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82815U -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82815U
CN204382815U CN201420797315.9U CN201420797315U CN204382815U CN 204382815 U CN204382815 U CN 204382815U CN 201420797315 U CN201420797315 U CN 201420797315U CN 204382815 U CN204382815 U CN 204382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accomodating unit
black accomodating
grid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973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部阳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973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82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82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82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该墨容纳单元用于喷墨打印机。所述墨容纳单元包括墨容纳单元本体,所述墨容纳单元本体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注入墨水的注入口和位于所述注入口周围的呈网格状的格栅,所述格栅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格栅壁,所述格栅壁的顶部低于所述注入口的顶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容纳单元能够减小污染其它部位或者物品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墨容纳单元和具有该种墨容纳单元的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通过从记录头向记录介质(例如打印用纸张)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3567359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示例。
喷墨打印机一般包括打印机本体和设置在打印机本体一侧的用于向打印机本体供应墨水的墨容纳单元。墨容纳单元可以包括墨容纳单元本体和例如盖的其它部件。墨容纳单元本体内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用于容纳墨水的墨容纳部(例如墨罐)。墨容纳部具有用于注入墨水的注入口,其可以从墨容纳单元本体的一个表面(例如上表面)向外(例如向上)延伸,以便于用户向墨容纳部注入墨水。注入口上可以设置密封部件,以防止墨容纳部内的墨水泄漏和蒸发。
通常,在向注入口注入墨水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将墨水洒落在注入口周围的墨容纳单元本体的表面上。这样,用户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很可能会不小心沾染上洒落在注入口外的墨水而污染其它部位或者物品,例如污染用户的手或者衣物,甚至污染空白打印纸或者是已打印的文件等。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墨容纳单元和具有该种墨容纳单元的喷墨打印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墨容纳单元。该墨容纳单元用于喷墨打印机,所述墨容纳单元包括墨容纳单元本体,所述墨容纳单元本体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注入墨水的注入口和位于所述注入口周围的呈网格状的格栅,所述格栅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格栅壁,所述格栅壁的顶部低于所述注入口的顶部。
以此设置方式,在向注入口注入墨水的过程中,即使不小心将墨水洒落在注入口的外部,墨水也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到格栅内,具体地,滴落到格栅的中空部内,由此减小了污染其它部位或者物品(例如用户的手或者衣物,空白打印纸或者是已打印的文件等)的可能性。
优选地,所述注入口包括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与所述格栅壁之间形成的中空部连通。引流槽有助于将洒落在注入口的侧壁上的墨水快速地引导至中空部,以尽可能减少洒落在注入口的侧壁上的墨水量。
优选地,所述格栅壁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顶部设置为平面,以便于加工。
优选地,所述格栅壁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顶部设置为圆弧面。顶部为圆弧面的格栅壁有助于洒落在格栅壁顶部的墨水快速地向下流动至中空部,而不致滞留在格栅壁顶部。
优选地,所述格栅壁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凸起,以进一步减小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与格栅壁接触的面积,从而进一步降低被墨水污染的可能性。
优选地,所述格栅壁上设置有引流槽,有助于将洒落在格栅壁的顶部的墨水快速地引流至中空部。
优选地,所述格栅与所述第一表面为一体构件,以增加格栅的稳固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该喷墨打印机包括上述任一种墨容纳单元。在向该喷墨打印机的墨容纳单元的注入口注入墨水的过程中,即使不小心将墨水洒落在注入口的外部,墨水也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到格栅内的中空部内,由此减小了污染其它部位或者物品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将变得更明显和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安装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墨容纳单元的喷墨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喷墨打印机的墨容纳单元的示意图,其中省略了盖;以及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墨容纳单元的示意图,其中省略了盖。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墨容纳单元中的格栅的局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喷墨打印机
110打印机本体
111开口
112供纸部
120、220墨容纳单元
121、221墨容纳单元本体
122、222注入口
123、223注入口的侧壁
124、224、324格栅
124A、124B、224A、224A、324A格栅壁
125、126引流槽
128盖
227凸起
328格栅壁的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为了便于描述,在本文中将喷墨打印机在使用状态下朝向用户的方向定义为前方,通过从前方看喷墨打印机定义左右方向。进一步,在图1中示出了相互正交的X轴、Y轴、Z轴。具体地,Z轴的正方向(反重力方向)为“上”、Z轴的负方向(重力方向)为“下”;Y轴的正方向(喷墨打印机朝向用户的方向)为“前”,Y轴的负方向为“后”;X轴的正方向为“右”,X轴的负方向为“左”。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打印功能之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墨打印机还可以具有图像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复印机功能等各种功能。作为打印功能,具有在记录介质的双面记录图像的双面图像记录功能。其中,对于是否具有打印功能以外的功能是任意的。
