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78973U - 板簧支架、车架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板簧支架、车架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78973U
CN204278973U CN201420745721.0U CN201420745721U CN204278973U CN 204278973 U CN204278973 U CN 204278973U CN 201420745721 U CN201420745721 U CN 201420745721U CN 204278973 U CN204278973 U CN 204278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ger
flat spring
spring bracket
connecting plate
sidewall pane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457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瑶
刘知汉
邓勋
张子正
徐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457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789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78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789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簧支架、车架总成及车辆,所述板簧支架包括用于与车架纵梁(1)连接的车架连接板(2)和从该车架连接板的第一板面(2a)延伸的吊耳连接部(3),该吊耳连接部包括从所述第一板面上突出的侧壁板(31)和位于该侧壁板的远离所述车架连接板的端部的端壁板(32),以形成用于容纳吊耳(4)且下部具有吊耳插入开口(8)的吊耳容纳腔(5),车架连接板和端壁板上分别设置有销轴孔(6)以能够通过销轴(7)将吊耳连接于吊耳连接部,侧壁板上形成有装配观察孔(9),且车架连接板的第二板面(2b)上围绕该车架连接板上的所述销轴孔形成有凹腔(10)。本实用新型的板簧支架具有力学性能良好、易于装配等优点。

Description

板簧支架、车架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底盘构件,具体地,涉及一种板簧支架。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板簧支架的车架总成和具有该车架总成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架用于支承、连接车辆的各总成,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车辆内外的各种载荷。车架通过悬架坐落在车桥上,其中,钢板弹簧是车辆悬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弹性元件,由多片长度不等、曲率半径不同、厚度相等或不等的弹簧钢片叠合在一起组成一根近似等强度的弹性梁。
钢板弹簧通常需要通过板簧支架连接在车架纵梁上。在车辆作业过程中,钢板弹簧通过板簧支架将地面反作用力传递至车架纵梁,使得板簧支架承受多种恶劣的载荷条件。因此,要求板簧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合适的刚度。
然而,现有技术并未对板簧支架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具有铸造工艺性差、不易装配等缺点。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板簧支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簧支架,该板簧支架具有力学性能良好、易于装配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簧支架,包括用于与车架纵梁连接的车架连接板和从该车架连接板的第一板面延伸的吊耳连接部,其中,所述吊耳连接部包括从所述第一板面上突出的侧壁板和位于该侧壁板的远离所述车架连接板的端部的端壁板,以形成用于容纳吊耳且下部具有吊耳插入开口的吊耳容纳腔,所述车架连接板和所述端壁板上分别设置有销轴孔以能够通过销轴将所述吊耳连接于所述吊耳连接部,所述侧壁板上形成有装配观察孔,且所述车架连接板的第二板面上围绕该车架连接板上的所述销轴孔形成有凹腔。
优选地,所述车架连接板形成为四边结构,该四边结构的四个角上分别形成有用于连接件穿过的连接孔,且所述车架连接板的位于该连接孔周围部分的厚度大于该车架连接板的其余部分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端壁板上形成有轴心线与所述销轴孔的轴心线空间垂直的锁销孔,该锁销孔与所述销轴孔相贯,并且,所述端壁板上还形成有横断所述锁销孔并连通所述销轴孔的断口。
优选地,所述侧壁板包括第一侧壁板和第二侧壁板,该第一侧壁板和第二侧壁板关于通过所述销轴孔的轴心线且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对称面对称地间隔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侧壁板和第二侧壁板之间的间隔形成为与所述吊耳插入开口相对的主装配观察孔,且所述第一侧壁板和第二侧壁板上还分别形成有副装配观察孔。
