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06810U - 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06810U
CN204206810U CN201420593151.8U CN201420593151U CN204206810U CN 204206810 U CN204206810 U CN 204206810U CN 201420593151 U CN201420593151 U CN 201420593151U CN 204206810 U CN204206810 U CN 204206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um rod
film
automatic
bacterium
sheet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931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耀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NGYUAN COUNTY NONGFU EDIBLE FUNGUS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NGYUAN COUNTY NONGFU EDIBLE FUNGUS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NGYUAN COUNTY NONGFU EDIBLE FUNGUS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NGYUAN COUNTY NONGFU EDIBLE FUNGUS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4205931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06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06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0681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包括菌棒自动打孔装置、菌棒自动接种装置、菌棒自动胶布贴片机,菌棒传输机构转移;菌棒自动打孔装置包括菌棒打孔管及菌棒薄膜起片杆,菌棒打孔管及菌棒薄膜起片杆均由各自的驱动机构驱动,菌棒打孔管具有封闭状的刃口,菌棒薄膜起片杆的端部具有薄膜提起部件,菌棒薄膜起片杆处于菌棒打孔管的管内。传输机构将菌棒依照生产工序顺次流转,流转过程中分别由菌棒自动打孔装置完成打孔,由菌棒自动接种装置完成接种,由菌棒自动胶布贴片机完成胶布密封,打孔采用机械化操作,孔的直径和深度完全统一,打孔质量高,便于接种,而且使得成品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银耳栽培种植,尤其是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通过菌棒的顺序流转依次完成打孔、接种和贴片。
背景技术
银耳生产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用代料栽培开始至今一直都用传统繁复的工艺,现今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少,用工成本越来越高,熟练操作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银耳栽培的传统工艺是:先剪用来密封接种孔的胶布、再将原料装袋成菌棒并在菌棒上打孔、接着在孔处贴胶布密封、然后对密封好的菌棒进行灭菌、经过冷却后撕除胶布、接着进行接种并在接种后贴回胶布、最后才是叠堆培养。由于银耳的生长特性与众多食用菌的特性完全不同,接种一个口即长一朵银耳,生长期短(从生产到采收结束一个周期40天左右),菌种的特性(种龄7天,菌丝吃料一半即搅碎立即使用)。接种口要求有利于供氧,用种量很少但又要均匀。虽然每一根菌棒上一般只打孔3-4个,但是银耳栽培所需的菌棒数量较大,一般都是以万为单位计,因此每万棒共4万个孔需预先将3.3公分的胶布条剪成3.3X3.3公分的小片, 即4万片, 原料装袋后需打孔4万个,接着贴胶布需4万片,灭菌后4万孔胶布还需撕开接种,接种后再贴回,因此需专业熟练劳动力20多人两个工作日。人员繁杂造成的打孔不均,场地容易受到污染,成品率无法保障等缺陷一直是制约银耳生产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通过菌棒的顺序流转依次完成打孔、接种和贴片,打孔质量高,接种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银耳菌棒使用人工打孔,效率低,质量不统一,成品率无法保障的缺陷,提供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自动打孔,打孔质量高且形状统一,保证银耳接种成品率。