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56936U - 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及其组件激光遥控器和激光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及其组件激光遥控器和激光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56936U
CN204256936U CN201420323206.3U CN201420323206U CN204256936U CN 204256936 U CN204256936 U CN 204256936U CN 201420323206 U CN201420323206 U CN 201420323206U CN 204256936 U CN204256936 U CN 204256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signal
infrared
receiver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232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ed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ed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816527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4256936(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ed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ed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232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56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56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569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Lasers (AREA)

Abstract

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及其组件激光遥控器和激光接收装置,涉及激光技术。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包括激光遥控器、激光接收装置,激光遥控器的控制模块通过一频率发生机构连接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装置,包括红外光敏元件、微型处理器系统,红外光敏元件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红外光敏元件分别连接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两个红外光敏元件接收光信号的接收区域存在不同时接收到光信号的空间区域;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一控制接口,微型处理器系统通过控制接口信号连接载体的受控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光信号来控制载体的工作状态,同一个激光遥控器分别控制多个载体的工作状态。

Description

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及其组件激光遥控器和激光接收装置
该分案申请的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2年8月9日,申请号为:2012102812762,名称为:激光发射装置、激光接收装置及激光遥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激光具有定向发光、能量密度大等优点,激光遥控器和与其配套的激光接收装置已用于很多领域中。 
在对运动方向进行遥控的遥控领域中,通常采用红外遥控器对受控物品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通常人们采用具有数个按键的红外遥控器进行按键操作,受控物品的受控端为红外接收装置,接收红外遥控器发射的红外遥控信号,并处理红外遥控信号,进行相应操作。这种控制方式,需要使用红外遥控器上的多个按键进行操作,而且一个红外遥控器只能对一个受控物品进行操作,存在使用受限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包括激光遥控器、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遥控器,包括一激光发射壳体、一激光发射器、一控制模块、一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一频率发生机构连接所述激光发射器; 
激光接收装置,包括红外光敏元件、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红外光敏元件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红外光敏元件分别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至少两个所述红外光敏元件作为一组探头; 
两个红外光敏元件之间设有一遮光机构,所述遮光机构将两个所述红外 光敏元件接收光信号的接收区域隔开,致使两个所述红外光敏元件接收光信号的接收区域存在不同时接收到光信号的空间区域; 
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一控制接口,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通过所述控制接口信号连接载体的受控端。 
所述探头用于设置在所述载体上,所述探头中的至少两个红外光敏元件接收光信号,并将至少两个感应信息传送给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处理至少两个感应信息,确定接收区域,并产生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给所述载体。 
所述激光发射壳体采用一棒体,所述棒体的顶端设有投射口,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通过投射口射出。 
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中的所述激光遥控器为至少一个,在可视范围内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激光接收装置;至少两个所述激光接收装置分别设置在载体上。所述激光遥控器发射红外激光束,所述激光接收装置接收红外光信号;至少一个所述激光接收装置分别设置在载体上;所述激光接收装置检测所述激光遥控器发射的红外激光束反射的红外光信号,并得到接收区域,根据接收区域的位置,向所述载体发送相应的红外遥控信号,控制载体的工作状态。 
所述激光遥控器可以为仅仅一个,所述激光接收装置可以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激光接收装置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载体上;以便通过一个激光遥控器控制多个载体的目的。 
所述激光遥控器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发射载体上,所述发射载体可以是戒指、手机等便于拿取和携带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采用棒体的形式,实现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控制信号的目的。 
所述棒体中空,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均设置在所述棒体内。 
所述棒体为一魔法棒形状的棒体。 
所述激光发射壳体内设有一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振动传感器检测棒体的振动信息,并传送给控制模块,当振动信息大于一振动设定值时,控制模块允许激光发射器启动,允许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束。 
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振动信息大于一振动设定值时,且所述激光发射器处于启动状态,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激光发射器关闭。本实用新型可以通 过振动启动激光发射器,也可以通过振动关闭激光发射器,使用简单方便。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激光发射器启动后,所述控制模块延时一设定时间后,控制所述激光发射器关闭。 
所述振动传感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也可以采用一振动开关,所述振动开关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振动开关在受到振动时,为所述控制模块提供信号。 
所述振动开关包括一固定电极、一活动电极,所述固定电极与所述活动电极处于常开状态,所述活动电极与所述固定电极相邻,所述固定电极与所述活动电极在静止状态下不接触,在受到振动时所述活动电极晃动,接触所述固定电极,产生信号;固定电极、活动电极中的其中一个电极连接电源,作为电源电极,另一个电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作为信号电极。 
还包括一传感器信号辅助模块,所述传感器信号辅助模块设有一信号输入端,以及相互导通关系受所述信号输入端控制的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导通状态受所述信号输入端控制,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振动开关的信号电极; 
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传感器信号辅助模块包括一电容,所述电容一个管脚连接所述信号电极。 
所述固定电极采用一金属棒电极,所述活动电极采用一弹簧状的弹簧电极,所述弹簧电极套在所述金属棒电极上。 
所述电容的这一管脚同时连接一电子开关元件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电子开关元件可以采用三极管元件、MOS元件或CMOS元件。 
在有振动信号时振动开关导通,向电容充电。在电容电压达到设定值时,促使电子开关元件导通,实现控制。因为电容放电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可以实现延时功能。所述电容的这一管脚通过限流电阻连接所述电子开关元件的信号输入端。通过调整限流电阻的电阻值,可以适当调整延时时间。 
所述控制模块具有延时功能,并设有一延时信号输出口,所述延时信号输出口连接所述电子开关元件的信号输入端,使所述电子开关元件在延时时间内维持导通状态。延时时间结束后则关闭。 