优选地,所述凹腔内形成有位于所述对称面上的突起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板和第二侧壁板各自的下边缘与所述销轴孔的轴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吊耳连接部形成有从所述车架连接板延伸至所述销轴孔的多条加强筋,该多条加强筋的第一部分分别沿所述第一侧壁板或所述第二侧壁板的轮廓延伸,第二部分分别沿所述销轴孔的径向延伸,并且,相邻的所述加强筋的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与所述侧壁板的厚度相等。
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架总成,包括车架,该车架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板簧支架,该板簧支架的车架连接板连接于所述车架纵梁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车架总成的车辆,其中,钢板弹簧通过所述吊耳连接于所述吊耳连接部。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力学性能良好、易于装配的板簧支架。由于侧壁板与端壁板形成为下部具有吊耳插入开口的吊耳容纳腔,使得吊耳能够容易地插入吊耳容纳腔,并通过装配观察孔观察销轴是否对准吊耳上的孔,从而使装配更简单。在装配状态下,吊耳能够在吊耳插入开口内摆动,以适应钢板弹簧所承受的载荷变化。另外,形成在车架连接板第二板面上的凹腔使得板簧支架轻量化,力学性能得以优化。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板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分别是从另一视角观察的图1中板簧支架的视图;
图4是图1中板簧支架在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架纵梁     2   车架连接板
2a 第一板面     2b  第二板面
3  吊耳连接部   31  侧壁板
31a 第一侧壁板    31b 第二侧壁板
32  端壁板        4   吊耳
5   吊耳容纳腔    6   销轴孔
7   销轴          8   吊耳插入开口
9   装配观察孔    9a  主装配观察孔
9b  副装配观察孔  10  凹腔
11  连接孔        12  锁销孔
13  断口          14  突起部
15  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下部”、“下边缘”通常是指板簧支架正常安装在车辆上时相应结构的下侧部分或下侧轮廓边缘,“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板簧支架,包括用于与车架纵梁1连接的车架连接板2和从该车架连接板2的第一板面2a延伸的吊耳连接部3。其中,所述吊耳连接部3包括从所述第一板面2a上突出的侧壁板31和位于该侧壁板31的远离所述车架连接板2的端部的端壁板32,以形成用于容纳吊耳4且下部具有吊耳插入开口8的吊耳容纳腔5,所述车架连接板2和所述端壁板32上分别设置有销轴孔6以能够通过销轴7将所述吊耳4连接于所述吊耳连接部3,所述侧壁板31上形成有装配观察孔9,且所述车架连接板2的第二板面2b上围绕该车架连接板上2的所述销轴孔6形成有凹腔10。
上述板簧支架的车架连接板2和吊耳连接部3可以形成为多种结构形式,这将在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优选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板簧支架具有力学性能良好、易于装配等优点。
具体地,由于侧壁板31与端壁板32形成为下部具有吊耳插入开口8的吊耳容纳腔5,使得吊耳4能够容易地插入该吊耳容纳腔5,并通过装配观察孔9观察销轴7是否对准吊耳4上的孔,从而使装配更简单。在装配状态下,吊耳4能够在吊耳插入开口8内摆动,以适应钢板弹簧所承受的载荷变化。另外,形成在车架连接板2的第二板面2b上的凹腔10使得板簧支架轻量化,力学性能得到优化。
结合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为优选实施方式的板簧支架中,侧壁板31包括第一侧壁板31a和第二侧壁板31b,该第一侧壁板31a和第二侧壁板31b关于通过所述销轴孔6的轴心线且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对称面对称地间隔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侧壁板31a和第二侧壁板31b之间的间隔形成为与所述吊耳插入开口8相对的主装配观察孔9a,且所述第一侧壁板31a和第二侧壁板31b上还分别形成有副装配观察孔9b。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竖直平面指的是第一和第二侧壁板31a、31b彼此等高地放置时的位于竖直方向的平面。
将侧壁板31设置为对称的第一侧壁板31a和第二侧壁板31b,使得板簧支架在外形上较为美观。更重要地,这有利于改善结构的整体性,便于安装在车辆上时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将该特征与本实用新型其他优选实施方式的特征结合使用,可以使板簧支架的性能更加优异。
此外,该优选实施方式的板簧支架具有主装配观察孔9a和副装配观察孔9b,便于装配时在不同角度观察销轴7与吊耳4的孔的对准情况,因而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装配。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主、副装配观察孔9a、9b仅用于区别表述,在具体结构上可以形成为相同或不同。如图示地,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装配观察孔9a形成为从车架连接板2的第一板面2a一侧延伸至端壁板32处的矩形孔,副装配观察孔9b则为仅形成在第一和第二侧壁板31a、31b中间部分的狭长孔,且该狭长孔的两端形成为圆弧状,以避免应力集中。
