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02541U - 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02541U
CN204302541U CN201420861778.7U CN201420861778U CN204302541U CN 204302541 U CN204302541 U CN 204302541U CN 201420861778 U CN201420861778 U CN 201420861778U CN 204302541 U CN204302541 U CN 204302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board
parallel light
transceiving module
connecting portion
connection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617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阳辉
姜瑜斐
段彦辉
仲兆良
李鹤荣
王永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VIATION HAIXIN OPTICAL-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HAIXIN OPTICAL-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HAIXIN OPTICAL-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HAIXIN OPTICAL-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617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02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02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0254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可以解决现有模块封装尺寸大,重量大,难以应用于高密度集成通信系统的问题。所述并行光收发模块,包括为前后开口的壳状的接口支架、并行光收发组件、固定座和MPO适配器内芯,固定座的竖向连接部与接口支架的后端固定连接,固定座的水平连接部与光收发组件的PCB板固定连接,MPO适配器内芯与光收发组件的光口封装部位于接口支架内,并由固定座的竖向连接部覆盖封装。本实用新型并行光收发模块整体结构紧凑,封装尺寸小,有益于高密度集成通信系统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通信领域中对通信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多路并行光纤传输或并行光互连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实现多路并行光互连,通常采用多路并行光收发模块进行多路并行光互连。现有技术中的多路并行光收发模块均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封装形式,包括QSFP MSA、SNAP12 MSA 协议等,现有技术中的并行光收发模块封装尺寸大,重量大,难以应用于高密度数据中心和超级计算机等高密度集成通信系统,应用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并行光收发模块,可以解决现有并行光收发模块封装尺寸大,重量大,难以应用于高密度集成通信系统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包括:
接口支架,为前后开口的中空壳状;
并行光收发组件,包括刚性的PCB板、安装在PCB板底面上的电接口、固定在PCB板前端的光口封装部,所述光口封装部具有导针;
固定座,位于所述接口支架的后侧,包括水平连接部和固定在水平连接部前端的竖向连接部,所述竖向连接部与所述接口支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连接部于所述PCB板的顶面与所述PCB板固定连接;
MPO适配器内芯,位于所述并行光收发组件的光口封装部前侧且与所述光口封装部接触,所述MPO适配器内芯与所述光口封装部位于所述接口支架内,并由所述固定座的竖向连接部覆盖封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MPO适配器内芯及并行光收发组件的光口封装部由接口支架和固定座的竖向连接部封装在接口支架的内部,并行光收发组件的PCB板及电接口固定在固定座水平连接部的底面上,即固定座兼有封装及固定PCB板的作用,且封装在接口支架的内部,从而使得并行光收发模块整体结构紧凑,封装尺寸小,有益于高密度集成通信系统的应用;同时固定座的顶面上可方便设置其他结构,比如散热结构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行光收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图;
图3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口支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口支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行光收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座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实施例中以并行光收发模块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使用者的方位定义并行光收发模块的“前”、“后”、“顶”、“底”方位。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包括接口支架2、并行光收发组件7、固定座5和MPO适配器内芯4。其中,接口支架2为前后开口的中空壳状,其顶部粘贴有标签3,标签3上包含有模块的型号、速率等信息;并行光收发组件7包括现有常用的刚性PCB板7-3、安装在PCB板7-3底面上的电接口7-8(采用可插拔的使用10×10 MEG-Array)、固定在PCB板7-3前端的光口封装部7-6,光口封装部7-6具有导针7-4,电接口7-8处安装有保护盖8以保护电接口;固定座5位于接口支架2的后侧,包括水平连接部5-10和固定在水平连接部5-10前端的竖向连接部,竖向连接部与接口支架2的后端固定连接,水平连接部5-10于PCB板7-3的顶面与PCB板7-3固定连接;MPO适配器内芯4位于光口封装部7-6的前侧且与光口封装部7-6接触,同时,MPO适配器内芯4与光口封装部7-6共同位于接口支架2内,并由固定座5的竖向连接部覆盖住接口支架2的后端开口使MPO适配器内芯4与光口封装部7-6封装在接口支架2和的内部,组成光收发模块光口处的MPO光连接器。
