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02351U - 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及其烘干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及其烘干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02351U CN204202351U CN201420563538.9U CN201420563538U CN204202351U CN 204202351 U CN204202351 U CN 204202351U CN 201420563538 U CN201420563538 U CN 201420563538U CN 204202351 U CN204202351 U CN 2042023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ehumidifier
- heat exchanger
- pump type
- fluorine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抽湿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循环热风依序经过第一换热器、蒸发器、第二换热器和冷凝器,第一换热器通过氟泵式压缩机将第一换热器吸收的热量转移至第二换热器,热风经过第一换热器后使露点温度下降;热风中的水分在蒸发器翅片上遇冷迅速变为液态水,实现高效抽湿的功能;第二换热器热量的散发,提升热风的温度,冷凝器释放出高温热量加热热风,使热风的温度提升达到烘干物料的效果,降低了烘干所需的能耗,更加环保节能。本烘干系统,利用上述的烘干原理并结合隧道烘房,使物料在隧道烘房的空气循环风道内得到不断的循环抽湿烘干,不仅抽湿高效,而且烘干节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抽湿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及其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干燥除湿是许多工业生产、食品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加工工序。如传统的果品烘干,都是由砖石做火炉和分层烘干塔,燃烧干柴实行烘干,当果料量多,须昼夜不停燃烧数十天才能完成整个干燥过程,既浪费林木资源,又产生浓烟,污染环境。
因此,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电控双喷口循环热风式抽湿烘干房,该节能电控双喷口循环热风式抽湿烘干房,包括烘干房和热泵,所述烘干房设置有门,烘干房的顶部设置有抽湿口,抽湿口处设置有抽湿风机,烘干房的下部设置有新风口,烘干房的侧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循环风口,上部和下部的循环风口之间设置有循环风管,循环风管中设置有循环风机,所述热泵的冷凝器设置有循环风管中,热泵的蒸发器设置在烘干房外面。但是上述循环热风式抽湿烘干房主要利用热泵的工作原理实现烘干抽湿作业,并不能高效利用循环热风中的热量,在节能、抽湿和烘干效果上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充分高效利用循环热风中的热量,不仅提升了抽湿的效果,而且降低了烘干所需的能耗,达到更加环保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烘干系统,利用隧道烘房与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组合,实现对物料的循环热风烘干,不仅抽湿高效,而且烘干节能,大大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包括烘干抽湿装置和换热装置,所述烘干抽湿装置包括蒸发器、制冷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制冷压缩机和冷凝器通过管道依序连接成烘干抽湿循环回路;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氟泵式压缩机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氟泵式压缩机和第二换热器通过管道依序连接成换热循环回路;所述冷凝器直接与蒸发器连接的管道设置有节流阀;
所述第一换热器、蒸发器、第二换热器和冷凝器依序呈直线排列。
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烘干系统,包括隧道烘房,所述隧道烘房内设置有空气循环风道,所述空气循环风道内设置有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所述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第一换热器、蒸发器、第二换热器和冷凝器依序呈直线排列于空气循环风道内,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前端设置有进气风扇,所述冷凝器的后端设置有排气风扇,空气循环风道内的空气由进气风扇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蒸发器、第二换热器和冷凝器,最后由排气风扇排出对位于空气循环风道内的物料进行烘干抽湿,经过物料后的空气再由进气风扇进入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隧道烘房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隧道烘房划分为机组区和物料区,所述隔板两端分别与隧道烘房的两端留有开口连通机组区和物料区,形成所述空气循环风道;所述进气风扇、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和排气风扇位于机组区,所述物料位于物料区;所述物料区的两端设置有便于进料与出料的封闭门。
作为优选,所述隧道烘房的顶部设置有新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新风口位于第一换热器和蒸发器之间,所述排风口位于进气风扇的前端。
作为优选,所述隧道烘房的拐角设置有热风导向板。
