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00869U - 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00869U
CN204200869U CN201420625320.1U CN201420625320U CN204200869U CN 204200869 U CN204200869 U CN 204200869U CN 201420625320 U CN201420625320 U CN 201420625320U CN 204200869 U CN204200869 U CN 204200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reathing pipe
pressing plate
exhaust port
bear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253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Nsk Wanda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Nsk Wanda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Nsk Wanda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Nsk Wanda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253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00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00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008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组件,旨在提供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包括轴承、轴承座、端盖、轴承压盖,所述轴承压盖及端盖均固定连接在轴承座上并与轴承座组成轴承室,轴承室内由轴承压盖压装固定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承座内壁上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为空心圆柱体结构,通气管与轴承室相连通,所述轴承座内壁上还设有用于散热降压的减压结构,所述减压结构包括压板和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通气管底部,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压板,所述压板外周面抵触通气管内壁形成密封连接,所述轴承座内壁上还设有若干排气孔,排气孔与外部相通,所述通气管与排气孔相连通且所述通气管和排气孔之间形成通气口。

Description

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组件,具体为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脂润滑轴承部件,密封性好,应用领域广泛。但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 :1、轴承部件是全密封式的,轴承室内的散热没有对流这一途径,散热效果差,轴承温升高,缩短了润滑脂的加注周期及轴承的寿命。2、随着轴承室内的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压力升高,使油封的唇口与轴之间越压越紧,一方面使轴和油封的温度升高,从而进一步提高轴承室的温升,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油封的使用寿命及设备的效率。
目前,公开了公告号为CN203477105U的专利文件,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包括通气塞、端盖、轴承座、轴承压盖、轴承、轴、丝堵、油封,轴承座固定在工作台上,轴承压盖及端盖均固定在轴承座上并与轴承座组成轴承室,轴承室内由轴承压盖压有轴承,轴穿过轴承压盖上的中心通孔在轴承室内与轴承配合连接,轴承压盖中心孔内设有油封,端盖下部开有通入轴承室的排脂口,排脂口内设有丝堵,轴承座的顶部设有通入轴承室的通孔,通孔内设有通气塞。虽然可通过设置在轴承座顶部的通气塞,使轴承室内的热空气可以通过通气塞的通气孔排出,使轴承室内外的压力相同,但是需要人为的打开通气塞,在散热减压完之后还需要人为关闭,使用较为不便,通气孔完全打开还可能会导致润滑油流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组件,该轴承组件能够进行自主散热减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包括轴承、轴承座、端盖、轴承压盖,所述轴承压盖及端盖均固定连接在轴承座上并与轴承座组成轴承室,轴承室内由轴承压盖压装固定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承座内壁上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为空心圆柱体结构,通气管与轴承室相连通,所述轴承座内壁上还设有用于对轴承室内部散热降压的减压结构,所述减压结构包括压板和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通气管底部,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压板,所述压板外周面抵触通气管内壁形成密封连接,所述轴承座内壁上还设有若干排气孔,排气孔与外部相通,所述通气管与排气孔相连通且所述通气管和排气孔之间形成通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减压结构设置在轴承座顶部,使轴承室内的热空气可以通过通气管和排气孔排放到大气中,降低了轴承室内的温度,延长加脂周期,使轴承室内外的压力相同,减轻了油封与轴之间的摩擦,进一步延长加脂周期,延长轴承组件工作寿命,利用压板和弹簧组成了减压结构,结构简单,减压结构能够自主将轴承室内的热量排出,平衡内外气压,不需要人为的去降低轴承室内部的温度来降低压强,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排出轴承室内部运行时产生热量降低压强的目的,由于气体的流动性,轴承室内部的高温气体可以通过排气孔排出,而润滑油则会被圆形压板挡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为扁圆柱体结构,压板与通气管同轴设置,所述通气口位于通气管底部与压板之间,通气口位于通气管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轴承室内部的压强较低时,圆形压板保证了压板与套筒之间的密封性,当轴承室内部的压强较高时,压强使压板能够顺利的在通气管内通过弹簧的弹性形变达到伸缩的目的,从而排出变速器壳体内部热量,降低压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孔和通气口均以通气管中心轴线为基准对称分布,所述通气口直径小于压板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气孔和通气口均匀分布于通气管两侧,有利于保证减压结构的稳定性,通气口直径小于压板厚度保证了压板通过通气口位置时压板不会嵌入通气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气管的直径大于排气孔的直径,所述通气管背对弹簧的管口呈倒置漏斗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该通气管的主要功能是排气减压,通气管的直径大于排气孔的直径有利于更好的控制排气速度,便于加工安装,呈倒置漏斗状设置的通气管管口有利于增大气体的接触面积,使气体较容易的排出轴承室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减压结构;11、压板;12、弹簧;13、排气孔;2、通气管;21、通气口;3、轴承座;4、轴承压盖;5、轴承;6、轴;7、丝堵;8、密封圈;9、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轴承组件,包括轴承5、轴承座3、端盖9、轴承压盖4,轴承座3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轴承压盖4及端盖9均固定连接在轴承座3上并与轴承座3组成轴承室,轴承室内由轴承压盖4压装固定有所述轴承5,所述轴承压盖4带中心通孔,轴承压盖4为环状结构,轴6可以穿过轴承压盖4上的中心通孔后在轴承室内与所述轴承5的内圈配合连接,轴承压盖4中心孔内设有对轴承室进行密封的密封圈8,端盖9下部开有通入轴承室的排脂口,排脂口内密封设有丝堵7,所述轴承座3内壁上设有通气管2,所述通气管2为空心圆柱体结构,通气管2与轴承室相连通,所述轴承座3内壁上还设有用于对轴承室内部散热降压的减压结构1,所述减压结构1包括压板11和弹簧12,所述弹簧12一端固定连接通气管2底部,弹簧12另一端固定连接压板11,所述压板11外周面抵触通气管2内壁形成密封连接,所述轴承座3内壁上还设有若干排气孔13,排气孔13与外部相通,所述通气管2与排气孔13相连通且所述通气管2和排气孔13之间形成通气口21。
