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40827U - 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40827U
CN204240827U CN201420678941.6U CN201420678941U CN204240827U CN 204240827 U CN204240827 U CN 204240827U CN 201420678941 U CN201420678941 U CN 201420678941U CN 204240827 U CN204240827 U CN 204240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pillar
equipment
condensation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789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肖尔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gneng Direct Air Condensing System Co ltd
GEA Energietchnik GmbH
Original Assignee
GEA Energietchnik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A Energietchnik GmbH filed Critical GEA Energietchnik Gmb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40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40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BSTEAM OR VAPOUR CONDENSERS
    • F28B1/00Condensers in which the steam or vapour is separate from the cooling medium by walls, e.g. surface condenser
    • F28B1/06Condensers in which the steam or vapour is separate from the cooling medium by walls, e.g. surface condenser using air or other gas as the cooling med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Condensation of vapours; Recovering volatile solvents by condensation
    • B01D5/0003Condensation of vapours; Recovering volatile solvents by condensation by using heat-exchange surfaces for indirect contact between gases or vapours and the cooling medi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各两个管束以它们的上端部与用于将蒸汽引入管束的配汽管道相连并且以它们的下端部与用于从管束中收纳冷凝物的冷凝物收集器相连;管束设置成V形,使得成对的管束的配汽管道与该成对的管束的冷凝物收集器相比相对彼此以更大的距离延伸,使得冷凝物收集器设置在V形布局的位于下部的顶点的区域中;在成对的管束的上侧,至少一个抽吸的风扇设置在配汽管道之间的区域中;风扇由中心支柱承载,该支柱从所述风扇起向顶点延伸;管束支承在支撑托架上,该支撑托架沿着顶点的纵向延伸并与中心支柱连接;管束为自支承的。由此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以任何需要的大小规模特别经济地制造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

