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24075U - 一种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24075U
CN204324075U CN201420592738.7U CN201420592738U CN204324075U CN 204324075 U CN204324075 U CN 204324075U CN 201420592738 U CN201420592738 U CN 201420592738U CN 204324075 U CN204324075 U CN 204324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heating arrangement
heating
container body
freight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927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hua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AOHUA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AOHUA LOGI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AOHUA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927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24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24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24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包括用于承装货物的集装箱本体,传热管道,加热装置,动力装置。通过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外部的加热装置对传热介质进行加热,并由动力装置将加热后的传热介质传送到加热管道以实现对集装箱内的承装货物加热,从而不需要设置像直喷加热时所需要的排烟管,提高了集装箱内空间利用率,并且通过传热介质加热,而传热介质是由集装箱本体外部的加热装置加热的,通过传热介质的选择从而可以实现对温度的控制,防止物料特别是加热管周边物料被加热到过高温度而损坏物料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属于运输集装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集装箱运输已遍及全球,发达国家对杂货运输的集装箱化程度已达80%以上。中国集装箱运输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历经了80年代的稳定发展,到90年代中国国际集装箱运输引起全世界航运界的热切关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集装箱下的定义为: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1)具有耐久性,其坚固强度足以反复使用;(2)便于商品运送而专门设计,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中运输时无需中途换装;(3)设有便于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是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4)设计时应注意到便于货物装满或卸空;(5)内容积为1立方米或1立方米以上。集装箱的出现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多次装卸货物,减少了运输成本,实现了门到门运输,推动了国际化多式联运的发展。
当集装箱中运输的货物为一些粘稠的液体物料,如沥青、炼油残油、硫磺时,由于其在常温下很容易变成固体状态,因此,如果以液态形式把这些物料装入集装箱,经过长距离运输之后,到达目的地时,这些物料就变成了固态或不易流动的状态,需要重新将其加热成液体状态才能从集装箱中卸出。
中国专利文献CN203033232U公开了一种带有直燃式加热管的集装箱,包括集装箱本体,所述集装箱本体设置有加热口,所述加热口具有适于直喷加热的结构,所述加热口处设置有一根加热管,位于所述集装箱本体内的所 述加热管包括加热部分和排烟管,所述加热部分呈盘管设置。通过呈盘管设置的加热管对集装箱本体内的运输物进行加热。其采用直喷加热的方式,将燃气直接通入加热管中燃烧产生热量,故而需要设置排烟管,而排烟管占用了集装箱本体内部空间,导致集装箱本体的空间利用率下降;而且直接对加热管进行直喷加热,加热管直接经受火焰带来的高温,加热管周边物料常常会因温度过高而导致品质遭到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加热集装箱内部需要设置排烟管而使集装箱本体的空间利用率下降并且温度不可控制易损害物料的品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出一种空间利用率高,能控制加热温度从而防止加热温度过高损坏物料特别是加热管周边物料的品质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包括用于承装货物的集装箱本体,位于所述集装箱本体内并用于为所述集装箱本体传热的传热管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外部、与所述传热管道连通且对传热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以及将加热后的所述传热介质传送到所述传热管道的动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所述加热管道的不同部位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平行于所述集装箱本体底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所述传热管道呈S型、U型或螺旋型。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所述传热管道包括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开口处的入口端和出口端。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所述入口端和出口端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的同一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所述入口端和出口端位于所述集装箱本体长度方向的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与所述传热管道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的入口与所述传热管道的出口端连通,以形成所述传热介质的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所述入口端与所述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阀,所述出口端与所述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阀。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所述加热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所述入口端、所述出口端、连通所述入口端与所述出口以及连通所述出口端和所述入口的连接管道上分别设置绝热包覆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通过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外部的加热装置对传热介质进行加热,并由动力装置将加热后的传热介质传送到加热管道以实现对集装箱内的承装货物加热,从而不需要设置像直喷加热时所需要的排烟管,提高了集装箱内空间利用率,并且通过传热介质加热,通过传热介质的选择从而可以实现对温度的控制,防止物料特别是加热管周边物料被加热到过高温度而损坏物料品质。
