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95349U - 一种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95349U
CN204395349U CN201520046590.1U CN201520046590U CN204395349U CN 204395349 U CN204395349 U CN 204395349U CN 201520046590 U CN201520046590 U CN 201520046590U CN 204395349 U CN204395349 U CN 204395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board
upside down
pulling force
down machine
an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465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奎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 Yingwe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465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95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95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953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包括支架、背板、转轴和踏脚板,所述背板支撑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踏脚板通过连接杆连接于所述背板下端部,在所述踏脚板上方设有用于让脚背钩住的第一横杆所述倒立机还包括与人体腹部对应的阻挡带,所述阻挡带的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的侧边;所述背板的上端部设置有与人体肩部对应的一对阻挡元件,且所述背板与人体背部的接触面上固定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呈拱形,并与人体腰部轮廓相适配,且所述支撑垫内填充有弹性填充物。本实用新型能使人体重量均衡分布于几处,减轻踝关节处所受的拉力。

Description

一种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
背景技术
通过倒立锻炼缓解人体重力作用所造成的疲劳或身体病变(如颈椎病)的做法古已有之。人体在倒立状态(或头部较脚部高的状态)时,身体各部分所受地球引力与通常情况下是相反的,这种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地球引力给人们带来的疲劳或不适,防止或延缓颈椎病的发生。这种锻炼可以加大头部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改善头部组织的营养状况,有利于健脑。倒立时,头部血压较高。通过有规律、有意识的倒立锻炼,可以改善血管的机能,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过去,人们一般是靠着墙壁倒立起来,用手臂支撑身体。这样锻炼的难度非常高,需要强大的臂力,不适合身体素质较差的人士,尤其不适合老年人锻炼。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倒立机。使用倒立机时,人站立着,将脚踏在踏板上,背部靠在背板上,然后将身体往后倒去,背板会以其两侧的转轴为轴心转动,带动人体从正立状态逐渐向后倾斜至使用者希望的角度,可以达到平躺、头较脚低的斜躺(简称倾斜倒立),甚至可以达到脚部向上而头向下的完全倒立。使用这种倒立机,当人体完全倒立时,身体的全部重量完全靠脚背钩住一根横杆来支撑;倾斜倒立时,除了背板的支撑外,主要也是靠脚背钩住横杆来支撑身体。当完全倒立或较大角度倾斜倒立时,身体的重力几乎全部加在踝关节处,使踝关节所受拉力过大,影响锻炼的舒适度,甚至有可能使踝关节受伤。膝关节和腰部也有可能受力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倒立机,使人体在倒立时,多个位置能够受到支撑,以使身体的重力比较均衡地分布在多个支撑点,由此提高锻炼的舒适度、减少因为倒立锻炼而拉伤身体有关部位的可能性。
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包括支架、背板、转轴和踏脚板,所述背板支撑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踏脚板通过连接杆连接于所述背板下端部,在所述踏脚板上方设有用于让脚背钩住的第一横杆所述倒立机还包括与人体腹部对应的阻挡带,所述阻挡带的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的侧边;
所述背板的上端部设置有与人体肩部对应的一对阻挡元件,且所述背板与人体背部的接触面上固定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呈拱形,并与人体腰部轮廓相适配,且所述支撑垫内填充有弹性填充物。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带分成两段,且每段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的两侧边。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阻挡带为皮带,且所述阻挡带的一段端部设有皮带扣紧装置,另一段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皮带扣紧装置对应的凹凸结构或扣紧孔。