下面将结合图1和图2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喷墨打印机100,其固定地安装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墨容纳单元120。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00具有基本上呈箱型的外观形状。喷墨打印机100包括打印机本体110和固定地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10的一侧(例如右侧)的墨容纳单元120。墨容纳单元120内设置有诸如墨罐的用于容纳墨水的墨容纳部(未图示)。打印机本体110和墨容纳单元120之间设置有供墨管(未图示),用于在喷墨打印机100工作过程中将墨水从墨容纳单元120供应至打印机本体110。
打印机本体110的前表面(面向Y轴正方向)的表面上设置有开口111,该开口111例如可以用作排纸部,用于将完成打印的记录介质(例如打印用纸张)排出。打印机本体110的后部设置有供纸部112,用于将记录介质提供至打印机本体110。当在供纸部112上放置记录介质时,记录介质从供纸部112被送入,并且在打印机本体110的内部图像被记录到记录介质的表面之后,记录介质从排纸部(例如开口111)排出。
打印机本体110内可以设置有在记录介质上方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来回移动的滑架(未图示),滑架上可以搭载有多个喷嘴形成的记录头(未图示)。滑架通过驱动机构(未图示)被驱动,并被导轨(未图示)引导着在记录介质的上方进行往复移动。另外,在打印机本体110内还可以设置有用于传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装置(未图示),与滑架的往复移动的动作相配合,记录介质被逐步地输送,同时,从记录头喷射墨水,由此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由于打印机本体110内的内部构造以及喷墨打印机100的具体的工作过程为本领域已知,因此,在此不再详细介绍。下文将对喷墨打印机100的墨容纳单元120进行详细说明。
墨容纳单元120可以包括墨容纳单元本体121和盖128(图1)。为清楚起见,在图中2省略了盖。
墨容纳单元本体121呈大体长方体形状。墨容纳单元本体121内设置有两个墨容纳部,其分别具有用于注入墨水的注入口122。注入口122通过墨容纳单元121的一处凹陷部的上表面(朝向Z轴正方向的表面,作为“第一表面”的一个示例)向上延伸,从而方便用户通过注入口122向设置在墨容纳单元本体121内的墨容纳部注入墨水。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注入口122设置为中空的圆柱体形状,具有侧壁123。优选地,注入口122的侧壁123上设置有引流槽125。引流槽125为从注入口122的顶部向底部延伸的凹槽,以便于洒落在注入口122的侧壁123上的墨水向下流动。引流槽125可以为多个,其在注入口122的侧壁123的周向上间隔地设置。注入口122上可以安装合适的密封部件(未图示),以在不注入墨水时密封注入口122,从而防止墨水泄漏和蒸发。
注入口122周围设置有呈网格状的格栅124。优选地,格栅124与墨容纳单元本体121的凹陷部的上表面一体地形成,这样可以增加格栅124的稳固性。如图2所示,格栅124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格栅壁124A、124B,其中格栅壁124A大体沿前后方向(Y轴方向)延伸,格栅壁124B大体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延伸,由此形成多个大体正方形网格,网格中间形成中空部124C。格栅壁124A、124B的顶部低于注入口122的顶部,便于向注入口122注入墨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格栅壁124A的顶部为平面,以便于加工。格栅壁124B的顶部的大部分为平面,而在一端(图中为右端,即用户在注墨过程中的近端)处为弧形过渡至侧面,由此避免出现尖锐的边缘,防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受伤。
设置在注入口122的侧壁123上的引流槽125与格栅壁124A、124B之间形成的中空部124C连通,由此,洒落在注入口122的侧壁123上的墨水能够被快速地引导至中空部124C,以尽可能减少洒落在注入口122的侧壁123上残留的墨水量。优选地,格栅壁124A、124B的一部分或全部上也可以设置有引流槽126。引流槽126从格栅壁124A、124B的顶部延伸至底部,用于将洒落在格栅壁124A、124B的顶部的墨水快速地引流至中空部124C。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由于在注入口122的周围形成了格栅124,因此,在向注入口122注入墨水的过程中,即使不小心将墨水洒落在注入口122的外部,墨水也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到格栅124的中空部124C内,由此减小了污染其它部位或者物品(例如用户的手或者衣物,空白打印纸或者是已打印的文件等)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注入口122和墨容纳部均设置为两个,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墨容纳单元本体121内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墨容纳部(例如三个、四个等),用于容纳一种或多种不同颜色的墨水,相应地,墨容纳单元本体121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注入口122。此外,墨容纳部可以与墨容纳单元本体121一体形成(即墨容纳部是形成在墨容纳单元本体内的空腔),也可以是设置在墨容纳单元本体121内部的分体构件。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用于覆盖注入口122的盖128,但是墨容纳单元120也可以不设置盖128。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格栅壁124A和格栅壁124B示出为相交呈直角,形成大体正方形的网格,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网格还可以为其它合适的形式,例如矩形、菱形等。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格栅124与墨容纳单元本体121的凹陷部的上表面一体地形成,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格栅124也可以与墨容纳单元本体121的设置有注入口122的表面分体地形成。这样在对已有的墨容纳单元本体进行改进时,只需在墨容纳单元本体的设置有注入口的表面上增加格栅即可。
第二实施方式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墨容纳单元220。墨容纳单元220同样可以安装至图1中图示的打印机本体110的一侧(例如右侧)。墨容纳单元220具有与墨容纳单元120大体相同的构造。不同之处在于墨容纳单元220的格栅壁224A、224B中的一部分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凸起227。
如图3所示,墨容纳单元220包括墨容纳单元本体221和盖(未图示)。墨容纳单元本体221内设置有两个诸如墨容纳腔的墨容纳部(未图示)。墨容纳单元本体221的一处凹陷部的上表面(作为“第一表面”的一个示例)上设置有两个注入口222,分别对应于设置在墨容纳单元本体221内的两个墨容纳部。注入口222的周围同样设置有由交错设置的格栅壁224A和格栅壁224B形成的网格状的格栅224。格栅224的设置方式可以参照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应部分的描述。在此,为了简洁起见,不再详细描述。
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不同的是,在格栅壁224A、224B的顶部的一部分上设置有多个细小的凸起227,以进一步减小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与格栅壁224A、224B的顶部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降低被墨水污染的可能性。凸起227例如可以设置为上小下大的结构,这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最多接触到凸起227的较小的上部,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接触面积,降低被墨水污染的可能性。此外,凸起227还可以由具有吸收功能的材料支撑。
虽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凸起227仅设置在格栅壁224A、224B的一部分的顶部,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凸起227还可以设置在全部格栅壁224A、224B的顶部上。
