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99494U - 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 - Google Patents

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99494U
CN204299494U CN201420633217.1U CN201420633217U CN204299494U CN 204299494 U CN204299494 U CN 204299494U CN 201420633217 U CN201420633217 U CN 201420633217U CN 204299494 U CN204299494 U CN 204299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side
ring
axle sleeve
less
casing nip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332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朝晖
李晓军
穆总结
李富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PC Xibu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PC Xibu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PC Xibu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PC Xibu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332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99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99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9949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b>本实用新型涉及套管扶正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其包括套管短节、上液缸筒、下液缸筒、上止退轴套、下止退轴套、第一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第三限位装置、第四限位装置和不少于一片的弹簧片,第一限位装置固定安装在套管短节的上部外侧,上止退轴套套装在套管短节上部外侧,上止退轴套的上部外侧与第一限位装置的下部内侧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上液缸筒和下液缸筒均能够推动弹簧片发生膨胀,能够提高与本实用新型连接的套管在井内的居中效果,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套管的扶正效果,同时,使得形成的水泥环厚度均匀,提高了固井质量,降低了后期生产和作业油气侵的风险。</b>

Description

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套管扶正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
背景技术
水平井固井质量的好坏直接制约后期油井的采油量,在固井作业中,扶正器作为一种固井工具,其对固井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固井作业多采用刚性扶正器及滚轮扶正器等常规套管扶正器,在水平井段采用常规扶正器下套管进行固井时,存在扶正器下入的摩擦阻力较大、套管不居中和固井水泥环厚度不均匀的问题,当套管不居中时,降低了扶正器对套管的扶正效果,严重影响了固井质量,增加了后期生产和作业油气侵的风险。我国国内液压扶正器的研制还处于初级阶段,液压扶正器在现场的应用很少,并且应用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套管扶正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居中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包括套管短节、上液缸筒、下液缸筒、上止退轴套、下止退轴套、第一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第三限位装置、第四限位装置和不少于一片的弹簧片,第一限位装置固定安装在套管短节的上部外侧,上止退轴套套装在套管短节上部外侧,上止退轴套的上部外侧与第一限位装置的下部内侧固定在一起,上液缸筒的上部与上止退轴套的中部外侧通过不少于一个的第一剪切销钉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上液缸筒下部内侧固定有上环形凸台,上环形凸台的内侧与套管短节的上部外侧套装在一起,在上环形凸台上端与上止退轴套下端之间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上液缸筒内侧之间形成上液压腔,在套管短节上部有至少一个与上液压腔相通的上径向进液通孔,第四限位装置固定安装在套管短节的下部外侧,下止退轴套套装在套管短节下部外侧,下止退轴套的下部外侧与第四限位装置的上部内侧固定在一起,下液缸筒的下部与下止退轴套的中部外侧通过不少于一