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76240U - 一种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76240U
CN204176240U CN201420542913.1U CN201420542913U CN204176240U CN 204176240 U CN204176240 U CN 204176240U CN 201420542913 U CN201420542913 U CN 201420542913U CN 204176240 U CN204176240 U CN 204176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mechanical
overall back
shaped slips
aid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429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明
郝新伟
王国超
王文明
李亨涛
王鑫
赵东辉
陈社鹏
王媛媛
王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5429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76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76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762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属于管道维抢修装置技术领域。该机构的上壳体、下壳体和密封组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管道泄漏点容置于容置空间之中,容置管道后,容置空间的剩余空间密闭,因此,该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能够用于对管道泄漏点进行密封;该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的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能够阻止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内壁与管道外壁之间的相对运动,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还能够阻止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应用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能够阻止该密封机构与管道外壁之间的相对运动。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维抢修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当管道出现泄漏时,有时需要将该泄漏处外接密封机构,但是由于管道本身呈圆筒状,用于外接于其上的密封机构通常需要箍在管道外壁上,由于管道本身呈圆筒状,箍在其外壁上的密封机构容易与管道产生相对滑动,而导致该密封机构以该管道外壁为旋转中心旋转或者沿管道轴向左右平动。特别是如果该密封机构是用来密封海底管道时,其在海流横向力的作用下,一旦发生该密封机构与管道之间的相对运动,会给生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阻止外接的密封机构与管道外壁之间相对运动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包括壳体、密封组件,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第一种紧固件和第二种紧固件,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应用时,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第一种紧固件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种紧固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分别压紧至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和密封组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管道泄漏点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之中,容置所述管道后,所述容置空间的剩余空间密闭;所述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能够阻止所述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内壁与管道外壁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还能够阻止所述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外壁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的相对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径向截面是弧形,所述弧形的直径等于所述管道的直径,所述本体内壁上设有用于嵌入管道外壁的卡齿,所述本体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后,所述本体与所述壳体之间无相对滑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键,所述本体的外壁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均设有键槽,所述本体外壁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外壁上设有齿牙,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齿槽,所述齿牙与所述齿槽相适配,所述本体外壁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齿牙和齿槽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齿牙在所述本体的外壁周向呈阶梯状,所述齿槽也呈阶梯状。
作为优选,所述卡齿的角度为90°,所述卡齿的齿前角的角度为60°,所述卡齿的齿后角的角度为30°。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上沿轴向开设有狭长槽。
作为优选,所述狭长槽为若干个,相邻的两个狭长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180°。
作为优选,所述卡齿沿所述管道的周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应用所述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时,所述第一密封件处于所述管道泄漏点左侧,所述第二密封件处于所述管道泄漏点右侧。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密封件驱动机构和第二密封件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密封件驱动机构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压紧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驱动机构用于在外的作用下压紧所述第二密封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种紧固件包括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第一种紧固螺钉和第二中紧固螺钉,所述第一法兰用于将所述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分别压紧至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第一种紧固螺钉穿过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上的螺纹孔并与所述壳体外壁之间构成第一种螺纹副,所述第二种紧固螺钉穿过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上的螺纹孔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驱动机构和第二密封驱动机构之间构成第二种螺纹副。
作为优选,所述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还包括开闭机构,所述开闭机构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
作为优选,所述开闭机构包括上臂、下臂和伸缩装置,所述上臂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壳体,所述下臂固定连接于下壳体,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上臂,所述伸缩装置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下臂。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装置是液压缸。
