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57517U - 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57517U
CN204257517U CN201420853217.2U CN201420853217U CN204257517U CN 204257517 U CN204257517 U CN 204257517U CN 201420853217 U CN201420853217 U CN 201420853217U CN 204257517 U CN204257517 U CN 204257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level board
reed
vertical plate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5321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明
鲍利军
陈成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AOLI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AOL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AOL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AOL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5321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57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57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575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它包括两块竖直板、一块水平板(7)和竖直放置的铆接头单元(9);两块竖直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上模板(4)上且分别位于簧片料带宽度方向的两侧,两块竖直板的内侧与水平板(7)的两端滚动连接;水平板(7)的上端面连接有用于容置从设备的触头输送装置输送过来的触头(1.3)的触头定位块(8),铆接头单元(9)的上端连接在上模板(4)上,下端位于水平板(7)的上方。采用这种结构后,将竖直板的上下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转变成水平板的前后水平移动,使触头从接入点移动到铆接点,使整个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Description

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它一般包括铁芯、带有触头的簧片、衔铁、基座、线圈等零部件。它的工作原理是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头与静触头吸合,从而达到在电路中的导通作用。现有技术中,继电器簧片的结构如附图1中所示,以图上的虚线处为界,它包括卡片1.1和弹片1.2,弹片1.2上还铆接有触头1.3,成型后的簧片形状是卡片1.1和弹片1.2在虚线处折弯。继电器簧片的加工通常是经过多道独立的工序才完成的,从落料、冲孔、与触头的铆接、弯曲成型以及修正等等。其中在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过程中,如果不通过触头输送装置输送触头,则将大大降低簧片的生产效率;但是,通过触头输送装置来输送触头时,簧片的运动方向是和簧片坯料的运动方向一致的,但是,触头的铆接点位于簧片的中部,并不是在端部,因此,当触头输送至铆接点时,很容易产生触头的输送方向与簧片的运动方向相干涉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避免触点的送入方向与簧片的移动方向产生干涉现象的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包括工作台、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的下模板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上模板固定连接在与设备机架滑动连接的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上;它还包括两块竖直板、一块水平板和竖直放置的铆接头单元;两块竖直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上模板上且分别位于簧片料带宽度方向的两侧,两块竖直板的内侧与水平板的两端滚动连接;水平板的上端面连接有用于容置从设备的触头输送装置输送过来的触头的触头定位块,铆接头单元的上端连接在上模板上,下端位于水平板的上方。
所述两块竖直板中靠近触头输送装置的一块竖直板为前竖直板,另外一块为后竖直板;前竖直板的内侧面从下往上由光滑连接在一起的下平面、斜面和上平面组成,下平面到铆接头单元的距离大于上平面到铆接头单元的距离,后竖直板的内侧面与前竖直板的内侧面形状相配;水平板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滚轮,前竖直板的内侧面与后竖直板的内侧面分别通过下平面、斜面和上平面与水平板的两端滚动连接。
所述的铆接装置还包括复位装置,它包括水平放置的气缸组件,水平板的竖直侧面上具有复位孔,所述的气缸组件连接在下模板上,气缸组件中的活塞杆滑动连接在复位孔中。
所述的复位孔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引导孔和限位孔,引导孔位于靠近水平板侧面的前端,并且引导孔为喇叭口,限位孔与气缸组件的活塞杆滑动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在簧片与触头的铆接机构中,通过两块竖直板与水平板的滚动连接,并且在竖直板内侧设计了相对应地组合平面,将竖直板的上下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转变成水平板的前后水平移动,使触头从接入点移动到铆接点,因此,使整个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2)同时,将触点垂直于水平板移动方向的送入方向改变为与水平板同方向移动,避免出现触点的移动方向与簧片的移动方向干涉的现象;
3)在铆接装置中设置的复位装置,使水平板能精确地移动到初始位置,来等待下一个触头的到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簧片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的过程结示意图。
其中:1.1、卡片;1.2、弹片;1.3、触头;2、工作台;3、下模板;4、上模板;5、气缸组件;6.1、引导孔;6.2、限位孔;7、水平板;8、触头定位块;9、铆接头单元;10、前竖直板;11、后竖直板;12、下平面;13、斜面;14、上平面;15、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工作台2、上模板4和下模板3,所述的下模板3固定连接在工作台2上,上模板4固定连接在与设备机架滑动连接的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上。它还包括两块竖直板、一块水平板7和竖直放置的铆接头单元9。两块竖直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上模板4上且分别位于簧片料带宽度方向的两侧,两块竖直板的内侧与水平板7的两端滚动连接。水平板7的上端面连接有用于容置从设备的触头输送装置输送过来的触头1.3的触头定位块8,铆接头单元9的上端连接在上模板4上,下端位于水平板7的上方。
所述两块竖直板中靠近触头输送装置的一块竖直板为前竖直板10,另外一块为后竖直板11。前竖直板10的内侧面从下往上由光滑连接在一起的下平面12、斜面13和上平面14组成,下平面12到铆接头单元9的距离大于上平面14到铆接头单元9的距离,后竖直板11的内侧面与前竖直板10的内侧面形状相配。水平板7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滚轮15,前竖直板10的内侧面与后竖直板11的内侧面分别通过下平面12、斜面13和上平面14与水平板7的两端滚动连接。
所述的铆接装置还包括复位装置,它包括水平放置的气缸组件5,水平板7的竖直侧面上具有复位孔,所述的气缸组件5连接在下模板3上,气缸组件5中的活塞杆滑动连接在复位孔中。
所述的复位孔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引导孔6.1和限位孔6.2,引导孔6.1位于靠近水平板7侧面的前端,并且引导孔6.1为喇叭口,限位孔6.2与气缸组件5的活塞杆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上模板4未合模时,水平板7上的触头定位块8处于靠近触头输送装置一侧,换句话说,水平板7上方的铆接头单元9与触头定位块8内的触头1.3并没有处于同一条竖直线上;当上模板4向下合模时,带动前竖直板10和后竖直板11向下移动,同时通过与水平板7两端滚轮15的滚动连接,使水平板7向簧片料带宽度方向的后侧移动,当滚轮15位于竖直板内侧的上平面14上时,触头定位块8上的触头1.3正好位于铆接头单元9的正下方,且同步进行铆接动作;随着铆接完成后上模板4的上移,竖直板带动水平板7向簧片料带宽度方向的前侧移动,使水平板7回复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触头的移动动作。