Description

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用于使涡轮机废汽或过程废汽冷凝的设备多年来在能源技术领域得到很大规模的应用(DE 199 37 800 A1)。空冷的冷凝器用于涡轮机废汽的直接冷凝。它们可以被视为空冷的热交换器的特殊应用方式。空冷的热交换器用于在化学、石化和发电工业的不同的过程中借助环境空气对流体进行冷却。热交换器基本上由热交换管构成,这些热交换管由于空气的导热性差为了提高热传递而在外侧上设有散热片。借助热交换器通过导热和对流将热量传递到冷却介质空气上经常也被称为干法冷却。空冷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管通过焊入平坦的、打孔的、厚壁的且也被称为管底的板材中整合成所谓的束。这些束被称为散热管束或管束。
需冷却的流体借助在上部焊接到管底上的配汽管道而流向热交换管。经由在下部焊接到管底上的冷凝物收集器来将冷凝物排出并且分配多余的蒸汽。
借助抽吸设置或挤压设置的鼓风机来输送冷却介质空气穿过热交换器束。常用的结构为所谓的顶盖结构。在这种设置结构中,风扇以挤压的设置结构位于设置为顶盖状的热交换器束的下方。由一支撑结构承载具有风扇的、设置为顶盖状的热交换器束,其中,风扇由风扇架承载。
原则上可以经由改变热交换面积和/或经由改变冷却空气流来使空冷的冷凝设备与废汽量或者涡轮机大小以及运行和环境条件(气温)相匹配。
为了输送冷却空气,在所有工业用空冷热交换器中采用轴向结构的风扇(鼓风机),这是因为这些风扇适合在压差低的的情况下提供所需的、大的体积流量。
如果多个热交换器束如此配属给一个或多个风扇,即,由所述热交换器束传递的热流与吸收热量的冷却空气体积流处于平衡状态,那么根据结构形式产生一种几何基本模式,该基本模式也被称为模块。如果模块或单元相继设置(串联),那么产生所谓的多单元的、单行的设备。由于由下侧供风,也可以通过空冷冷凝器的多个顶盖序列的并联来制造出几乎任意大小的顶盖结构的单元或模块。
顶盖结构的主要优点在于借助各个单元的并联和串联也制造很大设备的可能性。然而在顶盖结构的情况下,设置在热交换器束下侧的风扇为了防止落下来的部件或在损伤的情况下必须在风扇上设置防护网。另外,由于为了实现所限定的流动条件而环绕风扇或者鼓风机设置的风扇套圈,进气高度变小。由于这个原因,必须相应地加高热交换器束置于其上的支撑结构。
由于经加热的冷却空气的再循环会产生另一缺点。由于在冷凝器的顶盖结构的情况下的低的热空气速度,必须围绕外侧的热交换器元件安装所谓的风墙,所述风墙包括带有风墙镶板的附加的支撑结构。
另外,在顶盖结构中为了能够对热交换器元件进行清洁,需要提供环绕的行走可能性。
可以以较低的结构高度来建造带有顶置风扇的V形布局的热交换器束,然而在非自支承的热交换器束的情况下需要非常贵的支撑结构(DE 103 23 791 A1)。因此V形结构类型的热交换器大多只出现在具有水平设置的热交换器的过程冷却器的领域中(回流水冷却器,空调技术)。在那里结构尺寸小得多或明显小,因此可以经济地制造用于V形布局的支撑结构。风扇也相应较小和较轻。然而在较大的设备中支撑结构始终昂贵并且迄今为止被视为不经济的。
DE 10 2007 012 539 B4公开的是:在下置风扇和在其上设置成顶盖状的热交换器元件的情况中,为了降低钢结构费用而将框架状的风 扇场(Luefterfeld)支承在数量减少的支柱上。在每个风扇场下侧设置有形式为垂直于风扇场延伸的柱子的至少一个支柱,其中,在柱子上侧连接有相对风扇场和该柱子倾斜延伸的顶撑,这些顶撑向风扇场的角部延伸。风扇本身支承在风扇场旁或者上。
由US 8,235,363 B2已知了一种属于现有技术的热交换器设置结构,在该热交换器设置结构中,冷却塔由多个热交换器束组装而成、特别是以六角的设置结构。风扇位于热交换器束上侧。这些塔模块中的多个塔模块可以并排设置。然而并排设置的模块的彼此接触的面却不参与热交换。风扇支承在中心立柱上。一桥形架(Bruecke)位于塔的上端部上,该桥形架经由端侧的支柱支撑在地面上。支承结构由此具有带有三根立柱的桥形架的形式。缺点是:每个单独的模块需要比较昂贵的钢结构和成本很高的配汽管道。每个单独的单元需要三个用于三根支柱的基座。此外,将各个模块串联和并联用于建造较大的设备是不可能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从现有技术出发,提供一种用于使蒸汽冷凝的、适合于任何涡轮机尺寸的设备,该设备在承载的支撑架方面允许减少原料投入和降低安装费用。
这个目的通过具有如下特征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得以实现,其特征在于:各两个管束以它们的上端部与用于将蒸汽引入管束的配汽管道相连并且以它们的下端部与用于从管束中收纳冷凝物的冷凝物收集器相连;管束设置成V形,使得成对的管束的配汽管道与该成对的管束的冷凝物收集器相比相对彼此以更大的距离延伸,使得冷凝物收集器设置在V形布局的位于下部的顶点的区域中;
在成对的管束的上侧,至少一个抽吸的风扇设置在配汽管道之间的区域中;风扇由中心支柱承载,该支柱从所述风扇起向顶点延伸;管束支承在支撑托架上,该支撑托架沿着顶点的纵向延伸并与中心支柱连接;管束为自支承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包括管束,这些管束以它们的上端部与配汽管道相连以及以它们的下端部与冷凝物收集器相连。因此蒸汽从上向下流过管束。在此管束设置成V形,使得成对管束的配汽管道与该成对管束的冷凝物收集器相比相对彼此以更大的距离延伸,所述冷凝物收集器设置在V形布局的、位于下侧的顶点的区域中。
在成对的管束上侧,至少一个风扇设置在配汽管道之间的区域中。由设置成V形的管束、设置在成对的管束上侧的风扇、上部区域中的附属的配汽管道和下部区域中的冷凝物收集器构成的几何基本模式在下文中也被称为单元或模块。其涉及的是一个单元,在该单元中由管束传递的热流与吸收热量的冷却空气体积流处于平衡状态。
一个特别的特征在于:风扇由一根中心支柱承载,该支柱从所述风扇起向顶点延伸。就是说,中心支柱穿过横截面呈三角形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从下向上沿向风扇的方向扩展。