作为优选,还包括上连接耳、下连接耳、螺杆和两个螺母,所述上连接耳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壳体,所述下连接耳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壳体,所述上连接耳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连接耳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合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重叠部分构成第三通孔,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中,所述两个螺母分别从所述第三通孔的两侧锁紧所述螺杆。
作为优选,所述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还包括试压孔,所述试压孔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的上壳体、下壳体和密封组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管道泄漏点容置于容置空间之中,容置管道后,容置空间的剩余空间密闭,因此,该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能够用于对管道泄漏点进行密封;该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的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能够阻止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内壁与管道外壁之间的相对运动,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还能够阻止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应用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能够阻止该密封机构于管道外壁之间的相对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对局部进行了局部剖视;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一个典型轴向剖视图(其中,开闭机构未示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的径向视图(其中,开闭机构未示出);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上应用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上应用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卡齿方向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包括壳体、密封组件,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3、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12、第一种紧固件4和第二种紧固件5、11,壳体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应用时,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第一种紧固件4固定在一起,第二种紧固件5、11用于将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3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12分别压紧至壳体内壁上,上壳体1、下壳体2和密封组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管道泄漏点容置于容置空间之中,容置管道后,容置空间的剩余空间密闭;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3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12能够阻止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内壁与管道外壁之间的相对运动,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3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12还能够阻止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的相对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的上壳体1、下壳体2和密封组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管道泄漏点容置于容置空间之中,容置管道后,容置空间的剩余空间密闭,因此,该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能够用于对管道泄漏点进行密封;该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的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3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12能够阻止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内壁与管道外壁之间的相对运动,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3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12还能够阻止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应用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能够阻止该密封机构与管道外壁之间的相对运动。
参见附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中应用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包括本体23,本体23的径向截面是弧形,弧形的直径等于管道的直径,本体23内壁上设有用于嵌入管道外壁的卡齿24,本体23的外壁与密封机构的内壁连接后,本体23与密封机构之间无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通过其内壁上设有的卡齿24嵌入到管道外壁中,该卡齿24与管道外壁嵌合后,卡齿24与管道外壁之间能够产生制约其相对运动的作用力,从而阻止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与管道外壁之间的相对运动;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本体23的外壁与密封机构的内壁连接后,本体23与密封机构之间无相对滑动,因此,能够阻止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与密封机构内壁之间的相对运动。当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与管道外壁之间无相对运动,并且,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与密封机构的内壁之间无相对运动时,该密封机构内壁与管道外壁之间也没有相对运动,因此,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能够阻止外接的密封机构与管道外壁之间的相对运动。
其中,作为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的第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还可以包括键,本体23的外壁和密封机构的内壁上均设有键槽,本体23外壁与密封机构通过键连接。由于该本体23外壁与密封机构内壁之间的连接与轮和轮毂之间的连接类似,因此,可以借助轮和轮毂之间的连接方式即键连接实现对该本体23外壁和密封机构内壁进行连接而达到在该密封机构内壁与本体23外壁之间传递扭矩的作用,从而使得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与卡具内壁之间无相对运动。
其中,作为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的第二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本体23外壁上设有齿牙25,密封机构的内壁上设有齿槽,齿牙25与齿槽相适配,本体23外壁与密封机构通过齿牙25和齿槽连接。由于齿牙25是凸起结构,齿槽能够与齿牙相适配,当齿牙25与齿槽配合后,齿牙25的凸起部位与齿槽的凹陷部位之间因为相互抵顶而产生相互的作用力而达到在该密封机构内壁与本体23外壁之间传递扭矩的作用,从而使得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与管道外壁之间无相对运动。
