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25247B - 风道换向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风道换向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25247B
CN107525247B CN201610471603.9A CN201610471603A CN107525247B CN 107525247 B CN107525247 B CN 107525247B CN 201610471603 A CN201610471603 A CN 201610471603A CN 107525247 B CN107525247 B CN 107525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eversing device
air duct
channel
main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16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25247A (zh
Inventor
魏波
詹朝永
刘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104716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25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25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5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25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5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道换向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风道换向装置,包括:换向本体,换向本体上有相互隔离的第一主通道和第二主通道;多个风口部,各风口部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支通道和第二支通道,换向本体选择性地与其中一个风口部连通,并使第一主通道与该风口部的第一支通道连通,第二主通道与该风口部的第二支通道连通。这样设置能够使得该风道换向装置具有多个出风通道和进风通道,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空调器的具体安装方式选择出风和进风方式以满足使用者需求。该风道换向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风道换向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道换向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安装方式一般有壁挂式安装方式和吊装式安装方式。由于两种安装方式所需的进风方向和出风方向完全不同,所以一般在选定室内机安装方式时都需要对室内机内部风道进行换向以满足安装需求。风道的换向,往往会改变现有产品的固态风道模式即改变产品的原有结构,降低了室内机工作时的可靠性。而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多风道的转换的结构都较为复杂,使用起来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换向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风道换向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道换向装置,包括:换向本体,换向本体上有相互隔离的第一主通道和第二主通道;多个风口部,各风口部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支通道和第二支通道,换向本体选择性地与其中一个风口部连通,并使第一主通道与该风口部的第一支通道连通,第二主通道与该风口部的第二支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多个风口部中的一个处于连通状态时,处于连通状态的风口部的第一支通道与第一主通道形成进风通道,处于连通状态的风口部的第二支通道与第二主通道形成出风通道。
进一步地,多个风口部包括:第一风口部和第二风口部,第一风口部和第二风口部均置于换向本体上,第二风口部的进风方向与第一风口部的进风方向具有第一夹角,和/或,第二风口部的出风方向与第一风口部的出风方向具有第二夹角。
进一步地,第一夹角为90°,和/或,第二夹角为90°。
进一步地,风口部包括:第一中隔板,设置于风口部内以将风口部分隔形成第一支通道和第二支通道。
进一步地,换向本体包括:第二中隔板,第一主通道和第二主通道形成在第二中隔板的相对的两侧,各风口部均设置于第二中隔板的侧边沿上,并且第一中隔板与第二中隔板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第一中隔板和第二中隔板共面。
进一步地,风道换向装置还包括:导风块,导风块设置在第二中隔板上并位于第二主通道内以将室内的风导出至室外。
进一步地,多个风口部包括第一风口部和第二风口部,第一风口部和第二风口部均置于换向本体上,导风块包括:第一弧形面,与第二风口部对应设置,以将室内的风导入第一风口部内并排出至室外;第二弧形面,设置在导风块的远离第一风口部的一侧,以将室内的风导入第二风口部内并排出至室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风道换向装置,风道换向装置为上述的风道换向装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风道换向装置包括换向本体和多个风口部。换向本体上有相互隔离的第一主通道和第二主通道。各风口部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支通道和第二支通道,换向本体选择性地与其中一个风口部连通,并使第一主通道与该风口部的第一支通道连通,第二主通道与该风口部的第二支通道连通。