管束本身支承在支撑托架上,该支撑托架沿着顶点的纵向延伸并与中心支柱连接。因此中心支柱不仅吸收风扇的负荷,而且还通过支撑托架吸收管束的以及支撑托架本身的负荷。
此外,管束为自支承的。这意味着:管束不需要附加的支撑结构来支撑该管束例如防止挠曲。如果管束在其下端部的区域中、就是说在顶点的区域中具有支座并且此外在其上端部的区域中固定,那就足够了。相互毗邻的管束例如可以通过一个共同的配汽管道相互连接。
风扇是比较重的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中,风扇理解为既是驱动机构也是与此连接的传动机构和风扇叶片本身。这个风扇机构占了冷凝设备总重量的很大部分。然而为了减少管束的负荷,风扇的重量不是通过又支承在管束上的风扇托架或者风扇平台传递,而是将该重量直接引入支柱内。支柱本身为中心的承载构件,该承载构件通过支撑托架还附加地吸收自支承的管束的重量。其中加上设置在管束的上侧或者下侧的冷凝物收集器和配汽管道的重量。
总之,可以通过一根唯一的支柱将这样的单元或者这样的模块的 总重量导出到安装面内、特别是地面内。不需为每个单元设置大量的基座或支柱。需要考虑的是:通常情况下将多个这样的模块串联或并联使用。因此单元或者模块可以相对彼此侧向支撑。较大的设备还通过多个模块或者单元和多个中心支柱而获得其稳定性。优选包括至少四个模块的单元以正方形的布局装配。
如果中心支柱在风扇下侧竖直延伸直到支撑托架,那么能够将风扇的或者风扇配置组件的重力特别有效地导出。本实用新型并不排除:中心支柱出于空气导流的原因或出于静力学原因或出于设计原因并不从风扇的中心出发向下延伸,然而中心的解决方案被视为最适宜的解决方案。
优选中心支柱还具有下部区段,该下部区段在支撑托架下侧一直延伸到设备的安装面。因此支柱具有两个区段,这些区段负载程度大不相同。由管束限定的三角棱柱形的区域中的上部区段承载风扇或者风扇配置组件。中心支柱的下部区段还附加地承载管束的以及输入和输出管道的重量。为了使整个结构保持平衡,优选该结构设置为关于中心支柱对称。这就是说:优选支撑托架长度相同。
在包括至少三个模块序列的结构中可以设置横向于序列延伸的横梁。模块支承在所述横梁上。在此优选横梁由中心支柱的下部区段承载。
如此地确定横梁的尺寸并设置该横梁,即,需要带有一直伸到安装面的下部纵向区段的、比总共现有的支柱更少的支柱。例如可以通过仅仅每两个模块序列的支柱实施在横梁与安装面之间的连接。如果一直伸到的安装面的支柱不是边缘侧的序列的支柱,那么例如五个模块序列可以支承在在第二和第四序列下侧的两根支柱上。因此在总数为n个序列的情况中,n-3个支柱足够用于支撑在安装面上。
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排除:横梁由横梁支柱承载,这些横梁支柱并不与中心支柱的下部纵向区段全等。作为对中心支柱的下部区段的补充或备选,可以设置这样的相对中心支柱的纵轴线偏移的横梁支柱。优选横梁支柱的数量小于模块的中心支柱的数量。
如果在管束的多个序列的情况中以V形布局相互毗邻的管束以它们的上端部与一个共同的配汽管道相连,则被视为特别适宜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加靠近地并排放置各个单元。管束沿水平方向相互支撑。不需要对配汽管道的附加的竖直支撑。管束长度的热变化能够简单地得到平衡。
相互毗邻的管束也可以称为顶盖状的结构或者顶盖序列。各个外侧的管束没有通过另一管束的外侧支撑。它们可以经由牵杆而与相应毗邻的处于内侧的管束连接。借助牵杆将拉力和压力经由毗邻的单元导出。
外侧的管束与自己的配汽管道相连。外侧配汽管道序列的横截面可以选择得小于内侧配汽管道的横截面。
借助辅助(sekundaer)支撑结构实施对环绕风扇的风扇套圈的密封和支撑。辅助支撑结构承载和包围特别是封闭的壁。这些壁在一定程度上构成管束的V形布局的端侧和侧面的终端。辅助支撑结构特别是包括由各个牵杆构成的承重装置。这个辅助支撑结构构造成自支承的。它又支撑在主支撑结构上或者处而且在那里支撑在支撑托架上。中心支柱也属于主支撑结构。对于辅助支撑结构而言,支柱特别沿水平方向对中心,以便将风扇套圈相对风扇同心设置。辅助支撑结构并不承载管束的负荷,而是决定性地用于将三角棱柱形的内部空间密封并提供一个底部,风扇套圈支承在该底部上。辅助支撑结构可以是桁架结构,在该桁架结构中牵杆具有承载的功能而设置在其上的护罩元件具有密封的功能。但是也可能的是:辅助支撑结构具有自支承的、面状的承接元件,例如由纤维增强塑料、特别是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构成。风扇套圈可以由与承接元件相同的材料构成。它可以是构成单元的上部终端的风扇外罩的材料相同的组成部分。三角形的侧壁可以具有维修口。
由于这样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在通常情况下仅仅与发电厂或相应地大型工业设备组合使用,所以经常多个模块相互组合成一个冷凝设备的整体。因此在模块结构中产生的可能性是:与在一个单个模 块中可能情况不同地承受一定的负荷。因此在有益的改进方案中规定:沿着顶点的纵向毗邻的支柱和/或相互毗邻的V形管序列的支柱在支撑托架的下侧至少在它们的长度的部分区域上以相对水平面不等于90°的夹角延伸。换言之,虽然相应的中心支柱以其下部区段直到底部或者直到地面延伸,然而在其走向中并非是强制性竖直的。
唯一顶点的、就是说唯一序列的支柱可以如此相互接近,即,它们支承在一个共同的基座上。但是也可以考虑:V形布局的不同序列的相互毗邻的支柱趋向聚拢并同样支承在一个共同的基座上。因此可以由各两根支柱相互组合成组或甚至由四根支柱相互组合成组并支承在一个共同的基座上。因此特别是在模块的正方形的结构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降低用于支承整个冷凝器配置组件的费用。可考虑的是:毗邻的、在支撑托架下侧至少部分倾斜地延伸的支柱支承在共同的基座上。并且两个毗邻的倾斜的支柱构成的组或在多序列的设备中四个毗邻的倾斜的支柱构成的组分别支承在共同的基座上。
