摩擦力以避免减震器外筒于第二连接接口内发生轴向滑动或者周向转动。
为优化结构的外观设计,进一步地,所述基件中部下端还设有用于固连外壳的装配孔。
为优化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方法,进一步地,所述基件由35#钢锻打成型。现有下连板多是由30#钢材料重力烧铸成型,但此种成型方法容易出现缺料、炭渣,空泡,结构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中,采用35#钢锻打成型,可有效解决前述不良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与现有下连板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连接接口和第二连接接口的设置可实现减震器与方向柱立管的固连配合。通过径向开口的设置,可使第二连接接口在套设固连减震器外筒时有足够的活动位置以满足减震器外筒的直径大小,同时亦可提供足够的变形位置以达到锁紧减震器外筒位置的目的。通过锥形套筒与上螺纹段间螺纹配合的设置,旋合锥形套筒即可锁紧或者松开减震器从而实现减震器的装卸;相较锁紧螺丝而言,锥形套筒的锁紧效果更佳且更利于前减震器的精准定位。通过凹槽和橡胶垫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锁紧的稳固性,避免减震器外筒于第二连接接口内发生轴向滑动或者周向转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提高其与前减震器外筒连接的稳固性,还便于减震器的装拆,具有锁紧效果佳、操作简单、质量轻便、结构紧凑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下连板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下连板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下连板结构中第二连接接口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基件,11、限向柱,12、装配通孔,2、第一连接接口,21、径向开口,3、第二连接接口,31、凹槽,32、橡胶垫,33、凸点,34、定位凸起,35、上螺纹段,36、下螺纹段,4、锥形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下连板结构,一种下连板结构,包括基件1,所述基件1的中部设有贯穿基件1上下端面的第一连接接口2,基件1的两端固连有上下两端均开口且设有径向开口的第二连接接口3,两第二连接接口3的内壁均设有凹槽31,凹槽31内设置有与其大小配套的橡胶垫32,橡胶垫32的工作面为凹凸设置,两第二连接接口3的外壁上端均设有上螺纹段35,上螺纹段35上通过螺纹配合套设有一端开口小另一端开口大的锥形套筒4。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接口2用于套设固连方向柱立管;第二连接接口3用于套设固连前减震器外筒。凹槽31用于放置橡胶垫32,凹槽31可环形设置、纵向设置亦或螺旋设置。为避免橡胶垫32脱离凹槽31,可使凹槽31与橡胶垫32接触面形成凹凸配合,如可在凹槽31与橡胶垫32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34,相应地在橡胶垫32与凹槽31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可容纳定位凸起的定位槽。如此,既可防止橡胶垫32脱离凹槽31,还可便于更换橡胶垫32。橡胶垫32工作面的凹凸设置用于增大减震器外筒与第二连接接口3内壁接触的摩擦力,避免减震器外筒于第二连接接口3内发生轴向滑动或者周向转动。为实现上螺纹段35与锥形套筒4间的螺纹配合,可在上螺纹段35设置有外螺纹,在锥形套筒4的内壁设置有与该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本实施例应用时,方向柱立管可通过螺纹配合与第一连接接口2固连,或者直接焊接于第一连接接口2内,使其达到稳定的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接口3套设固连减震器外筒时,锥形套筒4小端向上大端向下放置,先旋转锥形套筒4使其脱离上螺纹段35或者使其位于上螺纹段35的上端,此时径向开口21可使第二连接接口3有足够的活动位置以满足减震器外筒的直径大小使其置入第二连接接口3内。待定位后,再旋转锥形套筒4使其相对上螺纹段35向下移动。由于锥形套筒4呈上小下大的设置,当其向下移动时,则可通过径向开口21提供足够的变形位置以缩小第二连接接口3的开口直径,从而锁紧减震器外筒完成其的装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两所述第二连接接口3的外壁下端均设有下螺纹段36,下螺纹段36上通过螺纹配合套设有所述锥形套筒4。本实施例应用时,与下螺纹段36螺纹配合的锥形套筒4大端向上,小端向下。第二连接接口3套设固连减震器外筒时,先旋转各个锥形套筒4使其均脱离上螺纹段35和下螺纹段36,或者使其位于上螺纹段35的上端和位于下螺纹段36的下端,此时径向开口21可使第二连接接口3有足够的活动位置以满足减震器外筒的直径大小使其置入第二连接接口3内。待定位后,再旋转各个锥形套筒4使其锁紧减震器外筒完成装配。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连接接口2位于两所述第二连接接口3的前端,且两第二连接接口3轴心的连接线并未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接口2,所述基件1的后端面设置为向前凸的圆弧面。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接口2与两第二连接接口3位置的错开处理,可使结构更加合理,还可提供足够的位置实现后端面的前凸圆弧面设置;向前凸的圆弧面设置相比较现有下连板的平面设置,可实现不影响装配与强度的基础上达到少钢处理。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橡胶垫32的工作面上设有多个凸点33。本实施例中,橡胶垫32的工作面是指作用于减震器外筒的端面。凸点33可设置为半球状,方体状,如此可使橡胶垫32的工作端面形成凹凸面,以增大前减震器外筒与第二连接接口3内壁间接触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减震器外筒于第二连接接口3内发生轴向滑动或者周向转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4中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基件1由35#钢锻打成型。