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67154U - 发动机及其活塞连杆组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及其活塞连杆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67154U
CN204267154U CN201420700394.7U CN201420700394U CN204267154U CN 204267154 U CN204267154 U CN 204267154U CN 201420700394 U CN201420700394 U CN 201420700394U CN 204267154 U CN204267154 U CN 204267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onnecting rod
pin
hole
piston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003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中荣
肖鸿飞
朱娜
黄祖东
党飞鹏
代凌峰
王司坤
孟俊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iangbi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Jiangbi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Jiangbi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Jiangbi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003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67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67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67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stons, Piston Rings, And Cylin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活塞连杆组,包括活塞(1)、与所述活塞(1)连接的连杆(3)以及连接所述活塞(1)和连杆(3)的活塞销(2),所述活塞(1)具有活塞本体(11)和与所述活塞本体(11)端面相连的活塞销座(12),所述活塞销座(12)上具有第一活塞销孔(122),所述连杆(3)小头上具有第二活塞销孔和避让槽,所述避让槽能够容置所述活塞销座(12),所述活塞销(2)能够穿过所述第一活塞销孔(122)和第二活塞销孔连接所述活塞(1)和连杆(3)。该活塞连杆组有效地解决了活塞连杆组结构比较复杂,不紧凑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活塞连杆组的发动机。

Description

发动机及其活塞连杆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活塞连杆组。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活塞连杆组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活塞连杆组是在发动机中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零件总成。活塞连杆组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连杆轴瓦等组成,活塞的功用是承受气体压力,并通过活塞销传给连杆驱使曲轴旋转。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活塞连杆组的结构示意图。
目前,活塞连杆组中的活塞111具有活塞内腔113,连杆114通过活塞销112与活塞销孔安装在活塞内腔113内,将连杆114与活塞111连接在一起。现有技术中的活塞连杆组的活塞111具有活塞内腔113,结构比较复杂,不够紧凑简单,不能承受较高的爆发压力,影响发动机的有效功率。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活塞连杆组结构比较复杂,不紧凑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塞连杆组,有效地解决了活塞连杆组结构比较复杂,不紧凑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活塞连杆组的发动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的活塞连杆组,包括活塞、与所述活塞连接的连杆以及连接所述活塞和连杆的活塞销,所述活塞具有活塞本体和与所述活塞本体端面相连的活塞销座,所述活塞销座上具有第一活塞销孔,所述连杆小头上具有第二活塞销孔和避让槽,所述避让槽能够容置所述活塞销座,所述活塞销能够穿过所述第一活塞销孔和第二活塞销孔连接所述活塞和连杆。
优选地,所述活塞销座包括连接端和活塞销座本体,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活塞销座本体和活塞本体,所述第一活塞销孔开设在所述活塞销座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活塞销座本体的侧壁还设有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活塞销孔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避让槽为通槽,且所述避让槽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活塞销孔的轴线垂直,所述活塞销座本体放置于所述避让槽后所述活塞销座本体和避让槽之间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塞销孔为通孔,且所述第一活塞销孔和第二活塞销孔的直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活塞销能够贯穿所述第一活塞销孔和第二活塞销孔,且所述活塞销在第二活塞销孔的两侧均有余量。
优选地,所述活塞销两端的余量处均具有挡圈槽,所述挡圈槽中装有挡圈。
优选地,所述活塞本体上开设有环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活塞连杆组及与所述活塞连杆组连接的曲轴,所述活塞连杆组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活塞连杆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的活塞连杆组,包括活塞、连杆以及活塞销,活塞与连杆通过活塞销相连接,活塞具有活塞本体和活塞销座,活塞销座与活塞本体端面相连,活塞销座上具有第一活塞销孔,连杆小头部位具有避让槽,避让槽能够容置活塞销座,连杆小头部位还具有第二活塞销孔,活塞销能够穿过第一活塞销孔和第二活塞销孔连接活塞和连杆。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塞连杆组,活塞直接通过活塞销座与连杆连接,活塞不具有活塞内腔,结构比较简单、结实,活塞连杆组的结构较紧凑,活塞与连杆连接紧密、牢固,能承受较高的爆发压力,使用寿命提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上述任一种活塞连杆组。由于上述的活塞连杆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活塞连杆组的发动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活塞连杆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活塞连杆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活塞的另一视图;
