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68793U - 用于罐体的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用于罐体的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68793U
CN204368793U CN201420734984.1U CN201420734984U CN204368793U CN 204368793 U CN204368793 U CN 204368793U CN 201420734984 U CN201420734984 U CN 201420734984U CN 204368793 U CN204368793 U CN 204368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ing frame
frame
side stand
strength beam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349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亮
祝万斌
孙贵杰
齐安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349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68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68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687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罐体的支撑架,包括:侧立架;顶架,顶架设置在侧立架的上端;底架,底架设置在侧立架的下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撑架代替黄土堆对罐体进行支撑、定位,因而在保证罐体定位可靠地同时,还使支撑架具有可再利用的特点,从而减少了资源浪费。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架时,通过顶架、侧立架和底架的装配,即可快速使支撑架投入使用,在使用后将三者拆卸也使支撑架具有便于移动的特点。由于支撑架具有组装便利的特点,因而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生产节拍。

Description

用于罐体的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罐体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临时单井使用时,需要为每个储油罐独立堆砌一座黄土堆,用于对储油罐支撑、定位。
堆砌一座黄土堆定位台,不仅需要使用耗用大量的黄土和戈壁土,还需要使用推土机、自卸车、装载机等进行配合作业,通常耗时多天才可以完成,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当该单井不使用后,该黄土堆就会被废弃、无法重复利用,不仅造成黄土堆资源浪费、还会破坏周边环境、破坏植被和生态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罐体的支撑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黄土堆对罐体定位时存在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罐体的支撑架,包括:侧立架;顶架,顶架设置在侧立架的上端;底架,底架设置在侧立架的下端。
进一步地,支撑架还包括顶板,顶板设置在顶架的上端。
进一步地,顶架包括:顶架周向框架;第一加强梁,第一加强梁为多个,多个第一加强梁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每个第一加强梁的两端均与顶架周向框架的边框连接;第二加强梁,第二加强梁为多个,多个第二加强梁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每个第二加强梁的两端均与顶架周向框架的边框连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
进一步地,第一加强梁与第二加强梁的交接处焊接。
进一步地,底架包括:底架周向框架;第三加强梁,第三加强梁为多个,多个第三加强梁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每个第三加强梁的两端均与底架周向框架的边框连接;第四加强梁,第四加强梁为多个,多个第四加强梁沿第四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每个第四加强梁的两端均与底架周向框架的边框连接,第三方向与第四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
进一步地,侧立架为多个,多个侧立架中的一部分侧立架沿第五方向间隔排列设置,多个侧立架中的另一部分侧立架沿第六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第六方向与第五方向之间具有第三夹角。
进一步地,侧立架包括:立架周向框架;立式支撑梁,立式支撑梁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立架周向框架上,立式支撑梁为一个或多个,立式支撑梁的上端与立架周向框架的上边框连接,立式支撑梁的下端与立架周向框架的下边框连接,多个立式支撑梁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设置。
进一步地,侧立架还包括拉筋,拉筋为两个,两个拉筋之间具有第四夹角,每个拉筋的端部均与立架周向框架连接。
进一步地,立架周向框架为四边形框架,每个拉筋的两端与四边形框架的一对对角处焊接。
进一步地,侧立架还包括拉筋板,拉筋板设置在立架周向框架的中部,且拉筋板与立架周向框架的顶角处通过拉筋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顶架设置在侧立架的上端,底架设置在侧立架的下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撑架代替黄土堆对罐体进行支撑、定位,因而在保证罐体定位可靠地同时,还使支撑架具有可再利用的特点,从而减少了资源浪费。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架时,通过顶架、侧立架和底架的装配,即可快速使支撑架投入使用,在使用后将三者拆卸也使支撑架具有便于移动的特点。由于支撑架具有组装便利的特点,因而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生产节拍。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顶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侧立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侧立架;      11、立架周向框架;
12、立式支撑梁;  13、拉筋;
20、顶架;        21、顶架周向框架;
22、第一加强梁;  23、第二加强梁;
14、拉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黄土堆对罐体定位时存在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罐体的支撑架。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架包括侧立架10、顶架20和底架,顶架20设置在侧立架10的上端;底架设置在侧立架10的下端。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撑架代替黄土堆对罐体进行支撑、定位,因而在保证罐体定位可靠地同时,还使支撑架具有可再利用的特点,从而减少了资源浪费。
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架时,通过顶架、侧立架和底架的装配,即可快速使支撑架投入使用,在使用后将三者拆卸也使支撑架具有便于移动的特点。
由于支撑架具有组装便利的特点,因而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生产节拍。
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架还包括顶板,顶板设置在顶架20的上端。
