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4340B - 可抽換裝置及包含該可抽換裝置之資料處理系統 - Google Patents

可抽換裝置及包含該可抽換裝置之資料處理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4340B
TWI804340B TW111121480A TW111121480A TWI804340B TW I804340 B TWI804340 B TW I804340B TW 111121480 A TW111121480 A TW 111121480A TW 111121480 A TW111121480 A TW 111121480A TW I804340 B TWI804340 B TW I8043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end point
guide groove
removable device
gu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1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50040A (zh
Inventor
劉祥健
高斌鑫
劉忠興
Original Assignee
喬鼎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喬鼎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喬鼎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21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434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4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4340B/zh
Priority to US18/332,086 priority patent/US20230400895A1/en
Publication of TW202350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5004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7Mounting of fixed and removable disk dri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5Mounting of expansion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85Servers; Data center room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1487Blade assemblies, e.g. blade cases or inner arrangements within a bla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一種可抽換裝置包含第一側蓋、槓桿、滑動板、功能模組介面卡以及第二側蓋。槓桿的尾端係樞接於第一側蓋上。滑動板係置於第一側蓋以及槓桿上。功能模組介面卡係固定於滑動板上。第二側蓋的結合部係與第一側蓋的結合構件固定在一起。當槓桿被轉動使槓桿的導柱移動至第一側蓋之弧形導槽之下端點處時,滑動板的導柱朝向槓桿的直線形導槽之後端點以及第一側蓋的直線形導槽之下端點移動,滑動板被致動帶動功能模組介面卡相對第一側蓋朝向第一側蓋的下邊緣移動直至功能模組介面卡的複數個連接器相對於第一側蓋的上邊緣處於最遠位置處。

Description

可抽換裝置及包含該可抽換裝置之資料處理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抽換裝置及包含該可抽換裝置之伺服器,並且特別是關於讓使用者容易操作的可置換裝置及包含該可抽換裝置之資料處理系統。
一般的資料處理系統(例如,伺服器等)皆會配置多個不同功能的裝置,例如,硬碟、輸出/輸入模組卡、音效卡、繪圖卡、顯示卡或轉接卡等介面卡。於先前技術的資料處理系統中,不同功能的介面卡係插在資料處理系統的主機板的插槽等連接器上,藉此與主機板電氣連接並固定於主機板上。有些功能的介面卡甚至會以螺絲直接將其鎖固於資料處理系統的機箱內。於先前技術的資料處理系統中,硬碟除了與主機板的連接器連接在一起,並且以螺絲直接將其鎖固於資料處理系統的機箱內的承載架內。
隨著資料處理系統不同應用的發展,將一些裝置與可抽換構件結合成可抽換裝置的設計也應運而生。例如,先前技術先將滑軌用螺絲鎖固於硬碟的兩側,之後再滑入承載架內,並且最終透過螺絲或其他固定元件將資料存取器固定。
然而,上述先前技術抽換硬碟的架構,仍需擰緊或鬆釋螺絲,過程繁瑣,操作不便。並且,承載架佔據機箱內的空間,無法用於採用大量硬碟機且做為資料儲存應用的資料處理系統。現行企業甚至一般大眾基於大量儲存的需求且為了確保資料的保全,大多會採用磁碟陣列(RAID)儲存系統或集束磁碟(Just a Bunch Of Disks, JBOD)儲存系統,這些儲存系統即為採用大量硬碟機且做為資料儲存應用的資料處理系統。
另有先前技術可以讓固定在介面卡的可抽換構件經使用者操作,利用力矩讓介面卡上下移動,進而將介面卡的連接器與主機板上的連接器插入或拔除。然而,該先前技術之可抽換構件經操作所提供的力矩有限,無法應用於具有多個連接器的介面卡。以做為儲存系統之資料處理系統為例,其輸入/輸出模組介面卡目前已發展成具有6個高速連接器、3個電力連接器、1個週邊元件交互連接快速版(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face express, PCIe)介面協定連接器以及2個導引插槽,這麼多連接器必須藉由較大的力矩才能與對應的連接器插入或拔除。並且,該先前技術之可抽換構件並無避免過度操作的設計。
此外,先前技術之可抽換裝置目前僅見能沿機箱之縱向方向移動的水平式可抽換裝置。目前,尚未見到能沿機箱之垂直方向移動的垂直式可抽換裝置被發展。垂直式可抽換裝置與水平式可抽換裝置配合才有望縮減佔據機箱內的空間。
此外,先前技術之可抽換裝置其結構仍須改善,才有利於須修護頻繁,尤其是配置熱插拔裝置的資料處理系統(例如,儲存系統),也有利於使用者的操作。