所述控制模块也可以连接一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棒体上;触摸或接近所述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感应到触摸信号后,传送感应信息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启动包含至少一个条件,所述感应信息作为激光发射器启动的条件之一。 
在使用者触摸触摸传感器时,允许激光发射器工作,这样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使用者触摸感应面实现激光发射器的发射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振动信息作为激光发射器启动的另一条件;在满足振动信息大于一振动设定值时,还需满足所述触摸传感器感应到触摸信号后,控制模块控制激光发射器的启动,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束。 
所述控制模块还可以结合其他的启动方式,启动激光发射器的工作。 
所述触摸传感器的感应部件设置在棒体内。 
所述棒体表面分布有复数个导电感应点,复数个所述导电感应点作为所述触摸传感器的触摸点。所述导电感应点可以选用金属感应点、导电橡胶感应点等。 
所述导电感应点可以绕棒体表面分布,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分布在所述棒体上。 
所述棒体设有一便于手持的手柄部,所述导电感应点绕所述手柄部表面分布。 
所述电源模块可以采用电池,以电池供电。 
所述电源模块也可以采用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连接一充电口,所述充电口设置在所述棒体上。以便通过充电口为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所述充电电池也可以连接一无线电能接收器,以所述无线电能接收器接收的电能进行充电。 
所述电源模块还可以采用一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包括一发电装置、一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发电装置;驱动所述驱动装置,触发所述发电装置发电,实现供电。 
所述棒体包括一可转动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作为所述驱动装置,转动转动部,带动发电装置发电,实现供电。 
所述棒体还可以包括一可拉伸的拉伸部,所述拉伸部作为所述驱动装置,拉伸所述拉伸部,带动发电装置发电,实现供电。 
所述发电装置可以连接充电电池。 
所述发电装置可以采用发电机,也可以采用磁路电源。 
所述电源模块还可以采用一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可以采用一振动发电机,所述振动发电机设置在所述棒体内,通过振动所述棒体,进而触发振动发电机发电,实现供电。 
所述电源模块还可以采用一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包括一压电陶瓷、 一充电电池,所述压电陶瓷连接所述充电电池,所述压电陶瓷设置在所述棒体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压电陶瓷将外力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给充电电池充电,实现供电。 
所述电源模块还可以采用一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可以包括一太阳能电池板、一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棒体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实现供电。 
所述激光遥控器采用不倒翁结构,为一不倒翁式激光遥控器,所述棒体底部的底面为圆弧面,所述棒体的重心位于下方,以便激光遥控器能够竖直放置。 
棒体下方设有一粗端,放倒在水平面上时,粗端与水平面存在一接触点,接触点两侧的重心上的重力,分别乘以重心到接触点的距离获得的两个力矩数值,棒体下方侧的力矩数值大于棒体上方侧的数值。 
所述电源模块位于所述棒体内的底部,以便所述棒体的重心位于下方。 
所述激光发射器也可以位于所述棒体内的底部,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发射面朝向所述投射口,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通过投射口射出。 
所述棒体内的底部还可以设有配重,以保证激光遥控器竖直放置时,不倒。 
所述激光发射器为红外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遥控器还包括一可见激光发射器,所述可见激光发射器发射的可见激光束与所述红外激光发射器发射的红外激光束相互平行的从投射口射出。 
所述投射口处罩设有透光罩,透光罩可以采用透镜。 
所述激光接收装置还包括一激光接收壳体,一组探头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红外光敏元件并排设置在所述激光接收壳体内,相邻两个所述红外光敏元件之间设有所述遮光机构,且所述红外光敏元件的接收端前方透光。 
所述红外光敏元件可以采用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或红外接收头中的一种。 
所述激光接收装置包括至少两组所述探头。 
两组所述探头中的红外光敏元件排列方向相互垂直或相互平行。 
所述激光接收装置包括两组所述探头,两组所述探头的红外光敏元件排列方向相互垂直,一组所述探头中的红外光敏元件横向排列设置,另一组所述探头中的红外光敏元件竖向排列设置。 
所述载体是移动载体,所述载体在承载面上做受控运动,所述承载面包括可以承载载体的面,如液体表面和固体表面;所述载体是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做受控运动的物体,如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船舶、车辆、电动轮椅、玩具车、装卸车、家具、遥控机器人等。 
横向设置的红外光敏元件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承载面平行;竖向设置的红外光敏元件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承载面垂直。横向设置的所述探头对方向信息进行确定,竖向设置的所述探头对速度信息进行确定。 
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在对横向设置的所述探头传送的感应信息进行处理时,根据光信号所在的接收区域位置来确定方向信息;接收区域位于所述载体正前方时,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认为是前进信号,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将前进信号发送给所述载体的受控端,控制所述载体前进。 
所述接收区域位于所述载体正前方的一侧时,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认为是该侧转向信号,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将该侧转向信号发送给所述载体的受控端,控制所述载体向该侧转向。 
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在对竖向设置的所述探头传送的感应信息进行处理时,根据光信号所在的接收区域的位置来确定速度信息;接收区域距离载体越远,载体速度越快,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将速度信息发送给所述载体的受控端,控制所述载体的速度。 
在微型处理器系统没有收到任何感应信息时,将停止信息发送给所述载体的受控端,控制所述载体刹车或无动力减速直至停止运动。 
一组所述探头中的两个所述红外光敏元件接收区域允许存在重叠区域,两组所述探头中的红外光敏元件接收区域允许存在重叠区域; 
两组所述探头排列方向相互垂直时,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首先对一组所述探头发送的感应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对另一组所述探头发送的感应信息进行处理,实现分别对方向信息和速度信息进行确认。 
所述激光接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激光接收壳体,每个所述激光接收壳体上均设有至少一组所述探头,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分别处理每个所述激光接收壳体上接收的感应信息。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壳体,多个探头可以放置在载体的不同位置,以便载体能全方位,或者不必转向即可执行动作指令。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载体也可以是信号受控物品,比如是采用红外遥控器控制的物品,比如电视机、电冰箱、红外遥控窗帘、红外遥控窗、红外遥控玩具等。 
所述激光接收装置包括两组所述探头,两组所述探头中的红外光敏元件排列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型处理器系统处理至少四个感应信息,并根据不同接收区域的光信号的接收时间先后顺序,确定光信号的走向,产生遥控动作。 
所述激光接收装置还包括一接收装置整体外壳,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探头位于所述接收装置整体壳体内。以便于结构整体化。 
所述激光接收壳体位于所述接收装置整体外壳内。 
所述激光接收装置的结构部件位于所述接收装置整体外壳内。 
所述接收装置整体外壳一面设有粘结结构。所述粘结结构可以是双面胶、无痕胶、吸盘等粘结结构。以便于吸附在载体上或者吸附在载体附近的物体上。 
为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采用遥控器进行控制的载体,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遥控器模块,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控制连接所述遥控器模块;所述遥控器模块采用学习型遥控器模块,所述学习型遥控器模块包括一信号处理模块、一红外发射头、一学习用光敏元件、一组按键组、一存储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红外发射头、所述学习用光敏元件、所述按键组和所述存储模块;所述载体的受控端连接有一允许与所述学习型遥控器模块建立匹配关系的红外遥控接收模块。 
所述载体的受控端通过红外遥控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头发射的红外遥控信号,所述遥控光敏元件用于接收外部遥控器发射的红外遥控信号;所述按键组的至少一部分按键与所述遥控动作关联; 
