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36019U - 双面滑动自动扣 - Google Patents

双面滑动自动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36019U
CN204336019U CN201420847536.2U CN201420847536U CN204336019U CN 204336019 U CN204336019 U CN 204336019U CN 201420847536 U CN201420847536 U CN 201420847536U CN 204336019 U CN204336019 U CN 204336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ount
fixed bar
hollow hole
bales catch
discoun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475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望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8475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36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36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360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滑动自动扣,结构由扣头本体和穿置在扣头本体上的滑动轴体所构成,该扣头本体的上下两侧边开设有镂空孔,扣头本体的左右两侧边下方设置有定位板,该滑动轴体由相互连接的固定杆和拉动杆所组成,其中固定杆横穿并架设在扣头本体的两镂空孔之间,固定杆可沿镂空孔左右滑动,使用时利用正反摩擦作用力的原理来固定带身,另外通过对称原理实现带身长短度的自动调节,实现带身的快速连接和取脱,同时通过移动且能定位的滑动轴体可以在不取下带身的情况下自由调节皮带的松紧程度,使用方便,老少皆宜,本实用新型方便简洁,能够极大的满足人们不断追求简便和方便的生活方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双面滑动自动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着装用品技术领域,涉及皮带,具体是指一种利用物理学中的正反作用力原理和对称原理设计的双面滑动自动扣。
背景技术:
皮带作为一种穿着于人身体上的重要饰品之一,其结构由皮带身和皮带扣两部分所构成。而设有皮带的自动扣,因其可自动调整长短而不用在带身上增加打孔或采用剪短皮带的方式来实现调整带身长短到合适长度的方便性,赢得了大众的喜爱,拥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但目前市场上的自动扣,采用的结构都是在带身上面安装卡槽、胶牙,在扣头上面安装卡位部件,卡位部位通过弹簧的作用力顶住或松开卡位的方式来固定皮带或调整其长短,或者单纯用挤压的方式卡紧皮带。这种结构的自动扣,只是具备带身单面使用的功能,而不具备带身双面使用的功能,另外,结构上各配件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根本不符合人们对皮带扣轻便和实用的要求,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滑动自动扣,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在实现自动调整带身长短的基础上,兼具带身可双面使用的功能,既减少了部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又增加了产品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面滑动自动扣,结构包括一扣头本体,以及穿置在该扣头本体上的滑动轴体。所述扣头本体的上下两侧边开设有镂空孔,扣头本体的左右两侧边下方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的滑动轴体由相互连接的固定杆和拉动杆所组成,其中固定杆横穿并架设在扣头本体的两镂空孔之间,固定杆可沿镂空孔左右滑动。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的镂空孔沿扣头本体的左右两侧走向开设,镂空孔呈U型形状或上扬的圆弧曲线状。
所述的定位板固定于扣头本体的底面,定位板与扣头本体的顶面之间留置有容纳皮带穿过的空隙。
所述的固定杆为两端平行、中间突出的十字型结构,固定杆在其中间突出的部位的表面印带有粗糙纹路。其作用是增加与带身接触时两者表面的摩擦力,使得吸附更加牢固。
所述的拉动杆呈凹槽型结构,固定杆通过焊接或螺纹或插销架设在拉动杆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充分理解和掌握利用了腹部对带身作用力的均衡性,以及物理学上正反摩擦作用力的一致性原理,通过将滑动轴体穿置在镂空孔上,使得带身能够随着滑动轴体左右移动,让人体腹部对带身的作用力完美体现在一条皮带上左右两侧的正反作用力上面,该作用力最终通过滑动轴体跟扣头本体一起对带身形成挤压摩擦力,实现稳固定位,且不会出现松动掉落的现象。
另外,当带身的内外两面为不同的纹路或颜色时,可通过将扣头本体内外面翻转一百八十度,实现带身插入扣头本体左右两侧方向的改变,达到让带身正反两面都可朝外使用的效果,方便简洁,能够极大的满足人们不断追求简单方便的生活方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扣头本体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滑动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扣头本体,2、滑动轴体,3、镂空孔,4、定位板,5、固定杆,6、拉动杆,7、带身。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扣头本体1和滑动轴体2。
扣头本体1的上下两侧边开设有镂空孔3,扣头本体1的左右两侧边在下方设置有定位板4,所述的镂空孔3沿扣头本体1的左右两侧走向开设,镂空孔3呈U型形状或上扬的圆弧曲线状;定位板4固定在扣头本体1的底面,且定位板4与扣头本体1的顶面之间留置有容纳皮带带身穿过的空隙。