因此,本發明所欲解決之一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克服先前技術存有問題的可抽換裝置以及包含該可抽換裝置之資料處理系統。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包含第一側蓋、槓桿、滑動板、功能模組介面卡以及第二側蓋。第一側蓋包含第一基板、第一結合構件以及複數個第一導柱。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外側面、第一內側面、第一前邊緣、第一後邊緣、第一上邊緣、第一下邊緣、弧形第一導槽以及直線形第二導槽。第一結合構件係於第一基板的第一內側面上自第一上邊緣向外延伸。複數個第一導柱係形成於第一基板的第一內側面上。第一導槽係靠近第一基板的第一前邊緣,並且具有第一上端點以及第一下端點。第一導槽的第一上端點靠近第一基板的第一上邊緣。第一導槽係自第一上端點朝向第一基板的第一下邊緣延伸至第一下端點。第二導槽係位於第一導槽與第一基板的第一後邊緣之間,並且具有第二上端點以及第二下端點。第二導槽的第二上端點靠近第一基板的第一上邊緣。第二導槽係自第二上端點朝向第一基板的第一下邊緣延伸至第二下端點。槓桿包含主桿體、操作部以及第二導柱。主桿體具有尾端、頭端以及直線形第三導槽。主桿體的尾端係樞接於第一基板的第一內側面上,並且靠近第一基板的第一後邊緣以及第一上邊緣處。操作部係形成於主桿體的頭端上,並且位於第一基板的第一前邊緣之外。第二導柱係形成於主桿體上,並且能被操作於第一基板的第一導槽內在第一上端點與第一下端點之間移動。第三導槽係形成於主桿體的頭端與尾端之間,並且具有前端點以及後端點。第三導槽的前端點朝向主桿體的頭端。第三導槽係自前端點朝向主桿體的尾端延伸至後端點。主桿體的第三導槽與第一基板的第二導槽係部份地交叉重疊。滑動板包含第二基板以及第三導柱。第二基板具有第二外側面、第二內側面、第二前邊緣、第二後邊緣、第二上邊緣、第二下邊緣以及複數個直線形第四導槽。第三導柱係形成於第二基板的第二外側面上。每一個第四導槽對應一個第一導柱,並且具有各自的第三上端點以及各自的第三下端點。滑動板係以第二外側面置於第一基板的第一內側面以及主桿體上,致使滑動板的第三導柱係置於主桿體的第三導槽與第一基板的第二導槽內,並且每一個第一導柱係置於其對應的第四導槽內。第一基板的第一導槽係位於第二基板的第二前邊緣之外。功能模組介面卡包含N個第一連接器,並且具有第三外側面、第三內側面、第三前邊緣、第三後邊緣、第三上邊緣、第三下邊緣,其中N係大於1之整數。N個第一連接器係形成於功能模組介面卡的第三下邊緣處。功能模組介面卡係以第三外側面固定於第二基板的第二內側面上。功能模組介面卡的第三後邊緣於與第二基板的第二後邊緣靠近第一基板的第一後邊緣。功能模組介面卡的第三上邊緣與第二基板的第二上邊緣靠近第一基板的第一上邊緣。第二側蓋包含第三基板、前遮板以及後遮板。第三基板具有第四外側面、第四內側面、第四前邊緣、第四後邊緣、第四上邊緣、第四下邊緣以及結合部。前遮板係於第三基板的第四外側面上自第四前邊緣向外延伸。後遮板係於第三基板的第四外側面上自第四後邊緣向外延伸。第二側蓋的結合部係位於鄰近第四上邊緣處,並且與第一側蓋的第一結合構件固定在一起,致使後遮板遮蓋功能模組介面卡的第三後邊緣與第二基板的第二後邊緣,並且前遮板與第一基板的第一前邊緣構成狹長的缺口,主桿體的頭端係穿過狹長的缺口。當使用者操作槓桿的操作部以轉動主桿體使第二導柱移動至第一基板的第一導槽之第一上端點處時,滑動板的第三導柱朝向主桿體的第三導槽之前端點以及第一基板的第二導槽之第二上端點移動。每一個第一導柱朝向其對應的第四導槽之第三下端點移動。此時,滑動板被致動帶動功能模組介面卡相對第一基板朝向第一上邊緣移動直至N個第一連接器相對於第一基板的第一上邊緣處於最近位置處。當該使用者操作槓桿的操作部以轉動主桿體使第二導柱移動至第一基板的第一導槽之第一下端點處時,滑動板的第三導柱朝向主桿體的第三導槽之後端點以及第一基板的第二導槽之第二下端點移動。每一個第一導柱朝向其對應的第四導槽之第三上端點移動。此時,滑動板被致動帶動功能模組介面卡相對第一基板朝向第一下邊緣移動直至N個第一連接器相對於第一基板的第一上邊緣處於最遠位置處。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二可抽換裝置包含側蓋、槓桿、操作構件以及功能元件。側蓋包含基板、前側板、上側板以及後側板。基板具有外側面、內側面、前邊緣、後邊緣、上邊緣以及下邊緣。前側板係於基板的內側面上自前邊緣向外延伸。上側板係於基板的內側面上自上邊緣向外延伸。後側板係於基板的內側面上自後邊緣向外延伸。後側板其上具有至少一卡合孔。槓桿具有頭端及尾端。槓桿係以尾端樞接於上側板上。操作構件係固定於槓桿的頭端上。功能元件包含殼體以及至少一卡合柱。至少一卡合柱係形成於殼體上。每一個卡合柱對應一個卡合孔。殼體係套合於側蓋內,致使每一個卡合孔係可釋放地與其對應的卡合孔卡合。
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資料處理系統包含機箱、主機板以及至少一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可抽換裝置。機箱包含前面板、後面板、底板、第一側板、第二側板以及頂蓋。前面板係與後面板、底板、第一側板以及第二側板構成容納空間。頂蓋係覆蓋容納空間,並且係能相對第一側板、第二側板滑動。前面板其上具有至少一窗口。主機板係固定於底板上,並且包含至少一組N個第二連接器,其中N係大於1之整數。每一組N個第二連接器對應一個窗口,並且於其對應的窗口之後方成直線地排列。當一個第一可抽換裝置之槓桿被操作使槓桿的第二導柱移動至第一基板的第一導槽的第一上端點處時,該個第一可抽換裝置能被從一個窗口插入容納空間至該個第一可抽換裝置之前遮板與該個窗口嵌合。當該個第一可抽換裝置之槓桿被操作使槓桿的第二導柱移動至第一基板的第一導槽的第一下端點處時,該個第一可抽換裝置之N個第一連接器相對於第一基板的第一上邊緣處於最遠位置處以與對應該個窗口之該組N個第二連接器插合。
進一步,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資料處理系統還包含複數個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可抽換裝置。主機板還包含複數個第三連接器。每一個第二可抽換裝置對應一個第三連接器。每一個第二可抽換裝置之功能元件還包含第四連接器。每一個第二可抽換裝置之側蓋還包含形成於後側板上之至少一導肋條。每一個第二可抽換裝置係以第四連接器與其對應的第三連接器插合進而安裝於機箱的容納空間內。安裝於機箱的容納空間內之每一個第二可抽換裝置之前側板面向機箱的前面板。於兩個緊鄰的第二可抽換裝置中,遠離機箱的前面板之該個第二可抽換裝置之前側板係嵌合於靠近機箱的前面板之該個第二可抽換裝置之至少一導肋條之間。