所述遥控光敏元件接收需要学习的红外遥控信号,并将接收到的红外遥控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并转化为数据通过存储模块进行存储,在执行遥控动作时,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读取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数据,并通过所述红外发射头发射红外遥控信号,执行遥控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学习型遥控器模块具体操作时,通过按键组选择进入遥控器学习模式,然后通过按键组选择功能信息后,按动遥控器上相应的功能键,所述遥控器与所述遥控光敏元件通信,所述遥控光敏元件接收所述遥控器发射的红外遥控信号,并将所述红外遥控信号和所述遥控动作进行关联,一并存储在存储模块中;重复按动按键组、遥控器上的相应功能键,完成遥控器学习模式;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在确定遥控动作后,将所述遥控动作所对应的红外遥控信号发射给所述载体的受控端,所述载体执行遥控动作。 
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可以采用单片机系统,也可以采用ARM系统,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可以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整合,通过一个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实现遥控器学习模式。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也可以与微型处理器系统相互独立,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光信号来控制载体的工作状态,同一个激光遥控器分别控制多个载体的工作状态,避免了一个遥控器只能控制一个载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激光遥控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激光接收装置包括一组探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激光接收装置包括两组探头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激光接收装置包括两组探头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遥控器模块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开关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6、图7,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包括激光遥控器1、激光接收装置2,激光遥控器1为至少一个,激光接收装置2为至少一个,激光遥控器1发射的红外激光束,激光接收装置2接收红外光信号。至少一个激光接收装置2分别设置在载体5上。激光接收装置2检测激光遥控器发射的红外激光束反射的红外光信号,并得到接收区域,根据接收区域的位置,向载体5发送相应的红外遥控信号,控制载体的工作状态。 
激光遥控器1可以为仅仅一个,在可视范围内激光接收装置2的数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激光接收装置2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载体5上。以便通过一个激光遥控器1控制多个载体5的目的。 
激光遥控器1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发射载体上,发射载体可以是戒指、手 机等便于拿取和携带的物品。 
实施方式一:参照图6,载体5为玩具车,激光遥控器1设置在戒指上,激光接收装置2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玩具车的前端和后端,以便遥控玩具车前进和后退。可以将激光接收装置与玩具车的控制端进行信号连接。 
激光遥控器1发射红外激光束,对玩具车的前进方向、左转、右转进行控制。如图6中所示,激光遥控器1发射的红外激光束位于上方,微型处理器系统处理红外光信号后,确认为右转信号,控制玩具车右转。 
实施方式二:参照图7,载体5为红外遥控器遥控的电视机,激光遥控器1激光发射壳体为棒体11,激光接收装置2为一个,一个激光接收装置2包括四组探头,四组探头分别设置在电视机的角部。 
将电视机的遥控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学习型遥控器模块,对遥控器的红外遥控信号进行逐一读取。 
激光遥控器1发射红外激光束,以电视机的屏幕作为操作平台,微型处理器系统根据红外光信号的走向,控制电视机的状态。 
参照图1,激光遥控器,包括一激光发射壳体、一激光发射器12、一控制模块、一电源模块,激光发射壳体采用一棒体11,棒体11的顶端设有投射口,激光发射器12发出的激光束通过投射口射出。控制模块通过一频率发生机构连接激光发射器12。本实用新型采用棒体11的形式,实现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控制信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棒体11中空,激光发射器12、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均设置在棒体11内。棒体11采用一魔法棒形状的棒体。 
本实用新型开启和关闭激光发射器12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1)激光发射壳体内设有一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连接控制模块,振动传感器检测棒体11的振动信息,并传送给控制模块,当振动信息大于一振动设定值时,控制模块控制激光发射器12的启动,激光发射器12发射激光束。控制模块检测到振动信息大于一振动设定值时,且激光发射器12处于启动状态,控制模块控制激光发射器12关闭。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振动启动激光发射器12,也可以通过振动关闭激光发射器12,使用简单方便。 
2)激光发射壳体内设有一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连接控制模块,振动传感器检测棒体11的振动信息,并传送给控制模块,当振动信息大于一振动设定值时,控制模块控制激光发射器12的启动,激光发射器12发射激光束。控制模块控制激光发射器12启动后,控制模块延时一设定时间后,控制激光 发射器12关闭。 
振动传感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振动传感器。 
3)激光发射壳体内设有一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采用一振动开关,振动开关连接控制模块,振动开关在受到振动时,为控制模块提供信号。 
参照图8,振动开关包括一固定电极61、一活动电极62,活动电极62与固定电极61相邻,固定电极61与活动电极62在静止状态下不接触,在受到振动时活动电极62晃动,接触固定电极61,产生信号。固定电极61采用一金属棒电极,活动电极62采用一弹簧状的弹簧电极,弹簧电极套在金属棒电极上。 
在振动开关与控制模块的连接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 
a)振动开关的一个电极连接电源,另一个电极连接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通过振动开关发送产生的信号触发控制模块控制激光发射器12启动。 
b)振动开关的一个电极连接电源,作为电源电极,另一个电极作为信号电极。还包括一传感器信号辅助模块,传感器信号辅助模块设有一信号输入端、一电源输入端、一电源输出端,电源输入端与电源输出端导通状态受信号输入端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振动开关的信号电极。电源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 
传感器信号辅助模块包括一电容63,电容63一个管脚连接信号电极,信号电极同时连接一电子开关元件64的信号输入端。在有振动信号时振动开关导通,向电容63充电。在电容63电压达到设定值时,促使电子开关元件64导通,实现控制。因为电容63放电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可以实现延时功能。电容63的这一管脚通过限流电阻连接电子开关元件64的信号输入端。通过调整限流电阻的电阻值,可以适当调整延时时间。 
控制模块具有延时功能,并设有一延时信号输出口,延时信号输出口连接电子开关元件64的信号输入端,使电子开关元件64在延时时间内维持导通状态。延时时间结束后则关闭。 
电子开关元件64可以采用三极管元件、MOS元件或CMOS元件。图8中的电子开关元件64采用三极管元件。 
4)控制模块也可以连接一触摸传感器,触摸传感器设置在棒体11上。触摸或接近触摸传感器,触摸传感器感应到触摸信号后,传送感应信息给控制模块,激光发射器的启动包含至少一个条件,感应信息作为激光发射器12启动的条件之一。在使用者触摸触摸传感器时,允许激光发射器12工作,这 样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使用者触摸感应面实现激光发射器12的发射状态。 
触摸传感器的感应部件设置在棒体11内。 
棒体11表面分布有复数个导电感应点,复数个导电感应点作为触摸传感器的触摸点。导电感应点可以选用金属感应点、导电橡胶感应点等。导电感应点可以绕棒体表面分布,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分布在棒体11上。棒体11设有一便于手持的手柄部,导电感应点还可以绕手柄部表面分布。 
5)结合方式1)和4),控制模块将振动信息、触摸信息作为激光发射器12启动的条件;在使用者触摸触摸传感器时,激光发射器12不直接工作,而是在振动信息大于一振动设定值时,控制模块控制激光发射器12的启动,激光发射器12发射激光束。在不存在触摸信息情况下,即使振动信息大于振动设定值,也无法启动激光发射器12。 
6)结合方式2)和4),控制模块将振动信息、触摸信息作为激光发射器12启动的条件;在使用者触摸触摸传感器时,激光发射器12不直接工作,而是在振动信息大于一振动设定值时,控制模块控制激光发射器12的启动,激光发射器12发射激光束。延时一定时间后,关闭激光发射器12。在不存在触摸信息情况下,即使振动信息大于振动设定值,也无法启动激光发射器12。 
控制模块还可以结合其他的启动方式,启动激光发射器12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模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供电: 
1)电源模块采用电池,以电池供电。 
2)电源模块采用充电电池,充电电池连接一充电口,充电口设置在棒体11上。以便通过充电口为充电电池充电。 
3)电源模块采用充电电池,充电电池连接一无线电能接收器,以无线电能接收器接收的电能进行充电。 
4)电源模块采用一发电机构,发电机构包括一发电装置、一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发电装置,驱动驱动装置,触发发电装置发电,实现供电。发电装置可以连接充电电池。发电装置可以采用发电机,也可以采用磁路电源。 
棒体11包括一可转动的转动部,转动部作为驱动装置,转动转动部,带动发电装置发电,实现供电。 
棒体11还可以包括一可拉伸的拉伸部,拉伸部作为驱动装置,拉伸拉伸部,带动发电装置发电,实现供电。 
5)电源模块采用一发电机构,发电机构采用一振动发电机,振动发电机 设置在棒体11内,通过振动棒体11,进而触发振动发电机发电,实现供电。 