(2)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传热管道呈S型、U型或螺旋型,这些形状设置的传热管道使得传热介质能够将热量传递到集装箱本体内的整个横向截面上,使承装货物受热更为均匀,从而获得更好的加热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入口端和出口端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的同一面上,通过这样的设置,方便加热装置的设置和连接管道 的布置,减少冷却管道的长度,并减少集装箱整体所占用的空间。
(4)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加热装置的出口与所述传热管道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的入口与所述传热管道的出口端连通,形成传热介质的循环回路,传热介质在循环回路里循环流动,传热介质在加热装置受热后获得热量,传热介质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从传热管道进入集装箱本体内部的加热管道,在加热管道传热介质释放热量加热集装箱本体中承装的货物,放热后的传热介质经传热管道的出口端回流到加热装置内再次进行加热,进而进行下一个加热循环,从而循环利用传热介质对承装货物进行持续不间断地加热,起到节能作用。
(5)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入口端与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阀,所述出口端与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通过设置第一阀和第二阀,可对加热管道进行封闭,并使加热装置、动力装置、连通所述入口端与所述出口以及连通所述出口端和所述入口的连接管道拆卸下,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各组件的更换、维修和运输。
(6)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入口端、出口端、连通入口端与出口以及连通出口端和入口的连接管道上分别设置绝热包覆层,通过设置绝热包覆层可以使这些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的组件能够起到绝热保温的作用,使传热介质在流经上述组件不至于发生过大的温降。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热管道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加热装置;2-加热管道,21-入口端,22-出口端;3-集装箱本体;4-动力装置;51-第一阀,52-第二阀;6-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一种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包括用于承装货物的集装箱本体3,位于所述集装箱本体3内并用于为所述集装箱本体3传热的传热管道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3外部、与所述传热管道2连通且对传热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1,以及将加热后的所述传热介质传送到所述传热管道2的动力装置4。加热装置1可以有多种加热方式,如电加热、燃料燃烧加热、高温蒸汽加热等,加热方式的选择主要与承装货物的性质和所需要到达的温度有关,比如,承装货物为沥青时,常使用燃料燃烧加热。本实施例中的传热介质为导热性良好的流体,流体的选择也与承装货物的性质和所需要到达的温度有关。若传热介质为液体时,由于传热介质的温度不会超过液体的沸点,因此可以防止承装货物被加热到过高的温度,沥青等物料在高温下会变性而变得无法使用,因而,控制加热温度上限可以保证承装货物的安全。
通过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3外部的加热装置1对传热介质进行加热,并由动力装置4将加热后的传热介质传送到加热管道2以实现对集装箱内的承装货物加热,从而不需要设置像直喷加热时所需要的排烟管,提高了集装箱内空间利用率,并且通过传热介质加热,而传热介质是由集装箱本体3外部的加热装置1加热的,通过传热介质的选择从而可以实现对温度的控制,防止物料被加热到过高温度特别是加热管周边物料而损坏物料品质。
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所述传热管道2的不同部位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平行于所述集装箱本体3底面设置。所述传热管道2呈S型并靠近集装箱本体3底部设置,呈S型装箱本体3内盘旋,S型设置的加热管道使得传热介质能够将热量传递到集装箱本体内的整个横向截面上,使承装货物受热更为均匀,从而获得更好的加热效果。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S型设置的加热管道2只是加热管道2设置形式的一种优选方式,加热管道2还可设置成其它的形式,比如呈U形、盘旋形等其它形状。
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所述传热管道2包括设置在所述集 装箱本体3开口处的入口端21和出口端22。
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所述入口端21和出口端22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3的同一面上,也就是集装箱本体3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的任一个面上。通过这样的设置,方便加热装置的设置和连接管道6的布置,减少冷却管道的长度,并减少集装箱整体所占用的空间。
作为所述入口端21和出口端22的优选设置方式,所述入口端21和出口端22位于所述集装箱本体3长度方向的侧面上。
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所述加热装置1的出口与所述传热管道2的入口端21连通,所述加热装置1的入口与所述传热管道2的出口端22连通,以形成所述传热介质的循环回路。
加热装置的出口与所述传热管道2的入口端21连通,所述加热装置1的入口与所述传热管道2的出口端22连通,形成传热介质的循环回路,传热介质在循环回路里循环流动,传热介质在加热装置1受热后获得热量,传热介质动力装置4的带动下,从连接管道6的进入集装箱本体3内部的加热管道2,在加热管道2传热介质释放热量加热集装箱本体3中承装货物,放热后的传热介质经传热管道2的出口端22回流到加热装置1内再次进行加热,进而进行下一个加热循环,从而循环利用传热介质对承装货物进行持续不间断地加热。
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所述入口端21与所述加热装置1之间设置有第一阀51,所述出口端22与所述加热装置1之间设置有第二阀52。
通过设置第一阀51和第二阀52,可对加热管道2进行封闭,并使加热装置1、动力装置4、连通所述入口端21与所述出口以及连通所述出口端22和所述入口的连接管道6拆卸下,便于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各组件的更换、维修和运输。
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所述加热装置1固定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3的侧面,使加热管道2、连接管道6、加热装置1等处于同一个平面,有利于传热介质在管道内的流动。当然加热装置1也可以设置集装箱本体3的其它面上。
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所述入口端21、所述出口端22、连通所述入口端21与所述出口以及连通所述出口端22和所述入口的连接管道6上分别设置绝热包覆层。
