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32785U - 翘板开关 - Google Patents
翘板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32785U CN204332785U CN201420636198.8U CN201420636198U CN204332785U CN 204332785 U CN204332785 U CN 204332785U CN 201420636198 U CN201420636198 U CN 201420636198U CN 204332785 U CN204332785 U CN 2043327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support portion
- making surface
- rocker switch
- fulcr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Tumbler Switches (AREA)
Abstract
翘板开关,其包括一支轴(10)、一翘片(20)、一静触点(34)和一导电支撑件(41)。翘片的接触面(22)可绕其与支轴的接触部位(26)为轴心摆动,接触面绕轴心摆动的一端部上设置有动触点(24);静触点设置于动触点的摆动路径上。导电支撑件41具有一连接部(42)和一支撑部(44),连接部可导电连接于支轴,支撑部可接触翘片的接触面,支撑部具有一起始位置,且支撑部受外力推动后会产生回复到起始位置的弹性回复力。接触面绕轴心带动动触点向静触点摆动过程中,接触面会先接触支撑部并克服弹性回复力推动支撑部,直至动触点接触并联通静触点。上述翘板开关可避免翘片与支轴间出现放电烧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翘片结构的翘板开关。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翘板开关中一般包括有一按压柱60、一翘片70、一支轴80和两个静触点92,翘片70具有与两个静触点92对应的两个动触点72,在按压柱60左右摆动的挤压下,翘片70可抵靠于支轴80,并以与支轴80的接触点为圆心转动,使翘片70的一动触点72与一静触点92撞击接触后导通,如图1中按压柱60摆动至右侧后,使右侧的动触点72与右侧的静触点92撞击接触,动、静触点联通后即可实现翘板开关的一控制状态。
在上述动触点72与静触点92撞击接触时,产生的震动会导致翘片70与支轴80分离,引起放电烧蚀。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放电烧蚀会使翘片70与支轴80之间的接触电阻增大,大电阻产生的高热量会形成潜在的火灾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翘板开关,其可避免翘片与支轴间出现放电烧蚀,可降低火灾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翘板开关,其包括一支轴、一翘片、一第一静触点和一第一导电支撑件。其中,翘片具有一可接触支轴的接触面,接触面可绕其与支轴的接触部位为轴心摆动,且接触面绕该轴心摆动的两个端部中的一端部上设置有一第一动触点,第一静触点设置于第一动触点的摆动路径上。第一导电支撑件具有一第一连接部和一第一支撑部,第一连接部可导电连接于支轴,第一支撑部可接触翘片的接触面,第一支撑部具有一未受外力时的起始位置,且第一支撑部受外力推动后会产生回复到起始位置的弹性回复力。接触面绕轴心带动第一动触点向第一静触点摆动过程中,接触面会先接触第一支撑部并克服弹性回复力推动第一支撑部,直至第一动触点接触并联通第一静触点。上述过程中翘片始终不会脱离支轴,可以保证翘片与支轴之间不会出现放电情况。
在翘板开关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翘片的接触面绕轴心摆动的两个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上设置有一第二动触点。翘板开关还包括一设置于第二动触点的摆动路径上的第二静触点。翘板开关还包括一个第二导电支撑件,其具有一可电连接于支轴的第二连接部、和一可接触接触面的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具有一未受外力时的起始位置,且第二支撑部受外力推动后会产生回复到起始位置的弹性回复力。接触面绕轴心带动第二动触点向第二静触点摆动过程中,接触面会先接触第二支撑部并克服弹性回复力推动第二支撑部,直至第二动触点接触并联通第二静触点。
在翘板开关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支撑件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导电支撑件的第二连接部连接为一体。
在翘板开关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翘板开关包括一个截面为V型的V型弹片,V型弹片的闭口端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V型弹片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支轴可从V型弹片的开口端插接V型弹片、并与闭口端连接。V型弹片的设计使整体结构更简单,更容易安装和生产。
在翘板开关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具有可抵靠支轴的凸起。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支轴的接触更稳定。
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翘板开关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现有翘板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4用以说明翘板开关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及用以说明翘板开关的工作过程。
图5用以说明翘板开关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用以说明翘板开关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用以说明图6所示翘板开关的部分立体结构。
标号说明
10 支轴
20 翘片
22 接触面
24 第一动触点
25 第二动触点
26 接触部位
34 第一静触点
35 第二静触点
41 V型弹片
41 第一导电支撑件
42 第一连接部
44 第一支撑部
45 第二导电支撑件
46 第二连接部
48 第二支撑部
49 凸起
52 按压柱
60 按压柱
70 翘片
72 动触点
80 支轴