个的第二剪切销钉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下液缸筒上部内侧固定有下环形凸台,下环形凸台的内侧与套管短节的下部外侧套装在一起,在下环形凸台底端与下止退轴套上端之间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下液缸筒内侧之间形成下液压腔,在套管短节下部有至少一个与下液压腔相通的下径向进液通孔,第二限位装置的上部外侧与上环形凸台下方的上液缸筒内侧固定在一起,第三限位装置的下部外侧与下环形凸台上方的下液缸筒内侧固定在一起,在第二限位装置与第三限位装置之间的套管短节外侧固定有固定挡圈,固定挡圈与第二限位装置以及第三限位装置之间均有间距,每一片弹簧片的上部固定在第二限位装置内,每一片弹簧片的下部固定在第三限位装置内,每一片弹簧片的中部内侧与固定挡圈外侧顶紧在一起,在套管短节的上端有外螺纹或内螺纹,在套管短节的下端有外螺纹或内螺纹。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上止退轴套的上部外侧可有外径小于上液缸筒上部内径的第一环形凹槽,在上止退轴套的中部外侧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通的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的外径小于第一环形凹槽的外径,在第一环形凹槽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上开口止退环,上开口止退环的下部内侧固定有第一卡扣件,第一卡扣件卡装在第二环形凹槽内,在上开口止退环的外侧自上而下分布有齿尖朝上的锯齿形螺纹,在第一剪切销钉下方的上液缸筒内侧有第一配合凹槽,在第一配合凹槽内设有与上开口止退环外侧的锯齿形螺纹配合的配合螺纹,锯齿形螺纹与配合螺纹卡扣在一起;或/和,在下止退轴套的中部外侧有外径小于下液缸筒下部内径的第三环形凹槽,在下止退轴套的下部外侧有与第三环形凹槽相通的第四环形凹槽,第四环形凹槽的外径小于第三环形凹槽的外径,在第三环形凹槽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下开口止退环,下开口止退环的下部内侧固定有第二卡扣件,第二卡扣件卡装在第四环形凹槽内,在下开口止退环的外侧自上而下分布有齿尖朝上的锯齿形螺纹,在第二剪切销钉上方的上液缸筒内侧有第二配合凹槽,在第二配合凹槽内设有与下开口止退环外侧的锯齿形螺纹配合的配合螺纹,锯齿形螺纹与配合螺纹卡扣在一起。
上述第一配合凹槽下端的上液缸筒内侧可有呈上宽下窄锥台状的上限位锥台;或/和,第二配合凹槽上端的下液缸筒内侧有呈上窄下宽锥台状的下限位锥台。
上述第一限位装置可包括第一固定套和第一开口挡环,在上止退轴套上端的第一固定套内侧有第一环槽,在套管短节的外侧有与第一环槽内外对应的第二环槽,第一开口挡环的外部固定安装在第一环槽内,第一开口挡环的内部固定安装在第二环槽内;或/和,第二限位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套,第二固定套的上部外侧与上环形凸台下方的上液缸筒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第二固定套上有与弹簧片数目对应并且上下贯通的纵向安装孔,在第二固定套下部有与纵向安装孔相通的径向销钉孔,每一片弹簧片的上部通过径向销钉孔和第一固定销钉固定安装在纵向安装孔内;或/和,第三限位装置包括第三固定套,第三固定套的下部外侧与下环形凸台上方的下液缸筒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第三固定套上有与弹簧片数目对应并且上下贯通的第一安装孔,在第三固定套上部有与第一安装孔相通的第一径向孔,每一片弹簧片的下部通过第一径向孔和第二固定销钉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或/和,第四限位装置包括第四固定套和第二开口挡环,下止退轴套的下部外侧与第四固定套的上部内侧固定在一起,在下止退轴套下端的第四固定套内侧有第三环槽,在套管短节的外侧有与第三环槽内外对应的第四环槽,第二开口挡环的外部固定安装在第三环槽内,第二开口挡环的内部固定安装在第四环槽内。
上述第一固定套的上部外侧可有上窄下宽的上锥形环台,在第四固定套的下部外侧有上宽下窄的下锥形环台,在第二剪切销钉下方的止退轴套外侧固定有限位环台,下液缸筒的底端与限位环台的顶端顶紧在一起,限位环台的底端与第四固定套的顶端顶紧在一起;或/和,在上止退轴套的下端内侧有第一卡槽,在上径向进液通孔上方的套管短节外侧有与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二卡槽,在第二卡槽给固定安装有第一卡环,第一卡环的外部固定安装在第一卡槽内,在下止退轴套的上端内侧有第三卡槽,在下径向进液通孔下方的套管短节外侧有与第三卡槽对应的第四卡槽,在第四卡槽给固定安装有第二卡环,第二卡环的外部固定安装在第三卡槽内。
上述固定挡圈上端的套管短节外侧可有上挡圈限位槽,在固定挡圈下端的套管短节外侧有下挡圈限位槽,在上挡圈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外径小于固定挡圈外径的上弹簧挡圈,在下挡圈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外径小于固定挡圈外径的下弹簧挡圈。