图5为图4中活塞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11-活塞、112-活塞销、113-活塞内腔、114-连杆;
1-活塞、2-活塞销、3-连杆、11-活塞本体、12-活塞销座、121-连接端、122-第一活塞销孔、123-活塞销座本体、124-加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活塞连杆组,有效地解决了活塞连杆组结构比较复杂,不紧凑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活塞连杆组的发动机。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2至图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活塞连杆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活塞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活塞1的另一视图;图5为图4中活塞1的剖视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塞连杆组,包括活塞1、连杆3以及活塞销2,活塞1与连杆3通过活塞销2相连接,活塞1承受气体压力,并通过活塞销2传给连杆3驱使曲轴旋转,活塞1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冲击,承受很大压力,活塞1在气缸内以很高的速度往复运动,且速度不断变化,产生很大的惯性力,使活塞1受到很大的附加载荷,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产生的变形、磨损更加严重,这就要求活塞连杆组连接紧密、牢固,连接关系简单、结实,能承受较高的爆发压力。活塞1具有活塞本体11和活塞销座12,活塞销座12与活塞本体11端面相连,一般活塞本体11与活塞销座12的轴线重合,活塞本体11主要包括活塞顶部和活塞顶部,活塞本体11上有活塞环槽,活塞环槽的道数可能为三道,也可能为四道,活塞环槽上安装有活塞环,起密封防漏作用。活塞销座12上具有第一活塞销孔122,活塞销2放置于活塞销座12上,活塞销座12也称之为活塞裙部。连杆3有大小头之分,小头与活塞1相连,大头与曲轴相连,连杆3小头部位具有避让槽,避让槽能够容置活塞销座12,也就是说,活塞1与连杆3相连接时,活塞1放置于连杆3的避让槽中,防止连杆3与活塞销座12发生干涉。连杆3小头部位还具有第二活塞销孔,活塞1与连杆3相连接时,活塞1的第一活塞销孔122与连杆3的第二活塞销孔的轴线重合,活塞销2能够穿过第一活塞销孔122和第二活塞销孔将活塞1和连杆3连接起来。
活塞连杆组中活塞1直接通过活塞销座12与连杆3连接,活塞1的结构、连杆3小头的结构及活塞连杆组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活塞1不具有活塞内腔,为实体的活塞销座12,比较结实,结构比较简单,活塞连杆组的结构较紧凑,活塞1与连杆3连接紧密、牢固,使活塞连杆组承受较高的爆发压力,提高使用寿命;活塞1不具有活塞内腔,活塞1的重量减轻,进而减轻活塞连杆组的重量。活塞销座12暴露在外部,散热性较好,可以更好地冷却散热,使用寿命提高。
上述活塞连杆组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活塞销座12包括连接端121和活塞销座本体123,连接端121连接活塞销座本体123和活塞本体11,连接端121位于活塞1的中间位置,是活塞1的主要承受力的部位,连接端121是实体结构,较结实。第一活塞销孔122开设在活塞销座本体123上,具体地说开设在的侧壁上,第一活塞销孔122的大小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需要说明的是,与连接端121相连接的活塞销座本体123称之为上壁,与上壁相对的一侧称之为下壁,与上壁和下壁相连的壁称之为侧壁,这里所说的上壁、下壁以及侧壁只是一种名称,并不指位于实际空间位置中的上、下以及侧面。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活塞连杆组进行若干改变。活塞销座本体123的侧壁还设有加强支架124,加强支架124可以支撑活塞销座本体123,也就是支撑活塞裙部,活塞裙部对活塞1在气缸内的往复运动起导向作用,并承受侧压力,加强支架124可以使活塞1承受的侧压力不往活塞1内部收拢,保护活塞裙部。加强支架12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一活塞销孔122的两侧,具体地说,位于第一活塞销孔122轴线的两侧。当然,也可以不为两个,比如设置四个,四个加强支架124可以均匀排布,也可以不均匀排布,此时支撑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塞连杆组,在其它部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将避让槽设置为通槽,此时,活塞1与连杆3可以自由转动,互不干涉。避让槽的轴线与第二活塞销孔的轴线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考虑到受力平衡及对称性,最好设置为垂直的。活塞销座本体123放置于避让槽后活塞销座本体123和避让槽之间有间隙,也就是说,避让槽的轮廓面与活塞销座本体123的外轮廓面之间有间隙,活塞1和连杆3可以自由活动,两者之间没有摩擦、碰撞。避让槽的长度和活塞销座本体123的长度相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长度是指避让槽轴线方向上的长度,避让槽的外端面和活塞销座本体123的外端面平齐,当然,也可以不相同,比如,避让槽的长度大于活塞销座本体123的长度,活塞销座本体123位于避让槽内部,活塞销座本体123不易被损坏。
显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活塞销孔122进行若干改变,第二活塞销孔一定为通孔,第一活塞销孔122可以设置为通孔,此时活塞销2穿过第一活塞销孔122和第二活塞销孔将活塞1和连杆3连接起来,连接方式简便,操作简单;当然,第一活塞销孔122也可以不为通孔,可以为端部开孔,中间部位没有开通,轴线重合的两个半孔,此时的活塞销2也为两个半销,避让槽两侧的第二活塞销孔分别通过两个半销与两个半孔连接,半销节省材料,一根损坏后更坏一根半销即可。第一活塞销孔122和第二活塞销孔的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第一活塞销孔122和第二活塞销孔与活塞销2可以为过渡配合,也可以为间隙配合,具体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确定。
活塞销2穿过第一活塞销孔122和第二活塞销孔后不能移动,为了固定活塞销2,确保其位置不随便移动,可以将活塞销2的长度设计的比连杆3的长度略长,这里所说的连杆3的长度是指第二活塞销孔轴线方向的长度,也就是活塞销2穿过第一活塞销孔122和第二活塞销孔后在第二活塞销孔的两侧均有余量,保证活塞销2不从第二活塞销孔中脱落出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塞连杆组不应被限制于此种情形,由于活塞销2在第二活塞销孔的两侧均有余量,可以在多出的余量位置开设挡圈槽,在挡圈槽中装设挡圈,固定活塞销2的位置,防止活塞销2左右移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以在活塞本体11上开设有环孔,具体可以开设在活塞本体11的底部,绕活塞本体11的轴线开设一圈环孔,减轻活塞1的质量,重量轻的活塞1往复惯性力小。活塞1的材质可以为铝合金材料,比如,可以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当然,还可以是其它材料的,比如,可以为高级铸铁或耐热钢,由于可使用的材料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无论何种材料的活塞1,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活塞连杆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活塞连杆组。