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57843U - 一种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57843U
CN204257843U CN201420818990.5U CN201420818990U CN204257843U CN 204257843 U CN204257843 U CN 204257843U CN 201420818990 U CN201420818990 U CN 201420818990U CN 204257843 U CN204257843 U CN 204257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bar
binding post
terminal
terminal bas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189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斌
倪同
张建忠
徐茂
孙永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tiv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eber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ebert Corp filed Critical Liebert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8189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57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57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57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接线端子包括至少一个端子座,每一个端子座上设有至少一个铜排,每一个铜排的一端伸出端子座、以形成与单板直接配合的连接端子,另一端设有用于穿设紧固螺钉的通孔;端子座上还设有用于线缆端子伸入至铜排设有通孔的位置以使线缆端子与铜排之间通过紧固螺钉固定的端子接口。上述接线端子中,线缆与单板之间仅存在线缆与线缆端子之间的连接点和线缆端子与铜排之间的连接点,线缆与单板之间的连接点单点连接,进而能够减小因连接点较多引起接触电阻及接触热损耗的而导致的损耗,并且线缆与铜排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电子设备中往往会预留出多个接线端子。
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的接线端子的结构如图1和图2中所示。
如图1中所示的一种结构的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包括端子座01、安装于端子座01内的铜排02、安装于端子座01的紧固螺钉03和紧固螺钉04,其中电缆05通过紧固螺钉03压紧在铜排02上,电缆06通过紧固螺钉04压紧早铜排02上,最终实现电缆05和电缆06之间的连接。
如图2中所示结构的接线端子中,接线端子包括端子座07、安装与端子座07中的铜排071、通过紧固螺钉072安装于端子座07且与铜排071电连接的电缆端子074、通过紧固螺钉073安装于端子座07且与铜排071电连接的电缆端子075;其中线缆076与线缆端子074电连接,线缆077与线缆端子075电连接,最终实现线缆076和线缆077之间的电连接。
图1所示结构的接线端子中,线缆与铜排之间通过紧固螺钉压紧,线缆与铜排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较差;而图2中所示结构的接线端子中,接线端子与单板之间的连接必须通过线缆实现,从而导致单板与连接端子另一端的线缆之间的连接点过多,进而导致电路连接点处的接触电阻及接触热损耗过大,导致电路的损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使用该接线端子时线缆与铜排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较高,且能够减小单板与接线端子另一端线缆之间的连接点,进而能够减小电路的损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线端子,包括至少一个端子座,每一个所述端子座上设有至少一个铜排,每一个所述铜排的一端伸出所述端子座、以形成与单板直接配合的连接端子,另一端设有用于穿设紧固螺钉的通孔;且所述端子座上还设有用于线缆端子伸入至铜排设有通孔的位置以使所述线缆端子与所述铜排之间通过紧固螺钉固定的端子接口。
上述接线端子中,铜排的一端伸出端子座以形成用于与单板直接配合的连接端子,并且,与线缆相连的线缆端子可以通过端子座设置的端子接口伸入端子座内、且伸入至铜排设有通孔的位置,然后通过紧固螺钉将线缆端子固定在铜排上,实现铜排与线缆端子的电连接,最终实现线缆与单板之间的电连接。
上述接线端子中,线缆与单板之间仅存在线缆与线缆端子之间的连接点和线缆端子与铜排之间的连接点,线缆与单板之间的连接点较少,进而能够减小因连接点过多导致的线缆与单板之间因接触电阻及接触热损耗造成的损耗过大的问题,并且,线缆与铜排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较高。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端子座上还设有所述线缆端子和紧固螺钉;所述线缆端子的一端设有穿孔,所述紧固螺钉贯穿所述线缆端子的穿孔和所述铜排的通孔,以将接线端子固定于所述铜排,实现所述线缆端子与铜排的电连接。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端子座上设有用于与电子设备安装的卡扣;和/或,
每一个所述端子座上形成用于与电子设备安装的卡槽。
优选地,当所述接线端子包括多个端子座时,每相邻的两个端子座之间通过插柱与插孔插接。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端子座中,端子座的一个侧面形成插柱,另一个侧面形成插槽。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端子座上形成用于标定端子座对应的铜排的接线类型的标识机构。
优选地,所述标识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端子座表面的标识框和贴设于标识框内的标签。
优选地,当每一个所述端子座上设有多个铜排时,至少一对相邻的两个铜排位于端子座内的一端具有一体式结构,以使所述一对相邻的两个铜排能够并联输出。
优选地,所述铜排的宽度和厚度之间满足:
a=b/(Kb-1)
0<b≤3mm;其中:
a为铜排的宽度;b为铜排的厚度;K为常数。
优选地,所述铜排的厚度b具体为1.0mm、1.5mm、2.0mm、或者3.0mm。
优选地,所述K满足:
K=(k12*ρ)/(2*α*ΔT)-1/L;其中:
K1为同等温度下单位截面载流量,为常数;
ρ为电阻率,20℃时为0.018;