如果基座或者支座没有竖直地设置在风扇下侧,那么产生须承受的水平力。为此毗邻的支柱和/或管束和/或支撑托架可以经由牵杆而相互连接。精确的结构由水平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最终还由支柱的和基座的结构和位置产生。
特别是支撑托架为无支承的悬臂,该悬臂与支柱连接,类似于树干上的树枝。支撑托架本身相对安装面没有附加地支撑。作用在承载托架上的力只经由中心支柱吸收并被向下导出。为了降低支柱上的连接区域的区域内的瞬时负荷(Momentenbelastung),可以设置承接件、特别是形式为绳索或拉杆,这些承接件特别是固定在支撑托架的远侧端部上并且这些承接件从支柱的上端部一直延伸到较低处的支撑托架。在此设定:支撑托架由承接件保持,这些承接件从支柱起一直延伸到位于较低处的支撑托架为止。在支撑托架上设置有自支承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与支柱分离地承载着风扇套圈的重量。
支柱和/或支撑托架可以至少部分地由桁架梁构成。支柱可以根据它的负荷特性(Belastungsprofil)而在其上部区段中设置得与在其下 部区段中不同。
支柱可以至少部分地构造成管状的。它可以是混凝土支撑管或也可以是钢管。管状的支柱具有支柱本身可以构成通道的优点,以便将冷却空气从下向上引向风扇的驱动机构。在形式为桁架梁的支柱的情况中通道可以建造到桁架结构中,以便以相同的方式将冷却空气从下向上引向风扇的驱动机构。另外,可以设置通风机,以便将压冷却空气抽吸或挤压穿过通道。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设定:并排设置的管束的多个毗邻的序列以V形布局支承在至少一根横梁上,该横梁相对顶点横向延伸,其中,所述横梁支承在至少一根支柱上和/或至少一根横梁支柱上。而且支柱的数量和/或承载横梁的横梁支柱的数量小于由横梁承载的序列的数量。
只有在风扇的抽吸压力不足的情况下才需要这样的通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考虑:用于风扇的传动机构和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托架下侧,就是说中心支柱内部的或中心支柱上的管束的支座下侧并且经由很长的驱动轴而与风扇连接。
在风扇机组的中心支撑的情况中能够使中心支柱实现用于维护保养风扇机组的直接通道。管状的或塔式的支柱可以设有相应的攀登辅具。
在顶点的区域中可以安装可行走的清扫台,从而可以容易地接近各个管束并能够进行维护保养。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和设置为V形的热交换器在多个序列中的组合使在风扇的抽吸布局的情况下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以任何需要的大小规模特别经济地制造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
通过提供附加的吸气面积,与顶盖结构和下置风扇相比可以显著降低必要的进气高度并因此实现更加经济的支撑结构。
另外,由于较低的结构高度致使引导蒸汽的管道的长度缩短。由于在此投入使用很大的管道截面,这个不同之处是显著的。
由于与顶盖结构(roof-type condenser)相比取消了风扇防护网和 风扇承载架,所以产生较小的空气侧的压力损失并且由此对设备的较小的功率需求。
与顶盖结构相比取消风墙和风扇承载架减少了设备的材料需求。因此还减少了设备的部件数量并且由此还降低了设计成本和安装费用。
通过设置中心支柱进一步降低了用于主支撑结构和风扇支撑的材料消耗。
通过仅仅经由牵杆而相互连接的自支承的管束,可以放弃否则在竖直管束的V形布局中的必要的支撑结构。
由于取消了风扇承载架,使得用于风扇的流动条件更加稳定并且运行条件更加优化,它们使得风扇和传动机构的磨损更低。
通过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中心支柱的结构减少了设备的安装面。
附图说明
下文将参照示意图中示出的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附图中:
图1为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的第一侧视图;
图2为图1所示设备的第二视图;
图3为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的俯视图;
图4为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侧视图;
图5为图4所示设备的第二侧视图;
图6为图4所示设备的一个单个模块的透视图;
图7为图6所示模块的俯视图;
图8为用于模块的支撑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9为图8所示模块的侧视图;
图10为图8和9所示模块的另一个侧视图;
图11为图8至10所示模块的俯视图;
图12为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13为图12所示设备的侧视图;
图14为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侧视图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设备的第二视图;
图16为图14和15所示设备的由上侧观察的俯视图;
图17为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侧视图;
图18为图17所示设备的第二视图;
图19为图17和18所示设备的由上侧观察的俯视图;
图20为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侧视图的示意图;
