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9021U -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 - Google Patents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9021U
CN204229021U CN201420688428.5U CN201420688428U CN204229021U CN 204229021 U CN204229021 U CN 204229021U CN 201420688428 U CN201420688428 U CN 201420688428U CN 204229021 U CN204229021 U CN 204229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over
pedestal
seal plug
box base
join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884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u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u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u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u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884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90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9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90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包括座体、贯穿座体并延伸至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以及外侧密封机构和内侧密封机构,所述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外侧密封机构包括外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底座外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所述内侧密封机构包括内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底座内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缆接头盒底座,通过密封机构实现光缆与底座之间的密封,取代了传统的利用热缩套管实现热缩密封的方式,从而使得光缆安装操作简易便捷,进而减少安装过程中因人为因素产生的安装不当情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
背景技术
光缆接头盒是一种光缆安装中为相邻光缆间提供光学、密封和机械强度连续性的接续保护装置,或称光缆接续盒,其主要适用于各种结构光缆的架空、管道、直埋等敷设方式之直通和分支连接。光缆接头盒的底座设有进出线孔,进出线孔为圆柱形套筒孔,光缆进出光缆接头盒的底座时需要通过热缩套管实现进出光缆与底座之间的密封,从而需要借助大量热熔设备,这种密封方法会导致密封后效果较差,并且,密封施工操作和密封完成后的后期维护都较为不便。同时,采用上述传统的密封方式,还会存在以下的缺陷:一、受密封化学材料不稳定的因素,导致在高温时热缩套管熔化流出从而使接头盒漏气进水;二、受到天气的因素,特别是北方极寒冷的天气条件下,无法达到热熔温度进行热缩密封;三、热缩密封是一项技术要求极高的技术活,目前这类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四、在现在人工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单个光缆接头盒操作时间过长。五、现有的光缆接头盒对工具的依赖度比较高,紧急施工时问题还需要专用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通过密封机构实现光缆与底座之间的密封,取代了传统的利用热缩套管实现热缩密封的方式,从而使得光缆安装操作简易便捷,进而减少安装过程中因人为因素产生的安装不当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包括座体、贯穿座体并延伸至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以及外侧密封机构和内侧密封机构,所述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外侧密封机构包括外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座体外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所述内侧密封机构包括内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座体内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
所述底座包括多个进出光缆管。
所述进出光缆管与所述座体一体成型。
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柱体,其内径不大于光缆的外径。
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台体,其最小内径不大于光缆的外径。
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压紧件和/或垫片。
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套设在进出光缆管上的护套。
