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39263U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39263U
CN204239263U CN201420369374.6U CN201420369374U CN204239263U CN 204239263 U CN204239263 U CN 204239263U CN 201420369374 U CN201420369374 U CN 201420369374U CN 204239263 U CN204239263 U CN 204239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valve
rotary compressor
valve
spring
valve p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693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津政雄
吉国强
王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Toshiba Compressor Corp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693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39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39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3926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气缸组件、两个轴承和排气装置。至少一个轴承上设有阀腔。排气装置包括排气阀、限位板和弹簧,排气阀的部分外周壁与阀腔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排气通道,限位板设在阀腔内且位于排气阀的远离排气孔的一侧,弹簧的动作端止抵在排气阀上,弹簧的连接端止抵在限位板上,其中弹簧的动作端的外径的最大值为Ds,排气阀的外周壁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Dv,阀腔的内径的最小值为Dc,Ds、Dv、Dc之间满足如下关系:70%Dv<Ds<Dc。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可以改善排气孔的延迟关闭的问题以改善排气孔的密封性,提高制冷量,减少耗电量。

Description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搭载旋转式压缩机的系统在全球正在普及,为了提高其效率,最重要的是改善压缩机和提高可靠性。但是,以往的旋转式压缩机长期使用了舌型排气阀。
以往的舌型排气阀的阀收纳槽的面积大,其底面也薄,所以具有轴承刚性下降的缺点。作为其改善对策,相关技术中揭示了将排气阀换成可以上下动作的自由阀。排气阀无固定部,由排出气体打开可以进行上下动作的平板的排气阀。但相关技术中的排气阀存在如下问题:一方面,排气阀会由于活塞的旋转角度或排气量的变动产生倾斜,从而会造成排气孔关闭延迟导致制冷量下降。另一方面,如果增加了弹簧的按压力,排气阀的上下动作虽然稳定了,可是会产生过压缩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可以改善排气孔的延迟关闭的问题以改善排气孔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包括具有压缩腔的气缸;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分别设在所述气缸组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至少一个所述轴承上设有与所述压缩腔连通的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轴承的阀腔,所述阀腔的朝向所述压缩腔的一端限定出排气孔;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阀、限位板和弹簧,所述排气阀设在所述阀腔内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气孔,所述排气阀的部分外周壁与所述阀腔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排气通道,所述限位板设在所述阀腔内且位于所述排气阀的远离所述排气孔的一侧以限定所述排气阀的运动位移,所述弹簧的动作端止抵在所述排气阀上,所述弹簧的连接端止抵在所述限位板上,其中所述弹簧的动作端的外径的最大值为Ds,所述排气阀的外周壁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Dv,所述阀腔的内径的最小值为Dc,所述Ds、Dv、Dc之间满足如下关系:70%Dv<Ds<Dc。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可以改善排气孔的延迟关闭的问题以改善排气孔的密封性,提高制冷量,减少耗电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旋转式压缩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排气阀被构造成与所述阀腔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在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排气通道。
可选地,所述排气通道为3~6个。
优选地,所述多个排气通道均匀间隔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腔的横截面形成为正多边形,所述排气阀形成为圆形板。
可选地,所述弹簧为线型弹簧或非线型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排气阀为多个且在上下方向上叠加。