上述上径向进液通孔上方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上液压腔上方的上止退轴套内侧之间可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上液压腔上方的上止退轴套外侧与上液缸筒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上环形凸台内侧与套管短节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环形凸台内侧与套管短节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径向进液通孔下方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下液压腔下方的下止退轴套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液压腔下方的下止退轴套外侧与下液缸筒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套管短节的上端有外螺纹,在套管短节的下端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上液缸筒和下液缸筒均能够推动弹簧片发生膨胀,能够提高与本实用新型连接的套管在井内的居中效果,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套管的扶正效果,同时,使得形成的水泥环厚度均匀,提高了固井质量,降低了后期生产和作业油气侵的风险;本实用新型易于下入井内,有效地避免了对井眼的刺刮,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在胀封后的外径大于常规扶正器的外径,有利于提高扶正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对井壁具有较强的支撑力和承载力,大幅度提高固井效率,降低了钻井成本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套管短节,2为上液缸筒,3为下液缸筒,4为上止退轴套,5为下止退轴套,6为弹簧片,7为第一剪切销钉,8为上环形凸台,9为上液压腔,10为上径向进液通孔,11为第二剪切销钉,12为下环形凸台,13为下液压腔,14为下径向进液通孔,15为固定挡圈,16为上开口止退环,17为第一卡扣件,18为下开口止退环,19为第二卡扣件,20为上限位锥台,21为下限位锥台,22为第一固定套,23为第一开口挡环,24为第二固定套,25为第一固定销钉,26为第三固定套,27为第二固定销钉,28为第四固定套,29为第二开口挡环,30为上锥形环台,31为下锥形环台,32为限位环台,33为第一卡环,34为第二卡环,35为上弹簧挡圈,36为下弹簧挡圈,37为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至3所示,该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包括套管短节1、上液缸筒2、下液缸筒3、上止退轴套4、下止退轴套5、第一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第三限位装置、第四限位装置和不少于一片的弹簧片6,第一限位装置固定安装在套管短节1的上部外侧,上止退轴套4套装在套管短节1上部外侧,上止退轴套4的上部外侧与第一限位装置的下部内侧固定在一起,上液缸筒2的上部与上止退轴套4的中部外侧通过不少于一个的第一剪切销钉7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上液缸筒2下部内侧固定有上环形凸台8,上环形凸台8的内侧与套管短节1的上部外侧套装在一起,在上环形凸台8上端与上止退轴套4下端之间的套管短节1外侧与上液缸筒2内侧之间形成上液压腔9,在套管短节1上部有至少一个与上液压腔9相通的上径向进液通孔10,第四限位装置固定安装在套管短节1的下部外侧,下止退轴套5套装在套管短节1下部外侧,下止退轴套5的下部外侧与第四限位装置的上部内侧固定在一起,下液缸筒3的下部与下止退轴套5的中部外侧通过不少于一个的第二剪切销钉11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下液缸筒3上部内侧固定有下环形凸台12,下环形凸台12的内侧与套管短节1的下部外侧套装在一起,在下环形凸台12底端与下止退轴套5上端之间的套管短节1外侧与下液缸筒3内侧之间形成下液压腔13,在套管短节1下部有至少一个与下液压腔13相通的下径向进液通孔14,第二限位装置的上部外侧与上环形凸台8下方的上液缸筒2内侧固定在一起,第三限位装置的下部外侧与下环形凸台12上方的下液缸筒3内侧固定在一起,在第二限位装置与第三限位装置之间的套管短节1外侧固定有固定挡圈15,固定挡圈15与第二限位装置以及第三限位装置之间均有间距,每一片弹簧片6的上部固定在第二限位装置内,每一片弹簧片6的下部固定在第三限位装置内,每一片弹簧片6的中部内侧与固定挡圈15外侧顶紧在一起,在套管短节1的上端有外螺纹或内螺纹,在套管短节1的下端有外螺纹或内螺纹。上液缸筒2和下液缸筒3均能够推动弹簧片6发生膨胀,能够提高与本实用新型连接的套管在井内的居中效果,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套管的扶正效果,同时,使得形成的水泥环厚度均匀,提高了固井质量,降低了后期生产和作业油气侵的风险;本实用新型易于下入井内,有效地避免了对井眼的刺刮,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在胀封后的外径大于常规扶正器的外径,有利于提高扶正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对井壁具有较强的支撑力和承载力,大幅度提高固井效率,降低了钻井成本和制造成本。