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87103U - 一种随机分布的凹凸防伪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机分布的凹凸防伪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87103U
CN205487103U CN201620039132.XU CN201620039132U CN205487103U CN 205487103 U CN205487103 U CN 205487103U CN 201620039132 U CN201620039132 U CN 201620039132U CN 205487103 U CN205487103 U CN 205487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feiting characteristic
sublayer
composite bed
characteristic layer
rand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3913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NAN TIAN JIAN ANTI-FORGERY SCIENCE&T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李峰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峰 filed Critical 李峰
Priority to CN20162003913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87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87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87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随机分布的凹凸防伪结构,包括:基层;由一个或多个表面刻有图形的复合层分切得到的多个防伪特征层固定在所述基层表面的随机位置上;所述复合层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叠加在一起的子层。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物理结构的改进提高防伪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随机分布的凹凸防伪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机分布的凹凸防伪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商品被不法分子伪造,便于消费者识别出真的商品,目前的主要做法是在商品上附带防伪结构来携带防伪信息,包括:对商品的包装增加特殊设计(比如瓶底的特定凹槽)、在商品的包装上粘贴或印刷具有防伪信息的防伪标签、采用印制有防伪信息的包装(比如香烟盒外的塑封、塑封上的拉带等)。
现有方案的缺陷在于,防伪结构的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出的防伪结构易于被仿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物理结构的改进提高防伪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随机分布的凹凸防伪结构,包括:
基层;
由一个或多个表面刻有图形的复合层分切得到的多个防伪特征层固定在所述基层表面的随机位置上;所述复合层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叠加在一起的子层。
可选地,一个所述复合层中,每个子层的颜色互不相同。
可选地,每个所述复合层中不同颜色的子层的排列顺序相同或不同。
可选地,所述图形的形状为图案和/或字符。
可选地,所述图形的深度随机。
可选地,每个所述防伪特征层的形状相同或不同。
可选地,所述的结构还包括:胶层;
所述防伪特征层通过所述胶层附着在所述基层表面。
可选地,所述的结构还包括:PET膜;
所述PET膜将所述防伪特征层固定在所述基层表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机分布的凹凸防伪结构,不仅防伪特征层在基层上的分布位置可以作为防伪特征,每个防伪特征层上具有凹凸感的第一防伪信息也可以作为防伪特征,增加了防伪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还可以使凹凸的第一防伪信息具有随机的色彩,该随机色彩可以作为另一个新增的防伪特征,能够进一步提高仿造难度,且不会增加设备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实施例一的随机分布的凹凸防伪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复合层分切出的两个防伪特征层的示意图
图3是所刻图形深度不同的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实施例一、一种随机分布的凹凸防伪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
基层11;