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的银耳栽培使用人工打孔、贴片,工人劳动量大,且容易污染场地,影响银耳生长的缺陷,提供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自动打孔、自动接种、自动贴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不污染场地,保持环境整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包括按照接种工序顺次布置的菌棒自动打孔装置、菌棒自动接种装置、菌棒自动胶布贴片机,菌棒自动打孔装置、菌棒自动接种装置、菌棒自动胶布贴片机之间设置有转移菌棒的传输机构;菌棒自动打孔装置包括菌棒打孔管及菌棒薄膜起片杆,菌棒打孔管及菌棒薄膜起片杆均由各自的驱动机构驱动,菌棒打孔管具有封闭状的刃口,菌棒薄膜起片杆的端部具有薄膜提起部件,菌棒薄膜起片杆处于菌棒打孔管的管内。传输机构将菌棒依照生产工序顺次流转,流转过程中分别由菌棒自动打孔装置完成打孔,由菌棒自动接种装置完成接种,由菌棒自动胶布贴片机完成胶布密封,打孔采用机械化操作,孔的直径和深度完全统一,打孔质量高,便于接种,而且使得成品率较高;所有步骤采用自动化,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同时也减少场地污染,保证环境整洁;菌棒自动打孔是有驱动机构驱动菌棒打孔管移动在菌棒表面上形成适合银耳菌种生长的孔,包括孔的直径、孔的深度,孔之间的间距,机械打孔能使得接种孔的质量高,有利于供氧,配合菌棒自动接种装置,每个接种孔的菌种量均匀,菌种的生长条件优;菌棒打孔管端部为封闭的刃口,这样可以将菌棒表面的薄膜切断,使得接种孔处的薄膜能完全断开,断开后通过菌棒薄膜起片机将薄膜与菌棒分离,这样薄膜不会留在接种孔内,保证菌丝定植和银耳长出,菌棒打孔管也只是切断菌棒表面的薄膜,不会产生深的孔,也就不会影响后续的自动接种;菌种自动接种装置将银耳培养菌种送入到孔表面并挤压完成接种;菌棒自动打孔装置、菌棒自动接种装置和菌棒自动胶布贴片机均可同时进行工作,打孔、接种和贴片均可以在密封的环境中进行,同时还可配以紫外线杀菌减少区域污染,大大提高成品率;薄膜的提起主要是有薄膜提起部件来完成。
作为优选,菌棒自动打孔装置包括设置在承座上的菌棒压板机构,菌棒打孔管的驱动机构设置于菌棒压板机构上并可随菌棒压板机构同时移动;菌棒压板机构包括压板架及连接承座与压板架的压板气缸,菌棒打孔管的驱动机构设置于压板架上,菌棒打孔管的刃口可伸出到压板架外。在打孔之前,通过菌棒压板机构对菌棒进行整形,使得菌棒内部的原料形成统一的适合银耳菌种生产的生态环境,而且也能使得菌棒打孔的表面形成统一的形状,孔的形状均能保持统一。
作为优选,压板架包括压板,压板上设置有与菌棒打孔管相适配的管孔,菌棒打孔管的刃口在驱动机构驱动下从管孔内伸出。压板主要用来压住菌棒并对菌棒整形,一般菌斑形成椭圆形状,压板的表面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计,比如合适大小的平面,或者合适大小的凹弧面,或者合适大小的凸弧面。
作为优选,菌棒自动打孔装置上还设置有薄膜退片杆,薄膜退片杆为中空结构,薄膜退片杆套置在菌棒薄膜起片杆外部,薄膜退片杆对应薄膜提起部件的一端为弯折的退片部。薄膜退片杆将菌棒薄膜起片杆上的薄膜退下,便于菌棒薄膜起片杆重复使用,不用停顿。
作为优选,薄膜退片杆穿设于菌棒打孔管内;菌棒薄膜起片杆的端部为尖端,薄膜提起部件为菌棒薄膜退片杆端部的外螺纹;或者薄膜提起部件为菌棒薄膜退片杆端部的吸盘,吸盘连接有真空机。也可以是在菌棒薄膜起片杆的端部设置倒钩的形状,
作为优选,菌棒薄膜起片杆的驱动机构采用杠杆机构,杠杆机构包括固定铰接在支座上的杠杆,杠杆离开固定铰接位的部位与菌棒薄膜起片杆尾端活动铰接,杠杆上连接有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杠杆上靠近活动铰接部的一端连接有连杆,连杆与菌棒自动打孔装置相连并随菌棒打孔管移动;杠杆上的复位弹簧设置于杠杆的固定铰接部位与活动铰接部位之间的位置与支座之间。
作为优选,菌棒自动接种装置包括安装在承座上的菌种漏斗及安装在承座上由驱动机构驱动的送种杆,送种杆的下端与漏斗的出口相配。
作为优选,送种杆的下端的外壁上均布有操种叶,操种叶为四片,操种叶呈三角形,三角形的斜度与漏斗的斜度相适应。
作为优选,菌棒自动胶布贴片机采用自动剪切胶布并能自动完成胶布粘帖的贴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传输机构将菌棒依照生产工序顺次流转,流转过程中分别由菌棒自动打孔装置完成打孔,由菌棒自动接种装置完成接种,由菌棒自动胶布贴片机完成胶布密封,打孔采用机械化操作,孔的直径和深度完全统一,打孔质量高,便于接种,而且使得成品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菌棒自动打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菌棒自动接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菌棒薄膜起片杆的杠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菌棒自动打孔装置,2、菌棒自动接种装置,3、菌棒自动胶布贴片机,4、菌棒,5、承座,6、杠杆机构,7、菌棒薄膜起片杆,8、压板气缸,9、压板架,10、压板,11、薄膜退片杆,12、菌棒打孔管,13、刃口,14、尖端,15、外螺纹,16、打孔气缸,17、管孔,18、送种气缸,19、同步杆,20、漏斗,21、操种叶,22、送种杆,23、固定铰接,24、杠杆,25、活动铰接,26、连杆,27、支座,28、复位弹簧,29、退片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参见附图1),包括按照接种工序顺次布置的菌棒自动打孔装置1、菌棒自动接种装置2、菌棒自动胶布贴片机3,菌棒自动打孔装置、菌棒自动接种装置、菌棒自动胶布贴片机之间设置有转移菌棒4的传输机构。菌棒自动胶布贴片机采用自动剪切胶布并能自动完成胶布粘帖的贴片机
