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58919U - 空调风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风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58919U
CN204358919U CN201420854339.3U CN201420854339U CN204358919U CN 204358919 U CN204358919 U CN 204358919U CN 201420854339 U CN201420854339 U CN 201420854339U CN 204358919 U CN204358919 U CN 204358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nnel
channel portion
air
passing parts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543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华
杨钦州
谭允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FC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Q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Q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Q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543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58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58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58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空调风道系统,包括风道、一个贯流风机和分流机构,贯流风机设置在风道的进风口处,风道在出风口侧分为第一风道部和第二风道部;分流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风道部的出风口处的第一分流部件和设置在第二风道部的出风口处的第二分流部件;第一分流部件具有第一和第二外壁,第一外壁与第一风道部的内壁形成第一过流通道,第二外壁与第一风道部的内壁形成第二过流通道;第二分流部件具有第三和第四外壁,第三外壁与第二风道部的内壁形成第三过流通道,第四外壁与第二风道部的内壁形成第四过流通道。根据需要形成不同的过流通道,出风角度具有多样性,可使不同角度的用户能同时被吹到,提高空调室内机给用户带来的舒适程度,通用性极强。

Description

空调风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风道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贯流风机设置在贯流风道的进风口处,在贯流风道的出风口处设置的导风板常见为弧形结构的薄板,或者是带有一定折弯角度的薄板。导风板采用这种薄板结构的缺点是:当导风板转动达到一定角度后,对出风口出风有阻碍作用,该结构调节出风角度不够灵活。
为此,本领域部分空调器的设置一风道,其内安装了风道分流机构,但是,这样的结构仅能形成两个过流通道,仍不能灵活的调节出风角度,也不能很好的限制出风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提供多个过流通道的空调风道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风道系统,包括风道、一个贯流风机和分流机构,贯流风机设置在风道的进风口处,风道在出风口侧分为第一风道部和第二风道部;分流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风道部的出风口处的第一分流部件和设置在第二风道部的出风口处的第二分流部件;第一分流部件具有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第一外壁与第一风道部的内壁形成第一过流通道,第二外壁与第一风道部的内壁形成第二过流通道;第二分流部件具有第三外壁和第四外壁,第三外壁与第二风道部的内壁形成第三过流通道,第四外壁与第二风道部的内壁形成第四过流通道。
作为优选,第一分流部件和第二分流部件分别相对于第一风道部和第二风道部是固定的。
作为优选,第一分流部件相对于第一风道部是固定的,第二分流部件相对于第二风道部是可移动的。
作为优选,分流机构还包括与第二分流部件连接的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第二分流部件相对于第二风道部是固定的,第一分流部件相对于第一风道部是可移动的。
作为优选,分流机构还包括与第一分流部件连接的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第一分流部件相对于第一风道部是可移动的,第二分流部件相对于第二风道部是可移动的。
作为优选,分流机构还包括分别与第一分流部件连接的驱动机构和与第二分流部件连接的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分流机构还包括与第一分流部件和第二分流部件连接的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第一外壁、第二外壁、第三外壁和第四外壁中至少一个上安装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空调风道系统,由于具有两个可以同时分流的风道,且其内分别安装一个分流机构,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形成不同的过流通道,出风角度具有多样性,可以使不同角度的用户能同时被吹到,且增大了送风区域,这样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提高空调室内机给用户带来的舒适程度,通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风道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为本实用新型空调风道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本实用新型空调风道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贯流风机           2、风道                  3、第一风道部
4、第二风道部         5、第一分流部件          6、第二分流部件
7、第一外壁           8、第二外壁              9、第三外壁
10、第四外壁          11、第一过流通道         12、第二过流通道
13、第三过流通道      14、第四过流通道         15、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风道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空调风道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具体参见图1,一种空调风道系统,包括:包括风道2、一个贯流风机1和分流机构,贯流风机1设置在风道2的进风口处,风道2在出风口侧分为第一风道部3和第二风道部4;分流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风道部3的出风口处的第一分流部件5和设置在第二风道部4的出风口处的第二分流部件6;第一分流部件5具有第一外壁7和第二外壁8,第一外壁7与第一风道部3的内壁形成第一过流通道11,第二外壁8与第一风道部3的内壁形成第二过流通道12;第二分流部件6具有第三外壁9和第四外壁10,第三外壁9与第二风道部4的内壁形成第三过流通道13,第四外壁10与第二风道部4的内壁形成第四过流通道14。由于具有两个可以同时分流的风道,且其内分别安装一个分流机构,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形成不同的过流通道,出风角度具有多样性,可以使不同角度的用户能同时被吹到,且增大了送风区域,这样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提高空调室内机给用户带来的舒适程度,通用性极强。
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流部件5和第二分流部件6分别相对于第一风道部3和第二风道部4是固定的。这样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便于批量生产。
图2a和图2b为本实用新型空调风道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导风分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具体参见图2a和图2b,第一分流部件5相对于第一风道部3是固定的,第二分流部件6相对于第二风道部4是可移动的,图2a和图2b中分别示出了第二分流部件6的不同位置。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实现不同的出风角度,且可以使用时随时调整角度,提高了使用舒适性,结构简单,便于批量生产。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分流机构还包括与第二分流部件6连接的驱动机构。这样可以方便用户操作,避免手工操作的麻烦。
当然,还可以第二分流部件6相对于第二风道部4是固定的,第一分流部件5相对于第一风道部3是可移动的。进一步优选地,分流机构还包括与第一分流部件5连接的驱动机构。这样可以方便用户操作,避免手工操作的麻烦。
图3a和图3b为本实用新型空调风道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导风分流机构的第三实施例,具体参见图3a和图3b,第一分流部件5相对于第一风道部3和第二分流部件相对于第二风道部4是可移动的。图3a和图3b中分别示出了第一分流部件5和第二分流部件6的两个不同位置,这些位置仅是示意的,可以想到其他位置组合方式。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实现更多不同的出风角度,且可以使用时随时调整角度,提高了使用舒适性,结构简单,便于批量生产。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分流机构还包括与第一分流部件5连接的驱动机构和与第二分流部件6连接的驱动机构。这样可以方便用户精确操作第一分流部件5连接和第二分流部件6,避免手工操作的麻烦。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分流机构还包括与第一分流部件5和第二分流部件6连接的驱动机构。这样一方面可以方便用户操作,避免手工操作的麻烦,另一方面使用同一驱动可以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b额外示出的,第一外壁7、第二外壁8、第三外壁9和第四外壁10中至少一个上可以安装密封垫15。这样可以在相应外壁与风道的内壁接触时,有效的防止漏风现象的发生,从而防止在相应外壁和风道的内壁上出现冷凝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0)