6)电源模块采用一发电机构,发电机构包括一压电陶瓷、一充电电池,压电陶瓷连接充电电池,压电陶瓷设置在棒体11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压电陶瓷将外力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给充电电池充电,实现供电。 
7)电源模块采用一发电机构,发电机构可以包括一太阳能电池板、一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棒体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实现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激光遥控器优选采用不倒翁结构,为一不倒翁式激光遥控器,棒体11底部的底面为圆弧面,棒体11的重心位于下方,以便激光遥控器能够竖直放置。棒体下方设有一粗端,放倒在水平面上时,粗端与水平面存在一接触点,接触点两侧的重心上的重力,分别乘以重心到接触点的距离获得的两个力矩数值,棒体下方侧的力矩数值大于棒体上方侧的数值。 
电源模块位于棒体11内的底部,以便棒体11的重心位于下方。激光发射器12也可以位于棒体11内的底部,激光发射器12的发射面朝向投射口,激光发射器12发出的激光束通过投射口射出。棒体11内的底部还可以设有配重,以保证棒体11竖直放置时不倒。 
激光发射器为红外激光发射器,激光遥控器还包括一可见激光发射器,可见激光发射器发射的可见激光束与红外激光发射器发射的红外激光束相互平行的从投射口射出。投射口处罩设有透光罩,透光罩可以采用透镜。 
参照图2,激光接收装置,包括红外光敏元件22、微型处理器系统,,红外光敏元件22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红外光敏元件2分别连接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至少两个红外光敏元件22作为一组探头。两个红外光敏元件22之间设有一遮光机构,遮光机构将两个红外光敏元件22接收光信号的接收区域隔开,使两个红外光敏元件22接收光信号的接收区域存在不同时接收到光信号的空间区域。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一控制接口,微型处理器系统通过控制接口信号连接载体的受控端。探头用于设置在载体上,探头中的至少两个红外光敏元件收光信号,并将至少两个感应信息传送给微型处理器系统,微型处理器系统处理至少两个感应信息,确定接收区域,并产生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给载体。 
激光接收装置还包括一激光接收壳体21,一组探头中的两个红外光敏元件22并排设置在激光接收壳体21内,相邻两个红外光敏元件22之间设有遮光机构,且红外光敏元件22的接收端前方透光。红外光敏元件22可以采用 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或红外接收头中的一种。红外接收头在现有的红外遥控接收系统中应用较为普遍,其中集成了信号处理电路。 
激光接收装置包括两组探头。两组探头中的红外光敏元件排列方向相互垂直或相互平行。 
参照图2、图4,激光接收装置包括两组探头,两组探头中的红外光敏元件排列方向相互垂直,一组探头中的红外光敏元件横向排列设置,另一组探头中的红外光敏元件竖向排列设置。载体是移动载体,载体在承载面上做受控运动,承载面包括可以承载载体的面,如液体表面和固体表面。载体是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做受控运动的物体,如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船舶、车辆、电动轮椅、玩具车、装卸车、家具、遥控机器人等。 
横向设置的红外光敏元件的排列方向与承载面平行。竖向设置的红外光敏元件的排列方向与承载面垂直。横向设置的探头对方向信息进行确定,竖向设置的探头对速度信息进行确定。 
微型处理器系统在对横向设置的探头传送的感应信息进行处理时,根据光信号所在的接收区域位置来确定方向信息。接收区域位于载体正前方时,微型处理器系统认为是前进信号,微型处理器系统将前进信号发送给载体的受控端,控制载体前进。接收区域位于载体正前方的一侧时,微型处理器系统认为是该侧转向信号,微型处理器系统将该侧转向信号发送给载体的受控端,控制载体向该侧转向。 
如图2中所示,并排的两个红外光敏元件22接收红外光信号,可以确定接收区域。图中D1为左侧的红外光敏元件22能接收到红外光信号、而右侧的红外光敏元件22无法接收到红外光信号的接收区域;D2为左侧和右侧的红外光敏元件22均能收到红外光信号的接收区域;D3为右侧的红外光敏元件22能收到红外光信号、而左侧的红外光敏元件22无法接收到红外光信号的接收区域。 
左侧的红外光敏元件22接收到红外光信号,则微型处理器系统认为右转向信号;左侧和右侧的红外光敏元件22均收到红外光信号,则微型处理器系统认为前进信号;右侧的红外光敏元件22接收到红外光信号,则微型处理器系统认为左转向信号。 
微型处理器系统在对竖向设置的探头传送的感应信息进行处理时,根据光信号所在的接收区域的位置来确定速度信息。接收区域距离载体越远,载体速度越快,微型处理器系统将速度信息发送给载体的受控端,控制载体的 速度。 
参照图4,竖直排列的两个红外光敏元件22接收红外光信号,可以确定接收区域。图中S1为下方的红外光敏元件22能接收到红外光信号、而上方的红外光敏元件22无法接收到红外光信号的接收区域;S2为上方和下方的红外光敏元件22均能收到红外光信号的接收区域;S3为上方的红外光敏元件22能收到红外光信号、而下方的红外光敏元件22无法接收到红外光信号的接收区域。载体的速度可以认为从S1到S3接收区域相对的速度递增。 
在微型处理器系统没有收到任何感应信息时,将停止信息发送给载体的受控端,控制载体刹车或无动力减速直至停止运动。 
上述设计中,一组探头中的两个红外光敏元件22接收区域允许存在重叠区域,两组探头中的各个红外光敏元件的接收区域分别存在重叠区域。 
两组探头排列方向相互垂直时,微型处理器系统首先对一组探头发送的感应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对另一组探头发送的感应信息进行处理,实现分别对方向信息和速度信息进行确认。 
激光接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激光接收壳体,每个激光接收壳体上均设有至少一组探头,微型处理器系统分别处理每个激光接收壳体上接收的感应信息。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壳体,多个探头可以放置在载体的不同位置,以便载体能全方位,或者不必转向即可执行动作指令。 
本实用新型的载体也可以是信号受控物品,比如是采用红外遥控器控制的物品,比如电视机、电冰箱、红外遥控窗帘、红外遥控窗、红外遥控玩具等。 
参照图3,激光接收装置包括两组探头,两组探头中的红外光敏元件22排列方向相互平行,型处理器系统处理至少四个感应信息,并根据不同接收区域的光信号的接收时间先后顺序,确定光信号的走向,产生遥控动作。两组探头中的四个红外光敏元件22分部检测前方L1、L2、L3、L4四个区域的红外光信号。图3中,是两组探头中的红外光敏元件22排列方向相互平行的侧视图,因此只显示L1、L2两个区域。微型处理器系统可以根据四个红外光敏元件22是否检测到红外光信号,和检测到光信号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确定激光束的走向。两组探头的设计,可以确定左侧、右侧、上方、下方、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从下往上、从上往下、从左下往右上、从右下往左上、从右上往左下、从左上往右下等几种方位信息的确定。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激光接收装置2,不限定上述两组探头,可以根据需要 设置多组探头,多组探头可以确定更多方位信息。 
参照图5,为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采用遥控器进行控制的载体,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遥控器模块,微型处理器系统控制连接遥控器模块,遥控器模块采用学习型遥控器模块,遥控器模块包括一信号处理模块、一红外发射头31、一遥控光敏元件32、一组按键组33、一存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分别连接红外发射头31、遥控光敏元件32、按键组33和存储模块。 
载体的受控端连接有一允许与学习型遥控器模块建立匹配关系的红外遥控接收模块。载体的受控端通过红外遥控接收模块接收红外发射头31发射的红外遥控信号,遥控光敏元件32用于接收外部遥控器发射的红外遥控信号。按键组33的至少一部分按键与遥控动作关联。遥控光敏元件32接收需要学习的红外遥控信号,并将接收到的红外遥控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并转化为数据通过存储模块进行存储,在执行遥控动作时,信号处理模块读取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数据,并通过红外发射头发射红外遥控信号,执行遥控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学习型遥控器模块具体操作时,通过按键组33选择进入遥控器学习模式,通过按键组33选择功能信息后,按动遥控器4上相应的功能键,遥控器4与遥控光敏元件32通信,遥控光敏元件32接收遥控器4发射的红外遥控信号,并将红外遥控信号和遥控动作进行关联,一并存储在存储模块中;重复按动按键组33、遥控器4上的相应功能键,完成遥控器学习模式。信号处理模块在确定遥控动作后,将遥控动作所对应的红外遥控信号发射给载体的受控端,载体执行遥控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组33可以包括学习模式按键、复数个功能信息按键,功能信息按键比如包括音量增大、音量减少、节目前进、节目后退、切换节目、静音、菜单等按键。 
以音量增大为例,载体为电视机,学习型遥控器模块的使用步骤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按红外接收装置上的学习模式按键,进入遥控器学习模式; 
2)按红外接收装置上的音量增大按键,遥控器4朝向遥控光敏元件32,并按动遥控器4上的音量增大按键。 
3)信号处理模块处理红外遥控信号,关联红外遥控信号与图3中的从下往上光信号走向。 
4)微型处理器系统连接信号处理模块,微型处理器系统确认光信号走向 为从下往上时,发送相应的红外遥控信号给电视机的受控端,控制电视机音量增大。 
微型处理器系统可以采用单片机系统,也可以采用ARM系统。信号处理模块可以与微型处理器系统整合,通过一个微型处理器系统实现遥控器4学习模式。信号处理模块也可以与微型处理器系统相互独立,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微型处理器系统。 
激光接收装置2还包括一接收装置整体外壳,微型处理器系统、探头位于接收装置整体壳体内。激光接收壳体也可以位于接收装置整体外壳内,甚至激光接收装置2的结构部件均位于接收装置整体外壳内。以便于结构整体化。 
接收装置整体外壳一面设有粘结结构。粘结结构可以是双面胶、无痕胶、吸盘等粘结结构。以便于吸附在载体上或者吸附在载体附近的物体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光信号来控制载体的工作状态,同一个激光遥控器分别控制多个载体的工作状态,避免了一个遥控器只能控制一个载体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29)

1.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包括激光遥控器、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遥控器,包括一激光发射器、一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一频率发生机构连接所述激光发射器; 
