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92511U - 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92511U
CN204192511U CN201420617410.6U CN201420617410U CN204192511U CN 204192511 U CN204192511 U CN 204192511U CN 201420617410 U CN201420617410 U CN 201420617410U CN 204192511 U CN204192511 U CN 204192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pickoff
laser
cradle
dust catcher
pickof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174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强
余庆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idea Chunhu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idea Chunhu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idea Chunhu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174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92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92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925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尘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具有第一充电端子;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上具有第二充电端子;所述机体和所述充电座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激光发射器和红外发射器,且另一个上设有接收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的多个激光接收器和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的红外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的数量为大于等于三的奇数,所述多个激光接收器并排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机体和充电座能快速地准确对正,提高了机体和充电座的一次对接成功率,保证第一充电端子和第二充电端子两者之间的搭接,从而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Description

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智能机器人能自动回航充电,多数吸尘器采用随机模式去寻找充电器正前方的红外光束信号,由于红外光线的线性特性不好,对接成功率低,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方便的吸尘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具有第一充电端子;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上具有第二充电端子;所述机体和所述充电座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激光发射器和红外发射器,且另一个上设有接收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的多个激光接收器和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的红外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的数量为大于等于三的奇数,所述多个激光接收器并排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机体和充电座能快速地准确对正,提高了机体和充电座的一次对接成功率,保证第一充电端子和第二充电端子两者之间的搭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激光接收器设在所述机体和所述充电座的其中一个的对称轴线上;所述激光接收器包括第一激光接收器、第二激光接收器和第三激光接收器,其中第二激光接收器位于所述机体和所述充电座的相应一个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对称轴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所述红外发射器均设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激光接收器和红外接收器均设在所述充电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所述红外发射器均设在所述充电座上,所述激光接收器和红外接收器均设在所述机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激光接收器和所述第三激光接收器与所述第二激光接收器平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激光接收器和所述第三激光接收器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二激光接收器向外倾斜偏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激光接收器和所述第三激光接收器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二激光接收器向外倾斜偏离的角度为0-3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红外接收器包括四个且分别设在所述机体的四个拐角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的一个对正的过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的另一个对正的过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机体和充电座的对正过程示意图一;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机体和充电座的对正过程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吸尘器100;
机体10;
充电座20;
激光发射器30;激光光束31;
红外发射器40;红外辐射区域41;
激光接收器50;第一激光接收器51;第二激光接收器52;第三激光接收器53;
红外接收器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100。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100,包括:机体10、充电座20、激光发射器30、红外发射器40、激光接收器50和红外接收器60。其中,机体10上具有第一充电端子,充电座20上具有第二充电端子。机体10和充电座20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激光发射器30和红外发射器40,且另一个上设有接收激光发射器30发出的激光的多个激光接收器50和接收红外发射器40发出的红外光的红外接收器60,激光接收器50的数量为大于等于三的奇数,多个激光接收器50并排设置。
通常充电座20是固定在房间内的某一位置,机体10具有吸尘功能,并且也具有自动回航充电的功能。机体10需要充电时,机体10可以自动寻找充电座20,以使机体10的第一充电端子和充电座20的第二充电端子电连接,从而充电座20可以对机体10进行充电。
可选地,机体10上设有红外接收器60和激光接收器50,充电座20上设有红外发射器40和激光发射器30。具体地,机体10上可以间隔开设有多个红外接收器60,例如机体10上可以设有两个红外接收器60,两个红外接收器60间隔开设置在机体10上;激光接收器50可以位于机体10的对称轴线上(第一充电端子的附近),例如,可以在机体10上设置三个激光接收器50,其中一个激光接收器50设在第一充电端子的中心位置处,其余两个激光接收器50可以分别设在第一充电端子的中心位置的两侧,三个激光接收器50可以并排设置。另外,充电座20上可以设有激光发射器30和一个红外发射器40。具体地,激光发射器30可以发射出红外激光,如图3(a)、图3(b)和图4所示,激光发射器30发出的激光形成激光光束31。如图1所示,红外发射器40能以360°全向发射红外线,也就是红外线发射球面波,从而红外发射器40的红外信号覆盖的范围大致是以充电座20为中心的球形区域,图1、图4和图5中的红外辐射区域41为红外发射器40的红外线辐射区域的示意展现。需要说明的是,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上,图1、图4和图5中的红外辐射区域41大致为扇形或圆形。