由于减压结构1设置在轴承座3顶部,使轴承室内的热空气可以通过通气管2和排气孔13排放到大气中,降低了轴承室内的温度,延长加脂周期,使轴承室内外的压力相同,减轻了油封与轴之间的摩擦,进一步延长加脂周期,延长轴承组件工作寿命,利用压板11和弹簧12组成了减压结构1,结构简单,减压结构1能够自主将轴承室内的热量排出,平衡内外气压,不需要人为的去降低轴承室内部的温度来降低压强,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排出轴承室内部运行时产生热量降低压强的目的,由于气体的流动性,轴承室内部的高温气体可以通过排气孔13排出,而润滑油则会被圆形压板11挡住。
所述压板11为扁圆柱体结构,压板11与通气管2同轴设置,所述通气口21位于通气管2底部与压板11之间。当轴承室内部的压强较低时,圆形压板11保证了压板11与套筒之间的密封性,当轴承室内部的压强较高时,压强使压板11能够顺利的在通气管2内通过弹簧12的弹性形变达到伸缩的目的,从而排出变速器壳体内部热量,降低压强,。
所述排气孔13和通气口21均以通气管2中心轴线为基准对称分布,所述通气口21直径小于压板11厚度。通气口21位于通气管2内壁上,排气管与通气管2中心轴线呈一定角度设置,角度可选30°至75°,排气孔13和通气口21均匀分布于通气管2两侧,有利于保证减压结构1的稳定性,通气口21直径小于压板11厚度保证了压板11通过通气口21位置时压板11不会嵌入通气口21。
所述通气管2的直径大于排气孔13的直径,所述通气管2背对弹簧12的管口呈倒置漏斗状设置。由于该通气管2的主要功能是排气减压,通气管2的直径大于排气孔13的直径有利于更好的控制排气速度,便于加工安装,呈倒置漏斗状设置的通气管2管口有利于增大气体的接触面积,使气体较容易的排出轴承室内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包括轴承、轴承座、端盖、轴承压盖,所述轴承压盖及端盖均固定连接在轴承座上并与轴承座组成轴承室,轴承室内由轴承压盖压装固定有所述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内壁上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为空心圆柱体结构,通气管与轴承室相连通,所述轴承座内壁上还设有用于对轴承室内部散热降压的减压结构,所述减压结构包括压板和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通气管底部,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压板,所述压板外周面抵触通气管内壁形成密封连接,所述轴承座内壁上还设有若干排气孔,排气孔与外部相通,所述通气管与排气孔相连通且所述通气管和排气孔之间形成通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为扁圆柱体结构,压板与通气管同轴设置,所述通气口位于通气管底部与压板之间,通气口位于通气管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和通气口均以通气管中心轴线为基准对称分布,所述通气口直径小于压板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直径大于排气孔的直径,所述通气管背对弹簧的管口呈倒置漏斗状设置。
CN201420625320.1U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00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5320.1U CN204200869U (zh)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5320.1U CN204200869U (zh)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00869U true CN204200869U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58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2532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00869U (zh)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0086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5671A (zh) * 2015-12-11 2016-03-02 温岭市大洋电器厂 一种风机
CN106594060A (zh) * 2016-11-09 2017-04-26 安徽千禧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
CN115833478A (zh) * 2022-07-18 2023-03-21 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 一种带有冷却组件的电动汽车电机用电机壳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5671A (zh) * 2015-12-11 2016-03-02 温岭市大洋电器厂 一种风机
CN105375671B (zh) * 2015-12-11 2017-09-12 温岭市大洋电器厂 一种风机
CN106594060A (zh) * 2016-11-09 2017-04-26 安徽千禧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
CN115833478A (zh) * 2022-07-18 2023-03-21 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 一种带有冷却组件的电动汽车电机用电机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00869U (zh) 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
CN105192895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04200865U (zh) 一种轴承组件
CN203978827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罗茨泵
CN104848282A (zh) 一种抽油烟机
CN205533080U (zh) 裂解气压缩机干气密封
CN201866399U (zh) 高温热风门轴封装置
CN203477105U (zh) 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
CN106594060A (zh) 一种可散热的轴承组件
CN203796761U (zh) 用于双吸泵的轴承壳体
CN203499622U (zh) 低温用的环形防喷器
CN202510412U (zh) 风机中主轴的气密封装置
CN205383301U (zh) 一种高温高压蒸汽阀
CN205841601U (zh) 一种新型粘滞流体阻尼器
CN103884019A (zh) 一种石墨管式低温空气预热器
CN106437596B (zh) 抽油机井口光杆密封器
CN207350802U (zh) 用于搪瓷水箱的冷凝器
CN209278709U (zh) 多密封旋转补偿器
CN204240735U (zh) 一种氢氟酸烘粉炉
CN102619776A (zh) 风机中主轴的气密封装置
CN105201896A (zh) 风机轴承座
CN201396308Y (zh) 用于热水循环泵的机械密封装置
CN203952252U (zh) 炉网托辊的隔热密封装置
CN206467272U (zh) 厨房刀具的真空油淬热处理炉的密封门
CN106246129B (zh) 多功能光杆密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510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