激光接收装置,包括红外光敏元件、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红外光敏元件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红外光敏元件分别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至少两个所述红外光敏元件作为一组探头;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一用于连接载体的受控端的控制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红外光敏元件之间设有一遮光机构,所述遮光机构将两个所述红外光敏元件接收光信号的接收区域隔开,两个所述红外光敏元件接收光信号的接收区域存在不同时接收到光信号的空间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中的至少两个红外光敏元件接收光信号,并将至少两个感应信息传送给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处理至少两个感应信息,确定接收区域,并产生相对应的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遥控器为至少一个,所述激光接收装置为至少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是一根据红外光信号生成红外遥控信号的信号处理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遥控器,还包括一激光发射壳体,所述激光发射壳体采用一棒体,所述棒体的顶端设有投射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通过投射口射出。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遥控器设有在戒指上,以戒指作为发射载体。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遥控器设有在手机上,以手机作为发射载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遥控器还包括一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遥控器模块,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控制连接所述遥控器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模块采用学习型遥控器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学习型遥控器模块包括一信号处理模块、一红外发射头、一学习用光敏元件、一组按键组、一存储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红外发射头、所述学习用光敏元件、所述按键组和所述存储模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采用单片机系统。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采用ARM系统。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整合,通过一个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实现遥控器学习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微型处理器系统相互独立,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 
18.激光遥控器,包括一激光发射壳体、一激光发射器、一控制模块、一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一频率发生机构连接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壳体采用一棒体,所述棒体的顶端设有投射口,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通过投射口射出;所述棒体中空,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均设置在所述棒体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为一魔法棒形状的棒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壳 体内设有一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振动传感器检测棒体的振动信息,并传送给控制模块,当振动信息大于一振动设定值时,控制模块允许激光发射器启动,允许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束; 
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振动信息大于一振动设定值时,且所述激光发射器处于启动状态,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激光发射器关闭。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是一具有延时功能的控制模块。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激光发射器启动后,所述控制模块延时一设定时间后,控制所述激光发射器关闭。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感器采用一振动开关。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开关包括一固定电极、一活动电极,所述固定电极与所述活动电极处于常开状态,所述活动电极与所述固定电极相邻,所述固定电极与所述活动电极在静止状态下不接触,在受到振动时所述活动电极晃动,接触所述固定电极,产生信号;固定电极、活动电极中的其中一个电极连接电源,作为电源电极,另一个电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作为信号电极。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开关还包括一传感器信号辅助模块,所述传感器信号辅助模块设有一信号输入端,以及相互导通关系受所述信号输入端控制的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导通状态受所述信号输入端控制,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振动开关的信号电极; 
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传感器信号辅助模块包括一电容,所述电容一个管脚连接所述信号电极。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电极采用一金属棒电极,所述活动电极采用一弹簧状的弹簧电极,所述弹簧电极套在所述金属棒电极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连接所述信号电极的管脚同时连接一电子开关元件的信号输入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元件采用三极管元件。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元件采用MOS元件。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元件采用CMOS元件。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在有振动信号时振动开关导通,向电容充电; 
在电容电压达到设定值时,促使电子开关元件导通,实现控制。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连接所述信号电极的管脚通过限流电阻连接所述电子开关元件的信号输入端。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设有一延时信号输出口,所述延时信号输出口连接所述电子开关元件的信号输入端。 
35.根据权利要求18-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一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棒体上。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触摸或接近所述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感应到触摸信号后,传送感应信息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启动包含至少一个条件,所述感应信息作为激光发射器启动的条件之一。 
3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振动信息作为激光发射器启动的另一条件;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一触摸传感器,在满足振动信息大于一振动设定值时,还需满足所述触摸传感器感应到触摸信号后,控制模块控制激光发射器的启动,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束。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传感器的感应部件设置在棒体内。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表面分布有复数个导电感应点,复数个所述导电感应点作为所述触摸传感器的触摸点。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感应点采用金属感应点。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感应点 采用导电橡胶感应点。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感应点绕棒体表面分布。 
4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设有一便于手持的手柄部,所述导电感应点绕所述手柄部表面分布。 
44.根据权利要求18-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采用电池。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采用充电电池。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一充电口,所述充电口设置在所述棒体上。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一无线电能接收器。 