图21为图20所示设备的第二视图;
图22为图20和21所示设备的由上侧观察的俯视图;
图23为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4为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5为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的是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1。仅仅示意性示出该设备1并且应仅仅说明结构原理。设备1包括管束2,这些管束以它们的上端部3与配汽管道4相连。管道2以它们的下端部5分别与冷凝物收集器6相连。管束2设置为V形,使得一对管束2的配汽管道4与冷凝物收集器6相比相对彼此以更大的水平距离延伸。冷凝物收集器6在图1的图示中进入画面内沿着位于下侧顶点7的纵向延伸。在成对的管束2的上方,至少一个风扇8设置在配汽管道4之间的区域中。在配汽管道4之间并不意味着风扇8必须强制性地位于与配汽管道4相同的高度上。然而在俯视图(图3)中可以看到:单个的风扇8在安装面上的投影中始终位于配汽管道4之间。
风扇8支承在中心支柱9上,该支柱从风扇8起向顶点7延伸。支柱9延伸经过下端部5和冷凝物收集器6向着安装面10的方向延伸, 支柱9支承在该安装面上。因此支柱9的上部区段11基本上承载着风扇8或者包括未进一步示出的风扇传动机构和风扇驱动机构的风扇组。支柱9的下部区段12还附加地承载管束2,这些管束支承在沿着顶点7的纵向延伸的支撑托架13上。
支撑托架13是狭长的且只有所需的那么宽。支撑托架13仅用于吸收来自管束2和连接在该管束上的管道、即配汽管道4和冷凝物收集器6的力。在支撑托架13的高度上没有如在顶盖结构中那样封闭的平台。
下文中将这样的由热交换器和风扇构成的单元称为模块14。图1示出多个构造相同的模块14。在这个实施例中为四个模块14。布局也可以称为VVVV布局,该布局以这种形式可以任意继续下去。
图3在第二侧视图中示出:四个这样的模块14相继串接并通过一个共同的配汽管道4供汽。
在两个模块14之间延伸的配汽管道4分别为相互毗邻的管束2供汽(图1)。毗邻的管束2在这个区域中设置成A形亦或顶盖形。它们在蒸汽侧相互连接。然而在下端部5的区域中,各个管束2汇入分离的冷凝物收集器6中。只有边缘侧的管束2通过自己的配汽管道4而与供汽相连。另外,图1示出:出于静力原因边缘侧的管束2在它们的上端部3的区域中通过水平作用的牵杆15而与毗邻的管束2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将外侧的管束2固定。而处于内侧的管束2则不必相对彼此加固。它们相互倚靠并且特别是通过它们的未进一步示出的管底而在配汽管道4的区域中相互联接。
图2从侧面示出图1的设置结构。由此可见,在图1中总之一定是一个4×4个模块14的设置结构。图3示范性地示出模块14的两个序列16。序列16的数量同样可以增加,同样序列16的长度也可以沿着顶点7的方向延长。
可以看到,中心支柱9在顶点7的区域中竖直地设置在风扇8的下方,并且根据模块14的数量只需要8根支柱9用以支撑整个设备1。
引入到图1至3中的附图标记也保留在其它附图中用以标记功能 相同的部件。
图4和5示出冷凝设备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其它细部。与图1至3不同的是放弃管束的图示而取而代之地示出一个辅助支撑结构17,下文借助图6至7对该支撑结构加以阐述。
图4中设备1的构造与图1和2的设备完全相似。可以看到具有下部区段12的支柱9,所述下部区段分别构造成栅极支架的形式。上部区段11与下部区段12相连,该上部区段以中心管件的形式一直延伸到风扇底部18,该风扇底部是辅助支撑结构17的组成部分。配汽管道4位于风扇底部18上侧。
借助图5可以看到:配汽管道4的直径朝着一个方向逐级地缩小。蒸汽经由各个管束2向下增加地排出。因此配汽管道4的横截面也可以连续地或逐级地减小。图5的侧视图示出:单个模块14的支撑托架13设置为相同的并构造成栅极支架。它们沿着顶点7指向径向方向。它们位于辅助支撑结构17下侧,该辅助支撑结构在支撑托架13上侧一直延伸到配汽管道4为止。
在图6中可以看到辅助支撑结构17的构造。它将模块14的三角棱柱形的内部空间包围。辅助支撑结构17的两个支脚平行于管束2延伸。支脚承载风扇底部18,该风扇底部构成辅助支撑结构17的上部终端。内部空间的三角形端侧同样由辅助支撑结构17以桁架结构张紧。
风扇底部18承载未进一步示出的风扇套圈,该风扇套圈出于空气导流的原因将风扇的风扇叶片包围。总体而言,如图6示出的那样,整个模块14由自支承的构件构成。辅助支撑结构17通过其桁架状的构造以及风扇底部18而是自支承的。配汽管道4支承在自支承的管束2上。前部的配汽管道4具有的直径小于后部的配汽管道所具有的直径。其原因在于:后部的配汽管道4设置为用于为另外的模块的管束2供汽。前部的配汽管道4只为所示出的管束2供汽。支撑托架13同样是自支承的,如中心支柱9那样。总之因此可能的是:以低的材料消耗和高的加工深度来提供预配置的组件,这些组件可以在现场以较 低的安装费用进行安装。
图7示出的是图6所示模块的俯视图。出于清晰的原因,缩短地示出下部的配汽管道4。风扇底部18在角部区域中的加固部以及牵杆21,这些牵杆从两个支腿的上部边缘起延伸到中心支柱9。风扇底部18通过这些牵杆21定中心。以未进一步示出的方式基本上不透风地给辅助支撑结构17在其三角形端侧的区域中加罩。
图8至10的实施例与图4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心支柱9在其下部区段12内不是构造成桁架梁,而是管状的。其上部区段11也构造成管状的。因此中心支柱9也可以称为管状的杆。但是由于不同的负荷情况在支撑托架13上侧在直径中具有分阶。支柱9在它的上部区段11中构造得比在它的下部区段12中更细。另外,支撑托架13通过承接件19而与支柱9的上端部20连接。因此支撑托架13负重弯曲少一些。这样可以降低支撑托架13的结构高度,特别是在与中心支柱9的连接区域内(图9)。
