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50155U - 一种电动车把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把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50155U
CN204150155U CN201420544607.1U CN201420544607U CN204150155U CN 204150155 U CN204150155 U CN 204150155U CN 201420544607 U CN201420544607 U CN 201420544607U CN 204150155 U CN204150155 U CN 204150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main part
circuit card
panel
electronic handle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446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细龙
李玉成
周柱华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ROBSTEP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ROBSTEP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ROBSTEP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446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50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50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50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把手,包括:主体部、面板、电路板及显示屏、振动器、摄像头装置、语音部件、供电装置,所述主体部开设第一凹槽;所述面板设置于主体部上,所述面板包括主板体、安装部及固定部,所述面板开设显示屏位,所述电路板容置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电路板与安装部及固定部抵接;所述显示屏容置于第一凹槽内,露置于显示屏位,所述振动器、摄像头装置、语音部件、供电装置设置于主体部上,并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动车把手,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提高了安装效率,并且能为使用者提供如车速、耗能、路况、通信状况等信息,进而增加了应用把手电动车的稳定性,减小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把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把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把手。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自行车或电动自平衡车的把手功能单一,一般只能作为保持平衡或者转向使用,少数把手也只能显示车速和电池容量,监控的参数单一、单调,无法提供给驾驶者更多的有利信息,从而影响驾车体验,不利于驾驶者对车辆的运行状态做出判断。在复杂的路况中,电动平衡车无法及时、全面地向驾驶者反馈信息,导致驾驶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另外,由于驾驶者大多都是在开放的环境中使用车辆,路面环境中噪音时常比较大,现有的一些具有语音提示功能的电动平衡车发出的语音提示也难以被驾驶者察觉。再者,驾驶者在使用车辆时也不方便接听电话或信息;现有车把手缺少行车记录装置。
电动自行车或电动自平衡车在行驶过程中,把手往往震动较为激烈,导致设置的把手上的电路板、显示模块等松动,出现故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把手,其设有电路板、振动器、摄像头装置、语音部件和显示屏等组件,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行车信息;并采用凹槽设计、固定部与安装部相抵接,具有安装稳定、定位精准、易于安装电路板。
一种电动车把手,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开设第一凹槽;
面板,所述面板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面板包括主板体、安装部及固定部,所述面板开设显示屏位,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固定部均设置于所述主板体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侧面上,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部相抵接;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包括CPU、无线通信部件、存储器,所述无线通信部件、存储器分别与CPU连接;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容置于第一凹槽内,露置于显示屏位,并与所述CPU连接;
振动器、摄像头装置、语音部件、供电装置,所述振动器、摄像头装置、语音部件、供电装置分别设置于主体部上,并分别与所述CPU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部为自所述主板体向所述主体部方向延伸的连接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筋与所述安装部的高度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电路板的厚度。