作为优选,所述隧道烘房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隧道烘房开设有机组舱门,所述机组舱门位于蒸发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物料区内设置有烘料车。
作为优选,所述隧道烘房的房壁设置有保温板,所述隔板设置有保温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在烘干抽湿装置中插入换热装置,使第一换热器、蒸发器、第二换热器和冷凝器依序呈直线排列,循环热风依序经过第一换热器、蒸发器、第二换热器和冷凝器,第一换热器通过氟泵式压缩机将第一换热器吸收的热量转移至第二换热器,因此循环热风经过第一换热器后温度有所下降,使热风的露点温度下降;当热风进一步经过蒸发器时,热风中的气态水分在蒸发器翅片上遇冷迅速变为液态水,从而实现高效抽湿的功能;由于换热装置实现将热量的转移,经过蒸发器温度较低的热风再经过第二换热器时,第二换热器实现热量的散发,提升热风的温度,冷凝器进一步释放出高温热量加热热风,使热风的温度提升达到烘干物料的效果,热风经过第二换热器和冷凝器时得到二次温度提成,因此降低了烘干所需的能耗,达到更加环保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烘干系统,利用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烘干原理并结合隧道烘房,使物料在隧道烘房的空气循环风道内得到不断的循环抽湿烘干,不仅抽湿高效,而且烘干节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在烘干抽湿的过程中能有效的控制隧道烘房内的温度与湿度,提升物料的烘干效果,系统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烘干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烘干抽湿装置 11—蒸发器 12—制冷压缩机
13—冷凝器 2—换热装置 21—第一换热器
22—氟泵式压缩机 23—第二换热器 3—隧道烘房
31—空气循环风道 32—进气风扇 33—排气风扇
34—隔板 341—机组区 342—物料区
35—封闭门 36—新风口 37—排风口
38—热风导向板 39—机组舱门 40—烘料车
41—保温板 42—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包括烘干抽湿装置1和换热装置2,所述烘干抽湿装置1包括蒸发器11、制冷压缩机12和冷凝器13,所述蒸发器11、制冷压缩机12和冷凝器13通过管道依序连接成烘干抽湿循环回路;所述换热装置2包括第一换热器21、氟泵式压缩机22和第二换热器23,所述第一换热器21、氟泵式压缩机22和第二换热器23通过管道依序连接成换热循环回路;所述冷凝器13直接与蒸发器11连接的管道设置有节流阀42;所述第一换热器21、蒸发器11、第二换热器23和冷凝器13依序呈直线排列。
在图1中的实心箭头为冷媒流动方向,空心箭头为空气流动方向。在烘干抽湿装置1中插入换热装置2,使第一换热器21、蒸发器11、第二换热器23和冷凝器13依序呈直线排列,循环热风依序经过第一换热器21、蒸发器11、第二换热器23和冷凝器13,第一换热器21通过氟泵式压缩机22将第一换热器21吸收的热量转移至第二换热器23,因此循环热风经过第一换热器21后温度有所下降,使热风的露点温度下降;当热风进一步经过蒸发器11时,热风中的气态水分在蒸发器11翅片上遇冷迅速变为液态水,从而实现高效抽湿的功能;由于换热装置2实现将热量的转移,经过蒸发器11温度较低的热风再经过第二换热器23时,第二换热器23实现热量的散发,提升热风的温度,冷凝器13进一步释放出高温热量加热热风,使热风的温度提升达到烘干物料的效果,热风经过第二换热器23和冷凝器13时得到二次温度提成,因此降低了烘干所需的能耗,达到更加环保节能的目的。
例如,进入的热风温度为45摄氏度,45摄氏度的热风经过第一换热器21后降为35摄氏度,第一换热器21将部分热量通过氟泵式压缩机22的冷媒转移至第二换热器23,35摄氏度的热风经过蒸发器11降为23摄氏度,此时露点温度较低的热风再与蒸发器11的冷却翅片相遇形成露珠排出;23摄氏度的热风经过第二换热器23升为35摄氏度,此处的冷媒散热增加空气的温度;35摄氏度的热风经过冷凝器13后形成53摄氏度的热风,通过上述的温度变化过程,巧妙的利用温度的转移,在循环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降低空气露点温度,使其大量的形成露珠,实现高效抽湿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转移的热量将被抽湿冷却后的空气进行加热,提高由冷凝器13出来的热风温度,达到节能烘干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烘干系统,包括隧道烘房3,所述隧道烘房3内设置有空气循环风道31,所述空气循环风道31内设置有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所述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第一换热器21、蒸发器11、第二换热器23和冷凝器13依序呈直线排列于空气循环风道31,所述第一换热器21的前端设置有进气风扇32,所述冷凝器13的后端设置有排气风扇33,空气循环风道31内的空气由进气风扇32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21、蒸发器11、第二换热器23和冷凝器13,最后由排气风扇33排出对位于空气循环风道31内的物料进行烘干抽湿,经过物料后的空气再由进气风扇32进入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电连接。