进一步地,可以使第一侧壁板31a和第二侧壁板31b各自的下边缘与所述销轴孔6的轴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通过这种结构形式,吊耳插入开口8相对较大,有利于吊耳4摆动,从而避免在复杂的交变载荷下吊耳4与侧壁板31发生运动干涉。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板簧支架的结构强度,还可以在吊耳连接部3形成有加强筋15。优选地,参照图1,吊耳连接部3可以形成有从车架连接板2延伸至销轴孔6的多条加强筋15,该多条加强筋15的第一部分分别沿所述第一侧壁板31a或所述第二侧壁板31b的轮廓延伸,第二部分分别沿销轴孔6的径向延伸,并且,相邻的所述加强筋15的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板31a、第二侧壁板31b和主装配观察孔9a具有相同的宽度,相应地,相邻的加强筋15的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恰好同为60°,这能够改善板簧支架的美观度和力学强度。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相邻的加强筋15的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还可以同为36°,相应地第一侧壁板31a和第二侧壁板31b可以均为两个。这些变形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
优选地,加强筋15的厚度与侧壁板31的厚度相等,以能够在二者之间形成良好的过渡。通过以上结构设置,能够有效改善板簧支架的铸造工艺性,从而提高了力学强度。
参照图1、图3和图4所示,为了便于使销轴7穿过销轴孔6并稳定地将吊耳4连接在板簧支架上,可以在端壁板32上形成用于安装锁销的锁销孔12。具体地,该锁销孔12的轴心线与销轴孔6的轴心线空间垂直,并且,该销轴孔12与所述销轴孔6相贯。此处所述空间垂直可以按照几何意义上的概念理解,即异面垂直。另外,端壁板32上海形成有横断所述锁销孔12并连通所述销轴孔6的断口13。
以上对优选实施方式的吊耳连接部3进行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优化的车架连接板2的板簧支架。
结合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板簧支架中,车架连接板2形成为四边结构,该四边结构的四个角上分别形成有用于连接件穿过的连接孔11,且所述车架连接板2的位于该连接孔11周围部分的厚度大于该车架连接板2的其余部分的厚度。
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述四边结构不应理解为仅指具有四条直线边或曲线边的结构,而是还至少包括如图所示的轮廓边上具有凹槽等的广义四边结构。该优选实施方式通过使连接孔11周围部分的厚度较厚而提高连接强度。板簧支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连接在车架纵梁上,如铆接、螺纹连接等。
从图2还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形成在车架连接板2的第二板面2b上的凹腔10可以不完全地围绕销轴孔6的整个圆周。此外,凹腔10内还可以形成有位于前面所述第一侧壁板31a与第二侧壁板31b的对称面上的突起部14,以保证结构强度。
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架总成,该车架总成包括车架,该车架具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板簧支架。如图4所示,板簧支架的车架连接板2连接于车架纵梁1上,吊耳4通过穿过销轴孔6的销轴7连接在板簧支架上,以能够安装钢板弹簧,该钢板弹簧能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带动吊耳4绕销轴7转动,以起到缓冲、减振等作用。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车架总成的车辆,其中,钢板弹簧通过吊耳4连接于板簧支架的吊耳连接部3。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板簧支架,包括用于与车架纵梁(1)连接的车架连接板(2)和从该车架连接板(2)的第一板面(2a)延伸的吊耳连接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连接部(3)包括从所述第一板面(2a)上突出的侧壁板(31)和位于该侧壁板(31)的远离所述车架连接板(2)的端部的端壁板(32),以形成用于容纳吊耳(4)且下部具有吊耳插入开口(8)的吊耳容纳腔(5),所述车架连接板(2)和所述端壁板(32)上分别设置有销轴孔(6)以能够通过销轴(7)将所述吊耳(4)连接于所述吊耳连接部(3),所述侧壁板(31)上形成有装配观察孔(9),且所述车架连接板(2)的第二板面(2b)上围绕该车架连接板上(2)的所述销轴孔(6)形成有凹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连接板(2)形成为四边结构,该四边结构的四个角上分别形成有用于连接件穿过的连接孔(11),且所述车架连接板(2)的位于该连接孔(11)周围部分的厚度大于该车架连接板(2)的其余部分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板(32)上形成有轴心线与所述销轴孔(6)的轴心线空间垂直的锁销孔(12),该锁销孔(12)与所述销轴孔(6)相贯,并且,所述端壁板(32)上还形成有横断所述锁销孔(12)并连通所述销轴孔(6)的断口(1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板(31)包括第一侧壁板(31a)和第二侧壁板(31b),该第一侧壁板(31a)和第二侧壁板(31b)关于通过所述销轴孔(6)的轴心线且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对称面对称地间隔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侧壁板(31a)和