菌棒自动打孔装置(参见附图2)包括设置在承座5上的菌棒压板机构、设置于菌棒压板机构上的菌棒打孔管12及打孔气缸16、固定在菌棒压板机构上的薄膜退片杆11和由杠杆机构6驱动的菌棒薄膜起片杆7。菌棒压板机构包括压板架9及连接承座与压板架的压板气缸8,压板架包括压板10,压板上设置有与菌棒打孔管相适配的管孔17,压板朝向菌棒的表面为平面。压板气缸驱动压板架移动并由压板压住菌棒同时对菌棒进行整形,使菌棒横截面呈椭圆形。菌棒打孔管的上端与打孔气缸相连,菌棒打孔管的下端为封闭状的刃口13,刃口围成圆形,圆形的直径按照菌棒接种孔的直径设定。菌棒打孔管在打孔气缸的驱动下,下端的刃口从管孔处伸出到压板外。薄膜退片杆(参见附图4)为中空结构,薄膜退片杆对应薄膜提起部件的一端为弯折的退片部29,薄膜退片杆套置在菌棒薄膜起片杆外,菌棒打孔管套置在薄膜退片杆外。菌棒薄膜起片杆的下端部为尖端14,尖端以上部位为外螺纹15,外螺纹形成菌棒薄膜起片杆的薄膜提起部件。菌棒薄膜起片杆上端连接的杠杆机构包括固定铰接23在支座27上的杠杆24,菌棒薄膜起片杆的上端与杠杆为活动铰接25,固定铰接使得杠杆只能绕该铰接点转动,活动铰接使得菌棒薄膜起片杆与杠杆能相互转动外还能相对移动。杠杆的固定铰接部位与活动铰接部位之间的位置与支座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28,复位弹簧采用压簧。杠杆靠近活动铰接的端部连接有连杆26,连杆的连杆与菌棒自动打孔装置相连并随菌棒打孔管移动,菌棒打孔管在打孔气缸的驱动下在菌棒上切出接种孔,同时切断菌棒表面的薄膜,控制菌棒打孔管的下行距离,不会形成深的孔,只是使菌棒内的原料露出,连杆随着菌棒打孔管移动而移动,连杆移动时带动杠杆绕固定铰接点转动,杠杆转动过程中驱动菌棒薄膜起片杆移动,菌棒薄膜起片杆的尖端插入到薄膜内,菌棒打孔管回退,杠杆在连杆及复位弹簧的双作用下带动菌棒薄膜起片杆提起被切断的薄膜,菌棒薄膜起片杆在移动过程中与薄膜退片杆产生相对移动,薄膜退片杆的退片部阻挡挂在菌棒薄膜起片杆上的薄膜,并将该薄膜从菌棒薄膜起片杆端部退下。菌棒自动打孔装置具有四个菌棒打孔管,及四组相配套的菌棒薄膜起片杆及薄膜退片杆。一次即可在一根菌棒上完成四个接种孔的打孔工作。
菌棒自动接种装置(参见附图3)包括安装在承座上的菌种漏斗20及安装在承座上由送种气缸18驱动的送种杆22,送种杆的下端与漏斗的出口相配。送种气缸为两个,两送种气缸的气缸杆上连接有同步杆19,同步杆上连接有四根送种杆,菌种漏斗为四个,四根送种杆与四个漏斗一一对应。送种杆的下端的外壁上均布有操种叶21,操种叶为四片,操种叶呈三角形,三角形的斜度与漏斗的斜度相适应。菌棒经过菌棒自动打孔装置打孔后在传输机构的传输下转移到接种工位,接种前,菌种已经搅碎并输入到菌种漏斗内,在送种气缸的驱动下,送种杆下行,将菌种送入到接种孔内并挤压菌种使菌种与原料结合符合要求,通过操种叶使得漏斗内的菌种均匀,这样分派送入接种孔的菌种的量保持一致。
接种后菌棒继续由传输机构转移,并转移到接种孔密封工位,菌棒自动胶布贴片机自动剪切胶布并自动将剪下的胶布密封到接种孔完成粘帖。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接种工序顺次布置的菌棒自动打孔装置、菌棒自动接种装置、菌棒自动胶布贴片机,菌棒自动打孔装置、菌棒自动接种装置、菌棒自动胶布贴片机之间设置有转移菌棒的传输机构;菌棒自动打孔装置包括菌棒打孔管及菌棒薄膜起片杆,菌棒打孔管及菌棒薄膜起片杆均由各自的驱动机构驱动,菌棒打孔管具有封闭状的刃口,菌棒薄膜起片杆的端部具有薄膜提起部件,菌棒薄膜起片杆处于菌棒打孔管的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其特征在于菌棒自动打孔装置包括设置在承座上的菌棒压板机构,菌棒打孔管的驱动机构设置于菌棒压板机构上并可随菌棒压板机构同时移动;菌棒压板机构包括压板架及连接承座与压板架的压板气缸,菌棒打孔管的驱动机构设置于压板架上,菌棒打孔管的刃口可伸出到压板架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其特征在于压板架包括压板,压板上设置有与菌棒打孔管相适配的管孔,菌棒打孔管的刃口在驱动机构驱动下从管孔内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其特征在于菌棒自动打孔装置上还设置有薄膜退片杆,薄膜退片杆为中空结构,薄膜退片杆套置在菌棒薄膜起片杆外部,薄膜退片杆对应薄膜提起部件的一端为弯折的退片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其特征在于薄膜退片杆穿设于菌棒打孔管内;菌棒薄膜起片杆的端部为尖端,薄膜提起部件为菌棒薄膜退片杆端部的外螺纹;或者薄膜提起部件为菌棒薄膜退片杆端部的吸盘,吸盘连接有真空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其特征在于菌棒薄膜起片杆的驱动机构采用杠杆机构,杠杆机构包括固定铰接在支座上的杠杆,杠杆离开固定铰接位的部位与菌棒薄膜起片杆尾端活动铰接,杠杆上连接有复位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