由于在顶架20的上端设置有顶板,因而增加了罐体底部与顶架20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局部压强,使压力更易分散,从而提高了罐体的支撑可靠性,并使工作人员可以站立在顶板上进行施工工作,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施工可靠性。
优选地,顶架20的面积大于底架的面积。
由于顶架20的面积大于底架的面积,因而为罐体的放置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保证了罐体的放置可靠性。同时,还增加了安装空间,使顶架20上预留有足够的工作空间,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性。
如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顶架20包括顶架周向框架21、第一加强梁22和第二加强梁23,第一加强梁22为多个,多个第一加强梁22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每个第一加强梁22的两端均与顶架周向框架21的边框连接;第二加强梁23为多个,多个第二加强梁23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每个第二加强梁23的两端均与顶架周向框架21的边框连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
由于设置有第一加强梁22,因而有效提高了顶架20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支撑架整体的支撑强度。
同样地,由于设置有第二加强梁23,因而进一步提高了顶架20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支撑架整体的支撑强度。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夹角为90度。
当然,该第一夹角也可以是45度、60度、70度等。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加强梁22与第二加强梁23的交接处焊接。
由于第一加强梁22与第二加强梁23的交接处焊接,因而使顶架20整体形成网格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顶架20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支撑架整体的支撑强度。
优选地,底架包括底架周向框架、第三加强梁和第四加强梁,第三加强梁为多个,多个第三加强梁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每个第三加强梁的两端均与底架周向框架的边框连接;第四加强梁为多个,多个第四加强梁沿第四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每个第四加强梁的两端均与底架周向框架的边框连接,第三方向与第四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
与顶架20的原理相同,由于设置有第三加强梁,因而有效提高了底架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支撑架整体的支撑强度。
同样地,由于设置有第四加强梁,因而进一步提高了底架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支撑架整体的支撑强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夹角为90度。
当然,该第二夹角也可以是45度、60度、70度等。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加强梁与第四加强梁的交接处焊接。
由于第三加强梁与第四加强梁的交接处焊接,因而使底架整体形成网格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底架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支撑架整体的支撑强度。
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可以同向也可以不同向,二者没有相关性。但是当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同向,且第二方向与第四方向同向时,底架和顶架20整体形成的支撑架的外观会较为美观和整齐。
本实用新型中的侧立架10为多个,多个侧立架10中的一部分侧立架10沿第五方向间隔排列设置,多个侧立架10中的另一部分侧立架10沿第六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第六方向与第五方向之间具有第三夹角。
由于在第五方向和第六方向上均设置有多个侧立架10,因而有效保证了支撑架的支撑强度,从而保证了支撑架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第三夹角为90度。
当然,该第三夹角也可以是45度、60度、70度等。
本实用新型中的相交的侧立架10的交汇处彼此焊接。
需要说明地是,第五方向与第一方向可以同向也可以不同向,二者没有相关性。但是当第一方向与第五方向同向,且第六方向与第二方向同向时,侧立架10、底架和顶架20整体形成的支撑架的外观会较为美观和整齐。
当然,可以将多个侧立架10仅沿第五方向间隔排列设置。
同理,还可以将多个侧立架10仅沿第六方向间隔排列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侧立架10绕底架的周向边缘设置在底架上。此时,底架和顶架20的中部由于没有安装侧立架10会存在强度薄弱点,因而需要在底架和顶架20的中部依然安装至少一个侧立架10。
本实用新型中的侧立架10包括立架周向框架11和立式支撑梁12,立式支撑梁12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立架周向框架11上,立式支撑梁12为一个或多个,立式支撑梁12的上端与立架周向框架11的上边框连接,立式支撑梁12的下端与立架周向框架11的下边框连接,多个立式支撑梁12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设置。
由于在立架周向框架11上设置有立式支撑梁12,因而有效提高了侧立架10的支撑可靠性和结构强度,保证了支撑架的整体支撑可靠性。
如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侧立架10还包括拉筋13,拉筋13为两个,两个拉筋13之间具有第四夹角,每个拉筋13的端部均与立架周向框架11连接。
优选地,第四夹角为90度。
当然,该第四夹角也可以是45度、60度、70度等。
由于设置有拉筋13,因而提高了侧立架10的承力能力,并优化了侧立架10的支撑强度和承力性能,从而保证了罐体的放置可靠性。
在图2中,立架周向框架11为四边形框架,每个拉筋13的两端与四边形框架的一对对角处焊接。
由于两个拉筋13彼此焊接,因而进一步提高了侧立架10的支撑强度,优化了侧立架10的受力性能。
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侧立架10还包括拉筋板14,拉筋板14设置在立架周向框架11的中部,且拉筋板14与立架周向框架11的顶角处通过拉筋13连接。
由于拉筋板14与立架周向框架11的顶角处通过拉筋13连接,因而进一步改善了侧立架10的力学性能,使侧立架10和支撑架整体能够满足更大吨位的罐体的使用要求,从而扩大了支撑架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架、顶架20、侧立架10均可采用油田废旧油管制成,有效节约了制造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支撑架的支撑可靠性和结构强度,在制造上述支撑架时,需要对各配件的尺寸和用量需进行重量和强度校验,以使制成的支撑架能够满足现场安全生产的需求。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有效解决了以黄土堆作为定位基座而导致的浪费资源、不可重复利用的问题;
2.使支撑架能够方便拆装、搬运、可重复利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3.快速组装即可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生产节拍;
4.不会破坏当地植被,提高了使用可靠性、环保;
5.节约资金,以40口油井的新开发小区计算,可节约生产资金70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工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罐体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立架(10);