具体地,所述阀腔为粉末合金成型件或锻造法成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气阀上设有多个气窗,每个所述气窗在所述排气阀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排气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旋转式压缩机。
附图说明
图1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相关,表示旋转式压缩机的内部的纵截面图;
图2同实施例1相关的,主轴承上配置的阀腔的平面图;
图3a同实施例1相关的,构成排气装置的限位板的俯视图;
图3b为图3a所示的限位板的侧视图;
图3c同实施例1相关的,构成排气装置的线圈弹簧的俯视图;
图3d为图3c所示的线圈弹簧的侧视图;
图3e同实施例1相关的,构成排气装置的排气阀的俯视图;
图3f为图3e所示的排气阀的侧视图;
图4同实施例1相关的、表示排气装置的截面图;
图5a同实施例1相关的、表示排气装置的俯视图;
图5b同实施例1相关的、表示排气装置的侧视图;
图6同实施例1相关的、排气阀姿势控制相关说明图;
图7同实施例1相关的、排气阀姿势控制相关说明图;
图8同实施例1相关的、与排气阀的姿势控制相关的以往的设计案例;
图9a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相关的、非线形弹簧的圆柱形线圈弹簧的俯视图;
图9b为图9a所示的圆柱形线圈弹簧的侧视图;
图9c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相关的、非线形弹簧的圆锥型线圈弹簧的俯视图;
图9d为图9c所示的圆锥型线圈弹簧的侧视图;
图10同实施例2相关的、非线形弹簧的特性图;
图11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相关的、正多边形阀腔的设计例;
图12同实施例3相关的、正多边形阀腔和排气阀的设计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2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其中旋转式压缩机可以为单缸旋转式压缩机或双缸旋转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还可以立式压缩机、卧式压缩机、摇摆旋转式压缩机、壳体低压式旋转式压缩机或2级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可以应用在空调装置、制冷装置或热水器等冷冻循环装置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气缸组件、两个轴承和排气装置,其中,气缸组件包括具有压缩腔41的气缸40。两个轴承分别设在气缸组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至少一个轴承上设有与压缩腔41连通的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轴承的阀腔12,阀腔12的朝向压缩腔41的一端限定出排气孔13。换言之,两个轴承分别为主轴承50和副轴承55,主轴承50设在气缸组件的上表面,副轴承55设在气缸组件的下表面,主轴承50和/或副轴承55上设有阀腔12,阀腔12与压缩腔41连通。
排气装置包括排气阀20、限位板30和弹簧35,排气阀20设在阀腔12内以打开或关闭排气孔13,排气阀20的部分外周壁与阀腔12的内周壁12a之间限定出排气通道,限位板30设在阀腔12内且位于排气阀20的远离排气孔13的一侧以限定排气阀20的运动位移,弹簧35的动作端止抵在排气阀20上,弹簧35的连接端止抵在限位板30上,其中弹簧35的动作端的外径的最大值为Ds,排气阀20的外周壁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Dv,阀腔12的内径的最小值为Dc,Ds、Dv、Dc之间满足如下关系:70%Dv<Ds<Dc。
在压缩腔41内压缩的高压气体的冲力下,排气阀20打开排气孔13,排入到排气孔13内的高压气体从排气通道排入到阀腔12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可以改善排气孔的延迟关闭的问题以改善排气孔的密封性,提高制冷量,减少耗电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f所示,阀腔12的横截面为圆形,排气阀20被构造成与阀腔12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在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排气通道。可选地,排气通道为3~6个。优选地,多个排气通道均匀间隔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阀腔12的横截面形成为正多边形,排气阀20形成为圆形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气阀20为多个且在上下方向上叠加。
具体地,阀腔12为粉末合金成型件或锻造法成型件。从而便于阀腔12的加工成型。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气阀20上设有多个气窗20d,每个气窗20d在排气阀20的厚度方向贯穿排气阀20。从而可以扩大气体通道,具有改善排气阻力和噪音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
下面参考图1-图12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几个具体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形态根据图1进行说明。
旋转式压缩机1由固定在壳体2的内径上的压缩机构部4以及其上部配置的电机部3构成。压缩机构部4具备气缸40、在该气缸中构成的压缩腔41中进行偏心运转的活塞45、与该活塞进行同步往复运动的滑片(无图示)、使活塞45偏心驱动的偏心轴60、对该偏心轴进行滑动支持的主轴承50和副轴承55。
主轴承50和副轴承55分别由长轴承50a和主轴承法兰50b、短轴承55a和副轴承法兰55b组成。长轴承50a和短轴承55a与偏心轴60进行滑动支撑。主轴承法兰50b和副轴承法兰55b固定在气缸40中,与气缸40一起构成密封的压缩腔41。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装置10可以配置在主轴承法兰50b或者副轴承法兰55b的一侧或者两侧,实施例1中,在主轴承法兰50b中配置了排气装置10、在其上部安装了排气消声器51。
