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74148U - 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74148U
CN204374148U CN201520006191.2U CN201520006191U CN204374148U CN 204374148 U CN204374148 U CN 204374148U CN 201520006191 U CN201520006191 U CN 201520006191U CN 204374148 U CN204374148 U CN 204374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rod
worktable
oil groove
detecting device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061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帅
施苏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 filed Critical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5200061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74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74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741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包括中空的长方体工作台,工作台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支架,支架上端部设有探头工装升降气缸缸筒,探头工装升降气缸缸筒内通过活塞A连接有活塞杆A,活塞杆A下端固定连接探头工装;工作台内部在探头工装正下方位置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设有无盖的检测油槽和检测腔体,检测油槽和检测腔体中间设有金属隔板,金属隔板中间位置开有通孔;检测腔体底部表面上固定设工件升降气缸缸筒,工件升降气缸缸筒内通过活塞B连接有活塞杆B,活塞杆B上段穿过通孔且通过密封圈与通孔连接,活塞杆B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机械化程度高,防锈油能循环使用,既节省人力,又节省物力,减少了企业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探伤即探测金属材料或部件内部的裂纹或缺陷。常用的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萤光探伤、着色探伤等方法。物理探伤就是不产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无损探伤。
    无损探伤是在不损坏工件或原材料工作状态的前提下,对被检验部件的表面和内部质量进行检查的一种测试手段。
常用的无损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萤光探伤、着色探伤等方法。无损检测改进了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现在工业上一般都使用无损探伤的方法来探测金属材料或部件内部的裂纹或缺陷。而无损探伤的方法中使用较多的就是磁粉探伤和超声波探伤。
磁粉探伤是用来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一种检测方法。当工件磁化时,若工件表面有缺陷存在,由于缺陷处的磁阻增大而产生漏磁,形成局部磁场,磁粉便在此处显示缺陷的形状和位置,从而判断缺陷的存在。
虽然磁粉探伤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检验迅速、具有较高的探伤灵敏度,可用来发现铁磁材料镍、钴及其合金、碳素钢及某些合金钢的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只适于薄壁件或焊缝表面裂纹的检验,也能显露出一定深度和大小的未焊透缺陷,但是它难于发现气孔、夹碴及隐藏在焊缝深处的缺陷。而且某些转动部件的剩磁将会吸引铁屑而使部件在转动中产生摩擦损坏,如轴类轴承等。某些零件的剩磁将会使附近的仪表指示失常,有时在磁粉探伤后还要退磁处理。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的一种方法,当超声波束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来,在萤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
    超声波探伤比X射线探伤具有较高的探伤灵敏度、周期短、成本低、灵活方便、效率高,对人体无害等优点。
    超声波探伤的主要特性有:1、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在不同质界面上具有反射的特性,如遇到缺陷,缺陷的尺寸等于或大于超声波波长时,则超声波在缺陷上反射回来,探伤仪可将反射波显示出来;如缺陷的尺寸甚至小于波长时,声波将绕过射线而不能反射;2、波声的方向性好,频率越高,方向性越好,以很窄的波束向介质中辐射,易于确定缺陷的位置。3、超声波的传播能量大,如频率为1MHz的超声波所传播的能量,相当于振幅相同而频率为1000Hz的声波的100万倍。在焊缝超声波探伤中一般把焊缝中的缺陷分成三类:点状缺陷、线状缺陷、面状缺陷。在分类中把长度小于10mm的缺陷叫做点状缺陷;一般不测长,小于10mm的缺陷按5mm计。把长度大于10mm的缺陷叫线状缺陷。把长度大于10mm高度大于3mm的缺陷叫面状缺陷。
超声波探头是一个电声换能器,并能将返回来的声波转换成电脉冲,控制超声波的传播方向和能量集中的程度,当改变探头入射角或改变超声波的扩散角时,可使声波的主要能量按不同的角度射入介质内部或改变声波的指向性,提高分辨率,实现波型转换,控制工作频率,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条件。
    现有技术中,一般超声波探伤是通过人工将需探伤的工件置于工作台,然后认为的涂一层防锈油,再通过人工将超声波探头置于需探伤的部位,通过这样一种方法进行探伤。防锈油能在铜、铁、不锈钢等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薄膜,膜层结合力强,有效地预防外界物质腐蚀金属,保护膜不易被划花,不影响导电烧焊,表面处理后的工件耐盐雾能力能大大提高,中性盐雾测试能达24-72小时以上不长锈,普通电镀如镍不到4小时就会长锈,处理后表面光泽度好,工件与工件之间不会粘连在一起,防指纹﹑防变色﹑防水和防氧化能力强,因此防锈油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防锈抗盐雾封闭原料。该方法的防锈油不能循环涂抹,既浪费人力,也浪费物力,加大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又节省人力物力的超声波探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包括中空的长方体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支架,所述支架上端部固定有一竖直的探头气缸安装板,探头气缸安装板表面固定安装探头工装升降气缸缸筒,探头工装升降气缸缸筒内通过活塞A连接有活塞杆A,活塞杆A下端固定连接探头工装。
所述工作台内部在探头工装正下方位置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设有无盖的检测油槽和检测腔体,所述检测油槽和检测腔体中间设有金属隔板,所述金属隔板四周与工作台内部表面密封连接,金属隔板中间位置开有通孔。
