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54803U - 空调机的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54803U
CN204254803U CN201420652633.6U CN201420652633U CN204254803U CN 204254803 U CN204254803 U CN 204254803U CN 201420652633 U CN201420652633 U CN 201420652633U CN 204254803 U CN204254803 U CN 204254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lmouth
premises station
framework
heater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526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口幸治
山下哲央
八田政知
石井稔
森冈怜司
田泽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54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54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具备:框体(50),其具有前侧面面板(50a),该前侧面面板(50a)形成有开口部(50a1);室外热交换器(21),其设置于框体(50)的内部;风扇(22),其设置于框体(50)的内部;承口(27),其从开口部(50a1)的周缘向后方伸出;加热器(30),其沿着承口(27)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

Description

空调机的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的室外机。
背景技术
在热泵式空调机中,在室外热交换器成为蒸发器的制热运转时,由于在室外热交换器结霜(霜),从而会阻碍热交换。因此以往提出如下的热泵式空调机,即:在检测到结霜的情况下,实施除霜的除霜运转。
若实施除霜运转,则在室外热交换器上结霜的霜融化而成为冷凝水、水蒸气。因实施除霜运转而产生的冷凝水,在滴到构成室外机的框体的底面部的底面面板的上表面之后,通过形成于底面面板的冷凝水排出用的孔而向室外机外部排出。另外,因实施除霜运转而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自然对流或者除霜运转结束后制热运转时通过风扇旋转,从而向室外机外部排出。
特别是在外部空气温度低的寒冷地区,存在如下情况:除了容易结霜以外,从室外热交换器滴到底面面板的上表面的冷凝水,在通过冷凝水排出用的孔而向室外机外部排出之前,有时会在底面面板的上表面再次冻结。因此,以往存在如下的室外机:为了抑制冷凝水在底面面板的上表面再次冻结,而在底面面板的上表面铺设加热器(铠装加热器)(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2941号公报(第10页,图1、图2)
随着热泵式空调机的普及,室外机除了设置在以往那样的寒冷地区以外,有时还设置在极寒冷地区(外部空气温度为0℃以下)。在极寒冷地区,室外热交换器以及框体的表面温度与外部空气温度同样为0℃以下。因此,除霜运转时产生的水蒸气有时会滞留在框体内部而在框体本身再次冻结。还存在如下情况:水蒸气冻结所产生的冰,在除霜运转过程中未融化,每当反复进行除霜运转时会反复发生再次冻结而增长,从而冰柱化。其中,由于专利文献1记载的加热器是铺设于底面面板的上表面的加热器,因此存在无法充分地抑制附着于底面面板以外的部件上的水蒸气冻结的课题。
特别是在承口的外周,风扇运转时空气的流动少,而发生空气的滞流,因除霜运转产生的水蒸气容易滞留,从而在承口本身冻结的冰容易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如下课题:有时附着于承口的水蒸气发生冻结而生成的冰,与配置在室外机内部的螺旋桨式风扇接触,而使螺旋桨式风扇损坏、或对驱动螺旋桨式风扇的风扇马达施加负荷,从而导致螺旋桨式风扇发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以上述课题为背景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附着于承口的水蒸气冻结的空调机的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具备:框体,其具有正面面板,该正面面板形成有开口部;室外热交换器,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风扇,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承口,其从所述开口部的周缘向后方伸出;加热器,其沿着所述承口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以沿着承口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加热器。因此在除霜运转时,即使水蒸气附着于承口,由于加热器发热,从而使附着于承口的水蒸气成为0℃以上。因此在外部空气温度为0℃以下的极低温环境下,也能够抑制附着于承口的水蒸气冻结。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机100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机100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机100的分解立体图,是详细地表示图2的图。
图4是图1的X-X剖视图。
图5是图1的Y-Y剖视图。
图6是在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机10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30的图。
