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70128U - 针织横机中分开式双机头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针织横机中分开式双机头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70128U
CN204370128U CN201420831494.3U CN201420831494U CN204370128U CN 204370128 U CN204370128 U CN 204370128U CN 201420831494 U CN201420831494 U CN 201420831494U CN 204370128 U CN204370128 U CN 204370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cable hole
handed nut
box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314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平范
邓保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ix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i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i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i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314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70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70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70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li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横机中分开式双机头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机头、第二机头、连动杆、端关节轴承、左旋螺母、右旋螺母和履带;所述端关节轴承具有两个,分别安装在第一机头、第二机头的铝盖连接座上;所述端关节轴承上具有一短杆,短杆上具有外螺纹;所述两个端关节轴承的短杆分别与连动杆两端相连,并通过左旋螺母、右旋螺母固定;所述履带与第一机头相连;所述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均附带一个机头箱,所述机头箱上具有若干走线孔;所述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之间还装有线槽。本实用新型中的横机为双机头分开式结构,在功能和效率上都远远强于国内单机头的横机,而且走线方式也更加简便、美观。

Description

针织横机中分开式双机头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织横机中分开式双机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横机都是单机头,且用天桥连接及天桥内部走线方式,与之相比,分开式的双机头结构在功能和效率上都远远强于国内电脑横机的单机头结构,而且走线方式也比传统的要简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将双机头并列连接,且利用履带来控制走线的分开式双机头的连接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针织横机中分开式双机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机头、第二机头、连动杆、端关节轴承、左旋螺母、右旋螺母和履带;所述端关节轴承具有两个,分别安装在第一机头、第二机头的铝盖连接座上;所述端关节轴承上具有一短杆,短杆上具有外螺纹;所述两个端关节轴承的短杆分别与连动杆两端相连,并通过左旋螺母、右旋螺母固定;所述履带与第一机头相连;所述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均附带一个机头箱,所述机头箱上具有若干走线孔;所述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之间还装有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头的第一机头箱侧面具有第一走线孔,顶面具有第二走线孔和第四走线孔;所述第一机头的第一机盖与第一机头箱顶面相对的一侧具有第三走线孔和第五走线孔;所述第二机头的第二机头箱侧面具有第六走线孔,顶面具有第七走线孔和第九走线孔;所述第二机头的第二机盖与第二机头箱顶面相对的一侧具有第八走线孔和第十走线孔。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之间通过连动杆相连,连动杆两端通过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连接两个端关节轴承,旋转调节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可以控制机头上铝盖连接座的间距,从而控制两机头间的距离;履带与第一机头连接,用于电控箱和机头间走线;机头控制线从第一机头箱侧面的第一走线孔进入第一机头箱内部,一部分控制线从第一机头箱顶面的第二走线孔进入与之相对的第一机盖的第三走线孔,另一部分控制线从第一机头箱顶面的第四走线孔进入与之相对的第一机盖的第五走线孔,从而控制整个第一机头的三角、电机、选针器等工作;另一方面,控制线从第一机头箱顶面的第四走线孔出来,经过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之间的线槽,再从第二机头箱侧面的第六走线孔进入第二机头的第二机头箱,然后一部分控制线从第二机头箱顶面的第七走线孔进入与之相对的第二机盖的第八走线孔,另一部分控制线从第二机头箱顶面的第九走线孔进入与之相对的第二机盖的第十走线孔,从而控制着第二机头的三角、电机、选针器等工作。本实用新型中的横机为双机头分开式结构,在功能和效率上都远远强于国内单机头的横机,而且走线方式也更加简便、美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来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5为图1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包括第一机头1、第二机头2、连动杆3、端关节轴承4、左旋螺母5、右旋螺母6和履带7;所述端关节轴承4具有两个,分别安装在第一机头1、第二机头2的铝盖连接座上;所述端关节轴承4上具有一短杆,短杆上具有外螺纹;所述两个端关节轴承4的短杆分别与连动杆3两端相连,并通过左旋螺母5、右旋螺母6固定;所述履带7与第一机头1相连;所述第一机头1和第二机头2均附带一个机头箱,所述机头箱上具有若干走线孔;所述第一机头1和第二机头2之间还装有线槽8。
本实施例第一机头1的第一机头箱11侧面具有第一走线孔91,顶面具有第二走线孔92和第四走线孔94;所述第一机头1的第一机盖与第一机头箱11顶面相对的一侧具有第三走线孔93和第五走线孔95;所述第二机头2的第二机头箱21侧面具有第六走线孔96,顶面具有第七走线孔97和第九走线孔99;所述第二机头2的第二机盖与第二机头箱21顶面相对的一侧具有第八走线孔98和第十走线孔90。
本实施例工作时,机头控制线从第一机头箱11侧面的第一走线孔91进入第一机头箱11内部,一部分控制线从第一机头箱11顶面的第二走线孔92进入与之相对的第一机盖的第三走线孔93,另一部分控制线从第一机头箱11顶面的第四走线孔94进入与之相对的第一机盖的第五走线孔95,从而控制整个第一机头1的三角、电机、选针器等工作;另一方面,控制线从第一机头箱11顶面的第四走线孔94出来,经过第一机头1和第二机头2之间的线槽8,再从第二机头箱21侧面的第六走线孔96进入第二机头2的第二机头箱21,然后一部分控制线从第二机头箱21顶面的第七走线孔97进入与之相对的第二机盖的第八走线孔98,另一部分控制线从第二机头箱21顶面的第九走线孔99进入与之相对的第二机盖的第十走线孔90,从而控制着第二机头2的三角、电机、选针器等工作。

