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46177U - 一种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46177U
CN204246177U CN201420678256.3U CN201420678256U CN204246177U CN 204246177 U CN204246177 U CN 204246177U CN 201420678256 U CN201420678256 U CN 201420678256U CN 204246177 U CN204246177 U CN 204246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handle
line portion
handle
minimally invasive
invasive surg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782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宗平
张佩年
赵春风
王觉鸣
杨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ANGKE INTELLECTUR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ANGKE INTELLECTUR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ANGKE INTELLECTUR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ANGKE INTELLECTUR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782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46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46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461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由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交叉于一连接点形成首端为夹头、末端为控制夹头张开或闭合的手柄;第二钳柄的首端端部具有一套线部;第一钳柄的首端内侧连接一拨片,拨片与第一钳柄之间形成一可容纳缝合线的夹缝;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上设置有切线部,第一钳柄、第二钳柄上的固定部上切线部的两侧分别固定一绕线钩。本实用新型的微创手术器械,在体外打结后,将结输送至体内缝合处,并使结打紧后,由切线部将缝合线剪断,打结成功率高,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打结操作,集打结、剪断缝合线功能为一体,减少了手术中器械的使用数量,利于提高手术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手术器械,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时,手术缝合结束时,需要在缝合处对缝合线进行打结,然后将多余的缝合线剪断。由于微创手术是通过体表切口将手术器械伸入体内进行手术,手术刀口太小、无法直视到需要打结的部位,受限于手术空间,打结、剪断的操作动作通常需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器械才能完成,即使打结这一操作过程,通常也需要至少两种手术器械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而且由于缝合线圈易从手术器械端部滑脱,缝合线张紧力不容易控制等因素,导致缝合线打结一次成功率低,手术时间长,缝合打结效果差。
另一方面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手术器械繁多,操作复杂,频繁更换手机器械,不利于提高手术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打结操作;进一步,可以集打结、剪断缝合线功能为一体,打结后将缝合线剪断。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是,由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交叉于一连接点形成首端为夹头、末端为控制夹头张开或闭合的手柄;
第二钳柄的首端端部具有一套线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闭合时,套线部与第一钳柄首端相抵靠在一起,形成一封闭的内部空间;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张开时,套线部与第一钳柄首端分开形成张开的端口;
第一钳柄的首端内侧连接一拨片,拨片与第一钳柄之间形成一可容纳缝合线的夹缝;拨片的固定端连接在第一钳柄上,拨片的自由端靠于套线部上,并且不受套线部的限制随第一钳柄的运动而运动;
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上配合地设置有切线部,切线部随第一钳柄、第二钳柄的张开或闭合而张开或闭合;
第一钳柄、第二钳柄上围绕切线部设置一固定部,固定部上固定有一个或多个相互错开的绕线钩。
固定部上固定有两个错开的绕线钩,两个绕线钩分别固定在切线部两侧的固定部上,其中一个绕线钩位于夹头侧,另一个绕线钩位于手柄侧。缝合线套在套线部后,先钩于夹头侧的绕线钩上,然后经过切线部,再钩于手柄侧的绕线钩上,使缝合线可绷紧在切线部上,当切线部张开时,缝合线恰好可由切线部剪断。
所述套线部上套设一可转动的滚柱,缝合线在送线时,滚柱可以滚动,易于送线。
拨片与第一钳柄之间形成的夹缝由端口向内逐渐缩小。
第一钳柄、第二钳柄的首端端部侧面分别连接一滑杆,并且两根滑杆的末端可相对运动地搭接在一起,第一钳柄、第二钳柄运动时,两根滑杆之间的搭接处仍不会分离,形成一拓扑结构,防止缝合线从套线部上滑至第一钳柄或第二钳柄上。
