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43349U - 衬垫保持构造 - Google Patents

衬垫保持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43349U
CN204243349U CN201420620461.4U CN201420620461U CN204243349U CN 204243349 U CN204243349 U CN 204243349U CN 201420620461 U CN201420620461 U CN 201420620461U CN 204243349 U CN204243349 U CN 204243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r
cylinder portion
end cylindrical
cylindrical portion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204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江直人
山田哲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6204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43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43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4334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衬垫保持构造,即使对于二次电池侧连接器中的入口壳体的前端筒状部反复进行充电用连接器的插拔,也能够防止装备于前端筒状部的衬垫脱落。衬垫(7)包括:筒状的基础筒部(71);以及在该基础筒部(71)的内周在轴向的中间位置被隆起地形成的密封用环部(72),入口壳体(5)的前端筒状部(52)包括:槽形成壁(61),其形成环状的筒部嵌合槽(63),衬垫(7)的前端侧的基础筒部(71)嵌合于该筒部嵌合槽;以及前保持架(62),其具有伸出到嵌合于筒部嵌合槽(63)的衬垫(7)的后端侧的基础筒部(71)之上的筒部按压壁(621),槽形成壁(61)和筒部按压壁(621)从轴向将密封用环部(72)夹持。

Description

衬垫保持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与搭载于车辆等的二次电池相连接的二次电池侧连接器的入口壳体中的衬垫保持构造。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与搭载于电动汽车等的二次电池连接的二次电池侧连接器、以及与例如家庭用电源等连接并与上述二次电池侧连接器嵌合连接的充电用连接器。
专利文献1中的二次电池侧连接器具备:用于固定于车身等的凸缘部;未图示的充电用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所嵌合的入口壳体;装备在该入口壳体的周围的臂卡止部;以及将入口壳体能够开闭地覆盖的帽。
图16~图18是示出这样的以往的二次电池侧连接器的一般的构造的图。
在图16~图18中,附图标记100是二次电池侧连接器,附图标记110是二次电池侧连接器100的入口壳体,附图标记120是将入口壳体110的前表面能够开闭地覆盖的帽。
二次电池侧连接器100利用从入口壳体110的外周沿径向伸出的凸缘部111固定于车身等。
入口壳体110包括:未图示的充电用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所嵌合的前端筒状部112;以及装备在该前端筒状部112的内侧来保持端子金属件201的端子保持部114。端子金属件201是安装于与车载的二次电池相连接的供电用电缆210的前端的端子金属件,与嵌合于前端筒状部112的充电用连接器内的端子金属件嵌合连接。
入口壳体110在其前端侧外周的一端设有将帽120的一端转动自如地支承的铰链部130,另外,在其前端侧外周的另一端设有将帽120的另一端卡止的卡止杆140。
帽120包括:将前端筒状部112的前表面覆盖的大致圆形的帽主体121;设于该帽主体121的外周的一端并由入口壳体110的铰链部130转动自如地支承的铰链结合部122;以及设于帽主体121的外周的另一端并由入口壳体110的卡止杆140卡止的壳体卡合部123。
该帽120在卡止杆140的卡止被解除了的状态下能够沿图17的箭头R1方向转动。通过使帽120沿箭头R1方向转动,从而使前端筒状部112的前表面开放,能够将未图示的充电用连接器嵌合于前端筒状部112。
如图17所示,在前端筒状部112的前端侧的内周部装备有衬垫保持构造150。
该衬垫保持构造150是保持衬垫240的机构,该衬垫240将嵌合于前端筒状部112的充电用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301(参照图19)与前端筒状部112之间的间隙密封。
衬垫240是由合成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一体成形品,如图18所示,包括:嵌合于前端筒状部112的内周的筒状的基础筒部241;以及在该基础筒部241的内周在轴向的中间位置被隆起地形成且前端部242a紧密贴合于端子容纳部301的外周的密封用环部242。