现有下连板多是由30#钢材料重力烧铸成型,但此种成型方法容易出现缺料、炭渣,空泡,结构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中,采用35#钢锻打成型,可有效解决前述不良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下连板结构,包括基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件(1)的中部设有贯穿基件(1)上下端面的第一连接接口(2),基件(1)的两端固连有上下两端均开口且设有径向开口的第二连接接口(3),两第二连接接口(3)的内壁均设有凹槽(31),凹槽(31)内设置有与其大小配套的橡胶垫(32),橡胶垫(32)的工作面为凹凸设置,两第二连接接口(3)的外壁上端均设有上螺纹段(35),上螺纹段(35)上通过螺纹配合套设有一端开口小另一端开口大的锥形套筒(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连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二连接接口(3)的外壁下端均设有下螺纹段(36),下螺纹段(36)上通过螺纹配合套设有所述锥形套筒(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连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2)位于两所述第二连接接口(3)的前端,且两第二连接接口(3)轴心的连接线并未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接口(2),所述基件(1)的后端面设置为向前凸的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连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件(1)的上端设有两根限向柱(11),两限向柱(1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2)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连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32)的工作面上设有多个凸点(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连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件(1)中部下端还设有用于固连外壳的装配孔(12)。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下连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件(1)由35#钢锻打成型。
CN201420849870.1U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下连板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99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9870.1U CN204399420U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下连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9870.1U CN204399420U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下连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99420U true CN204399420U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23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4987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99420U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下连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994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99420U (zh) 一种下连板结构
CN204399393U (zh) 一种方向柱连接件
CN209340335U (zh) 一种球头销
CN203958491U (zh) 折叠车的把立收折锁紧机构
CN105799847A (zh) 一种下连板结构
CN202560743U (zh) 汽车货架安装螺栓
CN205895950U (zh) 一种电动执行器的手动切换与凸轮部件配合装置
CN204725053U (zh) 一种起重机焊接梁工装固定装置的防震行走总成
CN210707776U (zh) 一种摩托车转向机构轴承的装换装置
CN203184194U (zh) 一种轿车弹起式行李箱盖的油漆喷涂辅助工装
CN105667681A (zh) 旋转锁定装置及旋转锁定折叠车架
CN202294955U (zh) 一种前轮为两轮摩托车型车辆的转向节结构
CN206487743U (zh) 一种自动刹车卡钳用调节螺栓
CN201677926U (zh) 车用转向节
CN105799837A (zh) 一种方向柱连接件
CN201530268U (zh) 便于调节车轴垂直度的挂车空气悬架总成
CN204075700U (zh) 一种摩托车装配工作台
CN104290663A (zh) 一种新型的汽车后视镜折叠机构
CN204870356U (zh) 一种维护便利的万向轮
CN203727156U (zh) 一种发动机支架
CN203652034U (zh) 童车车头连接固件
CN210500151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维修工具
CN203439205U (zh) 一种自行车车架头管
CN202764820U (zh) 汽车方向盘浮动喇叭支架
CN203144922U (zh) 一种防撞道路指示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