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70759U - 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70759U
CN204270759U CN201520015211.2U CN201520015211U CN204270759U CN 204270759 U CN204270759 U CN 204270759U CN 201520015211 U CN201520015211 U CN 201520015211U CN 204270759 U CN204270759 U CN 204270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ing horn
plate body
horn electrode
mounting structur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152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和平
黄西军
景文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PENG ANTI-THUNDER AND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XIPENG ANTI-THUNDER AN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XIPENG ANTI-THUNDER AND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XIPENG ANTI-THUNDER AN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152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70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70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70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包括用于连接绝缘子串碗头的球头挂环及用于连接上招弧角电极的装配板,球头挂环包括相连接的挂环和连接杆,装配板包括板体;板体设有用于与连接杆配合卡接的卡槽,板体还设有位于卡槽两侧的卡子;卡槽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后,卡子可卡在挂环侧面以限制板体沿连接杆轴线的旋转自由度;使用时将连接杆的杆体嵌入卡槽并固定连接,同时卡子卡在挂环侧面,使得装配板本体的横向、纵向及旋转自由度均得到限制,以将上招弧角电极牢固安装在绝缘子串球头挂环上,避免因不当移动而影响上、下招弧角的配合度;同时,能够降低更换时的操作难度,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节省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联间隙装配件,特别涉及一种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防雷工作一直都是电力部门安全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相当重要的内容,雷击跳闸故障也是困扰世界各国电网安全供电的一个难题。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引起的冲击闪络,导致线路绝缘子闪络,继而产生很大的工频续流,常常损坏绝缘子串及金具,导致线路断线事故时有发生。目前采用的“堵塞型”防雷保护方式(如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加强绝缘及加装耦合地线等方式),由于雷电活动的复杂性,尚不能完全解决电力线路的雷害问题,因此电力部门近年来提出采用在输电线路的杆塔与导线之间联接部分的绝缘子串侧加装并联间隙来实现对电力线路保护。具体地说,即在耐受各级电压的绝缘子串两端并联一对小于绝缘子串电气距离的金属电极,架空线路遭雷击时,绝缘子串上产生很高的雷电过电压,但因并联间隙的雷电冲击放电电压低于绝缘子串的放电电压,故并联间隙首先放电;接续的工频电弧在电动力和热应力作用下,通过并联间隙所形成的放电通道,被引至金属电极端部,固定在金属电极的两个端部之间燃烧,从而保护绝缘子免于电弧灼烧,进而保护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典型的并联间隙防雷保护装置如2005年3月23日公告的公告号为CN2687923Y的专利《架空线路并联间隙防雷保护装置》。现有技术中,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含接地侧电极与导线侧电极两个电极,对于悬垂杆塔,其并联间隙的接地侧电极为上招弧角电极,导线侧电极则为下招弧角电极;通常,上招弧角电极固定在绝缘子串的碗头处,在更换时需要同时更换碗头,这种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延长作业时间,增加使用成本。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需要一种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能够将上招弧角电极牢固安装在绝缘子串球头挂环上,降低更换时的操作难度,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节省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能够将上招弧角电极牢固安装在绝缘子串球头挂环上,降低更换时的操作难度,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节省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包括用于连接绝缘子串碗头的球头挂环及用于连接上招弧角电极的装配板,所述球头挂环包括相连接的挂环和连接杆,所述装配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设有用于与连接杆配合卡接的卡槽,所述板体还设有位于卡槽两侧的卡子;所述卡槽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后,所述卡子可卡在挂环侧面以限制板体沿连接杆轴线的旋转自由度。
进一步,所述卡槽由板体中部下凹形成。
进一步,所述卡槽的槽壁厚度不小于板体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卡槽呈弧形或者菱形。
进一步,所述卡子为圆柱体或者圆锥体。
进一步,所述卡子与板体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卡子焊接在板体上。
进一步,所述板体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延伸以形成两块相对称的用于连接上招弧角电极的连接板。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宽度为板体宽度的1.5-2.5倍。