衬垫保持构造150如图18所示,通过由槽形成壁151和前保持架152的筒部按压壁1521将垫240的两端的基础筒部241保持,从而将衬垫240保持在前端筒状部112的靠近前端的位置,其中,该槽形成壁151一体形成于前端筒状部112,该前保持架152结合在比该槽形成壁151更靠近前端筒状部112的开口端的位置。
槽形成壁151形成有环状的筒部嵌合槽1511,在将衬垫240沿轴向(在图18中是箭头X1方向)插入到前端筒状部112内的操作中,衬垫240的前端侧的基础筒部241嵌合于该筒部嵌合槽1511。槽形成壁151通过使衬垫240的前端侧的基础筒部241嵌合于筒部嵌合槽1511,从而限制衬垫240沿图18的箭头X1方向移动。
前保持架152通过使在嵌合于前端筒状部112的筒状部1522的外周突出设置的卡合突起1523卡合于装备在前端筒状部112的保持架卡止孔1123,从而卡止于前端筒状部112的前端内周。
前保持架152的筒部按压壁1521是从前保持架152的筒状部1522的内周侧呈筒状延伸的壁部,通过伸出到嵌合于筒部嵌合槽1511的衬垫240的后端侧的基础筒部241之上,从而限制衬垫240向脱出方向(在图18中是与箭头X1相反的方向)移动。
以往的衬垫保持构造150如图18所示,在衬垫240的周围保留少许的间隙S1~S5来进行衬垫240的保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352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图18所示那样的以往的衬垫保持构造150中,在将嵌合于前端筒状部112的充电用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301从前端筒状部112拔出时,存在以下的问题。衬垫240由于与端子容纳部301的滑动摩擦而不仅在轴向上晃动,如图19所示,随着端子容纳部301向拔出方向(图19的箭头X2方向)移动,衬垫240的各部分发生变形。而且,在最差的情况下,有可能密封用环部242向着图19的箭头C方向被大幅地拉起,衬垫240发生脱落。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衬垫保持构造,即使对于二次电池侧连接器中的入口壳体的前端筒状部反复进行充电用连接器的插拔,也能够防止装备于前端筒状部的衬垫脱落。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目的通过下述的构成来达成。
(1)一种衬垫保持构造,其使衬垫保持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所嵌合得二次电池侧连接器中的入口壳体的前端筒状部的内周,所述衬垫将所述端子容纳部与所述前端筒状部之间的间隙密封,所述衬垫保持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包括:筒状的基础筒部,其嵌合于所述前端筒状部的内周;以及密封用环部,其在该基础筒部的内周在轴向的中间位置被隆起地形成且前端部紧密贴合于所述端子容纳部的外周,
所述前端筒状部包括:槽形成壁,其形成环状的筒部嵌合槽,在将所述衬垫沿轴向插入的操作中,所述衬垫的前端侧的所述基础筒部嵌合于所述筒部嵌合槽;以及前保持架,其卡止于所述前端筒状部的前端部内周,并且具有伸出到嵌合于所述筒部嵌合槽的所述衬垫的后端侧的所述基础筒部之上的筒部按压壁,
所述槽形成壁也所述筒部按压壁从轴向两侧将所述密封用环部夹持。
(2)如所述(1)所述的衬垫保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衬垫的前端侧的所述基础筒部的轴向的长度和所述筒部嵌合槽的深度(轴向的长度)设定得比所述密封用环部的轴向的长度大。
(3)如所述(1)或(2)所述的衬垫保持构造,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衬垫的后端侧的所述基础筒部的轴向的长度和所述筒部按压壁的轴向的长度设定得比所述密封用环部的轴向的长度大。
根据所述(1)的构成,对于装备于入口壳体的前端筒状部的内周的衬垫,由伸出到衬垫的前端侧的基础筒部之上的槽形成壁、和伸出到衬垫的后端侧的基础筒部之上的筒部按压壁,将隆起地形成在轴向的中间位置的密封用环部从轴向两侧夹持。因此,能够将衬垫牢固地固定于前端筒状部的内周。因而,在将充电用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从入口壳体的前端筒状部拔出时,能够可靠地防止衬垫沿轴向移动。因此,即使对于二次电池侧连接器中的入口壳体的前端筒状部反复进行充电用连接器的插拔,也能够防止装备于前端筒状部的衬垫脱落。
根据所述(2)的构成,在将充电用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从入口壳体的前端筒状部拔出时,即使由于与端子容纳部的摩擦从而弯曲载荷作用于密封用环部,比密封用环部大的前端侧的基础筒部也通过与筒部嵌合槽的嵌合而被牢固地保持。因此,能够防止因从密封用环部传播来的内部应力而使在前端侧的基础筒部产生变形、紊乱,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衬垫的脱落。