所述检测腔体底部表面上固定有一竖直的工件气缸安装板,工件气缸安装板表面固定有工件升降气缸缸筒,工件升降气缸缸筒内通过活塞B连接有活塞杆B,活塞杆B上段穿过通孔且通过密封圈与通孔连接,所述活塞杆B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B外环绕固定有限位块。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到定位支架的垂直距离小于检测油槽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支架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工件固定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内部在检测油槽旁设有探伤主机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探伤显示器和报警灯。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内部在检测腔体下方还设有补充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支架放置待探伤检测工件,并利用工件固定装置将其固定住,再通过工件升降气缸将放置有待探伤检测工件的定位支架移送至装有防锈油的检测油槽内,使待探伤检测工件完全浸没于防锈油中,通过探头升降气缸的移动使探头工装伸入工件的待探伤检测位置,进行探伤,再通过探伤显示器显示出来,当出现异常情况,还可以经由报警灯报警,探伤完成后探头升降气缸和工件升降气缸升起,将检测好的工件拿走,该超声波探伤装置与原始的人工进行防锈油涂抹,再使用超声波探头探伤的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机械化程度高,防锈油能循环使用,既节省人力,又节省物力,减少了企业的成本。
2、本实用新型活塞杆B外环绕固定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到定位支架的垂直距离小于检测油槽的深度,保证了活塞杆B在向下运动时,定位支架能完全没入检测油槽内,工件的防锈油涂抹效果更好,活塞杆B在向上运动时,定位支架能高于装有防锈油的检测油槽表面,方便工作人员拿取工件。
    3、本实用新型定位支架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工件固定装置,放置在定位支架上的工件起到了固定作用,避免了在检测油槽内进行探伤时,工件的移动引起的探伤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在工作台内部在检测油槽旁设有探伤主机腔体,用于放置主机,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探伤显示器和报警灯,将超声波探伤的结果通过主机的传输后,经由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发生异常情况还可以通过报警灯报警,使工作人员一目了然,更人性化。
    5、本实用新型工作台内部在检测腔体下方还设有补充油槽,在检测油槽内防锈油有量不足时,方便随时进行补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检测中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检测完毕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隔板结构俯视图。
附图说明:1、工作台,2、支架,3、探头气缸安装板,4、探头工装升降气缸缸筒,5、活塞杆A,6、探头工装,7、检测油槽,8、检测腔体,9、金属隔板,10、通孔,11、工件气缸安装板,12、工件升降气缸缸筒,13、活塞杆B,14、密封圈,15、定位支架,16、限位块,17、探伤主机腔体,18、探伤显示器,19、报警灯,20、补充油槽,21、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包括中空的长方体工作台1,工作台1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支架2,支架2上端部固定有一竖直的探头气缸安装板3,探头气缸安装板3表面固定安装探头工装升降气缸缸筒4,探头工装升降气缸缸筒4内通过活塞A连接有活塞杆A5,活塞杆A5下端固定连接探头工装6。
工作台1内部在探头工装6正下方位置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设有无盖的检测油槽7和检测腔体8,检测油槽7和检测腔体8中间设有金属隔板9,金属隔板9四周与工作台1内部表面密封连接,金属隔板9中间位置开有通孔10。
检测腔体8底部表面上固定有一竖直的工件气缸安装板11,工件气缸安装板11表面固定有工件升降气缸缸筒12,工件升降气缸缸筒12内通过活塞B连接有活塞杆B13,如图5所示,活塞杆B13上段穿过通孔10且通过密封圈14与通孔10连接,活塞杆B13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架15。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活塞杆B13外环绕固定有限位块16,且限位块16到定位支架15的垂直距离小于检测油槽7的深度。定位支架15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工件固定装置。工作台1内部在检测油槽7旁设有探伤主机腔体17。工作台1上固定安装有探伤显示器18和报警灯19。工作台1内部在检测腔体8下方还设有补充油槽20。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通过定位支架15放置待探伤检测工件21,定位支架15上表面固定安装的工件固定装置,对工件21起到了固定作用,避免了在检测油槽7内进行探伤时,工件21的移动引起的探伤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再通过工件升降气缸的活塞杆B13将定位支架15移送至装有防锈油的检测油槽7内,使待探伤检测工件21完全浸没于防锈油中,再通过探头升降气缸的活塞杆A5移动使探头工装6伸入工件21的待探伤检测位置,进行探伤,活塞杆B13外环绕固定有限位块16,且限位块16到定位支架15的垂直距离小于检测油槽7的深度,保证了活塞杆B13在向下运动时,定位支架15能完全没入检测油槽7内,工件21的防锈油涂抹效果更好,探伤完成后,活塞杆B13在向上运动时,定位支架15能高于装有防锈油的检测油槽7表面,方便工作人员拿取工件21。探伤的同时,通过探伤主机腔体17装的主机,工作台上安装的探伤显示器18和报警灯19,将超声波探伤的结果通过主机的传输后,经由显示器18显示出来,若发生异常情况还可以通过报警灯19报警,使工作人员一目了然,更人性化。而工作台1内部在检测腔体8下方的补充油槽20,在检测油槽7内防锈油有量不足时,方便随时进行补油。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如图3所示,首先将待检测工件21放置在定位支架15上并利用工件固定装置将其固定住,再通过工件升降气缸的活塞杆B13将定位支架15移送至装有防锈油的检测油槽7内,使待探伤检测工件21完全浸没于防锈油中,通过探头升降气缸的活塞杆A5移动使探头工装6伸入工件21的待探伤检测位置,进行探伤,再通过探伤显示器18显示出来,当出现异常情况,还可以经由报警灯19报警,如图4所示,探伤完成后探头升降气缸的活塞杆A5和工件升降气缸的活塞杆B13升起,将检测好的工件21拿走,完成探伤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探伤装置与原始的人工进行防锈油涂抹,再使用超声波探头探伤的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机械化程度高,防锈油能循环使用,既节省人力,又节省物力,减少了企业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转换,或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包括中空的长方体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端部固定有一竖直的探头气缸安装板,探头气缸安装板表面固定安装探头工装升降气缸缸筒,探头工装升降气缸缸筒内通过活塞A连接有活塞杆A,活塞杆A下端固定连接探头工装;