与通常的旋转式压缩机一样,在压缩腔41中压缩的高压气体通过对压缩腔41开口的排气孔13从阀腔12排出到排气消声器51中。其后,从排气管(无图示)出来排出到制冷装置中。因此,壳体2的内部压力为高压侧。
在说明排气装置10之前、首先,对排气装置10的设计构造进行说明。
图2为阀腔12的平面图。阀腔12是在主轴承法兰50b上加工的圆筒槽,其内径为Dc。在阀腔12的底部中心、具备对压缩腔41开口的圆形的排气孔13、其周围加 工的阀座14。另外,在阀腔12的内周12a具备圆环状的限位槽15(图5b中有图示)。作为参考,压缩腔41的内径和滑片46的位置用虚线表示。
排气孔13的一般设计中大约80~100%对压缩腔41的内部开口,剩下的对压缩腔41的外部开口。图2的设计中,排气孔13的开口面积的大约95%对压缩腔41的内部开口。另外,如图1所示,排气孔13通常不是全开,由于在压缩腔41中进行偏心运转的活塞45的上端面的通过,每一转的开口面积在100~0%之间进行变化。
图3a-图3f中按从下往上的顺序,表示排气阀20、线圈弹簧35、限位板30。排气阀20由分别按照90度的角度进行配置的4个突起部20a和弯曲部20b组成、板厚为0.2~0.3mm左右的平板。各自的突起部20a的先端在直径Dv的圆的上面。因此,突起部20a的先端和阀腔12的内径(Dc)之间有小间隙、比如20~100μm左右的滑动间隙。因此,排气阀20由于4个突起部20a限制了水平方向的动作范围,在阀腔12中可以上下动。
各个弯曲部20b和阀腔的内周12a之间形成的开口部是从排气孔13出来的排气通道,所以要尽量扩大开口部的面积。另外,突起部20a的数量最好是等间隔配置的3~6个的范围。
圆筒形的线圈弹簧35、其外径为Ds、线径为d。但是,如后所述,可以使用圆锥线圈弹簧等。限位板30使用具备开口部30a的C型档环。但是、也可以使用CR形档环或者孔用的衬套螺母等省略限位槽15(图5b)。
图2所示的阀腔12中插入了排气阀20和线圈弹簧35、限位板30压入限位槽15后、图4所示的排气装置10在主轴承法兰50b的上面完成。图5a和图5b表示排气装置10的平面图和截面图。另外、在图5a的平面图中、扩大限位板30的开口部表示线圈弹簧35的位置。
在图5a和图5b中,线圈弹簧35在排气阀20和限位板30之间,排气阀20压紧在阀座14上。同时,线圈弹簧35通过其伸缩作用,排气阀20上升的时候,防止排气阀20直接冲撞限位板30上。即,线圈弹簧35不但决定排气阀20的动作范围,通过其缓冲作用,可以防止排气阀20的破损和噪音发生。
本实用新型从排气阀20的姿势控制的观点来看特点是尽量扩大线圈弹簧35。比如,在最广泛应用旋转式压缩机的家用空调的设计中,排气孔13的孔径大约为7mm。此时,阀腔12的内径(Dc)为15mm的话,线圈弹簧35的外径(Ds)考虑形状误差,最大设置在14.8mm也可以。这时,线径(d)为0.2~0.3mm左右、所以由于线径大小产生的气体阻力是不能忽视的范围。另外,大的线圈弹簧35的外径和内径大的限位板30使气体通道最大,具有改善气体阻力损失的效果。
图6中,活塞45或者偏心轴60b的旋转角度(θ)提前,比如θ=150度时表示气体排气开始的瞬间。这时,排气孔13全开,排气在排气孔13的全领域平均流动。因此,排气阀20与阀座14平行上浮,排气向4个气体通道20c平均分流,从线圈弹簧35的内径从阀腔12的上端排出。
图7中活塞45的旋转角度提前,比如表示θ=270度时的气体排出。排气孔13的开度大约低到约50%、所以排气偏排气孔13外侧流动。但是、排气阀20的平行度基本可以保持,排气平等地向4个气体通道20c中分流。其理由是,线圈弹簧35的外周压住了排气阀20的最大外径部分、这样对排气阀20作用的力矩就很大。
活塞45的旋转角进一步提前,比如θ=360或者0度的瞬间压缩腔41会切换到低压。该瞬间压缩腔41的全体切换成低圧侧、所以排气阀20需要阀座14全关闭。本实用新型,由于排气阀20的上下动作带来的倾斜较少,所以全闭的速度较快。
另一方面、如图8、线圈弹簧35的外径较小的设计中,在θ=270度中,作用于排气阀20的力矩变小,因此,排气阀20的倾斜会加大。因此,θ=360或者0度的瞬间,会产生阀座14的关闭延迟。
阀座14的全闭速度对压缩机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全闭速度慢的话,由于从阀腔12开始对压缩腔41的高压气体泄漏导致制冷量会下降,而且耗电量会增加。即,由于高压气体的再膨胀,会产生吸气量减少(制冷量下降)和压缩动力增加(耗电量增加)。因此,COP会下降。特别是搭载变频电机的旋转式压缩机的高速运行时的COP下降显著。
根据空调变频旋转式压缩机的实验结果,线圈弹簧35的外径(Ds)为(A)14.8mm和(B)10.0mm时进行比较,相对于(A)(B)的压缩机转速为30rps的时候为1.2%、高速旋转的120rps的时候为4.6%、各自的COP下降。即,高速运行后,由于排气阀20带来的阀座14的关闭延迟更加显著。另外,排气阀20的外径(Dv)=15mm的话、(A)的Ds/Dv=0.98、(B)的Ds/Dv=0.67。
但是使用定速电机(50或者60rps)的时候,比较上述(A)和(B)的话,COP差在2%以内。因此,可以判断定速电机时即使Ds/Dv=0.67也是可以使用的。
从这些数据来看,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条件如果是Ds/Dv≧0.7%的话、即使Ds/Dv=0.7COP下降也是在允许范围内。另外、考虑实施例3揭示的正多边型的阀腔的话、上述设计条件中、「线圈弹簧35的动作端的最大外径比排气阀20的最大宽度的70%大,比阀腔12的最小宽度小。」,这样描述比较贴切。
另外、Ds/Dv的比率象0.7那样小的话,使用圆锥线圈弹簧(图9c和图9d)可以使小径侧在排气阀20侧、大径侧在限位板30侧使用。上述设计中,需要排气从圆锥线圈弹簧的外径侧通过内径侧、所以线圈弹簧中间需要间隙。但是,使用CR形档环或者孔用衬套螺母的话,也可以使用圆筒线圈弹簧。
另外,作为改善排气阀的阀座关闭延迟的方法,可以增加线圈弹簧35的弹力,增加排气阀20的力矩。但如果增加弹力的话,耗电量会增加,所以COP会下降。因此,象本实用新型这样尽量扩大线圈弹簧35的外径(Ds)、使弹力最小的设计最好。
扩大线圈弹簧35的外径的话,线圈弹簧35与阀腔12的内周接触,可能会产生磨损。但是作为旋转式压缩机的原理方面的特点,从压缩腔41出来的排气包括了3~5 %左右的油,所以,对线圈弹簧35、排气阀20可以进行充分的润滑,对它们的磨耗方面也没有问题。
实施例2:
