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52170U -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 Google Patents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52170U
CN204252170U CN201420695097.8U CN201420695097U CN204252170U CN 204252170 U CN204252170 U CN 204252170U CN 201420695097 U CN201420695097 U CN 201420695097U CN 204252170 U CN204252170 U CN 204252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aterproof roll
yellow sand
roll layer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950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强化
王政
朱雪峰
王祥
王夏洋
梁峰
王小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ANGD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ANGD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ANGD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ANGD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950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52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52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52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在后浇带区域的两侧且由底部向顶部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第一防水卷材层、细石混凝土层、底板,后浇带区域下方的混凝土垫层设置凹槽,在混凝土垫层与第一防水卷材层之间设置第二防水卷材层,第二防水卷材层设置在凹槽内并向凹槽两侧延伸,在第二防水卷材层和第一防水卷材层的中部设置上拱,上拱与混凝土垫层之间形成空隙;在凹槽内的第一防水卷材层的上方设置第一黄沙层,在第一黄沙层的上方设置第二黄沙层。本实用新型采用中间两层防水及起拱,两层防水以确保防水要求,同时起拱留出空隙,可给卷材留出活动余地。采用黄沙分两次填埋,垃圾清理工作少,不影响后浇带的结构安全和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施工中普遍采用的底板后浇带施工方法——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在工程实践中发现该施工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
(1)超前止水带中的填缝材料搁置不稳,安装很难做到有效的定位,达不到最终要求的填缝作用。
(2)橡胶止水带在最初放置时可以达到位置要求,但是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很可能两边受力不均,导致向一边偏移,止水作用大大下降。
(3)底板后浇带位置低洼,位于建筑物相对较低处,且施工等待时间较长,非常容易汇集积水、淤泥、垃圾等,导致清理工作量大、难、费用高。虽然有的施工方案考虑了排污等,但管理者质量意识淡薄,不愿花代价处理杂物,现场实际情况收效甚微。
除了以上问题外,还有几点施工问题:(1)底板后浇带常常因为作业条件差,难以清理完善,后浇带混凝土难以保证质量。而使地下室地梁、底板的混凝土截面受损、下部钢筋失去混凝土保护,使后浇带成为结构薄弱带。(2) 清理底板后浇带时,在密集的梁、板钢筋中进行凿剔、出渣等清理作业,作业条件非常困难,稍不慎会凿破板底的防水保护层、损坏下部的防水层。有的工程底板后浇带封闭后变成了地下室底板堵漏的主要对象,还有的工程底板后浇带随着混凝土的封闭即出现细小的泉涌现象,个别工程先后反复清理、隐蔽检查多次方才最终验收合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水效果好、清理工作少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包括在后浇带区域的两侧且由底部向顶部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第一防水卷材层、细石混凝土层、底板,后浇带区域下方的混凝土垫层设置凹槽,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与第一防水卷材层之间设置第二防水卷材层,第二防水卷材层设置在凹槽内并向凹槽两侧延伸,在第二防水卷材层和第一防水卷材层的中部设置上拱,上拱与混凝土垫层之间形成空隙;在所述凹槽内的第一防水卷材层的上方设置第一黄沙层,在第一黄沙层的上方设置第二黄沙层。
施工时,底板后浇带处以30°至45°坡度采用凹槽形式,从底部到顶部,后浇带两侧依次为素土夯实,40厚C15混凝土垫层,一层PET防水卷材层,40厚C30细石混凝土找平。后浇带中部位置,在100厚C15混凝土垫层上做两层防水卷材层,分别延伸出后浇带侧模两侧各300mm,正中防水起拱,留下空隙,不填满。中部防水卷材之上先填60%厚度黄沙以保护防水层。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底部剩余位置用黄沙填满。
通过以上施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中间两层防水及起拱。后浇带位置处采用两层防水以确保防水要求,同时起拱留出空隙,并不填满,主要是考虑到在上部黄沙及混凝土等其他材料的铺设或浇筑时,对防水卷材产生冲击,摩擦和防止后浇带处变形导致防水卷材容易局部移位,产生受拉或受压等应力以致产生破坏,中间起拱后即可给卷材留出活动余地,减少破坏的可能性。
(2)采用黄沙分两次填埋。考虑到排水和垃圾清理等分两次填埋黄沙。先填60%黄沙可以保护防水卷材层,同时流入后浇带底部的雨水和污水等液体可以被黄沙吸收,待黄沙饱和后水将从后浇带的两端流出,且吸收固体充当缓冲层。对于剔凿和掉落的混凝土块等小块简单的固体垃圾,可以直接掉落在下层黄沙之上,在浇筑混凝土前填上上一层黄沙,直接将这些垃圾掩埋,可以充当缓冲层的一部分,而不影响后浇带的结构安全和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包括在后浇带区域5的两侧且由底部向顶部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1、第一防水卷材层2、细石混凝土层3、底板4,后浇带区域5下方的混凝土垫层1设置凹槽6,在混凝土垫层1与第一防水卷材层2之间设置第二防水卷材层9,第二防水卷材层9设置在凹槽6内并向凹槽6两侧延伸,在第二防水卷材层9和第一防水卷材层2的中部设置上拱8,上拱8与混凝土垫层1之间形成空隙7。在凹槽6内的第一防水卷材层2的上方设置第一黄沙层10,在第一黄沙层10的上方设置第二黄沙层11,第一黄沙层10和第二黄沙层11均设置在两侧细石混凝土层3之间。

