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19498U - 振动发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振动发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19498U
CN204119498U CN201420398117.5U CN201420398117U CN204119498U CN 204119498 U CN204119498 U CN 204119498U CN 201420398117 U CN201420398117 U CN 201420398117U CN 204119498 U CN204119498 U CN 2041194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generating device
sound generating
reinforcement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981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路斌
郭顺
王洪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981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194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194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194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发声装置,包括具有通孔的盖板、至少部分收容固定于通孔内的振动板、位于所述振动板上方并驱动所述振动板的振动器以及位于振动发声装置内部用于连接所述盖板和振动板的连接件,所述振动发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上并位于所述通孔两侧的一对第一加强筋,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振动器相平行。该振动发声装置有效提高了盖板的刚度,抑制了盖板的振动,减弱了盖板的形变。

Description

振动发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发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动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及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而手机中的扬声器便是实现这个高品质音乐功能的必备条件之一。目前市面上的手机,普遍采用微型电磁式扬声器来实现音乐的播放功能,但是此种结构的产品结构复杂,而且占用手机内部空间,同时因为微型电磁式扬声器自身需要一定的高度,从而严重限制了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薄型化发展。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平板发声技术的手机开始出现,但是这种手机一般都是利用手机的显示屏幕发声,因为手机屏幕的材料比较单一,一般都是易碎的玻璃材质,厚度也不能随意调节,造成屏幕发出的声音的音质难以提升,同时,将该技术应用到屏幕上也比较复杂,需要将压电振动器与屏幕固定,在装配时容易损伤玻璃屏幕,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因此制约了目前平板发声技术的发展。
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振动发声装置,所述振动发声装置包括盖板和长条形压电振动器,所述盖板设有通孔,所述平板发声装置还包括收容于所述通孔内并被所述振动器驱动以产生振动的振动板和用于连接所述振动板与盖板的连接件,所述振动器的振动方向垂直所述振动板,所述振动器横跨所述振动板设置并且其长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固定于盖板,所述盖板环绕所述振动板并与所述振动板间隔设置。所述盖板对应振动器的两个端部的位置延伸出两个凸台,所述端部固定于该凸台。
该相关技术可以解决先前技术中屏幕易碎的问题,但是,由于盖板实际上为移动装置的后盖,一般采用塑料制成,在长期的振动作用下,盖板容易发生形变,从而导致后盖的功能受损,且外观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振动发声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发声装置,其解决了现有平板发声技术利用显示屏做振动板,造成装配困难、玻璃屏幕易碎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盖板容易发生形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振动发声装置,包括具有通孔的盖板、至少部分收容固定于通孔内的振动板、位于所述振动板上方并驱动所述振动板的振动器以及位于振动发声装置内部并用于连接所述盖板和振动板的连接件,所述振动发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上并位于所述通孔两侧的一对第一加强筋,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振动器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振动发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上并位于所述通孔两侧的一对第二加强筋,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相垂直且所述一对第二加强筋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振动器的两端部上,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与相邻的第一加强筋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盖板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的位置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固定于所述容纳槽。
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为由刚性金属材料制成的长条形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振动器为压电振动器,所述振动发声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所述压电振动器。
优选地,所述压电振动器包括金属片和贴设在所述金属片上的条状的压电片。
优选地,所述振动板包括靠近所述压电振动器的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相对设置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具有向远离所述压电振动器方向凸出的球面。
优选地,所述内表面上设置有向所述压电振动器方向凸出的限位柱。
优选地,所述振动发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盖板配合形成保护空间的外罩,所述振动板的内表面位于所述保护空间内,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外罩配合以限制所述振动板的位移。
优选地,该外罩包括平行于所述盖板表面的主板、固定于所述盖板表面的支撑板,以及垂直于所述盖板表面并连接所述主板与支撑板的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发声装置,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加强筋,从而有效提高了盖板的刚度,抑制了盖板的振动,减弱了盖板的形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振动发声装置的手机盖板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振动发声装置的手机盖板组合图;