杠杆上靠近活动铰接部的一端连接有连杆,连杆与菌棒自动打孔装置相连并随菌棒打孔管移动;杠杆上的复位弹簧设置于杠杆的固定铰接部位与活动铰接部位之间的位置与支座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其特征在于菌棒自动接种装置包括安装在承座上的菌种漏斗及安装在承座上由驱动机构驱动的送种杆,送种杆的下端与漏斗的出口相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其特征在于送种杆的下端的外壁上均布有操种叶,操种叶为四片,操种叶呈三角形,三角形的斜度与漏斗的斜度相适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其特征在于菌棒自动胶布贴片机采用自动剪切胶布并能自动完成胶布粘帖的贴片机。
CN201420593151.8U 2014-10-15 2014-10-15 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06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3151.8U CN204206810U (zh) 2014-10-15 2014-10-15 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3151.8U CN204206810U (zh) 2014-10-15 2014-10-15 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06810U true CN204206810U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75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93151.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06810U (zh) 2014-10-15 2014-10-15 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068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1012A (zh) * 2014-10-15 2015-03-04 浙江省庆元县农福食用菌研究所 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
CN106954463A (zh) * 2017-04-24 2017-07-18 山东省蚕业研究所 一种蚕虫草接种装置及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1012A (zh) * 2014-10-15 2015-03-04 浙江省庆元县农福食用菌研究所 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
CN106954463A (zh) * 2017-04-24 2017-07-18 山东省蚕业研究所 一种蚕虫草接种装置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1012B (zh) 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
CN106576906B (zh) 一种食用菌菌棒式全自动接种机
CN202535847U (zh) 一种绳索分股机构
CN204206810U (zh) 一种全自动银耳菌棒接种机
CN206686670U (zh) 一种香菇菌棒的自动打孔装置
CN108739071A (zh) 一种多方位食用菌菌棒刺孔增氧装置
CN204206809U (zh) 一种银耳接种的开口提薄膜片装置
CN207022469U (zh) 一种用于多行自走式智能大蒜种植机双排种碗开闭控制机构
CN107599186B (zh) 一种花盆自动打孔机
CN207653339U (zh) 一种新型蚯蚓大棚
CN106212091B (zh) 一种花盆与花卉基质分离装置
CN102499085B (zh) 一种可直接移栽的铁皮石斛育苗方法
CN205161228U (zh) 一种多功能食用菌培养罐
CN210259070U (zh) 一种有机肥料封袋装置
CN103733784B (zh) 一种穴盘苗移栽装置及取放苗方法
CN107094503A (zh) 一种食用菌菌棒接种槽挤压器
CN211240791U (zh) 一种白茶苗培育装置
CN209845796U (zh) 林业工程用育苗装置
CN203575173U (zh) 自动香菇培养料装袋机
CN206547305U (zh) 一种移栽器
CN207783813U (zh) 一种食用菌种植专用装置
CN207022403U (zh) 自清理式地膜回收转盘
CN104285565B (zh) 断根嫁接苗自动栽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4155109U (zh) 一种用于巨菌草短茎扦插的种苗制配控制电路
CN209677003U (zh) 一种扩土器自收拢的苗木移栽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0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