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11307U - 一种节段式道岔的主动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段式道岔的主动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11307U
CN204311307U CN201420800619.6U CN201420800619U CN204311307U CN 204311307 U CN204311307 U CN 204311307U CN 201420800619 U CN201420800619 U CN 201420800619U CN 204311307 U CN204311307 U CN 204311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girder
adjustment
installing plate
movabl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006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华
周文
张亚军
谭萍
罗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006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11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11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1130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段式道岔的主动梁,包括主梁梁体9、主梁上翼缘板10、位于主梁上翼缘板10上方的主梁F轨1、调整轨3、F轨安装板2、安装板5和调整组件4,所述调整轨3用于主梁F轨1与位于活动端垛梁上翼缘板8上方的活动端垛梁F轨6接平。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道岔梁转辙到位且左右和竖向位置自由度都被限制,活动端F轨与固定端F轨接平,过车时无跳起现象。相比现有的定位技术,省去了复杂的道岔F轨活动端定位连接装置,去掉了一个薄弱易损环节,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了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整个道岔梁结构,减少了零件种类与数量,简便了安装,节约了制造成本和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节段式道岔的主动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磁浮交通系统节段式道岔中的主动梁。
背景技术
中低速磁浮轨道交通系统具有运行能耗低、振动小、乘坐品质好、线路适应能力强(爬坡能力大,较小的线路曲线半径)、建设和运营成本低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中极具竞争力的一种运输工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了使中低速磁浮道岔具有转向功能,磁浮道岔的道岔梁必须能从一个位置转换到另一个位置。活动端垛梁与主动梁之间由于制造误差、工后沉降等原因往往会出现F轨不能对正,不能满足列车通过要求,这时就需要对道岔进行调整。现有中低速磁浮道岔采用在活动端垛梁与主动梁之间设置活动端竖向连接装置,通过调整活动端竖向连接装置来使主动梁活动端F轨与活动端垛梁的对正满足要求,例如专利CN201110244978提供一种中低速磁浮道岔F轨活动端定位连接装置。
活动端竖向连接装置是中低速磁浮道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道岔活动梁上F轨与活动端固定梁上F轨对接的定位部分。定位部分必须能随道岔梁灵活移动,还要保证道岔转辙到位,左右和竖向位置自由度都要被限制,活动端F轨与固定端F轨接平,过车时无跳起现象。
现有活动端F轨定位连接装置,是单独的一种竖向定位装置,包括连接轨Ⅱ、定位销轴Ⅲ、导轮组件Ⅵ、调节螺钉Ⅴ等组件,如图1所示。此外,图1中Ⅳ为主动梁,Ⅰ为活动端垛梁。如图1所示,活动端F轨定位装置主要是满足竖向定位的需要(原本在主动梁上设置有锁闭装置可以调节左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定位,但因图1中竖向定位装置的设置而将所述锁闭装置的功能部分破坏掉。因此,图1中的现有技术并不能使得道岔梁从一个位置转换到另一个位置时在左右方向与竖直方向上都精确定位),通过调节螺钉的调节,使道岔转辙梁到位后F轨活动端能与活动端垛梁上的F轨接平,通过导轮组件和销轴支撑活动端连接装置。图1中,在道岔梁从一个位置转换到另一个位置的使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调节导轮组件Ⅵ而使得连接轨Ⅱ与活动端垛梁Ⅰ在竖向上平齐。而在首次使用的安装调试过程中和在所述竖向定位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磨损而需重新调试定位时,则需要调整调节螺钉Ⅴ来调整竖向定位装置的高度。
正因为现有的主动梁均需要通过如上述图1所示的竖向定位装置进行定位调节,该竖向定位装置为单独的装置,其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大,增加了结构成本和施工成本。该装置和部件的增设还增加了潜在的故障源。且相对于道岔梁,竖向定位装置所处的活动端是薄弱环节,列车通过时振动很大,容易出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不影响道岔安全使用的基础上,优化F轨活动端竖向定位装置,实用新型了一种节段式道岔主动梁,改进了现有主动梁的不足,取消了独立设置的F轨活动端竖向定位装置。使主动梁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活动端连接装置功能,消除了现有技术的活动端连接装置这个薄弱环节,整体性能大大提高;使列车通过的安全性、舒适性得到很大提高,且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段式道岔的主动梁,包括主梁梁体9、主梁上翼缘板10、位于主梁上翼缘板10上方的主梁F轨1、调整轨3、F轨安装板2、安装板5和调整组件4,所述调整轨3用于主梁F轨1与位于活动端垛梁上翼缘板8上方的活动端垛梁F轨6接平,所述调整轨3的一端与所述主梁F轨1的一端均通过同一块F轨安装板2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梁上翼缘板10上且二者在高度方向设置为平齐,所述调整轨3的另一端和/或其中部通过上下设置的调整组件4和安装板5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梁上翼缘板10上,通过控制调整组件4的形状、厚度和/或安装位置使得所述调整轨3的另一端在高度方向上与所述活动端垛梁F轨6平齐;所述调整组件4为调整板或楔形块。