與先前技術不同,根據本發明之可抽換裝置能提供較大的力矩,進而輕易地能與對應的連接器插入或拔除。並且,根據本發明之可抽換裝置便於操作,並且能避免過度操作。採用根據本發明之可抽換裝置的資料處理系統能大幅縮減佔據資料處理系統之機箱內的空間,並且利於修護頻繁,可以配置熱插拔裝置。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請參閱圖1至圖6,該等圖式係示意地繪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1。圖1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1的元件、構件的爆炸視圖。圖2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1的正面視圖。圖3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1移除功能模組介面卡13後且槓桿11的操作部111位在最上方位置之一側視圖。圖4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1之槓桿11的操作部111位在最上方位置時與主機板32接合關係之一示意圖。圖5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1移除功能模組介面卡13後且槓桿11的操作部111位在最下方位置之一側視圖。圖6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1之槓桿11的操作部111位在最下方位置時與主機板32接合關係之一示意圖。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1為水平式可抽換裝置,也就是說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1係沿資料處理系統的機箱之縱向方向插入或脫離機箱。
如圖1至圖6所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1包含第一側蓋10、槓桿11、滑動板12、功能模組介面卡13以及第二側蓋14。
第一側蓋10包含第一基板100、第一結合構件101以及複數個第一導柱102。第一基板100具有第一外側面1000、第一內側面1001、第一前邊緣1002、第一後邊緣1003、第一上邊緣1004、第一下邊緣1005、弧形第一導槽103以及直線形第二導槽104。第一結合構件101係於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內側面1001上自第一上邊緣1004向外延伸。複數個第一導柱102係形成於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內側面1001上。第一導槽103係靠近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前邊緣1002,並且具有第一上端點1030以及第一下端點1032。第一導槽103的第一上端點1030靠近第一基板100的第一上邊緣1004。第一導槽103係自第一上端點1030朝向第一基板100的第一下邊緣1005延伸至第一下端點1032。第二導槽104係位於第一導槽103與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後邊緣1003之間,並且具有第二上端點1040以及第二下端點1042。第二導槽104的第二上端點1040靠近第一基板100的第一上邊緣1004。第二導槽104係自第二上端點1040朝向第一基板100的第一下邊緣1005延伸至第二下端點1042。
槓桿11包含主桿體110、操作部111以及第二導柱112。主桿體110具有尾端1100、頭端1102以及直線形第三導槽113。主桿體110的尾端1100係樞接於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內側面1001上,並且靠近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後邊緣1003以及第一上邊緣1004處。操作部111係形成於主桿體110的頭端1102上,並且位於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前邊緣1002之外。第二導柱112係形成於主桿體110上,並且能被操作於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導槽103內在第一上端點1030與第一下端點1032之間移動。第三導槽113係形成於主桿體110的頭端1102與尾端1100之間,並且具有前端點1130以及後端點1132。第三導槽113的前端點1130朝向主桿體110的頭端1102。第三導槽113係自前端點1130朝向主桿體110的尾端1100延伸至後端點1132。特別地,主桿體110的第三導槽113與第一基板100的第二導槽104係部份地交叉重疊。
滑動板12包含第二基板120以及第三導柱121。第二基板120具有第二外側面1200、第二內側面1201、第二前邊緣1202、第二後邊緣1203、第二上邊緣1204、第二下邊緣1205以及複數個直線形第四導槽122。第三導柱121係形成於第二基板120的第二外側面1200上。每一個第四導槽122對應一個第一導柱102,並且具有各自的第三上端點1220以及各自的第三下端點1222。滑動板12係以第二外側面1200置於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內側面1001以及主桿體110上,致使滑動板12的第三導柱121係置於主桿體110的第三導槽113與第一基板100的第二導槽104內,並且每一個第一導柱102係置於其對應的第四導槽122內。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導槽103係位於第二基板120的第二前邊緣1202之外。
功能模組介面卡13包含N個第一連接器130,並且具有第三外側面131、第三內側面132、第三前邊緣133、第三後邊緣134、第三上邊緣135、第三下邊緣136,其中N係大於1之整數。N個第一連接器130係形成於功能模組介面卡13的第三下邊緣136處。功能模組介面卡13以做為儲存系統之資料處理系統的輸入/輸出模組介面卡為例,其目前已發展成具有6個高速連接器、3個電力連接器、1個PCIe介面協定連接器以及2個導引插槽。
功能模組介面卡13係以第三外側面131固定於第二基板120的第二內側面1201上。功能模組介面卡13的第三後邊緣134於與第二基板120的第二後邊緣1203靠近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後邊緣1003。功能模組介面卡13的第三上邊緣135與第二基板120的第二上邊緣1204靠近第一基板100的第一上邊緣1004。
