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16207U - 天线 - Google Patents

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16207U
CN204216207U CN201420513057.7U CN201420513057U CN204216207U CN 204216207 U CN204216207 U CN 204216207U CN 201420513057 U CN201420513057 U CN 201420513057U CN 204216207 U CN204216207 U CN 204216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 circuit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reflecting plate
antenna
coaxial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130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漆一宏
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ast Century Network Information Co ltd
Leader Technology Hengq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NICE NETWORK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NICE NETWORK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NICE NETWORK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130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16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16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162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线。所述天线包括: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包括:反射板;短路单极子,短路单极子包括中心部和多个放射部,每个放射部的内端与中心部相连且每个放射部向远离中心部的方向延伸,短路单极子设在反射板的上方;多个短路腿,多个短路腿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放射部相连,每个短路腿与反射板相连;和第一同轴线缆,第一同轴线缆包括第一外导体和第一内导体,第一外导体与反射板相连,第一内导体穿过反射板且与短路单极子的中心部相连;以及水平极化全向天线,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包括:介质板;馈电网络;地板;和多个印刷偶极子。所述天线具有不圆度小、交叉极化比大、全向辐射等优点。

Description

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都是盘锥天线和双锥天线。现有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存在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不圆度小、交叉极化比大、全向辐射、制造难度小、制造成本低、安装一致性好、加工一致性好、稳定性高、水平极化全向天线与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之间的极化隔离度高等优点的天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天线包括: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包括:反射板;短路单极子,所述短路单极子包括中心部和多个放射部,每个所述放射部的内端与所述中心部相连且每个所述放射部向远离所述中心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短路单极子设在所述反射板的上方;多个短路腿,多个所述短路腿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放射部相连,每个所述短路腿与所述反射板相连;和第一同轴线缆,所述第一同轴线缆包括第一外导体和第一内导体,所述第一外导体与所述反射板相连,所述第一内导体穿过所述反射板且与所述短路单极子的所述中心部相连;以及水平极化全向天线,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包括:介质板;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上方,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多个馈线;地板,所述地板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下方,所述地板位于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上方;多个印刷偶极子,多个所述印刷偶极子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下方,每个所述印刷偶极子与所述地板相连且每个所述印刷偶极子具有缝隙,其中多个所述馈线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缝隙耦合连接,多个所述馈线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印刷偶极子短路;和第二同轴线缆,所述第二同轴线缆包括第二外导体和第二内导体,所述第二外导体与所述地板相连,所述第二内导体穿过所述介质板且与所述馈电网络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天线通过设置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和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从而具有不圆度小、交叉极化比大、全向辐射、制造难度小、制造成本低、安装一致性好、加工一致性好、稳定性高、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与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之间的极化隔离度高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天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相邻两个所述放射部之间的夹角彼此相等。由此可以使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向各个方向的辐射基本一样,更好地满足全向天线的辐射不圆度要求,使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具有更好的全向辐射性能。
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进一步包括顶部加载件,所述顶部加载件设在所述短路单极子上。通过在所述短路单极子上设置所述顶部加载件,从而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剖面,缩小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体积,而且可以提高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阻抗带宽。
所述顶部加载件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顶部加载件的金属化通孔。由此可以使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结构更加合理。
所述顶部加载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设在多个所述放射部的上表面上。由此可以使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结构更加合理。
所述顶部加载件进一步包括环形的侧板,所述侧板的上沿与所述顶板的边沿相连且所述侧板从所述顶板向下向外延伸,其中所述侧板设在多个所述放射部的外侧面上。由此可以使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结构更加合理。