还有一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耳孔,所述阻挡带的两端分别栓在所述耳孔上。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元件包括位于远离肩部的一侧的支撑层、靠近所述肩部并与所述肩部相接触的柔性接触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层和所述柔性接触层之间的缓冲层。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的上端部宽度较主体部分缩小,以在所述背板的两侧形成空缺部;所述阻挡元件设置于所述空缺部内。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的上端部设有位置调整机构,所述阻挡元件位于所述位置调整机构的端部。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滑槽和可滑动插入所述滑槽的滑杆;所述滑槽固定于所述背板的上端部下侧,且所述滑杆的端部与所述阻挡元件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主体部分设有多个与所述滑杆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通孔,且所述滑槽的两侧边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滑杆通过销杆及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接于所述滑槽。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为横截面带有直角的管材或槽钢连接在所述背板的下侧制成,且所述滑杆为横截面与所述滑槽相对应的杆件或管件;或
所述滑槽为圆柱形管材连接在所述背板的下侧制成,且所述滑杆为横截面与所述滑槽相对应的杆件或管件。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摇杆、齿轮和齿条;其中所述摇杆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下侧上,并与所述齿轮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齿轮固定在所述背板上,并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所述齿条沿所述背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齿条的端部与所述阻挡元件固定连接。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倒立健身时,可通过设置阻挡带栓紧人体腹部以在腹部分担人体的体重,通过设置位置可调的阻挡元件以在倒立时支撑人体的肩部,并通过在背板上设置支撑垫以支撑人体的腰部。因此,人的体重除了在脚背部受到第一横杆支撑外,还可以受到设置于背板以及阻挡元件支撑。这样,人体重量能均衡分布于几处,大大减轻了踝关节处所受的拉力,可以保护踝关节免受伤害,同时也可以适当减轻腰部、膝部等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所受的拉力,健身时的舒适度大为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的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阻挡元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的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的实施例5中背板与阻挡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沿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该倒立机包括用于将该倒立机支撑在地面的支架1、用于承托人体的背板2、用于使背板2相对支架1转动的转轴3,以及用于供人脚放置的踏脚板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倒立机还设有与人体腹部对应的阻挡带10,以通过阻挡带10栓紧人体腹部,并可在该位置处分担人体的一部分重力。
具体参见图1,该支架1包括彼此成锐角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一端彼此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支撑在地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一体成型。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之间通过连接件(未示出)并借助于例如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彼此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之间的角度优选为30°~75°。
背板2支撑在转轴3上,用于承托人体。在本实施例中,该背板2与人体相接触的一侧可构造成与人体背部轮廓相适配的拱形。即,在背板2与人体背部的接触面上适当位置处固定有支撑垫22。该支撑垫22呈拱形,并与人体腰部轮廓相适配,由此可在倒立时支撑人体的腰部,减缓腰部所受的力,并由此可通过这种方式对于人体不同部位分别提供合适的承载支撑力。
其中,该支撑垫22可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与背板形成为一个整体。此时,该种背板的形状可依据用户的体型来定制,以使得该背板更加符合人体特性,增加使用的舒适感。
而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支撑垫22可通过例如松紧带、扣带等方式固定于该背板2上。采用该种背板时,可按照不同人体的背部轮廓,预先将支撑垫移动至合适位置,以适应于不同人的需求。优选地,背板2的外侧包覆有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包覆袋(未示出),以提高背板2的舒适度。优选地,该支撑垫的内部还填充有可变形的弹性填充物,例如橡胶或海绵等。