这样设置能够使得该风道换向装置具有多个出风通道和进风通道,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空调器的具体安装方式选择出风和进风方式以满足使用者需求。该风道换向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风道换向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风道换向装置的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风道换向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风道换向装置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换向本体;11、第二中隔板;20、第一风口部;30、第一主通道;40、第二主通道;50、第一中隔板;60、第二风口部;70、导风板;71、第一弧形面;72、第二弧形面;80、壁挂式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换向装置。该风道换向装置包括换向本体10和多个风口部。换向本体10上有相互隔离的第一主通道30和第二主通道40。各风口部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支通道和第二支通道,换向本体10选择性地与其中一个风口部连通,并使第一主通道30与该风口部的第一支通道连通,第二主通道40与该风口部的第二支通道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这样设置能够使得该风道换向装置具有多个出风通道和进风通道,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空调器的具体安装方式选择出风和进风方式以满足使用者需求。该风道换向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多个风口部中的一个处于连通状态时,处于连通状态的风口部的第一支通道与第一主通道30形成进风通道,处于连通状态的风口部的第二支通道与第二主通道40形成出风通道。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增加了该风道换向装置出风方式的灵活性,即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出风方式,出风方式一般包括进风方向和出风方向,继而根据出风方式选择出风部工作状态时能够实现该方式的组合。有效地增加了该风道换向装置的实用性。
如图1和图2所示,风口部包括两个风口部。分别为第一风口部20和第二风口部60。第一风口部20和第二风口部60均置于换向本体10上,第二风口部60的进风方向与第一风口部20的进风方向具有第一夹角。第二风口部60的出风方向与第一风口部20的出风方向具有第二夹角。这样设置能够通过转换风道换向装置就能够实现不同的进风方向和出风方向。
优选地,第二风口部60的进风方向与第一风口部20的进风方向具有第一夹角,第一夹角为90°。第二风口部60的出风方向与第一风口部20的出风方向具有第二夹角,第二夹角为90°。这样设置能够使得各出风部能够实现不同的进风方向和出风方向,从而使得整个风道换向装置具有更可能多的进风角度个出风角度,进一步提高了风道换向装置的实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风口部包括第一中隔板50。第一中隔板50设置于风口部内以将风口部分隔形成第一支通道和第二支通道。采用板状的隔板设置在出风部内并将出风部分隔成两个风道,有效增加了进出风的风量。
进一步地,换向本体10包括第二中隔板11。第一主通道30和第二主通道40形成在第二中隔板11的相对的两侧,各风口部均设置于第二中隔板11的侧边沿上,并且第一中隔板50与第二中隔板11位置相对应。这样设置能够有效的降低换向本体10的加工难度,使得将出风部设置于换向本体10上时更加简单方便。同时也有效地减小了第一主通道30和第二主通道40内的进出风阻力,使得该风道换向装置进出风更加顺畅,有效地降低了风道换向装置内的噪音。
优选地,为了使得风道换向装置的噪音降低至最小,将第一中隔板的表面和第二中隔板的表面设置成共面。即使得第一支通道和第二支通道与第一主通道30和第二主通道40连通的通道侧壁之间采用平面过度,有效地降低了通道内进出风的噪音。
为了使得在转换该风道换向装置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的将进风或出风导入进风通道或是出风通道,在风道换向装置内还设置有导风块70。其中,导风块70设置在第二中隔板11上并位于第二主通道40内以将室内的风导出至室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多个风口部包括两个出风部。分别为第一风口部20和第二风口部60。第一风口部20和第二风口部60均置于换向本体10上,导风块70包括第一弧形面71和第二弧形面72。第一弧形面71与第二风口部60对应设置,以将室内的风导入第一风口部20内并排出至室外。第二弧形面72设置在导风块70的远离第一风口部20的一侧,以将室内的风导入第二风口部60内并排出至室外。其中风道换向装置的进风侧和出风侧采取的是圆弧的过渡方式(如图5所示),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气流的速度更均匀平稳,从而减少噪音。其中的圆弧过渡方式也可以根据风道的具体情况做合适的改变,比如流线型等。
上述实施例中的风道换向装置还可以用于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即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如图5所示,该空调器包括风道换向装置。风道换向装置为上述实施例中的风道换向装置。其中,风道换向装置包括换向本体10和多个风口部。换向本体10上有相互隔离的第一主通道30和第二主通道40。各风口部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支通道和第二支通道,换向本体10选择性地与其中一个风口部连通,并使第一主通道30与该风口部的第一支通道连通,第二主通道40与该风口部的第二支通道连通。
现有技术中,对于传统的壁挂式新风机只有一种壁挂式的安装方式,这样的安装方式达不到对墙壁美观和节约室内空间的要求。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增加了吊装式风口80。为了节约能源该产品采用了全热交换模式对室外新风和室内空气进行了热量交换,同时实现了从室外引进新风和从室内排出浑浊空气的流动。
