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61373U - 电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61373U
CN204361373U CN201420778431.6U CN201420778431U CN204361373U CN 204361373 U CN204361373 U CN 204361373U CN 201420778431 U CN201420778431 U CN 201420778431U CN 204361373 U CN204361373 U CN 204361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tubulose connector
faying face
tubulose
d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7843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国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aiy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aiy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aiy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aiy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7843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61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61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6137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连接器,包括可对接组装的管状连接体Ⅰ、管状连接体Ⅱ;管状连接体Ⅰ、Ⅱ的对接结合面为与其中心轴线呈45°夹角的斜截面,在其中心对称平面的两侧管外壁上、与对接结合面交接处分别设有定位结构,管状连接体Ⅰ、Ⅱ组装连接时,定位结构的凸起与凹槽相互嵌合,使管状连接体Ⅰ、Ⅱ对接组装成直线型或直角型管件连接组件;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卡环、密封圈、外套;当管状连接体Ⅰ、Ⅱ对接组装时,卡环小间隙套合在定位结构的环状凸台上;管状连接体Ⅰ、Ⅱ之间设有密封圈;外套套合在直角型管件连接组件上。本实用新型能在同一电缆连接器上实现直线、直角两种组装形式,组装方便快捷,对接结合处密封可靠,防水性好。

Description

电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接头,具体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电缆连接器一般由两个管状连接体组装而成,根据电缆不同的连接要求,有组装成直线型的,也有组装成直角型的。现有电缆连接器不能由同一个电缆连接器既可组装成直线型的,也可组装成直角型的,也就是说组装成这两种形式需要准备不同的电缆连接器。研发一种能在同一电缆连接器上实现直线、直角两种组装形式的电缆连接器,对减少电缆连接器生产和准备的种类、提高电缆连接的效率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在同一电缆连接器上实现直线、直角两种组装形式的电缆连接器,该种电缆连接器显著减少电缆连接器生产和准备的种类,组装方便快捷,对接结合处密封可靠,防水性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电缆连接器,包括可对接组装的管状连接体Ⅰ、管状连接体Ⅱ;所述管状连接体Ⅰ端部设有对接结合面Ⅰ,管状连接体Ⅱ端部设有对接结合面Ⅱ;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管状连接体Ⅰ的对接结合面Ⅰ为与管状连接体Ⅰ中心轴线呈45°夹角的斜截面,相对于过管状连接体Ⅰ中心轴线与对接结合面Ⅰ垂直的中心对称平面Ⅰ对称;所述管状连接体Ⅱ的对接结合面Ⅱ为与管状连接体Ⅱ中心轴线呈45°夹角的斜截面,相对于过管状连接体Ⅱ中心轴线与对接结合面Ⅱ垂直的中心对称平面Ⅱ对称;所述管状连接体Ⅰ在中心对称平面Ⅰ的两侧管外壁上、与对接结合面Ⅰ交接处设有定位结构Ⅰ;所述定位结构Ⅰ包括设置在两侧管外壁上、对接结合面Ⅰ与过管状连接体Ⅰ中心轴线的中心对称平面Ⅰ垂直平面交接处的管壁平面Ⅰ、管壁平面Ⅰ上径向向外凸起