进一步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一对转轴3,分别位于背板2的两侧边。其中,该转轴3的两端可转动连接于支架1上。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具体地,每个转轴3的端部与支架1铰接,而转轴3的另一端通过一根与其垂直的连杆31与背板2的侧边固定连接。这种结构使得背板2的位置相对于转轴3的转动轴心线降低,使其对人体的支撑更加平稳可靠。当然,转轴3也可以设计为一根直线式的转轴,转轴两端分别与支架1铰接。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还设置了脚踏板4以及横杆组件(未标号)以实现对脚的定位。其中,踏脚板4通过连接杆5连接于背板2的下端部,以供人脚放置。其中,该踏脚板4可以为板状,也可以为杆状。踏脚板4的主要作用是让使用者在进入倒立机时和锻炼结束时踩踏脚底。
横杆组件设置于连接杆5上,并位于脚踏板4和背板2之间。具体参见图1,在本实施中,该横杆组件包括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一横杆6,以及分别与每个第一横杆6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横杆61。第一横杆6用于在倒立时让脚背钩住以支撑体重;而第二横杆61的作用是起保险作用。在使用时,第二横杆61与第一横杆6共同将小腿部夹在中间,使脚部不会滑落。
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也可以不设置脚踏板4,而仅设置横杆组件。该横杆组件可通过连杆连接于背板2的下端部,用于将双脚固定。
进一步参照图1,根据本实施例的阻挡带10分成两段,且每段阻挡带10的端部均分别固定在背板2的两个相对侧边上。在使用时,阻挡带10的两段可连接成一体,并拴在人体腹部位置处。当人体倒立时,人体与阻挡带10以及背板2的相应位置可产生较大的摩擦力,由此可分担人体的一部分重力,进而分散了加载在踝关节处的人体的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优选地,该阻挡带10可以设计成皮带式结构,其中,阻挡带10的一段端部可设置有皮带扣紧装置,而另一段端部可设有与该皮带扣紧装置对应的凹凸结构或扣紧孔。使用时,在使用者躺在背板2上后,可通过将皮带扣紧装置扣入在凹凸结构或扣紧孔内,以使得该阻挡带10拉紧并连接,以产生摩擦阻挡力。
当然,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阻挡带10也可以只有一段,并在背板2的两侧边上设置有用于栓紧阻挡带10的耳孔。其中,该阻挡带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背板2的一侧上(具体的,可以将阻挡带10的一端栓在背板2一侧的耳孔上),而当人躺在背板2上后,将阻挡带10拉过腹部,并将该阻挡带10的另一端栓在背板2的另一侧上的耳孔上。
实施例2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的实施例2,该倒立机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倒立机的结构大体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倒立机还包括一对与人体肩部相对应的阻挡元件8。该阻挡元件8设置在背板2的上端部,且阻挡元件8具有与人体肩部形状相适配的弧形形状。通过结合阻挡元件8以及阻挡带10,使得人体的重量可以更加均衡得分布于多个支撑点上,由此使得该支撑效果更好。
参照图3,该阻挡元件8包括支撑层81、缓冲层82以及柔性接触层83。其中,该支撑层81设置在阻挡元件8上远离肩部一侧,用于在倒立时对肩部起到支撑作用。该支撑层81由硬质材料制成。例如,该支撑层81可以是由金属或木板制成的硬质板。而柔性接触层83位于阻挡元件8上靠近肩部的一侧,并在倒立时与肩部接触。该柔性接触层83可由柔性材料,例如PU、皮、塑料或硅橡胶制成,由此在与肩部接触时刻很好地贴合在肩部上。缓冲层82夹设于支撑层81和柔性接触层83之间,用于在支撑人体肩部时起到缓冲作用。该缓冲层82优选地由聚氨酯发泡塑料制成,并优选地由海绵制成。
实施例3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的实施例3,该倒立机的结构与实施例2中的倒立机的结构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而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背板2的上端部宽度较主体部分缩小,并在上端部两侧形成空缺部21。阻挡元件8设置于该空缺部21内。在倒立时,头部可始终靠在背板2上,而不至于伸出背板2端部之外,这样对保护颈椎具有一定帮助。
实施例4
图5-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的实施例4。如图5-6所示,该倒立机结构与实施例2中的倒立机结构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而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该倒立机还包括用于调整阻挡元件8位置的位置调整机构9。
具体如图5-6所示,该位置调整机构9设置在背板2的上端部下侧,且每一阻挡元件8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位置调整机构9的端部。因此根据本实施例,通过调节位置调整机构9,可以沿背板2的长度方向适当移动阻挡元件8的位置,这样可以适应不同身高使用者的需要。
具体参见图2-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位置调整机构9包括滑槽91和可滑动插入滑槽91中的滑杆92。其中,滑槽91固定于背板2的上端部下侧。而阻挡元件8设置在滑杆92的端部。滑杆92的主体部分设有多个与该滑杆9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通孔93,滑槽91的两侧边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93对应的第二通孔94。当滑杆92滑到合适的位置时,将销杆95穿过第一通孔93及对应的第二通孔94。因此,滑杆92通过销杆95连接于滑槽91,并使滑杆92端部的阻挡元件8可定位在合适位置上。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滑槽91可以为横截面带有直角的管材或槽钢连接在背板2的下侧制成;而滑杆92可以为横截面与该滑槽91相对应的杆件或管件。
而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该滑槽91可以是由圆柱形管材连接在背板2的下侧制成,且该滑杆92可以为与该滑槽91相对应的杆件或管件。