所述安装部为自所述主板体向所述主体部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所述主体部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部部分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固定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还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延伸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平齐,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凸起部上,且至少一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开设有灯槽,所述面板还包括卡位部,所述卡位部设置于所述主板体上,所述卡位部抵接于所述灯槽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灯槽靠远离所述主体部边缘的一侧的侧壁开设有避空槽,所述避空槽与所述灯槽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卡位部跟与其抵接所述灯槽的侧壁形状相匹配,所述卡位部的两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及所述灯槽的侧壁,将所述面板卡接定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体部还开设有电池槽及容置槽,所述电池槽、所述容置槽及所述灯槽均彼此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还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并形成阶梯槽,所述主板体容置于所述第三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CPU为ARM处理器等。采用ARM处理器作为装置核心,ARM处理器功耗低、成本低降低了装置研发和实用成本。
进一步地,无线通信部件包括GPRS组件、蓝牙、RFID装置、GPS装置等,所述GPRS组件、蓝牙、RFID装置和GPS装置分别与CPU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无线通信部件集成GPRS组件、蓝牙、RFID装置和GPS装置。蓝牙方便本实用新型装置与车辆本体或手机等设备收发信息,RFID装置是该装置的电子锁,GPRS组件和GPS装置保证该装置获得实时的路况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为LCD显示屏等;所述电路板还设有串口模块和USB端口,所述串口模块和USB端口分别与CPU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显示电路采用LCD显示屏为驾驶者提供清晰的画面,并设置串口和USB端口方便与其他设备连接,通过LCD的显示来对本装置进行调试和设置,或显示手机上接收的信息或提示等。该装置提供了人性化、友好的用户界面,增强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装置为电池或连接外部电源的供电接口。本实用新型可以内置电池,为把手供电;也可以通过供电接口与车辆本体上的电源接通,为把手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车把手不仅能作为普通把手使用,而且通过在把手上设置电路板、振动器、摄像头装置、语音部件等,为驾驶者提供全面的行车信息,并能通过显示屏、振动器和语音部件等确保驾驶者能够感知到,为驾驶安全提供进一步保障。
通过固定部的设置,令电路板的安装及定位更加稳定及精准。采用连接筋作为固定部,令固定部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提高了安装效率,进而提高产量。连接筋与安装部的高度差小于或者等于电路板的厚度,进一步保证了电路板稳定的安装于主体部上。
凸出部可以抵持手掌,令使用者在握持时,增加舒适感。按摩纹路在进一步增加使用的舒适感的同时,还可以对使用者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等。
安装槽令安装部更准确的定位于主体部上,令面板更稳定地设置于主体部上,不易歪斜、晃动。
卡位部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面板定位的准确性,令面板不易晃动。缺口的设置不仅令面板更稳定的设置于主体部上,还限制了面板与主体部之间的距离,令面板不会安装过深,从而损坏安装于主体部内的电路板。
安装槽的侧壁与第一凹槽的侧壁相连接,令安装部更精准稳定地设置于主体部上。
避空槽的设置,令连接呼吸灯的导线更规整地收纳,不会混乱的散落于灯槽内,进而缩短把手的返修时间,节约时间,方便维修。
容置槽及电池槽的设置,令把手可以选择多种方式供电,即直接使用电池供电,或者连接电源直接充电。
第三凹槽的设置,令面板更准确、稳定地设置于主体部上。定位槽的设置,进一步确保了面板固定的稳定性,令面板不易移动。
第二凹槽的设置,避免了电路板与第一凹槽的底壁产生干涉,进而影响电路板的安装及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动车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动车把手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动车把手的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电动车把手的主体部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电动车把手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各功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其分别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动车把手10的结构示意图及爆照图。
电动车把手10,包括:主体部100、面板200、电路板(图未示)、显示屏(图未示)、按钮(图未示)及盖板300。电路板、面板200、显示屏及按钮均设置于主体部100上。其中显示屏及按钮与电路板电连接。盖板300设置于面板200上。其中,面板200位于电路板及盖板300之间。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其分别为图1所示电动车把手10的主体部100的结构示意图及A处的放大图。
主体部100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手持位110、第一凹槽120、第二凹槽130、第三凹槽140、灯槽150、电池槽160、容置槽170及安装槽180。
两个手持位110对称设置。主体部100位于手持位110的其中一端具有凸出部111,两个凸出部111均位于手持位110靠近主体部100边缘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又如,凸出部111上设置按摩纹路,或者手持位110的侧壁均设置有按摩纹路。