搭载可以自在切换压缩机转速的变频电机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20~120Hz的转速变动,排气量大概增加6倍左右。因此,排气阀20的行程量(S、图6)的变动也增加。另一方面,行程量(S)增加的话,排气阀的倾斜会增加,所以阀座的全闭速度会变慢,如上所述,产生COP下降的课题。
作为该课题的解决方案,实施例2使用了非线型弹簧,减少排气阀的行程量(S)的变动。图9a-图9d是非线型线圈弹簧的设计案例。图9a和图9b是圆柱型线圈弹簧,朝着图的右侧齿距在减小。因此,随着弹簧动作端的负荷增加,从齿距小的一方开始压紧,所以弹簧常数会增加。图9c和图9d是圆锥型线圈弹簧。随着线圈端的负荷增加,从线圈径大的一方开始压紧,或者收纳在线圈径大的内径中,所以弹簧常数会增加。
图10概念性地表示线型线圈弹簧①和非线性线圈弹簧②的比较。S为排气阀20的行程长,S1和S2分别是线圈弹簧①和②的最大行程长,F为作用于排气阀20的弹簧力(荷重)、F1和F2是排气阀20的行程长为0的时候,作用于各自的线圈弹簧上的初期负荷。
非线型线圈弹簧②在排气阀20的行程量增加,线圈弹簧开始压紧的时候,弹簧常数与排气阀20的行程长一起增加。即,与行程长的大小成正比,弹簧常数会增加,所以对排气阀20的负荷会增加。因此,要在控制非线型线圈弹簧②的行程长(S)过大的同时,即使在行程长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也具有稳定排气阀20的姿势的效果。
实施例3:
实施例1的阀腔12其截面是由圆组成的圆柱,但图11那样即使阀腔12的截面为正四边形、排气阀21为圆形的话,可以发挥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该设计中,具备4个气体通道20c。另外,阀腔12的截面为正三角形也可以。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阀20的形状为圆形,所以可以重叠数片阀片进行使用。该设计中阀片厚度减薄的话,对阀座52的压紧性也会提高,所以气体泄漏减少,压缩机效率有改善的效果。另外,可以使落在阀座14上的排气阀厚度减薄进一步提高密封性。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排气阀20的形状小型简单(圆形),所以完全不用担心疲劳破坏引起阀片破损。
而且,如图12所示阀腔12的截面即使是正六边形,排气阀21的动作也没有问题,越是多边形气体通道20c的数量会增加,总面积会减少。但是如图12所示,排气阀22中如果追加气窗20d的话,可以扩大气体通道。具备气窗20d的排气阀22可以替代实施例1的排气阀20进行使用。而且,阀腔12周围的倒角25是阀腔12的上部开 口端上追加的倒角,具有改善排气的排气阻力和噪音的效果。
实施例1和2揭示的线圈弹簧35的设计条件方面,实施例3也是可以借用的。另外,从实施例1到3揭示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双缸等多缸旋转式压缩机、2极压缩旋转式压缩机中采用。另外,实施例3中说明的正多边形的阀腔不是圆柱型的,所以加工性方面虽然有缺点,但如果轴承用粉末合金或锻造进行造型的话,就可以解决制造性的课题。
通过实施例1到3,本实用新型的阀腔12与以往的舌型阀排气装置相比,大幅实现小型化,加工和组装比较容易。因此,不但是以往的轴承刚性的课题,制造性和制造成本也可以改善。而且,通过排气阀20、以及控制该动作和姿势的弹簧35的设计优化,证明可以达到与以往舌型阀排气装置同等以上效率和噪音性能。另外,相信通过排气阀20轻量的特点、非线型弹簧的采用、细部设计的优化具有更进一步地改善性能的潜力。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可以在空调器、制冷装置、热水器等中使用。另外,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壳体低压式旋转式压缩机中应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排气装置容易制造,所以产业上的利用价值大。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具有如下优点:
(1)线圈弹簧外径增大,压按排气阀,所以,由于排气孔密封性的改善,制冷量上升,耗电量也减少。
(2)通过采用非线型弹簧,小的气体压力排气阀就可以开口。另外,可以控制过度的阀片行程,所以由于排气阀排气孔密封的速度会加快。因此,性能改善效果可以进一步显著改善。
(3)通过在阀腔的内周配置圆环的限位板,可以提高组装性。另外,排气阻力也可以减少。
(4)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在双缸旋转压缩机或2级压缩机中。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 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包括具有压缩腔的气缸;
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分别设在所述气缸组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至少一个所述轴承上设有与所述压缩腔连通的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轴承的阀腔,所述阀腔的朝向所述压缩腔的一端限定出排气孔;
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阀、限位板和弹簧,所述排气阀设在所述阀腔内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气孔,所述排气阀的部分外周壁与所述阀腔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排气通道,所述限位板设在所述阀腔内且位于所述排气阀的远离所述排气孔的一侧以限定所述排气阀的运动位移,所述弹簧的动作端止抵在所述排气阀上,所述弹簧的连接端止抵在所述限位板上,其中所述弹簧的动作端的外径的最大值为Ds,所述排气阀的外周壁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Dv,所述阀腔的内径的最小值为Dc,所述Ds、Dv、Dc之间满足如下关系:70%Dv<Ds<D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排气阀被构造成与所述阀腔的内周壁之间限定出在