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5焊接在主梁上翼缘板10上,而所述调调整组件4与调整轨3之间、和调整组件4与调安装板5间均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为保证轨面精度,先将安装板5焊接在主梁上翼缘板10上,再将所述安装板5的上表面精加工得到所需精度的基准面,然后把上下两面都精加工的调整组件4设置在安装板5上,最后设置调整轨3(F轨),以保证轨面高度。也就是说,安装板5的设置使得实现本实用新型时并不需要对主梁上翼缘板10的上表面进行精加工,因而大大减小了制造难度和成本。而调整组件4与调整轨3和安装板5间优选均通过螺栓连接的原因是:在已经设置好由安装板5形成的基准面后,为便于选取和更换调整组件4;也便于调整组件4与调整轨3的固定连接。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活动端垛梁上翼缘板8和活动端垛梁F轨6之间连接有F轨安装板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整组件4为调整板时,板材的厚度为5~15mm。本实用新型中,所述F轨安装板2的厚度可以是10~50mm,所述调整板的厚度例如为F轨安装板2厚度的一半。但更常用地,所述调整板的厚度为5~15mm。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整组件4为楔形块时,其较薄一端的厚度为2~30mm,其较厚一端的厚度比较薄一端的厚度高1~10mm。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装板5的厚度为所述F轨安装板2厚度的1/3~2/3。例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5的厚度为5~15mm。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梁上翼缘板10和调整轨3之间共设置两件调整组件4和两块安装板5。本实用新型中,最常用的是调整组件4和安装板5各为2~5件。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本实用新型中的调整组件和安装板5的材质均为铁道领域常用的钢材。
本实用新型中,在主梁上翼缘板10上方铺设主梁F轨时,在靠近活动端垛梁F轨6的一端铺设一段单独的、相对较短的调整轨3。并在所述调整轨3下方设置F轨安装板2、安装板5和调整组件4以使得调整轨3远离主梁F轨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能够与所述活动端垛梁F轨6平齐。所述调整组件4和安装板5的厚度和位置可根据具体的活动端垛梁F轨6与主梁F轨1间本身的高度差而设计。所述调整组件4和安装板5的形状和材质和安装方式决定了其结构的稳定性,因而本实用新型所述主动梁经长时间使用后其调整组件4和安装板5的磨耗极小,因而在该结构中没有薄弱环节,从而确保了整个主动梁的寿命,且在主动梁的使用年限内无需对其结构做修改或调整。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原有主动梁做一些组件的改进即可实现竖直方向上活动端垛梁F轨6与主梁F轨1间稳定地平齐。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调节对现有技术中的锁闭装置没有产生任何破坏,因而,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动梁能使得道岔梁从一个位置转换到另一个位置时在左右方向与竖直方向上精确定位。
现有技术中用螺栓和导轮组件构成竖向定位装置,其中的部件都很容易磨损,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需要重新调试和确定。但本实用新型中增加的部件的受力方向决定了这些部件都不会轻易磨损,因而根本就不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新调试和确定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道岔梁转辙到位且左右和竖向位置自由度都被限制,活动端F轨与固定端F轨接平,过车时无跳起现象。相比现有的定位技术,省去了复杂的道岔F轨活动端定位连接装置,去掉了一个薄弱易损环节,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了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整个道岔梁结构,减少了零件种类与数量,简便了安装,节约了制造成本和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F轨活动端定位连接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主动梁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局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中:1、主梁F轨;2、F轨安装板;3、调整轨;4、调整组件;5、安装板;6、活动端垛梁F轨;7、活动端垛梁;8、活动端垛梁上翼缘板;9、主梁梁体;10、主梁上翼缘板;11、角平分装置连接耳座;12、承铰装置安装板;13、台车安装板;14、底板;15、隔板;16、加强矩管;17、纵肋筋板;18、短底板;19、虚拟轨枕;20、感应板;21、上筋板;22、导电轨安装座;23、下筋板;24、腹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2~5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段式道岔的主动梁,包括主梁梁体9、主梁上翼缘板10、位于主梁上翼缘板10上方的主梁F轨1、调整轨3、F轨安装板2、安装板5和调整组件4,所述调整轨3用于主梁F轨1与位于活动端垛梁上翼缘板8上方的活动端垛梁F轨6接合(接平),所述调整轨3的一端与所述主梁F轨1的一端均通过同一块F轨安装板2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梁上翼缘板10上且二者在高度方向设置为平齐,所述调整轨3的另一端和/或其中部通过上下设置的调整组件4和安装板5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梁上翼缘板10上,通过控制调整组件4的形状、厚度和安装位置使得所述调整轨3的另一端在高度方向上与所述活动端垛梁F轨6平齐;所述调整组件4为调整板或楔形块。