第二侧壁板(31b)之间的间隔形成为与所述吊耳插入开口(8)相对的主装配观察孔(9a),且所述第一侧壁板(31a)和第二侧壁板(31b)上还分别形成有副装配观察孔(9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10)内形成有位于所述对称面上的突起部(1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板(31a)和第二侧壁板(31b)各自的下边缘与所述销轴孔(6)的轴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连接部(3)形成有从所述车架连接板(2)延伸至所述销轴孔(6)的多条加强筋(15),该多条加强筋(15)的第一部分分别沿所述第一侧壁板(31a)或所述第二侧壁板(31b)的轮廓延伸,第二部分分别沿所述销轴孔(6)的径向延伸,并且,相邻的所述加强筋(15)的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5)的厚度与所述侧壁板(31)的厚度相等。
9.车架总成,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板簧支架,该板簧支架的车架连接板(2)连接于所述车架纵梁(1)上。
10.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具有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架总成,其中,钢板弹簧通过所述吊耳(4)连接于所述吊耳连接部(3)。
CN201420745721.0U 2014-12-02 2014-12-02 板簧支架、车架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042789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5721.0U CN204278973U (zh) 2014-12-02 2014-12-02 板簧支架、车架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5721.0U CN204278973U (zh) 2014-12-02 2014-12-02 板簧支架、车架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78973U true CN204278973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62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45721.0U Active CN204278973U (zh) 2014-12-02 2014-12-02 板簧支架、车架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789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9395A (zh) * 2015-05-05 2015-08-26 芜湖福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吊耳支座
CN106240270A (zh) * 2016-08-30 2016-12-21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底盘件镶嵌栓式固定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9395A (zh) * 2015-05-05 2015-08-26 芜湖福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吊耳支座
CN106240270A (zh) * 2016-08-30 2016-12-21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底盘件镶嵌栓式固定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78507B2 (en) Balancing mechanism and robot using the same
KR100827716B1 (ko) 고정 브라켓
CN204278973U (zh) 板簧支架、车架总成及车辆
WO2008054813A3 (en) Quadruple mono truss connection
WO2007047051A3 (en) Stabilizer bar
JP5049833B2 (ja) 吊りボルト支持具
CN105730211B (zh) 一种悬置装置
KR101173371B1 (ko) 브리지 윙 지지구조체, 이를 이용한 브리지 윙과 거주구의 연결구조
JP6358830B2 (ja) 天井下地構造
CN110438850B (zh) 一种减振扣件
CN205082968U (zh) 一种弧形橱柜
CN207568118U (zh) 金属美芯板吊挂结构
CN205256658U (zh) 无人机及连接无人机机身与机架的连接结构
JP3198497U (ja) チェーン式刃鞘
CN204944522U (zh) 一种用于传感器安装的支架减振结构
CN213115267U (zh) 一种护栏横杆的快速装配结构
CN20824789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悬挂机构连接固定架
CN205079035U (zh) 一种新型角码
CN204662292U (zh) 移动声屏障
CN204805064U (zh) 压缩机支撑结构
CN204095430U (zh) 板簧托板、板簧悬架系统和车辆
US9565976B2 (en) Curved shower rod attachment
CN103057370B (zh) 汽车框形钢板弹簧悬架
CN204196702U (zh) 一种汽车传动轴安装支架
CN212405881U (zh) 一种墙面调平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