将需要烘干的物料放置于隧道烘房3的空气循环风道31内,开启进气风扇32和排气风扇33,使于空气循环风道31内得空气开始流动,流动的空气进入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利用上述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烘干原理,使常温的空气变成热风,热风使物料在隧道烘房3的空气循环风道31内得到不断的循环抽湿烘干,不仅抽湿高效,而且减少热量的流失,使烘干更加节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系统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的隧道烘房3的中部设置有隔板34,所述隔板34将隧道烘房3划分为机组区341和物料区342,所述隔板34两端分别与隧道烘房3的两端留有开口连通机组区341和物料区342,形成所述空气循环风道31;所述进气风扇32、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和排气风扇33位于机组区341,所述物料位于物料区342;所述物料区342的两端设置有便于进料与出料的封闭门35。开启封闭门35可以进行进料与出料的动作,通过隔板34将隧道烘房3划分为机组区341和物料区342,能有效形成空气循环风道31的同时,简化隧道烘房3的布局结构,节省系统的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隧道烘房3的顶部设置有新风口36和排风口37,所述新风口36位于第一换热器21和蒸发器11之间,所述排风口37位于进气风扇32的前端。从室外进来的空气是常温的空气,露点温度较低,常温空气从位于第一换热器21和蒸发器11之间的新风口36进入,可避免空气与第一换热器21之前的热风进行混合,直接经过蒸发器11形成露珠,抽取空气中的水分,实现烘干空气的目的。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隧道烘房3的拐角设置有热风导向板38。该热风导向板38便于空气循环风道31内的热风流动,使空气循环风道31内的空气流是顺流而不是混流,避免影响烘干抽湿的效果。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隧道烘房3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针对不同的物料,需要利用不同的温度与湿度进行烘干才能满足不同物料的烘干效果,因此,温湿度传感器能实时监测隧道烘房3内的温度与湿度,在烘干抽湿的过程中,通过控制器制冷压缩机12的工作状态和进风、排风状态,能有效的控制隧道烘房3内的温度与湿度,提升物料的烘干效果。
本实施例的隧道烘房3开设有机组舱门39,所述机组舱门39位于蒸发器11和第二换热器23之间。机组舱门39的设置便于烘干抽湿装置1和换热装置2制冷压缩机12的安装于调试,按实际的生产需要,可将制冷压缩机12组设置为36匹或更高功率。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物料区342内设置有烘料车40。该烘料车40便于物料的运输,每个烘料车40可放置多个物料烤盘,用于盛放物料。
本实施例隧道烘房3的房壁设置有保温板41,所述隔板34设置有保温板41。该保温板41可避免隧道烘房3内温度的流失,节省能源。作为优选,所述保温板41的厚度为50mm~100mm。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抽湿装置和换热装置,所述烘干抽湿装置包括蒸发器、制冷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制冷压缩机和冷凝器通过管道依序连接成烘干抽湿循环回路;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氟泵式压缩机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氟泵式压缩机和第二换热器通过管道依序连接成换热循环回路;
所述冷凝器直接与蒸发器连接的管道设置有节流阀;
所述第一换热器、蒸发器、第二换热器和冷凝器依序呈直线排列。
2. 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烘干系统,包括隧道烘房,所述隧道烘房内设置有空气循环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循环风道内设置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所述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第一换热器、蒸发器、第二换热器和冷凝器依序呈直线排列于空气循环风道内,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前端设置有进气风扇,所述冷凝器的后端设置有排气风扇,空气循环风道内的空气由进气风扇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蒸发器、第二换热器和冷凝器,最后由排气风扇排出对位于空气循环风道内的物料进行烘干抽湿,经过物料后的空气再由进气风扇进入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
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电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烘房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隧道烘房划分为机组区和物料区,所述隔板两端分别与隧道烘房的两端留有开口连通机组区和物料区,形成所述空气循环风道;
所述进气风扇、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和排气风扇位于机组区,所述物料位于物料区;所述物料区的两端设置有便于进料与出料的封闭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烘房的顶部设置有新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新风口位于第一换热器和蒸发器之间,所述排风口位于进气风扇的前端。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烘房的拐角设置有热风导向板。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烘房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烘房开设有机组舱门,所述机组舱门位于蒸发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区内设置有烘料车。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烘房的房壁设置有保温板,所述隔板设置有保温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63538.9U CN204202351U (zh) | 2014-09-28 | 2014-09-28 | 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及其烘干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63538.9U CN204202351U (zh) | 2014-09-28 | 2014-09-28 | 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及其烘干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02351U true CN204202351U (zh) | 2015-03-11 |