第二側蓋14包含第三基板140、前遮板141以及後遮板142。第三基板140具有第四外側面1400、第四內側面1401、第四前邊緣1402、第四後邊緣1403、第四上邊緣1404、第四下邊緣1405以及結合部1406。前遮板141係於第三基板140的第四外側面1400上自第四前邊緣1402向外延伸。後遮板142係於第三基板140的第四外側面1400上自第四後邊緣1403向外延伸。第二側蓋14的結合部1406係位於鄰近第四上邊緣1404處,並且與第一側蓋10的第一結合構件101固定在一起,致使後遮板142遮蓋功能模組介面卡13的第三後邊緣134與第二基板120的第二後邊緣1203,並且前遮板141與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前邊緣1002構成狹長的缺口1410,主桿體110的頭端1102係穿過狹長的缺口1410,並且主桿體110的頭端1102能在狹長的缺口1410移動。前遮板141其上具有複數個通孔,以利功能模組介面卡13散熱。
當使用者操作槓桿11的操作部111以轉動主桿體110使第二導柱112移動至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導槽103之第一上端點1030處,也就是說使用者操作槓桿11的操作部111將槓桿11往上扳時,滑動板12的第三導柱121朝向主桿體110的第三導槽113之前端點1130以及第一基板100的第二導槽104之第二上端點1040移動。每一個第一導柱102朝向其對應的第四導槽122之第三下端點1222移動。此時,滑動板12被致動帶動功能模組介面卡13相對第一基板100朝向第一上邊緣1004移動直至N個第一連接器130相對於第一基板100的第一上邊緣1004處於最近位置處。並且此時,若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1位在主機板32的上方,槓桿11的操作部111被扳到位在最上方位置,N個第一連接器130及與主機板32的N個第二連接器322脫離,如圖4所示。
當該使用者操作槓桿11的操作部111以轉動主桿體110使第二導柱112移動至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導槽103之第一下端點1032處,也就是說使用者操作槓桿11的操作部111將槓桿11往下扳時,滑動板12的第三導柱121朝向主桿體110的第三導槽113之後端點1132以及第一基板100的第二導槽104之第二下端點1042移動。每一個第一導柱102朝向其對應的第四導槽122之第三上端點1220移動。此時,滑動板12被致動帶動功能模組介面卡13相對第一基板100朝向第一下邊緣1005移動直至N個第一連接器130相對於第一基板100的第一上邊緣1004處於最遠位置處。並且此時,若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1位在主機板32的上方,槓桿11的操作部111被扳到位在最下方位置,N個第一連接器130及與主機板32的N個第二連接器322連接,如圖6所示。
須說明的是,滑動板12的複數個直線形第四導槽122的分布、排列,讓功能模組介面卡13被平順地帶動上下移動。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滑動板12的第二基板120還具有突出部1206。突出部1206係自第二基板120的第二下邊緣1205向下延伸,並且緊鄰第二前邊緣1202。突出部1206的末端與N個第一連接器130大致位於同一水平。在N個第一連接器130與其他連接器連接時,突出部1206提供定位與施力協助。
進一步,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1還包含散熱器15。散熱器15係固定於功能模組介面卡13之第三內側面132上,以協助功能模組介面卡13散熱。第三基板140與後遮板142遮蓋散熱器15。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側蓋10還包含第二結合構件105。第二結合構件105係於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內側面1001上自第一後邊緣1003向外延伸。後遮板142係與第二結合構件105固定在一起。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側蓋10含包含阻擋柱106。阻擋柱106係形成於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內側面1001上,並且靠近第一基板100的第一下邊緣1005。當槓桿11的第二導柱112移動至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導槽103之第一下端點1032處時,主桿體110之下緣係由阻擋柱106抵住。藉此,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之第一可抽換裝置1可以避免過度操作。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00還具有至少一卡合孔1006。至少一卡合孔1006係靠近第一基板100的第一上邊緣1004與第一導槽103的第一上端點1030。槓桿11還包含至少一卡合柱114。每一個卡合柱114係形成於主桿體110上,並且對應一個卡合孔1006。槓桿11的卡合柱114係可釋放地與其對應的第一基板100的卡合孔1006卡合。藉此,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之第一可抽換裝置1可以在操作期間,保持N個第一連接器130相對於第一基板100的第一上邊緣1004處於最近位置處。第一基板100還可以具有卡合孔1007,卡合孔1007係位於第一基板100的第一上邊緣1004與第一導槽103的第一上端點1030之間。槓桿11的第二導柱112係可釋放地與第一基板100的卡合孔1007卡合。
請參閱圖7及圖8,該等圖式係示意地繪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二可抽換裝置2。圖7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二可抽換裝置2的元件、構件的爆炸視圖。圖8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二可抽換裝置2之一外觀視圖。根據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二可抽換裝置2為垂直式可抽換裝置,也就是說根據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二可抽換裝置2係沿資料處理系統的機箱之垂直方向插入或脫離機箱。
如圖7及圖8所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二可抽換裝置2包含側蓋20、槓桿21、操作構件22以及功能元件23。
側蓋20包含基板200、前側板201、上側板202以及後側板203。基板200具有外側面2000、內側面2001、前邊緣2002、後邊緣2003、上邊緣2004以及下邊緣2005。前側板201係於基板200的內側面2001上自前邊緣2002向外延伸。上側板202係於基板200的內側面2001上自上邊緣2004向外延伸。後側板203係於基板200的內側面2001上自後邊緣2003向外延伸。後側板203其上具有至少一卡合孔2030。
