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87746U - 一种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87746U CN204287746U CN201420822123.9U CN201420822123U CN204287746U CN 204287746 U CN204287746 U CN 204287746U CN 201420822123 U CN201420822123 U CN 201420822123U CN 204287746 U CN204287746 U CN 2042877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jection
- handle box
- coupling unit
- power reception
- pl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盒,包括盒体,感光鼓,设置于感光鼓一端的耦合部件,耦合部件包括接收机器驱动头驱动力的动力接收部,传输驱动力至感光鼓的回转部,连接动力接收部与回转部的杆体部,动力接收部包括:垂直于轴线的平面,形成在平面上的凹口,形成在平面上的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形成在平面两非对称位置,两突起具有两对称的动力传递面。由于动力接收突起形成在平面非对称位置,两动力接收突起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非对称的动力接收突起在磨损后,突起不会断裂,两动力接收突起仍能保持两者良好啮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盒。
背景技术
处理盒是一种能可拆卸地装入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中的盒,且该盒作为一个整体单元包括有一个电子照相感光组件和至少诸如充电器,显影器,清洁器等等之类的处理器的一个。由于处理盒相对于设备主机是可拆卸地安装的,因此便于设备的保养。采用电子照相成像方式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是这样工作的:通过图像形成装置的光对充电器均匀充电的电子照相感光组件进行有选择的曝光来形成静电潜像,该潜像由显影器用调色剂显影成调色剂像,所形成的调色剂像由转印器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
一般地,处理盒的感光组件为感光鼓,感光鼓的一端设置有耦合装置,耦合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机器驱动头啮合,驱动整个处理盒工作,中国专利CN201410413347.9中公开了一种耦合装置,该耦合装置上设置有从其一个表面垂直突出的两大小相同对称设置的动力接收突起,动力接收突起与机器驱动头的两驱动突起啮合接收驱动力,然而两者在啮合过程中,由于安装位置、制造误差等原因,当处理盒安装到位后,机器驱动头与耦合装置中心没有对准,即两者中心在径向方向具有较大的偏差时,机器驱动头两对称的突起与耦合部件的两动力接收突起会形成非完全对称啮合,耦合部件的两动力接收突起受力情况不同,受磨损的情况不同,然而两者大小相同对称设置,会出现一个先磨损后,动力接收突起断裂,耦合装置无法正常啮合,从而使得处理盒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处理盒安装到位后,机器驱动头与耦合装置中心没有对准,即两者中心在径向方向具有较大的偏差时,机器驱动头两对称的突起与耦合部件的两动力接收突起会形成非完全对称啮合,耦合部件的两动力接收突起受力情况不同,受磨损的情况不同,然而两者大小相同对称设置,会出现一个先磨损后,耦合装置无法正常啮合,从而使得处理盒无法正常工作。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处理盒。
一种可拆卸安装至具有机器驱动头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处理盒,包括:
盒体;支撑于盒体上的感光鼓;设置于所述感光鼓一端的耦合部件,所述耦合部件具有轴线L1,所述耦合部件包括接收所述机器驱动头驱动力的动力接收部,绕轴线L1旋转传输所述驱动力至所述感光鼓的回转部,连接所述动力接收部与所述回转部的杆体部;
所述动力接收部包括:垂直于所述轴线L1的平面,形成在所述平面上的凹口,背向所述杆体部平行于所述轴线L1形成在平面上的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形成在所述平面两非对称位置,所述第一突起设置有第一动力传递面,所述第二突起设置有第二动力传递面,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面与所述第二动力传递面形成在所述平面相对位置。
所述凹口设置为锥形。
所述杆体部包括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连接所述动力接收部,所述回转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体之上。
所述处理盒还包括轮毂与受力驱动所述耦合部件沿轴线L1伸缩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轮毂内,所述耦合部件穿过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轮毂。
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所述第一驱动块设置有受力迫使所述耦合部件伸缩的受推斜面。
所述处理盒还包括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一端抵接所述轮毂,一端连接至所述耦合部件。
所述耦合部件设置有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柱体直径,所述弹性元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柱体。
所述第一驱动块与所述第二驱动块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所述耦合部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的动力接收突起设置为一大一小,形成在基准平面非对称位置,且其上设置有对称的两动力传输面,动力接收突起与机器驱动头啮合传递过程中,即使在两动力接收突起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非对称的动力接收突起在磨损后,突起不会断裂,两动力接收突起仍能保持两者良好啮合,从而使得驱动力传输平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感光鼓与耦合部件结构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耦合部件结构示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感光鼓驱动组件分解视图;