由一个或多个表面刻有图形的复合层分切得到的多个防伪特征层12固定在所述基层11表面的随机位置上;所述复合层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叠加在一起的子层。比如图1中的两个所述防伪特征层12是一个复合层分切得到,分别包括两个叠加在一起的子层;两个防伪特征层12的图形131和132分别是原复合层上所刻的图形的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多个防伪特征层由一个或多个表面刻有图形的复合层分切得到是指:所述凹凸防伪结构上的防伪特征层从轮廓上或图形上可以看出属于同一个或几个复合层,或者说所述防伪特征层从轮廓上或者图形上可以形成一个或几个整体的复合层。比如图1中一个防伪特征层表面的图形131和另一个防伪特征层表面的图形132拼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矩形。再比如一个复合层的表面刻有一朵花,切割后得到的两个防伪特征层上的图形各为半朵花,消费者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这两个防伪特征层上的图形可以拼在一起形成一朵花。再比如一个复合层沿曲线切割为两个防伪特征层,如图2所示,消费者通过观察防伪特征层21和防伪特征层22的边缘轮廓,可以看出这两个防伪特征层的边缘轮廓彼此契合,可以拼成一个整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伪特征层本身会比基层略高,使固定有所述防伪特征层的基层整体上具有凹凸的视觉效果,其中“凹”是不具有防伪特征层的区域,比如图1中基层11上没有防伪特征层的区域,“凸”是所述防伪特征层,比如图1中防伪特征层12所在的区域;另外,防伪特征层本身也呈现出凹凸的视觉效果,其中“凹”是所刻图形,比如图1中的图形131和132,“凸”是防伪特征层表面上第一防伪信息之外的区域。因此,本实施例的凹凸防伪结构的“凹凸”不仅指该结构整体上凹凸,而且每个局部“凸”(即防伪特征层)的结构本身也具有凹凸感,该防伪结构将增加仿造难度,提高防伪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刻图形可以作为第一防伪信息;所述基层表面上的全部或部分区域还可以设置有第二防伪信息;所述第二防伪信息可以在固定所述防伪特征层之前就设置好,即所述防伪特征层将有可能覆盖部分第二防伪信息。也可以在固定所述防伪特征层后,在所述防伪特征层的间隙里形成第二防伪信息。形成第二防伪信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印刷、喷涂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形的形成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激光雕刻、镂空等。所述防伪特征层表面(即最上面一个子层的表面)除了具有所刻图形外,也可以形成第三防伪信息。类似于所述第二防伪信息,第三防伪信息可以在第一防伪信息形成之前或之后形成,形成第三防伪信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印刷、喷涂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子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纸制品、纺织品、塑料等;所述防伪特征层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比如可以为长条形,每个防伪特征层可类似看成一条纤维。当所述防伪特征层的表面面积较小时,消费者可以借助于放大镜或能实现放大功能的手机等终端观察所刻图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层可以但不限于为PET膜或纸。所述纸可以但不限于选用铜版纸;还可以在纸的表面涂布一层涂料或覆盖一层PET膜使其易于固定所述防伪特征层。可以在基层底面涂布胶层,使该凹凸防伪结构可以粘贴到商品或其包装上,粘贴后基层表面(即防伪特征层和所刻图形)朝外。涂布胶层后,粘贴到商品或其包装上之前,还可以先粘贴到离型纸上,在需要粘贴时再从离型纸上揭开。
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防伪特征层将包括复合层上图形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可能存在有的防伪特征层上没有图形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抛洒所述防伪特征层并固定的方式,使防伪特征层分布在所述基层上的随机位置;在一个凹凸防伪结构的基层上,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复合层切分获得的防伪特征层;一个复合层切分出的防伪特征层可以全部抛洒到一个凹凸防伪结构的基层上,也可以分开抛洒到多个凹凸防伪结构的基层上,也就是说一个凹凸防伪结构的基层上有可能不包括一个复合层切割得到的全部防伪特征层。当然,也不排除随机摆放并固定防伪特征层的方式。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加重最下面子层或在复合层最下面增加较重的材料、加围挡等方式来保证防伪特征层尽可能全部、并且是正着落在基层上。当然,也可以不进行任何处理,将防伪特征层抛洒时落到基层外(未固定到基层上)、反着、躺着的情况也作为一种随机的防伪特征。
可选地,一个所述复合层中,每个子层的颜色互不相同。
当每个子层具有不同颜色时,图形呈现出的颜色和刻的深度相关;子层颜色、不同颜色子层的排列顺序、所刻图形的深度中任一个或任几个随机时,呈现出的颜色也将是随机的。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美感和辨识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随机程度和个性化程度,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与商品一一对应以进行防伪,能大大增加仿造的难度。
本可选方案中,每个子层的颜色还可以都与所述基层不同。
本可选方案中,每个子层的颜色可以是随机的,不同颜色的子层的叠加顺序也可以是随机的,比如当有三个子层时,这三个子层从上到下可以分别为红、黄、蓝色,也可以分别为蓝、红、黄色。
本可选方案中,所刻图形将根据深度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比如,当深度未穿透所有子层时,所呈现出的颜色为未穿透的子层的颜色;当深度穿透所有子层时,所呈现出的颜色为基层的颜色;如果一个防伪特征层上所刻图形在不同位置的深度不同,则该图形将呈现出多种颜色。
比如图3所示的防伪特征层,所刻图形的位置331和位置333呈现的都是子层321的颜色,位置332呈现的则是基层31的颜色。如果深度甚至未穿透最上面的子层322,那么该位置的第一防伪信息呈现子层32的颜色。
