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42211U - 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42211U
CN204242211U CN201420717054.5U CN201420717054U CN204242211U CN 204242211 U CN204242211 U CN 204242211U CN 201420717054 U CN201420717054 U CN 201420717054U CN 204242211 U CN204242211 U CN 204242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ying signature
false proof
commodity
proof devic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170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延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7170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42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42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4221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商品防伪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该防伪装置包括防伪承载体,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和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和/或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防伪承载体上;所述防伪承载体由一次性使用材料构成;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包括第一识别特征信息;所述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包括编码;所述编码中存储防伪信息,所述防伪信息是由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与所述编码的外观图形叠加得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伪装置的防伪信息仿造难度高,且防伪装置制作容易、成本小、应用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商品防伪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
背景技术
商品伪造是当前社会比较普遍的现象,仿造者以极低的成本剥夺了正品厂家的利润和知识产权成果,同时也对消费者不公平。甚至一些假冒食品、假药等物品严重影响了公众的生活,甚至有可能危及人的生命,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为了打击假冒、仿造商品,现有技术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在原装商品上设置防伪信息,比如防伪纸张,印刷防伪,激光防伪,电子芯片防伪等等。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中防伪信息容易被仿造、被转移然后再次使用的问题,即使防伪信息采用防揭、防转移的易碎纸粘贴在原装商品上,虽然徒手无法完整转移,但是在工具的帮助下可以被完整转移的,因此一次性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该防伪装置只可以一次性使用,使用后防伪装置的防伪功能即刻失效,因此可大大提高商品的防伪信息的仿造难度,且该防伪装置制作容易、成本小、应用广泛。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包括防伪承载体,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和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
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和/或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防伪承载体上;所述防伪承载体由一次性使用材料构成;
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包括第一识别特征信息;
所述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包括编码;所述编码中存储防伪信息,所述防伪信息是由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与所述编码的外观图形叠加得到的。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防伪承载体为一次性使用包覆膜、一次性使用金属箔、一次性使用纸、一次性使用棉或一次性胶。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防伪承载体上,或者固定设置在所述商品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由油墨、木丝、纤维丝、发丝、纸屑、木屑、纤维屑、棉丝线材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的形状可设置为星形、条形、曲线形、网状、粒状或片状图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防伪承载体上,或者固定设置在所述商品上。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上还包括第二识别特征信息,所述防伪信息由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所述编码的外观图形和所述第二识别特征信息叠加得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识别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的组成相同或者不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商品上包括第三识别特征信息,则所述防伪信息由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所述编码的外观图形、所述第二识别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三识别特征信息叠加得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识别特征信息是印制在所述商品上的图案里的图形和文字字迹。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编码是条形码或者二维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由于防伪装置的防伪承载体由一次性使用材料构成,且防伪信息是由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和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分两次在不同层面错开叠加得到的,而且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和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中至少一个组件是固定设置在防伪承载体上的,一旦撕开该商品上的防伪装置,该防伪装置必然会被破坏掉,再也无法使用,也就是说,防伪信息在封装商品时即兴产生,启封防伪装置时,该防伪信息随即消失,因此该防伪装置的防伪信息不易仿造,且该防伪装置制作容易、成本小、应用广泛。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的材质多样、形状多样、颜色多样、难于仿造、具有立体感官很强的图形,因此采用印刷仿造技术不能实现,不易伪造。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上还增加第二识别特征信息,提高了防伪信息的仿造难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伪信息还包括了商品上的第三识别特征信息,因此更提高了防伪信息的仿造难度。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打击假冒、仿造商品,目前在各种原装商品上均会设置一种防伪装置,通过防伪装置上的防伪信息来确认该商品是否是原装商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这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以下对该防伪装置的结构进行具体描述。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的截面示意图,该防伪装置包括防伪承载体1,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2和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3;