槓桿21具有頭端210及尾端212。槓桿21係以尾端212樞接於上側板202上。例如,於圖4所示範例中,槓桿21還具有形成於尾端212的第一樞接部214,上側板202其上具有第二樞接部2020,槓桿21係以插銷204插入第一樞接部214及第二樞接部2020,讓槓桿21的尾端212樞接於上側板202上。操作構件22係固定於槓桿21的頭端210上。
功能元件23包含殼體230以及至少一卡合柱232。至少一卡合柱232係形成於殼體230上。每一個卡合柱232對應一個卡合孔2030。殼體230係套合於側蓋20內,致使每一個卡合孔2030係可釋放地與其對應的卡合孔2030卡合。關於根據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二可抽換裝置2被操作以係沿資料處理系統的機箱之垂直方向插入或脫離機箱,將於下文中詳述。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功能元件23可以是硬碟,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上側板202還具有向上延伸的勾狀部2022。操作構件22具有向下延伸的扣狀部220。扣狀部220係可釋放地與勾狀部2022卡合。使用者作槓桿21之前,需先將操作構件22的扣狀部220脫離上側板202的勾狀部2022。
請參閱圖9至圖11,該等圖式係示意地繪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資料處理系統3。圖9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資料處理系統3之一外觀視圖。圖10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資料處理系統3之主機板32與功能模組介面卡13之一外觀視圖。圖11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資料處理系統3之另一外觀視圖。
如圖9至圖11所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資料處理系統3包含機箱30、主機板32以及至少一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可抽換裝置1。於圖9及圖11所示範例中,兩個第一可抽換裝置1係繪示做為代表。
機箱30定義縱向方向L以及垂直方向S。機箱30包含前面板300、後面板301、底板302、第一側板303、第二側板304以及頂蓋305。前面板300係與後面板301、底板302、第一側板303以及第二側板304構成容納空間306。頂蓋305係覆蓋容納空間306,並且係能相對第一側板303、第二側板304滑動。前面板300其上具有至少一窗口3002。
如圖10所示,主機板32係固定於底板302上,並且包含至少一組N個第二連接器322,其中N係大於1之整數。每一組N個第二連接器322對應一個窗口3002,並且於其對應的窗口3002之後方成直線地排列,也就是說沿縱向方向L排列。
當一個第一可抽換裝置1之槓桿11被操作使槓桿11的第二導柱112移動至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導槽103的第一上端點1030處時,該個第一可抽換裝置1能被從一個窗口3002沿縱向方向L插入容納空間306至該個第一可抽換裝置1之前遮板141與該個窗口3002嵌合。當該個第一可抽換裝置1之槓桿11被操作使槓桿11的第二導柱112移動至第一基板100的第一導槽103的第一下端點1032處時,該個第一可抽換裝置1之N個第一連接器130相對於第一基板100的第一上邊緣1004處於最遠位置處以與對應該個窗口3002之該組N個第二連接器322插合。於圖9及圖11所示範例中,若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資料處理系統3做為資料儲存系統,兩個第一可抽換裝置1中一個第一可抽換裝置1做為主要輸入/輸出模組介面卡,另一個第一可抽換裝置1做為次要輸入/輸出模組介面卡。兩個第一可抽換裝置1中一個第一可抽換裝置1被抽出時,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資料處理系統3仍可維持運作。因此,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可抽換裝置1可以支援熱插拔架構。
進一步,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資料處理系統3還包含複數個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可抽換裝置2。主機板32還包含複數個第三連接器324。如圖10所示,主機板32上之複數個第三連接器324成矩陣式排列,因此,配合第三連接器324之裝置部可能採用水平式可抽換裝置,僅能採用垂直式可抽換裝置。每一個第二可抽換裝置2對應一個第三連接器324。每一個第二可抽換裝置2之功能元件23還包含第四連接器234。每一個第二可抽換裝置2之側蓋20還包含形成於後側板203上之至少一導肋條2032。每一個第二可抽換裝置2沿垂直方向S插入容納空間306內,且係以第四連接器234與其對應的第三連接器324插合進而安裝於機箱30的容納空間306內。安裝於機箱30的容納空間306內之每一個第二可抽換裝置2之前側板201面向機箱30的前面板300。於兩個緊鄰的第二可抽換裝置2中,遠離機箱30的前面板300之該個第二可抽換裝置2之前側板201係嵌合於靠近機箱30的前面板300之該個第二可抽換裝置2之至少一導肋條2032之間。
藉由以上對本發明之詳述,可以清楚了解根據本發明之可抽換裝置能提供較大的力矩,進而輕易地能與對應的連接器插入或拔除。並且,根據本發明之可抽換裝置便於操作,並且能避免過度操作。採用根據本發明之可抽換裝置的資料處理系統能大幅縮減佔據資料處理系統之機箱內的空間,並且利於修護頻繁,可以配置熱插拔裝置。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面向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面向內。因此,本發明所申請之專利範圍的面向應該根據上述的說明作最寬廣的解釋,以致使其涵蓋所有可能的改變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1:第一可抽換裝置
10:第一側蓋
100:第一基板
1000:第一外側面
1001:第一內側面
1002:第一前邊緣
1003:第一後邊緣
1004:第一上邊緣
1005:第一下邊緣
1006:卡合孔