由于该发动机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活塞连杆组,所以该发动机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发动机的活塞连杆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1)、与所述活塞(1)连接的连杆(3)以及连接所述活塞(1)和连杆(3)的活塞销(2),所述活塞(1)具有活塞本体(11)和与所述活塞本体(11)端面相连的活塞销座(12),所述活塞销座(12)上具有第一活塞销孔(122),所述连杆(3)小头上具有第二活塞销孔和避让槽,所述避让槽能够容置所述活塞销座(12),所述活塞销(2)能够穿过所述第一活塞销孔(122)和第二活塞销孔连接所述活塞(1)和连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连杆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销座(12)包括连接端(121)和活塞销座本体(123),所述连接端(121)连接所述活塞销座本体(123)和活塞本体(11),所述第一活塞销孔(122)开设在所述活塞销座本体(1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连杆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销座本体(123)的侧壁还设有加强支架(124),所述加强支架(12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活塞销孔(122)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连杆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为通槽,且所述避让槽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活塞销孔的轴线垂直,所述活塞销座本体(123)放置于所述避让槽后所述活塞销座本体(123)和避让槽之间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活塞连杆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销孔为通孔,且所述第一活塞销孔(122)和第二活塞销孔的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塞连杆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销(2)能够贯穿所述第一活塞销孔(122)和第二活塞销孔,且所述活塞销(2)在第二活塞销孔的两侧均有余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塞连杆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销(2)两端的余量处均具有挡圈槽,所述挡圈槽中装有挡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连杆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本体(11)上开设有环孔。
9.一种发动机,包括活塞连杆组及与所述活塞连杆组连接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连杆组具体为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活塞连杆组。
CN201420700394.7U 2014-11-20 2014-11-20 发动机及其活塞连杆组 Active CN204267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0394.7U CN204267154U (zh) 2014-11-20 2014-11-20 发动机及其活塞连杆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0394.7U CN204267154U (zh) 2014-11-20 2014-11-20 发动机及其活塞连杆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67154U true CN204267154U (zh) 2015-04-15

Family

ID=52802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00394.7U Active CN204267154U (zh) 2014-11-20 2014-11-20 发动机及其活塞连杆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671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9679A (zh) * 2014-11-20 2015-03-04 湖南江滨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动机及其活塞连杆组
CN109854372A (zh) * 2018-12-28 2019-06-07 刘钟新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双活塞连杆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9679A (zh) * 2014-11-20 2015-03-04 湖南江滨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动机及其活塞连杆组
CN109854372A (zh) * 2018-12-28 2019-06-07 刘钟新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双活塞连杆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60579B2 (en) Disc brake caliper body
CN204267154U (zh) 发动机及其活塞连杆组
CN104389679A (zh) 发动机及其活塞连杆组
CN107605612A (zh) 一种气缸套及发动机
CN104279267A (zh) 曲轴平衡重
CN201412436Y (zh) 一种抗弯曲球铁曲轴
CN202468529U (zh) 一种柱塞缸的新型活塞结构
CN205013237U (zh) 一种压缩机及其组合式平衡块
CN204320395U (zh) 一种锤式破碎机锤头
CN203640849U (zh) 一种具有偏心主轴承座孔结构的柴油机气缸体
CN211101418U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模具
CN207111257U (zh) 一种摩托车活塞
CN205089388U (zh) 一种铸造中空减重凸轮轴结构
CN201818378U (zh) 一种高硅铝合金汽车发动机缸体
CN205559412U (zh) 一种抛光机用的气缸
CN204961562U (zh) 发动机的曲轴结构
CN204512160U (zh) 一种高强度微型轴
CN103982550A (zh) 汽车耐磨平衡轴承
CN201884246U (zh) 用于曲柄工作轮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体
CN203879641U (zh) 柴油机气缸体
CN202132306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液压油缸
CN204267168U (zh) 发动机及其活塞销座
Junju et al. Thermo mechanical analysis of diesel engine piston using ceramic crown
CN202273771U (zh) 大直径活塞
CN200999791Y (zh) 一种球铁曲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