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7802U - 一种可导光触控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导光触控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47802U
CN204347802U CN201420805947.5U CN201420805947U CN204347802U CN 204347802 U CN204347802 U CN 204347802U CN 201420805947 U CN201420805947 U CN 201420805947U CN 204347802 U CN204347802 U CN 204347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glass cover
plate
trigger control
cord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059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家文
鲍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eish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City Ruijie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opwel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opwel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opwel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059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47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47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47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导光触控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包括:玻璃盖板覆盖在按键部、导光膜和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上,按键部在导光膜上,按键部和导光膜形成结构与显示屏为并列排列,按键部包括覆盖于显示屏显示区域外在导光膜上的第一覆盖结构和显示屏显示区域内的第二覆盖结构;第一覆盖结构上设置一或多个导电触发控件,第二覆盖结构上设置与导电触发控件相对一或多个导电响应控件,导电触发控件与相对导电响应控件为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第二覆盖结构中各导电响应控件与显示屏表面上各自接触的区域为电耦合联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触控显示表面结构多通过结合触摸屏的玻璃盖板实现中在功能键与触摸屏的连接结构复杂且需要按键可导光的显示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导光触控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导光触控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
背景技术
触摸屏具有能提供可变的、并为人们所熟悉的界面的优点,为了更好的利用触摸屏的优点,用户可以容易的移动、放大、缩小或旋转触摸屏上显示的图像对象,当前移动终端多数采用触摸屏。鉴于电容式触摸屏透光率更高,也能更好地支持多点触控,因此电容式触摸屏以其良好的易用性在手机、PDA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已经广泛采用。
当前的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表面结构多通过结合触摸屏的玻璃盖板实现,但是在触摸屏外还设置有功能键,例如安卓系统的移动终端中功能键:Menu键、Home键和Back键;或者安者卓系统的移动终端中功能键:Menu键、Home键、Back键和Search键,在功能键与触摸屏的连接中需要在玻璃盖板下通过铺设复杂的线路和电路达到要求,结构比较复杂,制造难度大,而且如果将功能键设置为可导光的显示效果,将导致结构更加复杂,在实际生产中废品率会比较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导光触控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的技术方案,就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导光触控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解决了当前的移动终端的触控显示表面结构多通过结合触摸屏的玻璃盖板实现,在功能键与触摸屏的连接中需要在玻璃盖板下通过铺设复杂的线路和电路达到要求,结构比较复杂,制造难度大,而且如果将功能键设置为可导光的显示效果,将导致结构更加复杂,在实际生产中废品率会比较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导光触控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包括:玻璃盖板、按键部、导光膜和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玻璃盖板覆盖在按键部、导光膜和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上,其中按键部覆盖在导光膜上,按键部和导光膜形成的结构与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为并列排列,按键部包括覆盖于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外在导光膜上的第一覆盖结构和紧密覆盖于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内的第二覆盖结构;
其中,第一覆盖结构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导电触发控件,第二覆盖结构上设置与导电触发控件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导电响应控件,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为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即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之间存在一缝隙,第二覆盖结构中各导电响应控件与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表面上各自接触的区域为电耦合联接。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玻璃盖板还可包括: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导电响应控件之间存在的缝隙的距离为大于0.1mm。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玻璃盖板还可包括: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为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包括:任一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n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导电响应控件为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n为大于1的自然数。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玻璃盖板还可包括: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为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包括:任一导电触发控件包括两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触发键位,两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触发键位各自和一个导电响应控件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是指:一个触发键位与一个导电响应控件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另一个触发键位与另一个导电响应控件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玻璃盖板还可包括: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为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包括:任一导电触发控件包括两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触发键位,与该导电触发控件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包括多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响应键位,两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触发键位各自和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多个响应键位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是指:一个触发键位与n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响应键位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另一个触发键位与另外n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响应键位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n为大于1的自然数。