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15327U - 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15327U
CN204215327U CN201420669336.2U CN201420669336U CN204215327U CN 204215327 U CN204215327 U CN 204215327U CN 201420669336 U CN201420669336 U CN 201420669336U CN 204215327 U CN204215327 U CN 204215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hard disc
side plate
disc extracting
c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693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金浩
朱昌峰
李经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HOSTREAMS INNOVATIVE SOLU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ECHOSTREAMS INNOVATIVE SOLU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HOSTREAMS INNOVATIVE SOLU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ECHOSTREAMS INNOVATIVE SOLUTIONS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15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15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127Structure or manufacture of heads, e.g. inductive
    • G11B5/33Structure or manufacture of flux-sensitive heads, i.e. for reproduction only; Combination of such heads with means for recording or erasing only
    • G11B5/39Structure or manufacture of flux-sensitive heads, i.e. for reproduction only; Combination of such heads with means for recording or erasing only using magneto-resistive devices or effec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2Disposition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in the apparatus, e.g. of power supply, of modules
    • G11B33/125Disposition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in the apparatus, e.g. of power supply, of modules the apparatu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rrays of disc drives
    • G11B33/127Mounting arrangement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onto a chassis
    • G11B33/128Mounting arrangement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onto a chassis of the plurality of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s, e.g. disk drives, onto a chas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 Packaging For Recording Disk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包括:一机箱,具有第一、二隔间板,第一、二隔间板上设有多个导引槽;多个硬盘抽换匣,容置于第一、二隔间板之间;每一个硬盘抽换匣两侧分别具有第一、二侧板,第一、二侧板表面设有多个导引构件,各个导引构件滑动地卡设于导引槽中;第一、二侧板的上端分别设有一扩张构件,扩张构件可与机箱的第一、二隔间板顶缘相配合,将硬盘抽换匣定位于容纳空间上方的位置。借助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拆装硬盘时免用螺丝固定,且硬盘抽换匣可被定位在机箱容纳空间的上方位置且不会与机箱分离,以利于抽换硬盘工作的进行。

Description

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合供服务器、磁盘阵列、外接式硬盘盒、网络储存设备(NAS)等类型的储存装置使用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服务器、磁盘阵列储存装置、外接式硬盘盒、网络储存设备(NAS)等储存设备通常采用可抽换式硬盘安装结构的设计,常用的可抽换式的储存装置,其构造大致包括一储存装置机箱、至少一硬盘容纳槽以及多个抽换式硬盘匣。其中,多个硬盘抽换匣的两侧边分别设置一滑轨装置,并借助滑轨装置可滑动地安装于该机箱的硬盘容纳槽中。每个抽换式硬盘匣内部分别可容纳一硬盘,且每个抽换式硬盘匣还具有一个卡榫装置,可将硬盘抽换匣固定于硬盘容纳槽中,以使得硬盘连同抽换匣可被固定于机箱的硬盘容纳槽中。
常用的硬盘抽换匣,所使用的卡榫装置通常设计成可快速拆卸的构造,使得操作者可以免除使用工具便能够快速地将抽换式硬盘匣从硬盘容纳槽中抽出以进行更换硬盘的工作。
然而,常用的硬盘抽换匣,其滑轨装置以及卡榫装置的构造相当复杂,因此造成成本昂贵的问题产生。同时,常用的硬盘抽换匣,通常采用螺丝锁固的方式将硬盘固定在硬盘抽换匣中,因此在拆装硬盘时必须使用螺丝起子从抽换匣的两侧面拆装螺丝,为避免其他抽换匣或机箱阻碍到使用者以螺丝锁紧或拆卸螺丝的动作,因此必须将整个硬盘抽换匣完全地抽离机箱,才能够顺利进行拆装硬盘的动作,因此在拆装硬盘过程中,硬盘抽换匣会和机箱的硬盘容纳槽分离,且硬盘安装完成后必须将抽换匣重新插回硬盘容纳槽中,然而硬盘抽换匣在抽出又插回的过程中,将有可能产生零件遗失,也容易因为操作不当因素使滑轨装置受到损伤,因此造成常用的可抽换式储存装置操作上的缺点。