根据所述(3)的构成,在将充电用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从入口壳体的前端筒状部拔出时,即使由于与端子容纳部的摩擦从而弯曲载荷作用于密封用环部,比密封用环部大的后端侧的基础筒部也由筒部按压壁牢固地保持。因此,能够防止因从密封用环部传播来的内部应力而使在后端侧的基础筒部产生变形、紊乱,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衬垫的脱落。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衬垫保持构造,即使对于二次电池侧连接器中的入口壳体的前端筒状部反复进行充电用连接器的插拔,也能够防止装备于前端筒状部的衬垫脱落。
以上,简要地说明了本实用新型。进而,通过参照附图通读以下说明的用于实施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下,称作“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细节将进一步明确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衬垫保持构造的二次电池侧连接器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侧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D-D剖视图。
图4是图3的E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侧连接器的入口壳体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入口壳体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F向视图。
图8是图6的G向视图。
图9是图4所示的衬垫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衬垫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H-H剖视图。
图12是图4所示的前保持架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前保持架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3的I向视图。
图15是图13的J向视图。
图16是具有以往的衬垫保持构造二次电池侧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17是图16的A-A剖视图。
图18是图17的B部的放大图。
图19是在图18所示的衬垫保持构造中发生的不良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4 二次电池侧连接器
5 入口壳体
6 衬垫保持构造
7 衬垫
52 前端筒状部
61 槽形成壁
62 前保持架
63 筒部嵌合槽
71 基础筒部
72 密封用环部
301 充电用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
621 筒部按压壁
L1 前端侧的基础筒部的轴向的长度
L2 后端侧的基础筒部的轴向的长度
L3 密封用环部的轴向的长度
L4 筒部嵌合槽的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衬垫保持构造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衬垫保持构造的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衬垫保持构造的二次电池侧连接器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侧连接器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D-D剖视图,图4是图3的E部的放大图,图5是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侧连接器的入口壳体的立体图,图6是图5所示的入口壳体的主视图,图7是图6的F向视图,图8是图6的G向视图,图9是图4所示的衬垫的立体图,图10是图9的衬垫的主视图,图11是图10的H-H剖视图,图12是图4所示的前保持架的立体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前保持架的主视图,图14是图13的I向视图,图15是图13的J向视图。
图1~图3所示的二次电池侧连接器4利用从入口壳体5的外周沿径向伸出的凸缘部51固定于车身等。
入口壳体5如图1~图3及图5~图8所示,包括:未图示的充电用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所嵌合的前端筒状部52;一体形成在该前端筒状部52的外周的凸缘部51;以及装备于前端筒状部52的内侧来保持端子金属件201的端子保持部53。端子金属件201是安装在与车载的二次电池连接的供电用电缆210的前端的端子金属件,与嵌合于前端筒状部52的充电用连接器内的端子金属件嵌合连接。
该一实施方式的入口壳体5如图1及图3及图5所示,在其前端侧外周的一端设有将帽120的一端转动自如地支承的铰链部54,另外,在其前端侧外周的另一端设有将帽120的另一端卡止的卡止杆55。卡止杆55由图5所示的杆支承部551能够转动地支承,并通过转动,能够在将帽120卡止的位置和将帽120的卡止解除的位置移动。