的开口环状凸台Ⅰ、设置在开口环状凸台Ⅰ内的凸起Ⅰ和凹槽Ⅰ;所述开口环状凸台Ⅰ由对接结合面Ⅰ将完整的圆环或正多边形环从中心剖切而成,所述开口环状凸台Ⅰ的中心轴线为所述圆环或正多边形环的中心轴线,为对接结合面Ⅰ与过管状连接体Ⅰ中心轴线的中心对称平面Ⅰ垂直平面的交线;所述凸起Ⅰ垂直于对接结合面Ⅰ,其凸出对接结合面Ⅰ的部分绕所述开口环状凸台Ⅰ的中心轴线旋转180°后正好嵌入凹槽Ⅰ内;所述管状连接体Ⅱ在中心对称平面Ⅱ的两侧管外壁上、与对接结合面Ⅱ交接处设有定位结构Ⅱ;所述定位结构Ⅱ包括设置在两侧管外壁上、对接结合面Ⅱ与过管状连接体Ⅱ中心轴线的中心对称平面Ⅱ垂直平面交接处的管壁平面Ⅱ、管壁平面Ⅱ上径向向外凸起的开口环状凸台Ⅱ、设置在开口环状凸台Ⅱ内的凸起Ⅰ和凹槽Ⅰ;所述开口环状凸台Ⅱ由对接结合面Ⅱ将完整的圆环或正多边形环从中心剖切而成,所述开口环状凸台Ⅱ的中心轴线为所述圆环或正多边形环的中心轴线,为对接结合面Ⅱ与过管状连接体Ⅱ中心轴线的中心对称平面Ⅱ垂直平面的交线;所述凸起Ⅰ垂直于对接结合面Ⅱ,其凸出对接结合面Ⅱ的部分如果绕所述开口环状凸台Ⅱ的中心轴线旋转180°后正好嵌入凹槽Ⅰ内;所述管状连接体Ⅰ、管状连接体Ⅱ组装连接时,所述管状连接体Ⅰ定位结构Ⅰ上的凸起Ⅰ嵌入管状连接体Ⅱ定位结构Ⅱ上的凹槽Ⅰ中,所述管状连接体Ⅱ定位结构Ⅱ上的凸起Ⅰ嵌入管状连接体Ⅰ定位结构Ⅰ上的凹槽Ⅰ中,管状连接体Ⅰ的对接结合面Ⅰ与管状连接体Ⅱ的对接结合面Ⅱ对接贴合,管状连接体Ⅰ定位结构Ⅰ的开口环状凸台Ⅰ与管状连接体Ⅱ定位结构Ⅱ的开口环状凸台Ⅱ对接结合成所述完整的圆环或正多边形环,所述管状连接体Ⅰ、管状连接体Ⅱ对接组装成直线型管件连接组件或直角型管件连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电缆连接器还包括两个卡环;所述卡环设有与所述圆环或正多边形环外壁相对应形状的内孔;当管状连接体Ⅰ、管状连接体Ⅱ成直线或直角对接组装时,所述卡环小间隙套合在管状连接体Ⅰ定位结构Ⅰ、管状连接体Ⅱ定位结构Ⅱ对接结合后形成的圆环或正多边形环上,将管状连接体Ⅰ、管状连接体Ⅱ紧固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电缆连接器还包括密封圈;所述管状连接体Ⅰ对接结合面Ⅰ或/和管状连接体Ⅱ对接结合面Ⅱ上设有环槽,环槽内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密封圈为O形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电缆连接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防水塑料制成的直角管套型构件,包裹在管状连接体Ⅰ、管状连接体Ⅱ对接组装后所形成的直角型管件连接组件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外壳一端连接有包塑软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在同一电缆连接器上实现直线、直角两种组装形式,减少了电缆连接器的生产品种,简化了生产工艺,显著减少生产成本;电缆连接前,无需准备多种电缆连接器,显著减少了电缆连接前了的准备工作量;采用嵌入式定位结构,组装方便快捷,显著提高了电缆连接的效率。
2、管状连接体Ⅰ、管状连接体Ⅱ对接结合后,用卡环套小间隙套合在管状连接体Ⅰ定位结构Ⅰ、管状连接体Ⅱ定位结构Ⅱ对接结合后形成的圆环或正多边形环上,将管状连接体Ⅰ、管状连接体Ⅱ紧固在一起,起到很好的防松作用。
3、本实用新型的管状连接体Ⅰ、管状连接体Ⅱ之间设有密封圈,使管状连接体Ⅰ、管状连接体Ⅱ对接组装后,对接结合面密封,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4、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外壳,包裹在管状连接体Ⅰ、管状连接体Ⅱ对接组装后所形成的直角型管件连接组件的外壁上,这样对组装后所形成的直角型管件连接组件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管状连接体Ⅰ、管状连接体Ⅱ对接组装成直线型管件连接组件)。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图4为管状连接体Ⅰ、管状连接体Ⅱ对接组装成直角型管件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管状连接体Ⅰ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管状连接体Ⅱ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图2的B-B剖面图。
图10为图9中的Ⅰ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外壳套合在管状连接体Ⅰ、管状连接体Ⅱ对接组装成直角型管件连接组件上的结构示意图(外壳一端连接有包塑软管)。