再者,常用的硬盘抽换匣由于采用螺丝锁固的方式将硬盘锁固在硬盘抽换匣中,因此在拆装硬盘时,必须耗费相当多时间在锁附或拆卸螺丝的工作上。在以往抽换式储存装置可容纳硬盘的数量不多的情形下,拆装螺丝的工作并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然而目前由于计算机和储存设备的数据储存量不断提高的需求下,市面上的服务器、可抽换硬盘盒、磁盘阵列等储存装置所容纳的硬盘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操作者在抽换硬盘时,必须要逐一地将每个硬盘用螺丝锁附在硬盘抽换匣上,将会大量地增加操作的时间。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常用的可抽换式硬盘储存装置的种种缺点,所以如何借助结构设计的改良,来提升可抽换式硬盘储存装置的操作便利性,来克服上述的缺失,已成为本领域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常用的抽换式硬盘储存装置拆装硬盘时,抽换匣与机箱完全分离,造成容易遗失零件以及必须重新组装抽换匣所造成困扰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常用抽换式硬盘储存装置采用螺丝锁固硬盘,造成拆装硬盘耗费时间问题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其包括:一机箱,所述机箱具有至少一第一隔间板和至少一第二隔间板,所述第一隔间板与所述第二隔间板相互平行且共同地构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一开口端和一底端,靠近所述开口端的方向定义为上方,靠近所述底端的方向定义为下方;多个硬盘抽换匣,多个所述硬盘抽换匣可滑动地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每个所述硬盘抽换匣分别具有一托盘、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托盘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托盘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共同构成一硬盘容置槽,每个硬盘容置槽中分别容纳一硬盘,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邻近于所述第一隔间板与所述第二隔间板,所述硬盘抽换匣的上端具有一开口,且于所述开口处设置一盖板;多个导引构件,多个所述导引构件分别突出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面,多个所述导引构件沿着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方向排列;多个导引槽,多个所述导引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隔间板和所述第二隔间板与多个所述导引构件相对应的位置,多个所述导引构件分别可滑动地卡设于多个所述导引槽中;以及多个扩张构件,多个所述扩张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侧面位于多个所述导引构件上方的位置,每个所述扩张构件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的外侧表面,所述扩张构件的另一端朝向上方且同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表面的方向倾斜地向外延伸;其中,多个所述扩张构件具有弹性,当所述硬盘抽换匣向上退出所述容纳空间,而使得所述扩张构件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隔间板和所述第二隔间板的顶缘的高度时,各个所述扩张构件借助弹力向外扩张而抵靠于所述第一隔间板和所述第二隔间板的顶缘,以阻止所述硬盘抽换匣向下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扩张构件的末端部分的内侧面进一步设置有一向内延伸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分别与多个设置于所述硬盘的两侧面的固定螺孔的其中一个相对应,且在所述扩张构件贴靠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的状态下插入于所述硬盘的所述固定螺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侧面的上端位置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卡合构件,所述第一隔间板与第二隔间板的上缘对应于各个所述卡合构件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可供这些卡合构件卡入的定位槽,当各个所述硬盘抽换匣插入到达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部位置时,各个所述卡合构件卡入于各个所述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导引构件的上端具有一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表面水平地向外延伸的水平部,当所述硬盘抽换匣从所述容纳空间向上升起,所述导引构件随着所述硬盘抽换匣向上位移,到达使所述导引构件的所述水平部与所述导引槽的顶缘相卡合的高度位置时,所述导引构件的顶缘与所述导引槽的顶缘相互干涉,以阻止所述硬盘抽换匣继续上升。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盖板的一端具有一枢接端,所述枢接端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枢接端设有一第一卡合部,所述盖板相对于所述枢接端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具有一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突出于所述盖板相对于所述枢接端的一端的外侧;并且所述第一隔间板和所述第二隔间板的顶缘分别设有多个卡合孔,每个所述卡合孔的位置对应于每个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每个所述第二卡合部的位置,使得所述硬盘抽换匣插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底端位置且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硬盘抽换匣上方的开口的状态下,每个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每个所述第二卡合部分别地卡入相对应的所述卡合孔之中,使得所述硬盘抽换匣受阻挡而无法脱离所述容纳空间的底端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可往复滑动地装置于所述盖板上,所述滑块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一弹力构件,所述滑块受所述弹力构件推动朝向所述盖板的末端滑动,且使所述第二卡合部突出于所述盖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底面的侧边具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和所述第一隔间板或所述第二隔间板的上缘相互配合,以推动所述第二卡合部和所述滑块朝向所述盖板的内侧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包括一骨架和一上盖,所述上盖覆盖于所述骨架的上方,所述滑块容置于所述骨架和所述上盖之间,所述滑块的顶面凸设有一板动件,所述盖板相对于所述板动件的位置设有一开口,供所述板动件从所述开口露出。