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进一步包括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设在所述反射板的上表面上且绕所述短路单极子和多个所述短路腿设置。
通过在所述反射板的上表面上设置绕所述短路单极子和多个所述短路腿的挡板,从而不仅可以实现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水平方向的全向辐射,而且可以在保证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辐射性能和满足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频带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地改善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在水平方向的圆度指标。
所述挡板上设有多个开口,每个所述开口沿内外方向和上下方向贯通所述挡板,其中每个所述短路腿在所述挡板的周向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开口之间。由此可以使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结构更加合理。
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进一步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在所述顶部加载件与所述短路单极子之间和/或所述挡板与所述反射板之间和/或所述反射板与所述第一同轴线缆之间。
通过添加所述绝缘件,可以使各金属部件的连接方式由直接连接改变为通过电容耦合方式连接,从而不仅可以保证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具有较高的电性能和满足天线频带的要求,而且可以解决无源交调问题,以便可以提高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性能。
多个所述放射部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同轴线缆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通过在多个所述放射部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从而可以将所述第二同轴线缆的第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即可以使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具有对称的结构,从而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所述第二同轴线缆的屏蔽层的电流对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不圆度和交叉极化产生的影响,使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不圆度达到小于3.5dB的要求,交叉极化比大于10dB,而且可以降低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与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之间的耦合,提高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安装一致性。
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第二部分连接在所述反射板、多个所述短路腿中的一个和多个所述放射部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穿过所述反射板。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所述第二同轴线缆的屏蔽层的电流对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不圆度和交叉极化产生的影响,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不圆度,且进一步提高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交叉极化比。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包括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和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
首先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包括反射板101、短路单极子102、第一同轴线缆和多个短路腿103。
短路单极子102包括中心部1021和多个放射部1022,每个放射部1022的内端与中心部1021相连且每个放射部1022向远离中心部1021的方向延伸,短路单极子102设在反射板101的上方。多个短路腿103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放射部1022相连,每个短路腿103与反射板101相连。也就是说,短路腿103的数量等于放射部1022的数量,且一个短路腿103与一个放射部1022相连。第一同轴线缆包括第一外导体和第一内导体,所述第一外导体与反射板101相连,所述第一内导体穿过反射板101且所述第一内导体与短路单极子102的中心部1021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通过设置包括中心部1021和多个放射部1022的短路单极子102,从而没有采用圆锥结构。因此,相比圆锥结构需采用拉伸成型的冲压工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短路单极子102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
而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通过采用反射板101、短路单极子102和短路腿103结合的设计,从而可以降低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剖面、缩小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体积。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成本较低、剖面低、体积小等优点。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包括反射板101、短路单极子102、短路腿103、第一同轴线缆、顶部加载件105、挡板106和绝缘件107。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可以应用于移动通信的室内分布系统中。
反射板101可以是金属底盘,即反射板101可以由金属制成。如图1-图4所示,反射板101可以是平板状,反射板101也可以具有曲面。反射板101可以是圆形、规则的多边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
短路单极子102包括中心部1021和多个放射部1022,每个放射部1022的内端与中心部1021相连且每个放射部1022向远离中心部1021的方向延伸,短路单极子102设在反射板101的上方。也就是说,短路单极子102具有相交结构,中心部1021可以是多个放射部1022的共连部分。
短路单极子102没有采用圆锥结构,而是采用多个放射部1022相交的结构,从而可以形成全向辐射的方向图。
放射部1022可以是平板状,放射部1022也可以具有曲面。放射部1022可以是规则的多边形或者不规则的多边形。中心部1021和放射部1022都可以是金属件,即中心部1021和放射部1022都可以由金属制成。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放射部1022之间的夹角彼此相等。换言之,相邻两个放射部1022之间的夹角可以是预定值。也就是说,多个放射部1022可以沿中心部1021的周向等间距地设置。由此可以使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向各个方向的辐射基本一样,更好地满足全向天线的辐射不圆度要求,使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具有更好的全向辐射性能。
