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46573U - 盖帽密封性好的血液灌流器 - Google Patents

盖帽密封性好的血液灌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46573U
CN204246573U CN201420638473.XU CN201420638473U CN204246573U CN 204246573 U CN204246573 U CN 204246573U CN 201420638473 U CN201420638473 U CN 201420638473U CN 204246573 U CN204246573 U CN 204246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projection
perisporium
projection
block
perfus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384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凡
肖文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fron Bio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fron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fron Bio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fron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384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46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46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465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盖帽密封性好的血液灌流器,包括吸附柱和封口装置,封口装置包括滤网、端盖、锁紧螺母和盖帽,端盖通过锁紧螺母固定连接于吸附柱的端部,端盖的连接突起与盖帽形成密封配合,连接凸起具有血嘴孔和安装槽,盖帽由软胶材料一体成型,其包含周壁、端壁、第一密封突起和第二密封突起,周壁的轴向一端形成为盖帽开口,轴向另一端由端壁封闭;第一密封突起和第二密封突起分别自端壁的内壁面沿周壁的轴向朝盖帽开口延伸,第一密封突起与血嘴孔密封配合,第二密封突起与安装槽密封配合,周壁包覆于连接凸起的外周面。本实用新型的血液灌流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盖帽密封效果好,并且制造模具和生产工艺简单,能有效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盖帽密封性好的血液灌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血液净化的灌流器。
背景技术
血液灌流是近几年在临床上迅速崛起的一门新的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范畴已涉及肾脏病、急性中毒、肝病、危重病、皮肤病及免疫性疾病等等。作为专用于血液净化的医疗器械,血液灌流器中放置了净化血液的吸附剂,使用时将其设置在体外循环的血路中,血液在其中通过,目标物质被吸附剂吸附滞留在灌流器中使血液得到净化。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820047979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如图1,该灌流器的构成部件包括一个吸附柱7和用于分别密封吸附柱7轴向两端口的两套封口装置8。在吸附柱7的内管中,可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容装各种类型的吸附剂,例如免疫吸附剂、活性炭吸附剂、树脂吸附剂等。如图2和图3,每套封口装置8由滤网6、密封平垫5、端盖4、锁紧螺母3和盖帽1等构成。其中,吸附柱7、端盖4、锁紧螺母3和盖帽1均采用医用聚碳酸酯(PC)作为原材料以注塑工艺生产;密封平垫5和固定于盖帽1上的密封软垫2都采用硅橡胶作为原材料以注塑工艺生产;滤网6通常是用尼龙丝作为原材料以编织方式生产。
如图2和图3,灌流器的吸附柱7具有圆柱体701的形式,该圆柱体701的内管中空,此中空部分形成用于容纳颗粒状吸附剂之类物质的过滤室705。在圆柱体701的轴向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沿径向膨胀的柱状对接环702、703。在柱状对接环702、703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朝外突出的外螺纹704。滤网6通过在环形框体601上以化学粘接、熔融或者超声焊接方式固定尼龙织网602后得到。密封平垫5是采用硅橡胶制备的圆环形胶圈。
如图2至图4,端盖4是形状对应于吸附柱7轴向两端部之一的圆形板片401。在圆形板片401沿轴向的一个侧壁408上,延伸出与圆形板片401同轴的柱状环形定位圈402。在圆形板片401径向中央位置,设置有贯穿圆形板片401的供血液或血浆流动的血嘴403。在圆形板片401沿轴向背对环形定位圈402所在的侧壁409上,血嘴403沿圆形板片401轴向朝外延伸出一段预定长度的圆柱形对接柱405。在对接柱405的径向外围,环绕着一个与圆形板片401同轴的定位柱404。定位柱404的外柱壁约呈椎体形式,其靠近侧壁409的一端具有较大的直径。定位柱404的内柱壁呈圆柱腔形式。定位柱404以侧壁409为始端,沿着与对接柱405相同的延伸方向伸出与对接柱405大约相同的长度,在它的内圆柱壁上设置有内螺纹407。在定位柱404的径向外围,于侧壁409上设置有若干个独立的球状浮点406,这些球状浮点406形成围绕定位柱404的与圆形板片401同轴的环形圈。
如图2和图3,锁紧螺母3是具有圆柱状裙边303的盖子,在它用来封闭相应容器的端盖302上,于其径向中部位置设置有贯穿端盖302并与锁紧螺母3同轴的圆形过渡孔304。在裙边303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内螺纹305,以便实现同前述吸附柱7的外螺纹704之间的旋钮对接。