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至3所示,在上止退轴套4的上部外侧有外径小于上液缸筒2上部内径的第一环形凹槽,在上止退轴套4的中部外侧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通的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的外径小于第一环形凹槽的外径,在第一环形凹槽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上开口止退环16,上开口止退环16的下部内侧固定有第一卡扣件17,第一卡扣件17卡装在第二环形凹槽内,在上开口止退环16的外侧自上而下分布有齿尖朝上的锯齿形螺纹,在第一剪切销钉7下方的上液缸筒2内侧有第一配合凹槽,在第一配合凹槽内设有与上开口止退环16外侧的锯齿形螺纹配合的配合螺纹,锯齿形螺纹与配合螺纹卡扣在一起;或/和,在下止退轴套5的中部外侧有外径小于下液缸筒3下部内径的第三环形凹槽,在下止退轴套5的下部外侧有与第三环形凹槽相通的第四环形凹槽,第四环形凹槽的外径小于第三环形凹槽的外径,在第三环形凹槽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下开口止退环18,下开口止退环18的下部内侧固定有第二卡扣件19,第二卡扣件19卡装在第四环形凹槽内,在下开口止退环18的外侧自上而下分布有齿尖朝上的锯齿形螺纹,在第二剪切销钉11上方的上液缸筒2内侧有第二配合凹槽,在第二配合凹槽内设有与下开口止退环18外侧的锯齿形螺纹配合的配合螺纹,锯齿形螺纹与配合螺纹卡扣在一起。锯齿形螺纹和配合螺纹的设置能够对上液缸筒2和下液缸筒3分别起到单向锁定的作用,从而防止了弹簧片6复位,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套管的扶正效果。
如附图1至3所示,第一配合凹槽下端的上液缸筒2内侧有呈上宽下窄锥台状的上限位锥台20;或/和,第二配合凹槽上端的下液缸筒3内侧有呈上窄下宽锥台状的下限位锥台21。上限位锥台20的设置对上开口止退环16具有限位的作用,下限位锥台21的设置对下开口止退环18具有限位的作用。
如附图1至3所示,第一限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套22和第一开口挡环23,在上止退轴套4上端的第一固定套22内侧有第一环槽,在套管短节1的外侧有与第一环槽内外对应的第二环槽,第一开口挡环23的外部固定安装在第一环槽内,第一开口挡环23的内部固定安装在第二环槽内;或/和,第二限位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套24,第二固定套24的上部外侧与上环形凸台8下方的上液缸筒2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第二固定套24上有与弹簧片6数目对应并且上下贯通的纵向安装孔,在第二固定套24下部有与纵向安装孔相通的径向销钉孔,每一片弹簧片6的上部通过径向销钉孔和第一固定销钉25固定安装在纵向安装孔内;或/和,第三限位装置包括第三固定套26,第三固定套26的下部外侧与下环形凸台12上方的下液缸筒3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第三固定套26上有与弹簧片6数目对应并且上下贯通的第一安装孔,在第三固定套26上部有与第一安装孔相通的第一径向孔,每一片弹簧片6的下部通过第一径向孔和第二固定销钉27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或/和,第四限位装置包括第四固定套28和第二开口挡环29,下止退轴套5的下部外侧与第四固定套28的上部内侧固定在一起,在下止退轴套5下端的第四固定套28内侧有第三环槽,在套管短节1的外侧有与第三环槽内外对应的第四环槽,第二开口挡环29的外部固定安装在第三环槽内,第二开口挡环29的内部固定安装在第四环槽内。第一开口挡环23对第一固定套22具有限位作用,防止第一固定套22上下移动,第二开口挡环29的设置对第四固定套28具有限位作用,防止第四固定套28上下移动,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套管的扶正效果。
如附图1至3所示,在第一固定套22的上部外侧有上窄下宽的上锥形环台30,在第四固定套28的下部外侧有上宽下窄的下锥形环台31,在第二剪切销钉11下方的止退轴套外侧固定有限位环台32,下液缸筒3的底端与限位环台32的顶端顶紧在一起,限位环台32的底端与第四固定套28的顶端顶紧在一起;或/和,在上止退轴套4的下端内侧有第一卡槽,在上径向进液通孔10上方的套管短节1外侧有与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二卡槽,在第二卡槽给固定安装有第一卡环33,第一卡环33的外部固定安装在第一卡槽内,在下止退轴套5的上端内侧有第三卡槽,在下径向进液通孔14下方的套管短节1外侧有与第三卡槽对应的第四卡槽,在第四卡槽给固定安装有第二卡环34,第二卡环34的外部固定安装在第三卡槽内。上锥形环台30和下锥形环台31的设置能够防止固体颗粒进到本实用新型内部,保证了本实用新型能够正常工作。第一卡环33对上止退轴套4起到限位作用,第二卡环34对下止退轴套5起到限位作用。
如附图1至3所示,在固定挡圈15上端的套管短节1外侧有上挡圈限位槽,在固定挡圈15下端的套管短节1外侧有下挡圈限位槽,在上挡圈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外径小于固定挡圈15外径的上弹簧挡圈35,在下挡圈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外径小于固定挡圈15外径的下弹簧挡圈36。上弹簧挡圈35和下弹簧挡圈36的设置能够对固定挡圈15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