图6是图5中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盒包括一个盒体10,支撑于盒体10上的感光鼓11,驱动感光鼓旋转的感光鼓驱动组件20以及控制感光鼓驱动组件20中耦合部件24伸缩的控制机构30。
耦合部件24设置于感光鼓11的一侧端,耦合部件24构造为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机器驱动头啮合以接收来自机器的驱动力从而驱动感光鼓11旋转,控制机构30设置于盒体10的一侧端,控制耦合部件24的伸缩,使其与机器驱动头啮合接收驱动力。
参见图3,耦合部件24包括动力接收部、杆体部以及回转部,动力接收部构造为与机器驱动头啮合接收驱动力,回转部构造为传输接收的驱动力至感光鼓从而驱动感光鼓旋转,杆体部构造为连接动力接收部与回转部。
动力接收部包括大致垂直于耦合部件24轴线Y的基准平面24f,形成在基准平面24f上的接收凹口24g以及从基准平面24f上突出的两动力接收突起24e,第一动力接收突起24e1与第二动力接收突起24e2形成在平面非对称的位置,两者设置为一大一小,第一动力接收突起24e1上设置有第一动力传递面24h1,第二动力接收突起24e2上设置有第二动力传递面24h2,第一动力传递面24h1与第二动力传递面24h2形成在基准平面对称的两位置上,两者分别与机器驱动头接触传递动力,杆体部包括第一杆体24a、第二杆体24b,第一杆体24a、第二杆体24b具有圆形截面且直径不同,第一杆体24a直径D1小于第二杆体24b直径D2,动力接收部连接至第二杆体24b,回转部包括两动力传递突起24c,传递接收的驱动力至感光鼓11。
参见图4,动力接收突起24e平行于轴线Y背向杆体部从基准平面24f突出,动力接收突起24e截面大致呈矩形,接收凹口24g设置为锥形以容纳机器驱动头的锥形头部,由于动力接收突起24e设置为一大一小形成在基准平面24f非对称位置,且其上设置有对称的两动力传输面24h1、24h2,动力接收突起24e与机器驱动头啮合传递过程中,即使在两动力接收突起24e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较大的动力接收突起24e受力磨损后,不会断裂,两动力接收突起24e仍能保持两者良好啮合,从而使得驱动力传输平稳。
以下结合图5与图6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处理盒感光鼓驱动组件20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感光鼓驱动组件20支撑于盒体10之上,其与感光鼓11连接驱动感光鼓旋转,还包括驱动部27,第二弹性元件22以及轮毂26,耦合部件24与驱动部27、第二弹性元件22装配后安装至轮毂26的腔体内。第二弹性元件22安装与第一杆体24a之上,其一端抵接与第一杆体24a与第二杆体24b之间,第二杆体24b的外圆周表面朝着其径向方向突出形成有动力传递突起24c,动力传递突起24c设置有两个,其间距为L,动力传递突起24c与驱动部27啮合用以将接受机器的驱动力传输至驱动部27。
驱动部27包括第一驱动块21以及第二驱动块23,第一驱动块21设置有受推斜面21a,受推斜面21a沿轴向Y方向具有高度差,控制机构30与受推斜面21a接触使得驱动部27反向沿着轴向 Y方向缩进,第一驱动块21与第二驱动块2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c以及第二安装孔23a,第一安装孔21c的直径大致与耦合部件24第二杆体24b直径D2相等,第二安装孔23a直径大于第一杆体24a的直径D1,耦合部件24穿过第一安装孔21c与第二安装孔23a,第一驱动块21之上还设置有供动力传递突起24c穿过的第一安装槽21b,第二驱动块23的外圆周面上朝着径向方向突出形成有驱动突起23b,驱动突起23b与轮毂26啮合以将驱动力传输至轮毂26从而驱动处理盒齿轮系转动,第二驱动块23的安装孔23a内表面形成有第一台阶面23c和第二台阶面23d,第一台阶面23c与第二台阶面23d沿轮毂26轴向Y方向的间距为L’,两台阶面的间距L’大致与两动力传递突起间距L相等,两台阶面与第二驱动块23交汇形成有初始面23f与传递面23g,初始面23f附近沿轴向方向Y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3e,耦合部件24安装时,其首先穿过两安装孔21c、23a,动力传递突起24c靠近初始面23f沿着第二安装槽23e滑动,随后两动力传递突起24c紧贴两台阶面旋转至传递面23g,随后第一杆体23a穿过轮毂26内表面,第一杆体23a上设置有卡槽24d,其与卡簧25配合从而防止耦合装置24从轮毂26中脱落,轮毂26包括鼓齿轮26b以及设置轮毂26内表面的受力突起26a,受力突起26a与驱动部27的驱动突起23b啮合以使得驱动部27驱动轮毂26转动。
工作时,耦合部件24接收驱动力旋转时可通过动力传递突起24c与传递面23g的配合,将动力传输至驱动部27,动力传递突起24c与第二台阶面23d配合可以使得驱动部27受迫推力带动耦合装置24沿轴向Y方向回缩,以及耦合装置24受第二弹性元件22回复力带动驱动部27沿轴向Y方向伸出,第一台阶面23c之上沿轴向方向Y突出形成有防脱落突起23h,防脱落突起23h可以防止动力传递突起24c旋转与传递面23g脱离配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说明书中的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拆卸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处理盒,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机器驱动头,所述处理盒包括:
盒体;
支撑于盒体上的感光鼓;
设置于所述感光鼓一端的耦合部件,所述耦合部件具有轴线L1,所述耦合部件包括接收所述机器驱动头驱动力的动力接收部,绕轴线L1旋转传输所述驱动力至所述感光鼓的回转部,连接所述动力接收部与所述回转部的杆体部;
