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53828U - 微波炉 - Google Patents

微波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53828U
CN204153828U CN201420542154.9U CN201420542154U CN204153828U CN 204153828 U CN204153828 U CN 204153828U CN 201420542154 U CN201420542154 U CN 201420542154U CN 204153828 U CN204153828 U CN 204153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operating key
micro
wave oven
ai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421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铨鸿
郑孝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421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53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53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53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炉。所述微波炉包括:外壳,外壳内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底壁上设有左进烟口和右进烟口;内壳,内壳设在容纳腔内,容纳腔的左侧壁与内壳的左侧面之间形成左风道且左风道与左进烟口连通,容纳腔的右侧壁与内壳的右侧面之间形成右风道且右风道与右进烟口连通;左风扇和右风扇,左风扇设在左风道内,右风扇设在右风道内;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设在外壳的外表面上;以及左控制键和右控制键,左控制键和右控制键均设在控制面板上,左控制键与左风扇相连以便控制左风扇的打开和关闭,右控制键与右风扇相连以便控制右风扇的打开和关闭。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炉具有能耗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微波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炉。 
背景技术
通风式微波炉安装在燃气灶的上方,通风式微波炉用于排走使用燃气灶进行烹饪时产生的油烟。现有的通风式微波炉存在能耗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能耗低的优点的微波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微波炉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壁上设有左进烟口和右进烟口;内壳,所述内壳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的左侧壁与所述内壳的左侧面之间形成左风道且所述左风道与所述左进烟口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右侧壁与所述内壳的右侧面之间形成右风道且所述右风道与所述右进烟口连通;左风扇和右风扇,所述左风扇设在所述左风道内,所述右风扇设在所述右风道内;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以及左控制键和右控制键,所述左控制键和所述右控制键均设在所述控制面板上,所述左控制键与所述左风扇相连以便控制所述左风扇的打开和关闭,所述右控制键与所述右风扇相连以便控制所述右风扇的打开和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微波炉具有能耗低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微波炉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左控制键具有多个挡位以便改变所述左风扇的转速,所述右控制键具有多个挡位以便改变所述右风扇的转速。 
所述左控制键具有三个挡位,所述右控制键具有三个挡位。 
所述控制面板设在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上。 
所述微波炉进一步包括同步控制键,所述同步控制键设在所述控制面板上,所述同步控制键与所述左风扇和所述右风扇中的每一个均相连以便控制所述左风扇和所述右风扇同时打开和同时关闭。 
所述同步控制键控制所述左风扇打开时所述左风扇的转速大于所述左控制键控制所述左风扇打开时所述左风扇的转速,所述同步控制键控制所述右风扇打开时所述右风扇的转速大于所述右控制键控制所述右风扇打开时所述右风扇的转速。 
所述左风扇和所述右风扇中的每一个均邻近所述容纳腔的底壁。 
所述左风扇和所述右风扇中的每一个均为双吸式风扇,所述左风扇和所述右风扇中的每一个均水平地设置。 
所述左风扇和所述右风扇中的每一个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所述微波炉还包括:左隔风板,所述左隔风板设在所述左风道内且位于所述左风扇的上方,所述左隔风板上设有与所述左风扇的出风口相对的第一通风口;和右隔风板,所述右隔风板设在所述右风道内且位于所述右风扇的上方,所述右隔风板上设有与所述右风扇的出风口相对的第二通风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微波炉10、 