如附图1至3所示,在上径向进液通孔10上方的套管短节1外侧与上液压腔9上方的上止退轴套4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37,在上液压腔9上方的上止退轴套4外侧与上液缸筒2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37,在上环形凸台8内侧与套管短节1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37,在下环形凸台12内侧与套管短节1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37,在下径向进液通孔14下方的套管短节1外侧与下液压腔13下方的下止退轴套5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37,在下液压腔13下方的下止退轴套5外侧与下液缸筒3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37,在套管短节1的上端有外螺纹,在套管短节1的下端有外螺纹。密封圈37的设置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内部憋压时的密封性能。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首先,将套管短节1与对应的套管固定安装在一起,然后,将本实用新型随套管一起下入井内,当本实用新型和套管下入到水平井设计位置时,顶替水泥浆后碰压,套管短节1下部内侧与其下方的套管被封堵,使得本实用新型内部处于憋压状态,接着,流体分别通过上径向进液通孔10和下径向进液通孔14进入各自对应的上液压腔9和下液压腔13,流体在上液压腔9内对上环形凸台8产生较大的向下推动力,当上环形凸台8受到足够大的向下的推动力时,第一剪切销钉7被剪断,紧接着,上液缸筒2向下移动,并且推动第二固定套24下行,弹簧片6上部在第二固定套24的下行作用下发生下行运动,使得弹簧片6在固定挡圈15处发生径向膨胀直至第二固定套24推动弹簧片6上部内侧面与上弹簧挡圈35上端面顶紧,胀封的弹簧片6与井壁顶紧在一起,与此同时,流体在下液压腔13内对下环形凸台12产生较大的向上推动力,第二剪切销钉11被剪断,紧接着,下液缸筒3向上移动,并且推动第三固定套26上行,弹簧片6下部在第三固定套26的上行作用下发生上行运动,使得弹簧片6在固定挡圈15处发生径向膨胀直至第三固定套26推动弹簧片6的内侧面与下弹簧挡圈36下端面顶紧,胀封的弹簧片6与井壁顶紧在一起,使得本实用新型对套管起到扶正作用。

Claims (14)

1.一种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短节、上液缸筒、下液缸筒、上止退轴套、下止退轴套、第一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第三限位装置、第四限位装置和不少于一片的弹簧片,第一限位装置固定安装在套管短节的上部外侧,上止退轴套套装在套管短节上部外侧,上止退轴套的上部外侧与第一限位装置的下部内侧固定在一起,上液缸筒的上部与上止退轴套的中部外侧通过不少于一个的第一剪切销钉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上液缸筒下部内侧固定有上环形凸台,上环形凸台的内侧与套管短节的上部外侧套装在一起,在上环形凸台上端与上止退轴套下端之间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上液缸筒内侧之间形成上液压腔,在套管短节上部有至少一个与上液压腔相通的上径向进液通孔,第四限位装置固定安装在套管短节的下部外侧,下止退轴套套装在套管短节下部外侧,下止退轴套的下部外侧与第四限位装置的上部内侧固定在一起,下液缸筒的下部与下止退轴套的中部外侧通过不少于一个的第二剪切销钉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下液缸筒上部内侧固定有下环形凸台,下环形凸台的内侧与套管短节的下部外侧套装在一起,在下环形凸台底端与下止退轴套上端之间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下液缸筒内侧之间形成下液压腔,在套管短节下部有至少一个与下液压腔相通的下径向进液通孔,第二限位装置的上部外侧与上环形凸台下方的上液缸筒内侧固定在一起,第三限位装置的下部外侧与下环形凸台上方的下液缸筒内侧固定在一起,在第二限位装置与第三限位装置之间的套管短节外侧固定有固定挡圈,固定挡圈与第二限位装置以及第三限位装置之间均有间距,每一片弹簧片的上部固定在第二限位装置内,每一片弹簧片的下部固定在第三限位装置内,每一片弹簧片的中部内侧与固定挡圈外侧顶紧在一起,在套管短节的上端有外螺纹或内螺纹,在套管短节的下端有外螺纹或内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上止退轴套的上部外侧有外径小于上液缸筒上部内径的第一环形凹槽,在上止退轴套的中部外侧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通的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的外径小于第一环形凹槽的外径,在第一环形凹槽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上开口止退环,上开口止退环的下部内侧固定有第一卡扣件,第一卡扣件卡装在第二环形凹槽内,在上开口止退环的外侧自上而下分布有齿尖朝上的锯齿形螺纹,在第一剪切销钉下方的上液缸筒内侧有第一配合凹槽,在第一配合凹槽内设有与上开口止退环外侧的锯齿形螺纹配合的配合螺纹,锯齿形螺纹与配合螺纹卡扣在一起;或/和,在下止退轴套的中部外侧有外径小于下液缸筒下部内径的第三环形凹槽,在下止退轴套的下部外侧有与第三环形凹槽相通的第四环形凹槽,第四环形