进一步地,所述硬盘抽换匣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面设有多个弹片,每个弹片分别具有一定位凸点,且多个所述定位凸点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硬盘容置槽中所容纳的所述硬盘侧面的多个所述固定螺孔的位置,以将所述硬盘定位于所述硬盘容置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其装置于一机箱中,所述机箱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隔间板,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隔间板之间构成至少一容纳空间,其中,所述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包括:多个硬盘抽换匣,多个所述硬盘抽换匣可滑动地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每个所述硬盘抽换匣两侧分别邻近于两所述隔间板,所述硬盘抽换匣上端具有一开口,以供一硬盘从所述开口置入所述硬盘抽换匣中;一盖板,所述盖板具有一枢接端,所述枢接端枢接于所述硬盘抽换匣上端的一侧边;多个导引构件,多个所述导引构件分别突出地设置于所述硬盘抽换匣的两侧边;多个导引槽,多个所述导引槽设置于所述隔间板与多个所述导引构件相对应的位置,多个所述导引构件分别可滑动地卡设于多个所述导引槽中;多个扩张构件,多个所述扩张构件设置于所述硬盘抽换匣的两侧面靠近上端的位置,所述扩张构件的另一端朝向上方且同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表面的方向倾斜地向外延伸,所述扩张构件具有弹性,当所述硬盘抽换匣向上退出所述容纳空间,而使得所述扩张构件的高度高于所述隔间板的顶缘的高度时,各个所述扩张构件借助弹力向外扩张而抵靠于所述隔间板的顶缘,以阻止所述硬盘抽换匣向下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所述枢接端设有一第一卡合部,所述盖板相对于所述枢接端的一侧设有一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分别朝向所述盖板的两侧边向外延伸,且所述第二卡合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盖板上;以及多个卡合孔,多个所述卡合孔对应于多个所述第一卡合部与多个所述第二卡合部的位置设置于所述隔间板的上缘,每个所述硬盘抽换匣置入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部的位置时,各个所述第一卡合部和各个所述第二卡合部分别地卡入各该卡合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扩张构件的末端部分的内侧面进一步设置有一向内延伸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分别与多个设置于所述硬盘的两侧面的固定螺孔的其中一个相对应,且在所述扩张构件贴靠于所述硬盘抽换匣的两侧的状态下插入于所述硬盘的所述固定螺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完全地免用螺丝将硬盘固定于硬盘抽换匣中,且其拆装硬盘时,硬盘抽换匣不会与机箱的容纳空间分离,且可被定位在机箱容纳空间的上方位置,以利于抽换硬盘工作的进行。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技术内容,请参考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为了参考与说明的目的而被提供,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于机箱内部仅容纳一硬盘抽换匣状态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所使用的硬盘抽换匣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所使用的硬盘抽换匣于盖板开启,且将一硬盘从硬盘抽换匣中取出状态下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所使用的硬盘抽换匣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使用的硬盘抽换匣的盖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于一硬盘抽换匣容置于机箱的容纳空间底部位置状态下的侧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于一硬盘抽换匣从机箱的容纳空间抽出的状态下的侧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硬盘抽换匣的第二卡合部与第二隔间板的卡合孔相卡合状态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硬盘抽换匣的第一卡合部与第一隔间板的卡合孔相卡合状态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硬盘抽换匣的扩张构件与第一隔间板或第二隔间板上缘相卡合状态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抽换匣在盖板开启且将一硬盘从硬盘抽换匣中取出状态下的立体组合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抽换匣的扩张构件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硬盘抽换匣的扩张构件与第一隔间板或第二隔间板上缘相卡合状态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运用于一机架服务器的磁盘阵列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本实用新型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主要包括:一机箱10、多个第一隔间板11、多个第二隔间板12及多个硬盘抽换匣20。
其中,多个硬盘抽换匣20是以可滑动的方式容纳于机箱10中,每一个硬盘抽换匣20中分别可容纳一个硬盘30,借此将这些硬盘30可抽换地安装于机箱10之中。
如图2所示,机箱10具有多个第一隔间板11及多个第二隔间板12,所述第一隔间板11和第二隔间板12彼此相互平行,且每个第一隔间板11和相邻的第二隔间板12之间形成了一容纳空间13,所述多个硬盘抽换匣20以可滑动的方式且彼此并排地设置于容纳空间13中。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机箱10的第一隔间板11安排设置在机箱10的中央的位置,而第二侧板12则设置在机箱的两侧边,因此各个第二侧板12和第一侧板11共同地构成了两个并排的容纳空间13。在此必须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机箱的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及容纳空间的安排方式并不限于图中所公开的构造,其排列方式和数量均可依照实际需求加以改变。