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放射部1022为四个,即相邻两个放射部1022之间的夹角可以是九十度。由此可以使短路单极子102的结构更加合理,进而可以使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结构更加合理。多个放射部1022的大小和结构可以彼此相同。
短路腿103可以是金属件,即短路腿103可以由金属制成。短路腿103可以是平板状,短路腿103也可以具有曲面。短路腿103可以是规则的多边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具体而言,短路腿103的上端可以与放射部1022相连,短路腿103的下端可以与反射板101的上表面相连。
第一同轴线缆包括第一外导体和第一内导体,所述第一外导体与反射板101相连,所述第一内导体穿过反射板101且所述第一内导体与短路单极子102的中心部1021相连。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内导体可以与短路单极子102的中心部1021的下端相连。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可以进一步包括顶部加载件105,顶部加载件105设在短路单极子102上。通过在短路单极子102上设置顶部加载件105,从而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剖面,缩小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体积,而且可以提高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阻抗带宽。
顶部加载件105可以是金属件,即顶部加载件105可以由金属制成。如图1和图2所示,顶部加载件105可以是平板状。顶部加载件105也可以具有曲面。顶部加载件105可以是圆形、规则的多边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顶部加载件105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顶部加载件105的金属化通孔1053。由此可以使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地,金属化通孔1053可以是圆孔。
具体而言,如图1、图3和图4所示,顶部加载件105设在多个放射部1022的上表面上。也就是说,顶部加载件105位于短路单极子102的上方,每个放射部1022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与顶部加载件105的下表面接触。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顶部加载件105包括顶板1051,顶板1051设在多个放射部1022的上表面上。也就是说,顶板1051位于短路单极子102的上方,每个放射部1022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与顶板1051的下表面接触。由此可以使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结构更加合理。
有利地,如图2所示,顶部加载件105进一步包括环形的侧板1052,侧板1052的上沿与顶板1051的边沿相连,且侧板1052从顶板1051向下向外延伸,侧板1052设在多个放射部1022的外侧面上。由此可以使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结构更加合理。其中,上下方向如图1-图5和图8中的箭头A所示,内外方向如图1-图4中的箭头B所示。
具体而言,顶板1051与侧板1052可以一体形成,顶板1051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顶板1051的金属化通孔1053。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进一步包括环形的挡板106,挡板106设在反射板101的上表面上,挡板106绕短路单极子102和多个短路腿103设置。
通过在反射板101的上表面上设置绕短路单极子102和多个短路腿103的挡板106,从而不仅可以实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水平方向的全向辐射,而且可以在保证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辐射性能和满足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频带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地改善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在水平方向的圆度指标。
挡板106可以是金属挡板,即挡板106可以由金属制成。
如图4所示,挡板106上设有多个开口1061,每个开口1061沿内外方向和上下方向贯通挡板106,其中每个短路腿103在挡板106的周向上位于相邻两个开口1061之间。
也就是说,挡板106可以包括多个弧形段1062,每个弧形段1062与一个辐射单元相对,即每个弧形段1062与一个短路腿103和一个放射部1022相对。换言之,挡板106的两个开口1061之间的部分为弧形段1062,挡板106为非连续的环形。由此可以使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结构更加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5所示,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进一步包括绝缘件107,绝缘件107设在顶部加载件105与短路单极子102之间和/或挡板106与反射板101之间和/或反射板101与第一同轴线缆之间。
具体而言,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绝缘件107,绝缘件107可以设在顶部加载件105与短路单极子102之间或挡板106与反射板101之间或反射板101与第一同轴线缆之间。
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可以进一步包括两个绝缘件107,一个绝缘件107设在顶部加载件105与短路单极子102之间且另一个绝缘件107设在挡板106与反射板101之间,或者一个绝缘件107设在挡板106与反射板101之间且另一个绝缘件107设在反射板101与第一同轴线缆之间,或者一个绝缘件107设在反射板101与第一同轴线缆之间且另一个绝缘件107设在顶部加载件105与短路单极子102之间。
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可以进一步包括三个绝缘件107,三个绝缘件107可以分别设在顶部加载件105与短路单极子102之间、挡板106与反射板101之间和反射板101与第一同轴线缆之间。
在批量生产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时,很难保证金属接触面为理想状态,因此难以将金属部件进行可靠的直接连接,从而导致无源交调的产生。通过添加绝缘件107,可以使各金属部件的连接方式由直接连接改变为通过电容耦合方式连接,从而不仅可以保证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具有较高的电性能和满足天线频带的要求,而且可以解决无源交调问题,以便可以提高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性能。
具体地,绝缘件107可以是非金属垫片、绝缘漆层或塑料膜。
下面参考图6和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如图6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包括介质板710、馈电网络720、地板730、第二同轴线缆600和多个印刷偶极子740。