1007:卡合孔
101:第一結合構件
102:第一導柱
103:第一導槽
1030:第一上端點
1032:第一下端點
104:第二導槽
1040:第二上端點
1042:第二下端點
105:第二結合構件
106:阻擋柱
11:槓桿
110:主桿體
1100:尾端
1102:頭端
111:操作部
112:第二導柱
113:第三導槽
1130:前端點
1132:後端點
114:卡合柱
12:滑動板
120:第二基板
1200:第二外側面
1201:第二內側面
1202:第二前邊緣
1203:第二後邊緣
1204:第二上邊緣
1205:第二下邊緣
1206:突出部
121:第三導柱
122:第四導槽
1220:第三上端點
1222:第三下端點
13:功能模組介面卡
130:第一連接器
131:第三外側面
132:第三內側面
133:第三前邊緣
134:第三後邊緣
135:第三上邊緣
136:第三下邊緣
14:第二側蓋
140:第三基板
1400:第四外側面
1401:第四內側面
1402:第四前邊緣
1403:第四後邊緣
1404:第四上邊緣
1405:第四下邊緣
1406:結合部
141:前遮板
1410:缺口
142:後遮板
15:散熱器
2:第二可抽換裝置
20:側蓋
200:基板
2000:外側面
2001:內側面
2002:前邊緣
2003:後邊緣
2004:上邊緣
2005:下邊緣
201:前側板
202:上側板
2020:第二樞接部
2022:勾狀部
203:後側板
2030:卡合孔
2032:導肋條
204:插銷
21:槓桿
210:頭端
212:尾端
214:第一樞接部
22:操作構件
220:扣狀部
23:功能元件
230:殼體
232:卡合柱
234:第四連接器
3:資料處理系統
30:機箱
300:前面板
3002:窗口
301:後面板
302:底板
303:第一側板
304:第二側板
305:頂蓋
306:容納空間
32:主機板
322:第二連接器
324:第三連接器
L:縱向方向
S:垂直方向
圖1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的元件、構件的爆炸視圖。 圖2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的正面視圖。 圖3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移除功能模組介面卡後且槓桿的操作部位在最上方位置之一側視圖。 圖4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之槓桿的操作部位在最上方位置時與主機板接合關係之一示意圖。 圖5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移除功能模組介面卡後且槓桿的操作部位在最下方位置之一側視圖。 圖6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可抽換裝置之槓桿的操作部位在最下方位置時與主機板接合關係之一示意圖。 圖7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二可抽換裝置的元件、構件的爆炸視圖。 圖8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第二可抽換裝置之一外觀視圖。
圖9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資料處理系統之一外觀視圖。
圖10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資料處理系統之主機板與功能模組介面卡之一外觀視圖。
圖11係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資料處理系統之另一外觀視圖。
1:第一可抽換裝置
10:第一側蓋
100:第一基板
1000:第一外側面
1001:第一內側面
1002:第一前邊緣
1003:第一後邊緣
1004:第一上邊緣
1005:第一下邊緣
101:第一結合構件
102:第一導柱
103:第一導槽
1030:第一上端點
1032:第一下端點
104:第二導槽
1040:第二上端點
1042:第二下端點
105:第二結合構件
106:阻擋柱
11:槓桿
110:主桿體
1100:尾端
1102:頭端
111:操作部
112:第二導柱
113:第三導槽
1130:前端點
1132:後端點
114:卡合柱
12:滑動板
120:第二基板
1200:第二外側面
1201:第二內側面
1202:第二前邊緣
1203:第二後邊緣
1204:第二上邊緣
1205:第二下邊緣
1206:突出部
121:第三導柱
122:第四導槽
1220:第三上端點
1222:第三下端點
13:功能模組介面卡
130:第一連接器
131:第三外側面
132:第三內側面
133:第三前邊緣
134:第三後邊緣
135:第三上邊緣
136:第三下邊緣
14:第二側蓋
140:第三基板
1400:第四外側面
1401:第四內側面
1402:第四前邊緣
1403:第四後邊緣
1404:第四上邊緣
1405:第四下邊緣
1406:結合部
141:前遮板
142:後遮板
15:散熱器

Claims (9)

  1. 一種第一可抽換裝置,包含: 一第一側蓋,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一結合構件以及複數個第一導柱,該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外側面、一第一內側面、一第一前邊緣、一第一後邊緣、一第一上邊緣、一第一下邊緣、一弧形第一導槽以及一直線形第二導槽,該第一結合構件係於該第一內側面上自該第一上邊緣向外延伸,該複數個第一導柱係形成於該第一內側面上,該第一導槽係靠近該第一前邊緣且具有一第一上端點以及一第一下端點,該第一上端點靠近該第一上邊緣,該第一導槽係自該第一上端點朝向該第一下邊緣延伸至該第一下端點,該第二導槽係位於該第一導槽與該第一後邊緣之間且具有一第二上端點以及一第二下端點,該第二上端點靠近該第一上邊緣,該第二導槽係自該第二上端點朝向該第一下邊緣延伸至該第二下端點;一槓桿,包含一主桿體、一操作部以及一第二導柱,該主桿體具有一尾端、一頭端以及一直線形第三導槽,該尾端係樞接於該第一內側面上且靠近該第一基板之該第一後邊緣及該第一上邊緣處,該操作部係形成於該頭端上且位於該第一基板之該第一前邊緣之外,該第二導柱係形成於該主桿體上且能被操作於該第一導槽內在該第一上端點與該第一下端點之間移動,該第三導槽係形成於該頭端與該尾端之間且具有一前端點以及一後端點,該前端點朝向該頭端,該第三導槽係自該前端點朝向該尾端延伸至該後端點,該第三導槽與該第二導槽係部份地交叉重疊;一滑動板,包含一第二基板以及一第三導柱,該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二外側面、一第二內側面、一第二前邊緣、一第二後邊緣、一第二