所述工作台内部在探头工装正下方位置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设有无盖的检测油槽和检测腔体,所述检测油槽和检测腔体中间设有金属隔板,所述金属隔板四周与工作台内部表面密封连接,金属隔板中间位置开有通孔;
所述检测腔体底部表面上固定有一竖直的工件气缸安装板,工件气缸安装板表面固定有工件升降气缸缸筒,工件升降气缸缸筒内通过活塞B连接有活塞杆B,活塞杆B上段穿过通孔且通过密封圈与通孔连接,所述活塞杆B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B外环绕固定有限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到定位支架的垂直距离小于检测油槽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工件固定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内部在检测油槽旁设有探伤主机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探伤显示器和报警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内部在检测腔体下方还设有补充油槽。
CN201520006191.2U 2015-01-06 2015-01-06 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74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06191.2U CN204374148U (zh) 2015-01-06 2015-01-06 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06191.2U CN204374148U (zh) 2015-01-06 2015-01-06 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74148U true CN204374148U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30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0619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74148U (zh) 2015-01-06 2015-01-06 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741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7107A (zh) * 2017-12-12 2018-06-01 梁钗萍 机电一体化活塞缸套探伤仪
CN112730795A (zh) * 2020-12-23 2021-04-30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超声波焊接工件自动捅穿检测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7107A (zh) * 2017-12-12 2018-06-01 梁钗萍 机电一体化活塞缸套探伤仪
CN112730795A (zh) * 2020-12-23 2021-04-30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超声波焊接工件自动捅穿检测机构
CN112730795B (zh) * 2020-12-23 2023-11-10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超声波焊接工件自动捅穿检测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70394B (zh) 金属焊缝内部缺陷的三维形貌及应力特征的无损检测方法
CN104391039B (zh) 基于动态小波指纹技术的储罐底板腐蚀非接触式超声检测方法
CN110146521B (zh) 基于微波无损检测的管道表面腐蚀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22143102A1 (zh) 一种基于主动电场的物体缺陷探测方法及系统
CN103604868B (zh) 基于合成孔径及信息熵的波纹管压浆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Li et al. Pulse-modulation eddy current probes for imaging of external corrosion in nonmagnetic pipes
CN203216857U (zh) 一种金属缺陷红外检测装置
CN104792872A (zh) 一种金属板材的超声波检测方法
CN104049033A (zh) 一种风塔焊缝缺陷的非线性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
CN104634876A (zh) 一种超声扫描显微镜检测金属材料内部夹杂物的方法
CN103760224A (zh) 航天器无损检测传感器及无损检测系统
CN112525996B (zh) 一种各向同性热解石墨超声成像检测方法
CN204374148U (zh) 一种超声波探伤装置
CN104515810A (zh) 一种激光熔覆再制造零件缺陷类型超声检测分析方法
Yashiro et al. Laser-generation based imaging of ultrasonic wave propagation on welded steel plat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defect detection
Zeng et al. Detection of surface defects for longitudinal acoustic waves by a laser ultrasonic imaging technique
Choi et al. Laser ultrasonic system for surface crack visualization in dissimilar welds of control rod drive mechanism assembly of nuclear power plant
CN203069556U (zh) 公路钢桥用超声波检测装置
CN204314257U (zh) 一种储罐底板腐蚀非接触式超声检测装置
Liu et al. Ultrasonic C-scan detection for stainless steel spot welds based on signal analysis in frequency domain
CN1268922C (zh) 海洋平台结构缺陷的电磁导波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3760226A (zh) 航天器无损检测方法
Khan et al. Automated flaw detection scheme for cast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weld specimens using Hilbert-Huang transform of ultrasonic phased array data
Cheng Pulsed eddy current characterization of local wall-thinning
Du et al. Wireless Eddy current system prototype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