图3是图2所示手机盖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振动发声装置20,包括具有通孔210的盖板21、部分收容固定于通孔210内的振动板25、位于振动板25的上方并用于驱动振动板25振动的振动器26以及位于振动发声装置内部的并用于连接盖板21和振动板25的连接件24、设置在盖板21上并分别位于通孔210两侧的加强筋23、与盖板21配合形成保护空间的外罩27以及围绕外罩27设置并贴设在盖板21上的密封件22。
在本实施方式中,振动器26为压电振动器,包括金属片261和贴设于金属片261上的由压电陶瓷材料制成的、条状的压电片262,金属片261既可以两侧均贴设有压电片262,也可以仅一侧设有压电片26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侧均贴设有陶瓷材料层26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手机盖板具有两个平行且相隔一定距离的压电振动器。
在本实施例中,振动发声装置20包括四个加强筋23,每个加强筋23均为由刚性金属材料制成的长条形加强筋。该四个加强筋23分别为:设置在盖板21上并位于通孔210的两侧的一对第一加强筋232和设置在盖板21上并位于通孔210的另两侧的一对第二加强筋231。其中,每个第一加强筋232与振动器26,尤其与压电片262相平行,每个第二加强筋231与第一加强筋232相垂且一对第二加强筋231分别固定连接至振动器26,尤其连接至金属片261的沿其长轴方向的两端部上,金属片261通过该第二加强筋231与盖板21固定连接。每个第二加强筋231与相邻的第一加强筋232之间间隔设置。具体地,盖板21大致呈长方形,压电片262沿平行于盖板21的长度方向设置,一对第一加强筋232分别设置在通孔210沿垂直于盖板2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上,一对第二加强筋231分别设置在通孔210沿盖板2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上。第一加强筋232与第二加强筋231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但两者端部之间相互隔开一定距离。这种沿平行于压电片262和垂直于压电片262的方向上设置加强筋23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盖板21的刚度,抑制了盖板21的振动,可以让盖板21在两个方向上的形变都得到减弱,从而一方面防止盖板21,尤其是塑料盖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过度折弯而导致压电振动器26被折断;另一方面在压电振动器26工作时可以限制盖板21的振动,进而使得振动能量集中在振动板25上从而防止性能下降。在其他实施例中,仅设置一对第一加强筋232或第二加强筋231也可以实现振动发声装置20的正常工作。
盖板21上分别与第一加强筋232、第二加强筋231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容纳槽211。第一加强筋232、第二加强筋231分别固定于对应的容纳槽211中。容纳槽211的形状与对应的第一加强筋232或第二加强筋231的形状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232或第二加强筋231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固定在容纳槽211中,这种模内注塑的方式提高了第一加强筋232或第二加强筋231与盖板21的连接强度。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加强筋23也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连接至盖板21上。
振动板25包括靠近压电振动器26的内表面251和与内表面251相对设置的外表面254。该外表面254具有向远离压电振动器26的方向凸出的球面。组装时,该外表面254突出于盖板21的外表面,这种向外凸出的球面使得振动板25能够更好得与外部介质(如桌面等)接触,从而使得该振动发声器20可以作为驱动源驱动外部介质发声。内表面251上设有向压电振动器26方向凸出并分别抵接在两个压电振动器26上的一对凸台253,以及位于一对凸台253之间并向压电振动器26方向凸出的限位柱252。凸台253与压电振动器262抵接以传动振动能量,使振动板25随压电振动器26振动;限位柱252可以限制振动板25向上的位移量,从而防止连接件24和压电片262的撕裂。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柱252也可以是粘接于内表面251上的独立的零件。
外罩27系组配于盖板21,用以形成保护空间以实现对包括压电振动器26、加强筋23、振动板25在内的元件的保护。设置外罩27一方面增加了盖板21局部的强度,抑制盖板21振动,提高了振动板25的振动和发声性能;另一方面,起遮挡作用,避免用户可以直接触碰到内部的压电振动器26等元件。
该外罩27包括一平行于盖板21表面的主板271、固定于盖体21表面的支撑板272,以及垂直于盖板21表面并且连接主板271与支撑板272的连接板273,借此构造,主板271被抬升至距盖体21表面一定距离,用以形成保护结构的保护空间。主板271上进一步设置有若干小孔274,用以空气流通以便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柱252与外罩27的主板271配合,从而共同起到限制振动板25位移的作用,限位柱252的顶面与外罩27的主板271之间的距离大于振动器在外部介质中承担振动发生装置自身的重量而产生的静态位移和工作时压电片的最大振幅之和。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振动发声器20也可以不包括该外罩27。
密封件22围绕外罩27设置并贴设在盖板21上。密封件22采用泡棉或硅橡胶材料制成,可以与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中的其它部件(如电池、框架)配合,形成密封腔体,从而实现更好的声学低频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发声装置,其不但可以应用于手机盖板上,还可以应用于其它各种电子设备中。这种沿平行于压电片和垂直于压电片的方向上设置加强筋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盖板的刚度,抑制了盖板的振动,可以减弱盖板在两个方向上的形变,一方面防止盖板,尤其是塑料盖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过度折弯而导致压电振动器被折断;另一方面在压电振动器工作时可以限制盖板的振动,使得振动能量集中在振动板上从而防止性能下降。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压电振动器作为驱动振动板的元件,实际上其它振动器,如线性马达、动圈马达等也可以作为驱动元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振动发声装置,包括具有通孔的盖板、至少部分收容固定于所述通孔内的振动板、位于所述振动板上方并驱动所述振动板的振动器以及位于振动发声装置内部并用于连接所述盖板和振动板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发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上并位于所述通孔两侧的一对第一加强筋,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振动器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发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上并位于所述通孔两侧的一对第二加强筋,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相垂直且所述一对第二加强筋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振动器的两端部上,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与相邻的第一加强筋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的位置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固定于所述容纳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均为由刚性金属材料制成的长条形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器为压电振动器,所述振动发声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所述压电振动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振动器包括金属片和贴设在所述金属片上的条状的压电片。 
