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69741U - 一种污泥厌氧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厌氧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69741U
CN204369741U CN201420722541.0U CN201420722541U CN204369741U CN 204369741 U CN204369741 U CN 204369741U CN 201420722541 U CN201420722541 U CN 201420722541U CN 204369741 U CN204369741 U CN 204369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ud
sludge
anaerobic reactor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225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连鹏
李苑彬
郭五珍
叶挺进
林梅山
陈莉莉
陈建帆
邓欢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uichi Yichang sewage treatment Co., Ltd.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WATER GROUP Co Ltd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WATER GROUP Co Ltd,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OSHAN WAT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225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69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69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69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污泥厌氧反应器。所述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主体和设于厌氧反应器主体内底部的布泥装置、循环搅拌系统;布泥装置由中心进泥管、干管、弧形管、支管和穿孔配泥管组成;每根干管被与其相连通的弧形管和支管包围在相对独立的区域;这样可以避免因部分管路堵塞造成对整个布泥系统的影响。所述循环搅拌系统包括由进泥管、出泥管、连通管和中心进泥管之间形成一个循环管路,当污泥浓度低于设定值时,可以使污泥在这样的一个通路中循环处理几次,恢复其浓度。该装置可以成功解决目前污泥厌氧反应器内污泥分布不均及管路堵塞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厌氧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处置常用到污泥厌氧反应,污泥厌氧反应是利用兼氧菌和厌氧菌进行厌氧生化反应,分解污泥中有机质的一种污泥处理工艺。污泥厌氧反应可以同时实现污泥的减量和稳定化,而且通过延长厌氧反应时间,使其达到厌氧消化产甲烷的条件,随之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燃气被资源化利用。而污泥厌氧反应的效果,受厌氧反应器内布泥分布的影响,使污泥保持在均匀悬浮的状态是保证污泥氧反应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布泥装置来处理污泥,从而使污泥厌氧反应器中的污泥颗粒均匀悬浮。已报道的布泥装置通常采用中心进泥-环形配泥-穿孔布泥到的组合。但是这种布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管路堵塞,从而影响布泥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布泥装置容易出现管路堵塞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污泥厌氧反应器;该装置既可以将污泥均匀分布于厌氧反应器主体内,而且又不会出现管路堵塞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结构的污泥厌氧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主体、设于厌氧反应器主体内底部的布泥装置、循环搅拌系统;所述布泥装置由中心进泥管、干管、弧形管、支管和穿孔配泥管组成;每根干管的进泥端与中心进泥管连接,出泥端与2根弧形管连接,每根弧形管的出泥端与1根支管连接,支管另一端指向中心进泥管;每根支管上设有多个穿孔配泥管,通过穿孔配泥管上的布泥孔进行布泥;每根干管被与其相连通的弧形管和支管包围在相对独立的区域;
所述循环搅拌系统包括通过提升泵与中心进泥管相连的进泥管、与厌氧反应器主体相连的出泥管,与中心进泥管相连设于厌氧反应器主体顶部的气体收集装置,和将进泥管、出泥管相连通的连通管;所述进泥管、出泥管和连通管上设有阀门;控制进泥管、出泥管和连通管上的阀门,可使进泥管、出泥管、连通管和中心进泥管之间形成一个循环管路;所述提升泵既作为循环泵又作为进泥泵,本实用新型只需要一台泵即可实现进泥和循环搅拌的功能。
    当污泥浓度计显示厌氧反应器主体内的污泥浓度低于设定值,则自动关闭出泥阀门、进泥阀门,开启连通管上的阀门,使进、出泥管、连通管和中心管形成一个回路,提升泵抽取出泥管中的污泥,通过中心进泥管泵入厌氧反应器主体内,直至污泥浓度恢复到设定浓度范围。通过管路的设计和阀门的切换,使得进泥泵同时作为循环搅拌泵使用,节省了设备数量和购置费用。
污泥厌氧反应器主体的顶部设置的气体收集装置,可以根据压力大小控制排空阀,保持气体收集装置内有适量的气体。当管路出现堵塞,利用鼓风机将气体收集装置内的气体通过布泥装置输送至污泥厌氧反应器主体内,形成气冲搅拌,疏通管路,有效地解决管路堵塞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使用空气时造成氧气的引入,从而影响反应器厌氧效果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布泥装置由一根中心进泥管、4根干管、8根弧形管、8根支管和多根穿孔配泥管组成;4根干管被与其相连通的8根弧形管和8根支管包围在4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这样可以避免因部分管路堵塞造成对整个布泥系统的影响。