下面具体描述机体10和充电座20的定位过程。当机体10的红外接收器60在红外线辐射到的范围内接收到来自红外发射器40发出的红外信号时,机体10会自动判断充电座20位于机体10的位置,以粗略定位机体10和充电座20的相对位置,机体10会调整姿态以使激光接收器50能够接受激光发射器30发出的激光。若机体10上位于第一充电端子中心位置两侧的激光接收器50接收到激光信号时,机体10会自动调整位置或姿态直至位于第一充电端子中心位置处的激光接收器50对准激光信号。并且机体10会逐渐接近充电座20,从而使机体10的第一充电端子和充电座20的第二充电端子电连接。
由于激光的具有单向性和方向性俱佳的特点,也就是激光光束为平行光,如图3(a)、图3(b)和图4所示,激光光束31大致为平行光,从而可以增大激光发射器30和激光接收器50之间的定位效率和定位准确度,增大机体10和充电座20的定位精度,使机体10和充电座20进行快速地准确对正,提高了机体10和充电座20的一次对接成功率,保证第一充电端子和第二充电端子两者之间的搭接,也就是保证机体10和充电座20两者之间的搭接和装配稳定性。
可选地,可以在机体10上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红外接收器60,其与红外发射器40之间的工作过程与上述两个红外接收器60和红外发射器40之间的工作过程相似,因此不再进行赘述。可选地,可以在机体10设置五个或者其它奇数个的激光接收器50,激光接收器50和激光发射器30之间的工作过程与上述三个激光接收器50和激光发射器30之间的工作过程相似,因此不再进行赘述。当然,也可以在机体10上设置四个或者四个以上的激光接收器50。可选地,机体10上可以设置红外接收器60和激光发射器30,充电座20上设置红外发射器40和激光接收器50,该部分变型实施例中的机体10和充电座20的对接过程与原理与上述机体10和充电座20的对接过程和原理相似,因此不再进行赘述。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100,通过在机体10或充电座20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激光发射器30和红外发射器40,另一个上设置激光接收器50和红外接收器60,并且红外接收器60接收来自红外发射器40发出的红外信号,激光接收器50接收来自激光发射器30发出的激光信号,机体10可以不断调整姿态与方位使第一充电端子和第二充电端子进行准确对正,同时机体10不断接近充电座20,增大了机体10和充电座20的定位精度,使机体10和充电座20进行快速地准确对正,提高了机体10和充电座20的对接成功率,保证第一充电端子和第二充电端子两者之间的搭接,也就是保证机体10和充电座20两者之间的搭接和装配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激光接收器50设在机体10和充电座20的其中一个的对称轴线上。激光接收器50包括第一激光接收器51、第二激光接收器52和第三激光接收器53,其中第二激光接收器52位于机体10和充电座20的相应一个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对称轴线上。例如,以充电座20为例,如图1所示,激光接收器50可以设在充电座20上,第二激光接收器52位于充电座20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上,第一激光接收器51和第三激光接收器53分别设在第二激光接收器52的左右两侧。机体10的激光发射器30发出的激光被第二激光接收器50接收后,机体10的第一充电端子可以和第二充电端子进行准确对接;如图2(a)、图2(b)、图3(a)和图3(b)所示,当第一激光接收器51或者第三激光接收器53接收到机体10的激光发射器30发出的激光时,机体10可以调整姿态和方位以使激光发射器30发出的激光被第二激光接收器52接收,从而以使第一充电端子和第二充电端子快速准确对接。
可选地,第一激光接收器51和第三激光接收器53与第二激光接收器52平行设置。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充电座20上,第二激光接收器52位于充电座20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对称轴线上。第一激光接收器51、第二激光接收器52和第三激光接收器53均与水平方向(前后方向)平行。
可选地,第一激光接收器51和第三激光接收器53分别相对于第二激光接收器52向外倾斜偏离。进一步地,第一激光接收器51和第三激光接收器53分别相对于第二激光接收器52向外倾斜偏离的角度为0-30度。具体地,以充电座20为例,在充电座20上,第二激光接收器52位于充电座20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线上。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上,第一激光接收器51与第二激光接收器52之间的夹角为0-30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激光发射器30和红外发射器40均设在机体10上,激光接收器50和红外接收器60均设在充电座20上。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激光发射器30和红外发射器40均设在充电座20上,激光接收器50和红外接收器60均设在机体10上。由此,通过机体10上的红外接收器60接收来自红外发射器40发出的红外信号,机体10上的激光接收器50接收来自激光发射器30发出的激光信号,机体10和充电座20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对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红外接收器60包括四个且分别设在机体10的四个拐角处。具体地,机体10的形状大致为圆角矩形,在机体10的四角分别各设有一个红外接收器60。由此,机体10上的红外接收器60通过接收红外发射器40的红外信号可以判断机体10与充电座20的相对位置。
下面具体描述机体10和充电座20的定位过程。
在图4中的第一个状态,机体10逐渐接近红外辐射区域41,在图4中的第二个状态,机体10上的红外接收器60进入红外辐射区域41,机体10不断调整姿态与方位,使机体10上的激光发射器30发出的激光光束31对准激光接收器50,当激光光束31射到第一激光接收器51或者第三激光接收器53,机体10会调整方位以使激光光束31对准第二激光接收器52。然后,在图5中的第一个状态,激光光束31对准第二激光接收器52,并且机体10逐渐接近充电座20,以使机体10和充电座20快速准确对正。在图5中的第二个状态,机体10和充电座20完成对正,从而第一充电端子与第二充电端子电连接,充电座20可以对机体10进行充电。
总而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100,机体10和充电座20的对正过程快速准确,提高了机体10和充电座20的对接成功率,保证第一充电端子和第二充电端子两者之间的搭接,从而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上具有第一充电端子;
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上具有第二充电端子;
所述机体和所述充电座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激光发射器和红外发射器,且另一个上设有接收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的多个激光接收器和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的红外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的数量为大于等于三的奇数,所述多个激光接收器并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接收器设在所述机体和所述充电座的其中一个的对称轴线上;