图10以另一个侧视图示出:各两个承接件19虽然在支柱9的上端部20的区域中汇聚在一起,然而在支撑托架13的区域内被引向该支撑托架13的相应的外角并且由此与顶点7具有距离地延伸。这改善了支撑托架13沿顶点7的方向的抗扭性。顶点7的轴线延伸进入图10的画面并位于从支柱9的较粗的下部区段12到该支柱9的较细的上部区段11的过渡区域内。
图10清楚地示出辅助支撑结构17的构造,该辅助支撑结构限定基本上三角棱柱形的内部空间和在上部区域中承载风扇底部18。风扇底部18在这个实施例中设置成方形的并且具有在该风扇底部18的平面中延伸的且带有在风扇底部18的角区域中的对角加固部的桁架牵杆。为了将空气阻力保持得尽可能地小,牵杆的数量尽可能地少。仅仅为了使风扇底部18相对中心支柱9的上端部20对中心而设置有四根牵杆21,风扇底部18利用这些牵杆而沿水平方向与支柱9连接。
图12的实施方式与图8至11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柱9在其下部区段12的区域中相对图8所示实施例构造成具有更大直径的 管。在此它特别可以是混凝土管。这个下部区段12与图8至9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其不穿过支撑托架13延伸。支撑托架13支承在下部区段12上。因此上部区段11也不是先从支撑托架13上方开始,而是在支撑托架13的下部高度范围上。这可以归因于支柱9的不同的材料成分。因此支柱9并非强制地是材料相同的一件式构件。它既可以构造成多件式的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构成。因此支柱9可以是在其下部区段12中由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和在其上部区段11中由形式为格栅结构或管结构的钢材构成的混合式构件。关于加固件19,如它们特别是在图13中可以看到的那样,参考对图8至11的说明。
图14的实施例与图1的实施例非常相似,从而可以使用那里引入的附图标记和那里的说明。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柱9的下部区段12设置为与水平面H成一个不等于90°的夹角W。水平面具体地由安装面10限定亦或也由各个模块14的支撑托架13在其中延伸的平面限定。在这个实施例中相互毗邻的序列16(图16)的下端部22支承在一个共同的基座23中。在此,相对序列16的纵向延伸横向地测量夹角W。图15示出:支柱9此外设置为与水平面H成90°的夹角W1。
与此不同,图17的实施例示出:支柱9设置为沿着投向各个序列16的端侧的视向与水平面H成90°的夹角W1。图17示出:支柱9的下部区段12与水平面H形成不等于90°的夹角W(图18)并且如在图14的实施例中那样汇聚在一个共同的基座23中。图19示出:所述基座23直接位于模块14的序列16的相应的顶点7的下方。在这种布局中为了支承总共八个模块14也仅仅需要四个中心基座23。
最后,图20示出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支柱9以它们的下端部22既沿着顶点7的方向也沿着横向于顶点7的方向与水平面H形成不等于90°的夹角W。因此,如在图22中可以看到的那样,为四个模块14只需要一个唯一的中心基座23。因此图3的整个布局仅仅支承在两个基座23上。在三个或四个序列16的布局中必然产生另外 的基座点(Fundamentpunkt),使得布局总体而言获得更大的稳定性。
在图14至23中放弃了用于加固主和辅助支撑结构的附加的支承拉条的图示。图23示出一个可能的实例:各个支柱9如何能够通过侧向的牵杆24而与毗邻的支柱9连接。这些牵杆24可以交叉地设置并从支柱9的下端部22起一直延伸到或进入支撑托架13的区域。与管束2的上部区域内的牵杆15以及与支撑托架13的区域中的牵杆25共同产生桁架状加固的复合结构,该复合结构在材料消耗比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够吸收高的侧向的风负荷。
图24示出的是一个备选的实施例,该实施例放弃了交叉的牵杆24(图23)。在管束2的上部区域中设置有牵杆15和在支撑托架13的区域中设置有附加的水平牵杆25。通过水平作用的牵杆25和自支承的管束2,由于三角形的布局而产生抗扭的桁架,该桁架能够吸收很高的负荷。
图25示出一种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横向于模块14的序列设置有附加的横梁26。横梁26从下部抓住所有的模块14。它属于主支撑结构。它位于支撑托架13的高度中。支撑托架13如在其它实施例中那样沿着顶点7的方向延伸并因此进入画面内。在这个示意性的图示中支撑托架13位于横梁26的上部边缘上。每两个模块14的支柱9延伸穿过横梁26。其它模块14的支柱9只具有上部区段11。边缘侧的序列16的支柱9不具有下部区段。毗邻的、内侧的序列16的支柱9通过横梁26承载着边缘侧的序列16。因此对于总共七个序列16来说只需要三根带有一直伸向安装面10的下部区段12的支柱9。
管束2以未进一步示出的方式如下设置,即,设备1包括至少一个顺流式冷凝器(Gleichstromkondensator)和至少一个逆流式冷凝器(Gegenstromkondensator)(分馏器),在所述顺流式冷凝器中蒸汽和冷凝物沿着相同的方向流动,在所述逆流式冷凝器中冷凝物与蒸汽反向地流动。逆流式冷凝器与上部的抽吸室相连。
附图标记列表
1  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
2  管束
3  2的上端部
4  配汽管道
5  2的下端部
6  冷凝物收集器 
7  顶点
8  风扇
9  中心支柱
10 安装面
11 9的上部区段 
12 9的下部区段 
13 支撑托架
14 模块
15 牵杆
16 序列
17 辅助支撑结构 
18 风扇底部
19 承接件
20 9的上端部
21 牵杆
22 9的下端部
23 基座
24 9之间的交叉牵杆
25 牵杆
26 横梁
W  夹角
W1 夹角
H  水平面