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装板5焊接在主梁上翼缘板10上,而所述调整组件4与调整轨3和安装板5间均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调整轨3的中部是指在调整轨长度方向上除了其两端部的位置。从图4中可见,在所述活动端垛梁上翼缘板8和活动端垛梁F轨6之间也连接有F轨安装板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主动梁的完整结构示意图,图3为其A-A向视图。从图2和图3中可见,用于与活动端垛梁F轨6连接的调整轨3只是整个长约20米的主动梁中的短短的一段。图中的角平分装置连接耳座11用于连接角平分装置,再与从动梁连接,底板14、隔板15、加强矩管16、上筋板21和下筋板23等均能起到增加主动梁强度的作用。在本实用新型中,图1~3中的其它未详细介绍的部件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常见部件,例如活动端垛梁7、承铰装置安装板12、台车安装板13、纵肋筋板17、短底板18、虚拟轨枕19、感应板20、导电轨安装座22和腹板24。
图4和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节段式道岔的主动梁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三维图,图5为截面图。图5中,理论上设计的活动端垛梁F轨6与主梁F轨1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图5a所示,但实际情况中二者的位置关系可能会是图5b或图5c所示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实情相应设计不同形状和厚度的调整组件4来使得竖向高度平齐。
如图5所示,使用时,F轨安装板2和安装板5焊接在垛梁上翼缘板8或主梁上翼缘板10上,调整组件4为楔形块或调整板(平板),根据实际道岔梁高度需求选择调整板4的厚度和斜度。通过螺栓将调整轨3、调整组件4及安装板5连接起来,其中调整轨3与主梁F轨1的一端共用一块F轨安装板2,共用的F轨安装板2为平板,如此可确保调整轨3的一端与主梁F轨1的一端平齐,最终保证调整轨3轨面高度与活动端垛梁F轨6轨面高度一致,达到转辙到位的位置技术要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图4和图5中的附图标记2为F轨安装板,所述F轨安装板包括设置在主梁F轨1和主梁上翼缘板10之间的F轨安装板2,也包括设置在活动端垛梁F轨6和活动端垛梁上翼缘板8之间的F轨安装板2;在这不同位置的F轨安装板2的材质和形状一般都是相同的。
图5a中显示了原设计中主梁F轨1与活动端垛梁F轨6平齐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一组或多组调整板和安装板5,且每组调整板的板材厚度与安装板的厚度之和均一致,与所述F轨安装板2的厚度相同。图5a中,所述F轨安装板2的厚度为18mm,而所述安装板和所述调整板的高度均为9mm。
图5b中显示了主梁F轨1高于活动端垛梁F轨6的情况,当仅设置一件楔形块和一块安装板5时,所述楔形块和安装板的厚度之和可以设计为相对较厚,此时可以将其设置在调整轨3的中部;当然也可以将所述楔形块和安装板的厚度之和设计为相对较薄,此时可以将其设置在调整轨3的靠活动端垛梁F轨6的一端。当然,更优选的是,在调整轨3下方设置多组楔形块和安装板5,且多组楔形块和安装板的总厚度不同。此外,优选的是,在所述调整轨3下方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组楔形块和安装板5,该距离例如为300mm-800mm。容易理解地,在这种情况中,每组楔形块和安装板的厚度之和均小于所述F轨安装板2的厚度(例如为10~20mm)。图5b中,所述F轨安装板2的厚度为18mm,所述安装板的厚度均为9mm,靠近活动端垛梁F轨6一端的楔形块厚端的厚度为3mm,薄端厚度为2mm;而位于调整轨3中部的楔形块厚端的厚度为6mm,薄端厚度为5mm。
图5c中显示了主梁F轨1低于活动端垛梁F轨6的情况,该情况正好与图5b中所示情况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每组楔形块和安装板的厚度之和均大于所述F轨安装板2的厚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通过控制调整组件4的形状、厚度和安装位置使得所述调整轨3的接近活动端垛梁F轨6的一端在高度方向上与所述活动端垛梁F轨6平齐。在此调控过程中,调整组件4的形状主要是在平面板材和楔形块间做出选择,调整组件4的厚度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安装板5的厚度来重新设计调整组件4的厚度值。而所述调整组件4的安装位置则主要是指其在调整轨3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当一组调整组件4和安装板5在调整轨3下方安装的越靠近活动端垛梁F轨6的一端,则该组调整组件4和安装板5的总厚度与F轨安装板2的厚度差值越大。图5c中,所述F轨安装板2的厚度为18mm,所述安装板的厚度均为9mm,靠近活动端垛梁F轨6一端的楔形块厚端的厚度为15mm,薄端厚度为14mm;而位于调整轨3中部的楔形块厚端的厚度为12mm,薄端厚度为11mm。

Claims (8)