所述进出光缆管的内径口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密封堵头的外径口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扣合的定位凸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1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a-2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a-3c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a-1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10,包括座体11、贯穿座体11并延伸至座体11两侧的进出光缆管12以及外侧密封机构13和内侧密封机构14,在所述座体11两侧的进出光缆管12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外侧密封机构13包括外侧密封堵头131,以及与位于座体11外侧的进出光缆管12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132;所述内侧密封机构14包括内侧密封堵头141,以及与位于座体11内侧的进出光缆管12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142。
其中,当无进/出光缆穿入时,只需将所述外侧密封堵头131推入进出光缆管12内即可;当有进/出光缆穿入时,需要将光缆穿入所述外侧密封堵头131。同样的,内侧密封堵头141的使用方式与所述外侧密封堵头131的类似。
为了确保光缆和光缆接头盒底座10之间不存在间隙,需要令光缆的直径和所述外侧密封堵头131及内侧密封堵头141的内径均密切配合,通常通过促使光缆的橡胶外套微变形来实现光缆与所述密封堵头131内径及内侧密封堵头141内径的紧密贴合: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柱体时,令其内径不大于光缆的直径,通常略小于光缆的直径即可;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台体时,令其最小内径不大于光缆的直径,通常令其最小内径略小于光缆的直径即可。采用中空圆台体设计的密封堵头,能够方便光缆的穿入。通常,所述密封堵头的外径尺寸需要使得密封堵头能够刚好卡入在所述进出光缆管12的管内: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柱体时,令其外径略小于进出光缆管12的内径即可;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台体时,令其最大外径略小于进出光缆管12的内径即可。
本实施例的光缆接头盒底座10的外侧紧固件132和内侧紧固件142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且所述外侧紧固件132和内侧紧固件142的一端均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供光缆穿过的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径小于相配合的密封堵头的外径或最小外径(当采用中空圆台体的密封堵头时)。所述紧固件通过与所述进出光缆管12外壁上的螺纹相配合,从而能够完成向下旋转拧入的操作,进而推动密封堵头向进出光缆管12的管体内移动,并确保密封堵头始终位于进出光缆管12的管体内。
通常情况下,所述底座可以设置有多个大小不同的进出光缆管12,每个进出光缆管12和与其搭配使用的外侧密封堵头131、内侧密封堵头141、外侧紧固件132及内侧紧固件142应符合上述尺寸要求。
通常,为了确保密封效果,所述进出光缆管应与所述座体一体成型。
图2a-2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缆接头盒底座20,包括座体21、贯穿座体21并延伸至座体21两侧的进出光缆管22以及外侧密封机构23和内侧密封机构24,在所述座体21两侧的进出光缆管22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外侧密封机构23包括外侧密封堵头231、以及与位于座体21外侧的进出光缆管22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232、外侧压紧件233和外侧垫片234;所述内侧密封机构24包括内侧密封堵头241、以及与位于座体21内侧的进出光缆管22的螺纹相配合的内侧紧固件242、内侧压紧件243和内侧垫片244。
其中,当无进/出光缆穿入时,只需将所述外侧密封堵头231、外侧压紧件233和外侧垫片234顺次推入进出光缆管22内即可;当有进/出光缆穿入时,需要将光缆穿入所述外侧密封堵头231、外侧压紧件233和外侧垫片234,再一起推入进出光缆管22内。同样的,内侧密封堵头241、内侧压紧件243和内侧垫片244的使用方式与所述外侧密封堵头231、外侧压紧件233和外侧垫片234的类似。
为了确保光缆和光缆接头盒底座20之间不存在间隙,需要令光缆的直径和所述外侧密封堵头231及内侧密封堵头241的内径密切配合,通常通过促使光缆的橡胶外套微变形来实现光缆与所述密封堵头231内径及内侧密封堵头241的内径的紧密贴合: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柱体时,令其内径不大于光缆的直径,通常略小于光缆的直径即可;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台体时,令其最小内径不大于光缆的直径,通常令其最小内径略小于光缆的直径即可。采用中空圆台体设计的密封堵头,能够方便光缆的穿入。通常,所述密封堵头的外径尺寸需要使得密封堵头能够刚好卡入在所述进出光缆管22的管内: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柱体时,令其外径略小于进出光缆管22的内径即可;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台体时,令其最大外径略小于进出光缆管22的内径即可。