接口支架2、固定座5选用金属材料制作,以具有较好的屏蔽性能和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为便于光口封装部7-6的装配,其与PCB板7-3垂直设置,且由一弧形的柔性PCB板7-7连接,柔性PCB板7-7具有弯曲变形的能力,在光口封装部7-6装配与其他部件装配时,可通过柔性PCB板7-7的变形,使光口封装部7-6达到最方便的装配角度和位置,快速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接口支架2包括矩形筒状的支架主体2-6和位于支架主体2-6一端上且中空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顶板2-2、底板2-7和两侧的定位肋板2-3,顶板2-2的内表面上设有凸起卡勾2-1,底板2-7上设有加强筋位2-4以提高支架强度;固定座5的竖向连接部包括竖向设置的中心主体板5-16和位于中心主体板5-16两侧的侧板5-17,中心主体板5-16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槽5-9,侧板5-17上设有与定位肋板2-3相适配的第二定位槽5-15;在侧板5-17的底端上设置有安装螺纹孔5-14,接口支架2的连接部上对应设有沉头螺钉孔2-5,通过一沉头螺钉10穿过安装沉头螺钉孔2-5及安装螺纹孔5-14将固定座的竖向连接部与接口支架2的后端螺钉固定连接,同时,接口支架2上的凸起卡勾2-1卡设在固定座5的第一定位槽5-9内,定位肋板2-3卡设在第二定位槽5-15内,通过多处位置配合,使装配时定位准确,且安装拆卸方便,组装后产品的可靠性高。
进一步地,为保证MPO适配器内芯4与光口封装部7-6的装配精度,固定座5上竖向连接部的两侧侧板5-17之间形成有与光口封装部7-6轮廓形状相适配的第三定位槽5-12,光口封装部7-6通过导热胶固定在第三凹槽5-12内。为对光口封装部7-6的导针5-4进行定位,在固定座5的中心主体板5-16上设有导针定位孔5-13,装配时导针5-4的后端插装在导针定位孔5-13,即对导针5-4起到定位作用,同时还能使结构紧凑,进一步减小封装尺寸;同时,为防止导针5-4脱落,光口封装部7-6上还设置有定位导针7-4的导针架7-5,在中心主体板5-16上对应设置有第四定位槽5-11,导针架7-5位于第四定位槽5-11内,同样起到定位和使装配结构紧凑的作用。另外,竖向连接部的两侧侧板5-17的顶面位置高出中心主体板5-16的顶面位置,即两侧侧板5-17的顶端凸出,则使得装配时两侧侧板5-17的顶端能够对接口支架2的连接部顶板2-2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方便装配。
如图1和图5所示,为便于MPO适配器内芯4与接口支架2的装配,在支架主体2-6的内顶面上设置有第五定位槽2-8,而在MPO适配器内芯4的顶面上对应设有凸起部4-1,且MPO适配器内芯4的外表面与支架主体2-6的内表面贴合,凸起部4-1卡设在第五定位槽2-8内,从而使MPO适配器内芯4精确固定在接口支架2内部。
对于固定座5与PCB板7-3的装配结构参照图1、图2、图6至图8,固定座5的水平连接部5-10为矩形板状,其底面上设有用于避让PCB板7-3上元器件的避让凹槽5-5,竖向连接部的侧板5-17底端具有向水平连接部5-10所在侧延伸的凸起5-18,凸起5-18与水平连接部5-10的底面之间形成用于嵌装PCB板7-3前端的第六定位槽5-7,且凸起5-18上设有前端螺纹孔5-6,水平连接部5-10的底面后端上设有后端螺钉孔5-2和安装定位柱5-1,在PCB板7-3的后端上对应设有螺钉定位孔7-2和安装定位孔7-1;当PCB板7-3固定连接在水平连接部5-10的底面上时,其元器件位于避让凹槽5-5内,PCB板7-3的前端嵌装在第六定位槽5-7内,并由平头紧定螺钉9与前端螺纹孔5-6配合将PCB板7-3的前端压紧固定在第六定位槽5-7内,PCB板7-3的后端上的安装定位孔7-1套设在安装定位柱上5-1,并由固定螺钉6穿过螺钉定位孔7-2及后端螺钉孔5-2将PCB板7-3的后端与固定座5固定,从而实现了PCB板7-3的整体固定,即并行光收发模块整体与固定座5的装配。通过设置第六定位槽5-7、第七定位槽5-8,使得PCB板7-3的定位更加方便和准确,且第七定位槽5-8可以容纳PCB板7-3上的元器件,使PCB板7-3与固定座5的水平连接部5-10的整体装配结构紧凑,减小了整体尺寸。
为进一步对PCB板7-3起到定位作用,水平连接部5-10的底面上还设有用于对PCB板7-3的一组相对侧边进行定位的定位凸台5-4,即如图8所示。
另外,在水平连接部5-10的底面上还设有位于PCB板7-3后端两侧的模块安装螺孔柱5-3,在并行光收发模块安装使用时通过模块安装固定螺孔柱5-3进行固定。
为提高本实施例并行光收发组件的散热性能,在固定座5的水平连接部5-10顶面上布设有若干散热凸台5-8,将前端光口处各种芯片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和散发到环境中,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另外,并行光收发模块还包括用于填塞接口支架2前端开口的保护塞1,保护塞1可采用橡胶材料制作,插入接口支架2的前端开口内,用来保护MPO适配器内芯4及模块光口免受灰尘等脏污污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口支架,为前后开口的中空壳状;
并行光收发组件,包括刚性的PCB板、安装在PCB板底面上的电接口、固定在PCB板前端的光口封装部,所述光口封装部具有导针;
固定座,位于所述接口支架的后侧,包括水平连接部和固定在水平连接部前端的竖向连接部,所述竖向连接部与所述接口支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连接部于所述PCB板的顶面与所述PCB板固定连接;
MPO适配器内芯,位于所述并行光收发组件的光口封装部前侧且与所述光口封装部接触,所述MPO适配器内芯与所述光口封装部位于所述接口支架内,并由所述固定座的竖向连接部覆盖封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口封装部与所述PCB板垂直设置,且由一弧形的柔性PCB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支架包括矩形筒状的支架主体和位于支架主体一端上且中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顶板、底板和两侧的定位肋板,所述顶板的内表面上设有凸起卡勾;所述固定座的竖向连接部包括竖向设置的中心主体板和位于中心主体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中心主体板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侧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肋板相适配的第二定位槽;所述接口支架的连接部与所述固定座的竖向连接部螺钉固定连接,且所述凸起卡勾卡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定位肋板卡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行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接部的两侧侧板之间形成与所述光口封装部轮廓形状相适配的第三定位槽,所述光口封装部通过导热胶固定在所述第三凹槽内,且所述中心主体板上设有用于插装定位所述导针的导针定位孔,所述导针的后端插设在所述导针定位孔内;所述竖向连接部的两侧侧板的顶面位置高出所述中心主体板的顶面位置,所述光口封装部还设置有定位所述导针的导针架,所述中心主体板上对应设置有第四定位槽,所述导针架位于所述第四定