凹槽的外径小于第三环形凹槽的外径,在第三环形凹槽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下开口止退环,下开口止退环的下部内侧固定有第二卡扣件,第二卡扣件卡装在第四环形凹槽内,在下开口止退环的外侧自上而下分布有齿尖朝上的锯齿形螺纹,在第二剪切销钉上方的上液缸筒内侧有第二配合凹槽,在第二配合凹槽内设有与下开口止退环外侧的锯齿形螺纹配合的配合螺纹,锯齿形螺纹与配合螺纹卡扣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配合凹槽下端的上液缸筒内侧有呈上宽下窄锥台状的上限位锥台;或/和,第二配合凹槽上端的下液缸筒内侧有呈上窄下宽锥台状的下限位锥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套和第一开口挡环,在上止退轴套上端的第一固定套内侧有第一环槽,在套管短节的外侧有与第一环槽内外对应的第二环槽,第一开口挡环的外部固定安装在第一环槽内,第一开口挡环的内部固定安装在第二环槽内;或/和,第二限位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套,第二固定套的上部外侧与上环形凸台下方的上液缸筒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第二固定套上有与弹簧片数目对应并且上下贯通的纵向安装孔,在第二固定套下部有与纵向安装孔相通的径向销钉孔,每一片弹簧片的上部通过径向销钉孔和第一固定销钉固定安装在纵向安装孔内;或/和,第三限位装置包括第三固定套,第三固定套的下部外侧与下环形凸台上方的下液缸筒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第三固定套上有与弹簧片数目对应并且上下贯通的第一安装孔,在第三固定套上部有与第一安装孔相通的第一径向孔,每一片弹簧片的下部通过第一径向孔和第二固定销钉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或/和,第四限位装置包括第四固定套和第二开口挡环,下止退轴套的下部外侧与第四固定套的上部内侧固定在一起,在下止退轴套下端的第四固定套内侧有第三环槽,在套管短节的外侧有与第三环槽内外对应的第四环槽,第二开口挡环的外部固定安装在第三环槽内,第二开口挡环的内部固定安装在第四环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套的上部外侧有上窄下宽的上锥形环台,在第四固定套的下部外侧有上宽下窄的下锥形环台,在第二剪切销钉下方的止退轴套外侧固定有限位环台,下液缸筒的底端与限位环台的顶端顶紧在一起,限位环台的底端与第四固定套的顶端顶紧在一起;或/和,在上止退轴套的下端内侧有第一卡槽,在上径向进液通孔上方的套管短节外侧有与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二卡槽,在第二卡槽给固定安装有第一卡环,第一卡环的外部固定安装在第一卡槽内,在下止退轴套的上端内侧有第三卡槽,在下径向进液通孔下方的套管短节外侧有与第三卡槽对应的第四卡槽,在第四卡槽给固定安装有第二卡环,第二卡环的外部固定安装在第三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挡圈上端的套管短节外侧有上挡圈限位槽,在固定挡圈下端的套管短节外侧有下挡圈限位槽,在上挡圈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外径小于固定挡圈外径的上弹簧挡圈,在下挡圈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外径小于固定挡圈外径的下弹簧挡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挡圈上端的套管短节外侧有上挡圈限位槽,在固定挡圈下端的套管短节外侧有下挡圈限位槽,在上挡圈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外径小于固定挡圈外径的上弹簧挡圈,在下挡圈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外径小于固定挡圈外径的下弹簧挡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挡圈上端的套管短节外侧有上挡圈限位槽,在固定挡圈下端的套管短节外侧有下挡圈限位槽,在上挡圈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外径小于固定挡圈外径的上弹簧挡圈,在下挡圈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外径小于固定挡圈外径的下弹簧挡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上径向进液通孔上方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上液压腔上方的上止退轴套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上液压腔上方的上止退轴套外侧与上液缸筒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上环形凸台内侧与套管短节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环形凸台内侧与套管短节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径向进液通孔下方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下液压腔下方的下止退轴套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液压腔下方的下止退轴套外侧与下液缸筒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套管短节的上端有外螺纹,在套管短节的下端有外螺纹。