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17117U - 振动发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振动发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17117U CN204217117U CN201420370709.6U CN201420370709U CN204217117U CN 204217117 U CN204217117 U CN 204217117U CN 201420370709 U CN201420370709 U CN 201420370709U CN 204217117 U CN204217117 U CN 2042171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bration
- hole
- generating device
- sound generating
- l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55 vo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76425 Xiphophorus macul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动发声装置,其包括盖体以及组配于盖体的振动器,该振动器包括一用于产生振动的振动部,该盖体上设置通孔,振动器的振动部上对应于该通孔设置有固定于该振动部的振动传导柱,该振动传导柱可通过该通孔与外部介质接触并驱动该外部介质振动发声。本实用新型采用振动传导柱的结构,将位于盖体内部的振动器的振动通过盖体的通孔传递至外部介质,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缝隙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发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共振发声的振动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及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而手机中的扬声器便是实现这个高品质音乐功能的必备条件之一。目前市面上的手机,普遍采用微型电磁式扬声器来实现音乐的播放功能,但是此种结构的产品结构复杂,而且占用手机内部空间,同时因为微型电磁式扬声器自身需要一定的高度,从而严重限制了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薄型化发展。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平板发声技术的手机开始出现,但是这种手机一般都是利用手机的显示屏幕发声,因为手机屏幕的材料比较单一,一般都是易碎的玻璃材质,厚度也不能随意调节,造成屏幕发出的声音的音质难以提升,同时,将该技术应用到屏幕上也比较复杂,需要将压电振动器与屏幕固定,在装配时容易损伤玻璃屏幕,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因此制约了目前平板发声技术的发展。
图1~3为一种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振动发声装置,实际为移动装置的后盖。请先参考图1~2,所述振动发声装置包括盖板1和长条形压电振动器2,所述盖板1设有通孔10,所述平板发声装置还包括收容于所述通孔10内并被所述压电振动器2驱动以产生振动的振动板3和用于连接所述振动板3与盖板1的连接件4,所述压电振动器2的振动方向垂直所述振动板3,所述压电振动器2横跨所述振动板3设置并且其长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20固定于盖板1,所述盖板1环绕所述振动板3并与所述振动板3间隔设置。所述盖板1对应压电振动器2的两个端部20的位置延伸出两个凸台11,所述端部20固定于该凸台11。
所述压电振动器2还包括位于其中间的振动部21,该振动部21可以直接固定于所述振动板3的中央,也可以通过其它振动传递部件来连接振动部21和振动板3。
再结合图3所示,所述连接件4与振动板3轮廓形状相匹配且横截面呈倒“T”型,其包括底壁40和垂直底壁40的侧壁41,所述侧壁41设置于振动板3与盖板1之间用于填充满振动板3与盖板1之间的间隙以起密封的作用。所述振动板3与盖板1的边缘的下表面分别固持于侧壁41两侧的底壁40的上表面,并且所述振动板3、盖板1和连接件4之间通过胶水相互粘接固定。为了使该盖板发声装置的外表面平整,振动板3的上表面、盖板1的上表面和连接件4的侧壁4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该相关技术可以解决先前技术中屏幕易碎的问题,但是,因为其设置了一个振动板3,该振动板3与盖板1之间为组装关系,两者之间肯定存在缝隙,该缝隙会成为灰尘、水汽的进入口,导致内部元器件的失效,另外,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产品的外观。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振动发声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发声装置,其解决了现有平板发声技术利用显示屏做振动板,造成装配困难、玻璃屏幕易碎造成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同时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缝隙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发声装置,其包括盖体以及组配于盖体的振动器,该振动器包括一用于产生振动的振动部,该盖体上设置通孔,振动器的振动部上对应于该通孔设置有固定于该振动部的振动传导柱,该振动传导柱可通过该通孔与外部介质接触并驱动该外部介质振动发声。
作为一种改进,该振动发声装置还包括一垫圈,该垫圈固定于盖体,并且上述振动器固定于该垫圈。
作为一种改进,盖体上对应垫片位置设有凹槽,垫片固定于该凹槽。
作为一种改进,该振动器为压电振动器,其包括一基片和分别贴附于该基片上下表面的压电片,所述基片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垫圈。
作为一种改进,该振动发声装置还包括一缓冲垫,该缓冲垫套设于振动传导柱顶端,其与振动传导柱的组合体至少部分通过盖体的通孔延伸而出。
作为一种改进,盖体的通孔为阶梯孔,其设有第一通孔以及与第一通孔贯通并设有孔底面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缓冲垫呈帽型,其包括套设于缓冲垫的第一部分和自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至少部分自该通孔突出并超出该盖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部分容纳于第二通孔内并固定于该孔底面。
作为一种改进,该振动发声装置还包括一与盖体配合形成保护空间的盖板,振动器位于该保护空间内。
