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31813U - 背壳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背壳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31813U
CN204231813U CN201420679960.0U CN201420679960U CN204231813U CN 204231813 U CN204231813 U CN 204231813U CN 201420679960 U CN201420679960 U CN 201420679960U CN 204231813 U CN204231813 U CN 204231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icrostrip line
fluting
feeding microstrip
aerial 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799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林平
刘瑾
林金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799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31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31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31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背壳以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扩展背壳的功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背壳,包括金属壳体和天线;金属壳体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设有贯通的开槽,开槽配置为与扬声器配合并在开槽、第一表面以及设备前壳之间的空间内形成出声音腔结构;天线包括馈电微带线,馈电微带线设置于第一表面侧;馈电微带线与第一表面之间设有间隙;馈电微带线跨越开槽;开槽的一端形成天线辐射孔,天线辐射孔的一端开口通过第二表面显露,天线辐射孔配置为与馈电微带线相互配合并辐射或接收射频信号。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等。

Description

背壳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壳以及应用该背壳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从以往的高科技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当前,在手机保持原本功能性的同时,人们对手机的外观和质感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金属由于其特殊的质感和坚固的结构特性,受到许多设计师的青睐。由于金属对电磁信号具有强大的屏蔽作用,使得将其用作手机完整的背壳,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在全金属板上实现的天线,其包括地平面元件,地平面元件上开设有多个微槽,该多个微槽可以作为天线的一个极子接收或发射射频信号。其中,地平面元件可以为全金属结构。
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上述采用全金属结构的地平面元件上开设有多个微槽,该多个微槽占用的面积较大,不适合在手机等小型移动终端上使用;另外,该全金属结构的地平面元件作为手机等小型移动终端的背壳使用时没有集成音腔的功能,导致其功能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壳,主要目的在于扩展背壳的功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前述背壳的电子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壳,包括金属壳体和天线;
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设有贯通的开槽,所述开槽配置为与扬声器配合并在所述开槽、所述第一表面以及设备前壳之间的空间内形成出声音腔结构;
所述天线包括馈电微带线,所述馈电微带线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侧;
所述馈电微带线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馈电微带线跨越所述开槽;
所述开槽的一端形成天线辐射孔,所述天线辐射孔的一端开口通过所述第二表面显露,所述天线辐射孔配置为与所述馈电微带线相互配合并辐射或接收射频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背壳,其中,所述天线还包括匹配和阻抗控制结构;
所述匹配和阻抗控制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
所述匹配和阻抗控制结构与所述馈电微带线电性连接;
所述匹配和阻抗控制结构配置为对流经其上的射频信号的谐振频率进行调整后输出的结构。
前述的背壳,还包括绝缘件;
所述绝缘件设置于所述开槽,且置于所述天线辐射孔与所述馈电微带线之间;
所述馈电微带线设置于所述绝缘件且两者之间保持相对固定;
所述绝缘件设有与所述天线辐射孔相对的通孔。
前述的背壳,其中,所述绝缘件与所述天线辐射孔相对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单个或多个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主体以及如上所述的任一种背壳;
所述电子设备主体包括前壳、射频信号收发电路以及扬声器;
所述前壳与所述金属壳体扣合连接且于两者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射频信号收发电路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且与所述馈电微带线电性连接,所述射频信号收发电路配置为接收或发送射频信号的电路;
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且与所述开槽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主体设有基准电位点,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基准电位点电性连接。
前述的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等。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背壳以及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金属壳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设有贯通的开槽,该开槽可以与扬声器配合并在开槽、第一表面以及设备前壳之间的空间内形成出声音腔结构,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壳集成了音腔的功能;另外,由于馈电微带线跨越开槽,馈电微带线与天线辐射孔相互配合可以辐射或接受射频信号,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壳集成了天线的功能,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壳集成了音腔和天线双重的功能,背壳的功能得到极大地扩展,用户的使用体验也较佳。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壳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壳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内部的部分元器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的谐振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背壳,包括金属壳体1和天线2。金属壳体1包括第一表面10以及与该第一表面10相对的第二表面20,此处的相对是指“第一表面10”与“第二表面20”两者的方向相反,比如,当第一表面10为上表面,则第二表面20为下表面,反之亦然,当第一表面10为下表面,则第二表面20为上表面。