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行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顶面上设置有第五定位槽,所述MPO适配器内芯的顶面上对应设有凸起部,所述MPO适配器内芯的外表面与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表面贴合,且所述凸起部卡设在所述第五定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行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部为矩形板状,其底面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PCB板上元器件的避让凹槽,所述竖向连接部的侧板底端具有向所述水平连接部所在侧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水平连接部的底面之间形成用于嵌装所述PCB板前端的第六定位槽,且所述凸起上设有前端螺纹孔,所述水平连接部的底面后端上设有后端螺钉孔和安装定位柱,所述PCB板的后端上对应设有螺钉定位孔和安装定位孔;当所述PCB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连接部的底面上时,其元器件位于所述避让凹槽内,其前端嵌装在所述第六定位槽内,并由平头紧定螺钉与所述前端螺纹孔配合将所述PCB板的前端固定,所述PCB板后端上的安装定位孔套设在所述安装定位柱上,并由固定螺钉穿过所述螺钉定位孔及所述后端螺钉孔将所述PCB板后端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行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部的底面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PCB板的一组相对侧边进行定位的定位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并行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部的底面上还设有位于所述PCB板后端两侧的模块安装螺孔柱。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行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部的顶面上布设有若干散热凸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光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光收发模块还包括用于填塞所述接口支架前端开口的保护塞,所述保护塞插设在所述接口支架的前端开口内。
CN201420861778.7U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02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61778.7U CN204302541U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61778.7U CN204302541U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02541U true CN204302541U (zh) 2015-04-29

Family

ID=53108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61778.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02541U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025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3040A (zh) * 2014-12-31 2015-04-08 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3040A (zh) * 2014-12-31 2015-04-08 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
CN104503040B (zh) * 2014-12-31 2016-08-24 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0236B2 (en) Cage assembly for receiving a pluggable module
CN115097582B (zh) 一种光模块
USRE48778E1 (en) Optical modul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CN104503040B (zh) 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
US85452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pluggable transceiver module
US20090116185A1 (en)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transceiver module housing
CN204166166U (zh) 一种滑动自锁的高密度高速传输收发器模块
CN207691070U (zh) 热插拔式接口连接器及其散热昭片
TWM329781U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N204302541U (zh) 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
CN103684609B (zh) 简易型cxp光模块结构
CN209198702U (zh) 一种光纤适配器
CN204331096U (zh) 一种并行光组件
CN112987193A (zh) 一种光模块
CN216526403U (zh) 一种光模块
CN106842434B (zh) 光纤连接器组件及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壳体组件
CN205643784U (zh) 一种带监控的并行光模块
CN211148989U (zh) 一种cob工艺的sfp28 sr光模块结构
CN114035283A (zh) 一种光模块
CN207611937U (zh) 热插拔式接口连接器
CN208970809U (zh) 一种带接地片芯片大卡座光通信连接器
CN206710654U (zh) 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
CN207908742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7158843U (zh) 具有限位结构的sfp连接器屏蔽壳
CN207457558U (zh) 一种cfp2光电收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2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