所述切线部在相对闭合的缝隙表面具有一凹槽。
所述切线部上设置一挡杆,用于将缝合线挡至凹槽中,防止缝合线从切线部上脱离。
切线部为切齿、切刀或其他可切断缝合线的结构,可随第一钳柄、第二钳柄的张开或闭合而张开或啮合,从而切断缝合线。
在手柄一侧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上还设置有可配合啮合的卡齿。
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的打结剪线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上线:将在体内手术缝合后剩余的缝合线在体外打结,形成一松驰的缝合线圈;通过手柄打开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使夹头张开,将该缝合线圈套于套线部上,并且位于拨片与第一钳柄形成的夹缝之间,闭合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
将从缝合线圈向外延伸的缝合线钩于固定在固定部夹头侧上的绕线钩上,然后经过切线部后,再钩于固定在固定部手柄侧的绕线钩上;
缝合线置于体外的外部端手持;
(2)送线:沿着从体内延伸出的缝合线向体内推送缝合线圈,随着套线部的推送,缝合线圈逐渐沿缝合线向体内移动,直至被推送至体内缝合处适宜打结的位置;
(3)打结:打开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使夹头张开,拨片随第一钳柄向外运动,将套设在套线部上的缝合线圈向外拨出脱离套线部,并从张开的夹头上脱离;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张开的同时,切线部打开;
拉紧缝合线,使从套线部上脱离的缝合线圈被拉紧形成最终的结;原本处于切线部表面凹槽中的缝合线进入切线部张开的缝隙内;
(4)剪线:控制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闭合,切线部闭合,将缝合线切断。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微创手术器械,改变目前采用的体内打结方式,在体外手动打结后,由本实用新型的手术器械将结输送至体内缝合处,并使结打紧,然后,由切线部将缝合线剪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术器械,避免了缝合线圈从手术器械端部滑脱,打结成功率非常高,几乎可以达到100%,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打结操作,集打结、剪断缝合线功能为一体,减少了手术中器械的使用数量,利于提高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创手术器械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创手术器械主视图;
图3是夹头张开放大图;
图4是夹头闭合放大图;
图5是套线部一实施例左视立体图;
图6是套线部一实施例右视立体图;
图7是套线部又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微创手术器械与一般的手术钳形状大致相同,呈剪刀形状,由两根钳柄1交叉于一连接点形成了首端为夹头2、末端为手指控制操作的手柄3,夹头2由手柄3控制张开或闭合,夹头2闭合后形成一可容纳缝合线的内部空间。
两根钳柄分别为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其中,第二钳柄的首端121端部具有一套线部4,套线部4上套设一滚柱41,当缝合线圈套于夹头中套线部4上向体内输送时,滚柱41可随缝合线圈的运动而滚动,减小送线阻力,利于送线。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闭合时,套线部4与第一钳柄首端111相抵靠在一起,阻挡套于套线部4上的缝合线圈脱离;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张开时,套线部4与第一钳柄首端111相离开,使夹头2内的缝合线圈可从端口脱出。
为了防止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张开时,夹头2内的缝合线圈依然套在套线部4上,不易从夹头2内脱出,在夹头2内部空间中第一钳柄11的首端内侧连接一拨片5,拨片5由端口6向夹头2内部空间延伸,延伸方向与第一钳柄11同向,拨片5位于夹头2内部的固定端连接在第一钳柄11上(该固定端被遮挡,图中未示出),另一端为贴近夹头2端口套线部4的自由端51。拨片5与第一钳柄11之间形成一可容纳缝合线的夹缝7,夹缝由端口向内逐渐缩小。拨片5随第一钳柄11的运动而运动,当操作手柄3控制第一钳柄11、第二钳柄12张开时,拨片5随第一钳柄11向外运动,可将套设在套线部4上的缝合线圈向外拨出,使缝合线圈脱离第二钳柄12的套线部4,并从张开的夹头2上脱离。拨片5自由端51与第一钳柄11之间的夹缝距离以夹头2张开至最大开口时,即拨片5自由端51向外移动最大距离时,拨片5自由端51仍贴于套线部4而不与套线部4分离为宜,以防止在送线开始前,第一钳柄11、第二钳柄12处于张开状态,将缝合线圈套于套线部4上时,缝合线圈被夹持在拨片5与第二钳柄12间,而非拨片5与第一钳柄11形成的夹缝7之间。
在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上配合地设置有切线部8,切线部8随第一钳柄11、第二钳柄12的张开或闭合而张开或闭合。
切线部8在相对闭合的缝隙表面具有一凹槽81(如图6),使缝合线形成一易于进入缝隙中的趋势。
第一钳柄11、第二钳柄12上围绕切线部8设置一固定部9,固定部9上固定有两个绕线钩9A、9B,两个绕线钩分别固定在切线部8两侧的固定部上,其中一个绕线钩9A位于夹头2侧,另一个绕线钩9B位于手柄3侧。
本实施例中固定部采用的是一个固定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套筒等其他结构,该结构适于安装固定两个绕线钩又不限制第一钳柄11、第二钳柄12和切线部8的启闭即可。