所述激光接收器包括第一激光接收器、第二激光接收器和第三激光接收器,其中第二激光接收器位于所述机体和所述充电座的相应一个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对称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所述红外发射器均设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激光接收器和红外接收器均设在所述充电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所述红外发射器均设在所述充电座上,所述激光接收器和红外接收器均设在所述机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接收器和所述第三激光接收器与所述第二激光接收器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接收器和所述第三激光接收器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二激光接收器向外倾斜偏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接收器和所述第三激光接收器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二激光接收器向外倾斜偏离的角度为0-30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器包括四个且分别设在所述机体的四个拐角处。
CN201420617410.6U 2014-10-23 2014-10-23 吸尘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92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7410.6U CN204192511U (zh) 2014-10-23 2014-10-23 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7410.6U CN204192511U (zh) 2014-10-23 2014-10-23 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92511U true CN204192511U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50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1741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92511U (zh) 2014-10-23 2014-10-23 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9251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6729A (zh) * 2015-09-25 2016-02-03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扫地机器人
CN105581728A (zh) * 2014-10-23 2016-05-18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
CN106896828A (zh) * 2017-04-18 2017-06-27 厦门领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自动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07260071A (zh) * 2016-04-06 2017-10-20 王方明 公共清扫机器人系统及自动充电方法
CN106950989B (zh) * 2017-04-18 2019-09-10 厦门领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定点定位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1728A (zh) * 2014-10-23 2016-05-18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
CN105581728B (zh) * 2014-10-23 2019-04-26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
CN105286729A (zh) * 2015-09-25 2016-02-03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扫地机器人
CN107260071A (zh) * 2016-04-06 2017-10-20 王方明 公共清扫机器人系统及自动充电方法
CN106896828A (zh) * 2017-04-18 2017-06-27 厦门领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自动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06896828B (zh) * 2017-04-18 2019-09-06 厦门领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自动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06950989B (zh) * 2017-04-18 2019-09-10 厦门领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定点定位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81728A (zh) 吸尘器
CN204192511U (zh) 吸尘器
CN105242670B (zh) 具有自动返回充电功能的机器人、系统及对应方法
CN205791621U (zh) 一种机器人的充电座和自动充电系统
CN101524257A (zh) 智能吸尘器及其自动充电实现方法
CN103948354B (zh) 一种地面清洁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US20160082595A1 (en) Self-Mobile Robot Laser-Guided Travel Operat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5958578B (zh) 一种机器人的充电座和自动充电系统和方法
RU2005114218A (ru)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ая система чистки и способ ее зарядки от внешнего заряд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CN103317509B (zh) 清洁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控制清洁机器人的方法
CN201956729U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机器人用充电系统
CN104298234A (zh) 一种双引导式机器人自主充电方法
CN105487543A (zh) 移动机器人归位充电系统
US10020690B2 (en) Device for remote transfer of energy to a moving object by acoustic waves
CN102297325A (zh) 用于对支架进行高度调整的设备和方法
CN104635727A (zh) 一种基于红外引导的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KR20150117205A (ko) 신호 가이드 청소 장치 및 신호 가이드 청소 시스템
CN105511456A (zh) 自动行走设备控制方法及自动工作系统
CN205356594U (zh) 一种户外远距离报靶装置
CN110868253A (zh) 一种用于近距离无线光通信的捕获、对准、跟踪装置
CN210518336U (zh) 一种用于近距离无线光通信的捕获、对准、跟踪装置
CN107037807B (zh) 自移动机器人位姿校准系统和方法
CN215227260U (zh) 移动机器人及移动机器人的基站和系统
CN102565757A (zh) 自主移动设备精确定位导航系统
CN106899057B (zh) 自主充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39 Cao Hu road Xiangch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in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MIDEA CLEAN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River Road,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Li Xiangcheng District No. 999 215131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Midea Chunhu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