1.一种空调风道系统,包括风道、一个贯流风机和分流机构,所述贯流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处,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在出风口侧分为第一风道部和第二风道部;
所述分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部的出风口处的第一分流部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部的出风口处的第二分流部件;
所述第一分流部件具有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所述第一外壁与所述第一风道部的内壁形成第一过流通道,所述第二外壁与所述第一风道部的内壁形成第二过流通道;
所述第二分流部件具有第三外壁和第四外壁,所述第三外壁与所述第二风道部的内壁形成第三过流通道,所述第四外壁与所述第二风道部的内壁形成第四过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流部件和所述第二分流部件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风道部和所述第二风道部是固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流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风道部是固定的,所述第二分流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风道部是可移动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分流部件连接的驱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分流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风道部是固定的,所述第一分流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风道部是可移动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分流部件连接的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流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风道部是可移动的,所述第二分流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风道部是可移动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分流部件连接的驱动机构和与所述第二分流部件连接的驱动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分流部件和所述第二分流部件连接的驱动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壁、所述第二外壁、所述第三外壁和所述第四外壁中至少一个上安装密封垫。
CN201420854339.3U 2014-12-25 2014-12-25 空调风道系统 Active CN204358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4339.3U CN204358919U (zh) 2014-12-25 2014-12-25 空调风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4339.3U CN204358919U (zh) 2014-12-25 2014-12-25 空调风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58919U true CN204358919U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60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54339.3U Active CN204358919U (zh) 2014-12-25 2014-12-25 空调风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5891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0775A (zh) * 2016-02-29 2016-06-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换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CN106907791A (zh) * 2015-12-22 2017-06-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器
CN110131871A (zh) * 2019-06-25 2019-08-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机构以及空调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7791A (zh) * 2015-12-22 2017-06-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器
CN105650775A (zh) * 2016-02-29 2016-06-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换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CN110131871A (zh) * 2019-06-25 2019-08-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机构以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58919U (zh) 空调风道系统
CN103574868B (zh) 空调器用密封装置及空调器
CN204373173U (zh) 风道分流机构及空调器
CN102538118A (zh) 换气装置
CN104180490A (zh) 导风分流机构
CN100582594C (zh) 通风均流器
CN204478287U (zh) 座吊式空调器
CN102141292A (zh) 空调设备的天花板出风口
CN202066122U (zh) 一种风管式空调器
EP3805657A1 (en) Air-out duct structure, air-out panel and ceiling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CN204043150U (zh) 工艺空调布风系统
CN203571962U (zh) 密封装置及应用该密封装置的空调器
CN207555948U (zh) 一种新风专用分风箱
CN107525247B (zh) 风道换向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4141712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3982973A (zh) 一种按风量分布的通风管道系统及设计方法
CN203810665U (zh) 中央空调风道
CN201110442Y (zh) 通风均流器
CN202853400U (zh) 一种篦冷机密封装置
CN207777634U (zh) 一种室内通气管道阀门
CN203258813U (zh) 导风分流机构
CN205105512U (zh) 一种箱体设备的散热风道
CN203421338U (zh) 一种软风管
CN216644486U (zh) 一种高密闭性高效送风口
CN205048572U (zh) 一种新风系统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04

Address after: 200001, room 804, C District, No. 666,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Beijing East Roa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FC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800 room 8, building 25, No. 835, Lane 2170, Jiaxin Road, Shanghai, Jiadi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XINQ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