Claims (1)

1.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包括在后浇带区域的两侧且由底部向顶部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第一防水卷材层、细石混凝土层、底板,后浇带区域下方的混凝土垫层设置凹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与第一防水卷材层之间设置第二防水卷材层,第二防水卷材层设置在凹槽内并向凹槽两侧延伸,在第二防水卷材层和第一防水卷材层的中部设置上拱,上拱与混凝土垫层之间形成空隙;在所述凹槽内的第一防水卷材层的上方设置第一黄沙层,在第一黄沙层的上方设置第二黄沙层。
CN201420695097.8U 2014-11-19 2014-11-19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Active CN204252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95097.8U CN204252170U (zh) 2014-11-19 2014-11-19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95097.8U CN204252170U (zh) 2014-11-19 2014-11-19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52170U true CN204252170U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56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95097.8U Active CN204252170U (zh) 2014-11-19 2014-11-19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521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0742A (zh) * 2015-07-21 2015-11-11 成都聚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防水后浇带结构
CN110117967A (zh) * 2019-05-13 2019-08-13 安徽四建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沉降后浇带新型防水构造设计及实现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0742A (zh) * 2015-07-21 2015-11-11 成都聚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防水后浇带结构
CN110117967A (zh) * 2019-05-13 2019-08-13 安徽四建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沉降后浇带新型防水构造设计及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0175B (zh) 一种岩溶富水地质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渗水控制施工方法
CN204000956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
CN107620312A (zh) 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高水压降水井结构及静水注浆封堵方法
CN105220713B (zh) 地下室外墙沉降缝的防水结构
CN106869169B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仓体的立体间隔施工方法
CN204343339U (zh) 一种临时支撑柱防水底板
CN105926617B (zh) 一种能够对抗浮锚杆提供保护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3161259U (zh) 具有双层防水结构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及由其形成的施工缝排水构造
CN105421497B (zh) 复合围护体系中基础底板与地墙连接节点的防水施工方法
CN103590841B (zh) 一种暗挖地下洞室初期支护的支撑方法
CN106988440A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主体与附属接口处的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672364A (zh)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CN212052626U (zh) 一种具有多重防渗结构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CN202416379U (zh) 一种可提前停止降水的沉降后浇带
CN204252170U (zh)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CN106639196A (zh) 一种下端设钢板滑动支座的现浇板式楼梯的施工工法
CN208981282U (zh) 一种高地震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结构
CN104846935B (zh) 高位水池渗漏治理改造方法
CN103031849B (zh) 基坑内布置降水井及降水井柔性封闭的施工方法
CN206616711U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主体与附属接口处的防水结构
CN104314089A (zh) 一种复合土工膜斜墙围堰的方法
CN201495526U (zh) 一种高速水流水工建筑物变形缝结构
CN204475379U (zh) 缩短施工降水周期的地下室后浇带
CN206205166U (zh) 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
CN106193120A (zh) 地下室悬挑底板逆作结构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