如图2、图7和图8所示,机箱10的容纳空间13具有一个封闭的底端,以及一个呈开放状的开口端,所述多个硬盘抽换匣20从所述开口端插入到容纳空间13之中,且可被定位在靠近容纳空间13底端的位置。容纳空间13的底端设置有服务器基板16、连接器17等组件(如图7和图8所示),当硬盘抽换匣20被定位在容纳空间13的最底端位置时,硬盘抽换匣20中所容纳的硬盘可和基板16上的连接器17连接,以达成硬盘与基板16的电力和信号连接。
为方便说明起见,本实施例中将朝向容纳空间13开口端的一端定义为上方,而靠近容纳空间13底端的方向定义为下方的方向,然而此方向的叙述仅为方便说明表示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际结构。也即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举的实例中,硬盘抽换匣20以垂直方向插置于机箱10之中,然而实际运用时,硬盘抽换匣20也可改变为以水平方向设置。
如图3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硬盘抽换匣20的构造。每个硬盘抽换匣20分别具有一托盘21、一第一侧板22、一第二侧板23和一盖板28。其中,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分别设于托盘21的两侧,且当硬盘抽换匣20插置于机箱10的容纳空间13中时,该第一侧板22邻近于所述第一隔间板11,而第二侧板23邻近于所述第二隔间板12。托盘21和所述第一侧板22及第二侧板23共同地构成一硬盘容置槽29,该硬盘容置槽29靠近硬盘抽换匣20上端具有一开口,以供一硬盘30置入到该硬盘容置槽29中。该盖板28设置于该硬盘容置槽29的开口处,用以将硬盘30固定于该硬盘容置槽29的内部,并将硬盘容置槽29的开口封闭,以保护硬盘。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侧板22和所述第二侧板23的外侧面分别沿着其长度方向凸设有多个导引构件24,且位于若干个导引构件24上方的位置设置一扩张构件25,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导引构件24和扩张构件25采用弹性材料(如塑料)一体成型的方式(如射出成型)制成,因此使得各个所述导引构件24和扩张构件25具有可弹性变形的能力。如图2所示,该第一隔间板11与第二隔间板12上分别设有多个导引槽14,该若干个导引槽14的位置对应于每一个硬盘抽换匣20两侧的导引构件24的位置,且各个所述导引槽14的宽度略大于导引构件24的宽度,使得每个导引构件24可滑动地卡合于导引槽14中。如图2所示,若干个导引构件24和第一隔间板11及第二隔间板12上的导引槽14相互配合,以引导每个硬盘抽换匣20可沿着各个所述导引槽14的方向上下位移,使得硬盘抽换匣20在容纳空间13中可被插置到一个接近容纳空间13底端的下降位置(如图7所示),以及向上位移到一个升起位置(如图8所示)。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硬盘抽换匣20位于前述下降位置的状态,此时硬盘抽换匣20内部所安装的硬盘30和前述的基板16,以及基板16上的连接器17相互靠近,且硬盘30可和连接器17相互连接,达成电力和信号连接。如图8所示,当硬盘抽换匣20位于所述上升位置的状态,硬盘30也随着硬盘抽换匣20向上移动,而和基板16上的连接器17分离,同时硬盘抽换匣20的盖板28呈开启状态,且硬盘抽换匣20上端的开口位置高于机箱10,因此可便于操作者执行将硬盘30插入到硬盘抽换匣20中、或者是将硬盘30从硬盘抽换匣20中抽出的动作。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引构件24突出地设置于第一侧板22与第二侧板23的外侧。所述导引构件24分别位于硬盘抽换匣20的两侧面,且各个相对位于硬盘抽换匣20两侧面的导引构件24的顶点间距大于第一隔间板11与第二隔间板12的间距,因此使得硬盘抽换匣20安装于容纳空间13内部时,硬盘抽换匣20两侧面的导引构件24分别地从导引槽14穿过,并且略微突出于第一隔间板11与第二隔间板12的外侧,因此使得每一个导引构件24可以和导引槽14干涉,以达到导引并限制硬盘抽换匣20在容纳空间13中的位移路径的目的。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导引构件24的形状呈上端具有一水平部,且下侧面具有一倾斜面的楔形。各个导引构件上端的水平部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表面水平地向外延伸,而所述下侧面的倾斜面从水平部的末端开始朝向下方延伸且朝向硬盘抽换匣20的内侧倾斜,各个导引构件24的下侧面设置倾斜面的目的,在于可使得硬盘抽换匣20插入到容纳空间13内的过程中,各个导引构件24可借助由第一、二隔间板11、12与各个导引构件24的倾斜面相互推动,而使得各个导引构件24朝向硬盘抽换匣20的内侧的方向退缩,从而使得各个导引构件24可滑动地卡入到各个导引槽14中。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二侧板22、23的侧面位于最上端位置更进一步地设有至少一个卡合构件241,而且如图2所示,第一隔间板11与第二隔间板12的上缘对应于各个卡合构件241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可供这些卡合构件241卡入的定位槽18,当各个硬盘抽换匣20插入到达容纳空间13的最底部位置时,各个卡合构件241卡入于各个定位槽18内,以辅助硬盘抽换匣20的定位准确性。
该若干个导引构件24与导引槽14配合,还可进一步限制硬盘抽换匣20上升的位置,使其无法完全脱离容纳空间13。如图8和图11所示的状态,当硬盘抽换匣20向上位移到所述上升位置时,每个第一、二侧板22、23的侧面位于最上端位置的导引构件24的水平部会和导引槽14的顶缘产生干涉,该硬盘抽换匣20便受到限制而无法继续上升,因此使得操作者在抽出硬盘抽换匣20的过程中,无法任意地将整个硬盘抽换匣20完全地抽离容纳空间13,以避免必须将硬盘抽换匣20重新组装于容纳空间13中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在于硬盘抽换匣20两侧的第一侧板22与第二侧板23位于导引构件24的上方位置进一步设置有所述的扩张构件25。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扩张构件25和导引构件24共同排列成一直线地设置于第一、二侧板22、23的外侧面,当硬盘抽换匣20被插入到容纳空间13的过程中,每个扩张构件25因为受到第一、二隔间板11、12的挤压,会向内缩并贴靠于于第一、二侧板22、23的表面,同时第一侧板22与第二侧板23上相对于扩张构件25设置的位置分别设有一略大于扩张构件25的长度与宽度的收容槽251,使得该扩张构件25可被压迫容纳于该收容槽251中,因此使得扩张构件25受挤压时可完全地被收容于所述收容槽251中,以避免阻碍硬盘抽换匣20下降的动作。同时,如图8和图11所示,因为该扩张构件25本身具有弹性,因此当这些硬盘抽换匣20向上升起,使得扩张构件25的位置高于第一、二隔间板11、12的顶缘高度时,这些扩张构件25便借助本身弹力向外扩张并卡合于所述第一隔间板11和所述第二隔间板12的上缘,使得硬盘抽换匣20被定位在容纳空间的上端的位置。