48.根据权利要求18-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用一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包括一发电装置、一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发电装置。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发电装置;驱动所述驱动装置,触发所述发电装置发电,实现供电。 
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包括一可转动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作为所述驱动装置。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转动转动部,带动发电装置发电,实现供电。 
52.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包括一可拉伸的拉伸部,所述拉伸部作为所述驱动装置。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拉伸所述拉伸部,带动发电装置发电,实现供电。 
54.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采用充电电池,所述发电装置连接所述充电电池。 
55.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采用发电机。 
56.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采用磁路电源。 
57.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采用一振动发电机,所述振动发电机设置在所述棒体内。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振动所述棒体,进而触发振动发电机发电,实现供电。 
5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包括一压电陶瓷、一充电电池,所述压电陶瓷连接所述充电电池,所述压电陶瓷设置在所述棒体上。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压电陶瓷将外力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给充电电池充电,实现供电。 
61.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包括一太阳能电池板、一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棒体上。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实现供电。 
63.根据权利要求18-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遥控器采用不倒翁结构,为一不倒翁式激光遥控器,所述棒体底部的底面为圆弧面,所述棒体的重心位于下方。 
64.根据权利要求18-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位于所述棒体内的底部。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位于所述棒体内的底部,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发射面朝向所述投射口,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通过投射口射出。 
66.根据权利要求18-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下方设有一粗端,放倒在水平面上时,粗端与水平面存在一接触点,接触点两侧的重心上的重力,分别乘以重心到接触点的距离获得的两个力矩数值,棒体下方侧的力矩数值大于棒体上方侧的数值。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位于所述棒体内的底部。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 位于所述棒体内的底部,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发射面朝向所述投射口,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通过投射口射出。 
69.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内的底部还设有配重。 
70.根据权利要求18-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为红外激光发射器。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遥控器还包括一可见激光发射器,所述可见激光发射器发射的可见激光束与所述红外激光发射器发射的红外激光束相互平行的从投射口射出。 
72.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射口处罩设有透光罩。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激光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罩采用透镜。 
74.激光接收装置,包括红外光敏元件、微型处理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敏元件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红外光敏元件分别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至少两个所述红外光敏元件作为一组探头,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一控制接口。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接口是一用于连接载体的受控端的控制接口。 
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是移动载体,所述载体在承载面上做受控运动,所述承载面包括可以承载载体的面。 
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以承载载体的面是液体表面。 
78.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以承载载体的面是固体表面。 
79.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是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做受控运动的物体。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做受控运动的物体是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船舶。 
81.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装载有激光接 收装置的做受控运动的物体是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车辆。 
82.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做受控运动的物体是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电动轮椅。 
83.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做受控运动的物体是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玩具车。 
84.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做受控运动的物体是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装卸车。 
85.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做受控运动的物体是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家具。 
86.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做受控运动的物体是装载有激光接收装置的遥控机器人。 
87.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是信号受控物品。 
88.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采用红外遥控器控制的物品。 
89.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是电视机。 
90.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是电冰箱。 
91.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是红外遥控窗帘。 
92.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是红外遥控窗。 
93.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是红外遥控玩具。 
94.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接收装置包括至少两组所述探头。 
95.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探头中的红外光敏元件排列方向相互垂直或相互平行。 
96.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接收装置包括两组所述探头,两组所述探头的红外光敏元件排列方向相互垂直,一组所述探头中的红外光敏元件横向排列设置,另一组所述探头中的红外光 敏元件竖向排列设置。 
97.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接口是一用于连接载体的受控端的控制接口; 
所述载体是移动载体,所述载体在承载面上做受控运动,所述承载面包括可以承载载体的面; 
横向设置的红外光敏元件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承载面平行;竖向设置的红外光敏元件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承载面垂直。 
98.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接口是一用于连接载体的受控端的控制接口; 
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在对横向设置的所述探头传送的感应信息进行处理时,根据光信号所在的接收区域位置来确定方向信息;接收区域位于所述载体正前方时,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认为是前进信号,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将前进信号发送给所述载体的受控端,控制所述载体前进。 