馈电网络720位于介质板710的上方,馈电网络720包括多个馈线721。地板730位于介质板710的下方,地板730位于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上方。多个印刷偶极子740位于介质板710的下方,每个印刷偶极子740与地板730相连且每个印刷偶极子740具有缝隙743。多个馈线721一一对应地与多个缝隙743耦合连接,多个馈线721一一对应地与多个印刷偶极子740短路。也就是说,馈线721的数量、印刷偶极子740的数量和缝隙743的数量相等,且一个馈线721与一个缝隙743耦合连接,一个馈线721与一个印刷偶极子740短路。第二同轴线缆600包括第二外导体和第二内导体,所述第二外导体与地板730相连,所述第二内导体穿过介质板710,且所述第二内导体与馈电网络720相连。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中,馈电网络720、地板730和印刷偶极子740可以构成微带功分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通过使多个馈线721一一对应地与多个缝隙743耦合连接且使多个馈线721一一对应地与多个印刷偶极子740短路,从而在接入第二同轴线缆600时,可以有效地抑制第二同轴线缆600的第二外导体上的电流,由此可以极大地改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与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之间的极化隔离度,可以将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与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之间的极化隔离度从25dB提高到40dB。而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还具有加工一致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具有加工一致性好、稳定性高、与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之间的极化隔离度高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通过设置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和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从而具有不圆度小、交叉极化比大、全向辐射、制造难度小、制造成本低、安装一致性好、加工一致性好、稳定性高、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与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之间的极化隔离度高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可以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可以应用于4G移动通信的室内分布系统中。在4G移动通信中,可以采用MIMO技术来达到更高的通信速率,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的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和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可以分别作为MIMO通信中的2个信道传输之用。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馈电网络720还可以包括中心连接体722,每个馈线721的一端可以与中心连接体722相连,且每个馈线721可以向远离中心连接体722的方向延伸。由此可以使馈电网络720的结构更加合理,且可以降低馈电网络720的加工难度。
具体而言,中心连接体722可以是圆形,即中心连接体72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是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每个印刷偶极子740包括左臂741和右臂742,左臂741和右臂742中的每一个可以与地板730相连。其中,左臂741与右臂742之间可以形成缝隙743,馈线721可以与左臂741和右臂742中的一个短路。由此可以使印刷偶极子740的结构更加合理。
有利地,如图6和图7所示,多个馈线721的末端可以一一对应地与多个印刷偶极子740短路。由此在接入第二同轴线缆600时,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第二同轴线缆600的第二外导体上的电流,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与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之间的极化隔离度。
具体而言,一个馈线721的末端可以与一个印刷偶极子740的左臂741和右臂742中的一个短路。
馈线721与印刷偶极子740的短路点可以邻近缝隙743。由此在接入第二同轴线缆600时,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第二同轴线缆600的第二外导体上的电流,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与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之间的极化隔离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馈线721可以是至少三个,印刷偶极子740可以是至少三个。
相邻两个馈线721之间的夹角可以彼此相等。换言之,相邻两个馈线721之间的夹角可以是预定角度。也就是说,多个馈线721可以沿中心连接体722的周向等间距地设置。由此可以使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向各个方向的辐射基本一样,更好地满足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的辐射不圆度要求,使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具有更好的全向辐射性能。
相邻两个印刷偶极子740之间的夹角可以彼此相等。换言之,相邻两个印刷偶极子740之间的夹角可以是预定角度。也就是说,多个印刷偶极子740可以沿地板730的周向等间距地设置。由此可以使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向各个方向的辐射基本一样,更好地满足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的辐射不圆度要求,使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具有更好的全向辐射性能。
具体地,馈线721可以是三个,印刷偶极子740可以是三个。此时,馈电网络720、地板730和印刷偶极子740可以构成一分三的微带功分器。相邻两个馈线721之间的夹角可以是一百二十度,相邻两个印刷偶极子740之间的夹角可以是一百二十度。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还可以包括金属件750,金属件750可以设在地板730的下表面上。通过在地板730的下表面上设置金属件750,从而可以改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的圆度,降低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对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高频段的驻波比的影响。
有利地,金属件750可以是三角形,金属件750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换言之,金属件750在某一竖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是三角形。由此可以进一步改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的圆度,进一步降低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对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高频段的驻波比的影响。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还可以包括多个耦合枝节800,每个耦合枝节800的一端可以与地板730相连且每个耦合枝节800可以向远离地板730的方向延伸。其中,每个耦合枝节800可以位于相邻两个印刷偶极子740之间,每个印刷偶极子740可以位于相邻两个耦合枝节800之间。通过设置多个耦合枝节800,可以调节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的隔离度和方向图的圆度。
有利地,每个耦合枝节800可以是金属件,即每个耦合枝节800可以由金属制成。每个耦合枝节800可以是条状。