第一凹槽120、第二凹槽130及第三凹槽140均设置于主体部100两个手持位110之间的部分。第一凹槽120、第二凹槽130及第三凹槽140彼此相连通,并形成阶梯槽;例如,所述阶梯槽说明如下:如图4所示,其中,第一凹槽120开设于第三凹槽140的底壁上,第二凹槽130开设于第一凹槽120的底壁。第二凹槽130的侧壁延伸有凸起部190。其中凸起部190与第一凹槽120的底壁平齐。第三凹槽140的底壁靠近第三凹槽140的侧壁处还开设有定位槽141。
如图4所示,灯槽150开设于第一凹槽120的底壁。灯槽150靠远离主体部100边缘的一侧的侧壁开设有避空槽151,避空槽151与灯槽150相连通。灯槽150呈月牙状。根据实际情况,灯槽150也可为其他形状,如矩形状或楔形状等。
电池槽160、容置槽170均开设于第二凹槽130的底壁。灯槽150及电池槽160、容置槽170彼此间隔设置。其中,电池槽160位于灯槽150及容置槽170之间。容置槽170的底壁开设USB插槽171。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省略电池槽160或容置槽170,或同时省略电池槽160及容置槽170,此时电动车把手10内无需放置电池或其他元器件。也可以省略USB插槽171,此时,无需外接设备,或外接充电。
安装槽180开设于凸起部190上,且至少一安装槽180的侧壁与第一凹槽120的侧壁相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2,其为图1所示电动车把手10的面板200的结构示意图及电动车把手10的爆炸图。
面板200包括主板体210、安装部220、固定部230、卡位部240。安装部220、固定部230及卡位部240均设置于主板体210朝向主体部100的侧面上。其中,固定部230与安装部220相抵接。卡位部240抵接于灯槽150的侧壁。
主板体210开设显示屏位212及按钮位213。显示屏及按钮容置于第一凹槽120内,并露置于显示屏位212及按钮位213。主板体210背向主体部100的一侧开设盖板槽211,盖板300容置于盖板槽211内。主板体210容置于第三凹槽140内。并且,主板体210的部分周缘容置于定位槽141内。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省略定位槽141,此时,主板体210直接容置于第三凹槽140内。也可以第三凹槽140,此时主板体210直接设置于主体部100上。此外,也可以省略盖板槽211,此时盖板300直接设置于主板体210上。或者,也可以省略盖板300,并且相应地省略盖板槽211,此时无需盖板300。需要指出的是,按钮即可为物理按钮,也可以为触摸按钮,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固定部230为自主板体210向主体部100方向延伸的连接筋结构。
安装部220为自主板体210向主体部100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连接筋设置于安装部220上。安装部220部分容置于安装槽180内。安装部220与连接筋的高度差小于或等于电路板的厚度。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省略安装槽180,此时安装部220无需容置于安装槽180内,直接与第一凹槽120的底壁相抵接。此外,也可以省略凸起部190,此时安装槽180直接开设于第一凹槽120的底壁,或者省略安装槽180。
卡位部240跟与其抵接灯槽150的侧壁形状相匹配,即为圆弧状。卡位部240的两端开设有缺口241,缺口241分别抵接第一凹槽120的底壁及灯槽150的侧壁,将面板200卡接定位。根据实际情况,缺口241可以省略,此时卡位部240与灯槽150的侧壁抵接。需要指出的,也可以省略卡位部240,此时无需卡位部240。
电路板容置于第一凹槽120内。电路板的一侧与安装部220及固定部230抵接,另一侧与第一凹槽120的底壁抵接,将电路板固定设置于主体部100上。并且,电路板与第二凹槽130形成容置空间。
电路板上设有包括CPU、无线通信部件、存储器,所述无线通信部件、存储器分别与CPU连接。
具体的,CPU为ARM处理器。采用ARM处理器作为装置核心,ARM处理器功耗低、成本低降低了装置研发和实用成本。无线通信部件包括GPRS组件、蓝牙、RFID装置、GPS装置等,所述GPRS组件、蓝牙、RFID装置和GPS装置分别与CPU连接。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部件集成GPRS组件、蓝牙、RFID装置和GPS装置。蓝牙方便本实用新型装置与车辆本体或手机等设备收发信息,RFID装置是该装置的电子锁,GPRS组件和GPS装置保证该装置获得实时的路况信息。电路板还设有串口模块和USB端口,所述串口模块和USB端口分别与CPU连接。
具体的,各个模块设置于电路板上。电路板与安装部220及固定部230抵接。灯槽150内设有呼吸灯,呼吸灯的导线容置于避空槽151内,并与电路板连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省略避空槽151,此时呼吸灯的导线直接容置于灯槽150内。也可以省略呼吸灯,此时相应地省略灯槽150。此外,也可以省略第二凹槽130,此时,无需第二凹槽130。
根据实际情况,固定部230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设置于第一凹槽120侧壁上的多个压板,多个压板到第一凹槽120底壁的距离略大于或等于电路板的厚度,电路板位于第一凹槽120的底壁及多个压板之间,电路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凹槽120的底壁及多个压板抵接,将电路板固定设置于主体部100上。再如,第一凹槽120的侧壁上开设固定槽,固定槽的宽度略大于或等于电路板的厚度,将电路板插入到固定槽内,进而将电路板设置于主体部100上。又如,主体部100的一侧转动设置一连接部,电路板设置于连接部内,并且随连接部可转动,进而方便电路板的拆卸。
又如,安装部220还包括其他固定结构,例如,安装部220还包括卡扣结构,将安装部220与主体部100通过卡扣结构相扣合。再如,安装部220还包括一夹持体,直接夹持于主体部100上等。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动车把手上还设有振动器5、摄像头装置4、语音部件(图未示)、供电装置(图未示),所述振动器、摄像头装置、语音部件、供电装置分别设置于主体部上,并分别与CPU连接。
具体的,振动器5有2个,分别设置于两个手持位110内,振动器5会发出振动信号,用于提示驾驶者。
摄像头装置4设于主体部100的前端,摄像头装置可记录行车过程中路上的情况,并将信息储存在存储器上。
语音部件设于主体部上的第一凹槽内,用于发出警报或提示音等信息。
供电装置为电池或连接外部电源的供电接口。本实施例中可以为放置于电池槽160内的内置电池,为把手供电;也可以通过供电接口与车辆本体上的电源接通,具体的为USB端口为把手供电或充电。