帽120包括:将前端筒状部52的前表面覆盖的大致圆形的帽主体121;设于该帽主体121的外周的一端并由入口壳体5的铰链部54转动自如地支承的铰链结合部122;以及设于帽主体121的外周的另一端并由入口壳体5的卡止杆55卡止的壳体卡合部123。
该帽120在卡止杆55的卡止被解除了的状态下能够沿图3的箭头R2方向转动。通过使帽120沿箭头R2方向转动,使前端筒状部52的前表面开放,能够将未图示的充电用连接器嵌合于前端筒状部52。
如图3所示,在前端筒状部52的前端侧的内周部装备有衬垫保持构造6。
该衬垫保持构造6是保持衬垫7的机构,该衬垫7将嵌合于前端筒状部52的充电用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301(参照图4)与前端筒状部52之间的间隙密封。
衬垫7是由合成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一体成形品,如图4及图9~图11所示,包括:嵌合于前端筒状部52的内周的筒状的基础筒部71;以及在该基础筒部71的内周在轴向的中间位置被隆起地形成的密封用环部72。密封用环部72通过其前端部72a紧密贴合于端子容纳部301的外周,从而将端子容纳部301与前端筒状部52之间的间隙密封。
此外,图4的箭头X4示出了端子容纳部301对于入口壳体5的前端筒状部52的插拔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衬垫7如图4所示,前端侧的基础筒部71的轴向的长度L1和后端侧的基础筒部71的轴向的长度L2都设定得比密封用环部72的轴向的长度L3大。
衬垫保持构造6如图4所示,通过由槽形成壁61和前保持架62的筒部按压壁621来保持衬垫7的两端的基础筒部71,从而将衬垫7保持在前端筒状部52的靠近前端的位置,其中,该槽形成壁61一体形成于前端筒状部52,该前保持架62结合在比该槽形成壁61更靠近前端筒状部52的开口的位置。
槽形成壁61形成有环状的筒部嵌合槽63,在将衬垫7沿轴向(在图4中是箭头X4方向)插入到前端筒状部52内的操作中,衬垫7的前端侧的基础筒部71嵌合于该筒部嵌合槽63,槽形成壁61通过使衬垫7的前端侧的基础筒部71嵌合于该筒部嵌合槽63,从而限制衬垫7沿图4的箭头X5方向移动。
前保持架62如图4及图12~图15所示,包括:嵌合于前端筒状部52的筒状部620;从该筒状部620的前端沿轴向突出的上述筒部按压壁621;突设在上述筒状部620的外周的多个卡合突起622;以及从筒状部620的基端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状的凸缘部623。
前保持架62如图4所示,通过使突设于筒状部620的外周的卡合突起622卡合于装备在前端筒状部52上的保持架卡止孔523,并且用凸缘部623按压前端筒状部52的前端面520,从而被卡止于前端筒状部52的前端内周。
前保持架62的筒部按压壁621如图4所示,是从前保持架62的筒状部620的内周侧呈筒状延伸的壁部,通过伸出到嵌合于筒部嵌合槽63的衬垫7的后端侧的基础筒部71之上,从而限制衬垫7向脱出方向(在图4中是箭头X6方向)移动。换言之,筒部按压壁621在与前端筒状部52之间划分形成了将衬垫7的后端侧的基础筒部71容纳的筒部容纳槽64。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将筒部嵌合槽63的深度(即,槽形成壁61的轴向的长度)L4设定得比衬垫7的前端侧的基础筒部71的轴向的长度L1大。此外,由于衬垫7的前端侧的基础筒部71的轴向的长度L1设定得比密封用环部72的轴向的长度L3大,因此,筒部嵌合槽63的深度L4比密封用环部72的轴向的长度L3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筒部按压壁621的轴向的长度L5设定得比衬垫7的后端侧的基础筒部71的轴向的长度L2大。此外,由于衬垫7的后端侧的基础筒部71的轴向的长度L2设定得比密封用环部72的轴向的长度L3大,因此,筒部按压壁621的轴向的长度L5比密封用环部72的轴向的长度L3大。
如上所述,通过将筒部嵌合槽63的深度L4及筒部按压壁621的轴向的长度L5设定得比所对应的基础筒部71的轴向的长度L1、L2大,从而筒部按压壁621的前端部与槽形成壁61的前端部之间的间隔L6比密封用环部72的轴向的长度L3小。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用环部72的轴向的两端被筒部按压壁621和槽形成壁61紧密地夹持。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的衬垫保持构造6中,衬垫7的密封用环部72在轴向上承受压缩P1、P2,被固定。
此外,筒部嵌合槽63的槽宽W1设定得比衬垫7的前端侧的基础筒部71的板厚t1大S7。另外,筒部按压壁621在与前端筒状部52之间划分形成的筒部容纳槽64的槽宽W2设定得比衬垫7的后端侧的基础筒部71的板厚t2大S8。
这样,通过将筒部嵌合槽63的槽宽W1和筒部容纳槽64的槽宽W2设定得比分别容纳的基础筒部71的板厚大,从而能够使衬垫7、前保持架62的组装到前端筒状部52的作业更容易。