本实施例的光缆接头盒底座20的外侧紧固件232和内侧紧固件242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且所述外侧紧固件232和内侧紧固件242的一端均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供光缆穿过的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径小于相配合的密封堵头的外径或最小外径(当采用中空圆台体的密封堵头时)。所述紧固件通过与所述进出光缆管22外壁上的螺纹相配合,从而能够完成向下旋转拧入的操作,进而推动密封堵头向进出光缆管22的管体内移动,并确保密封堵头始终位于进出光缆管22的管体内。所述外侧压紧件233和外侧垫片234在外侧紧固件232向下旋转拧入时,起到对外侧密封堵头231进行压紧的作用。同样的,所述内侧压紧件243和内侧垫片244在内侧紧固件242向下旋转拧入时,起到对内侧密封堵头241进行压紧的作用。所述压紧件和垫片的外径应大于相配合的端盖孔洞的直径。
通常情况下,所述底座可以设置有多个大小不同的进出光缆管22,每个进出光缆管22和与其搭配使用的外侧密封堵头231、外侧紧固件232、外侧压紧件233、外侧垫片234、内侧密封堵头241、内侧紧固件242、内侧压紧件243和内侧垫片244均应符合上述尺寸要求。
通常,为了确保密封效果,所述进出光缆管应与所述座体一体成型。
图3a-3c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缆接头盒底座30,包括座体31、贯穿座体31并延伸至座体31两侧的进出光缆管32以及外侧密封机构33和内侧密封机构34,在所述座体31两侧的进出光缆管32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外侧密封机构33包括外侧密封堵头331、以及与位于座体31外侧的进出光缆管32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332、外侧压紧件333、外侧垫片334以及套设在进出光缆管32上的外侧护套335;所述内侧密封机构34包括内侧密封堵头341、以及与位于座体31内侧的进出光缆管32的螺纹相配合的内侧紧固件342、内侧压紧件343、内侧垫片344。
其中,当无进/出光缆穿入时,只需将所述外侧密封堵头331、外侧压紧件333和外侧垫片334顺次推入进出光缆管32内即可;当有进/出光缆穿入时,需要将光缆穿入所述外侧密封堵头331、外侧压紧件333和外侧垫片334,再一起推入进出光缆管32内。同样的,内侧密封堵头341、内侧压紧件343和内侧垫片344的使用方式与所述外侧密封堵头331、外侧压紧件333和外侧垫片334的类似。
为了确保光缆和光缆接头盒底座30之间不存在间隙,需要令光缆的直径和所述外侧密封堵头331及内侧密封堵头341的内径密切配合,通常通过促使光缆的橡胶外套微变形来实现光缆与所述密封堵头331内径及内侧密封堵头341的内径的紧密贴合: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柱体时,令其内径不大于光缆的直径,通常略小于光缆的直径即可;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台体时,令其最小内径不大于光缆的直径,通常令其最小内径略小于光缆的直径即可。采用中空圆台体设计的密封堵头,能够方便光缆的穿入。通常,所述密封堵头的外径尺寸需要使得密封堵头能够刚好卡入在所述进出光缆管32的管内: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柱体时,令其外径略小于进出光缆管32的内径即可;当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台体时,令其最大外径略小于进出光缆管32的内径即可。
本实施例的光缆接头盒底座30的外侧紧固件332和内侧紧固件342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且所述外侧紧固件332和内侧紧固件342的一端均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供光缆穿过的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径小于相配合的密封堵头的外径或最小外径(当采用中空圆台体的密封堵头时)。所述紧固件通过与所述进出光缆管32外壁上的螺纹相配合,从而能够完成向下旋转拧入的操作,进而推动密封堵头向进出光缆管32的管体内移动,并确保密封堵头始终位于进出光缆管32的管体内。所述外侧压紧件333和外侧垫片334在外侧紧固件332向下旋转拧入时,起到对外侧密封堵头331进行压紧的作用。同样的,所述内侧压紧件343和内侧垫片344在内侧紧固件342向下旋转拧入时,起到对内侧密封堵头341进行压紧的作用。所述压紧件和垫片的外径应大于相配合的端盖孔洞的直径。
通常情况下,所述底座可以设置有多个大小不同的进出光缆管32,每个进出光缆管32和与其搭配使用的外侧密封堵头331、外侧紧固件332、外侧压紧件333、外侧垫片334、内侧密封堵头341、内侧紧固件342、内侧压紧件343和内侧垫片344均应符合上述尺寸要求。
通常,为了确保密封效果,所述进出光缆管应与所述座体一体成型。
在施工完毕后,通过检查外侧护套335和外侧紧固件332之间是否存有间隙来判断外侧紧固件332是否拧紧。
位于座体31两侧的进出光缆管32的内径口均设置有定位凹槽321,所述外侧密封堵头331的外径口设置有与位于座体31外侧的定位凹槽321扣合的定位凸起3311;所述内侧密封堵头341的外径口设置有与位于座体31内侧的定位凹槽321扣合的定位凸起3411。
以本实施例为例,在将光缆接入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时,先将外侧紧固件332、内侧紧固件342从进出光缆管32上旋转取下,然后依次取出进出光缆管32内的外侧垫片334、外侧压紧件333、外侧密封堵头331;并依次取出内侧垫片344、内侧压紧件343、内侧密封堵头341,将进线光缆依次穿过外侧紧固件332的端盖孔洞、外侧垫片334、外侧压紧件333、外侧密封堵头331后,再从进出光缆管32的外端口穿入,从内端口穿出,然后将内端口穿出的进线光缆依次穿过内侧密封堵头341、内侧压紧件343、内侧垫片344以及内侧紧固件342的端盖孔洞,最后通过按压、旋拧外侧紧固件332以及内侧紧固件342,将密封堵头、压紧件、垫片压入进出光缆管32内,直至外侧护套335和外侧紧固件332之间不再存有间隙。
在将光缆从自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内接出时,先将外侧紧固件332和内侧紧固件342从进出光缆管32上旋转取下,然后依次取出进出光缆管32内的外侧垫片334、外侧压紧件333、外侧密封堵头331,并依次取出内侧垫片344、内侧压紧件343、内侧密封堵头341;将出线光缆依次穿过内侧紧固件342的端盖孔洞、内侧垫片344、内侧压紧件343、内侧密封堵头341后,从进出光缆管32的内端口穿进,从外端口穿出,接着依次穿过外侧密封堵头331、外侧压紧件333、外侧垫片334、外侧紧固件332的端盖孔洞,最后通过按压、旋拧外侧紧固件332、内侧紧固件342,将密封堵头、压紧件、垫片压入进出光缆管32内,直至外侧护套335和外侧紧固件332之间不再存有间隙。