这样设置能够使得该风道换向装置具有多个出风通道和进风通道,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空调器的具体安装方式选择出风和进风方式以满足使用者需求。该风道换向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该风道换向装置的风口部为双风道风口,风口的一侧引进室外新风,另一侧排出室内的空气,为了节约产品成本和安装的方便,在实现壁挂安装和吊装的转换中设计了此风道转换器。具体工作原理为:新风机为吊装式安装方式时如图1中第一风口部20处于工作状态,此时第二风口部60为堵住状态。此工作状态通过手动更换的装置,如果是吊装的是一种安装方式,换为壁挂式时需要手动把装置拿出然后转90°后再放入空调器的外壳就实现了出风方向的转换。
此时室外新风通过第一风口部20的一侧进入风机(见带有斜线箭头方向21),室内空气经过全热交换滤芯通过风道转换器第一风口部20的另一侧排出(见黑色箭头方向22)。新风机为壁挂式安装方式时,如图3中第二风口部60处于工作状态,第一风口部20为堵住状态,此时把风道转换器即风道换向装置旋转90°放置就可以实现由壁挂式转为吊装式工作状态时风道的变换,室外新风通过第二风口部60的一侧进入风机(见带有斜线箭头方向61),室内空气经过全热交换滤芯通过风道转换器从第二风口部60的另一侧排出(见黑色箭头方向62)。
如图1至图5中示出了出风部均为圆柱形状结构。其中,第一中隔板50设置在出风部的内部并将出风部分成出风量同样大小的第一支通道和第二支通道。当然,出风部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的形状的结构,例如方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形状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风道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向本体(10),所述换向本体(10)上有相互隔离的第一主通道(30)和第二主通道(40);
多个风口部,各所述风口部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支通道和第二支通道,所述换向本体(10)选择性地与其中一个所述风口部连通,并使所述第一主通道(30)与该所述风口部的第一支通道连通,所述第二主通道(40)与该所述风口部的第二支通道连通;多个所述风口部中的一个处于连通状态时,处于连通状态的所述风口部的第一支通道与所述第一主通道(30)形成进风通道,处于连通状态的所述风口部的第二支通道与所述第二主通道(40)形成出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风口部包括:
第一风口部(20)和第二风口部(60),所述第一风口部(20)和所述第二风口部(60)均置于所述换向本体(10)上,
所述第二风口部(60)的进风方向与所述第一风口部(20)的进风方向具有第一夹角,和/或,
所述第二风口部(60)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一风口部(20)的出风方向具有第二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90°,和/或,所述第二夹角为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部包括:
第一中隔板(50),设置于所述风口部内以将所述风口部分隔形成所述第一支通道和所述第二支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本体(10)包括:
第二中隔板(11),所述第一主通道(30)和所述第二主通道(40)形成在所述第二中隔板(11)的相对的两侧,各所述风口部均设置于所述第二中隔板(11)的侧边沿上,并且所述第一中隔板(50)与所述第二中隔板(11)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隔板和所述第二中隔板共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换向装置还包括:
导风块(70),所述导风块(70)设置在所述第二中隔板(11)上并位于所述第二主通道(40)内以将室内的风导出至室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风口部包括第一风口部(20)和第二风口部(60),所述第一风口部(20)和所述第二风口部(60)均置于所述换向本体(10)上,所述导风块(70)包括:
第一弧形面(71),与第二风口部(60)对应设置,以将室内的风导入所述第一风口部(20)内并排出至室外;
第二弧形面(72),设置在所述导风块(70)的远离所述第一风口部(20)的一侧,以将室内的风导入所述第二风口部(60)内并排出至室外。
9.一种空调器,包括风道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换向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换向装置。
CN201610471603.9A 2016-06-22 2016-06-22 风道换向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107525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1603.9A CN107525247B (zh) 2016-06-22 2016-06-22 风道换向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1603.9A CN107525247B (zh) 2016-06-22 2016-06-22 风道换向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5247A CN107525247A (zh) 2017-12-29
CN107525247B true CN107525247B (zh) 2023-06-23

Family

ID=60735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1603.9A Active CN107525247B (zh) 2016-06-22 2016-06-22 风道换向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252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4186A (zh) * 2019-02-21 2019-07-05 广东伊斐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热交换的进排风管道及使用该管道的新风系统