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上径向进液通孔上方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上液压腔上方的上止退轴套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上液压腔上方的上止退轴套外侧与上液缸筒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上环形凸台内侧与套管短节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环形凸台内侧与套管短节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径向进液通孔下方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下液压腔下方的下止退轴套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液压腔下方的下止退轴套外侧与下液缸筒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套管短节的上端有外螺纹,在套管短节的下端有外螺纹。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上径向进液通孔上方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上液压腔上方的上止退轴套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上液压腔上方的上止退轴套外侧与上液缸筒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上环形凸台内侧与套管短节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环形凸台内侧与套管短节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径向进液通孔下方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下液压腔下方的下止退轴套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液压腔下方的下止退轴套外侧与下液缸筒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套管短节的上端有外螺纹,在套管短节的下端有外螺纹。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上径向进液通孔上方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上液压腔上方的上止退轴套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上液压腔上方的上止退轴套外侧与上液缸筒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上环形凸台内侧与套管短节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环形凸台内侧与套管短节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径向进液通孔下方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下液压腔下方的下止退轴套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液压腔下方的下止退轴套外侧与下液缸筒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套管短节的上端有外螺纹,在套管短节的下端有外螺纹。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上径向进液通孔上方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上液压腔上方的上止退轴套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上液压腔上方的上止退轴套外侧与上液缸筒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上环形凸台内侧与套管短节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环形凸台内侧与套管短节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径向进液通孔下方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下液压腔下方的下止退轴套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液压腔下方的下止退轴套外侧与下液缸筒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套管短节的上端有外螺纹,在套管短节的下端有外螺纹。