图12为外壳、包塑软管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4所示的电缆连接器,包括可对接组装的管状连接体Ⅰ1、管状连接体Ⅱ2、两个卡环3、密封圈4。
附图5、6所示的管状连接体Ⅰ1端部设有对接结合面Ⅰ1.1,管状连接体Ⅰ1的对接结合面Ⅰ1.1为与管状连接体Ⅰ1中心轴线呈45°夹角的斜截面,相对于过管状连接体Ⅰ1中心轴线与对接结合面Ⅰ1.1垂直的中心对称平面Ⅰ对称;管状连接体Ⅰ1在中心对称平面Ⅰ的两侧管外壁上、与对接结合面Ⅰ1.1交接处设有定位结构Ⅰ1.2;定位结构Ⅰ1.2包括设置在两侧管外壁上、对接结合面Ⅰ1.1与过管状连接体Ⅰ1中心轴线的中心对称平面Ⅰ垂直平面交接处的管壁平面Ⅰ1.2.1、管壁平面Ⅰ1.2.1上径向向外凸起的开口环状凸台Ⅰ1.2.2、设置在开口环状凸台Ⅰ1.2.2内的凸起Ⅰ1.2.3和凹槽Ⅰ1.2.4;开口环状凸台Ⅰ1.2.2由对接结合面Ⅰ1.1将完整的圆环(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是正多边形环)从中心剖切而成,开口环状凸台Ⅰ1.2.2的中心轴线为圆环(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是正多边形环)的中心轴线,为对接结合面Ⅰ1.1与过管状连接体Ⅰ1中心轴线的中心对称平面Ⅰ垂直平面的交线;凸起Ⅰ1.2.3垂直于对接结合面Ⅰ1.1,其凸出对接结合面Ⅰ1.1的部分如果绕开口环状凸台Ⅰ1.2.2的中心轴线旋转180°后正好嵌入凹槽Ⅰ1.2.4内。
附图7、8所示的管状连接体Ⅱ2端部设有对接结合面Ⅱ2.1,管状连接体Ⅱ2的对接结合面Ⅱ2.1为与管状连接体Ⅱ2中心轴线呈45°夹角的斜截面,相对于过管状连接体Ⅱ2中心轴线与对接结合面Ⅱ2.1垂直的中心对称平面Ⅱ对称;管状连接体Ⅱ2在中心对称平面Ⅱ的两侧管外壁上、与对接结合面Ⅱ2.1交接处设有定位结构Ⅱ2.2;定位结构Ⅱ2.2包括设置在两侧管外壁上、对接结合面Ⅱ2.1与过管状连接体Ⅱ2中心轴线的中心对称平面Ⅱ垂直平面交接处的管壁平面Ⅱ2.2.1、管壁平面Ⅱ2.2.1上径向向外凸起的开口环状凸台Ⅱ2.2.2、设置在开口环状凸台Ⅱ2.2.2内的凸起Ⅰ1.2.3和凹槽Ⅰ1.2.4;开口环状凸台Ⅱ2.2.2由对接结合面Ⅱ2.1将完整的圆环(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是正多边形环)从中心剖切而成,开口环状凸台Ⅱ2.2.2的中心轴线为圆环(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是正多边形环)的中心轴线,为对接结合面Ⅱ2.1与过管状连接体Ⅱ2中心轴线的中心对称平面Ⅱ垂直平面的交线;凸起Ⅰ1.2.3垂直于对接结合面Ⅱ2.1,其凸出对接结合面Ⅱ2.1的部分如果绕开口环状凸台Ⅱ2.2.2的中心轴线旋转180°后正好嵌入凹槽Ⅰ1.2.4内。
附图1-4所示,管状连接体Ⅰ1、管状连接体Ⅱ2组装连接时,管状连接体Ⅰ1定位结构Ⅰ1.2上的凸起Ⅰ1.2.3嵌入管状连接体Ⅱ2 定位结构Ⅱ2.2上的凹槽Ⅰ1.2.4中,管状连接体Ⅱ2 定位结构Ⅱ2.2上的凸起Ⅰ1.2.3嵌入管状连接体Ⅰ1 定位结构Ⅰ1.2上的凹槽Ⅰ1.2.4中,管状连接体Ⅰ1的对接结合面Ⅰ1.1与管状连接体Ⅱ2的对接结合面Ⅱ2.1对接贴合,管状连接体Ⅰ1定位结构Ⅰ1.2的开口环状凸台Ⅰ1.2.2与管状连接体Ⅱ2定位结构Ⅱ2.2的开口环状凸台Ⅱ2.2.2对接结合成完整的圆环(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是正多边形环),管状连接体Ⅰ1、管状连接体Ⅱ2对接组装成直线型管件连接组件或直角型管件连接组件。
卡环3设有与圆环(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是正多边形环)外壁相对应形状的内孔;当管状连接体Ⅰ1、管状连接体Ⅱ2成直线或直角对接组装时,卡环3小间隙套合在管状连接体Ⅰ1 定位结构Ⅰ1.2、管状连接体Ⅱ2 定位结构Ⅱ2.2对接结合后形成的圆环(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是正多边形环)上,将管状连接体Ⅰ1、管状连接体Ⅱ2紧固在一起。
管状连接体Ⅰ1对接结合面Ⅰ1.1和管状连接体Ⅱ2对接结合面Ⅱ2.1上设有环槽1.3,环槽1.3内设密封圈4,本实施例中,密封圈4为O形密封圈。
当然,也可只在管状连接体Ⅰ1对接结合面Ⅰ1.1或管状连接体Ⅱ2对接结合面Ⅱ2.1上设有环槽1.3,环槽1.3内设密封圈4,也能取得较好的密封效果。
为了对管状连接体Ⅰ1、管状连接体Ⅱ2对接组装成的直角型管件连接组件进行保护,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还设有外壳6,包裹在管状连接体Ⅰ1、管状连接体Ⅱ2对接组装成的直角型管件连接组件的外壁上;为保护与本实用新型连接的电缆,外壳6一端连接有包塑软管7。