滑动轴体2由固定杆5和拉动杆6所组成,其中拉动杆6呈凹槽型结构,固定杆5通过焊接的方式架设在拉动杆6的顶部,所述的固定杆5为两端平行、中间突出的十字型结构,固定杆5在中间突出的部位的表面印带有粗糙纹路,该粗糙纹路横穿并架设在扣头本体1的两镂空孔之间,固定杆5籍此可沿镂空孔3左右滑动。
参阅图5所示,使用时,将带身7的固定端通过插销连接在滑动轴体2上的拉动杆6,带身7的活动端穿过定位板4与扣头本体1顶面之间留置的空隙,此时滑动轴体2处于镂空孔3中间的最低位置,当带身7调到合适的松紧度后,将扣头本体1往与带身7固定端相反的方向拉动,拉动过程中滑动轴体2自动沿镂空孔3的左侧滑动,由于镂空孔3两头的位置比中间的位置高,因此滑动轴体2在滑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升高,直至滑动轴体2滑动到与穿过扣头本体1上的带身7相接触,在人的身体对扣头本体1产生向外的推力的同时,滑动轴体2上的固定杆5对带身7挤压产生摩擦力,挤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以固定带身7不会挪动,实现带身的快速连接;当带身要松脱下来时,只需要一手定住扣头本体1,另一只手拉动穿过扣头本体1上的带身,然后两只手往相反方向拉动即可轻易地解开皮带,非常方便。
当带身7的内外两面为不同的纹路或颜色时,可通过将扣头本体1内外面翻转一百八十度,实现带身7插入扣头本体1左右两侧方向的改变,或者是将带身7的活动端通过穿过方向的不同,达到让带身7正反两面都可朝外使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保证无须在带身7上打孔或者是在镶嵌胶牙,即可实现皮带长短度任意调整,达到自动扣的调节功能,极大满足人们不断追求简单方便的生活方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Claims (5)

1.一种双面滑动自动扣,包括一扣头本体,以及穿置在该扣头本体上的滑动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头本体的上下两侧边开设有镂空孔,扣头本体的左右两侧边下方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的滑动轴体由相互连接的固定杆和拉动杆所组成,其中固定杆横穿并架设在扣头本体的两镂空孔之间,固定杆可沿镂空孔左右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滑动自动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镂空孔沿扣头本体的左右两侧走向开设,镂空孔呈U型形状或上扬的圆弧曲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滑动自动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固定于扣头本体的底面,定位板与扣头本体的顶面之间留置有容纳皮带穿过的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滑动自动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杆为两端平行、中间突出的十字型结构,固定杆在其中间突出的部位的表面印带有粗糙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滑动自动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动杆呈凹槽型结构,固定杆通过焊接或螺纹或插销架设在拉动杆的顶部。
CN201420847536.2U 2014-12-26 2014-12-26 双面滑动自动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36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7536.2U CN204336019U (zh) 2014-12-26 2014-12-26 双面滑动自动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7536.2U CN204336019U (zh) 2014-12-26 2014-12-26 双面滑动自动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36019U true CN204336019U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19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4753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36019U (zh) 2014-12-26 2014-12-26 双面滑动自动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360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36019U (zh) 双面滑动自动扣
CN203302123U (zh) 一种栏杆间隔可调的宠物笼
CN204336116U (zh) 一种背包背带带尾扣具
CN201624452U (zh) 一种伸缩式勺子
CN203059241U (zh) 伸缩防滑筷子
CN204157707U (zh) 一种可变拎包的衣服
CN203059023U (zh) 一种多用软床
CN204245390U (zh) 两用旅行箱包
CN203646932U (zh) 点塑床单
CN204659310U (zh) 一种便携式笔筒
CN202775598U (zh) 一种勺子
CN204336148U (zh) 一种带吸管固定结构的背包
CN204110522U (zh) 一种不倒翁牙膏盒
CN204132987U (zh) 快速整理床单
CN204152129U (zh) 双面集成吊顶扣板
CN204353062U (zh) 皮带自动粘胶辊调节装置
CN202580683U (zh) 多用途手电筒
CN201905678U (zh) 可调宽度的衣架
CN204726997U (zh) 一种竹简垃圾桶
CN204433208U (zh) 一种多用途辅助挤压装置
CN203137681U (zh) 一种沙发
CN204611256U (zh) 一种带滑移装置的三脚架
CN202312106U (zh) 一种可拆装的书架
CN201928717U (zh) 带拎手花盆
CN202981280U (zh) 一种火锅桌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