α为换热系数,为常数,取值范围为5-10;
ΔT为铜排与环境温差,为与端子座材质有关的常数;
L为铜排的长度,为根据设备内的结构空间限定的常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接线端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中端子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中端子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中能够设置三个铜排的端子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中具有多个端子座时相邻两个端子座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中两个铜排共用一个线缆端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中铜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安装时所需空间宽度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端子,包括至少一个端子座1,每一个端子座1上设有至少一个铜排2,每一个铜排2的一端伸出端子座1、以形成与单板直接配合的连接端子,另一端设有用于穿设紧固螺钉4的通孔;且端子座上还设有用于线缆端子3伸入至铜排2设有通孔的位置以使线缆端子3与铜排2之间通过紧固螺钉4固定的端子接口。
上述接线端子中,铜排2的一端伸出端子座1以形成用于与单板直接配合的连接端子,并且,与线缆相连的线缆端子3可以通过端子座1设置的端子接口伸入端子座1内、且伸入至铜排2设有通孔的位置,然后通过紧固螺钉4将线缆端子3固定在铜排2上,实现铜排2与线缆端子3的电连接,最终实现线缆与单板之间的电连接。
上述接线端子中,线缆与单板之间仅存在线缆与线缆端子3之间的连接点和线缆端子3与铜排2之间的连接点,线缆与单板之间的连接点较少,进而能够减小因连接点过多而导致线缆与单板之间因接触电阻过大及接触热损耗过大而造成的损耗过大的问题,并且,线缆端子3与铜排2之间通过紧固螺钉4锁紧,线缆与铜排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较高。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每一个端子座1上还设有上述线缆端子3和紧固螺钉4;线缆端子3的一端设有穿孔,紧固螺钉4贯穿线缆端子3的穿孔和铜排2的通孔,以将线缆端子3固定于铜排2,实现线缆端子3与铜排2的电连接。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考图3、图4和图5,为便于实现接线端子与电子设备设置的端子安装板5之间的安装,每一个端子座1上设有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安装板5卡接的卡扣11;和/或,
每一个端子座1上形成用于与电子设备安装的卡槽,如图6中所示,由端子座1上设置的两个凸块15形成的卡槽。
优选地,如图4和图8所示,每一个端子座1上还可以设有用于调节紧固螺钉4与端子座1内埋设的螺母41之间松紧的调节孔12。
如图5和图8所示,当接线端子包括多个端子座1时,每相邻的两个端子座1之间通过至少一对相互插接的插柱13与插孔15插接。
优选地,如图8所示,每一个端子座1中,端子座1的一个侧面形成插柱13,另一个侧面形成插孔15。每一个端子座1的一个侧面设有插柱13,二在另一个侧面设有插孔15,此结构可以实现任意多个端子座1之间的插接,便于实现对接线端子内端子座1数量的调整。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当接线端子内包括多个端子座1时,为便于对各端子座1内的铜排2的连接线进行区分,从而减少接错线现象的发生,每一个端子座1上形成用于标定端子座1对应的铜排2的接线类型的标识机构14。
具体地,上述标识机构14可以包括设置于端子座1表面的标识框和贴设于标识框内的标签。
当然,上述标识机构14还可以是端子座1表面形成的不同形状的凸起,如方框型凸起、三角形凸起以及圆形凸起,分别标定端子座1对应的铜排2的接线类型。
当然,当接线端子内包括多个端子座1时,为便于对各端子座1内的铜排2的连接线进行区分,还可以将接线端子具有的多个端子座1制作成不同的颜色,进而标定端子座1对应的铜排2的接线类型。
优选地,如图7中所示结构的端子座1,当每一个端子座1上设有多个铜排2时,至少一对相邻的两个铜排2共用一个线缆端子3、以使一对相邻的两个铜排2能够并联输出,如图9中所示。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铜排2的宽度和厚度之间满足:
a=b/(Kb-1)
0<b≤3mm;其中:
如图10所示,a为铜排2的宽度;b为铜排2的厚度;K为常数。
可以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一种钣金料的厚度b下形成铜排2的宽度a;由于为了确保铜排2与线缆端子3接触面搭接的可靠性,铜排2的宽度应不小于线缆端子3的外径。如图11所示,每一个端子座1的宽度A最终取决于铜排2的宽度a。因此,计算出铜排2的宽度之后,可以计算出当接线端子包括n个端子座1时在电子设备中占用的空间宽度,计算公式如下所述:
D=(L1+L2)+A*n;
其中:
L1和L2为接线端子中位于端部的端子座1外侧的钣金安装板的宽度。
优选地,铜排的厚度b具体为1.0mm、1.5mm、2.0mm、或者3.0mm。
优选地,K满足:
K=(k12*ρ)/(2*α*ΔT)-1/L;其中:
K1为同等温度下单位截面3,为常数;
ρ为电阻率,20℃时为0.018;
α为换热系数,为常数,取值范围为5-10;
ΔT为铜排与环境温差,为与端子座材质有关的常数;
L为铜排的长度,为根据设备内的结构空间限定的常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接线端子。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端子座,每一个所述端子座上设有至少一个铜排,每一个所述铜排的一端伸出所述端子座、以形成与单板直接配合的连接端子,另一端设有用于穿设紧固螺钉的通孔;所述端子座上还设有用于线缆端子伸入至铜排设有通孔的位置以使所述线缆端子与所述铜排之间通过紧固螺钉固定的端子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端子座上还设有所述线缆端子和紧固螺钉;所述线缆端子的一端设有穿孔,所述紧固螺钉贯穿所述线缆端子的穿孔和所述铜排的通孔,以将接线端子固定于所述铜排,实现所述线缆端子与铜排的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端子座上设有用于与电子设备安装的卡扣;和/或,