还有,管状连接体Ⅰ1、管状连接体Ⅱ2也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管状连接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并且,上面列出的各个技术特征,其相互组合所能够形成各个实施方案,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电缆连接器,包括可对接组装的管状连接体Ⅰ(1)、管状连接体Ⅱ(2);所述管状连接体Ⅰ(1)端部设有对接结合面Ⅰ(1.1),管状连接体Ⅱ(2)端部设有对接结合面Ⅱ(2.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连接体Ⅰ(1)的对接结合面Ⅰ(1.1)为与管状连接体Ⅰ(1)中心轴线呈45°夹角的斜截面,相对于过管状连接体Ⅰ(1)中心轴线与对接结合面Ⅰ(1.1)垂直的中心对称平面Ⅰ对称;所述管状连接体Ⅱ(2)的对接结合面Ⅱ(2.1)为与管状连接体Ⅱ(2)中心轴线呈45°夹角的斜截面,相对于过管状连接体Ⅱ(2)中心轴线与对接结合面Ⅱ(2.1)垂直的中心对称平面Ⅱ对称;所述管状连接体Ⅰ(1)在中心对称平面Ⅰ的两侧管外壁上、与对接结合面Ⅰ(1.1)交接处设有定位结构Ⅰ(1.2);所述定位结构Ⅰ(1.2)包括设置在两侧管外壁上、对接结合面Ⅰ(1.1)与过管状连接体Ⅰ(1)中心轴线的中心对称平面Ⅰ垂直平面交接处的管壁平面Ⅰ(1.2.1)、管壁平面Ⅰ(1.2.1)上径向向外凸起的开口环状凸台Ⅰ(1.2.2)、设置在开口环状凸台Ⅰ(1.2.2)内的凸起Ⅰ(1.2.3)和凹槽Ⅰ(1.2.4);所述开口环状凸台Ⅰ(1.2.2)由对接结合面Ⅰ(1.1)将完整的圆环或正多边形环从中心剖切而成,所述开口环状凸台Ⅰ(1.2.2)的中心轴线为所述圆环或正多边形环的中心轴线,为对接结合面Ⅰ(1.1)与过管状连接体Ⅰ(1)中心轴线的中心对称平面Ⅰ垂直平面的交线;所述凸起Ⅰ(1.2.3)垂直于对接结合面Ⅰ(1.1),其凸出对接结合面Ⅰ(1.1)的部分如果绕所述开口环状凸台Ⅰ(1.2.2)的中心轴线旋转180°后正好嵌入凹槽Ⅰ(1.2.4)内;所述管状连接体Ⅱ(2)在中心对称平面Ⅱ的两侧管外壁上、与对接结合面Ⅱ(2.1)交接处设有定位结构Ⅱ(2.2);所述定位结构Ⅱ(2.2)包括设置在两侧管外壁上、对接结合面Ⅱ(2.1)与过管状连接体Ⅱ(2)中心轴线的中心对称平面Ⅱ垂直平面交接处的管壁平面Ⅱ(2.2.1)、管壁平面Ⅱ(2.2.1)上径向向外凸起的开口环状凸台Ⅱ(2.2.2)、设置在开口环状凸台Ⅱ(2.2.2)内的凸起Ⅰ(1.2.3)和凹槽Ⅰ(1.2.4);所述开口环状凸台Ⅱ(2.2.2)由对接结合面Ⅱ(2.1)将完整的圆环或正多边形环从中心剖切而成,所述开口环状凸台Ⅱ(2.2.2)的中心轴线为所述圆环或正多边形环的中心轴线,为对接结合面Ⅱ(2.1)与过管状连接体Ⅱ(2)中心轴线的中心对称平面Ⅱ垂直平面的交线;所述凸起Ⅰ(1.2.3)垂直于对接结合面Ⅱ(2.1),其凸出对接结合面Ⅱ(2.1)的部分如果绕所述开口环状凸台Ⅱ(2.2.2)的中心轴线旋转180°后正好嵌入凹槽Ⅰ(1.2.4)内;所述管状连接体Ⅰ(1)、管状连接体Ⅱ(2)组装连接时,所述管状连接体Ⅰ(1)定位结构Ⅰ(1.2)上的凸起Ⅰ(1.2.3)嵌入管状连接体Ⅱ(2) 定位结构Ⅱ(2.2)上的凹槽Ⅰ(1.2.4)中,所述管状连接体Ⅱ(2) 定位结构Ⅱ(2.2)上的凸起Ⅰ(1.2.3)嵌入管状连接体Ⅰ(1) 定位结构Ⅰ(1.2)上的凹槽Ⅰ(1.2.4)中,管状连接体Ⅰ(1)的对接结合面Ⅰ(1.1)与管状连接体Ⅱ(2)的对接结合面Ⅱ(2.1)对接贴合,管状连接体Ⅰ(1)定位结构Ⅰ(1.2)的开口环状凸台Ⅰ(1.2.2)与管状连接体Ⅱ(2)定位结构Ⅱ(2.2)的开口环状凸台Ⅱ(2.2.2)对接结合成所述完整的圆环或正多边形环,所述管状连接体Ⅰ(1)、管状连接体Ⅱ(2)对接组装成直线型管件连接组件或直角型管件连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连接器还包括两个卡环(3);所述卡环(3)设有与所述圆环或正多边形环外壁相对应形状的内孔;当管状连接体Ⅰ(1)、管状连接体Ⅱ(2)成直线或直角对接组装时,所述卡环(3)小间隙套合在管状连接体Ⅰ(1) 定位结构Ⅰ(1.2)、管状连接体Ⅱ(2) 定位结构Ⅱ(2.2)对接结合后形成的圆环或正多边形环上,将管状连接体Ⅰ(1)、管状连接体Ⅱ(2)紧固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连接器还包括密封圈(4);所述管状连接体Ⅰ(1)对接结合面Ⅰ(1.1)或/和管状连接体Ⅱ(2)对接结合面Ⅱ(2.1)上设有环槽(1.3),环槽(1.3)内设有密封圈(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为O形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连接器还包括外壳(6);所述外壳(6)为防水塑料制成的直角管套型构件,包裹在管状连接体Ⅰ(1)、管状连接体Ⅱ(2)对接组装后所形成的直角型管件连接组件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一端连接有包塑软管(7)。