图7是图1的Y-Y剖视图,是在室外机10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30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1...分隔板;10...机械室;11...压缩机;12...电器盒;20...送风机室;21...室外热交换器;22...风扇;23...风扇马达;24...风扇马达支承板;25...上部板;26...支承板连接部;27...承口;27a...缩径部;27b...扩径部;30...加热器;30a...圆弧部;30b...水平部;50...框体;50a...前侧面面板;50a1...开口部;50b...右侧面面板;50c...底面面板;50d...顶面面板;50e...背面面板;100...室外机;A...空气流动;A1...空气的滞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包含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存在各构成部件的大小的关系与实物不同的情况。另外,包含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是相同或者与其相当的部分,这点在说明书的全文中是共同的。此外,说明书全文所表达的构成要素的形态终究是例示,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机100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机10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机100的分解立体图,是详细地表示图2的图。
如图1所示,室外机100的外轮廓由框体50构成。如图2所示,框体50由前侧面面板50a、右侧面面板50b、底面面板50c、顶面面板50d以及背面面板50e(图4)构成。前侧面面板50a是构成框体50的正面侧以及左侧面侧的面板,例如由俯视时呈L字形状的部件构成。另外,如图2所示,在框体50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1。通过设置分隔板1,从而将框体50的内部划分为机械室10以及送风机室20。
另外,前侧面面板50a也可以使构成框体50的正面部的部分、和构成框体50的左侧面部的部分用不同部件构成。即,可以将前侧面面板50a分割为:构成框体50的正面部的正面面板、和构成框体50的左侧面部的左侧面面板。
在机械室10内设置有压缩机11和电器盒12。在电器盒1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基板(省略图示)。省略图示的控制基板是用于控制压缩机11的转速、驱动后述的加热器30等的部件。另外,省略图示的控制基板,例如由实现该功能的电路装置等硬件、或者在微机或CPU等运算装置上执行的软件构成。
在送风机室20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21、风扇22、风扇马达23(图4)、风扇马达支承板24、上部板25以及支承板连接部26。室外热交换器21设置在如下位置,即:比风扇22、风扇马达23、风扇马达支承板24、上部板25以及支承板连接部26靠室外机100的背面侧的位置。
室外热交换器21例如是俯视时呈L字形状的热交换器,其以沿着前侧面面板50a的左侧面侧的面以及背面面板50e的方式设置。风扇22例如是由螺旋桨式风扇构成的送风单元,生成用于有效地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循环。风扇22具有如下功能,即:从室外机100的背面侧向室外机100内部导入外部空气,并将导入到室外机100内部的外部空气朝向室外机100的正面侧排出。
风扇马达23是驱动风扇22的驱动单元,例如使用螺丝等固定单元而安装于风扇马达支承板24。风扇马达支承板24是用于支承风扇马达23的部件,是从底面面板50c朝向上方的框状的部件。另外,风扇马达支承板24也可以不是如图那样设置一个,而是设置多个。
上部板25例如是相对于底面面板50c大致水平地设置的板状的部件。上部板25是在考虑风扇马达23大型化的情况下,用于实现对风扇马达支承板24的强度加强的部件,上部板25与风扇马达支承板24连接。上部板25例如以从风扇马达支承板24的最上端朝向前方的方式安装。
支承板连接部26例如是U字形状的部件,与风扇马达支承板24一体地构成。支承板连接部26设置为:其内表面与室外热交换器21的上表面接触。这样,通过将支承板连接部26安装于室外热交换器21,从而风扇马达支承板24固定于室外热交换器21。
如图3所示,在前侧面面板50a形成有开口部50a1。开口部50a1是用于将导入至室外机100内部的外部空气,向室外机100外部排出的开口部。另外,在前侧面面板50a的背面侧,以包围风扇22的外周的方式设置有承口27。
承口27例如具有:以从开口部50a1的周缘朝向径向内侧缩径的方式向后方伸出的缩径部27a、和以从缩径部27a的后端朝向径向外侧扩径的方式向后方伸出的扩径部27b。承口27与前侧面面板50a成型为一体。承口27具有将导入至框体50内部的外部空气向开口部50a1引导的功能。另外,承口27也可以构成为在缩径部27a与扩径部27b之间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部位。
图4是图1的X-X剖视图。图5是图1的Y-Y剖视图。另外,在图4、图5中,将空气流动示意地用箭头表示为空气流动A。以下,用图4、图5对形成于框体50的内部以及外部的风路进行说明。
若驱动风扇马达23,则风扇22旋转,从而将外部空气导入到框体50内部。导入至框体50内部的外部空气,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1而吹到承口27等部件。这样,在框体50内部循环的外部空气,通过开口部50a1而向框体50外部排出。另外,在承口27的外周,如图所示,容易产生空气的滞流A1。
图6是在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外机10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30的图。图7是图1的Y-Y剖视图,是在室外机10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30的图。如图6所示,加热器30设置在框体50的内部。
加热器30例如是由铠装加热器构成的加热单元,对在框体50内部产生的水蒸气进行加热。在加热器30的内部设置有镍铬合金线。此外,也可以由柔性(挠性)加热器构成加热器30。若这样构成,则容易将加热器30配置在框体50内。如图7所示,加热器30的纵剖面形成为圆形状。加热器30具有圆弧部30a和水平部30b。
圆弧部30a是沿着承口27的外周而遍布例如180度以上且以圆弧状设置的部位。圆弧部30a在框体50的内部的下方、与水平部30b连接。水平部30b是在底面面板50c的上表面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的部位。
如图7所示,圆弧部30a沿着缩径部27a和扩径部27b的外周设置。具体而言,圆弧部30a设置在承口27中的外径最小的部位的外周。另外,并不限定于沿着缩径部27a和扩径部27b的外周设置的例子,例如,也可以沿着缩径部27a或者扩径部27b的外周设置。
加热器30例如消耗功率为100W,另外,例如在温度为30℃的状态下使用。在制热运转时且在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省略图示)为规定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开始加热器30的通电。另外,加热器30的消耗功率、温度不限定于上述值,而是以框体50的内部产生的水蒸气被加热的方式来适当地决定。
