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69564U - 一种臭氧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臭氧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69564U
CN204369564U CN201420819638.3U CN201420819638U CN204369564U CN 204369564 U CN204369564 U CN 204369564U CN 201420819638 U CN201420819638 U CN 201420819638U CN 204369564 U CN204369564 U CN 204369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inless steel
steel tube
oxidation resistant
resistant case
insulation oxi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196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略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8196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69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69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695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器,绝缘抗氧化外壳内部下侧设置有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不锈钢管的一端设置管座,另一端设置管套,不锈钢管安装于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内部的上侧,管体上设置有纳米硅胶层,纳米硅胶层的外围紧贴环绕设置不锈钢弹簧;不锈钢管一端有接线端,不锈钢弹簧一端有接线端,分别连接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不锈钢管与绝缘抗氧化外壳之间的空腔形成气室,绝缘抗氧化外壳设置有空气注入的注入气孔,与所述不锈钢管的中空内腔相通,所述不锈钢管在靠近管套的端部设置有横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的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的中空内腔相通,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在位于气室的上端设置有臭氧出气孔。

Description

一种臭氧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臭及杀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世界公认的广谱高效杀菌消毒剂,可采用空气或氧气为原料利用高频高压放电产生臭氧。
臭氧比氧分子多了一个活泼的氧原子臭氧,化学性质特别活泼,是一种强氧化剂,在一定浓度下可迅速杀灭空气中的细菌,没有任何有毒残留,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作为强氧化剂,其消毒火菌机理在于使微生物细胞中的多种成分产生强氧化反应,通常认为臭氧灭活病毒是通过直接破坏其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物质完成的;而杀灭细菌,霉菌类微生物则是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物质成分受损伤,导致新陈代谢障碍抵制其生长,臭氧继续渗透破坏膜内组织真正杀灭。
臭氧消毒火菌效果及速度要优于红外线,氯及其它化学消毒剂,且无二次污染,可广泛用于食品车间、制药、生物工程、饮用水消毒、污水处理等行业。但现有的一些装置由于结构所限,无法彻底实现杀菌、消毒、除臭、净化等各种功能,不能再造新鲜空气,对氮气也有一定的影响,无法达到安全标准的要求;同时,很多装置的能源消耗严重,影响了使用寿命。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臭氧发生器,简化了制作工艺与结构、 延长了使用寿命、产生氮化物较低,其具有进行杀菌、消毒、除臭、净化多种功能,同时,可完全净化空气并再造新鲜空气、可节省能源消耗、环保无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臭氧发生器,包括绝缘抗氧化外壳、不锈钢管、管座、管套,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内部下侧设置有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所述不锈钢管的一端设置有管座,所述不锈钢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管套,所述不锈钢管通过管座、管套安装于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内部的上侧,所述不锈钢管在位于管座与管套之间的管体上设置有纳米硅胶层,所述纳米硅胶层的外围紧贴环绕设置不锈钢弹簧;其中的不锈钢管一端接有不锈钢管接线端,其中的不锈钢弹簧一端连接弹簧接线端,这两个接线端分别连接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所述不锈钢管与绝缘抗氧化外壳之间的空腔形成气室,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在相对于管座的位置上设置有空气注入的注入气孔,与所述不锈钢管的中空内腔相通,所述不锈钢管在靠近管套的端部设置有横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的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的中空内腔相通,另一端与气室相通,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在位于气室的上端设置有臭氧出气孔。
当外界空气经注入气孔进入不锈钢管的中空内腔,经横向通孔进入气室,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与不锈钢弹簧、不锈钢管相连通,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通电时,在纳米硅胶层上产生如同大自然的微型闪电,使氧气产生转变产生臭氧,但这种微型闪电对氮气的影响很低,氮氧化物微量,符合安全标准。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不锈钢管与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填充有防漏气的绝缘环氧树脂。如此设计,可以保证绝缘抗氧化外壳的密封,保证氧气、臭氧不从其它地方外溢。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 的送气孔与注入气孔相连通。如此,可以增臭氧发生器的送气,提高臭氧发生器臭氧的产生量。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泵和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外接高压线圈。分别为气泵和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提供高压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发生器
(1)设置纳米复合胶材料方式,利用空气刷流在闪电的电弧面,所产生闪电效果将空气所含的氧气转变成臭氧,同时提高臭氧纯度,降低氮氧化物,并可节省70%以上的能源消耗,有利于延长臭氧产生器寿命;
(2)适用于各种类型产品,可定时定量工作,将体积微型化,用于空气和水处理方面,进行杀菌、消毒、除臭、净化,并有利于抑止SARS、肠病毒、杀菌、预防过敏、防止二次感染、分解烟味、除臭、防霉等功能,真正达到净化空气,再造新鲜空气的功能;
(3)采用使用不锈钢弹簧紧贴在纳米复合胶结构上,而纳米复合胶结构紧贴围绕于不锈钢管外,当产生微电流高电压时,如同大自然的微型闪电而产生臭氧,对氮气的影响很低,氮氧化物微量,符合安全标准;
(4)臭氧除臭及杀菌后,病菌和有机物将分解为二氧化碳,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剩余的臭氧很快还原为氧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发生器的不锈钢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不带气泵);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带气泵)。