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放射部102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1023,第二同轴线缆600的第一部分610位于容纳空间1023内。通过在多个放射部102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1023,从而可以将第二同轴线缆600的第一部分610容纳在容纳空间1023内,即可以使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具有对称的结构,从而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第二同轴线缆600的屏蔽层的电流对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不圆度和交叉极化产生的影响,使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不圆度达到小于3.5dB的要求,交叉极化比大于10dB,而且可以降低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与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之间的耦合,提高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安装一致性。
如图8所示,第二同轴线缆600的第二部分620连接在反射板101、多个短路腿103中的一个和多个放射部1022中的一个上,第二同轴线缆600穿过反射板101。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二同轴线缆600的屏蔽层的电流对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不圆度和交叉极化产生的影响,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不圆度,且进一步提高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交叉极化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耦合连接或其他连接方式。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各个部件可以采用适当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同时,耦合面积的大小可根据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的性能要求进行确定和调整,目的是为了使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10能够在要求频率下具有足够大的电容量(耦合电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包括: 
反射板; 
短路单极子,所述短路单极子包括中心部和多个放射部,每个所述放射部的内端与所述中心部相连且每个所述放射部向远离所述中心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短路单极子设在所述反射板的上方; 
多个短路腿,多个所述短路腿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放射部相连,每个所述短路腿与所述反射板相连;和 
第一同轴线缆,所述第一同轴线缆包括第一外导体和第一内导体,所述第一外导体与所述反射板相连,所述第一内导体穿过所述反射板且与所述短路单极子的所述中心部相连;以及 
水平极化全向天线,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包括: 
介质板; 
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上方,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多个馈线; 
地板,所述地板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下方,所述地板位于所述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的上方; 
多个印刷偶极子,多个所述印刷偶极子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下方,每个所述印刷偶极子与所述地板相连且每个所述印刷偶极子具有缝隙,其中多个所述馈线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缝隙耦合连接,多个所述馈线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印刷偶极子短路;和 
第二同轴线缆,所述第二同轴线缆包括第二外导体和第二内导体,所述第二外导体与所述地板相连,所述第二内导体穿过所述介质板且与所述馈电网络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放射部之间的夹角彼此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顶部加载件,所述顶部加载件设在所述短路单极子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加载件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顶部加载件的金属化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加载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设在多个所述放射部的上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加载件进一步包括环形的侧板, 所述侧板的上沿与所述顶板的边沿相连且所述侧板从所述顶板向下向外延伸,其中所述侧板设在多个所述放射部的外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设在所述反射板的上表面上且绕所述短路单极子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设有多个开口,每个所述开口沿内外方向和上下方向贯通所述挡板,其中每个所述短路腿在所述挡板的周向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开口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在所述顶部加载件与所述短路单极子之间和/或所述挡板与所述反射板之间和/或所述反射板与所述第一同轴线缆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放射部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同轴线缆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第二部分连接在所述反射板、多个所述短路腿中的一个和多个所述放射部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穿过所述反射板。 
CN201420513057.7U 2014-09-05 2014-09-05 天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16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3057.7U CN204216207U (zh) 2014-09-05 2014-09-05 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3057.7U CN204216207U (zh) 2014-09-05 2014-09-05 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16207U true CN204216207U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84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1305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16207U (zh) 2014-09-05 2014-09-05 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16207U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9913A (zh) * 2016-04-27 2016-07-20 陈志璋 一种宽带双极化全向mimo天线
CN105932405A (zh) * 2016-06-21 2016-09-07 南京濠暻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5g移动通信的宽带小型化天线
CN106058446A (zh) * 2016-08-18 2016-10-26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低剖面室内覆盖增强型单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CN106229642A (zh) * 2016-09-08 2016-12-1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垂直极化全向天线
