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59017U - 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59017U
CN204359017U CN201420781099.9U CN201420781099U CN204359017U CN 204359017 U CN204359017 U CN 204359017U CN 201420781099 U CN201420781099 U CN 201420781099U CN 204359017 U CN204359017 U CN 204359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valve
valve port
pressure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810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友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7810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59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59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59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媒表组结构,提供了一种体积小、方便使用及携带、制造成本低的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表表组体积大,制造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它包括冷媒压力表及连通在冷媒压力表上的阀体,在所述阀体上并联设有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低压端接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在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低压端接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上分别设有阀门,冷媒压力表通过阀门选择控制着其与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低压端接口或冷媒高压端接口的连通。

Description

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媒表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体积小、成本低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制冷设备的需求逐年增加,因此作为制冷设备的检修、维护工具之一的冷媒表组也随之增大,现有的冷媒表组一般包括单表单阀冷媒表组和双表双阀冷媒表组二种,其中单表单阀冷媒表组在冷媒回收及加注时需频繁换管其与制冷系统的连接,使用过程烦琐,费时费力,而双表双阀冷媒表组在使用时虽然减少了换管连接次数,但由于其结构中使用了两块压力表,不仅体积大,不方便使用及携带,且提高了制造成本。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光仪表的冷媒表组(CN2890874Y),它包括一冷媒表组本体,该冷媒表组本体包括两设有冷光板的压力表,于冷媒表组外设有一外壳,外壳背部设有一电池盒,并于前面设有两对应压力表的视窗以及一开关,外壳并朝上伸设有一挂勾,于外壳内固设一冷光驱动电路板,其分别连接电池盒、开关及两冷光板。此装置是通过设置带有冷光板的压力表,在视察压力表数值时,按下开关以冷光板发光照明,从而方便显示压力数值而达到读取数据方便的功效,但该装置同样使用了两块压力表,因此同样存在体积大,不方便使用及携带,提高了制造成本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体积小、方便使用及携带、制造成本低的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表表组体积大,制造成本高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包括冷媒压力表及连通在冷媒压力表上的阀体,在所述阀体上并联设有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低压端接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在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低压端接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上分别设有阀门,冷媒压力表通过阀门选择控制着其与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低压端接口或冷媒高压端接口的连通。