附图标记:1、不锈钢管;2、纳米硅胶层;3、不锈钢弹簧;4、管座;5、 管套;6、横向通孔;7、不锈钢管接线端;8、弹簧接线端;9、高压线圈;10、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11、绝缘抗氧化外壳;12、绝缘环氧树脂;13、气室;14、注入气孔;15、臭氧出气孔16、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臭氧发生器,包括绝缘抗氧化外壳11、不锈钢管1、管座4、管套5,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11内部下侧设置有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10,所述不锈钢管1的一端设置有管座4,所述不锈钢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管套5,所述不锈钢管1通过管座4、管套5安装于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11内部的上侧,所述不锈钢管1在位于管座4与管套5之间的管体上设置有纳米硅胶层2,所述纳米硅胶层2的外围紧贴环绕设置不锈钢弹簧3;其中的不锈钢管1一端接有不锈钢管接线端7,其中的不锈钢弹簧3一端连接弹簧接线端8,这两个接线端分别连接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10;所述不锈钢管1与绝缘抗氧化外壳11之间的空腔形成气室13,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11在相对于管座4的位置上设置有空气注入的注入气孔14,与所述不锈钢管1的中空内腔相通,所述不锈钢管1在靠近管套5的端部设置有横向通孔6,所述横向通孔6的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1的中空内腔相通,另一端与气室13相通,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11在位于气室13的上端设置有臭氧出气孔15。
当外界空气经注入气孔14进入不锈钢管1的中空内腔,经横向通孔6进入气室13,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10与不锈钢弹簧3、不锈钢管1相连通,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10通电时,在纳米硅胶层2上产生如同大自然的微型闪电, 使氧气产生转变产生臭氧,但这种微型闪电对氮气的影响很低,氮氧化物微量,符合安全标准。
所述不锈钢管1与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10填充有防漏气的绝缘环氧树脂12。如此设计,可以保证绝缘抗氧化外壳11的密封,保证氧气、臭氧不从其它地方外溢。
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11设置有气泵16,所述气泵16的送气孔与注入气孔14相连通。如此,可以增臭氧发生器的送气,提高臭氧发生器臭氧的产生量。
所述气泵16和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10外接高压线圈9。分别为气泵16和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10提供高压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臭氧发生器包括绝缘抗氧化外壳、不锈钢管、管座、管套,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内部下侧设置有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所述不锈钢管的一端设置有管座,所述不锈钢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管套,所述不锈钢管通过管座、管套安装于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内部的上侧,所述不锈钢管在位于管座与管套之间的管体上设置有纳米硅胶层,所述纳米硅胶层的外围紧贴环绕设置不锈钢弹簧;其中的不锈钢管一端接有不锈钢管接线端,其中的不锈钢弹簧一端连接弹簧接线端,这两个接线端分别连接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所述不锈钢管与绝缘抗氧化外壳之间的空腔形成气室,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在相对于管座的位置上设置有空气注入的注入气孔,与所述不锈钢管的中空内腔相通,所述不锈钢管在靠近管套的端部设置有横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的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的中空内腔相通,另一端与气室相通,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在位于气室的上端设置有臭氧出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管与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填充有防漏气的绝缘环氧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送气孔与注入气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和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外接高压线圈。
CN201420819638.3U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臭氧发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69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19638.3U CN204369564U (zh)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臭氧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19638.3U CN204369564U (zh)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臭氧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69564U true CN204369564U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25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1963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69564U (zh)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臭氧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695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08957B2 (ja) 殺菌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5079833B (zh) 一种高能脉冲紫外空间消毒装置
CN104150558A (zh) 一种微等离子体制备活化水的方法
CN101940799B (zh) 一种便携式喷雾杀菌消毒清洁机
CN105540761B (zh) 一种水体消毒设备及利用其进行水体消毒的方法
CN105565467B (zh) 一种杀菌消毒器
CN102302791A (zh) 车载臭氧消毒设备
CN101767852A (zh) 用于饮用水安全消毒的脉冲等离子体装置
CN201616891U (zh) 自洁话筒
CN101417832A (zh) 饮用水安全消毒的脉冲等离子体催化装置及方法
CN112972723B (zh) 氮氧化物模式与臭氧模式相结合的放电等离子体消毒装置
CN202023244U (zh) 一种具有电解喷雾消毒功能的坐便器
CN204369564U (zh) 一种臭氧发生器
CN102040265B (zh) 沿面谐振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液体杀菌消毒方法
CN201351129Y (zh) 饮用水安全消毒的脉冲等离子体催化装置
CN103213949B (zh) 一种臭氧发生器
CN204825063U (zh) 一种灭菌除味装置
CN104944567A (zh) 一种类芬顿试剂和氯联合消毒的方法
CN203238033U (zh) 一种臭氧发生器
CN104276628A (zh) 一种非热电弧等离子体净化养殖水的方法
CN103251972A (zh) 一种接种室(箱)空间消毒方法
CN104944538A (zh) 一种基于供水管网生长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的灭活方法
CN102807262A (zh) 一种水箱消毒机
CN104437300A (zh) 一种超声雾化辅助电离放电生成氢氧自由基的方法
CN204973514U (zh) 有机废气高能氧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Shao Lueyu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