如图8和图11所示,该扩张构件25接近其底端的外侧面,可进一步凸设有一凸块252,当本实用新型的硬盘抽换匣20位于所述上升位置时,该凸块252的高度位置正好可卡合于第一隔间板11与第二隔间板12的上缘,以阻止硬盘抽换匣20下降。
该若干个扩张构件25的末端分别具有一末端部253,当操作者要将硬盘抽换匣20插入到容纳空间13的底部时,可从该若干个扩张构件25的末端部253将扩张构件25朝向第一侧板22或第二侧板23的方向按压,使得所述扩张构件25退缩到贴靠于第一、二侧板22、23的状态,以使得扩张构件25不会阻碍到硬盘抽换匣20下降的动作。
借助这些扩张构件25的作用,可使得硬盘抽换匣20被向上抽起到达所述的上升位置时,硬盘抽换匣20可借助扩张构件25的定位作用而不会任意下降,使得硬盘抽换匣20保持于上升位置,以利于操作者进行安装或抽换硬盘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硬盘抽换匣20上端的开口处设置有所述盖板28,该盖板28的作用为可以可靠地固定硬盘抽换匣20和硬盘30的位置,并将硬盘抽换匣20上端的开口封闭,以增加硬盘30操作的安全性。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28是由一骨架282和一上盖284组成,该上盖284覆盖于骨架282的上方。盖板28的一端具有一枢接端281,所述枢接端281利用一栓轴27枢接于第一侧板22或第二侧板23的顶端(如图5所示)。
该盖板28还有一个附加的作用,如图2和图8所示,当操作者想要拆换硬盘30时,必须先将硬盘抽换匣20的盖板28掀起,当盖板28开启时,盖板28可当作一个施力把手,供操作者抓住盖板28,通过盖板28施力将整个硬盘抽换匣20从容纳空间13中抽出。
盖板28靠近该枢接端281的一侧向外凸设有一第一卡合部283,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卡合部283从骨架282位于枢接端281的一端一体成型地向外延伸而成。而盖板28相对于第一卡合部283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滑块286,所述滑块286可往复滑动地装置于骨架282和上盖284之间的间隙中,且其朝向盖板28末端的一侧设有一第二卡合部287,该第二卡合部287的一端突出于盖板28外侧,以及一弹力构件288,该弹力构件288设置于滑块286与骨架282之间,该弹力构件288可产生一弹力将滑块286向外推动,从而使得第二卡合部287突出于盖板28的外侧。
如图2和图9、图10所示,该第一隔间板11和第二隔间板12的上缘分别设有多个卡合孔15,各个卡合孔15的位置位于各个导引槽14的上方。且如图9和图10所示,当硬盘抽换匣20插置于容纳空间13的底端,且每个硬盘抽换匣20的盖板28盖合于硬盘抽换匣20上方开口的状态下,盖板28两端的第一卡合部283和第二卡合部287分别地卡入于第一隔间板11和第二隔间板12上缘的多个卡合孔15之中。
各个硬盘抽换匣20的盖板28借助第一卡合部283与第二卡合部287和第一隔间板11及第二隔间板12上的卡合孔15相互卡合后,一方面可使得硬盘抽换匣20受阻挡而无法脱离容纳空间13的底端,另一方面可以将所述硬盘30稳固地压迫定位在硬盘抽换匣20中,因此达到稳固定位硬盘30,且增进硬盘30操作安全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前述滑块286系可滑动地容置于骨架282和上盖284之间,同时上盖284对应于所述滑块286上方的位置设有一开口285,使所述滑块286部分地从所述开口285处露出,且所述滑块的顶面设有一板动件289,该板动件289从上盖284的开口285露出,因此可供使用者能够以手指推动该板动件289,以带动滑块286产生往复的位移。
前述第二卡合部287突设于滑块286的外侧,且其底面的外侧具有一倾斜面,当硬盘抽换匣20插入到容纳空间13的最底端且盖板28盖合在硬盘抽换匣20上端时,第二卡合部287的倾斜面可与第二隔间板12(或第一隔间板11)的顶缘相接触,并因为第二卡合部287的倾斜面受到第二隔间板12顶缘的抵顶作用使第二卡合部287连同滑块286一起后退,而使得第二卡合部287可滑动地卡入到第二隔间板12(或第一隔间板11)顶缘的卡合孔15中。
而当操作者要将硬盘抽换匣20退出容纳空间13时,必须先将滑块286朝向盖板28的内侧推动,使第二卡合部287与第二隔间板12(或第一隔间板11)顶缘的卡合孔15脱离,然后将整个盖板28掀起(如图2及图8所示),然后将硬盘抽换匣20向上拉动,使得硬盘抽换匣20中所容纳的硬盘30和基板16上的连接器17脱离,并将硬盘抽换匣向上拉起并定位在上升位置,以进行后续的抽换硬盘30的工作。
为达成免除螺丝固定硬盘的目的,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于硬盘抽换匣20的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的内侧面进一步设有多个弹片26,每一弹片26的末端分别具有一定位凸点261,且多个所述定位凸点261的位置分别对应于置入于该硬盘抽换匣20中的硬盘30两侧面所设置的固定螺孔31,因此当硬盘30置入于硬盘抽换匣20的硬盘容置槽29内时,每一个弹片26的定位凸点261便可卡入到硬盘30两侧面的固定螺孔31中,借此将硬盘30定位于硬盘容置槽29中。
[第二实施例]
如图12至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改变之处,主要在于扩张构件25的结构。该第二实施例的扩张构件25的基本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的扩张构件25的功能相同,都在于可用于将硬盘抽换匣20定位于顶端伸出于机箱10的容纳空间13上端的升起状态,以利于操作者进行更换或安装硬盘的程序。
如图13所示,第二实施例采用的扩张构件25的末端部253变更为弯曲的形状,同时设置于第一侧板22或第二侧板23上的收容槽251也配合扩张构件25的形状加以改变。扩张构件25的末端部253的内侧面进一步设置有一定位销254,该定位销254的位置对应于该硬盘30侧面的多个固定螺孔31的其中一个,如图14所示,由于该两定位销254的位置和硬盘30的固定螺孔31的位置相互对准,因此当硬盘抽换匣20插入到机箱10的容纳空间13内时,该两扩张构件25受到机箱10的第一、二隔间板11、12挤压而向内贴靠时,扩张构件25末端的定位销便会插入到硬盘30的固定螺孔31内,用于将硬盘30固定在硬盘抽换匣20的内部。
同时由于扩张构件25具有向外扩张的弹性,因此当硬盘抽换匣20向上升起,使扩张构件25与第一、二隔间板11、12的上缘脱离时,可借助扩张构件25的弹力带动定位销254向外位移,而脱离硬盘30的固定螺孔31,使硬盘30不受定位销254的限制,而能够从硬盘抽换匣20中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借助该扩张构件25末端的定位销254的定位作用,可更可靠地固定硬盘30的位置,达到更佳的定位和保护效果。
[实施例的可能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硬盘抽换匣20利用扩张构件25与机箱10的第一、二隔间板11、12的顶缘相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硬盘抽换匣20在抽换硬盘时,可被定位在上端开口突出于机箱10的上方的状态,以利于操作者进行抽换硬盘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硬盘抽换盒借助导引构件24与导引槽14的相互配合,可限制硬盘抽换匣20的上升高度,避免硬盘抽换匣20被完全地抽离容纳空间13,因此避免重新将硬盘抽换匣20插回到容纳空间13中的麻烦,且避免重新组装过程中不可预期的损害发生。