以此设置方式,由于在注入口222的周围形成了格栅224,因此,在向注入口222注入墨水的过程中,即使不小心将墨水洒落在注入口222的外部,墨水也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到格栅224的中空部224C内,减小了污染其它部位或者物品的可能性。而且,设置在格栅壁224A、224B顶部的多个凸起227能够减小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与格栅壁224A、224B接触的面积,进一步降低被墨水污染的可能性。
第三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格栅壁124A、124B的顶部全部为平面,格栅壁224A、224B的一部分的顶部设置有凸起,但是显然格栅壁的结构不限于此,还可以进行其它变形。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墨容纳单元的格栅324的一部分。由于墨容纳单元的其它构造均相同,在此为了简洁起见,不再详细描述,在图中仅示出了格栅壁324A的部分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格栅324A的设置方式可以参照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
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格栅壁124A、124B、224A、224B相比,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格栅324中的至少一部分格栅壁324A的顶部328设置为圆弧形表面。
这样,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该圆弧形表面可以便于洒落在格栅壁324A的顶部328的墨水快速地向下流动至中空部,而不致滞留在格栅壁324A的顶部328,并且减小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与格栅壁324A的顶部328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降低被墨水污染的可能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8)

1.一种墨容纳单元,用于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墨容纳单元包括墨容纳单元本体,所述墨容纳单元本体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注入墨水的注入口和位于所述注入口周围的呈网格状的格栅,所述格栅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格栅壁,所述格栅壁的顶部低于所述注入口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口包括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与所述格栅壁之间形成的中空部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壁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顶部设置为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壁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顶部设置为圆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壁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凸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壁上设置有引流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与所述第一表面为一体构件。
8.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墨容纳单元。
CN201420797315.9U 2014-12-15 2014-12-15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Active CN204382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7315.9U CN204382815U (zh) 2014-12-15 2014-12-15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7315.9U CN204382815U (zh) 2014-12-15 2014-12-15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82815U true CN204382815U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55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97315.9U Active CN204382815U (zh) 2014-12-15 2014-12-15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828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60196B2 (ja)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AU2017202687B2 (en) Liquid supply unit
WO2015059926A1 (ja)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CN204382821U (zh) 墨容纳单元和墨水补充容器
US6793317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ap for recording head
US10518542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15080906A (ja)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噴射装置
ITTO980187A1 (it) Cartuccia di inchiostro per registratori a getto di inchiostro.
JP2004106375A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2555490A (zh)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的墨喷嘴面擦拭方法
CN204382815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US9289998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ulti-function printer
CN204382816U (zh) 密封部件、墨容纳单元及喷墨打印机
CN204451547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CN204451545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CN204451548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CN204382812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JP5125377B2 (ja) 流体噴射装置
JP412346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CN204431985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JP201805827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クリーニング部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192550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7276334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2071439A (ja)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CN204451546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