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玻璃盖板还可包括: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所述导电响应控件的导电介质,包括:低方阻氧化铟锡镀膜,其导电体方阻小于等于60方阻;低方阻纳米银线涂层,其导电体方阻大于等于50方阻;合金金属丝镀层,其导电体方阻小于等于10方阻;或者高性能石墨烯薄膜,其导电体方阻大于等于50方阻。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玻璃盖板还可包括:所述第一覆盖结构和所述第二覆盖结构是将导电触发控件与导电响应控件叠加到透明的绝缘层基材上形成,即将所述导电介质通过溅射、涂布、化学乘积或纳米压印方式叠加到透明的绝缘层基材上形成。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玻璃盖板还可包括:所述按键部还包括识别标识层、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识别标识层通过第一粘结层覆盖在第一覆盖结构上,第一覆盖结构通过第二粘结层覆盖在导光膜上。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玻璃盖板还可包括:所述识别标识层包括一个或多个各识别标识位,其中任一识别标识位各自对应第一覆盖结构的一导电触发控件,并且任一识别标识位覆盖在对应的一导电触发控件上。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终端玻璃盖板还可包括:所述按键部进一步包括反射膜,导光膜覆盖在反射膜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应用本实用新型,通过按键部的覆盖于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外在导光膜上的第一覆盖结构的导电触发控件和紧密覆盖于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内的第二覆盖结构的导电响应控件采取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无需在玻璃盖板下铺设复杂的线路和电路,同时达到了功能键的导光效果,结构简单,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导光触控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导电触发控件B和两个非接触的相邻排列的导电响应控件(B1和B2)为相对应关系的联接实例的示意图;
图3为一个触发键位P11与一个响应键位S11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另一个触发键位P12与另一个响应键位S12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两个触发键位(P11和P12)为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设置实例的示意图;
图4为1个触发键位T11与2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响应键位(X11和X12)为相对应关系的耦合联接,另1个触发键位T12与另外2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响应键位(X13和X14)为相对应关系的耦合联接,两个触发键位(T11和T12)为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设置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导光触控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包括:玻璃盖板10、按键部20、导光膜30和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40,玻璃盖板10覆盖在按键部20、导光膜30和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40上,其中按键部20覆盖在导光膜30上,按键部20和导光膜30形成的结构与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40为并列排列,按键部20包括覆盖于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外在导光膜上的第一覆盖结构201和紧密覆盖于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内的第二覆盖结构202;
其中,第一覆盖结构201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导电触发控件2011,第二覆盖结构202上设置与导电触发控件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导电响应控件2021,所述导电触发控件2011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2021为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即导电触发控件2011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2021之间存在一缝隙,第二覆盖结构202中各导电响应控件2022与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表面40上各自接触的区域为电耦合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采用in-cell或on-cell的技术可以在显示的基础上实现触控功能。
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为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即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之间存在一缝隙。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导电响应控件之间存在的缝隙的距离为大于0.1mm。此为在实际使用测试中得到的缝隙的距离,在此距离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的非接触方式电耦合感应联接是有效的。
但是由于当前具有触控显示功能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采用传统的自容耦合方式,需要在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留有导电触发区域,这样会在用户操作触摸屏时在触发区域形成屏蔽区,导致屏蔽区触控无效。本实用新型通过覆盖于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外在导光膜上的第一覆盖结构的导电触发控件和紧密覆盖于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内的第二覆盖结构的导电响应控件采用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在非显示触控区域进行操作,不需要再显示区域留有导电触发区域,不会在用户操作电容式触控屏时在触发区域形成屏蔽区,给用户带来了方便,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为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包括以下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任一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n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导电响应控件为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n为大于1的自然数。例如:如图2所示,一个导电触发控件B和两个非接触的相邻排列的导电响应控件(B1和B2)为相对应关系的联接;一个导电触发控件和三个非接触的相邻排列的导电响应控件为相对应关系的联接;或一个导电触发控件和四个非接触的相邻排列的导电响应控件为相对应关系的联接,以此类推。但由于移动终端屏幕尺寸是一定的,所以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合理的设置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多个导电响应控件与1个导电触发控件设置为相对应关系,如图2的本实用新型中相邻的2个导电响应控件与1个导电触发控件设置为相对应关系为最优实施方式。当用户无意触控到相邻的2个导电响应控件中任一个(B1或B2)时,不会在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表面上产生感应信号,不对用户的误操作进行响应;而且用户无意同时触控到相邻的2个导电响应控件(B1和B2)的几率几乎为零,因此在不影响显示屏区域的条件下,达到了避免用户对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的触控误操作,给用户带来了方便,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为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包括:任一导电触发控件包括两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触发键位,两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触发键位各自和一个导电响应控件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是指:一个触发键位与一个导电响应控件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另一个触发键位与另一个导电响应控件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如图3所示,一个触发键位P11与一个响应键位S11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另一个触发键位P12与另一个响应键位S12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两个触发键位(P11和P12)为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设置;其中若同时触发两个触发键位(P11和P12)时,则在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表面上产生感应信号,对用户的操作进行相应的预设响应流程;若只触发其中任一个触发键位(P11或P12),则不在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表面上产生感应信号,不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响应。