所述动力接收部包括:垂直于所述轴线L1的平面,形成在所述平面上的凹口,背向所述杆体部平行于所述轴线L1形成在平面上的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形成在所述平面两非对称位置,所述第一突起设置有第一动力传递面,所述第二突起设置有第二动力传递面,所述第一动力传递面与所述第二动力传递面形成在所述平面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设置为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部包括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连接所述动力接收部,所述回转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体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轮毂与受力驱动所述耦合部件沿轴线L1伸缩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轮毂内,所述耦合部件穿过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轮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所述第一驱动块设置有受力迫使所述耦合部件伸缩的受推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一端抵接所述轮毂,一端连接至所述耦合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部件设置有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柱体直径,所述弹性元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柱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块与所述第二驱动块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所述耦合部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22123.9U CN204287746U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一种处理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22123.9U CN204287746U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一种处理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87746U true CN204287746U (zh) | 2015-04-22 |
Family
ID=52870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22123.9U Active CN204287746U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一种处理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8774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86574A (zh) * | 2019-07-26 | 2019-09-27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
-
2014
- 2014-12-23 CN CN201420822123.9U patent/CN20428774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86574A (zh) * | 2019-07-26 | 2019-09-27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
CN110286574B (zh) * | 2019-07-26 | 2024-04-05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05242B2 (en) | Process cartridge | |
US8585537B2 (en) | Driv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MX2009004080A (es) | Cartucho de proceso y aparato para la formacio0n de imagenes. | |
CN105807595A (zh) | 处理盒的旋转定位组件及处理盒 | |
RU2015128302A (ru) |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картридж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 |
USRE49143E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13221975A5 (zh) | ||
JP2014134787A5 (zh) | ||
EP1666986A3 (en) |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204044517U (zh) | 一种处理盒 | |
CN204287745U (zh) | 一种处理盒 | |
US9109633B2 (en) |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204287746U (zh) | 一种处理盒 | |
CN204287747U (zh) | 一种处理盒 | |
JP200524194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駆動伝達継ぎ手 | |
CN205229674U (zh) | 一种显影盒 | |
CN203799180U (zh) | 一种处理盒用驱动构件及处理盒 | |
CN204883161U (zh) | 一种显影盒 | |
CN203480217U (zh) | 一种处理盒 | |
CN205844747U (zh) | 一种处理盒 | |
US9494906B2 (en) |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WO2019064642A1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
RU2599597C2 (ru) | Приводная головка фоточувствительного барабана и приводной механизм устройства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 |
CN207636931U (zh) | 旋转力传递组件、显影盒和电子照相成像系统 | |
CN205539938U (zh) | 感光鼓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