CN106450797A (zh) * 2015-08-06 2017-02-22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
CN106654560A (zh) * 2016-12-26 2017-05-10 广东中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双频全向天线
CN108075217A (zh) * 2018-01-19 2018-05-25 武汉波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全向天线
CN109411903A (zh) * 2017-08-18 2019-03-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室内mimo通信系统的高性能宽带双极化全向天线
CN110635245A (zh) * 2018-06-25 2019-12-31 Pc-Tel公司 双天线支撑与隔离增强器
CN112086738A (zh) * 2019-06-14 2020-12-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全向室分mimo天线
CN112397897A (zh) * 2016-07-27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收发装置、天线单元和基站
CN112768884A (zh) * 2020-12-17 2021-05-07 深圳市南斗星科技有限公司 双极化高隔离度室内分布天线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0797A (zh) * 2015-08-06 2017-02-22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
CN105789913A (zh) * 2016-04-27 2016-07-20 陈志璋 一种宽带双极化全向mimo天线
CN105932405A (zh) * 2016-06-21 2016-09-07 南京濠暻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5g移动通信的宽带小型化天线
CN112397897A (zh) * 2016-07-27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收发装置、天线单元和基站
CN112397897B (zh) * 2016-07-27 2021-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收发装置、天线单元和基站
CN106058446A (zh) * 2016-08-18 2016-10-26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低剖面室内覆盖增强型单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CN106058446B (zh) * 2016-08-18 2019-02-15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低剖面室内覆盖增强型单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CN106229642A (zh) * 2016-09-08 2016-12-1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垂直极化全向天线
CN106654560A (zh) * 2016-12-26 2017-05-10 广东中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双频全向天线
CN109411903A (zh) * 2017-08-18 2019-03-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室内mimo通信系统的高性能宽带双极化全向天线
CN108075217A (zh) * 2018-01-19 2018-05-25 武汉波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全向天线
CN108075217B (zh) * 2018-01-19 2024-04-09 武汉波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全向天线
CN110635245A (zh) * 2018-06-25 2019-12-31 Pc-Tel公司 双天线支撑与隔离增强器
CN110635245B (zh) * 2018-06-25 2024-01-23 Pctel公司 双天线支撑与隔离增强器
CN112086738A (zh) * 2019-06-14 2020-12-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全向室分mimo天线
CN112768884A (zh) * 2020-12-17 2021-05-07 深圳市南斗星科技有限公司 双极化高隔离度室内分布天线
CN112768884B (zh) * 2020-12-17 2023-10-03 深圳市南斗星科技有限公司 双极化高隔离度室内分布天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16207U (zh) 天线
CN103811861B (zh) 水平极化全向天线
CN104300209A (zh) 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
CN103811857B (zh) 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和具有其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CN105720361B (zh) 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结构的宽带低剖面双极化全向天线
CN104103900B (zh) 一种低剖面宽带双极化全向天线
KR101760823B1 (ko)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 및 이동 단말
CN206907920U (zh) 一种双频段微带天线及应用该天线的无人机
CN103036073A (zh) 双频双极化天线
CN203850423U (zh) 一种宽频双极化振子
CN204011731U (zh) 复合介质微带天线
CN103682611A (zh) 宽带双极化天线
CN204361251U (zh) 一种适用于td智能天线的宽频辐射单元
CN209045768U (zh) 一种电调基站天线
CN106450706A (zh) 一种宽带双极化磁电偶极子基站天线
WO2016127893A1 (zh) 辐射单元及双极化天线
CN104300208A (zh) 垂直极化全向天线
CN108376831A (zh) 定向和双频全向组合式车载天线
CN109560384B (zh) 应用于lte/wwan的改进型准自互补宽带多模天线
CN205122754U (zh) 小型化四单元双频mimo天线
CN204118242U (zh) 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及阵列天线
CN103337712B (zh) 一种天线辐射单元及其馈电方法
CN203386888U (zh) 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CN203039094U (zh) 一种宽频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CN204375976U (zh) 一种低剖面梳状网络阵列基站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06

Address after: 210 029 Block B, 20th Floor, Xinghan Building, 180 Hanzhong Road, Gul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Leader Technology (Hengqin) Co.,Lt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EAST CENTURY NETWORK INFORM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06 No. 30 Shuige Road, Jiang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EAST CENTURY NETWORK INFORM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