1.一种节段式道岔的主动梁,包括主梁梁体(9)、主梁上翼缘板(10)、位于主梁上翼缘板(10)上方的主梁F轨(1)、调整轨(3)、F轨安装板(2)、安装板(5)和调整组件(4),所述调整轨(3)用于主梁F轨(1)与位于活动端垛梁上翼缘板(8)上方的活动端垛梁F轨(6)接平,所述调整轨(3)的一端与所述主梁F轨(1)的一端均通过同一块F轨安装板(2)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梁上翼缘板(10)上且二者在高度方向设置为平齐,所述调整轨(3)的另一端和/或其中部通过上下设置的调整组件(4)和安装板(5)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梁上翼缘板(10)上,通过控制调整组件(4)的形状、厚度和/或安装位置使得所述调整轨(3)的另一端在高度方向上与所述活动端垛梁F轨(6)平齐;所述调整组件(4)为调整板或楔形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焊接在主梁上翼缘板(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4)与调整轨(3)之间、和调整组件(4)与调安装板(5)间均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动端垛梁上翼缘板(8)和活动端垛梁F轨(6)之间连接有F轨安装板(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4)为调整板时,板材的厚度为5~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4)为楔形块时,其较薄一端的厚度为2~30mm,其较厚一端的厚度比较薄一端的厚度高1~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主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的厚度为所述F轨安装板(2)厚度的1/3~2/3。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主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上翼缘板(10)和调整轨(3)之间共设置两件调整组件(4)和两块安装板(5)。
CN201420800619.6U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节段式道岔的主动梁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11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0619.6U CN204311307U (zh)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节段式道岔的主动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00619.6U CN204311307U (zh)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节段式道岔的主动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11307U true CN204311307U (zh) 2015-05-06

Family

ID=53133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00619.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11307U (zh) 2014-12-16 2014-12-16 一种节段式道岔的主动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113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9386A (zh) * 2014-12-16 2015-04-08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节段式道岔的主动梁
CN105386372A (zh) * 2015-12-15 2016-03-0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道岔主动梁与垛梁间的连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9386A (zh) * 2014-12-16 2015-04-08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节段式道岔的主动梁
CN105386372A (zh) * 2015-12-15 2016-03-0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道岔主动梁与垛梁间的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7254A (zh) 框架桥顶进铁路岔区线路加固装置
CN205369009U (zh) Pc梁三维调整预应力支座
WO2016091052A1 (zh) 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曲线承轨梁结构
CN204311307U (zh) 一种节段式道岔的主动梁
CN109763419A (zh) 一种新型的悬挂式单轨桥墩与轨道梁的连接结构
CN202659247U (zh) 隧道仰拱施工背模及其组合钢模
JP2019502844A (ja) 斜角先端レール鉄道
CN202416097U (zh) 一种支撑调整设备
CN107905046A (zh) 轨道变形调整装置及应用所述装置的磁浮铁路轨道
WO2022241936A1 (zh) 常导短定子磁浮系统无缝线路轨道结构
CN104499386B (zh) 一种节段式道岔的主动梁
CN204325909U (zh) 磁浮交通工程桥梁钢支座
CN104911964B (zh) 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CN208965323U (zh) 一种改进型槽型轨异型接头
CN106736198A (zh) 一种悬挂式列车轨道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用于轨道梁的工艺隔板
CN106192610A (zh) 轨道三开道岔
CN109056432A (zh) 一种刚度可调的轨道梁结构及磁悬浮轨道试验线
CN103015333B (zh) 一种涵节顶进的引导结构及利用该引导结构的顶进方法
Raif et al. Design of high-speed turnouts and crossings
CN203440720U (zh) 框架桥顶进铁路岔区线路加固装置
CN204753277U (zh) 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CN209703284U (zh) 新型的悬挂式单轨桥墩与轨道梁的连接结构及墩梁构造
CN208933756U (zh) 一种刚度可调的轨道梁结构及磁悬浮轨道试验线
CN113832784A (zh) 采用主辅式钢轨及上下搭接式接头提高平顺性的轨道
CN204738188U (zh) 一种组合轨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1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