CN115076827B (zh) * 2022-06-02 2023-10-13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4184A (ja) * 1999-06-24 2001-01-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給排気パイプ
JP2003148781A (ja) * 2001-11-15 2003-05-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換気装置
JP2008175472A (ja) * 2007-01-19 2008-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202040933U (zh) * 2010-08-05 2011-11-16 迟永江 一种相变自然对流式热交换器
CN202182536U (zh) * 2011-07-28 2012-04-04 苏州康毅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可调节式风道
CN104359209A (zh) * 2014-10-29 2015-0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出风口切换装置及空调器
CN105650800A (zh) * 2016-03-07 2016-06-08 杭州奥普卫厨科技有限公司 可切换进风方向的换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48719B2 (en) * 2008-08-20 2016-02-02 Halla Visteon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Dual zone type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4184A (ja) * 1999-06-24 2001-01-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給排気パイプ
JP2003148781A (ja) * 2001-11-15 2003-05-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換気装置
JP2008175472A (ja) * 2007-01-19 2008-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202040933U (zh) * 2010-08-05 2011-11-16 迟永江 一种相变自然对流式热交换器
CN202182536U (zh) * 2011-07-28 2012-04-04 苏州康毅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可调节式风道
CN104359209A (zh) * 2014-10-29 2015-0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出风口切换装置及空调器
CN105650800A (zh) * 2016-03-07 2016-06-08 杭州奥普卫厨科技有限公司 可切换进风方向的换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5247A (zh) 2017-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00352A (zh) 风道模块、设有其的风道结构及空调
US20200340687A1 (en) Air duct machine
US10892606B2 (en) Ventilation unit for electrical enclosure
WO2018196412A1 (zh) 空调器
CN107525247B (zh) 风道换向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20130003506A (ko) 외장형 바이패스 기능을 갖는 열회수형 환기장치
CN213019946U (zh) 新风系统和空调机组
CN113739272A (zh) 导风部件、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N105387588B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EP2228607B1 (en) Controll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ox with changeable direction inlet ports and outlet ports
CN104896644A (zh) 一种用于配置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调节设备的系统
CN102292601A (zh) 具有交替空气流的通风装置
CN107270512B (zh) 风阀装置及新风系统
CN202066122U (zh) 一种风管式空调器
CN110296230B (zh) 风阀及设有其的除霾机
KR100601220B1 (ko) 폐열회수 환기장치를 이용한 멀티시스템
CN205065928U (zh) 一种立体环抱送风装置及其空调器
CN100529643C (zh) 转轮式全热交换装置
CN213362679U (zh) 一种新风空调机
CN210397797U (zh) 一种可改变风道的风阀
CN211119640U (zh) 风道切换装置
CN205747382U (zh) 风道换向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089079U (zh) 一种空气换热器芯体
CN206540282U (zh) 可单独调节显示进风风量和出风风量的室内换气装置
CN107314493B (zh) 兼具室内净化功能的壁挂新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