如图1所示,第一表面10和第二表面20之间设有贯通的开槽11,开槽11可以与扬声器3配合并在开槽11、第一表面10以及设备前壳之间的空间内形成出声音腔结构;扬声器3发出的声音经过该出声音腔结构后,音质更加浑厚,并且没有杂音。天线2包括馈电微带线21,馈电微带线21设置于第一表面侧,馈电微带线21与第一表面10之间设有间隙。馈电微带线21跨越开槽11。此处的“跨越”是指馈电微带线21从开槽11的开口正上方穿过。
如图1所示,开槽11的一端形成天线辐射孔12,如图2所示,天线辐射孔12的一端开口121通过第二表面20显露。其中,天线辐射孔12可以与馈电微带线21相互配合并辐射或接收射频信号。天线辐射孔12的尺寸大小可以根据天线2的辐射频率进行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在实施时,如图1所示,馈电微带线21从天线辐射孔12的上方经过,两者之间留有间隙,当向馈电微带线21中馈入射频信号时,此时金属壳体1作为馈电微带线21的地平面结构,天线辐射孔12和馈电微带线21共同作为天线2的两个极子,两者相互作用并向外部辐射射频信号。其中,两者相互作用并接收外部射频信号的工作过程与上述刚好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上述的馈电微带线21在与射频收发电路相接的相对端,与第一表面10开路或短路;或者,馈电微带线21的该相对端与第一表面10通过电容性、电感性或电阻性等负载实现连接。其中,为达到天线2的最佳性能,馈电微带线21跨越开槽11的位置可在开槽11的中心左右偏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金属壳体的第一表面10和第二表面之间设有贯通的开槽11,该开槽11可以与扬声器3配合并在开槽11、第一表面10以及设备前壳之间的空间内形成出声音腔结构,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壳集成了音腔的功能;另外,由于馈电微带线21跨越开槽11,馈电微带线21与天线辐射孔12相互配合可以辐射或接受射频信号,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壳集成了天线2的功能,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壳集成了音腔和天线2双重的功能,背壳的功能得到极大地扩展,用户的使用体验也较佳。
另外,由于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壳采用全金属壳体1结构,使应用其的电子设备整体质感更加完美。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将扬声器3集成于第一表面10,即在第一表面10上装设扬声器3,扬声器3安装于第一表面10的开槽11位置。其中,由于在壳体上装设有扬声器3,使得金属壳体1与扬声器3两者之间的装配精度更高,从而保证了出声音腔结构的质量。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天线2的信号收发质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天线2还包括匹配和阻抗控制结构22。匹配和阻抗控制结构22设置于第一表面10,匹配和阻抗控制结构22与馈电微带线21电性连接。匹配和阻抗控制结构22可以对流经其上的射频信号的谐振频率进行调整后输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匹配和阻抗控制结构22,其可以对天线2的射频信号的谐振频率进行调整,使天线2的射频信号达到最佳的谐振频率,从而提高了天线2的信号收发质量。其中,匹配和阻抗控制结构22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在现有技术中选取,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为了对馈电微带线21进行支撑和固定,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上述的背壳还包括绝缘件(图中未标示)。绝缘件设置于开槽11。绝缘件位于天线辐射孔12与馈电微带线21之间,馈电微带线21设置于绝缘件且两者保持相对固定。绝缘件设有通孔,该通孔与天线辐射孔12相对设置。此处的“相对”是指天线辐射孔12的一端开口朝向通孔的开口。具体在实施时,馈电微带线21可以通过胶水或压板等固定于绝缘件,具体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设置。通过设置的绝缘件,使得馈电微带线21可以稳定地跨设于开槽11的开口正上方位置,且可以保持馈电微带线21与天线辐射孔12之间位置的相对稳定,从而提高了馈电微带线21的工作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绝缘件可以为一塑胶网格,通过调整绝缘件的尺寸大小和安装位置,进而可以调整音腔的频率响应,使扬声器3的音质达到最佳。
进一步的,绝缘件与天线辐射孔12相对的通孔的数量为单个或多个。更进一步的,该多个天线辐射孔12在开槽底面上的一个矩形区域内均匀分布,这样天线2的信号辐射性能更好。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电子设备主体(图中未标示)以及上述的背壳。电子设备主体包括前壳5、射频信号收发电路4以及扬声器3。前壳5与金属壳体1扣合连接且于两者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图中未标示),前壳5与金属壳体1两者保持相对固定。射频信号收发电路4设置于容纳空间,射频信号收发电路4与馈电微带线21电性连接,射频信号收发电路4用于接收或发送射频信号。扬声器3设置于容纳空间,扬声器3与开槽11相对设置。扬声器3与开槽11相互配合可以在开槽11的空间内形成音腔。
图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天线2的谐振曲线,可以看出天线2在WiFi2.4GHz和5GHz频段实现了良好覆盖。
其中,由于背壳集成了天线2和音腔两种功能,将其装配于电子设备后,可以极大地节约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和体积,有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另外,电子设备可以采用全金属的外壳设计,使得电子设备的整体质感更加完美。
进一步地,为了形成电子设备的完整地结构,防止金属壳体1的基准电位漂移,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电子设备主体设有基准电位点(图中未标示),金属壳体1与基准电位点电性连接,从而使金属壳体1保持在基准电位,进而形成电子设备的完整地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等,具体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背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壳体和天线;
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设有贯通的开槽,所述开槽配置为与扬声器配合并在所述开槽、所述第一表面以及设备前壳之间的空间内形成出声音腔结构;
所述天线包括馈电微带线,所述馈电微带线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侧;
所述馈电微带线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馈电微带线跨越所述开槽;
所述开槽的一端形成天线辐射孔,所述天线辐射孔的一端开口通过所述第二表面显露,所述天线辐射孔配置为与所述馈电微带线相互配合并辐射或接收射频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还包括匹配和阻抗控制结构;
所述匹配和阻抗控制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
所述匹配和阻抗控制结构与所述馈电微带线电性连接;
所述匹配和阻抗控制结构配置为对流经其上的射频信号的谐振频率进行调整后输出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件;
所述绝缘件设置于所述开槽,且置于所述天线辐射孔与所述馈电微带线之间;
所述馈电微带线设置于所述绝缘件且两者之间保持相对固定;