通过在阀体上接入一个冷媒压力表,冷媒压力表又通过阀体的内部管道并联着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低压端接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且每个接口均通过对应的阀门控制各接口与冷媒压力表的导通, 使用时各接口与制冷系统上的相应接口对接,只需一次连接即可用不同的导通状态满足低压端压力检测、高压端压力检测、回收和加注液态冷媒、回收和加注气态冷媒、以及对制冷系统抽真空并进行真空度测量等只有双表双阀表组才能完成的测量功能,其相对于双表双阀表组来说,由于结构中只需使用一个冷媒压力表,因此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方便携带及贮运,同时节约了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冷媒低压端接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位于冷媒回收加注口的两侧并分别通过中间管道连接着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压力表通过回收加注阀门连接在冷媒回收加注口上,在低压端接口上设有低压端阀门,在冷媒高压端接口上设有高压端阀门,冷媒压力表通过回收加注阀门选择控制着与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低压端接口或冷媒高压端接口的连通,低压端阀门选择控制着与冷媒低压端接口或冷媒回收加注口的连通,高压端阀门选择控制着与冷媒高压端接口或冷媒回收加注口的连通。阀体上的三个接口分别通过三个专用的阀门单独控制开关以实现不同的检测功能,构思巧妙,安全可靠。
作为优选,在所述低压端阀门上设有阀口A和阀口B,在回收加注阀门上设有阀口H、阀口E、阀口F和阀口G,在高压端阀门上设有阀口D和阀口C,其中低压端阀门控制阀口A和阀口B的开关,回收加注阀门控制阀口E的开关,高压端阀门控制阀口D和阀口C的开关。
作为更优选,当通过所述冷媒低压端接口进行低压端压力检测时,阀口A、阀口B、阀口H和阀口G相互连通,阀口D和阀口E或者阀口C和阀口E关闭;当通过冷媒高压端接口进行高压端压力检测时,阀口C、阀口D、阀口F和阀口G相互连通,阀口A和阀口E或者阀口B和阀口E关闭;当通过冷媒回收加注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进行冷媒回收和冷媒液态加注时,阀口C、阀口D、阀口F、阀口E和阀口G相互连通,阀口A或者阀口B关闭;当通过冷媒回收加注口和低压端接口进行冷媒回收和冷媒气态加注时,阀口A、阀口B、阀口H、阀口E和阀口G相互连通,阀口C或阀口D关闭;当通过低压端接口、冷媒回收加注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对制冷系统抽真空并进行真空度检测时,全部阀口均打开并相互连通。通过对应阀门上各阀口的转换即完成管道连接的切换,以实现不同的检测功能,使用方便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阀体为长方体结构,冷媒回收加注口、冷媒低压端接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垂直均布在阀体的底面上,冷媒压力表垂直设于阀体的顶面中部。长方体结构的阀体上冷媒压力表和各接口分别设置于两端,同时三个接口在其长度方向上均布,结构紧凑,布局合理。
阀门可以采用截止阀等,作为优选,所述阀门均为球阀,冷媒回收加注口对应的阀门设于阀体的前侧面上,冷媒低压端接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对应的球阀分别对应的设于阀体的两侧面上。球阀操作简单方便,两侧的冷媒高、低压端接口对应的阀门位于阀体的侧面,一是便于操作使用,二是可进一步减小阀体的体积,使表组整体结构更加精巧。
作为优选,所述阀门均为球阀,各阀门对应的阀杆均延伸在阀体的前侧面,在阀体外对应的各阀杆分别套装有齿轮,与冷媒回收加注口对应的齿轮两侧分别与冷媒低压端接口和冷媒高压端接口对应的齿轮相啮合,且在与冷媒回收加注口对应的齿轮上设有可同步旋转的旋钮。使用时旋转旋钮,旋钮即带动对应的齿轮转动,该齿轮再带动与其互配的另外的两个齿轮同步转动,从而避免了使用时需分别对三个阀门进行操作,方便快捷。
作为更优选,在所述旋钮上设有可指示工作状态的标记。通过旋转旋钮,使旋钮上的标记至设定位置即可实现标记对应的工作状态,操作更加简单直观。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在阀体上连通设置一块冷媒压力表,并在阀体上并联设置三个接口,三个接口又分别通过三个阀门单独控制其与冷媒压力表及其它另外两个接口的连通,以实现制冷系统的低压端压力检测、高压端压力检测、回收和加注液态冷媒、回收和加注气态冷媒、以及对抽真空操作的制冷系统进行真空测量等只有双表双阀表组才能完成的功能,其相对于单表单阀表组来说无需频繁换管其与制冷系统的连接,使用过程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其相对于双表双阀表组来说重量轻,体积小,制造成本低,方便使用及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时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旋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包括横向放置的长方体形状的阀体2,在阀体2上端面的中部垂直插接着一块冷媒压力表1, 与冷媒压力表1相对的阀体2下端面垂直旋接着三个接头形成一个冷媒回收加注口3、一个冷媒低压端接口6和一个冷媒高压端接口7,冷媒回收加注口3与冷媒压力表1同轴相对,在两者对接处安装着回收加注阀门4,回收加注阀门4的旋钮位于阀体2的前侧面,冷媒低压端接口6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位于冷媒回收加注口3的两侧,且三个接头在阀体2下端面上均布,在与回收加注阀门4对应的阀体2内部的两侧分别加工形成中间管道5,左侧中间管道5水平向外延伸且在其与对应的冷媒低压端接口6垂直相交的转角处安装着低压端阀门8,低压端阀门8的旋钮水平延伸并位于阀体2的左侧面,右侧中间管道5水平向外延伸且在其与对应的冷媒高压端接口7垂直相交的转角处安装着高压端阀门9,高压端阀门9的旋钮水平延伸并位于阀体2的右侧面,且回收加注阀门4、低压端阀门8和高压端阀门9均为球阀,如图1所示,在低压端阀门8上有阀口A81和阀口B82,在回收加注阀门4上有阀口H41、阀口E42、阀口F43和阀口G44,在高压端阀门9上有阀口D91和阀口C92,其中低压端阀门8控制阀口A81和阀口B82的开关,回收加注阀门4控制阀口E42的开关,高压端阀门9控制阀口D91和阀口C92的开关。