顶架(20),所述顶架(20)设置在所述侧立架(10)的上端;
底架,所述底架设置在所述侧立架(10)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顶架(20)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20)包括:
顶架周向框架(21);
第一加强梁(22),所述第一加强梁(2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梁(22)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加强梁(22)的两端均与所述顶架周向框架(21)的边框连接;
第二加强梁(23),所述第二加强梁(23)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加强梁(23)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加强梁(23)的两端均与所述顶架周向框架(21)的边框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梁(22)与所述第二加强梁(23)的交接处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
底架周向框架;
第三加强梁,所述第三加强梁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加强梁沿第三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每个所述第三加强梁的两端均与所述底架周向框架的边框连接;
第四加强梁,所述第四加强梁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加强梁沿第四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每个所述第四加强梁的两端均与所述底架周向框架的边框连接,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立架(10)为多个,多个所述侧立架(10)中的一部分所述侧立架(10)沿第五方向间隔排列设置,多个所述侧立架(10)中的另一部分所述侧立架(10)沿第六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第六方向与所述第五方向之间具有第三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立架(10)包括:
立架周向框架(11);
立式支撑梁(12),所述立式支撑梁(12)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立架周向框架(11)上,所述立式支撑梁(12)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立式支撑梁(12)的上端与所述立架周向框架(11)的上边框连接,所述立式支撑梁(12)的下端与所述立架周向框架(11)的下边框连接,多个所述立式支撑梁(12)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立架(10)还包括拉筋(13),所述拉筋(13)为两个,两个所述拉筋(13)之间具有第四夹角,每个所述拉筋(13)的端部均与所述立架周向框架(1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周向框架(11)为四边形框架,每个所述拉筋(13)的两端与所述四边形框架的一对对角处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立架(10)还包括拉筋板(14),所述拉筋板(14)设置在所述立架周向框架(11)的中部,且所述拉筋板(14)与所述立架周向框架(11)的顶角处通过所述拉筋(13)连接。
CN201420734984.1U 2014-11-27 2014-11-27 用于罐体的支撑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68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4984.1U CN204368793U (zh) 2014-11-27 2014-11-27 用于罐体的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4984.1U CN204368793U (zh) 2014-11-27 2014-11-27 用于罐体的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68793U true CN204368793U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25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3498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68793U (zh) 2014-11-27 2014-11-27 用于罐体的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687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5018A (zh) * 2019-12-24 2020-04-28 浙江高盛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圆筒形钢结构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5018A (zh) * 2019-12-24 2020-04-28 浙江高盛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圆筒形钢结构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7303B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塔架及其构建方法
EP2711487B1 (en) Concentrated solar tower assembly and method
CN201901879U (zh) 一种用于塔吊固定的非标基础
CN106522079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组合混凝土栈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6703042B (zh) 一种牛腿及深沟槽支护的施工方法
CN204368793U (zh) 用于罐体的支撑架
CN101949215A (zh) 钢结构支座安装施工方法
CN103821136B (zh) 悬挂单排脚手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04174785U (zh) 一种预制剪力墙上下连接结构
CN105715067A (zh) 焊接h型钢支撑加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10984168B (zh) 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桩结构
CN105002930A (zh) 利用钢环板构建的梁柱节点结构及其方法
CN103508332B (zh) 塔机及其转换基座
CN204898686U (zh) 一种锚拉钢板式建筑基坑支护结构
CN203545527U (zh) 塔机及其转换基座
CN206873475U (zh) 一种钢套箱
CN204098597U (zh) 一种立杆底座
CN104480959A (zh) 通用型塔吊支撑座
CN203878563U (zh) 悬挂单排脚手架
CN104612166B (zh) 一种支护孔壁的组合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
CN207109828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支护装置
CN204258086U (zh) 一种基于扇形和环形拼接板的易于定位的配电柜组件
CN205857260U (zh) 一种公路桥梁桩基加固装置
CN204243544U (zh) 一种基于扇形拼接板的易于定位的配电柜组件
CN201711694U (zh) 加劲环拼装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