外壳101、底壁1011、第一左排烟口10131、第一右排烟口10132、第二左排烟口10141、第二右排烟口10142、第三左排烟口10151、第三右排烟口10152、底板1016、顶板1017、前板1018、后板1019、右侧板10110、 
内壳102、U型板1021、顶板1022、左侧面1023、左风道1025、右风道1026、 
左风扇1031、右风扇1032、 
控制面板104、左控制键1041、右控制键1042、同步控制键1043、 
隔板1051、左排烟风道1052、右排烟风道1053、围板1054、 
左导风件106、第一导风板1061、第二导风板1062、 
右导风件107、第三导风板1071、第四导风板1072、 
左隔风板1081、右隔风板1082、 
左支撑板1091、右支撑板1092、 
第一过滤件1093、第二过滤件109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炉10。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炉10包括外壳101、内壳102、左风扇1031、右风扇1032、控制面板104、左控制键1041和右控制键1042。 
外壳101内具有容纳腔,该容纳腔的底壁1011上设有左进烟口和右进烟口。内壳102设在该容纳腔内,该容纳腔的左侧壁与内壳102的左侧面之间形成左风道1025且左风道1025与左进烟口连通,该容纳腔的右侧壁与内壳102的右侧面之间形成右风道1026且右风道1026与右进烟口连通。 
左风扇1031设在左风道1025内,右风扇1032设在右风道1026内。控制面板104设在外壳101的外表面上。左控制键1041和右控制键1042均设在控制面板104上,左控制键1041与左风扇1031相连以便控制左风扇1031的打开和关闭,右控制键1042与右风扇1032相连以便控制右风扇1032的打开和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炉10通过设置与左风扇1031相连的左控制键1041和与右风扇1032相连的右控制键1042,从而可以利用左控制键1041控制左风扇1031单独地运行,且利用右控制键1042控制右风扇1032单独地运行。当用户只使用燃气灶的一个灶头时,用户可以只打开左风扇1031或右风扇1032,防止因左风扇1031和右风扇1032同时运行而导致浪费电能。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炉10具有能耗低等优点。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微波炉10包括外壳101、控制面板104、内壳102、左风扇1031、右风扇1032、左导风件106、右导风件107和隔板1051。 
外壳101内具有容纳腔,该容纳腔的底壁1011上设有左进烟口和右进烟口,该容纳腔的前壁上设有第一左排烟口10131和第一右排烟口10132,该容纳腔的后壁上设有第二左排烟口10141和第二右排烟口10142,该容纳腔的顶壁上设有第三左排烟口10151和第三右排烟口10152。 
具体而言,如图1-图4所示,外壳101包括底板1016、顶板1017以及设在底板1016和顶板1017上的前板1018、后板1019、左侧板和右侧板10110。其中,左进烟口和右进烟口设在底板1016上,第一左排烟口10131和第一右排烟口10132设在前板1018上,第 二左排烟口10141和第二右排烟口10142设在后板1019上,第三左排烟口10151和第三右排烟口10152设在顶板1017上。 
其中,上下方向如图5中的箭头A所示,左右方向如图5中的箭头B所示,前后方向如图5中的箭头C所示。 
内壳102设在该容纳腔内,内壳102与该容纳腔的壁之间形成排烟风道。具体而言,油烟通过左进烟口和右进烟口进入到该排烟风道内,并通过第一左排烟口10131、第一右排烟口10132、第二左排烟口10141、第二右排烟口10142、第三左排烟口10151和第三右排烟口10152排出该排烟风道。 
如图5和图6所示,微波炉10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一过滤件1093和两个第二过滤件1094。一个第一过滤件1093覆盖左进烟口,另一个第一过滤件1093覆盖第一左排烟口10131。一个第二过滤件1094覆盖右进烟口,另一个第二过滤件1094覆盖第一右排烟口10132。由此微波炉10可以将经过第一过滤件1093和第二过滤件1094过滤后的空气排放到室内。 
如图2所示,内壳102包括U型板1021和顶板1022,U型板1021的上沿设有向外翻的左翻边(图中未示出)和右翻边(图中未示出),顶板1022焊接在该左翻边和该右翻边上。也就是说,该左翻边从U型板1021向左延伸,该右翻边从U型板1021向右延伸。有利地,顶板1022的左侧沿位于该左翻边的左侧沿的左侧,顶板1022的右侧沿位于该右翻边的右侧沿的右侧。 
其中,该容纳腔的左侧壁与U型板1021的左侧面1023之间形成与左进烟口连通的左风道1025,该容纳腔的右侧壁与U型板1021的右侧面之间形成与右进烟口连通的右风道1026。换言之,左风道1025和右风道1026都是该排烟风道的一部分。左风扇1031设在左风道1025内,右风扇1032设在右风道1026内。 
如图1所示,控制面板104设在外壳101的外表面上。有利地,控制面板104设在外壳101的前表面上。由此便于用户操作。 
控制面板104上设有左控制键1041和右控制键1042。左控制键1041与左风扇1031相连以便控制左风扇1031的打开和关闭,右控制键1042与右风扇1032相连以便控制右风扇1032的打开和关闭。 
由此可以利用左控制键1041控制左风扇1031单独地运行,且利用右控制键1042控制右风扇1032单独地运行。当用户只使用燃气灶的一个灶头时,用户可以只打开左风扇1031或右风扇1032,防止因左风扇1031和右风扇1032同时运行而导致浪费电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左控制键1041具有多个挡位以便改变左风扇1031的转速,右控制键1042具有多个挡位以便改变右风扇1032的转速。由此可以根据油烟的多少来选择左控制键1041和右控制键1042的挡位,即可以根据油烟的多少来选择左风扇1031 和右风扇1032的转速,从而不仅可以将全部油烟吸入到该排烟风道内,而且可以避免浪费电能。 