优选地,每根支管上均匀设置4-12根穿孔配泥管。更优选地,每根支管上均匀设置6根穿孔配泥管。
    优选地,所述布泥孔的开孔方向为45°朝下。
优选地,所述布泥孔的布泥面积约为0.8 m2,并结合厌氧反应器的大小确定。
所述气体收集装置收集厌氧反应器主体内厌氧反应产生的气体,当气体再次输入厌氧反应器中进行气冲搅拌时,不会对厌氧反应造成不利影响。
优选地,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与中心进泥管之间设有鼓风机,当管路堵塞时,鼓风机将气体收集装置内的气体通过中心进泥管输送至厌氧反应器主体内,形成气冲搅拌,将管路和布泥孔上的堵塞物冲出,疏通管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中心进泥-弧形配泥-穿孔布泥的组合,布泥方式简单,同时利用进泥泵作为循环泵,设置污泥循环管路,节省了设备数量和购置费用,又能实现污泥厌氧反应器中泥水混合物的均匀分布,有效保持厌氧反应器中污泥颗粒均匀悬浮的物理状态,提高了厌氧反应效果;利用厌氧反应器产生的气体,进行气冲搅拌,消除管路堵塞问题的同时,又不对厌氧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中心进泥管;2.干管;3.弧形管;4.支管;5.穿孔配泥管;6.提升泵;7.污泥厌氧反应器主体;8,9,10,11,20,21.阀门;12.进泥管;13.出泥管;14.连通管;15.第一压力表;16.气体收集装置;17.第二压力表;18.排空阀门;19.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结构的污泥厌氧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主体7、设于厌氧反应器主体内底部的布泥装置、循环搅拌系统。所述布泥装置的主体部分设置在污泥厌氧反应器内底部,由中心进泥管1、4根干管2、8根弧形管3、8根支管4及48根穿孔配泥管5组成。以直径10m的污泥厌氧反应器为例,每根干管2的进泥端与中心进泥管1连接,出泥端与2根弧形管3接,每根弧形管3的出泥端与1根支管4连接,支管4另一端指向中心进泥管1;每根支管4上设有6根穿孔配泥管5,通过穿孔配泥管5上的布泥孔进行布泥;每根干管1被与其相连通的弧形管3和支管4包围在相对独立的区域。中心进泥管上设置有提升泵6,48根穿孔配泥管5上共有96个开孔方向为45°朝下的布泥孔。
所述循环搅拌系统包括通过提升泵6与中心进泥管1相连的进泥管12、与厌氧反应器相连的出泥管13,与中心进泥管1相连设于厌氧反应器顶部的气体收集装置16,和将进泥管12、出泥管13相连通的连通管14;所述进泥管12、出泥管13和连通管14上设有阀门8、9、10、11;控制进泥管、出泥管和连通管上的阀门,可使进泥管12、出泥管13、连通管14和中心进泥管1之间形成一个循环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布泥过程为:提升泵6通过进泥管12抽取泥水混合物到中心进泥管1,中心进泥管1的污泥通过底部4根干管2均匀分配至8根弧形管3中,弧形管3中的污泥再均匀分配至8根支管4中,最终污泥被分配至穿孔配泥管5中,通过穿孔配泥管上的布泥孔进行布泥。
如图 2所示,进泥时,进泥阀门8开启,泥水混合物由进泥管12通过提升泵6抽入中心进泥管1,再通过布泥装置输送至污泥厌氧反应器。出泥管13设置在厌氧反应器上部(即罐体高度1/3至1/4处),自溢出泥。进泥管12和出泥管13之间设有连通管14,进泥管12、出泥管13和连通管14上均设有阀门(9、10、11)。
所述循环搅拌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当厌氧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计显示的污泥浓度低于设定值,则自动关闭阀门8、11,开启连通管上的阀门10,使进泥管12、出泥管13和中心进泥管1形成一个回路,提升泵6抽取出泥管13中的污泥,通过中心进泥管1泵入污泥厌氧反应器,直至污泥浓度恢复到设定范围。
图2中,气体收集装置16用于收集厌氧反应器内污泥厌氧反应所产生的气体,该装置上安装有第二压力表17和排空阀门18,当气体收集装置16内的压力达到设定的上限压力,则自动开启排空阀门18,释放部分气体,压力降到设定下限压力,则关闭排空阀门18。气冲搅拌的工作过程为: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压力表15,当压力表的数值大幅度增大(管路出现堵塞)时,提升泵6停止运行,阀门8、9、10、11关闭,开启阀门20、21。利用鼓风机19将气体收集装置内的气体通过中心进泥管1输送至污泥厌氧反应器,形成气冲搅拌,将管路和布泥孔上的堵塞物冲出,疏通管路,该气体为厌氧反应器内产生不会对厌氧反应造成不利影响。

Claims (7)

1.一种污泥厌氧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主体、设于厌氧反应器主体内底部的布泥装置、循环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泥装置由中心进泥管、干管、弧形管、支管和穿孔配泥管组成;每根干管的进泥端与中心进泥管连接,出泥端与2根弧形管连接,每根弧形管的出泥端与1根支管连接,支管另一端指向中心进泥管;每根支管上设有多个穿孔配泥管,通过穿孔配泥管上的布泥孔进行布泥;每根干管被与其相连通的弧形管和支管包围在相对独立的区域;
所述循环搅拌系统包括通过提升泵与中心进泥管相连的进泥管、与厌氧反应器主体相连的出泥管,与中心进泥管相连设于厌氧反应器主体顶部的气体收集装置,和将进泥管、出泥管相连通的连通管;所述进泥管、出泥管和连通管上设有阀门;控制进泥管、出泥管和连通管上的阀门,可使进泥管、出泥管、连通管和中心进泥管之间形成一个循环管路;所述提升泵既作为循环泵又作为进泥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泥装置由一根中心进泥管、4根干管、8根弧形管、8根支管和多根穿孔配泥管组成;4根干管被与其相连通的8根弧形管和8根支管包围在4个相对独立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每根支管上均匀设置4-12根穿孔配泥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泥孔的布泥面积为0.8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收集装置收集厌氧反应器主体内厌氧反应产生的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与中心进泥管之间设有鼓风机,当管路堵塞时,鼓风机将气体收集装置内的气体通过中心进泥管输送至厌氧反应器主体,形成气冲搅拌,将管路和布泥孔上的堵塞物冲出,疏通管路。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泥孔的开孔方向为45°朝下。