连通入口端21与出口以及连通出口端22和入口的连接管道6上分别设置绝热包覆层,通过设置绝热包覆层可以使这些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的连接管道6能够起到绝热保温的作用,使传热介质在流经上述组件不至于发生过大的温降。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包括用于承装货物的集装箱本体(3),位于所述集装箱本体(3)内并用于为所述集装箱本体(3)传热的传热管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3)外部、与所述传热管道(2)连通且对传热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1),以及将加热后的所述传热介质传送到所述传热管道(2)的动力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道(2)的不同部位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平行于所述集装箱本体(3)底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道(2)呈S型、U型或螺旋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道(2)包括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3)开口处的入口端(21)和出口端(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21)和出口端(22)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3)的同一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21)和出口端(22)位于所述集装箱本体(3)长度方向的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的出口与所述传热管道(2)的入口端(21)连通,所述加热装置(1)的入口与所述传热管道(2)的出口端(22)连通,以形成所述传热介质的循环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21)与所述加热装置(1)之间设置有第一阀(51),所述出口端(22)与所述加热装置(1)之间设置有第二阀(52)。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固定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3)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连通所述入口端(21)与所述出口以及连通所述出口端(22)和所述入口的连接管道(6)上分别设置绝热包覆层。
CN201420592738.7U 2014-10-14 2014-10-14 一种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 Active CN204324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2738.7U CN204324075U (zh) 2014-10-14 2014-10-14 一种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2738.7U CN204324075U (zh) 2014-10-14 2014-10-14 一种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24075U true CN204324075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60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92738.7U Active CN204324075U (zh) 2014-10-14 2014-10-14 一种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240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1378B (zh) 一种空气源热水器用高效换热保温水箱
CN203033232U (zh) 一种带有直燃式加热管的集装箱
CN204324075U (zh) 一种加热装置外置式集装箱
CN203938048U (zh) 一种具有加热管道的集装箱
CN206410315U (zh) 高频电磁加热热水器
CN104144596A (zh) 一种机载液冷系统
CN203968568U (zh) 一种机载液冷系统
CN206529569U (zh) 采用导热油加热的加弹机热箱换热系统
CN208717317U (zh) 一种多功能组织细胞复苏装置
CN205906167U (zh) 一种装载苯酚的化学品船
KR200436441Y1 (ko) 수직형 플랫히터
CN107906994B (zh) 利用储热材料射流破碎的直接接触式储放热装置
CN203564675U (zh) 带有保温系统的消防车液罐
CN205279455U (zh) 锅炉并用高位槽系统
CN204201359U (zh) 一种双层波纹管补偿器
CN206903784U (zh) 柴油设备环保节能工作系统
CN206496608U (zh) 一种用于粉体和颗粒产品的高效联合干燥系统
WO2022041301A1 (zh) 一种自带加热系统的沥青冷态集装运输方法
CN206803490U (zh) 热载体导热油节能装置
CN102901085B (zh) 外置高温过热器的燃油燃气锅炉
CN203489303U (zh) 一种预应力热套管重油加热装置
CN205371956U (zh) 一种烘缸蒸汽保温管道
CN203550189U (zh) 双盘管加热炉
CN206750610U (zh) 运输罐
CN204368775U (zh) 一种具有垂直加热管道的快速分散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he 300456 Tianjin FTA test area (Dongjiang Bonded Port) No. 6865 North Road, 1-1-1105-7 financial and trade center of Asia

Patentee after: Tianjin Zhaohua lead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00456 Luoyang Binhai New Area of Tianjin Dongjiang Bonded Port Road No. 601 (Haifeng Logistics Park No. ten warehouse 1 unit -95)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Zhaohua Logistic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he 300456 Tianjin FTA test area (Dongjiang Bonded Port) No. 6865 North Road, 1-1-1105-7 financial and trade center of Asia

Patentee after: Tianjin Zhaohua leading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The 300456 Tianjin FTA test area (Dongjiang Bonded Port) No. 6865 North Road, 1-1-1105-7 financial and trade center of Asia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Zhaohua lead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00456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Free Trade Test Area (East Xinjiang Bonded Port Area) 1-1-1105-7, North District, Financial and Trade Center, 6865 Asian Road,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Patentee after: Zhaohua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456 Tianjin Free Trade Test Area (East Xinjiang Bonded Port Area) 1-1-1105-7, North District, Financial and Trade Center, 6865 Asian Road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Zhaohua leading company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