本可选方案中,除了凹凸结构以外,还可以增加颜色这一防伪特征,进一步提高防伪的可靠性。消费者可以通过观察所刻图形呈现出的颜色,并和应该有的颜色(比如防伪查询服务器在出厂前采集的所刻图形的颜色)比对,以检验真伪。由于所刻图形的深度、子层的颜色和排序无法预知,因此这样也增加了造假的难度,增加了防伪的可靠性。
可选地,每个所述复合层中不同颜色的子层的排列顺序相同或不同。
可选地,所述图形的形状为图案和/或字符。
所述图案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图形或条码;所述图形包括矩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规则图形,也可以包括不规则图形;所述条码包括条形码和二维码。所述字符可以包括汉字、他国文字、字母、数字、符号等。当所述第一防伪信息既包括二维码又包括字符时,二维码中的信息可以是根据所述字符生成的,也可以和字符无关。当有多个字符时,多个字符可以排列成一或多行、或排列成一或多列,也可以具有随机的位置。多个字符可以是具备一定意义的词或词组(比如可选用宣传企业文化或者有意义的词组),也可以互相之间完全无联系。
所刻图形所包含的图案和/或字符都可以是完整的或局部的;所述字符的以下任一个或任几个参数可以为随机的:
位置、内容、字体、大小、旋转角度、笔画粗细;
比如,旋转角度是0~360度之间的一个随机值(为0或360度时即相当于不旋转)。
所述图案的以下任一个或任几个参数也可以为随机的:
轮廓、线条粗细、大小。
本可选方案中,所刻图形中的图案和/或字符都将具有凹凸感;同一个字符和/或图案中不同位置的深度可以不一样,也可以一样。
二维码通常为黑白相间(或深浅相间)的图形,当所刻图形包括二维码(或其局部)时,刻出的可以是二维码中的黑色(或深色)部分,此时二维码其余部分由最上面一个子层的表面形成;刻出的也可以是二维码中的白色(或浅色)部分,此时二维码其余部分由最上面一个子层的表面形成。这样二维码不再是一个平面图形,而是具有立体凹凸感的结构,也更加利于防伪。
当同一个二维码中不同部分的深度不同时,所述二维码会呈现出多种颜色,比如可能出现以下情况:一个二维码分为浅色部分和深色部分,其中该二维码的深色部分是刻出的,该二维码上面一半的深色部分呈现深蓝色,下面一半的深色部分呈现深红色。通过凹凸结构、随机颜色和二维码相结合进行防伪,比只通过二维码本身携带的信息进行防伪要更加具有随机性和个性化,这样即使仿造者可以仿造出二维码,也无法准确将每个二维码的颜色都准确仿造出来,增加了仿造的难度。当所刻图形为字符或其它图案时的情况类似,每个所述图案或字符可以呈现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
本可选方案中,可以限定具有部分所刻图形的防伪特征层上至少具有一个完整的字符和/或图案。
在其它可选方案中,防伪特征层上的字符和/或图案也可以不完整。
本可选方案中,所述深度随机既可以是指不同复合层表面上的所刻图形的深度是随机的,但一个复合层上的所刻图形的深度均相同,比如一个复合层上第一防伪信息的深度均为D1,另一个复合层上的第一防伪信息的深度均为D2;也可以是指在一个复合层中,所刻图形的不同位置的深度是随机的;还可以是指不同的凹凸防伪结构中,所刻图形的深度是随机的,但一个防伪结构上所有所刻图形的深度均相同。其中,“深度随机”意味着深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刻图形的深度的变化区间可以设置为:最深为等于所有子层的高度之和(即防伪特征层的高度),最浅为最上面一个子层的高度。如图3所示,所刻图形中最深的位置332可以穿透整个防伪特征层32(从该位置可以看到基层31),最浅的位置331也至少穿透最上面的一个子层322(从该位置可以看到下面一个子层321),深度位于该变化区间内时,比如位置333可以穿透最上面一个子层322,达到子层321的内部。当然,实际应用时可以另行设置该深度的变化区间,比如最浅时可以只在最上面一个子层表面留下轻微痕迹,相当于从最上面一个子层表面刮去或雕刻掉薄薄一层材料,而不穿透该子层。
可选地,每个所述防伪特征层的形状相同或不同。
本实施例中,切分复合层时可以但不限于按照垂直于复合层上表面的角度进行切分,无论采用按照固定线条切分的方式或随机切分的方式将复合层切分开,每个防伪特征层的形状都可能相同或不同。如果按照固定的宽度将复合层切分成多个长条形的防伪特征层,也可以将防伪特征层看成宽纤维。
可选地,所述凹凸防伪结构还包括:胶层;
所述防伪特征层通过所述胶层附着在所述基层表面。
可选地,所述凹凸防伪结构还包括:PET膜;
所述PET膜将所述防伪特征层固定在所述基层表面。
实际应用时,固定防伪特征层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两种可选方案。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随机分布的凹凸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层;
由一个或多个表面刻有图形的复合层分切得到的多个防伪特征层固定在所述基层表面的随机位置上;所述复合层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叠加在一起的子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复合层中,每个子层的颜色互不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复合层中不同颜色的子层的排列顺序相同或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形的形状为图案和/或字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形的深度随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防伪特征层的形状相同或不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层;
所述防伪特征层通过所述胶层附着在所述基层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ET膜;
所述PET膜将所述防伪特征层固定在所述基层表面。