每一个所述端子座上形成用于与电子设备安装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线端子包括多个端子座时,每相邻的两个端子座之间通过插柱与插孔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端子座中,端子座的一个侧面形成插柱,另一个侧面形成插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端子座上形成用于标定端子座对应的铜排的接线类型的标识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端子座表面的标识框和贴设于标识框内的标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当每一个所述端子座上设有多个铜排时,至少一对相邻的两个铜排位于端子座内的一端具有一体式结构,以使所述一对相邻的两个铜排能够并联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的宽度和厚度之间满足:
a=b/(Kb-1)
0<b≤3mm;其中:
a为铜排的宽度;b为铜排的厚度;K为常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的厚度b具体为1.0mm、1.5mm、2.0mm、或者3.0m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K满足:
K=(k12*ρ)/(2*α*ΔT)-1/L;其中:
K1为同等温度下单位截面载流量,为常数;
ρ为电阻率,20℃时为0.018;
α为换热系数,为常数,取值范围为5-10;
ΔT为铜排与环境温差,为与端子座材质有关的常数;
L为铜排的长度,为根据设备内的结构空间限定的常数。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
CN201420818990.5U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4257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18990.5U CN204257843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18990.5U CN204257843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57843U true CN204257843U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62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18990.5U Active CN204257843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5784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6489A (zh) * 2016-04-29 2016-07-27 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低压配电柜的温度监测装置
CN107887739A (zh) * 2017-12-12 2018-04-06 无锡优耐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矩形母排连接器
CN110783144A (zh) * 2019-11-05 2020-02-11 汉斯自动化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固态继电器模块
CN112530713A (zh) * 2019-09-19 2021-03-19 贾建国 开关铜排临时用电快速接头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6489A (zh) * 2016-04-29 2016-07-27 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低压配电柜的温度监测装置
CN105806489B (zh) * 2016-04-29 2019-01-25 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低压配电柜的温度监测装置
CN107887739A (zh) * 2017-12-12 2018-04-06 无锡优耐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矩形母排连接器
CN112530713A (zh) * 2019-09-19 2021-03-19 贾建国 开关铜排临时用电快速接头
CN110783144A (zh) * 2019-11-05 2020-02-11 汉斯自动化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固态继电器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52551U (zh) 小间距高速正交连接器
CN204257843U (zh) 一种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CN104377099B (zh) 直排式多路保险盒
CN114204319A (zh) 一种带有分线功能的电缆连接器
CN203839872U (zh) 一种快速布线系统
CN207624979U (zh) 插拔式pdu
CN103872631B (zh) 一种快速布线系统
CN105406304A (zh) 一种新型防雷插座
CN207135404U (zh) 电气装配结构和逆相保护器
CN210226104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管脚引线插装装置
CN203747053U (zh) 一种电表导线连接装置
CN103779747B (zh) 配电连接装置
CN203119411U (zh) 集束耐张线夹
CN208385939U (zh) 一种模块式电源控制箱
CN105305339A (zh) 一种接线暗盒的开关连接件
CN206211215U (zh) 热插拔母线连接系统
CN211208714U (zh) 一种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中防止一闸多机的线鼻子
CN204204785U (zh) 直排式多路保险盒
CN104576106A (zh) 组合式开关暗盒连接件
CN204333325U (zh) 一种接线端子及电子设备
CN207353516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
JP6433336B2 (ja) 分電盤
CN208336723U (zh) 电源线插头和电器设备
CN211351012U (zh) 一种导电排固定安装绝缘棒
CN207368287U (zh) 一种斜出线插接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olumbo Road, Ohio, Dearborn 1050

Patentee after: Vitamin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Columbo Road, Ohio, Dearborn 1050

Patentee before: Libo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