92 静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为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
在本文中,“一”不仅表示“仅此一”,也可以表示“多于一”的情形。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而非限定它们的绝对位置。
图2至图4用以说明翘板开关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及用以说明翘板开关的工作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翘板开关可为日常使用的墙壁式开关,也可以为设置于一些装置上以控制该装置工作状态的开关,如拇指开关。如图2所示,翘板开关包括一个支轴10、一个翘片20、一个第一静触点34和一个第一导电支撑件41。其中,翘片具有一个可接触支轴10的接触面22,接触面22可以其与支轴10的接触部位26为轴心,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摆动,且接触面22绕该轴心摆动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动触点24,第一静触点34设置于第一动触点24的摆动路径上,使第一动触点24摆动到相应位置时,可与第一静触点34发生撞击接触并联通。第一导电支撑件41具有一个第一连接部42和一个第一支撑部44,第一连接部42可导电连接于支轴10,第一支撑部44可接触翘片20的接触面22,第一支撑部44具有一未受外力时的起始位置,且第一支撑部44受外力推动后会产生回复到起始位置的弹性回复力。
下面结合图2至图4说明翘板开关的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在未接触接触面22时,第一支撑部44处于其起始位置。需要操作翘板开关后,会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按压翘板开关的一控制端,带动翘板开关的按压柱52向右侧移动,按压柱60移动的过程中会推动翘片20,翘片20会以接触面22与支轴10的接触部位26为轴心、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摆动。在摆动过程中,翘片20的接触面22会首先接触第一导电支撑件41的第一支撑部44,如图3所示,在按压柱52的作用下,翘片20的接触面22会继续推动第一导电支撑件41的第一支撑部44,第一支撑部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会继续与翘片20的接触面22接触,直至图4所示,翘片20的第一动触点24与第一静触点34发生撞击接触,撞击接触的过程中,无论翘片20如何震动,第一导电支撑件41的第一支撑部44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会始终与翘片20的接触面22接触,直至第一动触点24稳定后并联通第一静触点34。所以在上述过程中,即使翘片20因为震动与支轴26分离,但由于第一导电支撑件41的第一连接部42导电连接于支轴10,且第一导电支撑件41的第一支撑部44始终与翘片20的接触面22接触,翘片20与支轴26之间也不会出现放电情况。
上述翘板开关可有效避免翘片20与支轴26间出现放电烧蚀,可降低火灾风险。
图2至图4所示的翘板开关为单控开关,翘板20仅具有一个动触点,当然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翘板20上也可以在摆动的两个端部都设置有一个动触点,以应用于双控或多控开关中。如图5所示,图5中翘片20的接触面22绕轴心摆动的两个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动触点25,翘板开关还包括一个设置于第二动触点25的摆动路径上的第二静触点35。翘板开关还包括一个第二导电支撑件45,其具有一个可电连接于支轴10的第二连接部46、和一个可接触接触面22的第二支撑部48,第二支撑部48同样具有一个未受外力时的起始位置,且第二支撑部48受外力推动后会产生回复到起始位置的弹性回复力。接触面22绕轴心带动第二动触点25向第二静触点35摆动过程中,接触面22会先接触第二支撑部48并克服弹性回复力推动第二支撑部48,直至第二动触点25接触并联通第二静触点35。其过程可参考图2至图4中第一动触点24和第一静触点34的接触过程。
如图6所示,可使第一导电支撑件41的第一连接部42(请参见图5)与第二导电支撑件45的第二连接部46(请参见图5)连接为一体。如可设计一个截面为V型的V型弹片40,可同时参见图7,V型弹片40的闭口端为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6的连接处,V型弹片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支撑部44(请参见图5)和第二支撑部48(请参见图5),支轴10可从V型弹片的开口端插接V型弹片、并与闭口端连接。V型弹片的设计使整体结构更简单,更容易安装和生产。
图6所示的V型弹片40的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6(请参见图5)分别具有可抵靠支轴10的凸起49。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强V型弹片40与支轴10的接触稳定性。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支轴(10);
一翘片(20),其具有一可接触所述支轴(10)的接触面(22),所述接触面(22)可绕其与所述支轴(10)的接触部位(26)为轴心摆动,且所述接触面(22)绕所述轴心摆动的两个端部中的一端部上设置有一第一动触点(24);
一设置于所述第一动触点(24)的摆动路径上的第一静触点(34);和
一第一导电支撑件(41),其具有一可电连接于所述支轴(10)的第一连接部(42)、和一可接触所述接触面(22)的第一支撑部(44),所述第一支撑部(44)具有一未受外力时的起始位置,且所述第一支撑部(44)受外力推动后会产生回复到所述起始位置的弹性回复力,
所述接触面(22)绕所述轴心带动所述第一动触点(24)向所述第一静触点(34)摆动过程中,所述接触面(22)会先接触所述第一支撑部(44)并克服所述弹性回复力推动所述第一支撑部(44),直至所述第一动触点(24)接触并联通所述第一静触点(3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翘板开关,其中,
所述翘片(20)的所述接触面(22)绕所述轴心摆动的两个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上设置有一第二动触点(25);
所述翘板开关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第二动触点(25)的摆动路径上的第二静触点(35);