当然,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滑杆92的主体部分设置多个沿滑杆92的长度方向分布并朝向滑槽内壁突出形成的卡合部(未示出),并在上述滑槽91的对应位置上开设有多个卡合槽。因此,当滑杆92在滑槽91内移动时,可以通过上述卡合部卡设于卡合槽内,以将滑杆92定位在合适位置上。当然,该卡合部也可以设置在滑槽的内壁上,而卡合槽则设置在滑杆上。优选地,该卡合部的截面形状优选为三角形。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位置调整机构9还可以设置成齿轮齿条机构(未示出)。具体地,例如该位置调整机构9可以包括摇杆(未示出)、齿轮(未示出)和齿条(未示出)。其中,摇杆可设置在背板2上与人体相接触的一面的相反面(下侧)上,并与齿轮例如通过传动轴(未示出)传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摇杆可沿背板2的长度方向位于背板2的中部位置处。齿轮固定在背板2上,并分别与齿条啮合传动。而齿条沿背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齿条的端部与阻挡元件8固定连接。因此,在转动摇杆时,齿轮将带动齿条沿背板2的长度方向直线移动,由此导致阻挡元件8也沿背板2的长度方向直线运动以伸出于背板2的合适位置处。停止转动摇杆时则可将上述齿条以及阻挡元件8定位在合适位置处,以满足不同高度的人的使用需求。
图7-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在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使用本实用新型倒立机倒立健身时,可先通过位置调整机构使得阻挡元件8调整到合适位置处,并将阻挡带栓紧在人体的腹部,使得在倒立时,可通过阻挡元件支撑人体的肩部,通过背板的支撑垫支撑人体的腰部;并通过阻挡带支撑人体的腰部。因此,人体的重量可在多处受到支撑,以使人体重量能均衡分布于几处。因此,与单独由脚背处支撑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大大减轻了踝关节处所受的拉力,可以保护踝关节免受伤害,同时也可以适当减轻腰部、膝部等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所受的拉力,健身时的舒适度大为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而提供,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还可以举出许多具体实施方式,比如在与膝盖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可以拉住大腿的结构,等等。凡属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提出的任何替代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包括支架(1)、背板(2)、转轴(3)和踏脚板(4),所述背板(2)支撑在所述转轴(3)上,所述转轴(3)的两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上,所述踏脚板(4)通过连接杆(5)连接于所述背板(2)下端部,在所述踏脚板(4)上方设有用于让脚背钩住的第一横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立机还包括与人体腹部对应的阻挡带(10),所述阻挡带(10)的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2)的侧边;
所述背板(2)的上端部设置有与人体肩部对应的一对阻挡元件(8),且所述背板(2)与人体背部的接触面上固定有支撑垫(22);所述支撑垫(22)呈拱形,并与人体腰部轮廓相适配,且所述支撑垫(22)内填充有弹性填充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带(10)分成两段,且每段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2)的两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带(10)为皮带,且所述阻挡带(10)的一段端部设有皮带扣紧装置,另一段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皮带扣紧装置对应的凹凸结构或扣紧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耳孔,所述阻挡带(10)的两端分别栓在所述耳孔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元件(8)包括位于远离肩部的一侧的支撑层(81)、靠近所述肩部并与所述肩部相接触的柔性接触层(83),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层(81)和所述柔性接触层(83)之间的缓冲层(8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的上端部宽度较主体部分缩小,以在所述背板(2)的两侧形成空缺部(21);所述阻挡元件(8)设置于所述空缺部(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的上端部设有位置调整机构(9),所述阻挡元件(8)位于所述位置调整机构(9)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机构(9)包括滑槽(91)和可滑动插入所述滑槽(91)的滑杆(92);所述滑槽(91)固定于所述背板(2)的上端部下侧,且所述滑杆(92)的端部与所述阻挡元件(8)固定连接;所述滑杆(92)的主体部分设有多个与所述滑杆(9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通孔(93),且所述滑槽(91)的两侧边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93)对应的第二通孔(94);所述滑杆(92)通过销杆(95)及所述第一通孔(93)和第二通孔(94)连接于所述滑槽(9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91)为横截面带有直角的管材或槽钢连接在所述背板(2)的下侧制成,且所述滑杆(92)为横截面与所述滑槽(91)相对应的杆件或管件;或