其中,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2和/或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3固定设置在防伪承载体1上。
具体地,防伪承载体1可以由一次性使用材料制成,比如一次性使用包覆膜、一次性使用金属箔、一次性使用纸、一次性使用棉、一次性胶等等一次性使用的包装物品。
其中,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2包括第一识别特征信息;
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3包括编码;编码中存储防伪信息,该防伪信息是由第一识别特征信息与编码的外观图形叠加得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将防伪信息以电子图片形式储存进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3的编码里,识别时通过编码查找储存的防伪信息,进而识别该商品是否是原装商品。其中,编码可以是条形码,也可以是二维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编码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中的防伪信息可构成该商品的识别信息。一旦撕开该商品上的防伪装置,该防伪装置必然会被破坏掉,再也无法使用,也就是说,防伪信息在封装商品时即兴产生,启封防伪装置时,该防伪信息随即消失,因此该防伪装置的防伪信息不易仿造,且该防伪装置制作容易、成本小、应用广泛。该防伪信息随即消失,否则该防伪装置可能会被再次用于其它商品上,因而体现不出防伪的作用。因此,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2和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3中至少有一个组件固定设置在防伪承载体1上,比如,可以将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2直接设置在商品上,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3固定设置在防伪承载体1上;或者,将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2固定设置在防伪承载体1上,将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3设置在商品上;也可以将两个组件同时设置在防伪承载体1上。
其中,如果将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2固定设置在防伪承载体1上,则可以将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2固定设置在防伪承载体1的紧贴商品的一面,这样避免了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2在运输、搬运过程出现位移的现象,确保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状态的稳定性;而且第一识别特征信息就会受到防伪承载体1的保护,在流通过程不至于损坏。
其中,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由油墨、木丝、纤维丝、发丝、纸屑、木屑、纤维屑、棉丝线等多种材质中的以一种或多种构成,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的形状可设置为星形、条形、曲线形、网状、粒状、片状等图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由于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的材质多样、形状多样、颜色多样,因此采用印刷仿造技术不能实现,不易伪造。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防伪信息的仿造难度,可以在该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3上再增加第二识别特征信息;此时,防伪信息由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编码的外观图形和第二识别特征信息叠加得到。该第二识别特征信息可以与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的组成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是能提高第二识别信息组件3复杂度的信息均可,第二识别信息组件3的复杂度提高了,防伪信息的仿造也就更不容易。
实际应用中,商品本身还会带有一些特征信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商品本身的特征信息称为第三识别特征信息,该第三识别特征信息包括该商品本身包装图案里的图形和文字字迹等,因此,为了更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防伪信息的仿造难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伪信息还可以由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编码的外观图形、第二识别特征信息和第三识别特征信息共同叠加得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伪装置与商品结合之后,防伪装置上的防伪信息就成为识别原装商品的依据。由于防伪信息中至少有一部分是固定在防伪装置上的,因此防伪信息随着防伪装置的拆毁而被破坏;如果把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和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剥离,将分离的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和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在另一商品上构成防伪信息时,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和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需要重新分两次叠加,不可能恢复成原始叠加的情况,因此,商品的防伪信息只能一次性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叠加可以是部分错开叠加,也可以是完全错开叠加;进一步地,如果防伪承载体1是透明的,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叠加除了部分错开叠加和完全错开叠加之外,还可以包括部分重合叠加和完全重合叠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防伪装置可以具体应用在消费者所买的商品上,也可以应用在类似证照、证书等需要防伪的各种场合,总之,该防伪装置的特性就是设置在商品上时,防伪功能生成,一旦防伪装置被破坏,则防伪功能消失,该防伪功能再无法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伪信息识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获取使用在商品上的防伪装置的图片,设为目标图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拍摄的终端来获取目标图片。
12、根据目标图片中的编码获取该商品对应的原装商品的防伪信息图片,设为原图片;
13、将目标图片和原图片进行对比,以确定该商品是否是原装商品。
具体地,目标图片和原图片对比方法如下:
131、对目标图片和原图片进行预处理,并分别将目标图片和原图片中的图形分离出来,设目标图片和原图片中的图形分别为目标图形和原图形;
具体地,可以利用中值滤波去除目标图片和原图片中的噪声,采用图像分割技术分别将目标图片和原图片中的图形分割出来。由于对图片的预处理和分割技术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详细介绍。
132、将目标图形的颜色设置为第一颜色,将原图形的颜色设置为第二颜色;
133、以编码的外观图形为基准,把目标图形和原图形统一缩放到一个设定比例值的图形,并将第一颜色的目标图形和第二颜色的原图形重合,如果重合后的目标图形和原图形的颜色均变为第三颜色,则说明目标图形和原图形是一致的,认定该商品为原装商品;如果重合后的目标图形和原图形的颜色混杂,即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均显示,则说明目标图形与原图形不一致,认定该商品不是原装商品。
采用图形重合方法可以直观、快速地完成复杂的图形比对,来完成商品是否是原装商品的认定。