当通过冷媒低压端接口6进行低压端压力检测时,阀口A81、阀口B82、阀口H41和阀口G44相互连通,阀口D91和阀口E42或者阀口C92和阀口E42关闭;当通过冷媒高压端接口7进行高压端压力检测时,阀口C92、阀口D91、阀口F43和阀口G44相互连通,阀口A81和阀口E42或者阀口B82和阀口E42关闭;当通过冷媒回收加注口3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进行冷媒回收和冷媒液态加注时,阀口C92、阀口D91、阀口F43、阀口E42和阀口G44相互连通,阀口A81或者阀口B82关闭;当通过冷媒回收加注口3和低压端接口6进行冷媒回收和冷媒气态加注时,阀口A81、阀口B82、阀口H41、阀口E42和阀口G44相互连通,阀口C92和阀口D91关闭;当通过低压端接口6、冷媒回收加注口3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对抽真空的制冷系统进行真空度检测时,全部阀口均打开并相互连通。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回收加注阀门4、低压端阀门8和高压端阀门9均为球阀,三个球阀的阀杆向上延伸至阀体2的前侧面,在阀体2外对应的阀杆分别同轴键连接着一个齿轮10,回收加注阀门4上对应的齿轮10两侧分别与低压端阀门8和高压端阀门9上对应的齿轮10相啮合,且在与回收加注阀门4对应的齿轮10上同轴固定着可同步旋转的旋钮11,如图5所示,在旋钮11上表面的周边带有可指示工作状态的五个标记12,即:抽真空、回收/加注液态冷媒、回收/加注气态冷媒、低压端压力检测和高压端压力检测。
使用时,包括如下步骤:
1)当对制冷系统的低压端进行压力检测时,将冷媒低压端接口6连接在制冷系统的低压端上,旋转阀门关闭冷媒回收加注口3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使冷媒低压端接口6与冷媒压力表1相连通;
2)当对制冷系统的高压端进行压力检测时,将冷媒高压端接口7连接在制冷系统的高压端上,旋转阀门关闭冷媒回收加注口3和冷媒低压端接口6,使冷媒高压端接口7与冷媒压力表1相连通;
3)当对制冷系统进行冷媒回收和加注液态冷媒时,将冷媒高压端接口7连接在制冷系统的高压端上,冷媒回收加注口3连接在冷媒罐上,旋转阀门关闭冷媒低压端接口6,使冷媒高压端接口7、冷媒回收加注口3与冷媒压力表1相连通;
4)当对制冷系统进行冷媒回收和加注气态冷媒时,将冷媒低压端接口6连接在制冷系统的低压端上,冷媒回收加注口3连接在冷媒罐上,旋转阀门关闭冷媒高压端接口7,使冷媒低压端接口6、冷媒回收加注口3与冷媒压力表1相连通;
5)当对制冷系统抽真空并进行真空度检测时,将冷媒低压端接口6连接在制冷系统的低压端上,冷媒回收加注口3连接在抽真空设备上,将冷媒高压端接口7连接在制冷系统的高压端上,打开全部阀门,使冷媒低压端接口6、冷媒回收加注口3、冷媒高压端接口7均与冷媒压力表1相连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包括冷媒压力表(1)及连通在冷媒压力表(1)上的阀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2)上并联设有冷媒回收加注口(3)、冷媒低压端接口(6)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在冷媒回收加注口(3)、冷媒低压端接口(6)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上分别设有阀门,冷媒压力表(1)通过阀门选择控制着其与冷媒回收加注口(3)、冷媒低压端接口(6)或冷媒高压端接口(7)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低压端接口(6)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位于冷媒回收加注口(3)的两侧并分别通过中间管道(5)连接着冷媒回收加注口(3),冷媒压力表(1)通过回收加注阀门(4)连接在冷媒回收加注口(3)上,在低压端接口(6)上设有低压端阀门(8),在冷媒高压端接口(7)上设有高压端阀门(9),冷媒压力表(1)通过回收加注阀门(4)选择控制着与冷媒回收加注口(3)、冷媒低压端接口(6)或冷媒高压端接口(7)的连通,低压端阀门(8)选择控制着与冷媒低压端接口(6)或冷媒回收加注口(3)的连通,高压端阀门(9)选择控制着与冷媒高压端接口(7)或冷媒回收加注口(3)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压端阀门(8)上设有阀口A(81)和阀口B(82),在回收加注阀门(4)上设有阀口H(41)、阀口E(42)、阀口F(43)和阀口G(44),在高压端阀门(9)上设有阀口D(91)和阀口C(92),其中低压端阀门(8)控制阀口A(81)和阀口B(82)的开关,回收加注阀门(4)控制阀口E(42)的开关,高压端阀门(9)控制阀口D(91)和阀口C(92)的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所述冷媒低压端接口(6)进行低压端压力检测时,阀口A(81)、阀口B(82)、阀口H(41)和阀口G(44)相互连通,阀口D(91)和阀口E(42)或者阀口C(92)和阀口E(42)关闭;当通过冷媒高压端接口(7)进行高压端压力检测时,阀口C(92)、阀口D(91)、阀口F(43)和阀口G(44)相互连通,阀口A(81)和阀口E(42)或者阀口B(82)和阀口E(42)关闭;当通过冷媒回收加注口(3)