所述翘板开关还包括一个第二导电支撑件(45),其具有一可电连接于所述支轴(10)的第二连接部(46)、和一可接触所述接触面(22)的第二支撑部(48),所述第二支撑部(48)具有一未受外力时的起始位置,且所述第二支撑部(48)受外力推动后会产生回复到所述起始位置的弹性回复力,
所述接触面(22)绕所述轴心带动所述第二动触点(25)向所述第二静触点(35)摆动过程中,所述接触面(22)会先接触所述第二支撑部(48)并克服所述弹性回复力推动所述第二支撑部(48),直至所述第二动触点(25)接触并联通所述第二静触点(3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翘板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支撑件(41)的所述第一连接部(42)与所述第二导电支撑件(45)的所述第二连接部(46)连接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翘板开关,其中,
所述翘板开关包括一个截面为V型的V型弹片(40),所述V型弹片(40)的闭口端为所述第一连接部(4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6)的连接处,所述V型弹片的两个侧壁分别为所述第一支撑部(44)和第二支撑部(48),
所述支轴(10)可从所述V型弹片的开口端插接所述V型弹片、并与所述闭口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翘板开关,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4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6)分别具有可抵靠所述支轴(10)的凸起(4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36198.8U CN204332785U (zh) | 2014-10-29 | 2014-10-29 | 翘板开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36198.8U CN204332785U (zh) | 2014-10-29 | 2014-10-29 | 翘板开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32785U true CN204332785U (zh) | 2015-05-13 |
Family
ID=53169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636198.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32785U (zh) | 2014-10-29 | 2014-10-29 | 翘板开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3278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32830A (zh) * | 2014-10-29 | 2016-06-01 |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 翘板开关 |
CN108766822A (zh) * | 2018-07-31 | 2018-11-06 |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翘板开关 |
-
2014
- 2014-10-29 CN CN201420636198.8U patent/CN20433278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32830A (zh) * | 2014-10-29 | 2016-06-01 |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 翘板开关 |
CN105632830B (zh) * | 2014-10-29 | 2017-11-21 |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 翘板开关 |
CN108766822A (zh) * | 2018-07-31 | 2018-11-06 |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翘板开关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332785U (zh) | 翘板开关 | |
KR101442790B1 (ko) | 차단기의 콘택트 시스템 | |
CN201336245Y (zh) | 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的动触头及与其配合的高压开关柜的静触头 | |
CN203180137U (zh) | 一种导电装置 | |
CN105632830B (zh) | 翘板开关 | |
CN101986413B (zh) | 一种塑壳低压断路器的动触头卡住机构 | |
CN202855623U (zh) | 一种双动灭弧室传动结构 | |
CN201638761U (zh) | 防触点粘连型电磁开关 | |
CN203232838U (zh) | 一种跷板式触发开关的动触片 | |
CN202977271U (zh) | 一种跷板开关 | |
CN103065852A (zh) | 一种新型双路强制断开跷板开关 | |
CN204497143U (zh) | 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 | |
CN203456325U (zh) | 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及其切换装置 | |
CN203950729U (zh) | 隔离开关的触头系统 | |
CN204332769U (zh) | 一种汽车开关顶销结构 | |
CN209843564U (zh) | 一种按压式瞬开瞬断开关 | |
CN203398055U (zh) | 低压断路器的触头系统 | |
CN203562326U (zh) | 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及其切换装置 | |
CN203150454U (zh) | 一种钮子开关 | |
CN203135042U (zh) | 用于电流连接器的冠簧 | |
CN202795166U (zh) | 光驱按键 | |
CN203103202U (zh) | 双触点插入式静触头结构 | |
CN203179733U (zh) | 一种有关自动转换开关的导电结构 | |
CN202150426U (zh) | 断路器双断点机构 | |
CN203746728U (zh) | 一种机械开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21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