99.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区域位于所述载体正前方的一侧时,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认为是该侧转向信号,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将该侧转向信号发送给所述载体的受控端,控制所述载体向该侧转向。 
100.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在对竖向设置的所述探头传送的感应信息进行处理时,根据光信号所在的接收区域的位置来确定速度信息。 
101.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区域距离载体越远,载体速度越快,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将速度信息发送给所述载体的受控端,控制所述载体的速度。 
102.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微型处理器系统没有收到任何感应信息时,将停止信息发送给所述载体的受控端,控制所述载体刹车或无动力减速直至停止运动。 
103.根据权利要求74-10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红外光敏元件之间设有一遮光机构,所述遮光机构将两个所述红外光敏元件接收光信号的接收区域隔开,两个所述红外光敏元件接收光信号的接收区域存在不同时接收到光信号的空间区域。 
104.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接 收装置还包括一激光接收壳体,一组探头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红外光敏元件并排设置在所述激光接收壳体内,相邻两个所述红外光敏元件之间设有所述遮光机构,且所述红外光敏元件的接收端前方透光。 
105.根据权利要求74-10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敏元件采用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或红外接收头中的任意一种。 
106.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探头中的两个所述红外光敏元件接收区域允许存在重叠区域,两组所述探头中的红外光敏元件接收区域允许存在重叠区域。 
107.根据权利要求106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探头排列方向相互垂直时,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首先对一组所述探头发送的感应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对另一组所述探头发送的感应信息进行处理,实现分别对方向信息和速度信息进行确认。 
108.根据权利要求74-10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接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激光接收壳体,每个所述激光接收壳体上均设有至少一组所述探头,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分别处理每个所述激光接收壳体上接收的感应信息。 
109.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接收装置包括两组所述探头,两组所述探头中的红外光敏元件排列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处理至少四个感应信息。 
110.根据权利要求109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处理器系统处理至少四个感应信息,并根据不同接收区域的光信号的接收时间先后顺序,确定光信号的走向,产生遥控动作。 
111.根据权利要求74-10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接收装置还包括一接收装置整体外壳,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探头位于所述接收装置整体壳体内。 
112.根据权利要求111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接收壳体位于所述接收装置整体外壳内。 
113.根据权利要求111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接收装置的结构部件位于所述接收装置整体外壳内。 
114.根据权利要求111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整体外壳一面设有粘结结构。 
115.根据权利要求114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结构是双面胶。 
116.根据权利要求114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结构是无痕胶。 
117.根据权利要求114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结构是吸盘。 
118.根据权利要求74-10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遥控器模块,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控制连接所述遥控器模块。 
119.根据权利要求118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模块采用学习型遥控器模块。 
120.根据权利要求119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学习型遥控器模块包括一信号处理模块、一红外发射头、一学习用光敏元件、一组按键组、一存储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红外发射头、所述学习用光敏元件、所述按键组和所述存储模块。 
121.根据权利要求119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载体的受控端连接有一允许与所述学习型遥控器模块建立匹配关系的红外遥控接收模块。 
122.根据权利要求121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受控端通过红外遥控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头发射的红外遥控信号。 
123.根据权利要求120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光敏元件用于接收外部遥控器发射的红外遥控信号;所述按键组的至少一部分按键与所述遥控动作关联。 
124.根据权利要求120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光敏元件接收需要学习的红外遥控信号,并将接收到的红外遥控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并转化为数据通过存储模块进行存储,在执行遥控动作时,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读取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数据,并通过所述红外发射头发射红外遥控信号,执行遥控动作。 
125.根据权利要求120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在确定遥控动作后,将所述遥控动作所对应的红外遥控信号发射给所述载体的受控端,所述载体执行遥控动作。 
126.根据权利要求74-10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采用单片机系统。 
127.根据权利要求74-10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采用ARM系统。 
128.根据权利要求120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整合,通过一个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实现遥控器学习模式。 
129.根据权利要求120所述的激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微型处理器系统相互独立,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 
CN201420323206.3U 2012-08-09 2012-10-11 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及其组件激光遥控器和激光接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56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3206.3U CN204256936U (zh) 2012-08-09 2012-10-11 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及其组件激光遥控器和激光接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12762 2012-08-09
CN201210281276 2012-08-09
CN201420323206.3U CN204256936U (zh) 2012-08-09 2012-10-11 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及其组件激光遥控器和激光接收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519331.2U Division CN203759868U (zh) 2012-08-09 2012-10-11 激光遥控系统及其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56936U true CN204256936U (zh) 2015-04-08

Family

ID=48165277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83274.4A Active CN103578264B (zh) 2012-08-09 2012-10-11 激光遥控位移系统
CN20122051933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59868U (zh) 2012-08-09 2012-10-11 激光遥控系统及其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
CN 201220519081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16988U (zh) 2012-08-09 2012-10-11 激光发射装置
CN20142032320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56936U (zh) 2012-08-09 2012-10-11 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及其组件激光遥控器和激光接收装置