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人工观察来确定该商品是否是原装商品,比如,将目标图片和原图片并列放置,人工逐一比对两张图片是否完全一致。为了观察的更清楚,可以将两张图片以十字坐标线把图片分成四块,比如原图片分A、B、C、D四块,目标图片分a、b、c、d四块,A与a位置对应,B与b位置对应,C与c位置对应,D与d位置对应,识别时自然把A块与a块做比对,B块与b块做比对,C块与c块做比对,D块与d块做比对。由于两张图片都是彩色的,识别特征信息组件里各个形状物的形态和颜色可以清晰看到,例如,A中在某个位置有一颗某一朝向的紫色菱形,同样在a中在对应的位置也有一颗一样朝向、一样形状、一样颜色的菱形,依此方法任选2--5个目标进行比对,如果都准确,那么就可以认定目标商品是原装商品,如果任选一个目标进行比对就不正确,那么就可以认定目标商品不是原装商品。
为了确保识别的准确性,以上两种方法可以同时采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由于防伪装置的防伪承载体由一次性使用材料构成,且防伪信息是由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和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分两次在不同层面错开叠加得到的,而且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和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中至少一个组件是固定设置在防伪承载体上的,一旦撕开该商品上的防伪装置,该防伪装置必然会被破坏掉,再也无法使用,也就是说,防伪信息在封装商品时即兴产生,启封防伪装置时,该防伪信息随即消失,因此该防伪装置的防伪信息不易仿造,且该防伪装置制作容易、成本小、应用广泛。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的材质多样、形状多样、颜色多样、难于仿造、具有立体感官很强的图形,因此采用印刷仿造技术不能实现,不易伪造。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上还增加第二识别特征信息,提高了防伪信息的仿造难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伪信息还包括了商品上的第三识别特征信息,因此更提高了防伪信息的仿造难度。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伪承载体,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和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
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和/或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防伪承载体上;所述防伪承载体由一次性使用材料构成;
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包括第一识别特征信息;
所述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包括编码;所述编码中存储防伪信息,所述防伪信息是由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与所述编码的外观图形叠加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承载体为一次性使用包覆膜、一次性使用金属箔、一次性使用纸、一次性使用棉或一次性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防伪承载体上,或者固定设置在所述商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由油墨、木丝、纤维丝、发丝、纸屑、木屑、纤维屑、棉丝线材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的形状可设置为星形、条形、曲线形、网状、粒状或片状图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防伪承载体上,或者固定设置在所述商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识别特征信息组件上还包括第二识别特征信息,所述防伪信息由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所述编码的外观图形和所述第二识别特征信息叠加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识别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的组成相同或者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上包括第三识别特征信息,则所述防伪信息由所述第一识别特征信息、所述编码的外观图形、所述第二识别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三识别特征信息叠加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识别特征信息是印制在所述商品上的图案里的图形和文字字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是条形码或者二维码。
CN201420717054.5U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42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17054.5U CN204242211U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17054.5U CN204242211U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42211U true CN204242211U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71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17054.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42211U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422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6350A (zh) * 2014-11-25 2015-02-25 张延坦 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6350A (zh) * 2014-11-25 2015-02-25 张延坦 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
WO2016082654A1 (zh) * 2014-11-25 2016-06-02 张延坦 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及其防伪识别方法
CN104376350B (zh) * 2014-11-25 2017-09-19 张延坦 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6350A (zh) 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
CN104573783B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识别技术的三重防伪溯源标签
CN204740801U (zh) 一种防伪结构
CN104992208A (zh) 一种利用二维码与加密图形对比识别进行防伪的方法
CN104504573A (zh) 一种盒装海产食品的保真技术
CN105023505A (zh) 一种局部纹理防伪结构及其制造方法、防伪方法
CN105303221A (zh) 立体标签、制作方法及防伪识别方法
CN202736387U (zh) 一种纹理防伪标签
CN204242211U (zh) 一种用于商品上的防伪装置
CN204406452U (zh) 一种易碎防揭的二维码防伪标签
CN216140520U (zh) 一种防回收造假的包装结构
CN205487103U (zh) 一种随机分布的凹凸防伪结构
CN103802517B (zh) 一种基于分形的光栅防伪技术
CN210535181U (zh) 一种新型油墨防伪标签
CN206003444U (zh) 一种三重防伪图标
CN204270600U (zh) 一种防伪标识膜片
CN204641133U (zh) 一种防伪印刷出版物
CN204737154U (zh) 防伪包装结构及使用该防伪包装结构的防伪包装体
CN206021774U (zh) 一种选择式防伪图标
CN204965912U (zh) 一种膜类纹理数码综合防伪标识
CN203397617U (zh) 一种镀铝膜规则破坏型防伪标识
CN204406453U (zh) 一种揭示型二维码防伪溯源标签
CN205003961U (zh) 一种新型复合纹理防伪标识
CN103821031A (zh) 微缩二维码信息安全线及其制作方法与用途
CN207082268U (zh) 一种双重复合防伪标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