在以上说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衬垫保持构造6中,对于装备于入口壳体5的前端筒状部52的内周的衬垫7,由伸出到衬垫7的前端侧的基础筒部71之上的槽形成壁61、和伸出到衬垫7的后端侧的基础筒部71之上的筒部按压壁621,从轴向两侧将隆起形成于轴向的中间位置的密封用环部72夹持。因此,能够将衬垫7牢固地固定于前端筒状部52的内周。因而,在将充电用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301从入口壳体5的前端筒状部52拔出时,能够可靠地防止衬垫7沿轴向移动。因此,即使对于二次电池侧连接器4中的入口壳体5的前端筒状部52反复进行充电用连接器的插拔,也能够防止装备于前端筒状部52的衬垫7脱落。
另外,在一实施方式的衬垫保持构造6中,在将充电用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301从入口壳体5的前端筒状部52拔出时,即使由于与端子容纳部301的摩擦从而弯曲载荷作用于密封用环部72,比密封用环部72大的前端侧的基础筒部71也通过与筒部嵌合槽63的嵌合而被牢固地保持。因此,能够防止因从密封用环部72传播来的内部应力而在前端侧的基础筒部71产生变形、紊乱,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衬垫7的脱落。
另外,在一实施方式的衬垫保持构造6中,在将充电用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301从入口壳体5的前端筒状部52拔出时,即使由于与端子容纳部301的摩擦从而弯曲载荷作用于密封用环部72,比密封用环部72大的后端侧的基础筒部71也由筒部按压壁621牢固地保持。因此,能够防止因从密封用环部72传播来的内部应力而在后端侧的基础筒部71产生变形、紊乱,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衬垫7的脱落。
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进行变形、改良等。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要素的材质、形状、尺寸、数量、配置部位等只要能够达成本实用新型,就是任意的,不受限定。
此处,将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衬垫保持构造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分别简要地总结并列记为以下[1]~[3]。
[1]一种衬垫保持构造(6),其使衬垫(7)保持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301)所嵌合的二次电池侧连接器(4)中入口壳体(5)的前端筒状部(52)的内周,该衬垫(7)将所述端子容纳部(301)与所述前端筒状部(52)之间的间隙密封,所述衬垫保持构造(6)的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7)包括:筒状的基础筒部(71),其嵌合于所述前端筒状部(52)的内周;以及密封用环部(72),其在该基础筒部(71)的内周在轴向的中间位置被隆起地形成,且前端部(72a)紧密贴合于所述端子容纳部(301)的外周,
所述前端筒状部(52)包括:槽形成壁(61),其形成环状的筒部嵌合槽(63),在将所述衬垫(7)沿轴向插入的操作中,所述衬垫(7)的前端侧的所述基础筒部(71)嵌合于所述筒部嵌合槽(63);以及前保持架(62),其卡止于所述前端筒状部(52)的前端部内周,并且具有伸出到嵌合于所述筒部嵌合槽(63)的所述衬垫(7)的后端侧的所述基础筒部(71)之上的筒部按压壁(621),
所述槽形成壁(61)和所述筒部按压壁(621)从轴向两侧将所述密封用环部(72)夹持。
[2]如所述[1]所述的衬垫保持构造(6),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衬垫(7)的前端侧的所述基础筒部(71)的轴向的长度(L1)和所述筒部嵌合槽(63)的深度(轴向的长度)(L4)设定得比所述密封用环部(72)的轴向的长度(L3)大。
[3]如所述[1]或[2]所述的衬垫保持构造(6),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衬垫(7)的后端侧的所述基础筒部(71)的轴向的长度(L2)和所述筒部按压壁(621)的轴向的长度设定得比所述密封用环部(72)的轴向的长度(L3)大。

Claims (3)

1.一种衬垫保持构造(6),其使衬垫(7)保持于充电用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301)所嵌合的二次电池侧连接器(4)中入口壳体(5)的前端筒状部(52)的内周,该衬垫(7)将所述端子容纳部(301)与所述前端筒状部(52)之间的间隙密封,所述衬垫保持构造(6)的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7)包括:筒状的基础筒部(71),其嵌合于所述前端筒状部(52)的内周;以及密封用环部(72),其在该基础筒部(71)的内周在轴向的中间位置被隆起地形成,且前端部(72a)紧密贴合于所述端子容纳部(301)的外周,
所述前端筒状部(52)包括:槽形成壁(61),其形成环状的筒部嵌合槽(63),在将所述衬垫(7)沿轴向插入的操作中,所述衬垫(7)的前端侧的所述基础筒部(71)嵌合于所述筒部嵌合槽(63);以及前保持架(62),其卡止于所述前端筒状部(52)的前端部内周,并且具有筒部按压壁(621),该筒部按压壁(621)伸出到嵌合于所述筒部嵌合槽(63)的所述衬垫(7)的后端侧的所述基础筒部(71)之上,