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入了“两个触发键位为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设置”的方式,进一步减小了在非显示触控区域的触发键位的误触控,当用户无意触控到相邻的2个触发键位中任一个时,不会在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表面上产生感应信号,不对用户的误操作进行响应;而且用户无意同时触控到相邻的2个触发键位的几率几乎为零,因此在不影响显示屏区域的条件下,达到了避免用户对触发键位的触控误操作;并且用户无意同时触控到触摸屏内的与2个触发键位各自相应联接的2个响应键位(S11和S12)的几率几乎为零,达到了避免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控误操作,给用户带来了方便,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为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包括:任一导电触发控件包括两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触发键位,与该导电触发控件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包括多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响应键位,两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触发键位各自和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多个响应键位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是指:一个触发键位与n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响应键位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另一个触发键位与另外n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响应键位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n为大于1的自然数。其中若同时触发两个触发键位时,则在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表面上产生感应信号,对用户的操作进行相应的预设响应流程;若只触发其中任一个触发键位,则不在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表面上产生感应信号,不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响应。例如:如图4所示,1个触发键位T11与2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响应键位(X11和X12)为相对应关系的耦合联接,另1个触发键位T12与另外2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响应键位(X13和X14)为相对应关系的耦合联接,两个触发键位(T11和T12)为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设置,在本实例中加入了缝隙互容的方式(即两个响应键位为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设置),避免了在手指未触发的时候容值过大导致的误响应的可能,同时将缝隙互容的设计方案融入单点双响应的传导图形中,放大了X11和X12的通道容值,也放大了X13和X14的通道容值,减少了通道容值的损失,并在响应区增强局部响应强度,用户在触摸屏内同时触控X11、X12、X13和X14的可能性更低。再例如:1个触发键位与3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响应键位为相对应关系的耦合联接,另1个触发键位与另外3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响应键位为相对应关系的耦合联接,两个触发键位为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设置,以此类推。但由于移动终端屏幕尺寸是一定的,所以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合理的设置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多个响应键位与1个触发键位设置为相对应关系;本实用新型中最优实施方式为:1个触发键位与2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响应键位为相对应关系的耦合联接,另1个触发键位与另外2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响应键位为相对应关系的耦合联接,两个触发键位为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设置。
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所述导电响应控件的导电介质,包括:低方阻氧化铟锡镀膜,其导电体方阻小于等于60方阻;低方阻纳米银线涂层,其导电体方阻大于等于50方阻;合金金属丝镀层,其导电体方阻小于等于10方阻;或者高性能石墨烯薄膜,其导电体方阻大于等于50方阻。在实际的测试中,导电触发控件与导电响应控件的导电介质可以采取上述材质,材质的具体方阻值是在测试中得到,适于实际生产需要,可以节省材料,减小了实际制造中实现的复杂度。本实用新型需要使用高性能材料作为导电介质,可以包括:低方阻氧化铟锡镀膜(<60方阻),低方阻纳米银线涂层(50方阻),合金金属丝镀层(<10方阻),高性能石墨烯薄膜(50方阻);并将导电介质通过溅射、涂布、化学乘积、纳米压印方式叠加到透明绝缘材料上,透明绝缘材料可以涵盖:玻璃、聚氨酯、亚克力、聚酰亚胺、树脂、聚酯;再通过光学胶将叠加导电材料的透明绝缘材料(也可以是非透明或半透明,其中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绝缘材料,便于覆盖在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上不影响屏幕的显示和操作)贴合到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上。
所述第一覆盖结构和所述第二覆盖结构是将导电触发控件与导电响应控件叠加到透明的绝缘层基材上形成,即将所述导电介质通过溅射、涂布、化学乘积或纳米压印方式叠加到透明的绝缘层基材上形成。透明的绝缘层基材可以包括:玻璃、聚氨酯、亚克力、聚酰亚胺、树脂或聚酯。
所述按键部还包括识别标识层、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识别标识层通过第一粘结层覆盖在第一覆盖结构上,第一覆盖结构通过第二粘结层覆盖在导光膜上。
所述按键部进一步包括反射膜,导光膜覆盖在反射膜上。通过反射膜增强了导光的效果。导光膜(简称LGF),具有超薄,发光均匀、色彩多变化等特点,可以用于手机按键,让按键色彩丰富起来;导光膜是通过彩色导光膜将LED的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的一种产品。导光膜可以应用于手机按键背光。导光膜是具有高折射率及光穿透率的透明薄膜,并表面有不同疏密的网点微结构。导光膜利用光线在介质间折射率的差异而发生全反射现象,藉由网点微结构破坏将光线引导由表面射出。
所述识别标识层包括一个或多个各识别标识位,其中任一识别标识位各自对应第一覆盖结构的一导电触发控件,并且任一识别标识位覆盖在对应的一导电触发控件上。例如:安卓系统的移动终端中所述识别标识位可以包括:Menu键、Home键和Back键;或者安者卓系统的移动终端中所述识别标识位可以包括:Menu键、Home键、Back键和Search键;或者安者卓系统的移动终端中所述识别标识位可以仅包括:Home键;或者iOS系统的所述识别标识位可以包括:Home键;以上只是例举,实际中只要是针对不同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设置的功能键位都可以为本实用新型的识别标识位,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一般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主要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导光触控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盖板、按键部、导光膜和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玻璃盖板覆盖在按键部、导光膜和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上,其中按键部覆盖在导光膜上,按键部和导光膜形成的结构与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为并列排列,按键部包括覆盖于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外在导光膜上的第一覆盖结构和紧密覆盖于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内的第二覆盖结构;