具体而言,左控制键1041和右控制键1042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低、中、高三个挡位。按一下左控制键1041,左控制键1041位于低挡位且左风扇1031以低速运行。再按一下左控制键1041,左控制键1041位于中挡位且左风扇1031以中速运行。再按一下左控制键1041,左控制键1041位于高挡位且左风扇1031以高速运行。再按一下左控制键1041,左风扇1031关闭,如此循环。利用右控制键1042控制右风扇1032的方法如上所述。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微波炉10进一步包括同步控制键1043,同步控制键1043设在控制面板104上。同步控制键1043与左风扇1031和右风扇1032中的每一个均相连以便控制左风扇1031和右风扇1032同时打开和同时关闭。由此当用户同时使用燃气灶的两个灶头或油烟量较大时,可以通过同步控制键1043同时打开左风扇1031和右风扇1032,从而可以方便用户操作。 
按一下同步控制键1043,左风扇1031和右风扇1032同时被打开。再按一下同步控制键1043,左风扇1031和右风扇1032同时被关闭,如此循环。当利用同步控制键1043控制左风扇1031和右风扇1032时,左控制键1041不再控制左风扇1031且右控制键1042不再控制右风扇1032。 
有利地,同步控制键1043控制左风扇1031打开时左风扇1031的转速大于左控制键1041控制左风扇1031打开时左风扇1031的转速,同步控制键1043控制右风扇1032打开时右风扇1032的转速大于右控制键1042控制右风扇1032打开时右风扇1032的转速。也就是说,同步控制键1043可以控制左风扇1031和右风扇1032以最大转速旋转,从而可以快速地排走油烟。 
左风扇1031和右风扇1032中的每一个均邻近该容纳腔的底壁1011。换言之,左风扇1031和右风扇1032中的每一个都可以邻近底板1016。由此可以使左风扇1031邻近左进烟口、右风扇1032邻近右进烟口,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左风扇1031和右风扇1032抽吸油烟的效率,即可以进一步提高微波炉10的抽油烟效率。 
左风扇1031和右风扇1032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是双吸式风扇。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微波炉10的吸风量,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微波炉10的抽油烟效率。 
如图3-图6所示,左风扇1031和右风扇1032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水平地设置。由此可以利用左风扇1031的两个进风口抽吸油烟以及利用右风扇1032的两个进风口抽吸油烟,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微波炉10的吸风量,以便可以进一步提高微波炉10的抽油烟效率。 
如图3-图6所示,有利地,左风扇1031和右风扇1032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由此可以使微波炉10的结构更加合理,且可以减少微波炉10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3-图6所示,微波炉10还可以包括左支撑板1091和右支撑板1092。左支撑板1091可以设在左风道1025内且左风扇1031可以设在左支撑板1091上,右支撑板1092可以设在右风道1026内且右风扇1032可以设在右支撑板1092上。其中,左支撑板1091上可以设有与左风扇1031的进风口相对的第三通风口,右支撑板1092上可以设有与右风扇1032的进风口相对的第四通风口。通过设置左支撑板1091和右支撑板1092,从而可以更加方便地、稳固地安装左风扇1031和右风扇1032。 
如图3-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左导风件106包括第一导风板1061和第二导风板1062,第一导风板1061设在顶板1022上,第一导风板1061的左侧沿位于顶板1022的左侧沿的左侧,第二导风板1062的上沿与第一导风板1061的左侧沿相连。右导风件107包括第三导风板1071和第四导风板1072,第三导风板1071设在顶板1022上,第三导风板1071的右侧沿位于顶板1022的右侧沿的右侧,第四导风板1072的上沿与第三导风板1071的右侧沿相连。 
由于顶板1022的左侧沿位于该左翻边的左侧沿的左侧且顶板1022的右侧沿位于该右翻边的右侧沿的右侧,因此顶板1022与该左翻边的焊接部位向左突出该左翻边,且顶板1022与该右翻边的焊接部位向右突出该右翻边。在左风扇1031和右风扇1032的驱动下,被吸入到该排烟风道内的带油烟的空气向上流动,顶板1022与该左翻边的焊接部位以及顶板1022与该右翻边的焊接部位会对带油烟的空气的流动造成障碍。 
由于第一导风板1061的左侧沿位于顶板1022的左侧沿的左侧且第二导风板1062从第一导风板1061向下延伸,因此左导风件106覆盖顶板1022与该左翻边的焊接部位。同理,右导风件107覆盖顶板1022与该右翻边的焊接部位。由此顶板1022与该左翻边的焊接部位以及顶板1022与该右翻边的焊接部位不再对带油烟的空气的流动产生阻碍,从而可以提高微波炉10的排烟效果。 
有利地,第一导风板1061和第三导风板1071水平地设置,第二导风板1062和第四导风板1072竖直地设置。换言之,左导风件106和右导风件107都可以是L形。由此可以使左导风件106和右导风件107的结构更加合理。 