上邊緣、一第二下邊緣以及複數個直線形第四導槽,該第三導柱係形成於該第二外側面上,每一個第四導槽對應一個第一導柱且具有一各自的第三上端點以及一各自的第三下端點,該滑動板係以該第二外側面置於該第一基板之該第一內側面以及該主桿體上,致使該第三導柱係置於該第三導槽與該第二導槽內,並且每一個第一導柱係置於其對應的第四導槽內,該第一導槽係位於該第二前邊緣之外;一功能模組介面卡,包含N個第一連接器且具有一第三外側面、一第三內側面、一第三前邊緣、一第三後邊緣、一第三上邊緣、一第三下邊緣,N係大於1之一整數,該N個第一連接器係形成於該第三下邊緣處,該功能模組介面卡係以該第三外側面固定於該第二基板之該第二內側面上,該第三後邊緣於與該第二後邊緣靠近該第一後邊緣,該第三上邊緣與該第二上邊緣靠近該第一上邊緣;以及一第二側蓋,包含一第三基板、一前遮板以及一後遮板,該第三基板具有一第四外側面、一第四內側面、一第四前邊緣、一第四後邊緣、一第四上邊緣、一第四下邊緣以及一結合部,該前遮板係於該第四外側面上自該第四前邊緣向外延伸,該後遮板係於該第四外側面上自該第四後邊緣向外延伸,該結合部係位於鄰近該第四上邊緣處且與該第一結合構件固定在一起,致使該後遮板遮蓋該第三後邊緣與該第二後邊緣,並且該前遮板與該第一前邊緣構成一狹長的缺口,該主桿體之該頭端係穿過該狹長的缺口,其中當一使用者操作該操作部以轉動該主桿體使該第二導柱移動至該第一導槽之該第一上端點處時,該第三導柱朝向該第三導槽之該前端點以及該第二導槽之該第二上端點移動,每一個第一導柱朝向其對應的第四導槽之該第三下端點移動,該滑動板被致動帶動該功能模組介面卡相對該第一基板朝向該第一上邊緣移動直至該N個第一連接器相對於該第一上邊緣處於一最近位置處,當該使用者操作該操作部以轉動該主桿體使該第二導柱移動至該第一導槽之該第一下端點處時,該第三導柱朝向該第三導槽之該後端點以及該第二導槽之該第二下端點移動,每一個第一導柱朝向其對應的第四導槽之該第三上端點移動,該滑動板被致動帶動該功能模組介面卡相對該第一基板朝向該第一下邊緣移動直至該N個第一連接器相對於該第一上邊緣處於一最遠位置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第一可抽換裝置,進一步包含: 一散熱器,係固定於該功能模組介面卡之該第三內側面上,該第三基板與該後遮板遮蓋該散熱器。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第一可抽換裝置,其中該第一側蓋還包含一第二結合構件,該第二結合構件係於該第一內側面上自該第一後邊緣向外延伸,該後遮板係與該第二結合構件固定在一起。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第一可抽換裝置,其中該第一側蓋含包含一阻擋柱,該阻擋柱係形成於該第一內側面上且靠近該第一下邊緣,當該第二導柱移動至該第一導槽之該第一下端點處時,該主桿體之一下緣係由該阻擋柱抵住。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第一可抽換裝置,其中該第一基板還具有至少一卡合孔,該至少一卡合孔係靠近該第一上邊緣與該第一導槽之該第一上端點,該槓桿還包含至少一卡合柱,每一個卡合柱係形成於該主桿體上且對應一個卡合孔,每一個卡合柱係可釋放地與其對應的卡合孔卡合。
  6. 一種第二可抽換裝置,包含: 一側蓋,包含一基板、一前側板、一上側板以及一後側板,該基板具有一外側面、一內側面、一前邊緣、一後邊緣、一上邊緣以及一下邊緣,該前側板係於該內側面上自該前邊緣向外延伸,該上側板係於該內側面上自該上邊緣向外延伸,該後側板係於該內側面上自該後邊緣向外延伸,該後側板其上具有至少一卡合孔;一槓桿,具有一頭端及一尾端,該槓桿係以該尾端樞接於該上側板上;一操作構件,係固定於該槓桿之該頭端上;以及一功能元件,包含一殼體以及至少一卡合柱,該至少一卡合柱係形成於該殼體上,每一個卡合柱對應一個卡合孔,該殼體係套合於該側蓋內,致使每一個卡合孔係可釋放地與其對應的卡合孔卡合。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第二可抽換裝置,其中該上側板具有一向上延伸的勾狀部,該操作構件具有一向下延伸的扣狀部,該扣狀部係可釋放地與該勾狀部卡合。
  8. 一種資料處理系統,包含: 一機箱,包含一前面板、一後面板、一底板、一第一側板、一第二側板以及一頂蓋,該前面板係與該後面板、該底板、該第一側板以及該第二側板構成一容納空間,該頂蓋係覆蓋該容納空間且係能相對該第一側板、該第二側板滑動,該前面板其上具有至少一窗口;一主機板,係固定於該底板上且包含至少一組N個第二連接器,N係大於1之一整數,每一組N個第二連接器對應一個窗口且於其對應的窗口之後方成直線地排列;以及至少一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第一可抽換裝置,其中當一個第一可抽換裝置之該第二導柱移動至該第一導槽之該第一上端點處時,該個第一可抽換裝置能被從一個窗口插入該容納空間至該個第一可抽換裝置之該前遮板與該個窗口嵌合,當該個第一可抽換裝置之該第二導柱移動至該第一導槽之該第一下端點處時,該個第一可抽換裝置之該N個第一連接器相對於該第一上邊緣處於一最遠位置處以與對應該個窗口之該組N個第二連接器插合。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資料處理系統,其中該主機板還包含複數個第三連接器,該資料處理系統進一步包含: 複數個至少一如請求項6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第二可抽換裝置,每一個第二可抽換裝置對應一個第三連接器,每一個第二可抽換裝置之該功能元件還包含一第四連接器,每一個第二可抽換裝置之該側蓋還包含形成於該後側板上之至少一導肋條,每一個第二可抽換裝置係以該第四連接器與其對應的第三連接器插合進而安裝於該容納空間內,安裝於該容納空間內之每一個第二可抽換裝置之該前側板面向該前面板,於兩個緊鄰的第二可抽換裝置中,遠離該前面板之該個第二可抽換裝置之該前側板係嵌合於靠近該前面板之該個第二可抽換裝置之該至少一導肋條之間,其中當該頂蓋被滑動以露出該容納空間,一個第二可抽換裝置之該操作構件能被操作以將該槓桿向上轉動進而讓該第四連接器與其對應的第三連接器脫離且進而拉出該個第二可抽換裝置。
TW111121480A 2022-06-09 2022-06-09 可抽換裝置及包含該可抽換裝置之資料處理系統 TWI8043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1480A TWI804340B (zh) 2022-06-09 2022-06-09 可抽換裝置及包含該可抽換裝置之資料處理系統