上述电动车把手10,不仅能作为普通把手使用,而且通过电路板及显示屏等部件的设置,令使用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如车速、耗能、路况、通信状况等,进而增加了应用电动车把手10电动车的稳定性,减小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此外,电动车把手10除应用于电动自行车上以外,还可以应用于电动平衡车、电动滑轮车等其他装置。
电动车把手10通过固定部230的设置,令电路板的安装及定位更加稳定及精准。采用连接筋作为固定部230,令固定部230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提高了安装效率,进而提高产量。连接筋与安装部220的高度差小于或者等于电路板的厚度,进一步保证了电路板稳定的安装于主体部100上。
凸出部111可以抵持手掌,令使用者在握持时,增加舒适感。按摩纹路在进一步增加使用的舒适感的同时,还可以对使用者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等。
安装槽180令安装部220更准确的定位于主体部100上,令面板200更稳定地设置于主体部100上,不易歪斜、晃动。
卡位部240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面板200定位的准确性,令面板200不易晃动。缺口241的设置不仅令面板200更稳定的设置于主体部100上,还限制了面板200与主体部100之间的距离,令面板200不会安装过深,从而损坏安装于主体部100内的电路板。
安装槽180的侧壁与第一凹槽120的侧壁相连接,令安装部220更精准稳定地设置于主体部100上。
避空槽151的设置,令连接呼吸灯的导线更规整地收纳,不会混乱的散落于灯槽150内,进而缩短电动车把手10的返修时间,节约时间,方便维修。
容置槽170及电池槽160的设置,令电动车把手10可以选择多种方式供电,即直接使用电池供电,或者连接电源直接充电。
第三凹槽140的设置,令面板200更准确、稳定地设置于主体部100上。定位槽141的设置,进一步确保了面板200固定的稳定性,令面板200不易移动。
第二凹槽130的设置,避免了电路板与第一凹槽120的底壁产生干涉,进而影响电路板的安装及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开设第一凹槽;
面板,所述面板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面板包括主板体、安装部及固定部,所述面板开设显示屏位,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固定部均设置于所述主板体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侧面上,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部相抵接;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包括CPU、无线通信部件、存储器,所述无线通信部件、存储器分别与CPU连接;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容置于第一凹槽内,露置于显示屏位,并与所述CPU连接;
振动器、摄像头装置、语音部件、供电装置,所述振动器、摄像头装置、语音部件、供电装置分别设置于主体部上,并分别与所述CPU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自所述主板体向所述主体部方向延伸的连接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自所述主板体向所述主体部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所述主体部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部部分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固定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延伸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平齐,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凸起部上,且至少一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开设有灯槽,所述面板还包括卡位部,所述卡位部设置于所述主板体上,所述卡位部抵接于所述灯槽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槽靠远离所述主体部边缘的一侧的侧壁开设有避空槽,所述避空槽与所述灯槽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部跟与其抵接所述灯槽的侧壁形状相匹配,所述卡位部的两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及所述灯槽的侧壁,将所述面板卡接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为电池或连接外部电源的供电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并形成阶梯槽,所述主板体容置于所述第三凹槽内。
CN201420544607.1U 2014-09-22 2014-09-22 一种电动车把手 Active CN204150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4607.1U CN204150155U (zh) 2014-09-22 2014-09-22 一种电动车把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4607.1U CN204150155U (zh) 2014-09-22 2014-09-22 一种电动车把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50155U true CN204150155U (zh) 2015-02-11

Family

ID=52508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44607.1U Active CN204150155U (zh) 2014-09-22 2014-09-22 一种电动车把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5015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8864A (zh) * 2015-07-13 2015-09-16 厦门趣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自行车的导航装置