进一步,每一所述连接板上均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上招弧角电极可拆卸式连接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使用时将连接杆嵌入卡槽并固定连接,同时卡子卡在挂环侧面,使得板体的横向、纵向及旋转自由度均得到限制,以将上招弧角电极牢固安装在绝缘子串球头挂环上,避免因不当移动而影响上、下招弧角的配合度;在更换时可单独更换上招弧角电极,或者将上招弧角电极与球头挂环一同更换,降低更换时的操作难度,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节省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本实用新型的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包括用于连接绝缘子串碗头9的球头挂环及用于连接上招弧角电极的装配板,所述球头挂环包括相连接的挂环1和连接杆2,所述装配板包括板体3;所述板体3设有用于与连接杆2配合卡接的卡槽31,所述板体3还设有位于卡槽31两侧的卡子32;所述卡槽31与连接杆2固定连接后,所述卡子32可卡在挂环1侧面以限制板体3沿连接杆2轴线的旋转自由度;使用时将连接杆2嵌入卡槽31并固定连接,同时卡子32卡在挂环1侧面,使得板体3的横向、纵向及旋转自由度均得到限制,以将上招弧角电极牢固安装在绝缘子串球头挂环上,避免因不当移动而影响上、下招弧角的配合度;在更换时可单独更换上招弧角电极,或者将上招弧角电极与球头挂环一同更换,降低更换时的操作难度,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节省使用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31由板体3中部下凹形成;卡槽31的对称轴同时也是板体3的对称轴;所述卡槽31的槽壁厚度不小于板体3的厚度;槽壁即构成卡槽31的板体3部分,其具有足够的厚度以保证板体3与连接杆2的固定连接;卡槽31的形状、尺寸与连接杆2相适应,例如当连接杆2为圆柱状时,卡槽31呈弧形,或者当连接杆2为菱柱状时,卡槽31呈菱形;卡子32垂直于板体3并凸向挂环1,其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板体3上,也可以是与板体3一体成型,只要保证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即可;至于卡子32形状,可以为圆柱体或者圆锥体,能够与挂环1侧面配合以达到限制板体3转动的目的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板体3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延伸以形成两块相对称的用于连接上招弧角电极的连接板4;连接板4由板体3一体化形成,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够保证上招弧角电极的连接稳固度;并且两连接板4对称设置,有利于保持上招弧角电极的平衡度;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4宽度为板体3宽度的1.5-2.5倍;板体3宽度优选为15mm,连接板4宽度优选为30mm;便于上招弧角电极的连接,提高连接稳固度,同时留有足够位置保证板体3与球头挂环1的连接;每一所述连接板4上均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上招弧角电极可拆卸式连接的连接孔41;连接孔41均匀设置,优选为螺孔,通过紧固螺栓可将上招弧角电极安装于连接板4,便于拆卸、安装。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绝缘子串碗头的球头挂环及用于连接上招弧角电极的装配板,所述球头挂环包括相连接的挂环和连接杆,所述装配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设有用于与连接杆配合卡接的卡槽,所述板体还设有位于卡槽两侧的卡子;所述卡槽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后,所述卡子可卡在挂环侧面以限制板体沿连接杆轴线的旋转自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由板体中部下凹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槽壁厚度不小于板体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呈弧形或者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子为圆柱体或者圆锥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子与板体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子焊接在板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延伸以形成两块相对称的用于连接上招弧角电极的连接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宽度为板体宽度的1.5-2.5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板上均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上招弧角电极可拆卸式连接的连接孔。
CN201520015211.2U 2015-01-09 2015-01-09 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 Active CN204270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15211.2U CN204270759U (zh) 2015-01-09 2015-01-09 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15211.2U CN204270759U (zh) 2015-01-09 2015-01-09 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70759U true CN204270759U (zh) 2015-04-15

Family

ID=52805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15211.2U Active CN204270759U (zh) 2015-01-09 2015-01-09 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707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0177B (zh) 10kV带引弧电极多级串联间隙雷击闪络保护器
CN201673736U (zh) 针式绝缘子
CN204303481U (zh) 并联间隙上招弧角电极总成
CN204270759U (zh) 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
CN203871821U (zh) 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装置
CN204270758U (zh) 上招弧角电极装配板
CN201570808U (zh) 同时更换耐张双串绝缘子的装置
CN104517692B (zh) 并联间隙防雷保护装置
CN202871418U (zh) 10~35kV悬式绝缘子
CN205160010U (zh) 电力防雷降阻接地体系
CN204904935U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配电网的绝缘子
CN206022892U (zh) 一种输配电线路并联间隙的防雷结构
CN106207924B (zh) 输配电线路并联间隙的结构
CN207994340U (zh) 一种并联间隙防雷装置
CN202282207U (zh) 10kV带引弧电极多级串联间隙雷击闪络保护器
CN206388575U (zh) 一种尺寸及间隙可调的输电线路招弧角
CN204333877U (zh) 下招弧角电极装配总成及其并联间隙防雷装置
CN204270761U (zh) 并联间隙接地侧电极安装装置
CN204290239U (zh) 并联间隙防雷装置
CN204270760U (zh) 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安装结构及其并联间隙防雷装置
CN201260026Y (zh) 带串联间隙的防雷保护器
CN210200416U (zh) 一种带固定间隙架空地线用悬垂式玻璃绝缘子
CN205863863U (zh) 一种输配电线路并联间隙的结构
CN206021997U (zh) 专用于35kV输配电线路绝缘子的并联间隙结构
CN211907113U (zh) 一种防雷瓷支柱绝缘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