Claims (16)

1.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1.1各两个管束(2)以它们的上端部(3)与用于将蒸汽引入管束(2)的配汽管道(4)相连并且以它们的下端部(5)与用于从管束(2)中收纳冷凝物的冷凝物收集器(6)相连;
1.2管束(2)设置成V形,使得成对的管束(2)的配汽管道(4)与该成对的管束(2)的冷凝物收集器(6)相比相对彼此以更大的距离延伸,使得冷凝物收集器(6)设置在V形布局的位于下部的顶点(7)的区域中;
1.3在成对的管束(2)的上侧,至少一个抽吸的风扇(8)设置在配汽管道(4)之间的区域中;
1.4风扇(8)由中心支柱(9)承载,该支柱从所述风扇(8)起向顶点(7)延伸;
1.5管束(2)支承在支撑托架(13)上,该支撑托架沿着顶点(7)的纵向延伸并与中心支柱(9)连接;
1.6管束(2)为自支承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中心支柱(9)在风扇(8)的下侧竖直延伸直到支撑托架(13)为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中心支柱(9)具有下部区段(12),该下部区段从支撑托架(13)的下侧起一直延伸到设备(1)的安装面为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管束(2)的多个序列(16)中,在V形布局中相互毗邻的管束(2)以它们的上端部(3)与共同的配汽管道(4)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沿着顶点(7)的纵向毗邻的支柱(9)和/或相互毗邻的V形管序列(16)的支柱(9)在支撑托架(13)的下侧至少在它们的长度的部分区域上 以相对水平面(H)具有不等于90°的夹角(W)地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毗邻的、在支撑托架(13)下侧至少部分倾斜地延伸的支柱(9)支承在共同的基座(23)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毗邻的倾斜的支柱(9)构成的组或在多序列的设备中四个毗邻的倾斜的支柱(9)构成的组分别支承在共同的基座(23)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毗邻的支柱(9)和/或管束(2)和/或支撑托架(13)经由牵杆(15,24,25)而相互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撑托架(13)由承接件(19)保持,这些承接件从支柱(9)起一直延伸到位于较低处的支撑托架(13)为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托架(13)上设置有自支承的支撑结构(17),该支撑结构与支柱(9)分离地承载着风扇套圈的重量。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柱(9)和/或支撑托架(13)至少部分地由桁架梁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柱(9)至少部分地构造成管状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柱(9)具有或构成通道,以便将冷却空气从下向上引向风扇(8)的驱动机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通风机,以便将冷却空气抽吸或挤压穿过通道。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并排设置的管束(2)的多个毗邻的序列(16)以V形布局支承在至少一根横梁(26)上,该横梁相对顶点(7)横向延伸,其中,所述横梁(26)支承在至少一根支柱(9)上和/或至少一根横梁支柱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柱(9)的数量和/或承载横梁(26)的横梁支柱的数量小于由横梁(26)承载的序列(16)的数量。
CN201420678941.6U 2014-09-29 2014-11-11 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 Active CN20424082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4104666.6U DE202014104666U1 (de) 2014-09-29 2014-09-29 Anlage zur Kondensation von Dampf
DE202014104666.6 2014-09-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40827U true CN204240827U (zh) 2015-04-01