本实施例中切线部8为可相互啮合的切齿。缝合线套在套线部4后,先钩于夹头2侧的绕线钩9A上,然后经过切线部8上的凹槽81,再钩于手柄3侧的绕线钩9B上。当操作手柄3控制第一钳柄11、第二钳柄12张开时,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上的切齿同时打开,缝合线可进入到切齿中,当切齿中夹有缝合线时,第一钳柄11、第二钳柄12闭合时,切齿可将缝合线切断。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切齿也可以为切刀等可将缝合线切断的部件。
为避免缝合线从凹槽81中脱离,未能进入切线部8,较佳地,在切线部8上还设置一挡杆83,阻挡缝合线从凹槽81中脱离切线部8。
手柄3结构为分别设置在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末端的一套环31,每个套环可容纳一根手指伸入其中进行控制操作。
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上还设置有可配合啮合的卡齿13,用于防止闭合的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误打开,若要打开闭合的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需克服卡齿13的阻力,以避免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在送线过程中误打开后,套于套线部4上的缝合线圈从夹头2中脱落。较佳地,卡齿13设置在靠近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的末端位置。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微创手术器械对微创手术缝合后的缝合线进行打结、剪断的操作过程为:
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的打结剪线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上线:将在体内手术缝合后剩余的缝合线在体外打结,形成一松驰的缝合线圈;通过手柄3打开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使夹头2张开,将该缝合线圈套于套线部4上,并且位于拨片5与第一钳柄11形成的夹缝之间,闭合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
将从缝合线圈向外延伸的缝合线钩于固定在固定部夹头2侧上的绕线钩9A上,然后经过切线部8后,再钩于固定在固定部手柄3侧的绕线钩9B上;
缝合线置于体外的外部端手持;
(2)送线:沿着从体内延伸出的缝合线向体内推送缝合线圈,随着套线部4的推送,缝合线圈逐渐沿缝合线向体内移动,直至被推送至体内缝合处适宜打结的位置;
(3)打结:打开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使夹头2张开,拨片5随第一钳柄11向外运动,将套设在套线部4上的缝合线圈向外拨出脱离套线部4,并从张开的夹头2上脱离;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张开的同时,切线部8打开;
拉紧缝合线,使从套线部4上脱离的缝合线圈被拉紧形成最终的结;原本处于切线部8表面凹槽中的缝合线进入切线部8张开的缝隙82内;
(4)剪线:控制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闭合,切线部8闭合,将缝合线切断。
实施例2
为了防止在使用该手术器械向体内送线过程中,套在套线部4上的缝合线圈从套线部4滑向第一钳柄11或第二钳柄12上,较佳地,根据拓扑结构设计套线部4,如图5、图6所示,第一钳柄11、第二钳柄12的首端端部侧面分别连接一滑杆112、122,并且两根滑杆的末端可相对运动地搭接在一起,第一钳柄11、第二钳柄12运动时,两根滑杆之间的搭接处仍不会分离产生间隙,防止缝合线圈从两根滑杆112、122之间的间隙中脱离滑到第一钳柄11或第二钳柄12上。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为了防止在使用该手术器械向体内送线过程中,套在套线部4上的缝合线圈从套线部4滑向侧面的第一钳柄11或第二钳柄12上,较佳地,根据拓扑结构设计套线部4,如图5所示,将套线部4设计成仅朝向第一钳柄11的首端111端部具有一开口421的半封闭环42,使套线部4与两侧的第一钳柄11或第二钳柄12形成隔离,防止缝合线圈滑向第一钳柄11或第二钳柄12。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 一种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是,由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交叉于一连接点形成首端为夹头、末端为控制夹头张开或闭合的手柄;
第二钳柄的首端端部具有一套线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闭合时,套线部与第一钳柄首端相抵靠在一起,形成一封闭的内部空间;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张开时,套线部与第一钳柄首端分开形成张开的端口;
第一钳柄的首端内侧连接一拨片,拨片与第一钳柄之间形成一可容纳缝合线的夹缝;拨片的固定端连接在第一钳柄上,拨片的自由端靠于套线部上,并且不受套线部的限制随第一钳柄的运动而运动;
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上配合地设置有切线部,切线部随第一钳柄、第二钳柄同时张开或闭合;