Claims (2)

1.针织横机中分开式双机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机头、第二机头、连动杆、端关节轴承、左旋螺母、右旋螺母和履带;所述端关节轴承具有两个,分别安装在第一机头、第二机头的铝盖连接座上;所述端关节轴承上具有一短杆,短杆上具有外螺纹;所述两个端关节轴承的短杆分别与连动杆两端相连,并通过左旋螺母、右旋螺母固定;所述履带与第一机头相连;所述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均附带一个机头箱,所述机头箱上具有若干走线孔;所述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之间还装有线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横机中分开式双机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头的第一机头箱侧面具有第一走线孔,顶面具有第二走线孔和第四走线孔;所述第一机头的第一机盖与第一机头箱顶面相对的一侧具有第三走线孔和第五走线孔;所述第二机头的第二机头箱侧面具有第六走线孔,顶面具有第七走线孔和第九走线孔;所述第二机头的第二机盖与第二机头箱顶面相对的一侧具有第八走线孔和第十走线孔。
CN201420831494.3U 2014-12-25 2014-12-25 针织横机中分开式双机头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04370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31494.3U CN204370128U (zh) 2014-12-25 2014-12-25 针织横机中分开式双机头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31494.3U CN204370128U (zh) 2014-12-25 2014-12-25 针织横机中分开式双机头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70128U true CN204370128U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26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31494.3U Active CN204370128U (zh) 2014-12-25 2014-12-25 针织横机中分开式双机头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701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9176A (zh) * 2014-12-25 2015-04-08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针织横机中分开式双机头的连接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9176A (zh) * 2014-12-25 2015-04-08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针织横机中分开式双机头的连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70128U (zh) 针织横机中分开式双机头的连接结构
CN104499176A (zh) 针织横机中分开式双机头的连接结构
CN102912553A (zh) 一种纺织设备上的润滑装置
CN204144842U (zh) 控制台走线结构
CN105293174A (zh) 一种自动布线收线器
CN204354099U (zh) 与墙体固定牢固的工具柜
CN207320717U (zh) 一种管道穿线设备
CN103526522B (zh) 一种制线机的快速接线装置
CN204754407U (zh) 一种扎丝专用工具
CN203741539U (zh) 缝纫机送布牙摆动机构
CN203738186U (zh) 生产线锡线卷轴放置架
CN202563985U (zh) 一种铠装机
CN202843502U (zh) 擦玻璃机器人
CN203936636U (zh) 一种机床踏板结构
CN206858789U (zh) 摆梭结构
CN103526473B (zh) 用于缝纫机的机架
CN202389937U (zh) 冰箱自动立箱机
CN204238616U (zh) 新型车盘横移往返拖线机构
CN203760315U (zh) 一种多功能绕线机架
CN204368304U (zh) 一种应用于挖掘机引导轮中的新型引轮体
CN204400352U (zh) 电镀收线机
CN204012485U (zh) 一种电缆放线车
CN102784965A (zh) 一种电解铜分割机
CN203818096U (zh) 一种安装杆
CN203593861U (zh) 一种高速穿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