CN201420778431.6U 2014-12-12 2014-12-12 电缆连接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61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78431.6U CN204361373U (zh) 2014-12-12 2014-12-12 电缆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78431.6U CN204361373U (zh) 2014-12-12 2014-12-12 电缆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61373U true CN204361373U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62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78431.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61373U (zh) 2014-12-12 2014-12-12 电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613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5544A (zh) * 2014-12-12 2015-04-01 江苏赛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缆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5544A (zh) * 2014-12-12 2015-04-01 江苏赛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缆连接器
CN104485544B (zh) * 2014-12-12 2016-11-23 江苏赛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缆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11023U (zh) 零序电流互感器
CN206874978U (zh) 一种承插式纤维水泥管
CN204361373U (zh) 电缆连接器
CN104485544B (zh) 电缆连接器
WO2023169463A1 (zh)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快装电气管线
CN208112187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线电缆保护壳
CN209358220U (zh) 一种实心壁对扣型电缆保护管及其连接头
CN205479913U (zh) 缠绕结构克拉管
CN208859169U (zh) 接头、接头组件及净水设备
CN201383659Y (zh) 哈夫球铰玻璃钢海底电缆保护管
CN202972336U (zh) 加强筋电熔承插接头
CN205479791U (zh) 增强型hdpe双壁波纹管
CN204243702U (zh) 一种护套管的密封圈
CN105156780B (zh) 一种新型双通道水管结构
CN211183334U (zh) 一种自锁式海缆保护管
CN208299112U (zh) 一种新型高防水连接器
CN202252483U (zh) 带防护套的可挠性套管
CN207500580U (zh) 用于海底石油管道的弯头阀体
CN201875321U (zh) 一种可转动的花洒软管接头
CN210198475U (zh) 一种水表壳体结构
CN204905830U (zh) 电缆密封套
CN211951844U (zh) 带有芯片的塑料管接头
CN206470437U (zh) 一种机械型现场组装式光纤预埋型活动连接器
CN208793819U (zh) 一种连续玻纤预浸带增强芯层高压复合管件
CN218732975U (zh) 一种核电站用阻燃电力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012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