所述滑槽(91)为圆柱形管材连接在所述背板(2)的下侧制成,且所述滑杆(92)为横截面与所述滑槽(91)相对应的杆件或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机构(9)包括摇杆、齿轮和齿条;其中所述摇杆设置在所述背板(2)的下侧上,并与所述齿轮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齿轮固定在所述背板上,并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所述齿条沿所述背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齿条的端部与所述阻挡元件(8)固定连接。
CN201520046590.1U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95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6590.1U CN204395349U (zh)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6590.1U CN204395349U (zh)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95349U true CN204395349U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19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4659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95349U (zh)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953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1142A (zh) * 2017-02-28 2017-06-20 周欢东 一种改良型倒立机
CN107096185A (zh) * 2017-05-22 2017-08-29 周欢东 一种可拉伸腿部的倒立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1142A (zh) * 2017-02-28 2017-06-20 周欢东 一种改良型倒立机
CN106861142B (zh) * 2017-02-28 2023-04-07 周欢东 一种改良型倒立机
CN107096185A (zh) * 2017-05-22 2017-08-29 周欢东 一种可拉伸腿部的倒立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4178B (zh) 倒立健身装置
KR101582872B1 (ko) 자세를 역학적으로 교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2008272449A (ja) 拘束・再配置・けん引・運動装置と方法
US20120165167A1 (en) Therapeutic-exercise pillow and methods of use
MX2011010470A (es) Un dispositivo deslizable para ejercicio abdominal.
CN204395350U (zh) 一种保健倒立机
US20070252419A1 (en) Seating Mechanism and Chair
CN204395349U (zh) 一种可减轻踝关节拉力的倒立机
JP3225096U (ja) 下半身運動器具
KR200460098Y1 (ko) 허리지지 벨트를 구비하는 거꾸리 운동장치
CN204380127U (zh) 一种具有位置可调的阻挡元件的倒立机
CN204380126U (zh) 一种能均衡支撑体重的倒立机
KR101647461B1 (ko) 안장형 척추 건강 의자
ES2310594T3 (es) Dispositivo de ejercicios y sujecion.
KR101935587B1 (ko) 교체 장착이 가능한 멀티 스트레칭 운동 장치
CN201164682Y (zh) 一种滑步机
CN104492037A (zh) 一种能均衡支撑体重的倒立机
TWM536960U (zh) 深蹲輔助裝置
CN208145325U (zh) 一种腰肌劳损康复装置
KR101265244B1 (ko) 허리 운동기구
CN211833608U (zh) 一种瑜伽坐凳
CN107198853B (zh) 深蹲辅助装置
CN110787421A (zh) 三角形仰卧起座健身器
KR200325885Y1 (ko) 복부 운동용 헬스 의자
CN217311800U (zh) 腹部拉伸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11

Address after: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aiTian Road, 518000 floor two yuan Chunhui

Patentee after: Xue Weixuan

Address before: 518049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Branch wing tail mountain gardens 3-8B

Patentee before: Gao Kuifeng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05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CaiTian deep South Garden Mansion, block B room 2901

Patentee after: Chen Yingwen

Address befor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aiTian Road, 518000 floor two yuan Chunhui

Patentee before: Xue Weixua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