其中,齿牙25在本体23的外壁周向呈阶梯状,齿槽也呈阶梯状。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在应用时其是沿管道轴向嵌入至密封机构内壁上设有的凹槽中的,为了能够使该本体23与密封机构内壁上设有的凹槽配合更加紧密,该本体23通常需要与密封机构内壁之间产生沿管道轴向的相互运动,而将齿牙25在本体23的外壁周向呈阶梯状,齿槽也呈阶梯状设置时,能够为本体23与密封机构内壁之间产生的沿管道轴向的相互运动提供方便。
参见附图5和附图6,卡齿24的角度为90°,卡齿24的齿前角α的角度为60°,卡齿24的齿后角β的角度为30°。通过这样的角度设置,当本体23内壁与管道外壁相互嵌合后,卡齿24能够与管道外壁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而传递扭矩,阻止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与管道外壁之间的相对运动。
其中,本体23上沿轴向开设有狭长槽26,该狭长槽26能够为该本体23在周向的弹性形变预留出空间,使得该本体23与密封机构内壁上设有的凹槽配合趋于紧密时,不至于由于本体23周长的限制而无法达到最佳的配合位置。
其中,狭长槽26为若干个,相邻的两个狭长槽26的开口方向相反,如果所有的狭长槽26的开口方向均同向,那么当本体23在周向的弹性形变较大时,该本体23的展开图就会趋向于成为一个扇形环,在该狭长槽26的开口方向,其直径小于该狭长槽26未开口方向的直径,从而导致管道本身产生变形;而如果相邻两个狭长槽26的开口方向相反时,即使本体23在周向的弹性形变较大时,该本体23的展开图依然是一个矩形,此时,该本体23的在轴向的直径均匀,而不会导致管道本身产生变形。
其中,弧形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180°,在这样的条件下,只需要两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即可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当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与密封机构配合时,可以将该两个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分别装配至该密封机构的两个半部上,然后将该密封机构两个半部对合在一起即可;如果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制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则需要从管道的一端套设,而实践中,管道的设置往往错综复杂,难以找到端部,或者即使已知其端部,其端部也可能在几十公里甚至几千公里、几万公里之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套设完成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与管道的配合是不可能的;如果该弧形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其也必须是能被360°整除的角度,例如,可以是120°、90°等,而如果该弧形的对应的圆心角为120°,则在装配时需要3个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进行配合,如果该弧形对应的圆心角为90°,则在装配时需要4个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进行配合,如果该弧形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进一步减小,则在装配时需要的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的个数就会进一步增加,无论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是需要3个、4个还是更多个,都会导致在将其装配至管道和密封机构时不太容易,并且,由于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是需要3个、4个还是更多个时,该3个、4个或者更多个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在周向的接口就会更多,在该接口处容易出现密封性能不好的情形,从而影响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在与管道和密封机构装配后的整体密封性能。
其中,卡齿24沿管道的周向设置,由于该卡齿24的作用是与管道外壁嵌合,当卡齿24沿管道周向设置时,相当于从管道泄漏处向外层层嵌合。
此外,为了使齿牙25与齿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达到最大,从而最大限度地阻止齿牙25与齿槽之间的相对运动,齿牙25与齿槽之间的配合面最好是设计成在管道径向,在这种情况下,齿牙25与齿槽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没有其他方向的分力,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与密封机构之间的防转效果更好。为了便于对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施加沿管道轴向的作用力,可以将齿牙25设置为若干个,该若干个齿牙25的上平面平行。
为了能够满足加工要求,并且,使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与管道配合时不至于磨伤管道,可以将卡齿24的齿尖5做0.1mm~0.2mm圆角处理;同时将卡齿24的齿根28做0.1mm~0.2mm圆角处理。
卡齿25的齿高h则可以根据不同管道外径及壁厚等参数确定,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与不同管道的适应性更强。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用于制造该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的材质是2Cr13,其具有淬火后硬度高、耐腐蚀性能好且有磁性的特点,因此,用其制造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特别适用于海底管道,因为海底管道受到海水浸渍,容易被腐蚀;并且,由于其具有淬火后硬度高的特点,能够达到其卡齿嵌入管道的目的。
参见附图2,作为密封组件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7和第二密封件14,应用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时,第一密封件7处于管道泄漏点左侧,第二密封件14处于管道泄漏点右侧。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的上壳体1和下客体2通过第一种紧固件4紧固在一起,因此,上壳体1、下壳体2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在容置管道后,轴向得到密封,同时设置该第一密封件7和第二密封件14后,上壳体1、下壳体2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在容置管道后,周向得到密封,因此,能够保证上壳体1、下壳体2和密封组件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在容置管道后的剩余空间的密封效果。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还包括第一密封件驱动机构6和第二密封件驱动机构13,第一密封件驱动机构6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压紧第一密封件7,第二密封件驱动机构13用于在外的作用下压紧第二密封件14。该第一密封件驱动机构6和第二密封件驱动机构13的设置能够分别将该第一密封件7和第二密封件14压紧,使得上壳体1、下壳体2和密封组件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在容置管道后的剩余空间的密封效果更好。其中,该第一密封件驱动机构6和第二密封件驱动机构13的形状可以是中心具有通孔的阶梯状圆筒,其利用该阶梯部分卡置在该密封机构的壳体中,并且,该密封机构的壳体内为该第一密封件驱动机构6和第二密封件驱动机构13的阶梯部分预留有用于微调的移动空间,在外力的作用下,该第一密封件驱动机构6和该第二密封件驱动机构13用于在该移动空间范围内驱动该第一密封件7和第二密封件14。