7.根据权利要求5-6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包括靠近所述压电振动器的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相对设置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具有向远离所述压电振动器方向凸出的球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上设置有向所述压电振动器方向凸出的限位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发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盖板配合形成保护空间的外罩,所述振动板的内表面 位于所述保护空间内,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外罩配合以限制所述振动板的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罩包括平行于所述盖板表面的主板、固定于所述盖板表面的支撑板,以及垂直于所述盖板表面并连接所述主板与支撑板的连接板。 
CN201420398117.5U 2014-07-17 2014-07-17 振动发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194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98117.5U CN204119498U (zh) 2014-07-17 2014-07-17 振动发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98117.5U CN204119498U (zh) 2014-07-17 2014-07-17 振动发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19498U true CN204119498U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36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9811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19498U (zh) 2014-07-17 2014-07-17 振动发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19498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2548A (zh) * 2015-07-15 2015-11-18 苏州攀特电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电振动带发声装置
CN112291686A (zh) * 2020-10-29 2021-0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10049415B (zh) * 2019-03-19 202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振动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1237808A1 (zh) * 2020-05-25 2021-12-02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压电式mems麦克风
CN114627781A (zh) * 2017-07-31 2022-06-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和包括该显示设备的计算设备
US11997414B2 (en) 2017-07-31 2024-05-28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mpu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2548A (zh) * 2015-07-15 2015-11-18 苏州攀特电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电振动带发声装置
CN114627781A (zh) * 2017-07-31 2022-06-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和包括该显示设备的计算设备
US11997414B2 (en) 2017-07-31 2024-05-28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mpu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049415B (zh) * 2019-03-19 202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振动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838720B2 (en) 2019-03-19 2023-12-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Vibration and sound-mak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237808A1 (zh) * 2020-05-25 2021-12-02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压电式mems麦克风
CN112291686A (zh) * 2020-10-29 2021-0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19498U (zh) 振动发声装置
US1071592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8334165B (zh) 电子设备
CN205847543U (zh) 振动发声装置
CN204425649U (zh) 屏幕发声装置
CN110176222B (zh) 一种显示发声面板及终端设备
CN203896474U (zh) 发声装置
CN205847596U (zh) 振动发声装置
CN208924476U (zh) 发声器件
CN204929243U (zh) 振动发声装置
CN203608351U (zh) 平板发声装置
US9747762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ound generator
CN204031434U (zh) 扬声器
CN208638716U (zh) 扬声器箱
CN204069315U (zh) 振动发声装置
CN111726736B (zh) 激励器以及电子设备
CN201200971Y (zh) 压电振动器
CN203747995U (zh) 平板发声装置
CN203416403U (zh) 平板发声装置
CN109275074A (zh) 发声器件
CN201557254U (zh) 压电振动发声器
CN203813959U (zh) 平板发声装置
CN203608350U (zh) 平板发声装置
CN204217117U (zh) 振动发声装置
CN204929246U (zh) 振动发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9

Address after: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Address before: 213167 Changzhou, Jiangsu City, Wujin province summer town villa

Patentee before: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