第一钳柄、第二钳柄上围绕切线部设置一固定部,固定部上固定有一个或多个相互错开的绕线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是,固定部上固定有两个错开的绕线钩,两个绕线钩分别固定在切线部两侧的固定部上,其中一个绕线钩位于夹头侧,另一个绕线钩位于手柄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是,所述套线部为朝向第一钳柄的首端端部具有一开口的半封闭拓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是,所述套线部上套设一可转动的滚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是,拨片与第一钳柄之间形成的夹缝由端口向内逐渐缩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是,第一钳柄、第二钳柄的首端端部侧面分别连接一滑杆,并且两根滑杆的末端可相对运动地搭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是,所述切线部在相对闭合的缝隙表面具有一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是,所述切线部上设置一挡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其特征是,在手柄一侧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上还设置有可配合啮合的卡齿。
CN201420678256.3U 2014-11-14 2014-11-14 一种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46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78256.3U CN204246177U (zh) 2014-11-14 2014-11-14 一种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78256.3U CN204246177U (zh) 2014-11-14 2014-11-14 一种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46177U true CN204246177U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50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7825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46177U (zh) 2014-11-14 2014-11-14 一种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4617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74329A1 (zh) * 2014-11-14 2016-05-19 江苏江科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微创手术器械及其打结的方法
WO2016074331A1 (zh) * 2014-11-14 2016-05-19 江苏江科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及其打结剪线的方法
WO2016074330A1 (zh) * 2014-11-14 2016-05-19 江苏江科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微创手术器械及其打结剪线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74329A1 (zh) * 2014-11-14 2016-05-19 江苏江科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微创手术器械及其打结的方法
WO2016074331A1 (zh) * 2014-11-14 2016-05-19 江苏江科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及其打结剪线的方法
WO2016074330A1 (zh) * 2014-11-14 2016-05-19 江苏江科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微创手术器械及其打结剪线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46177U (zh) 一种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
CN204274550U (zh) 一种普外科手术用止血钳
CN204246178U (zh) 一种微创手术器械
CN204863386U (zh) 一种可快捷拆线的医用镊
CN204246176U (zh) 一种微创手术器械
CN202776724U (zh) 一种眼科显微持针器
CN204971403U (zh) 一种泌尿外科手术缝合针
CN204520827U (zh) 带钉砧结构的荷包缝合器
CN204306856U (zh) 一种关节镜手术用半月板缝合针
CN104905831A (zh) 免打结自剪线荷包钳
CN205359569U (zh) 医用快速拆线剪
CN203634228U (zh) 直线切割吻合器
CN204655023U (zh) 医用带剪持针器
CN202859198U (zh) 深部打结剪线器
CN203424979U (zh) 腹腔镜手术用手术缝合针
CN203914986U (zh) 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
CN204542255U (zh) 肩关节缝合自锁结构
CN104526720B (zh) 一种剪刀及其固定鱼线的方法
CN207804294U (zh) 一种腹膜缝合器的钳头
CN205041539U (zh) 一种体表肿瘤摘除定位装置
CN203677157U (zh) 一种手术缝合针
CN103654900B (zh) 直线切割吻合器
CN208851539U (zh) 一种医用腹腔镜手术器具
CN202489987U (zh) 医用直线缝切器械
WO2016074331A1 (zh) 一种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及其打结剪线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