另外,圆弧部30a和水平部30b也可以构成为分体,并且分别成为不同的热源。在该情况下,由于可以不考虑在框体50的内部的下方将圆弧部30a与水平部30b连接,所以能够灵活地改变圆弧部30a的配置。例如,能够将圆弧部30a沿着承口27的外周而遍布左侧半边(180度)的方式配置为圆弧状。若这样配置圆弧部30a,则能够对承口27中由于离压缩机11相对较远,而特别地假设水蒸气发生冻结的部位重点地进行加热。另外,在将圆弧部30a沿着承口27的外周而遍布左侧半边(180度)配置为圆弧状的情况下,圆弧部30a的上方侧的端部,例如经由风扇马达支承板24的前侧的空间或者后侧的空间,而与向圆弧部30a供给电力的电源连接。
另外,优选为,圆弧部30a至少设置如下位置,即: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沿着前侧面面板50a的左侧面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部位、与承口27中与前侧面面板50a的左侧面对置的缩径部27a的后端之间。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将加热器30的热量,向难以传递压缩机11的热量并且最容易引起水蒸气冻结的承口27的部位传递。
另外,优选为,水平部30b设置在底面面板50c的正面侧。具体而言,例如加热器30可以设置在底面面板50c的上表面中的、比俯视时的承口27的后端靠正面侧的位置。若这样构成,则能够抑制附着于承口27的水蒸气冻结,能够抑制从室外热交换器21流出的冷凝水冻结。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不将加热器30设置在底面面板50c的上表面中正面侧。在该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附着于承口27的水蒸气的冻结。
另外,虽然对圆弧部30a以沿着承口27的外周而遍布例如180度以上的方式设置为圆弧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具体的角度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360度作为上限角度,且沿着承口27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构成。
另外,在沿着承口27的外周而遍布360度设置圆弧部30a的情况下,优选构成为使圆弧部30a的外径大于承口27的最大外径。这是因为,在圆弧部30a的外径小于承口27的最大外径的情况下,无法以沿着缩径部27a以及扩径部27b的至少一方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圆弧部30a,从而无法有效地抑制附着于承口27的水蒸气的冻结。
另外,也可以在框体50的内部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进一步设置加热器30。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在如下位置设置加热器30,即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21中沿着前侧面面板50a的左侧面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部位、与承口27中和前侧面面板50a的左侧面对置的缩径部27a的后端之间。另外,也可以在比承口27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进一步设置加热器30。
接下来,对外部空气温度为0℃以下的极寒冷地区中的室外机100的运转进行说明。上述省略图示的控制基板,例如受到由使用者等设定运转模式的操作单元(省略图示)的操作,来控制室外机100的运转。运转模式例如有制热运转、制冷运转等,但在此假设为设定了制热运转,并在以下进行说明。
若设定制热运转,则风扇22旋转,因而如上所述,将外部空气导入框体50内部。在此,由于室外热交换器21具有作为蒸发器的功能,因此导入到框体50内部的外部空气,在室外热交换器21的内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温度降低。温度降低后的外部空气被吹到送风室10内部的承口27等部件上。而且,若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空气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下,则控制基板开始加热器30的通电。这样,通过开始进行加热器30的通电,从而将加热器30的热量传递至承口27,由此抑制承口27结霜。
在制热运转进行一定时间之后,控制基板使压缩机11的运转停止,并将四通阀(省略图示)切换至制冷侧。然后,控制基板再次使压缩机11的运转开始,并使风扇22的旋转停止。这样,开始除霜运转。
在除霜运转时,由于室外热交换器21具有作为冷凝器的功能,因此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1,使室外热交换器21被加热。因此,通过进行除霜运转,能够利用室外热交换器21内的热量,来提高框体50内部的温度。
通过进行除霜运转,从而附着于承口27的霜的温度上升而成为水蒸气,并且该水蒸气在外部空气温度为0℃以下的极寒冷地区再次冻结。然而,设置于承口27的加热器30,将附着于承口27的水蒸气加热。因此能够抑制附着于承口27的水蒸气再次冻结。
另外,加热器30也可以由热气旁通回路(省略图示)构成,该热气旁通回路将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直接供给至室外热交换器21。其中,在热气旁通回路中流动有比从压缩机11排出并经由室内热交换器(省略图示)而供给至室外热交换器21的制冷剂更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因此利用在该热气旁通回路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热量,能够对承口27进行加热。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室外机100具备:框体50,其具有形成有开口部50a1的前侧面面板50a;室外热交换器21,其设置于框体50的内部;风扇22,其设置于框体50的内部;承口27,其从开口部50a1的周缘向后方伸出;加热器30,其沿着承口27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
因此,在除霜运转时,即使水蒸气附着于承口27,由于加热器30发热,因此也能够使附着于承口27的水蒸气成为0℃以上。因此,在外部空气温度为0℃以下的极低温环境下,能够抑制附着于承口27的水蒸气冻结。特别是,即使在承口27的外周发生滞流,也能够抑制附着于承口27的外周面的水蒸气冻结。

Claims (6)

1.一种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体,其具有正面面板,该正面面板形成有开口部;