Family

ID=52010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78941.6U Active CN204240827U (zh) 2014-09-29 2014-11-11 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40827U (zh)
DE (1) DE202014104666U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8290A (zh) * 2016-06-21 2019-02-12 艾威普科公司 全次级的空气冷却式工业蒸汽冷凝装置
CN109564076A (zh) * 2016-08-24 2019-04-02 Spx空气冷却技术比利时公司 引风空冷式冷凝器
CN110345794A (zh) * 2018-04-06 2019-10-18 Ovh公司 热交换器组件
US11162696B2 (en) 2018-04-06 2021-11-02 Ovh Cool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installation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24229B1 (fr) * 2017-10-31 2019-05-27 Hamon Thermal Europe S.A. Unité de refroidissement, installation et procédé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37800B4 (de) 1999-08-10 2005-06-16 Gea Energietechnik Gmbh Anlage zur Kondensation von Dampf
DE10323791A1 (de) 2003-05-23 2004-12-09 Gea Energietechnik Gmbh Luftbeaufschlagter Trockenkühler zum Kondensieren von Wasserdampf
DE102007012539B4 (de) 2007-03-13 2011-03-03 Gea Energietechnik Gmbh Kondensationsanlage
US8235363B2 (en) 2008-09-30 2012-08-07 Spx Cooling Technologies, Inc.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 with hybrid supporting structur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8290A (zh) * 2016-06-21 2019-02-12 艾威普科公司 全次级的空气冷却式工业蒸汽冷凝装置
CN109564076A (zh) * 2016-08-24 2019-04-02 Spx空气冷却技术比利时公司 引风空冷式冷凝器
CN109564076B (zh) * 2016-08-24 2020-09-18 Spg空气冷却比利时公司 引风空冷式冷凝器
CN110345794A (zh) * 2018-04-06 2019-10-18 Ovh公司 热交换器组件
US11162696B2 (en) 2018-04-06 2021-11-02 Ovh Cool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installation thereof
US11306970B2 (en) 2018-04-06 2022-04-19 Ovh Stackable dry cooler assembly with heat exchanger pane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4104666U1 (de) 2014-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40827U (zh) 用于使蒸汽冷凝的设备
CN106716036B (zh) 用于冷凝蒸汽的设备
US10161683B2 (en) Dry cooling system for powerplants
CN109564076A (zh) 引风空冷式冷凝器
JP2022184925A (ja) 小型チューブ空冷式工業用蒸気凝縮器
EP3004777B1 (en) Modular air cooled condenser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5178649B (zh) 用于气冷式冷凝器的导气板
CN205593409U (zh) 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的模块式氟塑料气气换热器
US20230251038A1 (en) Advanced large scale field-erected air cooled industrial steam condenser
US11933542B2 (en) Advanced large scale field-erected air cooled industrial steam condenser
US3976127A (en) Heat exchanger assemblies
US9739069B2 (en) Methods of assembling cooling towers
CN105121975B (zh) 改进的太阳能单元组件和构造这种组件的方法
US20170210274A1 (en) Three Dimensional Interlocked Fullerene Lattice Go-Tube Truss
CN203454834U (zh) 机力通风空气冷却凝汽器
US4308913A (en) Cooling tower with elevated heat exchanger elements supported on girders
JP6932722B2 (ja) 底部支持型ボイラ
EA015524B1 (ru) Мост закрытого типа
CN103940130B (zh) 一种槽式聚光器支撑结构
CN206496681U (zh) 一种防结垢多壳程组装式换热器
CN208061674U (zh) 反应堆及其非能动冷凝装置
US20180010714A1 (en) Stacked duct assemblies
CN207501730U (zh) 冷却塔淋水降噪装置
RU2800622C1 (ru)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й крупномасштабный монтируемый на месте применения промышленный паровой конденсатор с воздушным охлаждением
US20170003088A1 (en) Modules for heat exchange for use in cooling tow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ochum

Patentee after: GEA ENERGIETECHNIK GmbH

Address before: German Herne

Patentee before: GEA ENERGIETECHNIK GmbH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German Herne

Patentee after: GEA ENERGIETECHNIK GmbH

Address before: Bochum

Patentee before: GEA ENERGIETECHNIK GmbH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0

Address after: Bochum

Patentee after: Yingneng direct air condensing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Bochum

Patentee before: GEA ENERGIETECHNIK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