本案可借助上述的设计,利用硬盘抽换匣20的弹片26与定位凸点261定位硬盘30,配合上盖板28将硬盘30压紧定位在硬盘抽换匣20的硬盘容置槽29中,因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硬盘抽换匣20不需使用螺丝便能将硬盘30固定在硬盘容置槽中,免去拆装固定螺丝的麻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因此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符号说明]
机箱        10
第一隔间板  11
第二隔间板  12
容纳空间    13
导引槽      14
卡合孔      15
基板        16
连接器      17
定位槽      18
硬盘抽换匣  20
托盘        21
第一侧板    22
第二侧板    23
导引构件    24
卡合构件    241
扩张构件    25
收容槽      251
凸块        252
末端部      253
定位销      254
弹片        26
定位凸点    261
栓轴        27
盖板        28
枢接端      281
骨架        282
第一卡合部  283
上盖        284
开口        285
滑块        286
第二卡合部  287
弹力构件    288
板动件      289
硬盘容置槽  29
硬盘        30
固定螺孔    31。

Claims (12)

1.一种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包括: 
一机箱,所述机箱具有至少一第一隔间板和至少一第二隔间板,所述第一隔间板与所述第二隔间板相互平行且共同地构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一开口端和一底端,靠近所述开口端的方向定义为上方,靠近所述底端的方向定义为下方; 
多个硬盘抽换匣,多个所述硬盘抽换匣可滑动地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每个所述硬盘抽换匣分别具有一托盘、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托盘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托盘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共同构成一硬盘容置槽,每个硬盘容置槽中分别容纳一硬盘,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邻近于所述第一隔间板与所述第二隔间板,所述硬盘抽换匣的上端具有一开口,且于所述开口处设置一盖板; 
多个导引构件,多个所述导引构件分别突出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面,多个所述导引构件沿着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方向排列; 
多个导引槽,多个所述导引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隔间板和所述第二隔间板与多个所述导引构件相对应的位置,多个所述导引构件分别可滑动地卡设于多个所述导引槽中;以及 
多个扩张构件,多个所述扩张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侧面位于多个所述导引构件上方的位置,每个所述扩张构件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的外侧表面,所述扩张构件的另一端朝向上方且同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表面的方向倾斜地向外延伸; 
其中,多个所述扩张构件具有弹性,当所述硬盘抽换匣向上退出所述容纳空间,而使得所述扩张构件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隔间板和所述第二隔间板的顶缘的高度时,各个所述扩张构件借助弹力向外扩张而抵靠于所述第一隔间板和所述第二隔间板的顶缘,以阻止所述硬盘抽换匣向下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构件的末端部分的内侧面进一步设置有一向内延伸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分别与多个设置于所述硬盘的两侧面的固定螺孔的其中一个相对应,且在所述扩张构件贴靠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的状态下插入于所述硬盘的所述固定螺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侧面的上端位置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卡合构件,所述第一隔间板与第二隔间板的上缘对应于各个所述卡合构件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可供这些卡合构件卡入的定位槽,当各个所述硬盘抽换匣插入到达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部位置时,各个所述卡合构件卡入于各个所述定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引构件的上端具有一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表面水平地向外延伸的水平部,当所述硬盘抽换匣从所述容纳空间向上升起,所述导引构件随着所述硬盘抽换匣向上位移,到达使所述导引构件的所述水平部与所述导引槽的顶缘相卡合的高度位置时,所述导引构件的顶缘与所述导引槽的顶缘相互干涉,以阻止所述硬盘抽换匣继续上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盖板的一端具有一枢接端,所述枢接端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枢接端处设有一第一卡合部,所述盖板相对于所述枢接端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具有一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突出于所述盖板相对于所述枢接端的一端的外侧;并且所述第一隔间板和所述第二隔间板的顶缘分别设有多个卡合孔,每个所述卡合孔的位置对应于每个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每个所述第二卡合部的位置,使得所述硬盘抽换匣插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底端位置且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