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排气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为3~6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排气通道均匀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的横截面形成为正多边形,所述排气阀形成为圆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线型弹簧或非线型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为多个且在上下方向上叠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为粉末合金成型件或锻造法成型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上设有多个气窗,每个所述气窗在所述排气阀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排气阀。
10.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
CN201420369374.6U 2014-07-04 2014-07-04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39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9374.6U CN204239263U (zh) 2014-07-04 2014-07-04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9374.6U CN204239263U (zh) 2014-07-04 2014-07-04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39263U true CN204239263U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68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69374.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39263U (zh) 2014-07-04 2014-07-04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392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0532A (zh) * 2014-07-04 2014-10-15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6337814A (zh) * 2015-07-08 2017-01-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0532A (zh) * 2014-07-04 2014-10-15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6337814A (zh) * 2015-07-08 2017-01-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6337814B (zh) * 2015-07-08 2019-06-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77522B2 (en) Mode changing apparatus for a scroll compressor
KR101299370B1 (ko) 로터리식 2단 압축기
CN103534486A (zh) 涡旋式制冷压缩机
CN104963864A (zh) 多气缸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204239263U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4806522A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冻装置
KR101381085B1 (ko) 로터리식 2단 압축기
JP2012026446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KR20140100996A (ko) 교호형 컴프레서를 위한 흡입 밸브 어셈블리
CN202250864U (zh) 一种双级变容量旋转压缩机及其空调系统
CN104279163A (zh) 旋转式压缩机
KR100944110B1 (ko) 수직형 피스톤이 구비된 왕복동 압축기
CN110785566B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04140432U (zh) 电动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4100532A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204239262U (zh) 电动式压缩机
CN204783668U (zh) 多气缸旋转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205036581U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203962347U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KR20080052786A (ko) 왕복동식 압축기
CN104110363A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JP7418190B2 (ja) ロータリ圧縮機
CN204312356U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04329258A (zh) 电动式压缩机
CN203962407U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