参见附图1和附图2,第二种紧固件包括第一法兰5、第二法兰11、第一种紧固螺钉15、17和第二中紧固螺钉16、18,第一法兰5用于将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3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12分别压紧至壳体内壁上,第一种紧固螺钉15、17穿过第一法兰5和第二法兰11上的螺纹孔并与壳体外壁之间构成第一种螺纹副,第二种紧固螺钉16、18穿过第一法兰5和第二法兰11上的螺纹孔并分别与第一密封驱动机构6和第二密封驱动机构13之间构成第二种螺纹副。其中,该第一种螺纹副通过第一法兰5和第二法兰11分别为该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3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12提供驱动力,使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3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12上的齿牙25与该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壳体内壁上的齿槽产生相对位移,使它们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该第二种螺纹副通过第一法兰5和第二法兰11及力的传递分别为该第一密封件驱动机构6和第二密封件驱动机构13提供驱动力,从而,在该第一密封件驱动机构6和第二密封件驱动机构13的移动空间范围内驱动该第一密封件7和第二密封件14。
参见附图1,该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还包括开闭机构,开闭机构用于打开或者关闭上壳体1和下壳体2。在该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长期应用时,该上壳体1和下壳体2容易因为锈蚀等原因产生较强的粘结力,应用该开闭机构后,即使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产生了粘结力,其也不至于无法打开,从而,便于对该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进行更换等操作。
参见附图1,作为开闭机构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开闭机构包括上臂8、下臂9和伸缩装置10,上臂8固定连接于上壳体1,下臂9固定连接于下壳体2,伸缩装置10的一端铰接于上臂8,伸缩装置10的另一端铰接于下臂9。这种开闭机构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本实施例中,如果需要从连接上臂8和下臂9的一侧打开该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则需要将第一种紧固件4全部去除,然后伸长该伸缩装置10,通过该伸缩装置10的伸展力,即可从连接上臂8和下臂9的一侧打开该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如果需要从连接上臂8和下臂9的对侧打开该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则需要将第一种紧固件4全部去除,然后通过缩短该伸缩装置10,通过该伸缩装置10的缩回力,即可从连接上臂8和下臂9的对侧打开该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
其中,作为伸缩装置10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伸缩装置10是液压缸。
参见附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还包括上连接耳20、下连接耳21、螺杆22和两个螺母,上连接耳20固定连接于上壳体1,下连接耳21固定连接于下壳体2,上连接耳2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下连接耳2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上壳体1和下壳体2对合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重叠部分构成第三通孔,螺杆22穿设于第三通孔中,两个螺母分别从第三通孔的两侧锁紧螺杆。借助该上连接耳20、下连接耳21及螺杆22,即使是在该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没有锁紧的时候,其也具有连接,不仅便于该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的携带,还不至于将不同规格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错搭。
此外,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可以为长圆孔,在这种情况下,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都具有移动空间,从而,当需要该上壳体1和下壳体2分合时,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不会对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分合造成障碍。
参见附图1和附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还包括试压孔19,试压孔19与容置空间连通。借助该试压孔19,可以在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之前对其容置空间进行试压,从而避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剩余空间内压力过大出现安全事故。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密封组件,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第一种紧固件和第二种紧固件,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应用时,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第一种紧固件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种紧固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分别压紧至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和密封组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管道泄漏点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之中,容置所述管道后,所述容置空间的剩余空间密闭;所述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能够阻止所述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内壁与管道外壁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还能够阻止所述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外壁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的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径向截面是弧形,所述弧形的直径等于所述管道的直径,所述本体内壁上设有用于嵌入管道外壁的卡齿,所述本体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后,所述本体与所述壳体之间无相对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键,所述本体的外壁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均设有键槽,所述本体外壁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外壁上设有齿牙,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齿槽,所述齿牙与所述齿槽相适配,所述本体外壁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齿牙和齿槽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牙在所述本体的外壁周向呈阶梯状,所述齿槽也呈阶梯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的角度为90°,所述卡齿的齿前角的角度为60°,所述卡齿的齿后角的角度为3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沿轴向开设有狭长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狭长槽为若干个,相邻的两个狭长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18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沿所述管道的周向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应用所述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时,所述第一密封件处于所述管道泄漏点左侧,所述第二密封件处于所述管道泄漏点右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件驱动机构和第二密封件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密封件驱动机构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