第一导风板1061和第二导风板1062一体形成,第三导风板1071和第四导风板1072一体形成。也就是说,左导风件106和右导风件107都可以是一体件。由此不仅可以提高左导风件106和右导风件107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降低左导风件106和右导风件107的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 
第一导风板1061和第三导风板1071均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在顶板1022上。 
如图3-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微波炉10进一步包括左隔风板1081和右隔风板1082。左隔风板1081可以设在左风道1025内,且左隔风板1081可以位于左 风扇1031的上方,左隔风板1081上可以设有与左风扇1031的出风口相对的第一通风口。右隔风板1082可以设在右风道1026内,且右隔风板1082可以位于右风扇1032的上方,右隔风板1082上可以设有与右风扇1032的出风口相对的第二通风口。 
通过在左风道1025内设置位于左风扇1031的上方的左隔风板1081,从而可以防止从左风扇1031的出风口排出的油烟再次从左风扇1031的进风口吸入到左风扇1031内。通过在右风道1026内设置位于右风扇1032的上方的右隔风板1082,从而可以防止从右风扇1032的出风口排出的油烟再次从右风扇1032的进风口吸入到右风扇1032内。 
有利地,如图3-图6所示,第二导风板1062的下沿与左隔风板1081相连,第四导风板1072的下沿与右隔风板1082相连。具体地,第二导风板1062的下沿与左隔风板1081的右侧沿相连,第四导风板1072的下沿与右隔风板1082的左侧沿相连。由此可以使微波炉10的结构更加合理。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隔板1051设在该排烟风道内,且隔板1051将该排烟风道分隔为彼此隔绝的左排烟风道1052和右排烟风道1053。其中左进烟口、第一左排烟口10131、第二左排烟口10141和第三左排烟口10151与左排烟风道1052连通,右进烟口、第一右排烟口10132、第二右排烟口10142和第三右排烟口10152与右排烟风道1053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炉10通过在该排烟风道内设置隔板1051且利用隔板1051将该排烟风道分隔为彼此隔绝的左排烟风道1052和右排烟风道1053,从而可以利用隔板1051挡住左排烟风道1052内的带油烟的空气与右排烟风道1053内的带油烟的空气混合,由此可以提高微波炉10的排风性能。 
具体而言,微波炉10具有前排风、上排风和后排风三种排烟方式。当微波炉10采用前排风时,第一左排烟口10131和第一右排烟口10132打开,第二左排烟口10141、第二右排烟口10142、第三左排烟口10151和第三右排烟口10152关闭。 
当微波炉10采用后排风时,第二左排烟口10141和第二右排烟口10142打开,第一左排烟口10131、第一右排烟口10132、第三左排烟口10151和第三右排烟口10152关闭。 
当微波炉10采用上排风时,第三左排烟口10151和第三右排烟口10152打开,第一左排烟口10131、第一右排烟口10132、第二左排烟口10141和第二右排烟口10142关闭。 
如图5和图6所示,微波炉10进一步包括围板1054,围板1054设在内壳102的上表面上,围板1054与该容纳腔的前壁和顶壁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气件的容纳空间。其中,隔板1051设在内壳102的上表面上,隔板1051的前沿与隔板1051接触,隔板1051的后沿与该容纳腔的后壁接触,隔板1051的上沿该与容纳腔的顶壁接触。由此可以使微波炉10的结构更加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壁上设有左进烟口和右进烟口; 
内壳,所述内壳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的左侧壁与所述内壳的左侧面之间形成左风道且所述左风道与所述左进烟口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右侧壁与所述内壳的右侧面之间形成右风道且所述右风道与所述右进烟口连通; 
左风扇和右风扇,所述左风扇设在所述左风道内,所述右风扇设在所述右风道内; 
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以及 
左控制键和右控制键,所述左控制键和所述右控制键均设在所述控制面板上,所述左控制键与所述左风扇相连以便控制所述左风扇的打开和关闭,所述右控制键与所述右风扇相连以便控制所述右风扇的打开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控制键具有多个挡位以便改变所述左风扇的转速,所述右控制键具有多个挡位以便改变所述右风扇的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控制键具有三个挡位,所述右控制键具有三个挡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设在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同步控制键,所述同步控制键设在所述控制面板上,所述同步控制键与所述左风扇和所述右风扇中的每一个均相连以便控制所述左风扇和所述右风扇同时打开和同时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控制键控制所述左风扇打开时所述左风扇的转速大于所述左控制键控制所述左风扇打开时所述左风扇的转速,所述同步控制键控制所述右风扇打开时所述右风扇的转速大于所述右控制键控制所述右风扇打开时所述右风扇的转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风扇和所述右风扇中的每一个均邻近所述容纳腔的底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风扇和所述右风扇中的每一个均为双吸式风扇,所述左风扇和所述右风扇中的每一个均水平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风扇和所述右风扇中的每一个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左隔风板,所述左隔风板设在所述左风道内且位于所述左风扇的上方,所述左隔风板上设有与所述左风扇的出风口相对的第一通风口;和 