CN20142032385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88503U (zh) 2012-08-09 2012-10-11 遥控棒、与遥控棒配套的接收装置及两者组成的遥控系统
CN201210383259.XA Active CN103578263B (zh) 2012-08-09 2012-10-11 激光发射装置、激光接收装置及激光遥控系统
CN 201220519300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96006U (zh) 2012-08-09 2012-10-11 激光遥控接收装置
CN 201220519054 Ceased CN203204824U (zh) 2012-08-09 2012-10-11 激光遥控车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83274.4A Active CN103578264B (zh) 2012-08-09 2012-10-11 激光遥控位移系统
CN20122051933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59868U (zh) 2012-08-09 2012-10-11 激光遥控系统及其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
CN 201220519081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16988U (zh) 2012-08-09 2012-10-11 激光发射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2385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88503U (zh) 2012-08-09 2012-10-11 遥控棒、与遥控棒配套的接收装置及两者组成的遥控系统
CN201210383259.XA Active CN103578263B (zh) 2012-08-09 2012-10-11 激光发射装置、激光接收装置及激光遥控系统
CN 201220519300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96006U (zh) 2012-08-09 2012-10-11 激光遥控接收装置
CN 201220519054 Ceased CN203204824U (zh) 2012-08-09 2012-10-11 激光遥控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8) CN10357826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9350A (zh) * 2015-07-21 2017-02-01 上海本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式遥控灯泡及其复合式遥控器
CN106369351A (zh) * 2015-07-21 2017-02-01 上海本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光束遥控灯泡及其指向光束遥控器
CN107818683A (zh) * 2017-11-28 2018-03-2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无线控制开关装置及系统
CN108469768A (zh) * 2018-04-20 2018-08-31 深圳市天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激光控制的智能开关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1499A (zh) * 2014-06-20 2014-10-01 郭裴哲 一种智能垃圾桶
CN106408911A (zh) * 2015-07-27 2017-02-15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式遥控器
WO2017020209A1 (zh) * 2015-08-02 2017-02-09 李强生 以晃动切换家用电器遥控时的信息提醒方法以及遥控器
EP3174026A1 (en) * 2015-11-24 2017-05-31 Hella KGaA Hueck & Co Remote control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CN107025786B (zh) * 2017-04-21 2020-05-22 王怡科 一种基于可见光的遥控发射装置及遥控接收装置
CN107599698A (zh) * 2017-09-12 2018-01-19 马语泽 黑板擦
CN108082330B (zh) * 2017-11-10 2020-10-30 上海衡诚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可遥控式高压柜运输车
CN110167650A (zh) * 2018-09-05 2019-08-23 尤中乾 感光模组、电动玩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12164213A (zh) * 2020-09-04 2021-01-0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遥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18765A (ja) * 1991-04-18 1992-11-10 Sony Corp 遠隔制御装置
CN2152467Y (zh) * 1993-02-24 1994-01-12 朱建文 遥控窗帘盒
CN2284089Y (zh) * 1996-12-04 1998-06-17 黄幸美 遥控玩具的控制装置
US7500917B2 (en) * 2000-02-22 2009-03-10 Creative Kingdoms, Llc Magical wand and interactive play experience
EP1352303A4 (en) * 2001-01-08 2007-12-12 Vkb Inc DATA INPUT DEVICE
CN1299987A (zh) * 2001-01-17 2001-06-20 上海交通大学 带有激光遥控装置的交互式投影显示系统
CN2587484Y (zh) * 2002-05-13 2003-11-26 刘菊兰 激光玩具控制装置
TW200420332A (en) * 2002-10-31 2004-10-16 Mattel Inc Remote controlled toy vehicle, toy vehicle control system and game using remote controlled toy vehicle
CN200948361Y (zh) * 2006-09-10 2007-09-19 周银东 激光遥控玩具汽车
CN107633669A (zh) * 2008-04-02 2018-01-26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遥控电视机
CN102137243B (zh) * 2008-04-02 2013-07-10 李兴文 激光遥控接收系统以及发射器
CN102214387B (zh) * 2008-10-31 2014-04-30 上海元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万能遥控接收系统和配套的遥控器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9350A (zh) * 2015-07-21 2017-02-01 上海本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式遥控灯泡及其复合式遥控器
CN106369351A (zh) * 2015-07-21 2017-02-01 上海本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光束遥控灯泡及其指向光束遥控器
CN106369351B (zh) * 2015-07-21 2023-11-03 泰州市恒祥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光束遥控灯泡及其指向光束遥控器
CN107818683A (zh) * 2017-11-28 2018-03-2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无线控制开关装置及系统
CN107818683B (zh) * 2017-11-28 2024-03-2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无线控制开关装置及系统
CN108469768A (zh) * 2018-04-20 2018-08-31 深圳市天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激光控制的智能开关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96006U (zh) 2013-06-12
CN103578264A (zh) 2014-02-12
CN204288503U (zh) 2015-04-22
CN203204824U (zh) 2013-09-18
CN203759868U (zh) 2014-08-06
CN103578263B (zh) 2018-10-16
CN103578263A (zh) 2014-02-12
CN202916988U (zh) 2013-05-01
CN103578264B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56936U (zh) 基于激光技术的遥控系统及其组件激光遥控器和激光接收装置
CN203552459U (zh) 激光遥控系统
CN102289981A (zh) 一种可编程学习型机器人
CN204891215U (zh) 一种基于手势轨迹识别的玩具
CN205858741U (zh) 在网罩上完成控制操作的电风扇
CN202932686U (zh) 手势遥控窗帘
CN202523212U (zh) 一种通过动作感应控制的遥控器
CN107542677A (zh) 在网罩上完成控制操作的电风扇及方法
CN104007672A (zh) 一种带压力控制的振动棒及其控制系统
CN205585960U (zh) 基于超级电容器的扫地机器人
CN108725232A (zh) 自动对位充电设备的外设和自动对位的充电方法
CN203720573U (zh) 一种带压力控制的振动棒及其控制系统
CN202433845U (zh) 一种手持激光发射装置
CN212221267U (zh) 一种室内用可移动垃圾桶
CN211578038U (zh) 多功能遥控器
CN108158503A (zh) 基于物联网的家居机器人
CN103075931B (zh) 光纤导爆电子延期雷管方法
CN110732145A (zh) 一种玩具的遥控方法及装置
CN201616871U (zh) 电视机
CN108538042A (zh) 一种判别手势的智能遥控器
CN220391189U (zh) 摩托车
CN201732263U (zh) 多功能遥控器
CN218829221U (zh) 一种遥控器
US20200276506A1 (en) Toy remote controller and toy with the same
CN210488288U (zh) 一种控制机器人用的头部传感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