压紧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驱动机构用于在外的作用下压紧所述第二密封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紧固件包括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第一种紧固螺钉和第二中紧固螺钉,所述第一法兰用于将所述第一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和第二组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分别压紧至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第一种紧固螺钉穿过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上的螺纹孔并与所述壳体外壁之间构成第一种螺纹副,所述第二种紧固螺钉穿过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上的螺纹孔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驱动机构和第二密封驱动机构之间构成第二种螺纹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闭机构,所述开闭机构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机构包括上臂、下臂和伸缩装置,所述上臂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壳体,所述下臂固定连接于下壳体,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上臂,所述伸缩装置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下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是液压缸。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连接耳、下连接耳、螺杆和两个螺母,所述上连接耳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壳体,所述下连接耳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壳体,所述上连接耳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连接耳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合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重叠部分构成第三通孔,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中,所述两个螺母分别从所述第三通孔的两侧锁紧所述螺杆。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试压孔,所述试压孔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
CN201420542913.1U 2014-09-19 2014-09-19 一种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76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2913.1U CN204176240U (zh) 2014-09-19 2014-09-19 一种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2913.1U CN204176240U (zh) 2014-09-19 2014-09-19 一种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76240U true CN204176240U (zh) 2015-02-25

Family

ID=52565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4291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76240U (zh) 2014-09-19 2014-09-19 一种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7624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6032A (zh) * 2014-09-19 2015-01-0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
CN108916528A (zh) * 2018-02-05 2018-11-30 丁睿哲 一种无焊接管线堵漏装置
WO2020140157A1 (en) * 2019-01-04 2020-07-09 Canadian Pressure Control Inc. Pipeline-leak-containment apparatus
CN116293179A (zh) * 2023-05-19 2023-06-23 苏州罗克莱堆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管卡及其测试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6032A (zh) * 2014-09-19 2015-01-0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
CN108916528A (zh) * 2018-02-05 2018-11-30 丁睿哲 一种无焊接管线堵漏装置
WO2020140157A1 (en) * 2019-01-04 2020-07-09 Canadian Pressure Control Inc. Pipeline-leak-containment apparatus
CN116293179A (zh) * 2023-05-19 2023-06-23 苏州罗克莱堆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管卡及其测试装置
CN116293179B (zh) * 2023-05-19 2023-08-01 苏州罗克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管卡及其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6032A (zh) 一种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
CN204176240U (zh) 一种管道用机械抢修卡具
CN203892748U (zh) 一种管道连接法兰
CN104006263B (zh) 一种泄漏孔的封堵工具、封堵方法
CN204254115U (zh) 一种管道用机械封堵三通
CN104976434A (zh) 水下航行器电缆贯穿耐压壳体密封泄漏再密封装置
CN103993886A (zh) 一种用于盾构机的密封装置和盾构机
CN104266023A (zh) 一种管道用机械封堵三通
CN204114461U (zh) 一种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
CN206878609U (zh) 一种大功率水下电机电缆接口密封结构
CN202383056U (zh) 高压腐蚀探针安装装置
CN201973352U (zh) 一种改进型隔环装置
CN205829122U (zh) 一种用于船舶电缆箱的连接接头
CN211203295U (zh) 一种海底管道抢险卡具
CN104266033A (zh) 一种管道用整体回形卡瓦
CN110067893B (zh) 一种双壁波纹管式深海管道连接器
CN201934780U (zh) 一种改进型填料压套装置
CN213125563U (zh) 一种中高压海底电缆中间接头壳体
CN202647058U (zh) 管体快速防漏的结构
CN215950780U (zh) 一种汽轮机液压设备渗漏维修装置
CN203321932U (zh) 一种气缸总成
CN202546079U (zh) 一种伸缩可挠式管件
CN212361246U (zh) 一种堵漏装置
CN205745792U (zh) 一种可拆卸的连接器
CN212107375U (zh) 一种新型的外压式非开挖管道修复软管专用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01

Address after: 100007 Dongcheng District, Dongzhimen, China, North Street, No. 9 Oil Mansion, No.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atentee after: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07 Beijing, Dongzhimen, North Street, No. 9, No.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atentee before: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BUREAU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