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进行冷媒回收和冷媒液态加注时,阀口C(92)、阀口D(91)、阀口F(43)、阀口E(42)和阀口G(44)相互连通,阀口A(81)或者阀口B(82)关闭;当通过冷媒回收加注口(3)和低压端接口(6)进行冷媒回收和冷媒气态加注时,阀口A(81)、阀口B(82)、阀口H(41)、阀口E(42)和阀口G(44)相互连通,阀口C(92)或阀口D(91)关闭;当通过低压端接口(6)、冷媒回收加注口(3)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对制冷系统抽真空并进行真空度检测时,全部阀口均打开并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为长方体结构,冷媒回收加注口(3)、冷媒低压端接口(6)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垂直均布在阀体(2)的底面上,冷媒压力表(1)垂直设于阀体(2)的顶面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均为球阀,冷媒回收加注口(3)对应的阀门设于阀体(2)的前侧面上,冷媒低压端接口(6)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对应的球阀分别对应的设于阀体(2)的两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均为球阀,各阀门对应的阀杆均延伸在阀体(2)的前侧面,在阀体(2)外对应的各阀杆分别套装有齿轮(10),与冷媒回收加注口(3)对应的齿轮(10)两侧分别与冷媒低压端接口(6)和冷媒高压端接口(7)对应的齿轮(10)相啮合,且在与冷媒回收加注口(3)对应的齿轮(10)上设有可同步旋转的旋钮(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钮(11)上设有可指示工作状态的标记(12)。
CN201420781099.9U 2014-12-12 2014-12-12 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 Active CN204359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1099.9U CN204359017U (zh) 2014-12-12 2014-12-12 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1099.9U CN204359017U (zh) 2014-12-12 2014-12-12 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59017U true CN204359017U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60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81099.9U Active CN204359017U (zh) 2014-12-12 2014-12-12 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590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4025A (zh) * 2014-12-12 2015-05-20 蒋友荣 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4025A (zh) * 2014-12-12 2015-05-20 蒋友荣 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06705U (zh) 液体加注装置
CN204359017U (zh) 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
CN204358173U (zh) 单表三阀冷媒表组
CN104634025A (zh) 具有双表组功能的冷媒单表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9961385U (zh) 一种便携式冷媒压力表
CN203203308U (zh) 一种冷媒回收加注装置
CN104634024A (zh) 单表三阀冷媒表组及其使用方法
CN207450567U (zh) 灌装容量可调节的饮料灌装机
CN201704055U (zh) 啤酒机
CN201027002Y (zh) 装箱机专用放卡装置
CN202326157U (zh) 汽车转向泵真空试验台
CN209414125U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试验装置
CN201275073Y (zh) 医用x线机机头真空抽注装置
CN203798423U (zh) 一种新型磁翻板液位计
CN208417093U (zh) 一种螺旋式卸料机闭式回路节能液压系统
CN217031700U (zh) 一种时控式冷媒加注机
CN206980483U (zh) 一种并联膜件测试装置
CN201898853U (zh) 导热油加热压力煮锅
CN203919444U (zh) 用于树脂的脱泡装置
CN204127646U (zh) 一种新型低温液体贮罐
CN202204103U (zh) 空调调试用液量微调装置
CN203028979U (zh) 一种易换桶装水的饮水机
CN114105072B (zh) 一种反应釜废液的可视化密闭收集装置
WO2021212248A1 (zh) 一种便携式冷媒压力表
CN210349988U (zh) 软包电池自动点胶换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