作为一种改进,该盖板包括一平行于盖体表面的主板、固定于盖体表面的支撑板,以及垂直于盖体表面并且连接主板与支撑板的连接板。
作为一种改进,该盖板的主板上设置若干小孔利于空气流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发声装置,采用凸柱的结构,将位于盖体内部的振动器的振动通过盖体的通孔传递至外部介质,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缝隙的问题。另外,设置缓冲垫保护凸柱,也可以减小杂音,同时可以密封通孔,防止外部灰尘等进入装置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种平板发声装置的手机后盖的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手机后盖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剖视图的局部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振动发声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振动发声装置的组合剖视图;
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振动发声装置的盖体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振动发声装置的盖体与缓冲垫组装之前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振动发声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振动发声装置中应用的压电振动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图4,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振动发声装置80的立体分解图。该振动发声装置80可以应用于各种移动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手持游戏机等。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振动发声装置80可以为一手机的后盖。
该振动发声装置80包括一盖体81、组配于盖体81的垫圈82、通过垫圈82组配于盖体81的振动器83、与盖体81共同形成保护结构的盖板84,以及与振动器83配合的缓冲垫85。以下实施方式中,振动器83以压电振动器来进行说明。
请同时参考图5,该振动发声装置80组配后,盖体81与盖板84共同形成以保护结构,振动器83、垫圈82、缓冲垫85全部容纳在该保护结构内。请参考图6,振动器83包括振动部83a、由振动部83a两端延伸而出的固定部83b,以及由振动部83a中间位置凸伸的振动传导柱83c,固定部83b系固定于垫圈82,垫圈82高于盖体81的表面,因此,振动器83被抬升至距离盖体81表面一定距离,从而为振动器83的振动部83a提供足够的振动空间,振动器83的振动部83a可接受电信号从而产生往复运动,即,振动,具体来说,该振动器83可以为压电振动器,或者为其他现有的电-机转换器。振动部83a接收到电信号之后开始振动,同时带动其上的振动传导柱83c振动。缓冲垫85系安装于振动传导柱83c的顶端。
请参图7,同时参考图6,本实用新型振动发声装置的盖体81大致呈矩形板状结构,其上对应于垫圈82的位置设置有环形凹槽810,垫圈82则固定于该凹槽810内,同时,将垫圈82的高度设置成大于凹槽810的深度,以此保证垫圈82在固定于凹槽810内后,可以高出盖体81的表面,从而可以抬升振动器83的固定部83b的位置,进而振动部83a的位置得到抬升,借此,振动部83a的振动空间得到保证。另外,在环形凹槽810环绕的区域之内,对应于振动器83的振动传导柱83c的位置,设置有通孔811。
为更加清楚理解该通孔的构造与作用,请同时参考图8所示,盖板81上的通孔进一步设置成包括第一通孔811a以及与第一通孔811a相通的第二通孔811b,实际上,利用此构造,通孔811被设置为一阶梯孔,第二通孔811b的内径大于第一通孔811a的内径。第一通孔811a用于容纳振动器83的振动传导柱83c,根据前面已有描述,振动传导柱83c的顶端装配所述的缓冲垫85(可参图6),因此,该缓冲垫85与振动传导柱83c的组合体容纳于第一通孔811a中。缓冲垫85,对应于通孔811的构造,设置有第一部分85a以及第二部分85b,第一部分85a系组配于振动传导柱83c的顶端用以包裹振动传导柱83c(请参图6),并且容纳于第一通孔811a,第二部分85b用以容纳于第二通孔811b,以此限定缓冲垫85的位置。另外,第二通孔811b设有一底面811d,用以限位固定缓冲垫85的第二部分85b。
请同时参考图6和图8,振动器83的振动传导柱83c与缓冲垫85的第一部分85a的组合体,容纳于第一通孔811a中,但该组合体的顶部部分露出第一通孔811a。振动器83振动时,振动板83a带动振动传导柱83c同步振动,从而将该振动传递至缓冲垫85的第一部分85a。当应用本实用新型振动发声装置的设备,放置于某一介质(如桌面)时,振动器83产生的振动会通过振动传导柱83c传递至介质,从而引起发声。缓冲垫85的设置,是为了在振动介质时保护振动传导柱83c,也可以减小杂音,同时,垫圈85的设置,可以密封通孔811,防止外部灰尘等进入装置内部。但需要注意,缓冲垫85的设置不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必要条件,仅为一种优选的改进措施。
请参图9,盖板84系组配于盖体81,用以形成保护空间以实现对包括振动器、垫圈在内的元件的保护,该盖板84包括一平行于盖体81表面的主板84a、固定于盖体81表面的支撑板84b,以及垂直于盖体81表面并且连接主板84a与支撑板84b的连接板84c,借此构造,主板84a被抬升至具盖体81表面一定距离,用以形成保护结构的内部空间。主板84a上进一步设置有若干小孔86,用以空气流通以便散热。
另外,请参图10,本实用新型中应用的振动器可以是压电振动器,该压电振动器包括基片90,以及贴设于基片90的压电片,于本实用新型中,压电片具有两层,分别贴设在基片90的相对两侧,分别为第一压电片91和第二压电片92,。实际上,根据实际需要以及性能的要求,可以选择性地只在其中一侧设置压电片。压电振动器系运用“逆压电效应”来实现振动,当压电片受交变电场作用时,压电片会产生机械变形,这种机械变形就是振动,进而将该振动通过振动传导柱83c传到外部。基片90则可作为振动器的固定部而被固定于垫圈,而第一压电片91和第二压电片92则作为振动器的振动部。