CN201620039132.XU 2016-01-15 2016-01-15 一种随机分布的凹凸防伪结构 Active CN205487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39132.XU CN205487103U (zh) 2016-01-15 2016-01-15 一种随机分布的凹凸防伪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39132.XU CN205487103U (zh) 2016-01-15 2016-01-15 一种随机分布的凹凸防伪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87103U true CN205487103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69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39132.XU Active CN205487103U (zh) 2016-01-15 2016-01-15 一种随机分布的凹凸防伪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871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2948A (zh) * 2017-05-16 2017-08-25 李峰 一种基于立体结构三维码的防伪结构及防伪方法
CN110348553A (zh) * 2019-06-30 2019-10-1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随机三维码的激光标刻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2948A (zh) * 2017-05-16 2017-08-25 李峰 一种基于立体结构三维码的防伪结构及防伪方法
WO2018210076A1 (zh) * 2017-05-16 2018-11-22 李峰 结构三维码及防伪方法
CN110348553A (zh) * 2019-06-30 2019-10-1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随机三维码的激光标刻方法
CN110348553B (zh) * 2019-06-30 2021-01-26 东莞市恒德光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三维码的激光标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89205B (zh) 用于防伪纸和有价文件的防伪元件
CN104992618B (zh) 包含多个颜色层的防伪结构及其生产方法
CN106205357A (zh) 一种局部凹凸结构的生产方法及防伪方法
CN104573783B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识别技术的三重防伪溯源标签
CN205810263U (zh) 一种防伪标签
CN105023505A (zh) 一种局部纹理防伪结构及其制造方法、防伪方法
CN205487103U (zh) 一种随机分布的凹凸防伪结构
CN104992619A (zh) 一种防伪结构及防伪方法
CN205230090U (zh) 一种多层套印渐变色二维码防伪标签
CN205384630U (zh) 一种立体二维码结构及防伪结构
CN105374284B (zh) 多层颜色结构材料的制造方法、防伪方法
CN109272858B (zh) 一种具有多层防伪技术的吊牌及其制作方法
CN205451669U (zh) 一种局部凹凸防伪结构及其生产设备
CN206375159U (zh) 一种印字防伪拉线
CN202332184U (zh) 揭开式多层防伪不干胶标签
CN208796562U (zh) 一种防伪结构
CN205242179U (zh) 一种复合镭射纸
CN105632328A (zh) 一种随机分布的凹凸防伪结构及其生产方法、防伪方法
CN206726626U (zh) 薄型防伪标签
CN206968220U (zh) 防伪烫印膜和机动车号牌
CN205302817U (zh) 一种多层颜色结构材料
CN205788875U (zh) 一种金彩防伪标签
CN103802517B (zh) 一种基于分形的光栅防伪技术
CN210136656U (zh) 一种揭开式正反对应的膜类溯源防伪标识
CN204926666U (zh) 一种防伪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7

Address after: 571900 Hainan provinci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monstration zone Hainan Ecological Software Park

Patentee after: Hainan Tian Jian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70102 Haikou, Datong Road, Hainan, Overseas Chinese Building, No. 17, building 3, No. 906

Patentee before: Li F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2

Address after: No.19 Xinghai Road,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Xiuying District, Haikou, Hainan

Patentee after: HANNAN TIAN JIAN ANTI-FORGERY SCIENCE&T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71900 Hainan provinci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monstration zone Hainan Ecological Software Park

Patentee before: Hainan Tian Jian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