室外热交换器,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
风扇,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
承口,其从所述开口部的周缘向后方伸出;以及
加热器,其沿着所述承口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器沿着所述承口的外周而遍布180度以上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口具有:
缩径部,其以从所述开口部的周缘朝向径向内侧缩径的方式向后方伸出;以及
扩径部,其以从所述缩径部的后端朝向径向外侧扩径的方式向后方伸出,
所述加热器沿着所述缩径部和所述扩径部的至少一方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器还设置在构成所述框体的底面面板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器还设置为沿上下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器由热气旁通配管构成,该热气旁通配管将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直接供给至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压缩机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
CN201420652633.6U 2013-11-07 2014-11-04 空调机的室外机 Active CN20425480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1451A JP2015090261A (ja) 2013-11-07 2013-11-07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3-231451 2013-11-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54803U true CN204254803U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59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52633.6U Active CN204254803U (zh) 2013-11-07 2014-11-04 空调机的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090261A (zh)
CN (1) CN20425480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2384B (zh) * 2018-06-05 2020-06-16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窗式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95077U (zh) * 1981-06-05 1982-12-10
JPS59118983U (ja) * 1983-01-31 1984-08-1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S59118982U (ja) * 1983-01-31 1984-08-1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S60114666A (ja) * 1983-11-26 1985-06-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凍結防止装置
JP2005055166A (ja) * 2003-07-22 2005-03-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5287685B2 (ja) * 2009-11-30 2013-09-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外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90261A (ja) 2015-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1234U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204240511U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103363761B (zh) 一种带循环风化霜无霜电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5202695A (zh) 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的除尘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975887B (zh) 一种减缓空调室外机结霜的装置及空调
CN106225072A (zh) 空调系统及其换热结构
CN105352065A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变频模块散热控制方法
CN104279812A (zh) 制冷器具及其化霜方法
CN202258195U (zh) 户外lcd显示设备的散热系统
CN103868297A (zh) 一种热泵型机组
CN104534735A (zh) 冷热一体式汽车空调系统
CN202813951U (zh) 防凝露制冷设备
CN104197627A (zh) 一种风冷冰箱的控制方法、装置及风冷冰箱
CN204254773U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204254803U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JP2008292103A5 (zh)
CN204883138U (zh) 一种摄像机
CN204373126U (zh) 基于制冷片的汽车空调系统
JP5031045B2 (ja) 冷凍冷蔵庫
CN204574263U (zh) 两段式出风方式的空调柜机
CN205065980U (zh) 空调器
CN106196614B (zh) 空气能热水器防冻方法、防冻装置以及空气能热水器
CN210345883U (zh) 室外风冷除霜热泵热水机组
CN207035571U (zh) 一种超低温空气能热泵机组双压机
CN204705078U (zh) 一种风冷翅片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