如图4至图6,盖帽1是具有圆筒状周壁105的盖子,其轴向一端处于开放状态,相应地构成开放口107,其相对端由端壁106封闭。在盖帽1内部,自端壁106径向中部位置沿着周壁105相同的方向延伸出中空的圆柱形密封柱103。在密封柱10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连续的外螺纹104,以便通过外螺纹104和前述内螺纹407之间的啮合方式将盖帽1扣接到定位柱404上,并且在此扣接状态下,保持定位柱404沿径向的位置介于周壁105和密封柱103之间。在周壁105对应于盖帽1之前述开放口107并沿着径向延伸的端面上,设置有沿盖帽1轴向内凹的若干个独立定位槽102。这些定位槽102沿着周壁105的圆周方向形成与盖帽1同轴的环形圈。在盖帽1扣接到定位柱404上的状态下,定位槽102的径向位置对应于球状浮点406,以便通过球状浮点406压入定位槽102的方式使得盖帽1在定位柱404上沿定位柱404的圆周方向得到定位。这样,当盖帽1旋接到定位柱404上时,由于球状浮点406压入定位槽102的原因,非经较大的回旋力,盖帽1将难于通过逆向回旋的方式从定位柱404上脱落。密封软垫2以过盈接触方式被固定于密封柱103的内腔101中并靠近端壁106一侧。密封软垫2是在圆柱状基块201的轴向端面中央位置上带有锥形接触块202的硅橡胶块。密封软垫2固定于密封柱103内腔中时,锥形接触块202的锥尖背对端壁106,以便在盖帽1旋接到定位柱404上时,锥形接触块202封压到对接柱405上,使血嘴403得以密封。
在上述结构的血液灌流器中,盖帽1与端盖4之间的密封主要是靠装入到盖帽1的密封软垫2与端盖4上的血嘴403互相挤压产生的变形配合。当盖帽1与端盖4上的定位柱404旋紧时,密封软垫2紧贴血嘴403的端口,从而达到密封血嘴403的效果。这种密封结构存在以下弊端:
1) 拧开盖帽时需要配套的工具且使用较大的力量才能够打开,且每个灌流器产品必须配备一个拧开工具,增加了产品的包装体积从而增加成本,包括包材成本、存储成本和运输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2)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导致部分产品密封性效果不佳,增加了坏品率,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3) 对于需要向灌流器内注射液体的情形,需拧开盖帽后再注射,违反血液净化治疗标准操作规程中的无菌操作原则。
4) 旋转拧紧盖帽的密封方式在生产过程中较为繁琐,耗费人力和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盖帽密封效果好的血液灌流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盖帽密封性好的血液灌流器,包括吸附柱和分别密封该吸附柱轴向两端口的封口装置,所述吸附柱内具有容纳吸附剂的吸附室,所述封口装置包括滤网、端盖、锁紧螺母和盖帽,所述端盖通过所述锁紧螺母固定连接于所述吸附柱的端部,所述端盖远离吸附柱一侧所设的连接突起与所述盖帽形成密封配合,所述连接凸起具有血嘴孔和安装槽,其中,所述盖帽由软胶材料一体成型,其包含周壁、端壁、第一密封突起和第二密封突起,所述周壁的轴向一端形成为盖帽开口,轴向另一端由所述端壁封闭;所述第一密封突起和第二密封突起分别自所述端壁的内壁面沿所述周壁的轴向朝所述盖帽开口延伸,所述第一密封突起与所述血嘴孔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密封突起与所述安装槽密封配合,所述周壁包覆于所述连接凸起的外周面。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血液灌流器的盖帽设置了第一密封突起与端盖连接突起的血嘴孔配合而使血嘴得到密封,并通过设置第二密封突起与端盖连接突起的安装槽配合,确保由第一密封突起与血嘴孔因密封不佳而导致的渗漏可得到第二层密封,同时第二密封突起与安装槽的槽壁形成摩擦配合,可增加盖帽与端盖连接突起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了盖帽在非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脱落。周壁包覆于连接凸起的外周面,从而盖帽包裹住整个端盖连接突起,增加了摩擦力,同时增强了密封作用。
优选地,所述盖帽由橡胶材料一体成型,方便生产和操作人员拧开,并且橡胶材质的盖帽可直接密封住整个端盖连接突起,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保证了使用者能够在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的前提下便捷地往吸附室内注射溶液。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突起呈圆柱状,所述第二密封突起和所述周壁呈圆筒状,所述第一密封突起、第二密封突起和所述周壁具有共同的轴线;在所述端壁的径向上,所述第二密封突起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突起与所述周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周壁的轴向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密封突起的轴向长度,所述第二密封突起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密封突起的轴向长度。第二密封突起的轴向长度比第一密封突起的轴向长度大,可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同时增加摩擦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突起的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二密封突起的轴向长度的¼到½之间;更优地,所述第一密封突起的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二密封突起的轴向长度的¼到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端壁的外壁面设有用于指示可注射区域的注射指示标志;优选地,所述注射指示突起为与所述周壁同轴线的突起圈。由于在盖帽端壁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注射指示突起,可便于操作人员准确注射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周壁的外周面设有防滑纹,以增大摩擦力,使得操作者不需要借助任何配套设备即可方便地徒手旋开和拧紧盖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血液灌流器可减小包装体积,从而减少包材成本、存储成本和运输成本,并且制造模具和生产工艺简单,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血液灌流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血液灌流器的结构分解立体图一。