右隔风板,所述右隔风板设在所述右风道内且位于所述右风扇的上方,所述右隔风板上设有与所述右风扇的出风口相对的第二通风口。 
CN201420542154.9U 2014-09-19 2014-09-19 微波炉 Active CN204153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2154.9U CN204153828U (zh) 2014-09-19 2014-09-19 微波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2154.9U CN204153828U (zh) 2014-09-19 2014-09-19 微波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53828U true CN204153828U (zh) 2015-02-11

Family

ID=52511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42154.9U Active CN204153828U (zh) 2014-09-19 2014-09-19 微波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538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77890A1 (en) * 2016-04-12 2017-10-19 Whirlpool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microwave and hood system
US11523473B2 (en) 2016-04-12 2022-12-06 Whirlpool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microwave and hood system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77890A1 (en) * 2016-04-12 2017-10-19 Whirlpool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microwave and hood system
US11079118B2 (en) 2016-04-12 2021-08-03 Whirlpool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microwave and hood system
US11523473B2 (en) 2016-04-12 2022-12-06 Whirlpool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microwave and hood system
US11979967B2 (en) 2016-04-12 2024-05-07 Whirlpool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microwave and hood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24216U (zh) 吸油烟机
CN203132008U (zh) 空调器室外机用的电控盒和空调器室外机
CN104676676A (zh) 微波炉
CN203837048U (zh) 微波炉
CN104676669A (zh) 微波炉
CN105402788A (zh) 微波烹饪装置
CN204313343U (zh) 吸油烟机及其蜗壳
CN204153828U (zh) 微波炉
CN104501244A (zh) 吸油烟机及其蜗壳
CN204153830U (zh) 微波炉
CN204153829U (zh) 微波炉
CN204535107U (zh) 用于燃气热水器的排烟系统及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N212996014U (zh) 烹饪装置的水冷模块和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CN201779780U (zh) 侧回风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CN203987534U (zh) 电压力锅的线路板支架组件及电压力锅
CN205847065U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散热结构
CN104879998A (zh) 用于冰箱的风道组件和具有该风道组件的冰箱
CN104110860A (zh) 燃气热水器组件及换热器
CN204115343U (zh) 风冷冰箱及其风道
CN204240424U (zh) 微波炉
CN203647072U (zh) 锅盖组件和具有其的压力锅
CN103307835B (zh) 冰箱
CN205016886U (zh) 便于通风散热的欧式箱变
CN204629972U (zh) 空调器壳体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4555520U (zh) 冰箱和加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