US18/332,086 US20230400895A1 (en) 2022-06-09 2023-06-09 Swappable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system including such swappable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1480A TWI804340B (zh) 2022-06-09 2022-06-09 可抽換裝置及包含該可抽換裝置之資料處理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4340B true TWI804340B (zh) 2023-06-01
TW202350040A TW202350040A (zh) 2023-12-16

Family

ID=8780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1480A TWI804340B (zh) 2022-06-09 2022-06-09 可抽換裝置及包含該可抽換裝置之資料處理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00895A1 (zh)
TW (1) TWI80434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60390U (en) * 2008-12-30 2009-07-01 Ibase Technology Inc Quick replaceable host box with safety lock
CN103135675A (zh) * 2011-11-21 2013-06-0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托架、电子装置抽换组件及电脑机壳
TWM496330U (zh) * 2014-10-31 2015-02-21 Cao Zhi Guang 可抽換硬碟儲存裝置
TWM527670U (zh) * 2016-02-05 2016-08-21 Cao Zhi Guang 硬碟快拆單元及硬碟抽換模組
CN110554744A (zh) * 2018-05-30 2019-12-10 纬颖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可抽换式载具及其伺服器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60390U (en) * 2008-12-30 2009-07-01 Ibase Technology Inc Quick replaceable host box with safety lock
CN103135675A (zh) * 2011-11-21 2013-06-0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托架、电子装置抽换组件及电脑机壳
TWM496330U (zh) * 2014-10-31 2015-02-21 Cao Zhi Guang 可抽換硬碟儲存裝置
TWM527670U (zh) * 2016-02-05 2016-08-21 Cao Zhi Guang 硬碟快拆單元及硬碟抽換模組
CN110554744A (zh) * 2018-05-30 2019-12-10 纬颖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可抽换式载具及其伺服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400895A1 (en) 2023-12-14
TW202350040A (zh) 2023-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02714B1 (en) Slide-activated, spring-loaded ejector for hot-pluggable disk drive carrier
US5754396A (en) Modular desktop computer having enhanced serviceability
KR100872242B1 (ko) 휴대 가능한 복합형 컴퓨터
US669725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uter with a removable device frame
US8432684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and data storage device bracket of the computer enclosure
TW514773B (en) Computer with readily accessible motherboard
JP2002023888A (ja) 重心の低いタワー型コンピュータ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970346B2 (en) Redundant power supply wirelessly connected to motherboard
JP2002041184A (ja) 区分されたベイにモジュール式ドライブを有するコンピュータ
KR100454719B1 (ko) 모듈형 컴퓨터
CN1204475C (zh) 笔记本电脑
TWI446852B (zh) 閂鎖機構
KR101826345B1 (ko) 포스 장치
US10757829B2 (en) Modular server
US20040100761A1 (en) Rotatable mechanism of removable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TWI804340B (zh) 可抽換裝置及包含該可抽換裝置之資料處理系統
TW507131B (en) Computer with modular power supply assembly in separate bay
TW201633037A (zh) 一體式電腦
US20130277513A1 (en) Hard disk bracket
KR100891863B1 (ko) 컴퓨터용 하드디스크 드라이브 착탈장치
EP2120127A1 (en) Pluggable motherboard module and computer system with the same
US20060138213A1 (en) Control unit of a cash transaction machine and multi channel connecting device
US20050182873A1 (en) Compound CD-ROM drive
US20130277515A1 (en) Hard disk bracket
CN214847737U (zh) 服务器及其固态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