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发声装置,避免使用相关技术中与盖体分体设置的振动部,采用振动传导柱的结构,将位于盖体内部的振动器的振动通过盖体的通孔传递至外部介质,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缝隙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缓冲垫,进一步提升了音质(杂音减小),保护了振动器,也解决了灰尘进入内部空间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振动发声装置,其包括盖体以及组配于盖体的振动器,该振动器包括一用于产生振动的振动部,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上设置通孔,振动器的振动部上对应于该通孔设置有固定于该振动部的振动传导柱,该振动传导柱可通过该通孔与外部介质接触并驱动该外部介质振动发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振动发声装置还包括一垫圈,该垫圈固定于盖体,并且上述振动器固定于该垫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盖体上对应垫片位置设有凹槽,垫片固定于该凹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振动器为压电振动器,其包括一基片和分别贴附于该基片上下表面的压电片,所述基片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垫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振动发声装置还包括一缓冲垫,该缓冲垫套设于振动传导柱顶端,其与振动传导柱的组合体至少部分通过盖体的通孔延伸而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盖体的通孔为阶梯孔,其设有第一通孔以及与第一通孔贯通并设有孔底面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缓冲垫呈帽型,其包括套设于缓冲垫的第一部分和自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至少部分自该通孔突出并超出该盖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部分容纳于第二通孔内并固定于该孔底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振动发声装置还包括一与盖体配合形成保护空间的盖板,振动器位于该保护空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板包括一平行于盖体表面的主板、固定于盖体表面的支撑板,以及垂直于盖体表面并且连接主板与支撑板的连接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板的主板上设置若干小孔利于空气流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70709.6U CN204217117U (zh) | 2014-07-04 | 2014-07-04 | 振动发声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70709.6U CN204217117U (zh) | 2014-07-04 | 2014-07-04 | 振动发声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17117U true CN204217117U (zh) | 2015-03-18 |
Family
ID=52985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7070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17117U (zh) | 2014-07-04 | 2014-07-04 | 振动发声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1711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24242A (zh) * | 2016-09-07 | 2018-01-23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
2014
- 2014-07-04 CN CN201420370709.6U patent/CN20421711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24242A (zh) * | 2016-09-07 | 2018-01-23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WO2018045504A1 (zh) * | 2016-09-07 | 2018-03-15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CN107624242B (zh) * | 2016-09-07 | 2020-02-07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652283U (zh) | 屏幕发声器 | |
CN202663535U (zh) | 屏幕发声器 | |
CN203896474U (zh) | 发声装置 | |
CN205847556U (zh) | 扬声器 | |
CN203378038U (zh) | 屏幕发声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移动终端 | |
CN203352639U (zh) | 屏幕发声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移动终端 | |
CN212034341U (zh) | 一种扬声器 | |
CN204119498U (zh) | 振动发声装置 | |
CN203608351U (zh) | 平板发声装置 | |
CN109121051A (zh) | 发声器件 | |
CN208638716U (zh) | 扬声器箱 | |
CN208638582U (zh) | 振膜及发声器件 | |
CN203775401U (zh) | 压电器件 | |
CN204217117U (zh) | 振动发声装置 | |
CN204069315U (zh) | 振动发声装置 | |
CN203416403U (zh) | 平板发声装置 | |
CN203747995U (zh) | 平板发声装置 | |
CN207968943U (zh) | 发声器件及电子设备 | |
CN203378030U (zh) | 发声装置 | |
CN203813959U (zh) | 平板发声装置 | |
CN109275074A (zh) | 发声器件 | |
CN203851258U (zh) | 平板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03086643U (zh) | 屏幕发声器 | |
CN203608350U (zh) | 平板发声装置 | |
CN203378034U (zh) | 发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1 Address after: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Address before: 213167 Changzhou, Jiangsu City, Wujin province summer town villa Patentee before: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