硬盘抽换匣上方的开口的状态下,每个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每个所述第二卡合部分别地卡入相对应的所述卡合孔之中,使得所述硬盘抽换匣受阻挡而无法脱离所述容纳空间的底端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可往复滑动地装置于所述盖板上,所述滑块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一弹力构件,所述滑块受所述弹力构件推动朝向所述盖板的末端滑动,且使所述第二卡合部突出于所述盖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底面的侧边具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和所述第一隔间板或所述第二隔间板的上缘相互配合,以推动所述第二卡合部和所述滑块朝向所述盖板的内侧方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一骨架和一上盖,所述上盖覆盖于所述骨架的上方,所述滑块容置于所述骨架和所述上盖之间,所述滑块的顶面凸设有一板动件,所述盖板相对于所述板动件的位置设有一开口,供所述板动件从所述开口露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抽换匣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面设有多个弹片,每个弹片分别具有一定位凸点,且多个所述定位凸点的位置分别对 应于所述硬盘容置槽中所容纳的所述硬盘侧面的多个所述固定螺孔的位置,以将所述硬盘定位于所述硬盘容置槽中。 
10.一种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装置于一机箱中,所述机箱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隔间板,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隔间板之间构成至少一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包括: 
多个硬盘抽换匣,多个所述硬盘抽换匣可滑动地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每个所述硬盘抽换匣两侧分别邻近于两所述隔间板,所述硬盘抽换匣上端具有一开口,以供一硬盘从所述开口置入所述硬盘抽换匣中; 
一盖板,所述盖板具有一枢接端,所述枢接端枢接于所述硬盘抽换匣上端的一侧边; 
多个导引构件,多个所述导引构件分别突出地设置于所述硬盘抽换匣的两侧边; 
多个导引槽,多个所述导引槽设置于所述隔间板与多个所述导引构件相对应的位置,多个所述导引构件分别可滑动地卡设于多个所述导引槽中; 
多个扩张构件,多个所述扩张构件设置于所述硬盘抽换匣的两侧面靠近上端的位置,所述扩张构件的另一端朝向上方且同时朝向远离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表面的方向倾斜地向外延伸,所述扩张构件具有弹性,当所述硬盘抽换匣向上退出所述容纳空间,而使得所述扩张构件的高度高于所述隔间板的顶缘的高度时,各个所述扩张构件借助弹力向外扩张而抵靠于所述隔间板的顶缘,以阻止所述硬盘抽换匣向下位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所述枢接端设有一第一卡合部,所述盖板相对于所述枢接端的一侧设有一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分别朝 向所述盖板的两侧边向外延伸,且所述第二卡合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盖板上;以及多个卡合孔,多个所述卡合孔对应于多个所述第一卡合部与多个所述第二卡合部的位置设置于所述隔间板的上缘,每个所述硬盘抽换匣置入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部的位置时,各个所述第一卡合部和各个所述第二卡合部分别地卡入各该卡合孔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构件的末端部分的内侧面进一步设置有一向内延伸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分别与多个设置于所述硬盘的两侧面的固定螺孔的其中一个相对应,且在所述扩张构件贴靠于所述硬盘抽换匣的两侧的状态下插入于所述硬盘的所述固定螺孔中。 
CN201420669336.2U 2014-10-31 2014-11-11 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 Active CN20421532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9372 2014-10-31
TW103219372U TWM496330U (zh) 2014-10-31 2014-10-31 可抽換硬碟儲存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15327U true CN204215327U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83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69336.2U Active CN204215327U (zh) 2014-10-31 2014-11-11 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64511B1 (zh)
CN (1) CN204215327U (zh)
TW (1) TWM496330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0382A (zh) * 2016-06-28 2016-10-12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拔插硬盘盒锁紧方法
CN106413329A (zh) * 2015-07-30 2017-02-15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免工具的零件承载机构与电子装置
CN108073235A (zh) * 2016-11-10 2018-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安装装置、硬盘安装套件及磁盘阵列
CN109557984A (zh) * 2019-01-24 2019-04-02 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 高密度机架式4u机箱
CN109828642A (zh) * 2017-11-23 2019-05-31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服务器系统
CN110618739A (zh) * 2019-10-08 2019-12-27 黄木津 一种具有减震缓冲功能的大数据储存设备
CN111290546A (zh) * 2020-02-27 2020-06-16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硬盘设备