图3是图1所示血液灌流器的结构分解立体图二。
图4是图1所示血液灌流器之盖帽和端盖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血液灌流器之盖帽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血液灌流器之盖帽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血液灌流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8是图7所示血液灌流器的盖帽与端盖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方式,其中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并在下文中描述。尽管本实用新型将结合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实用新型不仅包括这些实施方式,而且还包括各种变形、改进。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液灌流器,包括吸附柱11和分别密封该吸附柱11轴向两端口的封口装置12、13,吸附柱11内具有吸附室14,该吸附室14可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容装各种类型的吸附剂(未示出),例如免疫吸附剂、活性炭吸附剂、树脂吸附剂等。两套封口装置12、13具有相同的结构,现以封口装置12为例说明它们的结构。
封口装置12包括滤网15、端盖16、锁紧螺母17、盖帽18,其中端盖16通过锁紧螺母17固定连接于吸附柱11的端部。端盖16和锁紧螺母17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是相互独立的部件。吸附柱11、端盖16和锁紧螺母17可采用医用聚碳酸酯(PC)作为原材料以注塑工艺生产,滤网15可采用尼龙丝作为原材料以编织方式生产。所述端盖16在远离吸附柱11一侧设有连接突起20,该连接凸起20具有呈圆柱形的血嘴孔21和呈圆环状的安装槽22,盖帽18与该连接突起20形成密封配合。盖帽18由优选为橡胶的软胶材料一体成型,方便生产和操作人员拧开,并且橡胶材质的盖帽18可直接密封住整个连接突起20,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保证了使用者能够在遵守无菌操作的前提下便捷地往吸附室14内注射溶液。
如图8,盖帽18包含大致呈圆筒状的周壁23、大致呈圆板状的端壁24、大致呈圆柱状的第一密封突起25和大致呈圆筒状的第二密封突起26,周壁23的轴向一端形成为盖帽开口27,轴向另一端由端壁24封闭;第一密封突起25和第二密封突起26分别自端壁24的内壁面沿周壁23的轴向朝盖帽开口27延伸。第一密封突起25、第二密封突起26和周壁23具有共同的轴线,在端壁24的径向上,第二密封突起26位于第一密封突起25与周壁23之间。其中,第一密封突起25与连接凸起20的血嘴孔21密封配合,第二密封突起26与连接凸起20的安装槽22密封配合,周壁23包覆于连接凸起20的外周面28。
在本实施例中,周壁23的轴向长度略大于第二密封突起26的轴向长度,第二密封突起26的轴向长度大于第一密封突起25的轴向长度,采用这样的结构可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同时增加摩擦力。优选地,第一密封突起25的轴向长度为第二密封突起26轴向长度的¼到½之间,例如为⅓。
在本实施例中,端壁24的外壁面设有用于指示可注射区域的注射指示标志29,该注射指示标志29为与周壁23同轴线的突起圈。由于在盖帽端壁24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注射指示标志29,可便于操作人员准确注射溶液。另外,在周壁23的外周面还可设置防滑纹,以增大摩擦力,使得操作者不需要借助任何配套设备即可方便地徒手旋开和拧紧盖帽18。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血液灌流器的盖帽设置了第一密封突起与端盖连接突起的血嘴孔配合而使血嘴得到密封,并通过设置第二密封突起与端盖连接突起的安装槽配合,确保由第一密封突起与血嘴孔因密封不佳而导致的渗漏可得到第二层密封,同时第二密封突起与安装槽的槽壁形成摩擦配合,可增加盖帽与端盖连接突起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了盖帽在非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脱落。周壁包覆于连接凸起的外周面,从而盖帽包裹住整个端盖连接突起,增加了摩擦力,同时增强了密封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 盖帽密封性好的血液灌流器,包括吸附柱和分别密封该吸附柱轴向两端口的封口装置,所述吸附柱内具有容纳吸附剂的吸附室,所述封口装置包括滤网、端盖、锁紧螺母和盖帽,所述端盖通过所述锁紧螺母固定连接于所述吸附柱的端部,所述端盖远离吸附柱一侧所设的连接突起与所述盖帽形成密封配合,所述连接凸起具有血嘴孔和安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由软胶材料一体成型,其包含周壁、端壁、第一密封突起和第二密封突起,所述周壁的轴向一端形成为盖帽开口,轴向另一端由所述端壁封闭;所述第一密封突起和第二密封突起分别自所述端壁的内壁面沿所述周壁的轴向朝所述盖帽开口延伸,所述第一密封突起与所述血嘴孔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密封突起与所述安装槽密封配合,所述周壁包覆于所述连接凸起的外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由橡胶材料一体成型。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突起呈圆柱状,所述第二密封突起和所述周壁呈圆筒状,所述第一密封突起、第二密封突起和所述周壁具有共同的轴线;在所述端壁的径向上,所述第二密封突起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突起与所述周壁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的轴向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密封突起的轴向长度,所述第二密封突起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密封突起的轴向长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突起的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二密封突起的轴向长度的¼到½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突起的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二密封突起的轴向长度的¼到⅓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的外壁面设有用于指示可注射区域的注射指示标志。