在按压、旋拧紧固件之前,需要先将密封堵头的定位凸起扣合到所述进出光缆管32内径口上的定位凹槽321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包括座体、贯穿座体并延伸至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以及外侧密封机构和内侧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两侧的进出光缆管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外侧密封机构包括外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座体外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所述内侧密封机构包括内侧密封堵头,以及与位于座体内侧的进出光缆管的螺纹相配合的外侧紧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多个进出光缆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光缆管与所述座体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柱体,其内径不大于光缆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堵头呈中空圆台体,其最小内径不大于光缆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压紧件和/或垫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套设在进出光缆管上的护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光缆管的内径口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密封堵头的外径口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扣合的定位凸起。
CN201420688428.5U 2014-11-17 2014-11-17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 Active CN2042290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88428.5U CN204229021U (zh) 2014-11-17 2014-11-17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88428.5U CN204229021U (zh) 2014-11-17 2014-11-17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9021U true CN204229021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7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88428.5U Active CN204229021U (zh) 2014-11-17 2014-11-17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290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5113A (zh) * 2014-11-17 2015-07-08 宁波余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5113A (zh) * 2014-11-17 2015-07-08 宁波余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1350A (zh) 一种用于水下光电分离接续腔及其连接方法
CN204229021U (zh)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
CN204229022U (zh)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
CN204229020U (zh) 自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
CN104238056A (zh) 双端机械密封光缆接头盒
CN203117463U (zh) Fc型光纤适配器
CN104765112A (zh)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
CN206481026U (zh) 一种分体式电缆保护管
CN104765113A (zh) 双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
CN203287578U (zh) 一种引入光缆引下钢管封堵装置
CN2655264Y (zh) 微缆接头盒
CN209016594U (zh) 一种不沾灰尘的辐照橡胶电缆件
CN104238057A (zh) 单端机械密封光缆接头盒
CN204116667U (zh) 双端机械密封光缆接头盒
CN202997494U (zh) 一种井下仪器电缆连接结构
CN104765111A (zh) 自密封光缆接头盒底座
CN202678887U (zh) 架空电力输电线路跳线接续管
CN205877494U (zh) 一种管路的接插装置
CN208969299U (zh) 一种光缆接头盒
CN104425973A (zh) 一种防水连接装置
CN212480418U (zh) 一种新型的管道接驳结构
CN207148364U (zh) 光纤快速连接器
CN103791965A (zh) 一种燃气表扁平线密封组件
CN205982779U (zh) 一种光缆接头盒
CN203287584U (zh) 一种改进的光缆接头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