CN111752351A (zh) * 2020-05-28 2020-10-0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上下旋转的硬盘托盘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32083U (zh) * 2016-06-22 2016-11-11 Cao Zhi Guang 免螺絲硬碟抽取盒及其硬碟抽換模組
CN107092318B (zh) * 2017-04-25 2020-01-2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工具的硬盘拆装装置
JP2022049236A (ja) * 2020-09-16 2022-03-29 株式会社Pfu ストレージケース
TWI804340B (zh) * 2022-06-09 2023-06-01 喬鼎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可抽換裝置及包含該可抽換裝置之資料處理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5372A (ja) * 1997-03-17 1998-09-25 Fujitsu Ltd ライブラリ装置
US7230792B2 (en) * 2003-11-19 2007-06-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a sel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having a coupler for slidably engaging a storage medium in a storage system
US8290612B2 (en) * 2008-08-28 2012-10-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readth spreading placement of data storage cartridges in multi-cartridge deep slot cells of an automated data storage library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3329A (zh) * 2015-07-30 2017-02-15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免工具的零件承载机构与电子装置
CN106413329B (zh) * 2015-07-30 2019-02-15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免工具的零件承载机构与电子装置
CN106020382A (zh) * 2016-06-28 2016-10-12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拔插硬盘盒锁紧方法
CN106020382B (zh) * 2016-06-28 2019-06-25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拔插硬盘盒锁紧方法
CN108073235A (zh) * 2016-11-10 2018-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安装装置、硬盘安装套件及磁盘阵列
CN108073235B (zh) * 2016-11-10 2020-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安装装置、硬盘安装套件及磁盘阵列
CN109828642A (zh) * 2017-11-23 2019-05-31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服务器系统
CN109557984A (zh) * 2019-01-24 2019-04-02 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 高密度机架式4u机箱
CN109557984B (zh) * 2019-01-24 2023-08-29 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 高密度机架式4u机箱
CN110618739A (zh) * 2019-10-08 2019-12-27 黄木津 一种具有减震缓冲功能的大数据储存设备
CN111290546A (zh) * 2020-02-27 2020-06-16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硬盘设备
CN111752351A (zh) * 2020-05-28 2020-10-0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上下旋转的硬盘托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64511B1 (en) 2015-06-23
TWM496330U (zh) 2015-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15327U (zh) 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
CN205450919U (zh) 硬盘快拆单元及硬盘抽换模块
JP3171058U (ja) メモリーカードコネクター
CN101414475B (zh) 数据存储器固定装置
US8837136B2 (en) Housing for hard disk drive
CN108628411B (zh) 机箱
CN205942578U (zh) 免螺丝硬盘抽取盒及其硬盘抽换模块
CN203706042U (zh) 硬盘放置盒
CN101894580A (zh) 数据存储器固定装置
CN102455737B (zh) 一种刀片式外接扩展卡模块
CN204425332U (zh) 一种防水的终端
CN109478735B (zh) 与不同尺寸的卡结合使用的多部分连接器
TWM479492U (zh) 伺服器機箱
TWM556462U (zh) 開放式無螺絲存取裝置定位模組
EP2398115B1 (en) A front plate for a socket
CN203520281U (zh) 机架服务器
CN102200805A (zh) 硬盘固定机构及使用该硬盘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
CN104427804A (zh) 门板装置及储存设备
CN202443359U (zh) 滑动式连接器机构及其相关薄型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2999117A (zh) 承载装置
CN103188898A (zh) 具有扣合结构的电子设备
CN204576380U (zh) 存取装置托盘结构
US20140204540A1 (en) Server with openings on two lateral sides
CN104281234B (zh) 固定支架
CN204334086U (zh) 用于对笔记本电脑充电的移动式推车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