所述绝缘件设有与所述天线辐射孔相对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与所述天线辐射孔相对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单个或多个。
5.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背壳;
所述电子设备主体包括前壳、射频信号收发电路以及扬声器;
所述前壳与所述金属壳体扣合连接且于两者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射频信号收发电路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且与所述馈电微带线电性连接,所述射频信号收发电路配置为接收或发送射频信号的电路;
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且与所述开槽相对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主体设有基准电位点,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基准电位点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
CN201420679960.0U 2014-11-07 2014-11-07 背壳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4231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79960.0U CN204231813U (zh) 2014-11-07 2014-11-07 背壳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79960.0U CN204231813U (zh) 2014-11-07 2014-11-07 背壳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31813U true CN204231813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9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79960.0U Active CN204231813U (zh) 2014-11-07 2014-11-07 背壳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3181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9929A (zh) * 2016-01-18 2016-05-25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金属后壳的nfc天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22347A (zh) * 2016-04-05 2016-06-29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设天线的电子产品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CN108470982A (zh) * 2018-03-22 2018-08-31 深圳捷豹电波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天线模组和移动终端
CN109643853A (zh) * 2016-08-31 2019-04-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以及包括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9818132A (zh) * 2017-11-22 2019-05-28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射频天线布置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主机外壳及主机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9929A (zh) * 2016-01-18 2016-05-25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金属后壳的nfc天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5609929B (zh) * 2016-01-18 2018-04-27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金属后壳的nfc天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22347A (zh) * 2016-04-05 2016-06-29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设天线的电子产品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CN109643853A (zh) * 2016-08-31 2019-04-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以及包括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US11145949B2 (en) 2016-08-31 2021-10-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09818132A (zh) * 2017-11-22 2019-05-28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射频天线布置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主机外壳及主机设备
CN108470982A (zh) * 2018-03-22 2018-08-31 深圳捷豹电波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天线模组和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0838B2 (en) Three-slotted antenna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3858277B (zh) 一种三极化天线
CN204231813U (zh) 背壳以及电子设备
US10276938B2 (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N103457024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KR102300862B1 (ko) 전자 장치
CN203674379U (zh) 一种移动终端金属结构天线
WO2021238347A1 (zh) 天线和电子设备
WO2011116575A1 (zh) 一种无线设备
CN203674380U (zh) 一种移动终端金属外观天线
CN105244610A (zh) 一种宽频4g外置pcb板天线
CN105811123A (zh) 一种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4953276A (zh) 一种通讯电子设备及其天线装置
CN204257819U (zh) 多频段宽频抗金属天线
CN203367465U (zh) 一种超宽带的新型lte金属框天线
CN204668472U (zh) 一种耦合手机天线
WO2019227651A1 (zh) 便携式通信终端及其pifa天线
CN106374212B (zh) 一种紧凑型高隔离度mimo天线
CN201438763U (zh) 一种无线固定终端
CN205016674U (zh) 一种宽频4g外置pcb板天线
CN203932317U (zh) 电子设备
CN105186133B (zh) 一种天线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1122655Y (zh) 小型蓝牙平面倒f天线
CN205406715U (zh) 一种具备宽频特性的宽带天线
US20110148735A1 (en) Dual-band anten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