Claims (4)

1.一种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包括工作台(2)、上模板(4)和下模板(3),所述的下模板(3)固定连接在工作台(2)上,上模板(4)固定连接在与设备机架滑动连接的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两块竖直板、一块水平板(7)和竖直放置的铆接头单元(9);两块竖直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上模板(4)上且分别位于簧片料带宽度方向的两侧,两块竖直板的内侧与水平板(7)的两端滚动连接;水平板(7)的上端面连接有用于容置从设备的触头输送装置输送过来的触头(1.3)的触头定位块(8),铆接头单元(9)的上端连接在上模板(4)上,下端位于水平板(7)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竖直板中靠近触头输送装置的一块竖直板为前竖直板(10),另外一块为后竖直板(11);前竖直板(10)的内侧面从下往上由光滑连接在一起的下平面(12)、斜面(13)和上平面(14)组成,下平面(12)到铆接头单元(9)的距离大于上平面(14)到铆接头单元(9)的距离,后竖直板(11)的内侧面与前竖直板(10)的内侧面形状相配;水平板(7)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滚轮(15),前竖直板(10)的内侧面与后竖直板(11)的内侧面分别通过下平面(12)、斜面(13)和上平面(14)与水平板(7)的两端滚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铆接装置还包括复位装置,它包括水平放置的气缸组件(5),水平板(7)的竖直侧面上具有复位孔,所述的气缸组件(5)连接在下模板(3)上,气缸组件(5)中的活塞杆滑动连接在复位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孔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引导孔(6.1)和限位孔(6.2),引导孔(6.1)位于靠近水平板(7)侧面的前端,并且引导孔(6.1)为喇叭口,限位孔(6.2)与气缸组件(5)的活塞杆滑动连接。
CN201420853217.2U 2014-12-29 2014-12-29 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57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3217.2U CN204257517U (zh) 2014-12-29 2014-12-29 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3217.2U CN204257517U (zh) 2014-12-29 2014-12-29 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57517U true CN204257517U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61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5321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57517U (zh) 2014-12-29 2014-12-29 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575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8180A (zh) * 2016-09-29 2017-08-01 广州冠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太阳能板用的防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6998173A (zh) * 2016-09-29 2017-08-01 广州冠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的太阳能光伏板用的防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8180A (zh) * 2016-09-29 2017-08-01 广州冠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太阳能板用的防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6998173A (zh) * 2016-09-29 2017-08-01 广州冠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的太阳能光伏板用的防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93382U (zh) 多工位自动变换冲孔模及数控冲床
CN204257517U (zh) 继电器中簧片与触头的铆接装置
CN210754490U (zh) 一种引弧片冲压折弯设备
CN105728583A (zh) 电梯门板生产线
CN104485260B (zh) 继电器簧片的成型设备
CN103272903B (zh) 弹条成型机的一次成型系统及弹条成型方法
CN204308077U (zh) 一种用于冲压级进模送料步距定位检测的侧向定位检测机构
CN103599991A (zh) 一种屏蔽接地卡卡身模具
CN204332837U (zh) 继电器簧片与触头的铆接模具中的复位装置
CN104393472A (zh) 全自动三插端子机的内线整形机构
CN102184762B (zh) 一种软性排线冲模装置及方法
CN204221889U (zh) 一种工艺边分离装置
CN104668369B (zh) 一种新型冲压模具
CN203889715U (zh) 一种翻布机构
CN203456785U (zh) 用于低压配电柜的一体式抽屉框架
CN204257518U (zh) 继电器簧片生产中的折弯装置
CN203508687U (zh) 一种折弯机
CN205004170U (zh) 一种自动磁路铆合机
CN204390987U (zh) 继电器簧片生产中的修整装置
CN207325663U (zh) 用于通信铁塔及机柜生产的带有定位装置的折弯机
CN204257519U (zh) 用于生产继电器簧片的触头送料装置
CN205341687U (zh) 一种磁性构件冲压装置
CN203448487U (zh) 一种继电器多汇流片顶舌夹具
CN204867196U (zh) 一种端子折弯装置
CN204258026U (zh) 全自动三插端子机的内线整形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