Family
ID=52660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63538.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02351U (zh) | 2014-09-28 | 2014-09-28 | 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及其烘干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0235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9853A (zh) * | 2014-09-28 | 2015-01-14 | 东莞市蓝冠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及其烘干系统 |
CN109827421A (zh) * | 2019-03-18 | 2019-05-31 | 青岛创客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温工业热泵烘干装置 |
CN113623993A (zh) * | 2021-07-21 | 2021-11-09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载冷循环热回收高温烘干装置及控制方法 |
-
2014
- 2014-09-28 CN CN201420563538.9U patent/CN204202351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9853A (zh) * | 2014-09-28 | 2015-01-14 | 东莞市蓝冠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及其烘干系统 |
CN104279853B (zh) * | 2014-09-28 | 2016-04-20 | 东莞市蓝冠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及其烘干系统 |
CN109827421A (zh) * | 2019-03-18 | 2019-05-31 | 青岛创客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温工业热泵烘干装置 |
CN109827421B (zh) * | 2019-03-18 | 2023-11-24 | 青岛创客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温工业热泵烘干装置 |
CN113623993A (zh) * | 2021-07-21 | 2021-11-09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载冷循环热回收高温烘干装置及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69959B (zh) | 一种空气能热泵农产品烘干装置 | |
CN104279853B (zh) | 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及其烘干系统 | |
CN203443301U (zh) | 一种整体式空气源加热除湿热回收热泵烘干机组 | |
CN204830702U (zh) | 空气源热泵烤房 | |
CN203848526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干燥系统 | |
CN206771801U (zh) | 一种除湿烘干热泵机组系统 | |
CN204881068U (zh) | 一种高效节能烘干设备 | |
CN201976709U (zh) | 食用菌烘干设备 | |
CN105066665A (zh) | 一种烘房热回收热泵装置 | |
CN204268817U (zh) | 一种空气源热泵循环烘干房 | |
CN102288016A (zh) | 节能环保干燥箱 | |
CN109645542B (zh) | 一种天然气供能的烟叶初烤系统 | |
CN203518507U (zh) | 一种节能型热泵排湿烘房 | |
CN105433424A (zh) | 一种数控自动化的空气能烟叶烘烤成套设备 | |
CN204202351U (zh) | 一种空气源氟泵式烘干抽湿一体机及其烘干系统 | |
CN104677065A (zh) | 一种全自动空气能烘茧机 | |
CN104482748A (zh) | 一种具有复合工作模式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 | |
CN104621251A (zh) | 一种谷物余热热泵烘干机 | |
CN204346064U (zh) | 一种具有复合工作模式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 | |
CN202750700U (zh) | 一体式排湿热回收烟叶烤房 | |
CN203053173U (zh) | 碳纤维远红外/空气能烘干设备 | |
CN205448508U (zh) | 一种新型天然气果蔬烘干机 | |
CN208238408U (zh) | 一种底部出风的热泵烘干房 | |
CN205180341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节能除湿一体式烤烟装置 | |
CN204944061U (zh) | 玻镁板热风循环烘干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20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