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上径向进液通孔上方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上液压腔上方的上止退轴套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上液压腔上方的上止退轴套外侧与上液缸筒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上环形凸台内侧与套管短节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环形凸台内侧与套管短节外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径向进液通孔下方的套管短节外侧与下液压腔下方的下止退轴套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下液压腔下方的下止退轴套外侧与下液缸筒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一道的密封圈,在套管短节的上端有外螺纹,在套管短节的下端有外螺纹。
CN201420633217.1U 2014-10-29 2014-10-29 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99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33217.1U CN204299494U (zh) 2014-10-29 2014-10-29 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33217.1U CN204299494U (zh) 2014-10-29 2014-10-29 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99494U true CN204299494U (zh) 2015-04-29

Family

ID=53105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33217.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99494U (zh) 2014-10-29 2014-10-29 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994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8955A (zh) * 2014-10-29 2015-01-14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
CN117823060A (zh) * 2024-03-05 2024-04-05 河北上善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限位机构的刚性套管扶正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8955A (zh) * 2014-10-29 2015-01-14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
CN117823060A (zh) * 2024-03-05 2024-04-05 河北上善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限位机构的刚性套管扶正器
CN117823060B (zh) * 2024-03-05 2024-04-30 河北上善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限位机构的刚性套管扶正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86500U (zh) 一种可变径套管扶正器
CN204299494U (zh) 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
CN204299558U (zh) 延时开启滑套
CN104278955B (zh) 双液缸液压套管扶正器
CN201794527U (zh) 套管漂浮接箍
CN204175233U (zh) 可取可钻锚定式封隔器
CN203742505U (zh) 浮球浮箍式预应力固井地锚总成
CN202946129U (zh) 高稳定性压差式滑套
CN204225795U (zh) 液压套管扶正器
CN104373058A (zh) 液压套管扶正器
CN204571914U (zh) 机械液压双作用预应力固井装置
CN203547574U (zh) 滑套安全接头
CN203515413U (zh) 机械液压双作用地锚总成
CN203742530U (zh) 悬挂封隔器
CN108060901B (zh) 一种用于等井径膨胀套管裸眼补贴工具的丢手机构
CN204225837U (zh) 内置液缸式膨胀封隔器
CN204082062U (zh) 一种裸眼侧钻用造斜器悬挂器
CN103375135A (zh) 一体式同心跟管钻具
CN201391284Y (zh) 多功能泄油器
CN204827359U (zh) 一体化可取式采油桥塞
CN203441409U (zh) 膨胀式热采井尾管悬挂装置
CN204941439U (zh) 一种楔入式封隔器
CN201695986U (zh) 可洗井封隔器
CN204621973U (zh) 表层套管螺纹护帽拆卸工具
CN203531839U (zh) 一种自动灌浆浮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1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