CN105059440A (zh) * 2015-08-18 2015-11-18 上海正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休闲健身自行车
CN105151207A (zh) * 2015-08-13 2015-12-16 深圳市家信信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具有显示功能的一体式车把及自行车
CN105711701A (zh) * 2015-12-31 2016-06-29 天津百世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自行车
CN106828720A (zh) * 2017-01-13 2017-06-13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输出信息的共享单车及触发共享单车输出信息的方法
WO2017185620A1 (zh) * 2016-04-28 2017-11-02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带机头显示装置的自行车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8864A (zh) * 2015-07-13 2015-09-16 厦门趣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自行车的导航装置
CN105151207A (zh) * 2015-08-13 2015-12-16 深圳市家信信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具有显示功能的一体式车把及自行车
CN105059440A (zh) * 2015-08-18 2015-11-18 上海正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休闲健身自行车
CN105711701A (zh) * 2015-12-31 2016-06-29 天津百世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自行车
WO2017185620A1 (zh) * 2016-04-28 2017-11-02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带机头显示装置的自行车
CN106828720A (zh) * 2017-01-13 2017-06-13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输出信息的共享单车及触发共享单车输出信息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50155U (zh) 一种电动车把手
EP3263430A1 (en) U-shaped lock
CN102651464A (zh) 可拆式触点电源
CN205256211U (zh) 集成有行车记录功能的车载手机支架
CN206456460U (zh) 公共租赁自行车智能无源锁
CN205385353U (zh) 自吸便携式无线充电器
CN107074117A (zh) “用于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的可再充电电池组”
CN204936837U (zh) 一种可避免死机的智能电动车仪表
CN205791713U (zh) 一种密码充电器系统
CN210745244U (zh) 一种磁吸式卡线手机支架
CN210592262U (zh) 用于电动车的无线充电座以及电动车
CN202424798U (zh) 一种装有两个充电电池的带防盗报警装置的手机
CN217469492U (zh) 一种翻盖式车载充电器
CN211617601U (zh) 一种一体化挪车牌限行提示器
CN205376089U (zh) 一种手持式导游仪
CN205034228U (zh) 一种具有互联网通讯功能的智能电动车仪表
CN205791721U (zh) 一种用于固定移动电源和手机的连接装置
CN203305965U (zh) 一种无匙启动及远程报警gps防盗定位器
CN217805063U (zh) 一种便携式电池包及其控制系统
CN210016463U (zh) 一种车载蓝牙系统控制器
CN219740009U (zh) 一种汽车应急启动电源
CN211792340U (zh) 多功能打印背夹
CN216248138U (zh) 一种实时监测电量的车载终端
CN202854911U (zh) 汽车行驶记录器
CN108791103A (zh) 车载etc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Windproof cover of handle of electric vehic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Dongguan branch

Pledgor: Dongguan Robstep Robot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5990000461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704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Dongguan branch

Pledgor: Dongguan Robstep Robot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5990000461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30

Address after: 518572 Longche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ang Mingming

Address before: 523808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Songshan National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Industrial Road No. 6 Songshan Lake Branch Industrial Park 2 3 floor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Robstep Robot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