CN201420722541.0U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污泥厌氧反应器 Active CN204369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22541.0U CN204369741U (zh)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污泥厌氧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22541.0U CN204369741U (zh)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污泥厌氧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69741U true CN204369741U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25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22541.0U Active CN204369741U (zh)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污泥厌氧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6974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6611A (zh) * 2014-11-27 2015-04-29 中山大学 一种污泥厌氧反应器
CN106115909A (zh) * 2016-06-24 2016-11-16 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药剂投入生产使用是否影响污水厌氧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判定方法及厌氧反应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6611A (zh) * 2014-11-27 2015-04-29 中山大学 一种污泥厌氧反应器
CN106115909A (zh) * 2016-06-24 2016-11-16 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药剂投入生产使用是否影响污水厌氧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判定方法及厌氧反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51619U (zh)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CN204369741U (zh) 一种污泥厌氧反应器
CN203065324U (zh) 一种环保型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的系统
CN207750728U (zh) 贮槽放空气体回收利用系统
CN215886698U (zh) 一种适用于中长期无进水的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104556611A (zh) 一种污泥厌氧反应器
CN202990039U (zh) 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
CN205862244U (zh) 一种酿酒自动抽浆水装置
CN109083680A (zh) 一种矿用无线排渣放水装置
CN204918160U (zh) 用于厌氧反应器的脉冲出水系统
CN205419917U (zh) 一种实用型排泥系统
CN214218485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负压分质收集处理利用系统
CN207121600U (zh) 一种新型二次发酵罐溢流控制系统
CN205838597U (zh) 氮肥厂肥料堆渗透物收集回收系统
CN208633131U (zh) 建筑基坑降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07375931U (zh) 一种气压排渣环保化粪池
CN207748910U (zh) 一种新型气水分离器
CN2932025Y (zh) 电极式蒸汽疏水器
CN203820783U (zh) 一种沼气发酵罐双管式溢流系统
CN109287242A (zh) 一种适合干旱山地烟区的水肥控制系统
CN203855452U (zh) 一种中大型厌氧消化罐的高效排泥装置
CN201906473U (zh) 一种物料浓缩或脱溶过程中防止水分进入系统的装置
CN206308277U (zh) 一种果园沼液肥发酵与汲取系统
CN209332771U (zh) 一种可升降灭菌系统
CN211118717U (zh) 一种蒸汽管道疏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22

Address after: 510275 No. 135 Xingang West Road, Haizhuq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Co-patentee after: Foshan Huichi Yichang sewage treatment Co., Ltd.

Patentee after: Sun Yat-sen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510006 No. 132 East Ring Road, Panyu District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Co-patentee before: Foshan Water Group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un Yat-sen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