所述槽形成壁(61)和所述筒部按压壁(621)从轴向两侧将所述密封用环部(72)夹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垫保持构造(6),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衬垫(7)的前端侧的所述基础筒部(71)的轴向的长度(L1)和所述筒部嵌合槽(63)的深度、即轴向的长度(L4)设定得比所述密封用环部(72)的轴向的长度(L3)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衬垫保持构造(6),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衬垫(7)的后端侧的所述基础筒部(71)的轴向的长度(L2)和所述筒部按压壁(621)的轴向的长度设定得比所述密封用环部(72)的轴向的长度(L3)大。
CN201420620461.4U 2014-10-24 2014-10-24 衬垫保持构造 Expired - Lifetime CN204243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0461.4U CN204243349U (zh) 2014-10-24 2014-10-24 衬垫保持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0461.4U CN204243349U (zh) 2014-10-24 2014-10-24 衬垫保持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43349U true CN204243349U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72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20461.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243349U (zh) 2014-10-24 2014-10-24 衬垫保持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433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4480A (zh) * 2020-04-27 2021-11-1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衬垫的安装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4480A (zh) * 2020-04-27 2021-11-1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衬垫的安装结构
CN113644480B (zh) * 2020-04-27 2023-03-2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衬垫的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249079A (ja) 充電コネクタ
CN105576740A (zh) 用于能电驱动的车辆的充电装置
CN103959923A (zh) 具有防水功能的盖部件
CN106458014A (zh) 加油颈壳体或充电壳体
CN204243349U (zh) 衬垫保持构造
CN203445914U (zh) 一种防水密闭的手机外壳结构
CN210517136U (zh) 翻盖组件、壳体组件及连接器
CN208698523U (zh) 防水结构和充电枪
CN203934661U (zh) 电子烟
CN203968160U (zh) 手机后盖装配组件
CN112135465A (zh) 用于监测站的防水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监测站
CN213937472U (zh) 一种防水型的日用Type-c充电母座
CN209844023U (zh) 用于监测站的防水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监测站
CN210984805U (zh) 一种电池舱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4134354U (zh) 一种具有快速插接组件的净水器滤壳
CN208939490U (zh) 一种电缆管封堵装置
CN206774772U (zh) 一种2pin扁平电连接器
CN207486300U (zh) 一种冷却管快速接头
CN213093102U (zh) 一种防水滑动键装置及电子产品
CN213808871U (zh) 一种高强度的压环
CN219040852U (zh) 堵盖、车辆
CN211377058U (zh) 一种插头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214506409U (zh) 一种可以快速安装的内外扣合式线束保护波纹套管装置
CN103166040B (zh) 可拆式防水插头
CN215305585U (zh) 盖体安装组件和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