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指示标志为与所述周壁同轴线的突起圈。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灌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的外周面设有防滑纹。
CN201420638473.XU 2014-10-29 2014-10-29 盖帽密封性好的血液灌流器 Active CN204246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38473.XU CN204246573U (zh) 2014-10-29 2014-10-29 盖帽密封性好的血液灌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38473.XU CN204246573U (zh) 2014-10-29 2014-10-29 盖帽密封性好的血液灌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46573U true CN204246573U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50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38473.XU Active CN204246573U (zh) 2014-10-29 2014-10-29 盖帽密封性好的血液灌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465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1074A (zh) * 2015-11-06 2016-01-20 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血液净化器
CN105477724A (zh) * 2015-08-10 2016-04-13 常州华岳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血液灌流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7724A (zh) * 2015-08-10 2016-04-13 常州华岳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血液灌流机
CN105251074A (zh) * 2015-11-06 2016-01-20 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血液净化器
CN105251074B (zh) * 2015-11-06 2018-06-29 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血液净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80207Y (zh) 一次性使用的活性炭血液灌流器
US20160219935A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with same
US11554220B2 (en) Syringe barr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pre-filled syringe
CN204246573U (zh) 盖帽密封性好的血液灌流器
CN105249535A (zh) 注液容器和可重复注液系统以及注液方法
CN103957863B (zh) 用于容器组件的混合元件
CN201211354Y (zh) 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
CA2997415A1 (en) Filtering syringe
CN105264371A (zh) 液相色谱用的柱装置和液相色谱设备
CN105251074B (zh) 血液净化器
JP5896669B2 (ja) シリンジ用プランジャー、シリンジおよびプレフィルドシリンジ
CN204170178U (zh) 用于血液灌流器的盖帽
CN204275129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血液灌流器
CN105477724A (zh) 一种密封血液灌流机
CN204699124U (zh) 盖帽及血液净化器
CN204766761U (zh) 密封结构和血液净化器
CN201211355Y (zh) 组合型人工肾用血液灌流器
CN204275133U (zh) 锁紧螺母和血液灌流器
CN201200660Y (zh) Dna免疫吸附柱
JP2011056011A (ja) 吸着体充填カラム
CN205108522U (zh) 血液净化器
JP3709554B2 (ja) 液体クロマトカラムの液体導入装置
CN209751792U (zh) 一种用于血液灌流器的盖帽
CN204170179U (zh) 用于血液灌流器的吸附柱
CN204766770U (zh) 滤网及血液灌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9080 Zhuhai hi tech Zone No. six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98

Patentee after: Jianfan Bio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9080 Zhuhai hi tech Zone No. six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98

Patentee before: Jafron Biomedical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