其中,第一覆盖结构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导电触发控件,第二覆盖结构上设置与导电触发控件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导电响应控件,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为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即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之间存在一缝隙,第二覆盖结构中各导电响应控件与集成触控功能显示屏表面上各自接触的区域为电耦合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导电响应控件之间存在的缝隙的距离为大于0.1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为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包括:任一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n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导电响应控件为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n为大于1的自然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为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包括:任一导电触发控件包括两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触发键位,两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触发键位各自和一个导电响应控件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是指:一个触发键位与一个导电响应控件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另一个触发键位与另一个导电响应控件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其相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为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包括:任一导电触发控件包括两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触发键位,与该导电触发控件对应的导电响应控件包括多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响应键位,两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触发键位各自和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多个响应键位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是指:一个触发键位与n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响应键位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另一个触发键位与另外n个分离式相邻排列的响应键位为相对应关系的非接触方式的电耦合感应联接,n为大于1的自然数。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触发控件与所述导电响应控件的导电介质,包括:低方阻氧化铟锡镀膜,其导电体方阻小于等于60方阻;低方阻纳米银线涂层,其导电体方阻大于等于50方阻;合金金属丝镀层,其导电体方阻小于等于10方阻;或者高性能石墨烯薄膜,其导电体方阻大于等于50方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覆盖结构和所述第二覆盖结构是将导电触发控件与导电响应控件叠加到透明的绝缘层基材上形成,即将所述导电介质通过溅射、涂布、化学乘积或纳米压印方式叠加到透明的绝缘层基材上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部还包括识别标识层、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识别标识层通过第一粘结层覆盖在第一覆盖结构上,第一覆盖结构通过第二粘结层覆盖在导光膜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标识层包括一个或多个各识别标识位,其中任一识别标识位各自对应第一覆盖结构的一导电触发控件,并且任一识别标识位覆盖在对应的一导电触发控件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部进一步包括反射膜,导光膜覆盖在反射膜上。
CN201420805947.5U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可导光触控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 Active CN204347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5947.5U CN204347802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可导光触控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5947.5U CN204347802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可导光触控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7802U true CN204347802U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31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05947.5U Active CN204347802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可导光触控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478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1549A (zh) * 2015-12-17 2018-07-31 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触觉反馈设备的触摸屏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1549A (zh) * 2015-12-17 2018-07-31 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触觉反馈设备的触摸屏
CN108351549B (zh) * 2015-12-17 2021-04-16 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触觉反馈设备的触摸屏
US10983265B2 (en) 2015-12-17 2021-04-20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Touchscreen having a haptic feedback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66059U (zh) 一种具有扩展按键的终端
CN103765359B (zh) 触摸面板和用于制造该触摸面板的方法
CN102063213B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TW201113779A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3616742U (zh) 一种触摸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4598085A (zh) 一种基于智能膜的触控屏幕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2645997B (zh) 触控面板及其触碰点分辨方法
CN204347802U (zh) 一种可导光触控的移动终端玻璃盖板
CN202404565U (zh) 层叠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
CN204347804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移动终端
CN104765513A (zh) 触控模拟输入装置
CN204288171U (zh) 触摸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204203940U (zh) 一种电阻触摸屏结构、电阻触摸屏和显示器
CN201163767Y (zh) 一种触摸电容感应控制装置
CN204347803U (zh) 一种具有防误触的电容式触摸屏覆合结构的移动终端
CN105892768B (zh) 一种基于防误触的电容式触摸屏的覆合结构装置
CN204667363U (zh) 触控装置
CN204347801U (zh) 一种防蓝光的电容式触摸屏的覆合结构装置
CN204347805U (zh) 一种具有电容式触摸屏覆合结构的移动终端
CN206209682U (zh) 一种大尺寸电容屏的导电层、大尺寸电容屏及显示装置
CN204009800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CN204129718U (zh) 触摸屏装置
CN204166318U (zh) 一种矩阵式多点触控开关
CN105892770B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覆合结构装置
CN103927057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0030 room 33, building 680, No. 303-32, Guiping Road, Shanghai, Xuhui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WEISH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30. A8522, room A8, Hua Hua business center, 808 Hongqiao Road, Shanghai, Xuhu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ongjie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16

Address after: A District, two floor, D building, Wanfeng Industrial Zone, Wanfeng District, Gongming office,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ity Ruijie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30 room 33, building 680, No. 303-32, Guiping Road, Shanghai, Xuhu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WEISH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